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概説

  永定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讀爲本,崇文重教”是客家土樓文化最爲顯著的特徵。耕讀是永定客家人實現人生理想的必要手段。讀是爲了“學而優則仕”,是客家人的一貫追求;耕表現了客家人的農本意識,是客家歷代實現物質上追求的手段。没有耕田,生計難以爲繼,生命難以延續。永定客家人眼中,一般没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偏見,耕與讀並行不悖。

  永定客家人早就認識到教育是擺脱貧困乃至出人頭地的重要途徑。明代中葉(公元16世紀)以前,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土樓人只能在規模較大的土樓廳堂或村裏的祠堂内設私塾,數量也不多。

  清代初期,得益於條絲煙業的迅猛發展,土樓人家的經濟實力得以增强,樂於送子女讀書的人家漸漸多了起來。清代中葉(公元18世紀),辦校興學進入鼎盛時期,出現較大型土樓辦私塾、人烟較稠密的村莊建學堂的現象。有的在樓外擇地建校,如湖坑鎮南江村的經訓堂,高2層,深3進,至今仍完好無損;有的建在主樓内,如高頭鄉高北村的承啓樓等,在樓内辟一兩個較寬敞的廳堂或居室作校舍;有的建在主樓一側,如湖坑鎮洪坑村的奎聚樓、高陂鎮上洋村的遺經樓等。根據文獻記載,從明成化十四年(1478)建縣至民國元年(1912),永定客家人興辦的各類學校的數量和科舉制度廢除前考取功名的人數,一直穩居當時閩西八縣之首。

  在永定民間有三種人被人尊重,即當官者、教書者、行醫者。這三類人都是有文化的人。這種理念可謂家喻户曉,根深蒂固。基於這樣的傳統認識,客家人希望後代出類拔萃,光宗耀祖。在跌宕起伏的歷史長河中,崇文重教逐漸成爲永定客家精神的巨大支柱,成爲歷代先賢留給後昆的寶貴“財富”。

  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興學爲樂,以讀書爲本,以文章爲貴,以知識爲榮,成了土樓人的社會風氣。土樓人聚族而居,爲了家族的興旺與繁榮,傾力創辦族學,培養族中子弟。明清兩朝,永定每一座土樓幾乎都有私塾或學堂。很多土樓都把學堂當作樓的一部分。一旦有子弟取得功名,就成了全宗族的榮耀。但凡中了進士、舉人,就要在客家宗祠前立石桅杆,既表彰族中取得功名的子弟,也夸示這個家族是人人稱羡的書香家族。這些直刺青天的石桅杆,成爲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重要標誌。

  土樓人不僅崇文,而且尚武。如衍香樓、遺經樓内學堂不僅有文觀,也有武館。清代科舉考試中,永定縣考中武進士5人,武舉人更多,尚武之風可見一斑。他們勤於習武,是愛鄉之需,保國之需。節慶中舞獅、舞龍等活動,實際上就是武術的演變。

  山多田少、糧食不足,男子必須外出謀生。而學習謀生技能,必須先知書識字。因此,讀書成爲外出謀生的前提。永定民諺也“傳遞”了崇文尚學的觀念,如“養子不讀書,不如養大猪”等勸學内容流傳至今,反映了崇尚教育的傳統風尚。

  清末廢科舉後,土樓人又繼續興辦“新學”。

  新中國成立後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永定不斷加大辦學力度,完善教學設施,教學質量迅速提高,近十多年來每年從土樓裏走出的大學生數以千計。

  崇文重教使永定人才輩出。古有“四代五翰林”、“兄弟雙進士”,今有“一樓十博士”、“一鎮三院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