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永定土樓的形成

  衣、食、住、行是每個人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永定客家先民入駐永定後,首要解决的是居住問題。永定土樓的建造與永定客家人的歷史、文化背景密切相連。從現存的各姓氏族譜中可知,大多數的永定客家人是南宋、元、明三朝從寧化石壁村一帶入遷的。飽受戰亂饑荒、漂泊流離之苦的永定客家先民,以閩粤贛交界的廣袤山區作爲安身立命之所,是他們的必然選擇。這裏是一處四周被大山包圍的丘陵山地,在它的東面是武夷山與九連山脈,西面是羅霄山脈,南面是南嶺,對外相對封閉,人烟稀少。對動盪不安的年代來説,不失爲一處“世外桃園”。南遷而來的永定客家先民與當地土著相互雜居,既要防禦時常出没的虎狼野猪、盗賊匪寇的侵擾,又要設法化解與土著居民的摩擦,聚族而居、集體防衛,便成爲他們建設家園時首先考慮到的問題。他們傳承了中原古老的建築技藝,建造起融居住、防禦於一體的 “堡”、“寨”。至今永定縣許多村仍以“堡”、“寨”命名,如溪南的“田心堡”,豐田的“下堡”、“三堡”、“增瑞堡”、“龍潭堡”,太平的“藝梓堡”等。“寨”則有三十多個,如“新寨”、“龍安寨”、“上寨”、“平寨”、“中寨”、“太平寨”等等。

  永定客家土樓是以生土、沙石和木料爲主要材料建築而成的民居,它根源於中國古代生土建築文化。生土建築是人類從原始進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之一,發源於中國的中西部地區,經歷了掩土結構體系、夯土結構體系及土坯結構體系三個階段。據史料載,早在石器時代原始人就建造了各種生土建築,距今7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大地灣文化時期,已有圓形、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大約4000年前人類初步掌握的夯土技術,最具有特徵的便是夯土建造的村社與城墻。由於地理條件、生活方式、歷史傳統、民族習俗的不同,各地區的生土建築在施工技術和建築風格上也各有特點,這已經成爲各國建築文化的組成部分。永定境内的多層土樓,經歷了從堡、寨到民居,從無石基到有石基,先有方樓後有圓樓,進而方圓并存的演變過程。永定土樓與中原古老的居住模式有很深的淵源關係,無論是平面布局還是木搆架結構,都深深留下了黄河、長江流域早期建築的烙印,就連計算墻高的單位“枋”與《考工記》載以“版”爲基數的方法大致相同。

  隨着生産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長和安全防衛的需要,永定客家先民開始對“堡”、“寨”進行改造。他們根據古代《營造法式》所載的做法,創造性地减薄墻體厚度;爲了增强墻體的牽引力,還在墻體裏埋入杉樹枝或竹片作“墻骨”,以增强土樓的牢固性。經過一番改造,形成兩種不同形態的堅固、簡易、實用的主要住宅模式,即“一字形”和“口字形”土樓。“一字形”土樓主要分佈在永定河流域,土墻包圍着房間,樓内不開天井,這種“一字形”土樓明顯帶有“堡”、“寨”的影子;“口字形”土樓主要分佈在金豐溪流域,中央闢爲天井,供採光通風之需,並可作爲公共活動場所,是中國傳統建築四合院的一種變异形態,它吸納木搆架屋的搆築方法,立柱架樑同外墻一起搆築房間,讓立柱分擔外墻的重量,把中國古代建築的木搆架技術與夯土建築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改變了原來生土建築或木構建築低矮的缺陷,創造出建築土木搆架居宅的新技術。

  明成化十四年(1478),永定從上杭析出設縣,此後經濟實力逐漸增强;菸草在永定境内的大量種植,又給永定客家人帶來了滚滚財源。在這種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下,土樓建築進入鼎盛時期,地位較高或經濟實力雄厚的富户,追慕高貴豪華氣派,對“一字形”土樓進行擴建,改造成雍容華貴的“五鳳樓”,並冠以“大夫第”等稱號,彰顯其地位高貴及財富實力。方樓的發展與成熟,爲圓樓的建造奠定了技術基礎。永定東南部的古竹、高頭、湖坑等鄉(鎮),屬於博平山脈地帶中的山區,海拔在四五百米之間,重巒叠嶂,地形險峻,平均氣温較低,特别是兩座大山之間山坳吹來的無自然屏障阻擋的强大氣流(俗稱“窠煞”)會對人的健康帶來嚴重損害,而方樓四角的房間通常曬不到太陽,不利於化解“煞氣”,并且存在火力死角,不利於防禦匪寇侵擾等弊端。爲瞭解决現實需要、建築傳統觀念與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的矛盾,客家先民受早期建造的重防禦功能的堡、寨和中國傳統風水學説“八卦”的啓發,萌生了改進方樓的意念,他們運用《易經》風水理論來規劃布局,産生了建築圓形土樓的念頭。如,江集成於清朝康熙年間建造承啓樓的想法,就來自附近山頂上的“金山古寨”,具體設計則請江西贛州籍的地理名師操持。此後,永定圓樓大多仿此樣式建造。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