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廖文鬆書法作品選》序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其藝術美之所在是全方位的,從象形文字創造的那一天起,書法即已誕生。書法書寫漢字,漢字承傳着中國文化。幾千年的文化史與文字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瞭解書法有助於瞭解中華民族文明史。所以書法既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直至今日,它依然以造形藝術的形式向前發展。

  自上世紀撥雲見日之後,書法藝術借盛世東風,在中華大地不斷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熱潮,書法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正可謂:“百花齊放,百家争鳴”,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喜人景象。許多文人學者把荒廢已久的毛筆又重新拾了起來;許多領導幹部、政府要員,雖公務繁忙,但在工作之餘,崇尚文事,他們見縫插針,一筆一筆、一絲不苟地練習書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古人雲:滴水穿石。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歲月如梭,由於他們盡心投入,日課不輟,其藝術創作水平不斷提高,許多人早已步入專業書法水平的行列,令人讚嘆。廖文鬆同志即是其中的一員。

  觀廖文鬆書法,大多以風姿綽約的行草爲主。首先他膽子大敢下筆,筆墨酣暢、力透紙背之感覺尤爲突出。筆墨是抒發性情的和思想的語言,這與作者的工作環境和個性作風似乎有所吻合。其作品筆走龍蛇、行雲流水、揮灑自如之風撲面而來;用筆有法、靈動沉實;提按使轉、鏗鏘有力;書家風度十足。這無疑可以看出他頗有臨帖摹碑的基本功。多字作品行行貫氣、筆筆到位、字字説話;大字作品雍容飽滿、厚重中巧輕挑、味道十足,且都在力求賦以綫條靈動的節奏感和韵律美,很是可貴。章法上注重輕與重、虚與實、濃與淡、黑與白、細與粗的有機結合,在對立中尋找着統一和完整。

  今欣聞《廖文鬆書法作品選》出册,蒙受抬愛囑爲作序,不勝榮幸之至。對於書法那豐富優美的造型、有序有度的書體和异彩紛呈的流派,我知之甚少,本不應妄加評論,不過書畫本同源,都是和筆墨紙硯打交道,對於用筆、用墨、綫條、章法還略知曉一二,推脱不過,只得勉爲其難,隨贅幾言,不妥之處,還望書法行家指正。

   壬午年初秋於京華竹軒精舍

  (作者:劉大爲)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