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文人書與畫:雷鐸的出場與出場的雷鐸



  雷鐸以當代嶺南文化名人的形象,不久前因在廣州舉辦個人書畫展而再一次讓人成爲含有時尚文化元素的談資。雷鐸的出場,使他多少肩負起了南嶺文化學者符號化的角色,進而攪動了都市文化社交圈的池塘。

  《雷鐸書畫展》的都市亮相,作爲一種文化認同,其行爲本身就沙龍層面上的城市聚會而言,有了超越小資情調的東西。雷鐸書畫以知識與美學相結合的展示,是他率性而爲之動作,也是他除文學創作外,對有已作文化深層意識間的博弈,同時更是廣州這所城市文化圈在文化體系上的一種品牌補遺。

  記得那次書畫展所展示的,是一批繁複而又充滿欲望心態下瀟灑出來的文字、山水尺幅。欣賞者踱步其間所感受到的,除了有一種在神秘裏散透出來的威嚴之外,還有那威嚴過後給人帶來的禪悟般的寧静。可以這樣説,這種由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營造出來的這樣一種場,是當事人的成功。操作者是頗具想像力、能力和毅力的。實際上,那開幕式的即時場面顯得很有些“嘉年華”的味道,來捧場者不只是捧場那麽簡單,因爲抱定友誠至信的熱心腸而來,也不排除一些滲有些趨風弄雅心態而來者。環觀展場,中國書畫的演繹,在這個特定的空間裏,講述着作爲文人雷鐸對藝術規則的形式美表叙,和因形式感生發出來的創作隱喻之解讀。由傳統欣賞模式定局了的陳規,在雷鐸具有整合意義的思維下,使這個書畫展與城市的文脈有了在特定時空内作融合的可能。

  “悟禪”在時下不少書畫家中,似乎已是時尚,還似乎是個應該趨之的生活態度。書畫家這種“禪”態度的炫耀,總是在自覺與不自覺之間進行着。在這裏,我不想從嚴格的書家畫家意義上去界定雷鐸,所以對他藝術行進間的所爲,就其作品品味講,它實在顯現了一種總體上致遠平和的真實。這真實,是雷鐸文名之下的情感自然流露或説宣泄,而絶非若臨某些成名帖碑技法之所得。但可以説是其深悟傳統藝術風神後之所得,因爲作品的精神因素高於技法因素;這平和,則是作者生活心路的姿勢,有一種“放下便是”的君子大度。

  雷鐸以“悟禪”的心境,將文學藝術諸因素中最能打動人的不同材料作了部件式的組合,並以具象與抽象相揉的藝術形式爲友人們捧出了令人回味的佳肴。應該説,雷鐸張舉了“悟禪”之大纛,激活了自己的藝術遐思。他的創作,雖是供友人們作的共賞式展示,但也是他對自身創作能力、生活態度及至藝術創作欲望的一種挑戰。這裏面有他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也有其對消費文化排他性的寬容。故説,雷鐸所展示的這被稱之爲藝術的東西,從創作層面上來講,既表露了雷鐸自身認知的書畫世界裏不爲人注意的某些藝術特質,同時又攪醒了現代人對書畫市場1+1=2正統模式交易間所暴露出來的非理性現象的同時,作了有益的反思。我認爲,這就是在書畫藝途上,雷鐸的出場和出場的雷鐸與衆不同的特方。

  以“悟禪”的心境來實現得“禪”的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講,雷鐸之書畫作爲嶺南一個文化符號的存在,就有了其自身的歷史地位。因爲,雷鐸在這方土地的文化上,已是品牌。

  雖説前賢的藝術軌迹爲雷鐸這位後學提供了精神享受的路徑。事實上,在那縱筆可得大虚之境之妙,似者得其形遺其風,真者兼取氣質俱盛的書畫揮運間,雷鐸正在尋找最佳狀態的自己。而實際上在當下社會藝術消費主義盛行的時空裏,不少人對傳統的東西,並未真正作過細心的閲讀,心中有數者亦不多。雷鐸書畫作品的另類登場,真可説其也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秀”。品讀雷鐸書畫,就視覺的真實而言,其筆勢多以“拙扭呆滯狀”示人,但從精神層面上看,那拿捏狀態下的真實裏却是滲透出了“虚幻輕盈,大拙大智”之美的。固説,這勇氣與“秀”的聲名度,這獨特的新鋭角色,自然歸文人雷鐸所屬。

  我認爲:“秀”一把不是目的,對一些盲目的文化認同者來説,能從中悟到警示内涵的,才能算是雷鐸的禪義知音。這些年,許多願意在交際文化潜規則中抛頭露面的角色都以近乎“汹涌而來”之勢,作一番風采展示以示自己的存在,這種“名流崇尚+沙龍式聚會”的形式,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精神光鮮且充滿形式美感”密集型文化圈子中小資們的慾念的。畢竟,它提供了某種近乎奢侈的文化完美圈,而這其間所展示的藝術品的精緻與高雅、氣度等等,着實能令人留戀和難忘。這“狠狠地小資了一把”的階段性感覺,也確是過癮。雷鐸們就爲大家搭建了這種平臺。

  我再認爲:其實真正進入了書畫欣賞隧道的現代人,真是在享受一種現代式的精神奢侈,這難道不妙嗎?

  當藝術進入公共空間時,其實就怕社會的藝術展示缺乏個性。因爲,在不斷提昇間的都市文化格局裏,社會對没有創意而新意匱乏的作品是不會喝彩的。文化品牌個性化的尺度在當藝術成爲商品,並對一般欣賞者進行反復的審美培養提昇後,人們精神生活欲望值提高是必然的。有人説,這雷鐸先生是在借文名作“書畫秀”。倘真是如此,我倒覺得雷老兄“秀”得好哩!因爲他的確秀出了境界,這是有國學做基底而發之“秀”啊!畢竟,雷鐸不是位書畫票友。

  2006.4.12於廣州暨南大學初稿,4.22北京會議中心定稿

  (作者:劉胄人 書畫家、評論家、廣東《新週刊》雜誌社總編輯)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