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高雄張瑪龍喜歡上海田子坊:城市需有靈魂

  中評社香港2月20日電(記者 黃蔚、郭至君、林艷)去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時表示呼籲,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築”。一時間,原本並不被民眾關心建築也成為大眾所留心的對象,對央視大樓“大褲衩”這樣奇特建築的褒貶聲音也層出不窮。 

  不過,在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建築計師張瑪龍看來,無論建築的外形如何,都應該把它當做一個有機的生命體,讓建築與周遭的環境、風土、人情結合在一起,整個城市才更有生命力。張瑪龍不希望看到全球大都市都是刻板的一個模樣,不期望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丟棄原本城市的靈魂,因為這是一個城市生命力所在。 

  張瑪龍是日前在高雄接受中評社“南台灣文化藝術採訪團”記者的專訪時,表達了上述意見。 

  張瑪龍,1957年生於台北,是知名台灣建築師,他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雲林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等校達25年,並受邀參與工作營、設計評圖及演講。張瑪龍在1999年創立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操刀設計了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愛河之心、旗津風車公園、翠華人行景觀橋、台南市東區裕文圖書館、國立高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等。 

  從大東文化藝術中心說起,張瑪龍認為自己最中意的地方,在於該中心寬闊的公共活動空間,這樣的設計不僅讓整個建築更為活潑,更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張瑪龍說,我們一直把建築物放在整個都市裡面來考慮,希望與周圍的環境容納在一塊,成為一個親民的生命體,而非孤立地成為一尊雕塑——這樣的設計會拉遠與群眾的關係。“但很遺憾,現在很多大都市的建築與人的距離都太遠。” 

  張瑪龍去過大陸的上海和廣州,最近一次去大陸是在世博會期間去上海。但張瑪龍的眼中,上海最吸引他的地方並不是有著高樓大廈的外灘,相反,卻是上海弄堂田子坊。 
 
  “我比較喜歡上海的田子坊,那裡比較有生命力。”張瑪龍笑著回憶起在田子坊觀察到的一點一滴說,“雖然只是一個舊街區改建的地方,當地人依舊住在樓上,我去的時候甚至看到當地居民在教訓小朋友、看到樓上在曬衣服,非常有趣。整個區塊展現出非常旺盛的生命力,這樣的互動可以讓城市擺脫千篇一律的僵硬感。” 

  相反,給人現代感的上海新天地和浦東摩天大樓讓張瑪龍一點都不稀奇,“確實非常現代,但沒有給我特別強烈的感覺,已經不太像早期的上海,而像歐洲的小鄉鎮了,東方之珠於我而言只是一個地標建築。走過那麼多大城市之後就會發現,現在太多城市都長得一樣,真的很乏味。” 

  正如張瑪龍所說,以發達科技為推動的城鎮化正在遭遇越來越深刻的倫理問題——該將舊城區全部推倒新建嗎,該保存舊城區傳統文化嗎,地產商有義務提煉舊城區價值嗎,政府在文化保護與地產開發中如何才能掌握平衡呢?這樣的問題不僅籠罩在大陸地區,在台灣亦同樣嚴峻。 

  “這在台灣同樣是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台灣都市中的土地非常有限、地價很高,開發商如果拿到一塊地之後,往往會用種種方式抬高地價,而不是思考它背後的藝術和文化價值。”但張瑪龍的看法是,雖然這是全世界大都市都無法逃脫的問題,但我們依舊有必要在開發商和城市舊的文化價值之間找到平衡點。 

  “人跟建築和城市之間是有感情的,居民不僅需要一個房子,而是希望有一個朋友的圈子,有時把一幢樓拆掉之後,一個圈子就這麼散掉了。”張瑪龍說,“當然,城鎮化的過程是無可逆轉的,但在這個道路上,我們需要將建築有機地與城市結合在一起。” 

  張瑪龍說,城市和現代建築需要一個融合,一個都市不可能只存在一種樣貌——有新建築就一定會有舊建築,二者的搭配和融合如果做得好,這個城市一定會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就像炒菜,如何將不同配菜融合到最完美,是一門藝術。” 

  張瑪龍還表示,建築業未來將朝著綠色建築和智能建築的方向發展,現代建築應該學會從傳統建築取經,以謀求先進科技與傳統智慧的結合。 

  張瑪龍說,綠色建築是全球發展的大趨勢,但我希望綠色建築不是一個公式推算的結果,首先造出一個好的建築,然後再想是不是一個綠建築,而不是反過來,同時,建築師還需要將傳統建築智慧發揚光大。 

  “另外一個發展趨勢是智能建築,它可以讓我們的建築變得更為節能,但我們也需要考慮,不能因為想要智能而去做智能,而是應該把技術用在正確的地方,有時候過度使用會讓人類被技術綁架,我們必須要在使用和過度使用中取得平衡,這之中需要考量的是預算和人的實際需求。” 

  由中國評論通訊社和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藝術研究院聯合組成的“南台灣文化藝術採訪團”於1月28日啟動,對南台灣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南台灣採訪報導活動。 

  此次採訪活動的總督導為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富男,總調度為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執行長陳雅婷,採訪組組長為中評社採訪主任林艷,組員為中評社國際部主任郭至君,中評社編譯主任黃蔚。此外,中評社中國部主任廖梓達、中評社新媒體主任孫儀威作為第二梯隊接力採訪。共同參與此次採訪活動的成員還有台灣藝術公司人員包括董事兼執行總監柯芷吟、藝術總監謝佳伶、內稽內控主任丁肇茨、採訪編輯洪威喆、美編設計陳奕帆、藝術企劃謝宜潔、特約記者崔家齊、林千畬。中評社副總編輯羅祥喜也將參加部分採訪活動。 

  “南台灣文化藝術採訪團”是根據中評社與台灣藝術研究院雙方的長期約定,持續不斷推廣南台灣藝術之美,以美的力量增進兩岸人民感情。此行將全面介紹高雄以及屏東墾丁的人文自然之美,將向兩岸讀者介紹南台灣從事美的工作的藝術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