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節 少小教育

  一個小小的生命來到人間,面臨着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這個世界需要他去認識,無數的事情等待着他去處理。

  一個人學習他所在的既定社會集團的所有規範文化、認識周圍社會環境的過程,社會學家稱之爲“社會化”,人類學家稱之爲“文化化”。這是每個人都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它對個人、民族、社會、文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對個人成長、民族性模塑、社會整合、文明進程,都是極其重要的。每個人都必須成爲社會的人、文化的人。人的“社會化”、“文化化”的過程中,有許多内容是通過禮儀來體現的。

  嬰兒出生到周歲,就經歷了許多的禮儀。此後,孩子逐漸長大,各種禮儀伴隨着他的人生脚步,讓他從不成熟走向成熟。

  一、入學

  孩子六七歲時,就得讓他啓蒙授書了,這就是傳統的童蒙禮。舊時,孩子從此就要换掉從小穿的開襠褲,穿上新衣服,出到外地跟老師學習,或者請老師來家裏教授,開始讀書了,稱之爲“破學”。

  孩子“破學”,延師就傅的童蒙禮也要熱鬧一番,一來慶祝孩子的成長,二來款待孩子的老師。還要以葱、芹等敬拜文昌帝君,以祈求孩子聰明、勤奮。永定客家子弟入學第一天,要帶着文房四寶,在中國文化聖人孔子像前行跪拜禮,以示尊師。私塾開學後,每天没有完成功課的,要在孔子像前罰跪,甚至被塾師用戒尺打掌心。

  有趣的是,在永定的許多廟宇裏,安奉一尊相貌醜陋且瘸脚的神像,稱爲“魁星”。關於魁星的來歷,民間傳説:魁星原叫魁生,是個十分聰明的讀書人,但因長相奇醜,幾次殿試都被皇帝嫌棄而落榜。他絶望了,投河自殺。鯉魚精憐憫他,救至岸上,並給他面授機宜,説必有所獲。某日,魁生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廟門,然後藏於神像之後。這天,皇帝果然巡行到此,見此對聯,贊不絶口,連聲説:“妙聯!妙聯!真有狀元之才!”魁生聽了,連忙從神像出來,跪拜皇帝跟前磕頭謝恩。皇帝只好封其爲狀元。客家民間借此故事教育子弟,好好唸書,即使五官有缺,也有出頭之日。

  二、圓鎖禮

  舊時,孩子到了12歲,要舉行一次圓鎖禮。在嬰兒滿月、百日時,戴上外婆送來的“長命鎖”、“百家鎖”,如護身符一直要戴到12歲。民間認爲,小孩12歲之前魂魄不全,受驚嚇會丢失,也容易被妖魔鬼怪攝走;滿12歲,孩子魂魄已全,能够獨立應付灾厄與邪祟,無需護身符保護了。於是,戴在身上的鎖就要摘下來,即所謂“圓鎖”。

  12歲時,與圓鎖相類似的還有“還願”、“還俗”的儀俗。這種儀俗也與孩子早年的一些儀俗有關,如寄名的習俗。孩子幼年時,因體弱多病,怕難養大成人,寄名給神仙佛道,不過是權宜之計,意在藉助其力量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因此,到了一定的年紀,孩子能够獨自扺禦外來侵害時,就必須“還俗”。

  還俗要依託一種禮儀來實現。還俗要選擇吉日,帶着孩子備禮到廟中上供,廟主找碴責罰小兒,小兒跳過板凳,不回頭,直跑回家中,以後就可留發。同時,神仙佛道既然保佑孩子長大成人了,就要酬報。這酬報是在寄名時就説定了的(許願),此時兑現,即所謂“還願”。還願要備三牲果品,帶着孩子前往向神仙佛道許願之寺廟,點燃香燭敬拜,以示酬謝。

  永定鄉間的習俗“包花”、“出花園”與“圓鎖”的禮俗類似,只是“出花園”的年齡在16歲。

  三、家教

  東方的倫理思想很重視個人成年之前的家庭教育。而中國的傳統家教在培養中國人的個性、人格和塑造中國民族性方面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重視家庭教育的歷史由來已久,孔子對他的兒子孔鯉有“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的教誨,孟子的母親有擇鄰而居、斷機杼教子的故事。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臨終時除了“國事遺囑”,還有“家事遺囑”,懇切教子,殷殷情深。由此可見,中國家教的歷史可算是“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了。

  傳統教育目的在於培養仁義君子,重德行而輕智巧,以圖齊家、治國、平天下,因而其内容必然以綱常倫理和入世入宦的本領爲核心,簡而言之,就是4個字:做人、讀書。

  家庭是中國社會中最基本、最穩定的組織結構。一個人成年、成家之後,仍不能脱離原來的家庭,仍然要接受家長的指教,可以説,家庭是終其一生的教育基地。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外是身教和言教,尤以身教爲重要,并且制定一些家禮、家規、治家格言等規範,要家庭成員遵守,最著名的有明代朱柏廬的《朱子家訓》: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内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盗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儉檏,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多温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内外,宜法肅辭嚴。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耻;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争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頽惰自甘,家道難成。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爲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爲人若此,庶乎近焉。

  秉承中華文化傳統,永定客家人把家教放在重要的地位。永定客家人有十分牢固的家庭觀念,個人作爲家庭的成員,必須接受家庭、家族的共同事業、價值觀念、倫理觀念。

  湖坑鎮洪坑村流傳瑞文公教子的故事,頗有深意。

  洪坑林氏12世瑞文公,一妻一妾,僅生一子若健。若健七八歲時,稍犯家規,公嚴責在堂前跪,自朝至午。母親不忍,而又畏公之嚴,於是叫大伯綸濱出面求情。綸濱説,“三弟,你夫婦三人才一個兒子,怎麽忍心這樣讓他從早上跪到中午呢?”瑞文説,“哥哥,你有幾個兒子,這個不行,那個有望。我只有一個兒子,如果不教,等於抛棄他,以後靠誰呢?”大伯無言。後來,若健果然有出息。

  四、成年禮

  成年禮(或稱“成丁禮”),即男子的冠禮和女子的笄(jī)禮。《禮記》載,男子二十行冠禮,女子十五行笄禮。加冠後,標誌其進入成年,社會予以承認,並予管理和約束,可擇偶婚配。

  古時候,小孩僅僅在頭頂上留一小撮毛,作成一個童髻。男孩有左右兩髻,稱爲“角多”,也稱“總角”;左右前各—髻,稱之爲“三髻羈”。未成年的青少年由於不戴帽子,頭髮下垂,也稱“垂髫”。晋代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就有“黄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詩句。一般到15歲左右,把頭髮束成髻,盤在頭頂,稱“束發”,這已經是接近“成丁”的青年了。接近行“冠禮”的年齡,稱“弱冠”。《大戴禮記·保溥》雲:“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男子則到20歲行“冠禮”。女子到15歲,行“及笄”禮。笄是古代婦女盤頭髮用的笄子,女子及笄,够資格用這種笄子,標誌着已經成年。

  舊時,重男輕女,因此冠禮遠比笄禮隆重,并且規定了一整套周密和嚴整的形式(見《儀禮·士冠禮》)。永定客家人的冠禮大略的情形如下:

  冠禮要請占卜者擇取吉日在宗祠舉行。爲青年行冠禮的嘉賓(長者)也得通過卜筮來確定。到了行冠禮之期,一切準備就緒,早晨,受冠禮的青年之父身着禮服親迎嘉賓到祠堂就主位,爲青年人行冠禮。加冠即青年不再梳童髫,而在頭上結發,然後用笄捆起來,上面再戴上一頂帽子。嘉賓把規定的服飾加於青年人,共行3次,並以酒向他祝福,受冠者一飲而盡。然後去拜見母親,見母之後,回到嘉賓面前,嘉賓給他起一個字(名字)。至此,加冠禮成。父親送嘉賓出廟門。冠禮後,受冠者還須拜見兄弟姑姐等親屬以及鄉中尊長,其父還要宴請嘉賓和鄉鄰父老、前輩。

  古代的冠禮有許多繁文縟節,在永定幾乎湮滅,而被新的禮儀取代,如畢業典禮,18歲的成年禮等,新的禮儀簡單而又有特定意義。孩子到十八九歲,一般學完了高中學業,要舉行高中畢業典禮,或在期間舉行18歲成年禮。畢業慶典,也叫畢業酒。畢業酒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學校舉辦,師生和學生家長參加;另一種是經濟殷實的家庭在家裏舉行畢業典禮,宴請師友親朋。高中畢業,這預示他們面臨人生道路的重大選擇,一部分參加高考後進入大學深造,而大部分步入社會就業。

  五、昇學

  在永定民間,昇學一般是指昇大學。在孩子收到大學録取通知書以後,親戚會送雄鷄、狀元糕甚至紅包表示祝賀。主家留他們喫飯。在請客前一至二個星期,主家要請人選好日子,發送請帖。

  請客的那天早上,主家要辦三牲,第一道程序是敬天神,第二道程序是進祠堂敬祖,告訴祖宗自己高中,這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第三道程序是宴請賓客。請客時,主桌由老師坐,學生和家長要給老師敬酒,這就是謝恩師。老師的紅包不能收。永定有些地在散席時,要送給每個老師一條毛巾。如今孩子昇大學是否請客,這要看家庭的經濟條件和所考取大學的知名度,一般來説,家庭條件較好人家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學,都會慶祝一番。

  六、拜師

  拜師是指孩子跟隨有專門技藝的人學習。包括學手工藝技術、學醫等。跟隨師傅學藝有很多規矩。首先要行拜師禮,昔日要跪拜,現雖廢棄,但還要備禮物去見師傅,向師傅繳納“師傅銀”。有的還要寫字契,註明學習年限和條件等。學徒時間一般以3年爲限。

  在學期間,學徒必須聽從使唤,恪守一些規則,如每天打掃工場,掃地一定要從大門口往店内掃;收工時要收拾好工具等。從前,做師傅的幾乎不開口傳授技藝,只是自顧自地工作,小徒弟剛來,連師傅干活都看不到,只能燒飯掃地,充當雜役。過一段時間以後,才能跟師傅在一起,跟師傅干活,可仍然没有“授受”的環節,徒弟只能靠自己的領悟、摸索掌握本領。期滿出師時,有言定留場店做工,可享受“伙計”的工資待遇。

  永定縣山多田少,因此學習手工藝技術的人多,特别是木匠、泥水、打鐵、打石、裁縫、油漆、繪畫、行醫等行業,都出了不少名師。著名的福建土樓都出自永定的名師之手。

  七、習武

  永定客家人不但重文,而且尚武,這是由於生活環境所决定的。許多土樓内不僅設文館,還設武館,教練子弟習武健身。永定民間習武之俗由來已久,其目的不言而喻,都是爲了自衛。

  土樓武館内,教習拳、掌、臂、腿等功夫和槍、刀、劍、戟等18般武藝,造就了大批精通韜略、武功高强的人才。武館習武需要經費,由富户提供一部分,不足的部分,利用舞獅、舞龍賀年等方式籌集,以維持平時的開支,因此,幾乎大的土樓都有舞獅隊。舞龍頭、獅頭者,常常是身懷絶技的高手的。一些勇武超群的青年也因此進入仕途,明清時,永定出了7個武進士。

  清朝嘉慶道光年間,高陂上洋的植桂堂獅隊、德星堂獅隊和高頭的高東獅社,其高手陳如榮、陳慶千、江敏光遠近聞名。大溪鄉莒溪高洋的祥裕樓由張慶利建造的練武堂,培養出了武藝高强的“張家九兄弟”。清同治、光緒年間,湖雷增瑞就出了兩個武進士闕永華、闕廷華。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