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一節 大溪東福山

  “大溪好地方,‘東福’傳四方,好在馬臍崬,美在土離崗。”這是永定大溪的一首民謡。東福山是大溪的一座名山,風景秀美,林濤陣陣,是一個休閒的好去處,乘汽車沿着盤山公路可直接到達。大溪翰林巫宜福的《大溪八景》詩中有“東崬松濤山上海”之句,“東崬”就是指東福山,形象地描寫了東福山林濤似海的優美壯觀景象。

  東福山半山腰的山坡上有一寺廟,叫勝因寺,香火旺盛,是當地善男信女求神拜佛的聖地。勝因寺前古木參天,幽泉潺潺,四周竹木蒼翠繁茂,遠遠望去,猶如雲霧飄渺的仙境,環境優雅,清静宜人,令人神往。勝因寺主要建築有觀音殿、大雄寶殿等,順山勢修建而成,層層迭起,雄偉瑰麗。輕風拂過,將殿内飄出的佛氣仙香播散開來,空靈飄逸,令人心静意清,心曠神怡。

  勝因寺始建於清朝康熙初年,爲大溪游姓八世祖石溪公所建,已有300餘年曆史。據説,有一天,游石溪上山打獵,見一對雉鷄低首在樹下覓食,一槍打去,公鳥中彈倒地,幸存的母鳥非但不走,悲鳴數聲,竟向旁邊石頭撞去,殉情而死。此情此景,讓游石豀心生憐憫,悔恨不已。於是他不忍心將此獵物帶走,而是尋找一塊乾净的地方,合葬了這對愛情精靈。他受這對有靈性的雉鷄的感染,後來,便在埋葬這對精靈的地方興建了一座庵,以寄託他對此精靈深深的愧疚之情,並將此庵命名爲“鳥子庵”。由此,東福山又被稱爲“鳥子岃”。“鳥子庵”的動人故事,吸引四方善男信女前來東福山朝拜,有求必應,因而名氣漸漸播散開來,朝拜者絡繹不絶,香火極旺。於是有人據建庵的故事將“鳥子庵”改名爲“東福山勝因寺”,信衆簡稱之爲“東福山寺”。

  “文化大革命”期間,東福山寺被毁壞,僧尼被迫下山。

  1978年,撥亂反正後,比丘尼釋光清法師帶領當地善男信女集資出力,着手修復東福山寺。此後,四方善男信女、海外僑胞、外出鄉賢和熱心人士慷慨解囊,在有關部門和佛教協會的大力幫助下,東福山寺於1980年初重建,擴建鎮佛殿,1980年代中期新建大雄寶殿和觀音殿,1990年代中期新建地藏殿。目前,東福山寺有大雄寶殿、鎮佛殿、觀音寶殿、滴水觀音殿、地藏殿等,殿宇建築雕龍畫鳳,雄偉壯觀。有三寶大佛、漢白玉滴水觀音、地藏王菩薩等五十餘尊金光閃爍神像,寶相莊嚴,威光赫奕。

  釋光清原名林桂英,人們親切地稱她爲“桂英姑”,生前是福建省佛教協會會員,永定政協委員。她童年出家,終身致力東福山佛教事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開荒造田,在寺院周圍廣種果竹,美化環境,增加收入;同時,擴建大雄寶殿、念佛堂、宿舍、厨房、花園。整個寺區鳥語花香,環境幽雅。桂英姑爲東福山的重建作出了貢獻,受到當地信衆的崇敬。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