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七節 米薯搭配主食香

  土樓客家人的主食是大米,番薯、芋卵是雜糧,這是當地氣候環境所决定的。一般較平緩、水源較充裕的地段可種雙季稻,山地、旱地只能種番薯、芋卵。

  土樓客家人以大米爲主食。過去大富人家吃的是大鍋飯,就是用柴竈大鑊頭燜煮出來的飯。這種飯,有鍋巴,很香,吃得多。這種大鍋飯,三餐臨時煮,不計成本浪費大。1958年人民公社大躍進放開肚皮吃“大鍋飯”,結果國庫虧空,到1960年困難時期就餓死人了,這是後話。過去土樓客家人家境稍好點的喫飯甑撈飯,這其中還可分出上中下三等。上等人家吃净米撈飯;中等人家吃參少許雜糧撈飯;下等人家吃雜糧爲主撈飯,那真是三根番薯絲扛顆大米啊!而過去的大部分土樓人家吃的是鉢子飯。老人、小孩、强勞力,可根據不同情况按計劃定量分配。老人、小孩早、晚少點稀點;强勞力中午多點硬點;青黄不接之時還要加入雜糧,不管飽不飽,吃完就没了。這種吃鉢子飯的日子直到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才被電飯煲飯所代替。過去還有竹筒飯,草袋飯。竹筒飯是上遠山干活或被流放外地路上吃的飯,只要背上米,在山上或路上砍節竹子,竹節一頭打個小洞裝進大米和水,在火裏煨燒,適時破竹喫飯。那竹的清鮮,飯的香甜,不需任何菜肴讓人食不知飽。現時有的大酒店有做竹筒飯、竹筒菜的,因竹筒破開反復使用,根本没有那種竹子的清鮮。草袋飯,也叫蒲筲飯,是用蒲草編成的小口袋,每袋裝米三四兩,綁緊口,放進鍋裏清水煮熟。這是過去客家挑擔人吃的飯,頭天煮好,天不亮上路,帶上三幾包,三餐都在路上吃,很方便。這種東西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人,基本上没看過。

  “番薯芋卵半年糧”,一是説其數量不少,二是説其作用很大、地位很高。雖是雜糧,却與主糧平分秋色,頂半年口糧啊!在過去十年九灾望天喫飯的日子裏,要是没有雜糧怎麽熬得過365天!土樓客家人中有這樣一句俗語:“糯米换番薯,識算唔識除”。説是糯米3元1斤,番薯1元3斤。當然是糯米值錢,番薯不值錢。甲有糯米100斤,乙有番薯900斤,兩人商議按市價折算,正好公平交换,甲用100斤糯米换得900斤番薯,心中竊喜:“以一當九,值得”。乙用900斤番薯换得100斤糯米,心中竊喜:“以賤换貴,值得!”不料當年大旱,顆粒無收。甲每天食番薯3斤,扺口糧300天,熬過了灾年。乙每天食糯米0.6斤,扺口糧167天,還頂不上“半年糧”,就是正常年景也還缺半月口糧,别説是灾年了,真是“糯米换番薯,識算唔識除”。

  土樓客家人過去每天都要蒸一笪番薯芋卵,供全家人飯前飯後食,以彌補主糧的不足。過年過節還用番薯、芋卵等雜糧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如用番薯做粄、做番薯干、落粉子做薯粉。用大芋卵加入木薯粉做成芋卵粄,加入餡料做成芋子包。用芋子、猪肉、葱頭、薯粉等混合做成的大肉圓,絶對是客家人的絶作。因大肉圓用料多而講究,工序精而復雜,因此,以前要逢年辦喜事才做。一般是大年卅的時候,全家人大大小小齊動手:剥芋卵、剁猪肉、切葱頭、炒花生、碾粉子……那其樂融融的氛圍温馨動人。

  五穀豐登

  【原料】

  紅薯、紫薯、芋卵、玉米、土豆、南瓜塊等各600克

  【做法】

  洗净原料放入蒸鍋隔水蒸1小時。

  【相關的話】

  ★ 好看、好食、健康、時尚。

  ★“五穀豐登”,寓意豐收富足,吉祥喜悦。

  番薯絲撈飯

  【原料】

  大米、番薯絲各適量

  【做法】

  1.大米淘洗後温水泡30分鐘。

  2.番薯洗净,刨皮,糙絲。

  3.大鋁鍋放水燒開,撥入泡好的大米,煮至手捏大米過心,投入番薯絲煮30秒,倒入漏勺略瀝去米湯。速倒入電飯煲,蓋蓋,通電,按下煮飯按鈕,象正常煮飯那樣即可。

  【相關的話】

  ★撈飯本要用飯甑在鍋内隔水蒸好,可現在已很難買到飯甑和配套的鍋竈了,所以筆者通過摸索,用以上方法成功地做成了撈飯。你也試試。

  芋卵頭絲撈飯

  【原料】

  大米、芋卵頭絲各適量

  【做法】

  1.大米淘洗後温水泡30分鐘。

  2.芋卵頭洗净,刨皮,糙絲。

  3.大鋁鍋放水燒開,撥入泡好的大米,煮至手捏大米過心,投入芋卵絲煮30秒,倒入漏勺略瀝去米湯。速倒入電飯煲,蓋上蓋,通電,按下煮飯按鈕,像正常煮飯那樣即可。

  【相關的話】

  ★2000年11月我率永定賓館人員在土樓接待第16届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代表,主食有净米飯、番薯絲飯、芋卵頭絲飯、蛋炒飯,兩千多人中上了年紀的人絶大多數人都吃番薯絲飯、芋卵頭絲飯,並感概萬千地説:“離家幾十年終於吃到了小時候的家鄉味道。”“吃到童年飯又回到了童年時代”“軟軟的口感,甜甜的味道,正是幾十年也忘不了的家鄉味道!”。

  芋卵燜糯飯

  【原料】

  糯米1000克,大芋卵子1000克,五花肉200克,花生米50克,蝦米15克,水發香菇80克,豐魚末10克,胡椒粉5克,桔餅、冬瓜糖各10克,葱白末、葱花、高級魚露、蚝油、鷄精各適量。

  【做法】

  1.糯米淘清,温水浸泡30分鐘,撈起瀝干;大芋卵子刮皮洗净,切滚刀塊;五花肉、香菇切丁;桔餅、冬瓜糖切末;花生米炒香,壓碎去苦皮。

  2.鍋置文火上,投入五花肉,煎出油,肉丁炸至金黄,加入葱白、蝦米爆香,下高級魚露、芋卵塊、香菇丁,煸炒入味,加少許水燜煮3分鐘至半熟。倒入糯米、花生米、豐魚末、桔餅、冬瓜糖、蚝油、鷄精、胡椒粉,翻炒匀,鏟入電飯煲内(壓力電飯煲更好;底下先放少許開水),倒入開水(超出米平面1厘米)蓋好蓋,插上電源,按下煮飯鍵。煮好後自然燜至可揭蓋(勿冲水强行冷却),盛盆,撒上葱花上席。

  【相關的話】

  ★以前燜糯飯是用柴鑊,開始燒大火,煮沸之後用炭火,中後期還要用灰蓋炭火,煮干水後糯飯翻鍋,再撥開炭火,燜爽糯飯,直至略帶金黄鍋巴。這種柴鑊糯飯分外香爽,可惜現在已很難這樣燜糯飯了。煤氣爐、電磁爐、微波爐等都無法達到這種效果,只好用液化氣與電飯煲配合使用,才免强凑合。另外用糯米單獨蒸,配料另外煮,最後拌匀合二爲一。這種方法最簡單,可惜香味顯得不足。

  ★糯飯的口味一般分爲三種:一是以上所制的以咸爲主的香咸糯飯;二是以甜爲主的香甜糯飯;三是蒸酒時舀起的净糯飯,這種糯飯糯米氣特香,吃起來特爽,嚼起來特别筋道,越嚼越甜,越食越想食。正是因爲這樣,蒸酒者往往都多放些糯米,也很高興與衆人一起分享,正所謂“蒸酒糯飯不怕嘗,越嘗越多娘”。

  ★在過去的日子裏,燜糯飯在土樓客家老百生活中佔據過重要的位置。那時候,大家一年到頭都在生産隊出工,却只能分得連一日三餐都吃不飽的糧食。每人雖能分得三兩厘田做自留地,也只能種點番薯、芋卵和青菜,因爲這幾樣東西連葉連梗都能吃,除了能做菜,也能當主食。番薯芋卵半年糧啊!在那養兩只鴨或種兩棵南瓜就會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的年代,客家老百姓真是窮啊!當時也没有電視、電腦,就連撲克牌也没有(賭博工具不能生産),根本没什麽文化生活。有時大家凑在一起餓極了,就凑份子打鬥五(打牙祭)——燜糯飯。這是好吃又經飽,配料可多可少且通過努力都能辦到的美食。於是各自想方設法弄東西,有些回家“偷”糯米,有些回家“偷”猪油,有些去自留地“偷”扒芋卵子(一棵芋子扒一二個芋卵子),有些去菜園“偷”拔葱……什麽也“偷”不到的就燒火洗鑊燜糯飯,洗碗湯勺抹桌子。大伙直聚到下半夜,分享了共同努力的成果,才回家美美地睡一覺。

  湖山酸菜飯

  【原料】

  優質大米1000克,湖山酸菜400克,五花肉350克,笋丁150克,香菇80克,蝦米30克,精鹽,魚汁、味精、葱白、蒜末適量。

  【做法】

  1.大米温水浸泡1小時後淘净,五花肉、酸菜、泡軟的香菇切丁,笋切絲。

  2.鍋置旺火,推入五花肉丁,煸炒出油,肉丁呈金黄色時加入魚汁、葱白、蒜末、蝦米爆香。再加入香菇、笋絲、酸菜、鹽、味精調味,炒熟。倒入大米炒匀,起鍋裝入高壓電飯煲,放水適量,與平常煮飯一樣將飯煮好,拔下電源插頭,燜至自然能打開蓋即可(不可冲冷水强行冷却)。

  【相關的話】

  ★湖山酸菜飯的做法與平常燜糯飯相同。但此飯香甜、酸、咸、爽,味道比燜糯飯更勝一籌。没有糯米軟膩,添了酸酸甜甜的味道,使人增食慾加飯量。且無糯米飯的飽漲之感。

  ★做好“湖山酸菜飯”的關鍵是“酸菜”一定要選用正宗的湖山酸菜。湖山酸菜是選用整棵季菜嫩芯腌制而成,與其他地方的酸菜相比,其味道酸中透甜,質地更軟脆。

  ★據説先前的“湖山酸菜飯”是没有猪肉等好料子的,因爲窮,物資匱乏,没啥好吃,逢年過節,親朋聚會,又不能太隨便,而一時能拿出來的,就只有大米,酸菜。可總不能就像平時那樣酸菜下飯。來點特别的吧,於是酸菜飯就産生了,味道真的很特别!後來就傳開了,再後來就越做越好了,直到現在這個樣。

  現在湖山人每年都要吃幾次酸菜飯,外地工作的幹部,海外歸來的遊子,打工回鄉的農民工,回門探親的出嫁女,都會忍不住地點道:“做頓酸菜飯吧”!

  “酸菜飯”無疑又是客家人勤儉持家的杰作!

  煮鷄腸面

  【原料】

  精麵粉1000克,五花肉250克,鷄蛋3粒,水發香菇50克,蝦仁、葱白末、葱花、精鹽、魚露、鷄精、酸醋、蒜蓉、胡椒粉、生油、高湯各適量。

  【做法】

  1.麵粉盛盆,温淡鹽水和拌揉搓,直到脱手,揉團壓實於盆中,封上保鮮膜醒面30分鐘。手掌擦上生油,將面團揉拉成杆面杖般粗條繞圈於已抹生油的簸箕中;再將粗條從頭拉起,揉拉成手指樣粗細的中長條,盤過另一簸箕(亦可做成手指粗細長10公分左右的短條排在簸箕中),表面抹上生油,蓋上保鮮膜(或濕毛巾等),讓其回潤10—20分鐘(熱天時間短些,冷天則長些)。

  2.五花肉、香菇切末。蒜頭加鹽舂成茸,盛碗加入酸醋、胡椒粉攪拌成酸醋蒜蓉備用。

  3.鍋置文火上,投入五花肉末,煎出油,至肉末炸成金黄色,投下葱白末、蝦米爆香,加入魚露、香菇末、高湯適量,煮沸,拉起簸箕中的條面,一邊抖動一邊拉至筷子般細時放入沸湯鍋中。拉完煮沸10分鐘打入蛋花,加入鷄精調味起鍋盛盆,撒上胡椒粉、葱花,酸醋蒜蓉盛小碗一起上席。

  4.酸醋蒜蓉根據各人口味,各自加入自己的面碗中食用。

  【相關的話】

  ★此拉麵筷子般粗細,在湯碗中彎彎曲曲似鷄腸樣子,吃在嘴裏嚼着很是筋道有韌勁,細細品味,那麵粉的香甜中,似乎還真有鷄肉的鮮味,因而得名“鷄腸面”。

  ★鷄腸面好吃,拉鷄腸面好玩,三幾人一字排開,一人從簸箕裏拉起粗條面,另一手拉過遞給第二人,第二人接過邊抖邊拉並遞給第三人,第三人接過也邊抖邊拉開……衆人配合動作連貫,似流水作業,只見一根粗條很快在衆人的手中起伏彈跳着越變越細,越變越長地躍入沸騰的鍋中……如果你參與其中,你似乎覺得自己正在耍把戲變魔術;又似乎覺得自己是在舞台上盡情地舞蹈,一種愉悦的心情隨着手中跳動的麵條油然而生;如果你只是站在旁邊觀看,只見衆人雙手上揚後抖動着向兩邊揮開,又上揚,又揮開,周而復始,身手互動,手影隨形,你真不知道,是他們拉動着麵條,還是麵條在拉動着他們;與其説他們是在拉鷄腸面,還不如説他們是在指揮着一支樂隊,正在演奏着一曲充滿土樓客家人生活情趣的厨房交響樂……

  糍粑

  【原料】

  糯米2000克,白糖50克,芝蔴5克,花生30克,黄荳20克,猪油,蜜蠟少許。

  【做法】

  1.糯米淘洗净,浸泡2小時,瀝干水,輕輕地撒進飯甑,蓋上蓋;下鍋蒸熟,趁熱倒入石碓臼,兩人踏碓杆,一人雙手沾凉水擼碓嘴翻糍團。三人“頂檔的嗒”默契配合,一直踏至飯粒全部軟爛成糍粄;雙手洗净,抹擦上已蒸化的猪油蜜蠟,將糍粄分成若干團,也抹上油蠟,在手中轉動,使其團圓;團圓後,從左手虎口處擠出一個直徑約3公分的糍丸,用右手摘下,放在已洗净用開水消毒並抹上油蠟的大漆桌面上,冷却後就成了直徑約5公分的扁圓糍粑。要大要小,全在手中掌握。如在踏糍粄時加入些鮮艾葉,就能做出碧緑的艾糍。

  2.花生、黄荳炒香,舂碎與芝蔴白糖一起拌匀,裝小碗。

  3.糍粑裝盤,帶上白糖小碗一起上桌,沾食。

  【相關的話】

  ★糍粑是客家人的特色甜食。土樓人家的所有喜慶宴席,糍粑是將要散席時的飽貨,也是靠後的壓軸美味。在暢飲大碗酒,盡食大塊肉之後,吃上一個糍粑,滿嘴的油膩讓給了香甜軟糯,酣暢淋漓的滿足感頓時油然而生!其實把糍粑放在大家都吃飽時才上席,是讓客人“裝袋子”,是帶回與家人分享的等路(禮物)。

  ★客家人建土樓放跳,上樑,土墻夯好下墻板,必定要打糍粑。糍粑很有粘性,祈盼新房粘連牢固,萬代興隆。在没有水泥的舊時代客家人把糍粑、紅糖摻入石灰沙石砌石墻,打地板,硬度和光潔度與今天的水泥相差無幾。

  ★永定喜慶宴席的菜單,常把糍粑寫成“團團圓圓”,寓爲同心協力,共創美好,共享幸福、永不分離……客家小兒彌月、周歲,必定要打糍粑;成年人結婚喜宴必定有糍把,所以酒醉飯飽之後,便有人放肆地把結婚戲説成男女兩人同心合力打糍粑。想想,還真形象,讓人捧腹!

  ★糍粑——象徵團結和力量!

  煮珍珠粉(客家老鼠粄)

  【原料】

  珍珠粉600克,肥猪肉100克,牛肉60克,青葱3棵,干香菇30克,芹菜2杆,清湯500克,魚露1湯匙,鷄精、精鹽、豐魚末,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鍋置旺火上,放清水燒開,倒入珍珠粉,煮3分鐘撈起,大碗裝備用。

  2.肥猪肉,牛肉各切丁;青葱切花,水發香菇切丁,芹菜切末。

  3.鍋置小火上,放入肥肉丁,低温炸出油,油渣成金黄時,加入葱白,爆香後,加魚露、牛肉、香菇,煸炒幾下後,加入清湯,煮沸3分鐘,再加少許鹽、鷄精,調味後起鍋舀入已裝珍珠粉的大碗,撒上芹菜末、葱花、胡椒粉、豐魚末即可。

  【相關的話】

  ★煮珍珠粉用現炸的猪油和油渣,可增加香味,用魚露可增加鮮味,可解一般家庭没備高湯之難,且比高湯多了香味,效果更佳。

  ★珍珠粉——以前都叫“老鼠粄”,據説已有280多年曆史,因其形似米老鼠而得名,其選料講究,做工精細,外觀潔白如玉,質地細嫩滑爽,不滯口、不軟綿,口感清香。20世紀40年代國民政府教育次長顧毓珍先生視察下洋僑中時,品嚐老鼠粄贊不絶口:“風味卓絶,自成一家。甚好,甚好!”當土樓敞開胸懷迎來一批批海内外嘉賓,好客的主人把這道美食呈獻給客人的時候,終於發現不太好報出它的名字來。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一次招待聯合國考察土樓官員的宴會上,服務員報出“老鼠粄”,讓客人感到很愕然,時任縣委書記的黄坤明趕緊説:“不,不。你看其冰清玉潔,粒粒狀如珍珠。是‘珍珠粉’嘛!”客人聽了都高興地品嚐起來,還有人伸出拇指稱贊道:“OK,珍珠粉,客家美食!”

  ★永定客家珍珠粉是以優質的大米經浸泡磨粉,加水拌和揉搓成團,壓擠出“粄擦”,漏於鍋中煮熟,凉水定型而成。以前的珍珠粉粒粒頭圓尾尖,潔白無瑕。大概是手工製作,産量太低而供不應求的緣故吧,現時市面上的珍珠粉已經長至二三十公分了。雖還保留潔白的顔色,可己經没有珍珠和米老鼠的形狀了,看上去跟大粉干差不多。長此以往不知什麽時候,又該給其更名了。當然,繼承傳統,還其原貌,才更加難能可貴!

  ★贛南於都,龍南,贛縣農村都喜歡做珍珠粉,其用優質晚籼稻米磨漿濾干、晾曬,搓揉於篩,篩成一顆顆形似珍珠的丸粒,用沸水攪動後於清水漂過,經湯料煮熟,配上鷄蛋、葱花食用。龍南還有用紅薯粉灑水成珠,篩成丸後曬干定形的珍珠粉。而我們的珍珠粉是大米“磨粉”加水揉搓成團,壓擠出“粄擦”而成長珠狀米粉,製作方法雖明顯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炒粉干

  【原料】

  米粉500克,肥猪肉100克,瘦猪肉50克,鷄蛋1個,青葱2棵,魚露8克,鷄精5克,豐魚末、胡椒粉少許。

  【做法】

  1.肥猪肉、瘦猪肉分别切丁,青葱切花,鷄蛋調匀。

  2.鍋置旺火上,燒開1500剋清水,放下米粉焯開撈起。

  3.鍋倒去清水,重置火上,放入肥肉丁,小火炸出油至油渣呈金黄時,加入魚露、葱白、瘦肉丁,煸炒爆香後,倒入米粉,加入鷄精。開中火,翻炒匀後倒入鷄蛋繼續炒至蛋匀熟時,起鍋裝盤,撒上葱花、胡椒粉、豐魚末上桌。

  【相關的話】

  ★注意火不要太大,米粉要清爽,口感要鮮香潤滑而不澀噎。

  ★土樓客家人的宴席,一般都以出綫面爲“迎賓菜”,上粉干爲“送客菜”。出綫面意爲:俺們(主賓)素來友好,情意綿綿(面),俺將誠意款待您,請您在喝酒之前先食點綫面打底護胃保肝,這樣您一定能長命(面)百歲,萬事如意;上粉干則是説:雖然俺們“酒逢知已千杯少”,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還是讓俺們清清爽爽地分(粉)别吧。

  煮硬粄

  【原料】

  硬粄750克、五花肉100克、牛肉100克、蝦仁、葱白末、葱花、香菜末、高級魚露、鷄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硬粄對半切開,再切成手指粗條塊。五花肉、牛肉切末。

  2.鍋置文火上,投入五花肉末、煎出油、炸至肉末金黄色、投入葱白、蝦仁煸香,下魚露,肉牛末,略煸炒後放清水適量。改旺火燒開。下硬粄塊,煮至湯稠成漿,下鷄精調味,起鍋裝盤,撒上葱花、香菜末、胡椒粉上席。

  【相關的話】

  ★硬粄俗稱“馬頭圈”。粳米粉加滚水順時針方向(不可逆轉)攪拌成粄坨後,用粄模印製成圓形帶“福”字粄塊,蒸熟後即食用。加鹽水的叫鹽水粄,加糖水的叫鷂婆(老鷹)粄。“起鑊糕子粄,落氣馬頭圈”這則諺語説明硬粄“落氣”還未完全冷時食用風味最佳。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