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四節 中元節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永定客家人慣稱“七月半”。

  中元節,也叫送鬼節。傳説地藏王的部下“閻王爺”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曹地府,被關在牢房裏受不了18層地獄的種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孝子,看到母親受罪於心不忍,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竟徇私情,讓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牢門,牢房裏的小鬼們蜂擁而出,跑到人間危害百姓,所以就有“七月半,鬼亂竄”之説。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托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爲“送鬼節”。

  舊時,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永定縣許多地方家家户户以牲儀和米粄等供品祭祀宗祠,並焚燒象徵金銀的紙鏹,向孤魂施捨,謂之“普渡”和“施孤魂”,也有請道士祈神送鬼消灾;永定有些地方的客家人,在這一天的傍晚,把供品和紙衣、紙帽等放在紙船上,紙船放在路口或溪河中,旁邊插上一排香燭,燒一叠紙;放在溪河中的,讓紙船順流而下,然後在溪河灘上撒一些用糯米做的“齋子”,表示送瘟神,以免陰魂野鬼打擾鄉里,故這一天又稱“送鬼節”、“鬼節”。不過,20世紀五六十年以後,“施孤魂”活動已逐漸消失。一些地方的土樓客家人只是舉行午宴或晚宴,算是過了“七月半”,婦女們則在這一天祭拜神明。

  過中元節還有一個意義,就是此時立秋已過,夏收夏種結束,正值新糧登場之時,農民們勞作半年了,如今打酒買肉,添上葷腥,以解辛勞。所以中元節又叫“食新禾節”。

  舊時,永定縣有些地方過中元節有十三十四吃葷、十五吃素,蒸糕點(米粄)“結緣”、“接太公太婆”、“燒包”、“燒夜香”等習俗。然而高頭鄉高東村、高北村則中元節不做米粄,代之以特製的白米飯,盛在碗裏,中間插一雙筷子,以此祭鬼神。其原因相傳是該兩村的上代婆太妯娌間如同胞姐妹,有一年中元節做米粄時其中一位不慎,右手被碓子砸傷,另一個因此也很傷心,於是决定此後中元節不再做米粄,而代之以特别加工的白米飯。

  永定客家人泥守古風,都在七月十五日過中元節,但也有個别地方不同。高頭鄉里石坑、庵子坑兩個自然村爲紀念上祖在十三日這一天從大村裏遷到這裏開基創業,便改在十三日過節。有些地方七月十四日就開始過中元節,一般認爲緣於七月十四人過節,七月十五鬼過節。比如培豐鎮、坎市鎮等地有一部分人在七月十四日過節。可是這些地方十四日過中元節的原因還有另一種説法:傳説是因爲祖上有人吃花齋,初一、十五是要吃素的,不能吃葷,所以提前一天過節。

  人們説中元節是鬼節,但幾乎没有人在中元節祭祖的,春秋兩祭的,也安排在中秋節前後祭祀,只有個别地方在中元節祭祖。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