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撫市永隆昌樓的建樓故事

  最花工日的土樓

  永隆昌土樓地基臨近小溪,原本都是河邊沙灘,挖墻基、填土方的工程量特大,而且還要在豀邊築260多米長、2.5米高、頂寬1米多的防洪堤,與鄰近的永豪樓前防洪堤連接,工程非常艱巨。從清道光後期動工築壩、挖地基、填土方開始興建,經咸豐、同治兩朝,到光緒初年裝修完工,前後整整歷時28年。據傳,共耗資白銀60餘萬兩。

   “永隆昌”並非正式樓名,而是過去樓裏經營條絲煙的商號名。黄萬鬥、黄萬才、黄萬鵬三兄弟在湖南、廣東等地開條絲煙商行,爲紀念父親黄永昌而取此商行名。發財後興建大樓,樓名亦緣於商行號,大家都約定俗成地以此稱呼此座土樓。

  宏大的建築堪稱杰作

  永隆昌樓群由五鳳樓“福盛樓”與方樓“福善樓”兩座土樓組成龐大的土樓建築群,共占地近2萬平方米,前後左右高低錯落。永隆昌樓群中軸綫自西而東依次爲:外大門、前院坪、内院、高6層的老樓(福盛樓)、老樓後門、中院坪、高5層的新樓(福善樓)、後院坪。四周圍墻把老樓、新樓圍成一個整體。縱向兩側爲2層、3層不等的横樓。全樓共有92個廳堂、624個房間、144道樓梯、7口水井(人稱七星映月)、8個門坪,500米小溪堤壩和1座船舶碼頭。 “永隆昌”樓可謂永定最大的土樓,現爲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盛樓通稱“老樓”,坐南朝北偏東,屬三堂兩落的五鳳樓式結構。前堂高約5米,正中爲中大門,門内爲一個廳,稱爲下廳(前堂)。下廳進去天井左右各有一個側廳,搆成一個扁平的“凹”字形。跨過天井,便登上上廳(中堂)。上廳高約6米,左右各建2間厢房。前堂、中堂間的横廊兩端,各開一個拱形的石框門,通向左右横樓。上廳後壁是一座木屏,木屏左右柱與厢房墻壁之間,横樑之下,各鑲嵌一塊長約2米的長方形硬木浮雕,刻着飛鳳和花艸。浮雕下設門,通往後堂。上廳與下廳合稱大廳,是全樓逢年過節時敬奉祖先、舉辦婚喪喜慶活動及商議决定公共事務的場所。轉過上廳木屏,是一個近於正方形的大天井。天井左右乃是厢房,各3室、2層。天井進去,迎面是一座高6層、每層1廳8室的主樓(稱正樓,即後堂)。正樓底層高3.3米,二至五層均高3米,六層即頂層,中央部分距屋棟也是3米,到接近前後屋檐處,只剩0.8米。頂層不住人,只供堆放公共雜物,也起隔熱保暖的作用。正堂的廳室寬敞舒適,大都是卧室。

  福盛樓的兩落,不像通常所説的横樓,而是對“三堂”呈包圍狀的“圍樓”。它是在“三堂”的左右,距離約8米處,築起相連的面向三堂的樓房,將三堂包圍起來。後邊一排,是三座相連的4間1廳的4層樓;居中的一座,底層後墻開一個後門,通往福善樓。左右兩邊,則同爲四座4間1廳的樓房,最前一座3層,之後一座3層半,第三座及最後一座均爲4層,與後邊一排相接。前低後高。圍樓中的各座樓房,各立門户,各有樓梯上下,樓與樓間二層以上並不能相通,底層有公共回廊、過道、天井貫通,並與全樓其他部分成爲一個整體。圍樓與三堂間都有天井,後圍樓前并排2個,左右圍樓并排3個,都呈長方形。前堂中大門兩旁,分别開左大門和右大門,直對左右圍樓的天井,方便左右圍樓的人出入。

  前堂大門出去,是一個占地約2畝的大門坪。坪右(東面)爲4間一列的厢房,其後壁與右圍樓的後壁對齊。坪左,與左圍樓對齊,築有2層高的“文館”,爲子弟讀書之所。文館内祀魁星神,又稱爲“魁星樓”。大門坪前緣,由東向西斜築一道圍墻,與文館前壁延伸出來的墻垣相交。在圍墻的中間築外大門樓,其方位略偏向東方。左圍樓和文館後壁往外相距約8米,建一列附屬建築,作浴室、厠所和閒雜間(對着左圍樓)以及三大間横舍(對着文館和左横門)。這列附屬建築跟左圍樓和文館間的通道兩端,都有圍墻封住,與外部隔開。

  福盛樓規模宏大,樓中有樓,由衆多門户、穿堂、天井、回廊組合而成。生客進入大門,只要經過幾個廳,出入幾道門後,就會不辨南北西東,就像走進迷宫一樣暈頭轉向,真是“進時容易出時難”啊!前些年有兩個賊人來偷永隆昌的“鎏金屏風”,因一時找不到門逃出而被捉住。該樓規模之宏大,結構之復雜可想而知。而這樣高大的樓房竟是用黄土夯成的,令人嘆爲觀止。

  福善樓在福盛樓外大門東側後約150米處,其門坪西邊厢房與福盛樓右圍樓僅一墻之隔。其結構與福盛樓不同,主體是典型的方樓。四周等高,都是5層,屋脊持平。坐西南向東北(坐申向寅)。前後向都是並連三座1廳6間起脚的方樓;其居中一座,開全樓的正大門和後大門。左右兩側爲兩座並連的1廳4間起脚的方樓。全樓共計十座單元樓,每個單元樓都裝樓梯由底層直通頂層。

  該樓最特殊之處是樓中套樓,樓外有樓。

  樓内,利用寬闊的天井,在它的中央建全樓的大廳。廳呈口字形:口字下半截是通廳,分爲下廳、左側廳和右側廳,左右側廳兼作通道;口字上半截,中間是上廳,面積比下廳大,左右各爲一間厢房。口字中央是一個天井。上下廳及左右廳與左右厢房之間,都開了通往大天井的門。下廳門是整個大廳的正門。大廳是全樓最重要的公共活動場所。

  樓外,在主樓的南面和西面,接連建造8座1廳4間起脚的方樓,把主樓半包圍起來。這半圍樓南面西面各4座,一律3層,樓門都朝向主樓。西面前端一座向東伸出建一個單層的廳,裏頭供奉藥王仙師,稱爲藥王廳。南面東端一座也向北伸出建一間3層的樓房,底層爲廳,向東開一個大門。門楣上題“東峰拱秀”四個大字。連着這樓向北直至大門坪東側的敦隅别墅,還建了一列浴室、厠所。南圍樓距主樓約6米,其間并排開了2個扁長方形天井;西圍樓距主樓約8米,其間也有2個并排的天井。正大門前是一個鵝卵石鋪就的大門坪,占地約3.5畝。

  院落還有一座生産、銷售條絲煙財務人員使用的高2層、面闊3間、進深3間、磚木結構的樓,前向單層,後向2層,中爲天井,俗稱賬房樓,由此可見當年該樓加工、銷售條絲煙的生意何等興旺。院落内還有學堂、猪舍、馬厩、厠所、礱米房等附屬建築。該樓二層以上每層的地板均鋪設青磚,用於防火、隔音。

  永隆昌樓群這樣宏大的土樓建築堪稱杰作,世所罕見。

  衆多石刻楹聯藴涵客家文化的精髓

  該樓共有石刻楹聯15副。永隆昌老樓(福盛樓)的外大門聯“瑞靄高岡鳴彩鳳;光浮近水躍潜龍”“山水峙流觀德性;玉珠輝媚見文情”,描繪福盛樓大門所處的地理位置,景色優美,風水極佳。這樣好的地方,最適宜居住人了,所以横披寫上“安汝止”。門額書“大夫第”三個大字,表明這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家。“父子登科”匾額,是萬鵬的兒子黄嘉輝於同治六年(1867)中舉,黄嘉輝的兒子泰湖、侄子春園分别於光緒十四年(1888)、十七年(1891)中舉後所立,真是“科甲連綿”啊!

  福盛樓内文館,聯句和横披均景色優美,富有詩情畫意,又藴含哲理。正廳裏懸掛着的“龍章叠賚”匾額,顯示了永隆昌樓的人屢屢得到皇上的嘉奬,真是皇恩浩盪啊!

  廳屏柱聯“孝悌慈,父子兄弟足法;智仁勇,天下國家可均”提倡“孝悌慈”儒家思想“智仁勇”儒家德行。

  正樓(後堂)門聯“福田永植芝蘭茂;盛業常從孝友基”是永隆昌樓内唯一的嵌樓名聯。以孝友爲準則,努力追求“芝蘭”那樣高尚品格,這樣何愁幸福不來臨、事業不發達、人丁不旺盛呢?横披“美在其中”,點出了奥妙所在:和和美美,美就在其中啊!

  福善樓(新樓)外大門聯“律轉青陽開景運;門騰紫氣應昌期”祝願在明媚春天,吉祥好運也隨之開始,祥瑞光氣也會應驗昌盛時期到來。

  文館“敦隅别墅”門聯“爲留屋角三弓地;添蒔階前一畹蘭(横披:慎厥身修)”用培育蘭蕙來比喻培育賢才。希望建樓時留出屋角一小塊地來建造文館(學堂),培育後代,敦促子弟在這不大的角落裏好好讀書,成爲具有蘭蕙那樣品德的賢才。

  西角樓門聯“花萼相輝歌式好;箕裘克紹衍長祥”希望兄弟和睦、相親相愛、子承父業,家庭和和美美,最值得令人稱道了。

  後圍樓門聯“一室芝蘭薰瑞氣;滿座槐桂藹春風”用“芝蘭”、“槐桂”典故,希望子弟出類拔萃、品格高尚。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