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屏東縣長潘孟安語中評:推兩岸交流

  中評社屏東2月2日電(記者 黃蔚、郭至君、林艷)台灣屏東縣縣長潘孟安昨日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深刻體會到中國大陸發展的迅猛速度,並深知旅遊觀光業對一地經濟發展的帶動程度,日後在主政屏東時將進一步整合優質資源,著力發展觀光和生態農業等產業。潘孟安也一再感謝中評社過去幾年對屏東旅遊觀光及人文風情的深度報導與推介,未來希望進一步利用中評社這個媒體平台增加屏東的能見度,吸引更多的大陸及東南亞的優質觀光客。 

  潘孟安,民進黨籍,曾任第六屆、第七屆“立法委員”,第八屆“立法委員”與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於2014年11月29日當選為屏東縣長。 

  1988年,年僅25歲的潘孟安被當時的公司老闆派去中國大陸汕頭經濟特區投資設廠、生產魚蝦飼料,是到該特區投資的第一個台商。潘孟安在中國大陸經商的時期正值中國大陸經濟逐漸騰飛的時期,這段對中國大陸經濟開始發展到騰飛最直觀的感受與體會,開啟了他與大陸的不解之緣。 

  潘孟安說,自己當初去到大陸時,香港飛汕頭的班機一個禮拜才兩三班,且飛機很小。“1988年第一次進入大陸的時候,飛機上非常多的香港朋友用廣東話慶祝順利著陸,覺得安全著陸是一件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現在回頭來看這些,感覺變化很大。這些年中國大陸發展迅猛,未來更是會有嚇死人的趨勢。” 

  潘孟安表示,回顧自己1988年進入汕頭特區,發覺兩岸關係正常化是必然趨勢,文化、經濟等方方面面都是兩岸深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兩岸之間的交流應該搭建在怎樣的平台上,還需要遵守現行法律。 
 
  在台灣去年底九合一選舉大舉擴張地方執政版圖的民進黨,於選後首次召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表示將通過執政縣市成立兩岸小組,建立處理兩岸事務機制。潘孟安說,縣政府很多局處都有豐富的處理相關的兩岸交流經驗,未來會整合資源,更積極推動兩岸交流。 

  潘孟安說,這樣的兩岸小組并不是另行建立新機構,而是兩岸人民在大框架之下的新交流模式,我們可以增加兩岸現行之間的觀光和文化交流,發展兩岸觀光醫療,“只要不是大型醫療的話,台灣有自己的優勢,台灣有非常多醫療機構,將這個產業觀光化,是可以與大環境相契合的。” 

  “我也見證恆春半島從過去的窮鄉僻壤變成現在的觀光好去處的過程,我知道觀光對地方經濟的重要性,每一個動作都會對當地帶去革命。”潘孟安說。 

  潘孟安展望說,未來會非常注重發展觀光、生態農業、文創園區以及重整旅遊資源等,希望吸引到來自大陸、港澳、甚至新馬等地的遊客。 

  本次專訪稿全文經進一步整理後將在中國評論新聞網刊發。 
 
  由中國評論通訊社和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藝術研究院聯合組成的“南台灣文化藝術採訪團”於1月28日啟動,進行為期一週的南台灣採訪報導活動。 

  此次採訪活動的總督導為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富男,總調度為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執行長陳雅婷,採訪組組長為中評社採訪主任林艷,組員為中評社國際部主任郭至君,中評社編譯主任黃蔚。此外,中評社中國部主任廖梓達、中評社新媒體主任孫儀威作為第二梯隊接力採訪。共同參與此次採訪活動的成員還有台灣藝術公司人員包括董事兼執行總監柯芷吟、藝術總監謝佳伶、內稽內控主任丁肇茨、採訪編輯洪威喆、美編設計陳奕帆、藝術企劃謝宜潔、特約記者崔家齊、林千畬。中評社副總編輯羅祥喜也將參加部分採訪活動。 

  “南台灣文化藝術採訪團”是根據中評社與台灣藝術研究院雙方的長期約定,持續不斷推廣南台灣藝術之美,以美的力量增進兩岸人民感情。此行將全面介紹高雄以及屏東墾丁的人文自然之美,將向兩岸讀者介紹南台灣從事美的工作的藝術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