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歲時禮俗概要

  人類瞭解自己的歷史,不能忽略歲時節日。

  歲時節日,主要是指與天時、物候的週期性轉换相適應,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具有某種風俗活動内容的特定節日。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民俗活動,且以年度爲週期,循環往復,周而復始。

  節日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歷史。我國傳統的歲時節日,主要是農業文明的伴生物。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不僅記載着我們祖先對自然運動規律的認識與把握,也顯示了各個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水平,同時,也反映了我國民衆那種張弛有度、應時而作的自然生活規律。

  永定客家人的歲時節日,展示了歲時節日作爲平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體現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平民文化。

  一、歲時節日的文化特質

  歲時是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時間表述,歲是年度週期,時是年度的季節段落。中國民衆的歲時觀念起源於他們的謀生活動和生活感受,因此歲時既有自然屬性又具有人文屬性。

  歲時節日主要是適應天象、物候自然界的産物,對自然神崇拜與追求和諧,敬鬼神而寵萬物。

  第一,天人合一的萬物圓融。歲時節日主要是適應天象、物候自然界的産物,對自然神崇拜與追求和諧,敬鬼神而寵萬物。節日中信仰的神很多,如門神、喜神、財神、天神、太陽神、月神、星神、土地神、龍神、倉神、谷神、竈神等等,祭祀神靈有一定的儀式。

  古人還盛行節日驗占,如立春、上元、中秋等節日用多種方式卜問;用迷信方法却病闢邪也是古人習慣,如上元節走百病,“上巳”折柳闢邪,端午節門插蒲艾、懸門符,身佩艾虎、香囊,兒童戴續命縷等等;許多節日有禁忌,如大年初一禁倒穢物於地,二月二婦女忌針綫活等。

  宗教也影響到節日,如四月八日吃結緣豆,天貺節有翻經會;還有乞巧節等特殊儀式,充滿了萬物有靈的神秘性。人們主動適應自然是爲了順利生活。所進行的禳灾、求吉活動,早期信仰成分重,逐漸演變成一種形式,後世主要是傳承,神秘性讓位於娱樂性,遂使歲時節日充滿了生活情趣。

  娱神活動很早也表現出娱人的强烈色彩。觀社火、看烟花、賞龍燈、踏青、競渡、放風筝、打秋千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年節工藝美術品更是琳琅滿目,春聯、剪紙、年畫等等美不勝收。追求與自然的和諧,表現爲對生活的熱愛。

  第二,祖先崇拜的人文傾向。歲時節日風俗具有濃重的崇祖色彩,很多節日以崇祖爲主要事項,元旦、清明、中元、寒食諸節的特點都是崇祖,其他不少節日也有程度不同的崇祖内容。崇祖與生殖崇拜也密切相關,“上巳”春游,中秋節的摸秋、送瓜,上元節北京正陽門摸釘的祈子行爲,實際上是爲了祖先的香火。中國的節日可以説是“每逢佳節倍思祖”,人們“撫時序之代興,感吾親之長往,爲人子者,能無風木之悲乎!”(福格《聽雨叢談》卷六)

  於是爲祖先“解炎熱”,“送寒衣”,焚香化楮,時享不斷,家裏供神牌,野外祭墳墓,定時間,有儀式,畢恭畢敬。永定客家人聚族而居,祖先崇拜更爲强烈,祭祀的祖先世代遠,無論是祠祭還是墓祭,大祭祖先均要擇日進行。對於死去祖先的尊崇,也表現在對存世尊長的敬重,重要節日照例要行跪拜禮。

  祖先崇拜還表現在重視人際關係的調適,團圓、拜年、串親加强親族聯繫,鄰里互相友愛。重視人際關係也就是看重現實,對於神的信仰和崇拜是爲現實生活服務,節俗洋溢着入世的精神。實際上,節俗的崇祖特色是孝道倫理觀念的體現。

  再者,節日習俗中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經驗與信仰。如五月五日端午節,被古人視爲惡月惡日,“俗説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對付惡月惡日的方法是以藥克毒,所以有端午采藥、制藥、曝藥、焚藥等俗。客家人端午節要洗“午時水”,用草藥熬水沐浴(即“藥浴”),其實古人早已有端午采藥煎湯沐浴的習俗,可謂源遠流長。

  最後,節日習俗中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

  立春日,貼“迎春接福”的春聯。正月初三的“送窮”,寓意驅除貧困;正月十五上元節吃的元宵,形狀仿月亮爲圓形,寓意家人團圓。正月十六的“走百病”、晦日二月二的“迎富”等習俗,都承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驚蟄日,農家炒豆子(黄荳、黑豆或南瓜子),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説,“炒蟲炒刍,炒到江西”,意爲把春天萌動的害蟲炒死,期盼農作物不受害蟲侵食,獲得豐收。

  總之,歲時節日,中國人力求順應自然及把握人際關係的差序,表現出平和、含蓄的民族精神。

  二、歲時節日的形成

  歲時節日,亦被稱爲“傳統節日”。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衆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

  歲時節日的形成是各種復雜文化因素互動的結果,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長期穩定的農耕經濟結構與家族組織積澱出歲時節日文化,使歲時節日得以發揮其功能。

  歲時節日的形成,有兩項必不可少的要素:

  一是有相對固定的節期;二是節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動。

  節期的選擇、節俗活動的形成與發展,顯示出自然規律對人類生活的制約及人對自然的適應與把握。下面從兩個方面來認識歲時節日的由來。

  1. 節期的最初選擇

  我國的歲時節日系列,節期的最初選擇與確立,是以天文、曆法的知識爲基礎的。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生活的國家之一,農業産生要求掌握準確的農事季節。而在上古時代,人們還没有完善的曆法與計時工具,只能依靠對天象、氣象和物象的觀察來决定農時、指導生産、安排生活,即所謂“觀象授時”。所以我國古代天文知識發達甚早。

  對天象的觀測及記録,使人對天象週期性變化的規律有了認識。日月運行的規律,形成了人們對時間的量度觀念。

  曆法發明以後,人們繼續以天象、物候來檢驗曆法的準確度,不斷地充實、完善它。

  2. 節俗活動産生的内動力

  節俗活動産生的最初根源,是一個簡單而又永恒的推動力:即人們祈望五穀豐登、人畜兩旺、歲歲平安。從某種意義上説,節日風俗的産生,與人類早期的原始信仰觀念直接相關。

  一是自然崇拜。對日月星辰的崇拜、對土地及土地神的崇拜等。

  二是靈魂崇拜。古人相信人有靈魂,人死之後,肉體不復存在,靈魂却不消失,靈魂具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變化形態,暗中對人起作用。

  三是各種節日習俗還與古人的迷信、禁忌、巫術觀念密切相關。古人相信徵兆,認爲吉凶禍福,必有前兆。日、月、星、風、雨、雲、雪、雷等諸般自然現象均被當作徵兆對象。古人根據各種兆象,預測未來事物,於是産生了占卜。爲了消灾遠禍,防患於未然,古人有很濃的禁忌觀念,體現在節日中,便形成許多禁忌習俗。

  由此可見,歲時風俗源自上古。如果説,原始信仰是節日風俗産生的土壤和温床,那麽祈望人壽年豐則是歲時節日的人生寄託,是節俗形成的原發動因。

  三、歲時節日的民俗特點

  1. 鮮明的農業文化特色

  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農業文明的伴生物。節期選擇本身,便是農業社會生産、生活規律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與春種、夏鋤、秋收、冬藏的生産性節律響應,民間節日中,也就有了春祈、夏伏、秋報、冬臘的歲時性生活節律。

  新歲開春,萬物復蘇;但冬土乍開,農事無多,農家生活相對閒適。人們祭天敬祖、鞭春勸農、拜大年、賞花燈、鬧社火、過花朝、感應春氣萌動,踏青郊遊。通過一個個春的節日,頻頻種下希望的種子,祈盼着秋天的好收成。

  入夏,農事漸忙,少有閒暇;且冬谷既盡,宿麥未登,青黄不接,更兼炎夏暑熱,疾病易生。故端午習俗主要以驅邪避瘟、除惡去毒爲生。盛夏酷暑,更有“曝暑”“伏閉”等驅、避之俗。

  金秋時節,新谷登場、瓜果成熟。人們懷着豐收的喜悦,秋社報賽、薦新祭祖、拯孤照冥、團聚賞月、飲酒登高。既是報答神明,也是慰勞自己。

  秋去冬來,大田農事告竣。倉廪豐足,猪羊滿圈。人們整米磨面、釀酒燒肉、“送寒衣”、“履尊長”、“數九”、消寒、飲酒“扶陽”。直至喝完“臘八粥”,又開始準備“忙年”——新一輪的循環又開始。

  2. 濃厚的倫理觀念與人情味

  我國是一個貴人倫、重親情的國度。傳統節日中的諸多節俗,深刻地體現了這一特點。

  歲節祭祖,幾乎是所有節日不可或缺的内容。人們通過各種節日祝祭活動,表達後輩的孝思,反過來,這種綿延不斷、周而復始的歲節禮俗又不斷地强化和鞏固着人們的家族意識、血緣親情。

  3. 節俗的内容與功能由單一性向複合性發展

  節日豐富的緣起,與各種原始信仰有關。最早的節俗活動,意在敬天、祈年、祛灾、避邪,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前,禁忌、迷信、禳解等觀念及活動在節俗中依然占主導地位。

  到後來,節日就逐漸從避忌、防範的神秘氣氛中解脱出來,而成爲人神共歡的日子。隋唐以後,節日習俗也以極快的速度向娱樂方向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歲時節日雖已基本失却了早先的信仰内核,但許多傳統節俗却依然存活在民衆之中,并且隨着時代的發展,從内容到形式都更加深刻多樣。

  四、歲時節日文化闡釋

  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身份的標誌。我們的傳統節日同其他一些國家以宗教紀念日爲核心的節日體系有極大的不同。這種歷史積澱的群體性的慶祝活動,其核心功能在於認識自然、親近自然、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促進家庭和睦、親族團結、社會和諧,培育人們美好情操、發揚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

  這些節日在一年的週期中具有嚴整的分佈,循環往替,成爲錯落有致的體系,而且内涵豐富、多彩多姿。無論是在植物符號方面(春節的梅花、水仙,清明的柳枝,端午的菖蒲、艾蒿,中秋的丹桂,重陽的菊花……),食物符號方面(春節的餃子、年糕,上元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以及居室裝飾和衣物配飾符號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在不同節日裏還伴隨着各自特有的色彩紛呈的藝術表現形式和諸多競技和遊藝項目(旱船、秧歌、龍燈、高蹺、拔河、劃龍舟)。嚴整的體系,豐富的内涵和無與倫比的多姿多彩,使得具有悠久歷史而延續至今的民族傳統節日曆久而常新,裝點着、美化着我們的生活,是廣大民衆心中一首永遠唱不完的歡樂之歌。

  傳統節日作爲一種文化,處在不斷的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中。比如,清明作爲二十四節氣之一,曾經是一個時間的節點;唐代以後,清明節成爲集掃墓祭奠已故親人和踏青春季郊遊兩者於一身的盛大活動時間;到了今天,它更增加了民族的和國家的内容。

  我們的傳統節日是民族認同的重要元素之一。這裏包含着我們群體的價值觀,它具有一種内在的力量,使我們在情感上産生一種向心力。我們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民族文化身份的標誌,是我們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的有益貢獻。

  現代,這些節日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或是在某種歷史背景下,賦予了特定的活動内容,因而具有了“節日”的新形態,展示着人們熱愛祖國、崇尚科學、尊重知識、敬老愛幼、尊重婦女、保護環境、造福後人的新的時代風尚。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