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節 永定客家人的意識形態

  楹聯承載的内容,往往能反映出人們的某種思想情感。土樓楹聯所表現出來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永定客家先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念。而這種觀念的形成,與永定客家先民所處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以及由此形成的觀念意識分不開的。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係,是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係之一。從史料上看,客家先民主要來自中原,客家民係形成的過程中,又不斷融化吸收畲、瑶、木客等南方少數族群,從而壯大了客家隊伍。有關客家的起源,學術界存在多種説法,主要有“客家中原説”和“客家土著説”。客家中原説認爲,客家主體搆成是來自中原的移民;客家土著説則認爲,客家是南遷漢人與閩、粤、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後産生的共同體,其主體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民衆,而不是少數流落到這一地區的中原人。不論何種説法,從現存的族譜、堂號來看,客家先民來自中原一帶是無可置疑的。他們在閩、粤、贛三角地區安居後,帶來了中原的文明,而後反客爲主,形成了一支新的民係。

  一、永定客家的形成

  永定客家是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由贛南經寧化、上杭等地入駐閩西永定而形成的相對成熟、穩定的客家民係的一個支脈。據新編的《永定縣誌》記載:新石器時代,永定境内已有越族先民存在,由於缺乏文字記載,無從考證他們的具體姓名。唐大曆四年(769),湖雷下堡置上杭場,可見當時下堡的人口已具一定規模,但這些人的姓氏也無從查考。唐代,有據可查的姓氏,只有潘氏一姓。西晋時期及宋代中葉至宋末元初,中原漢人爲避戰亂和自然灾害,携男帶女,舉家數次大規模南遷。有的從河南經鄱陽湖入九江後入閩移寧化徙上杭;有的從安徽經浙江入閩移寧化遷上杭。據《寧化客屬百氏譜系》記載,這一期間從中原入閩到寧化定居或留居的漢民,主要有王、劉、李、賴、陳、黄、張等160餘姓。後由於金兵南侵,居住在寧化石壁的中原漢人又面臨戰亂,有的姓繁衍一二代,有的三四代,最多的繁衍至五代後,又繼續向西南遷徙,散居於長汀、武平、連城、龍岩、上杭、永定等地。明天順六年(1462)和明成化十三年(1477),永定分别出現李宗政、闕永華和鐘三、黎仲端等四位農民起義領袖,這些人成爲永定有歷史文字記載的姓氏,但他們於何時從何地遷入永定也無從考證。明成化十四年(1478),析上杭縣的溪南、金豐、太平、豐田、勝運五裏十九圖設置永定縣。這一期間,全縣有70多姓散居於五裏十九圖。到明成化十八年(1482)編審户口,全縣人口爲11129人。至清道光九年(1829),全縣有24187户,85499人。舊時,社會動亂,自然灾害頻繁發生,疫病流行,民衆貧困飢餓。爲了生存,有些永定先民被迫外遷。特别是在清康熙年間的“移湖廣、填四川”和清政府取消海禁開發台灣時期,永定遷往四川、台灣定居者甚衆。清末民國時期,金豐一帶舉家出南洋謀生者很多。民國二十七年(1938)厦門僑務局調查後,稱“居南洋之永定人已達一萬五千有奇”。 2004年12月,永定縣開展對縣内姓氏普查,普查結果全縣姓氏有125姓。據《永定姓氏志》載,永定客家先民大多是宋以後各個時期遷入永定開基而居的。

  二、永定客家人的觀念意識

  中華文明是多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昇華的結晶。一般認爲,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多個,又以黄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爲主。

  蠻荒時代,生産力水平十分低下,先民們面對不可預知的各種自然現象,心生疑惑與恐懼在所難免。他們要想弄清楚其中的原由,只得去請教那些能“以舞降神”的“巫師”。對於大自然的各種現象,“巫師”認爲,風、雨、雷、電以及日月星辰、土地山川,都各有一位“神”主宰着。因此,各種“神”被先民們認爲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被崇拜的人死後的精靈”。永定客家人作爲漢民族的一個支係,深受中國傳統神文化的浸染,面對那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對那些自然界中的冥冥萬物敬畏有加,形成了較爲獨特的多神崇拜習俗。在他們心目中,既有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土地山川等自然神,也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人格神;還有祖宗神靈、以孔子爲代表的文化神以及地方保護神等等。除此之外,他們還兼收並蓄,既信奉菩薩,也敬奉“媽祖”,還祀奉“保生大帝” 等等。在日常生活中,還深信《易經》“風水術”、“八字命理”等。因此,永定客家人除敬天地神明外,只要能保佑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不論哪方神明,都一起供奉。這種風俗習慣,至今仍存。

  雖然永定客家人有多神崇拜的習俗,但對永定客家人影響最爲深遠的是以人爲本的儒家思想。儒家倡導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深深地影響着一代代的永定客家人。無論是倫理道德、思維方式,還是民風民俗等方面,都深深烙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記。此外,永定客家人還深受佛家和道家學説的浸染,許多善男信女每逢重大節日會主動前往廟宇求神拜佛,尋求精神上的慰借。佛教的“種什麽因,結什麽果”的法則,永定客家人深信不疑。因此,永定客家地區極爲重視“積德修善”的教化和施行“積善餘慶”的義舉。道家以“道”爲最高信仰,追求自然和諧、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家庭和睦,倡導修道積德者畢生幸福快樂等思想,也深深烙在永定客家人的腦海里,並世代相傳。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