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節 土樓客家美食文化源遠流長

  福建(永定)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民居,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朵奇葩,是永定客家文化的重要寶庫,而土樓客家美食文化則是這一重要寶庫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伴隨客家的形成而形成,伴隨客家的發展而發展,隨着土樓大門向世人打開,人們終於看到了它那耀眼的光芒。

  自西晋起,祖居在黄河流域一帶的中原漢民族,爲躲避戰亂和自然灾害,被迫5次大規模向南遷徙。一千多年前,一部份先民輾轉千裏來到永定山區,看到這是山清水秀,草茂林密,土地肥沃,是一片適合人類生存的處女地,便安頓了下來。爲防止野獸、土匪襲擾,先人們用粘土夯打技術,建造了適合全族居住功能齊全的大型土圓樓。大家同頂一片天,共墾一塊地,每天居住在一起,許多中原習俗便被保留了下來。土樓客家飲食所藴含的美食文化也不例外。在上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既一脈相承了中原漢民族美食文化,又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吸收了沿途居民的美食精華,兼容並蓄地發展成既有中華漢民族美食文化的一致性,又有土樓美食文化的地域的獨特性。例如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過年吃團圓飯,這和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漢民族都是一樣的,而驚蟄炒豆子包(炒東炒西,炒死蟲絲),立夏拉鷄腸面、食狗肉、重陽節開芋卵園賞新、冬年(冬至)包餃粄,挑水放米酒等唯永定客家人獨享。

  作爲融貫於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一體的美食文化。必定受居住地的地理環境、氣候物産、政治和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永定土樓客家文化有着久遠歷史淵源和艱難漫長的發展歷程。最先只是在路口凉亭賣點仙草石花,薄荷茶等,再就是挑擔叫賣糖子花生。據1994年版《永定縣誌》第421頁卷十五《商業》第五章《飲食服務業》第一節《飲食業》中記載:

  “宋至明清時期,永定出現集市,有人挑擔到街市上搭起簡單的竹篷擺設攤子,燙麵、燙粉、兜湯。以後慢慢發展成店鋪,才能炒菜、食酒、食飯。民國時期,各集市包含店進一步增多。1927年閩西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虎崗,設有紅色飯館,主要接待往來蘇區的革命同志用餐。民國24年(1935)永定縣商會成立烹飪同業公會,負責全縣各集鎮飲食行業管理工作,抗日戰争期間,沿海城市淪陷,峰市成爲閩粤贛貿易中心,街上五、六間飲食店徹夜燈火通明,經營通宵達旦。”

  “新中國成立後,縣人民政府發出安民告示,宣傳保護民族工商業政策,各集鎮飲食店照常開業。據1956年對私改造前統計,全縣各區主要飲食店有45間。1956年縣城有公私合營飯店1家,峰市2家,不久過渡到國營商業。同時,城關還設有地方國營永定飯店。1957年建成一座200平方米的大飯店。各個基層供銷社都設有自己的飲食店。1959-1961年由於糧食供應緊張,各地飲食業蕭條,食品昂貴,城關、下洋等地却辦起了‘高級餐廳’供應高價食品。1964年在城關汽車站附近辦起100多平方米的東門飯店,方便來往旅客臨時用餐或小喫。1965國民經濟好轉,飲食業也得到恢復和發展……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飯食業又受到嚴重影響,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全縣出現市場‘買食難’的問題。”

  “1977年以後,各集鎮私人飲食店又陸續出現,逐年增多。1979年,僅縣城就增加20多間個體飲食店,不但能滿足日常和圩天群衆飲食需求,還能承辦酒席,方便宴請賓客等。國營和供銷社辦的飲食業爲了適應形勢發展,1980年飲服公司各個核算單位實行自願結合。定額承包的辦法,并且組織流動攤,千方百計開拓銷售。1983年又實行門店承包制,工資全浮動的經營方式。到1987年止,在全縣工商局登記開户的國營飲食店4户,分支機構19家;個體飲食有证經營者476户。”

  從此,永定的飲食業步入瞭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至2014年底全縣登記在册的大酒店、大飯店、大酒樓、飲食店、農家樂、休閒山莊、小喫店、餐館、餐廳、食府等共有1328家,其中四星級酒店二家,三星級酒店四家,準四星以上酒店三家,永定賓館於2000年就榮膺三星級酒店,是福建省縣級政府賓館首家三星級賓館,至2010年又榮膺爲四星級酒店。

  如今永定的美食早就走出了土樓的大門。據不完全統計,永定人在龍岩(各縣)、三明、厦門、泉州、福州以及北京、上海、江蘇、山西、貴州、新疆、吉林、廣西、廣東、深圳、海南等省市開辦的客家美食專業户不下2000户,連同本地一起算,從事客家美食的人數少説也在30000人以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