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求,當這一需要得以滿足或實現時,會産生一定程度的幸福體驗。這種由物質生活的滿足所産生的幸福感,即物質幸福。物質幸福的表現是生活富裕和軀體健康等,離不開經濟基礎和健康的身體。本章主要就生活賦予帶來的物質幸福,健康幸福感的部分詳見第十七章。
物質幸福感與財務幸福感、經濟幸福感和消費者幸福感等概念有着相似的含義,以往研究中,幸福感研究相關文獻指出了關於物質幸福的幾個定義。這些都是(1)對個人財務狀况的評估;生活水平的(2)評價;(3)財務安全感;(4)經濟幸福感客觀指標;(5)消費者對主要商品和服務的感受;(6)對獲取消費品/服務和擁有主要耐用消費品的滿意度;(7)對通過零售機構購買的特定類别的滿意度;(8)對獲取、佔有和維護的滿意度;以及(9)與産品利益相關的主觀幸福感。
一個非常普遍接受的物質幸福的指標是個人資産負債表。在更宏觀的層面上,客觀的物質福祉通常通過國内生産總值(GDP)、人均GDP、經濟增長和購買力的概念和衡量標準來獲取。20世紀初,馬歇爾、拉姆齊和馮·諾伊曼等經濟學家引入偏好概念解釋什麽是幸福,將效用與幸福等同看待,認爲經濟發展可以使人們得到物質欲望的滿足,進而提高效用水平和增加幸福感。20世紀中期,心理學家從情感和生活滿意度的角度對人們幸福感進行定義和量化。
一直以來,收入被認爲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截面數據研究中,個體主觀幸福感與收入正相關,個人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如果將一個國家居民根據收入分組,低收入階層的幸福感會低於高收入階層,但收入對高收入者幸福感增加的效用低於低收入者,顯示出邊際遞减的趨勢。個體收入比平均收入水平越高會獲得越强的幸福感,個體收入比平均水平越低,幸福感就會越弱,即幸福感與絶對收入水平正相關。物質幸福感表現在國家層面就是某國越富裕,幸福感越高,而且增加相同的收入對富裕國家幸福感的增加程度低於貧窮國家。對人均GDP和生活滿意度的關係研究發現,在某一時點上,人均實際GDP與居民生活滿意度之間正相關,由於經濟增長率通常用人均GDP變動的百分比表示,將人均GDP取對數後,人均GDP對數每翻一倍,人們的生活滿意度會持續地增加。
根據自下而上的生活滿意度溢出理論,對生活水平的評價很可能會影響一個人對生活的總體評價。原因是,人們對生活的滿意或不滿往往是他們在重要生活領域的環境條件,如健康,家庭、工作和生活水平。一個人的生活水平被認爲是影響一個人對整體生活的評價的一個重要的生活領域。對生活水平的滿意或不滿很可能會溢出來影響主觀幸福感—對個人生活水平的滿意度越高,對生活的滿意度就越大。
具體來説,我們可以把物質生活領域作爲一個心理領域分割難忘的經驗和影響與三個維度:(1)獲取的物質,(2)佔有的物質,和(3)物資的維護。購買物資的子領域涉及與購物以及爲個人和家庭消費購買物資有關的活動。這個子領域包括對購物方面的整體看法和評估,如當地商店商品的種類、當地商店商品的質量、當地商店的價格、商店人員的禮貌和幫助,以及與買家與賣家之間的商品交换相關的所有其他活動。物質物品的佔有是與消費者生活領域相關的另一個維度,涉及對物質物品的所有權,如房屋、公寓、傢具、汽車、服裝、配飾,以及由個人消費者維護的所有其他物品集合。在購買了一種材料商品之後,人們會經歷一個關注護理和維護所購買商品的過程。維修材料産品的例子包括修理家用電器、清洗和修理汽車,以及清洗、修補衣服。
這些子領域的滿意度溢出到其他影響整體生活滿意度的生活領域。每個物質子領域和整體生活之間的溢出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這個人在這個子領域中的情感參與程度。在獲取子領域中的情感參與是根據購物參與來定義的。在佔有領域的情感參與是用物質主義來定義的。同樣,維護子領域的情感參與也被定義爲佔有關懷。
與消費者和市場相關的因素可能會緩和物質幸福感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溢出效應。這些因素可能包括與購物活動、物質主義和對佔有的關心。也就是説,與同等維度的消費者相比,注重購物、物質主義和財産照顧的消費者可能會在物質幸福感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經歷更大的溢出效應。
而根據自上而下的溢出理論論點,主觀幸福感可能會影響物質幸福感,而不是相反。這是因爲那些對生活感到快樂的人通常會更努力地工作,從而産生更多的收入。因此,幸福有助於獲得一種物質上的幸福感。這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質以前被稱爲自上而下的溢出效應。該理論要求幸福的滿足在各個生活領域的影響。報告高水平生活滿意度的人也報告對他們的生活領域的滿意度。也就是説,整體的幸福感傾向於從最抽象的生活領域(整體生活)溢出到更具體的生活領域,如物質生活、家庭生活、工作生活、精神生活等。
此外,對物質生活的滿意可以通過個人控制和驕傲影響主觀幸福感。在勞動力市場上取得成功的人(因此有更高的收入)往往把他們在經濟上的成功歸因於自己,因此爲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這些自豪感和個人控制感在一般的幸福感或生活滿意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作而不是消費在主觀幸福感中起着更爲關鍵的作用。而那些對自己的財務有控制感的人往往承認,如果他們負擔不起實物,他們要麽儲蓄,要麽放棄購買;他們用自己的經濟手段表達物質欲望。他們密切關注自己的儲蓄賬户中有多少存款。這些人可能比那些無法控制自己財務狀况的人更有幸福感。
許多研究考察了主觀經濟幸福感的因素,這些因素可以分爲兩類,即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個人因素包括社會人口統計學;人格特徵和動力學;需求和需求滿足;信念和心理聯結;目標和抱負;技能、行爲和資源;以及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習慣。環境因素指的是影響人們如何對其財務狀况和生活水平進行評估的環境各方面。涉及社會比較、人們如何根據不斷變化的環境適應他們的期望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
就社會人口統計而言,證據表明年齡與物質健康有關,這種關係呈U型—最低幸福感年齡爲37歲,最大年齡爲75歲。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往往擁有更大的資産,債務也更低。有證據表明,性别和物質幸福之間没有關係。關於教育與物質幸福感的關係,有證據表明兩者之間有一種積極的關係。教育可以幫助個人在勞動力市場中取得成功,並獲得經濟收益。失業對物質福利的影響是深遠的—失業者遭受了大量的物質疾病,而這反過來又會影響到他們生活質量的其他方面。婚姻狀况和物質幸福之間存在着一種關係,即離婚或喪偶的人比已婚人士經歷的物質幸福更低。與有孩子的夫婦相比,没有孩子的夫婦獲得的物質幸福水平最高。在家庭結構方面,非傳統家庭(即單身母親、同居者和繼族家庭)中的婦女獲得的物質幸福感不如第一次婚姻中的婦女。此外,個人財富的客觀標準與個人財富的主觀標準呈正相關。
關於人格特質,人格特質如外向性、神經質和自主性等可能通過物質幸福感的中介效應影響主觀幸福感。外向性可能通過誘導外向的人與他人社交來影響幸福感,而工作場所的社交能力可能有助於提高工作表現,這反過來可能會增加工作幸福感和主觀幸福感。神經質可以説相反。自主性意味着對控制力、自我效能感和個人控制力的高度期望。有大量證據表明,缺乏自我控制的人(即衝動)傾向於過度購物,這反過來會導致實質性的疾病和對整體生活的不滿情緒。
物質幸福感也與人格傾向有關。有一些研究表明,當人們對重要的生活不滿意時這些領域,如家庭生活、工作生活和愛情生活,他們將大量的精力(和金錢)投入到購物上。因此,他們超支導致物質疾病,反過來溢出到主觀生病。人格動力學的趨勢被稱爲“補償原則”。
目標和願望也會影響物質的幸福感和主觀的幸福感。具體來説,研究表明,經濟滿意度是物質抱負和成就之間差距的直接函數。例如,那些表示他們渴望獲得並擁有物質物品(如房子、院子和草坪、汽車、第二輛車、度假屋等)的人。已經獲得這些商品往往比那些渴望擁有這些商品的人表現出更高的經濟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
個人技能、行爲表現和持有的資源在影響物質和主觀幸福感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證據表明,感知到的財務能力和理解能力會影響財務滿意度——財務能力和理解能力越大,對物質生活的滿意度就越高。旨在改善財務健康的財務行爲,如與費用管理相關的實踐(如記録每月支出,控制預算,每月賬單回顧)、餘額控制(如保持足够的銀行賬户餘額,每月按時支付賬單,每月全額還清信用卡餘額)和儲蓄(如定期存錢,爲緊急情况預留資金、建立投資或退休賬户,願意承擔投資風險,長期計劃資金)。同樣,許多研究結論都證實了金融行爲對財務生活的滿意度有積極的影響。
物質主義的人往往會經歷一系列的財務問題,比如負債、强迫性購物和宣佈破産。因此,許多研究已經證明瞭物質主義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負相關關係。對唯物主義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有一種自下而上的解釋。具體來説,積極和消極的情感投資於生活領域,捕捉某些類型的情感體驗,反過來影響一個人在各種生活領域的幸福感(如家庭生活中的幸福感、休閒生活、愛情生活、工作生活、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等)。一個重要的生活領域是物質生活(或生活水平)。物質生活領域包含了與物質財産、家庭收入、儲蓄、投資和其他與個人財富相關的物質資源相關的情感反應。在這種情况下,對生活滿意度的判斷直接受到一個人對物質生活等重要生活領域的感受的影響。在這種情况下,與非唯物主義者相比,唯物主義者傾向於用夸大的期望來評估他們的物質生活。因此,他們很可能會對物質生活感到更多的不滿,而不是滿意。這可能解釋了唯物主義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負相關關係。
Sirgyetal提出,通過建立唯物主義的雙重模型,可以積極和消極地影響生活滿意度。該模型假設了物質主義的成功和幸福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是不同的的二維空間。成功唯物主義(財富和物質佔有是生活中成功的標誌)對生活滿意度産生積極影響,而幸福物質主義(財富和物質消費是生活中幸福的標誌)可能對生活滿意度産生負面影響。也就是説,成功唯物主義通過促進經濟動機來提高生活滿意度,這反過來又導致未來對生活水平的滿意度提高。後者反過來又有助於提高未來的生活滿意度。相比之下,幸福物質主義,相反,影響生活滿意度在兩個方面:(1)提高對生活水平的不滿,反過來降低生活滿意度,和(2)增加不滿其他生活領域(如家庭生活、金融生活、社會生活),從而降低生活滿意度。
環境因素影響物質幸福感的相關研究表明,在國家内部,人們的生活水平與他們報告的主觀幸福感相關,但較富裕的國家並不比較貧窮的國家更幸福。這項研究的發現是用社會比較的概念來解釋的。也就是説,人們把自己與自己國家的人比較,而不是與其他國家的人比較。研究還表明,生活在較貧窮地區、收入相近的人很可能比生活在較富裕地區的人對生活更滿意。這是因爲生活在較貧困地區的人很可能會將他們的收入與生活在同一地區的其他人進行比較。考慮到貧困地區的大多數人的收入大致相同,收入比較不太可能造成不滿。然而,生活在收入差异較大的較富裕地區的人,很可能會將自己與同一地區的其他人進行比較,從而造成一定程度的不滿。此外,有證據表明,人們可能將目前的收入與以前的水平進行比較。因此,與前一年相比,當前幾年的收入滿意度的增加又導致了收入滿意度的增加,進而也導致了生活滿意度的增加。
此外,適度效應的相關研究發現,人們可以適應當前的情况,從而降低生活事件的滿意度。例如,研究表明,盡管實際收入大幅增加,但人們對自己生活水平的滿意度似乎是不變的。因此,人們對自己生活水平的期望似乎與實際收入的增長成正比。因此,期望(物質願望)被調整(通過减少或增加願望水平)作爲實際收入的直接函數。
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的相關研究提供了經濟衰退在主觀幸福感中發揮着作用的證據。也就是説,消費者的主觀幸福感下降。經濟衰退與金融幸福感下降和金融壓力增加有關。衰退造成巨大的痛苦。急劇的衰退會産生重大的享樂影響,部分原因是損失比收益更重要,而增加的收入對享樂的影響較小。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