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概述

  “竹板歌”俗稱“乞食歌”、“叫化歌”、“五句板”,是舊社會乞丐沿門乞討時演唱,或民間藝人爲獲取報酬而登門説唱的唱詞,是閩西、粤東地區特有的一種説唱形式。竹板歌何時傳入閩西,尚無定論,但早在清道光廿三年(1842)的《番客》一書,便有“乞歌流浪兮,乃吾存亡……”的記載。又據傳説:清朝中葉有閩西客家後生上京赴考落第,回家盤纏無着落,便在外地學得打竹板的技巧,自行配上閩西的客家歌謡,以此爲藝,一路乞討才回到故鄉。自此這竹板歌便在閩西流傳開來,並流傳到永定扎根。

  演唱竹板歌時,以擊打四、五片竹板作伴奏,由單人或雙人演唱。竹板每塊長約五寸,其中一塊像條鋸那樣有齒,使竹板相互横刮時發出“咕咕”的響聲,以增加竹板的表現力。竹板的打法多種多樣,主要的有兩手各握兩塊,互相夾擊的技法,叫“夾板”;有左手直握三塊,右手横握一塊敲擊的技法,叫“敲板”;有右手握有齒竹板,横鋸左手所握的三塊,發出“咕咕”聲的“鋸板”;有兩手各握兩塊竹板,上下抖動、摇動竹板發聲的,叫“摇板”;還有“聯珠”、“刮奏”、“單擊”等手法。

  竹板歌的演唱曲調,各地雖然不盡相同,但其基本曲調、基本旋律較爲一致,無太大區别,僅是大同小异。一般無樂器伴奏,僅偶爾有一男一女同時乞討時,會有其中一位瞎子用一把二胡伴奏。竹板歌的唱詞,可以分爲“四句板”和“五句板”兩種,但“四句板”的結構仍同“五句板”的結構,演唱時需把第四句重復一遍或者“頭接尾”當作第五句。兩種板式的每句多爲七個字,有的雖超過七個字,但仍是七個字的節奏,一、二、四、五句必需押韵。

  演唱的内容,有的是短歌,是互不聯繫的單首,多爲祝賀吉利的或慨嘆人生艱辛的詞語;有的是長篇叙事歌,以唱爲主,偶帶夾白,説唱有人物、有情節的長篇叙事故事,較常見的有《孟薑女十二月念夫》、《李秀英與陳春生(又名“新十裏亭)》、《樑四珍與趙玉麟》、《十裏亭》、《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有時在群衆家中甚至演唱幾天幾夜,聽者入迷動容,如痴如醉,不忍離去。唱畢,到場聽者你幾昇米、我幾昇米送給演唱者,以作報酬。

  新中國成立後,傳統竹板歌演唱得到很好的繼承與弘揚。竹板歌演唱不再是乞丐演唱,而是廣泛流傳開來,並被搬上了藝術舞台。不僅唱詞内容與時俱進、大爲豐富,而且表演形式有了質的突破。如由原本乞丐演唱的變成了專業或業餘文藝工作者演唱;演唱者有了化裝;演唱時增加了器樂伴奏;由單人或雙人演唱,有時發展到多人集體演唱;有的加進了伴舞,有的和舞蹈相結合;有的還和樹葉吹奏相結合等,大大增强了竹板歌的表現力。在2000年11月閩西舉辦的“第16届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的大型文藝晚會上,演出了永定縣組織創作、由永定民間藝人主唱的大型交響詩篇《土樓回響》,首次把竹板歌與交響樂相結合,使竹板歌發展到一個全新階段。不久,此交響樂榮獲中國首届音樂創作最高奬“金鐘奬”的金奬。同時,其他各種形式的竹板歌演唱,還先後應邀到港、澳、台地區以及東南亞,甚至日本、美國和南北歐洲演出,廣獲好評。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