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初溪土樓群的傳奇故事

  遷居傳奇

  初溪村的形成頗有傳奇色彩,全村2000多人都姓徐。徐姓先祖天瑞從福州遷到永定縣城。天瑞的第八代中有一位叫常萼的生有兩個兒子,一子以打鐵謀生,一子是打獵能手。有一回,常萼的子孫上山打獵,發現三只野鹿,便放犬追踪,一直追到現在的初溪村,三只野鹿逃進了一簇竹林中,打獵者守候了一天也不見野鹿和獵犬的踪影。古人將野鹿視爲神异之物,他們認爲一定是神靈把他們引到這裏來,一定有所指示。仔細一看,這裏群山環抱,滿山的翠竹鬱鬱葱葱,一澗溪水繞山潺潺流過,真是一個居住的好地方,於是常萼的兒子便遷到此處開基創業,成了初溪姓徐的一世祖,並將該地取名爲“初溪”。繁體字的“初”字是由三個“鹿”字重叠起來,意思是有三只野鹿出現在山澗的地方。初溪原名粗溪,有粗心大意的含義,不雅,後改名初溪。

  竹林造就土樓群

  初溪徐姓人靠什麽發財,建造如此龐大的土樓群呢?原來初溪的山上有無邊無際的竹林,竹子是最好的造紙原料,他們利用這得天獨厚的條件,大量生産土紙銷往福建漳州和廣東潮州等地。在造紙業最旺盛的時期,村中有40多家紙廠,雖然一個紙廠才4個工人,一天不過生産2個紙,但一個紙當時能賣到40斤大米的價錢,一年到頭造紙生産不間斷,收入是十分可觀的。 

  樓梯設置生歧義

  集慶樓坐南朝北,占地2826平方米,由内外兩圈環形樓組成。外圈共有四層,底層有53間房,二層以上每層約54間,共計206間。底層土墻厚達二米。頂層外墻還設置了9個瞭望台。

  集慶樓在初溪土樓群中結構比較特殊。一般小的圓樓設置兩處公共樓梯,大的圓樓設置四處公共樓梯,底層相通且層層環廊通達,相互往來,十分方便。唯獨此樓,按底層每户從一樓到四樓各自安裝樓梯,各層通道用木板隔開,七十二道樓梯把全樓分割成七十二個獨立的單元。各層環樓通廊用木板隔開,各家無法連通。因爲這個原因,集慶樓曾一度被人貶稱爲“忤逆樓”。

  美麗奇觀

  初溪土樓群有36座土樓,由五座圓樓和三十一座方樓組成。這些土樓無論建造於何時,都用“慶”字安樓名,如集慶樓、餘慶樓、繩慶樓 、華慶樓、庚慶樓、錫慶樓、福慶樓、共慶樓、藩慶樓、善慶樓等。徐氏先人喜歡慶字,因爲“慶”字藴含着“喜慶、吉祥”的意思。這些土樓都是坐南朝北,依山傍水,層層叠叠的土樓與青山、緑水、梯田和諧地融爲一體,搆成了一幅錯落有致、氣勢恢宏、雄奇壯麗的鄉村美景,呈現出極高的美學價值。1980年代,《人民畫報》刊登初溪土樓群的照片,將美景公之於世,引起了衆多中外專家學者的關注。2004年經永定方圓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精心整合,初溪土樓群正式向遊客開放。2008年7月,初溪土樓群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産。

  年輕的土樓成“世遺”

  善慶樓是初溪村裏最年輕的土樓,與集慶樓相鄰,由華僑資助建於1979年。其坐南朝北,占地約630平方米,土木結構,高三層。底層廊道與天井全部用同一規格的方形花崗石鋪砌,外墻以石灰粉刷,别具一格。採光通風,效果極佳。走進善慶樓,猶如置身於陽光明媚的廣場。善慶樓與初溪其它九座土樓整合爲初溪土樓群,於2008年7月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産。善慶樓成爲最年輕的“世遺”土樓。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