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13日電(記者 倪鴻祥)兩岸統合學會主辦的“台北會談”,11日上午廣邀兩岸學者深入探討未來兩岸關係與兩岸認同,中評社社長郭偉峰指出,兩岸追求文化認同,可以考慮非政府組織的模式,一定要獨立於政府,讓兩岸雙方都能參與,凝聚兩岸主流民意,增進兩岸文化認同。
該項會談是由兩岸統合學會、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21世紀基金會、台灣政治學會、台灣民主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共同協辦,10、11日一連兩天在台北福華飯店舉行,今天上午針對“從認同互信面談如何鞏固兩岸現有的和平機遇”分兩組討論。
上午第一組座談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主持,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林岡、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邵宗海引言,中評社社長郭偉峰與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前“陸委會副主委”游盈隆擔任與談人。
郭偉峰以中評社報道的點擊率為例,他表示,中評社這次來了很多記者採訪發稿,到11日凌晨一點多,點擊率第一的是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俞新天的談話,因為記者寫到與前“陸委會主委”、民進黨籍陳明通的對話有火花,立刻引起上大量的點擊,他既然擔任與談人,就一定要在邵宗海與林岡之間找火花,但火花沒找到,卻找到火苗。
他指出,邵宗海與林岡的論文都在試圖畫出兩岸政治互信的路線途,邵的三步是一先發展兩岸政治關係;二是逐步建立兩岸政治互信;三是進入政治談判。林的三步,一是繼續充實“九二共識”的基礎;二是通過廣泛交流促進民族國家認同;三是政治談判要從維持現狀和平共存入手。
他說,邵宗海提到大陸學者從十八大之後就開始鼓吹政治議題,邵不但鼓吹,還起早和平協議綱領,並且組織了14個台灣學者,探說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觀察,具體條綱都有。
他表示,邵、林兩人的共同點也有三,一是兩人都支持兩岸進入政治談判;二是要有階段性,欲速則不達;三是政治談判要從務實角度入手。
他指出,中評社在台灣每個鄉鎮走透透,與漁民、農民在一起,感覺完全沒有文化認同問題,例如彰化縣的農村不會說客家話,但大多數人的祖先來自廣東客家江夏堂。與學者座談才感覺文化認同有太大的危機了,因為那不是簡單的文化認同,最終要完成民族政治國家高度的認同,這概念不同;文化認同的危機是政治造成的,文化認同的反作用來自於政治,因此一要建立更加廣泛的兩岸認同的新機制,老機制不行了,至於新機制的內容,需要再研議;二是兩岸認同的方式,兩岸認同與中華民族的關係一定要連繫起來。
郭偉峰認為,兩岸不論舉行那一個論壇,都應多舉辦,如何真正在兩岸和平發展,尤其合情合理的政治發展上,思路要更開擴些,或許可以考慮非政府組織的模式,兩岸學者民間媒體,未必是政府團隊,國家不必出面,一定要獨立於政府,以兩岸和平發展基金組織之類的,一定要兩岸雙方能參與,凝聚兩岸主流民意,增進兩岸文化認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郭偉峰闡述說,“兩岸和平發展基金組織”應該是兩岸之間的“非政府組織”,在國際上,“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縮寫NGO)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組織,通常獨立於政府。這一概念可以借用在兩岸關係之中。
“兩岸和平發展基金組織”可以構建為“兩岸之間的倡導型非政府組織”,“倡導型非政府組織”的主要目的是捍衛和促進某一目標。兩岸和平發展,就是“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的捍衛與促進的最大目標。
“兩岸和平發展基金組織”宗旨就是:凝聚兩岸主流民意、增進兩岸文化認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兩岸和平發展基金組織”可以廣泛討論兩岸官方尚不宜涉及的政治議題,但以求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為主,需排除壓力集團(NGOs)模式。
“兩岸和平發展基金組織”代表成員應該包括兩岸的學界、政黨社團、農工商各界代表,廣泛吸納志願者,並有常設機構,模式類似“博鰲論壇”,在定期會議之後可形成意見與建議,主要供兩岸人民參考。
郭偉峰表示,我們知道,兩岸認同必須建立在兩岸的交流與合作發展的基礎上,兩岸在保持中華傳統文化的共同基礎上,通過交流,進而達到傳承、創新、共榮及共享的新境界,並以此進入兩岸間文化精神與價值的深層次交流,最終完成民族、政治、國家的完全認同。在具體的措施上要做到:
其一,要及時遏止文化認同危機的蔓延。如前所述,文化認同危機是政治危機造成的,但是文化危機又是政治危機的反作用力,甚至是政治危機的製造者,不及時遏止,政治危機無法解決。
其二,要構建包涵層面更加廣泛的兩岸認同新機制。通過新的機制,奠定中華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
其三,要把認同作為兩岸融合的最重要方式,兩岸認同與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關係需要得到完全的認知。
郭偉峰強調,中共十八提出在國家統一之前,可以合情合理的作政治安排,兩岸學者思想要更解放,對台灣意見要更聽取,更尊重,更放寬心胸,很多過去不敢想,未來未必不敢想;很多過去不敢做的,未來未必不敢做。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