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八節 湖雷瑞堂山和上湖山

  瑞堂山

  瑞堂山,是湖雷境内與西華山並列的兩座名山之一。瑞堂山地處湖雷東北部,在上湖村和上北村的北面,原名水洋寨,主體由北主峰和南面左右兩峰搆成品字形的三座山組成,也被稱爲“神爐峰”。

  瑞堂山,海拔726米,林木茂密,鬱鬱葱葱,流水潺潺,清澈甘甜,一年四季,鳥語花香,進入山間,如臨仙境。一條被脚踩磨得油光發亮的盤山石路,顯示着幾百年來遊人登山覽勝和善男信女進寺燒香之盛。站在瑞堂山主峰,極目遠眺,一覽衆山小,方圓幾十裏内的山山水水盡收眼底:南面,上湖全部和下湖大部的村落、房舍、田園、阡陌、丘陵、河道,歷歷在目;北面,近處的蓮塘、溪口,遠處的堂堡、三堡,清晰可辨;依稀縹緲處是高、坎、撫以及其他一些相鄰鄉鎮的景物。

  瑞堂山,庵廟之多,在永定縣境内實屬少見。主庵爲玄天上帝庵,庵的左前下方,觀音庵和魁星閣錯落在前後、高低兩個坎坪上。山麓處還有五顯庵和興福庵。各庵奉祀着不同的神明,招來絡繹不絶的信奉者,成年香菸繚繞。

  瑞堂山的得名和玄天上帝的由來,在民間流傳着神奇的傳説。據説是上北村上壩開基祖傳下第八世祖熊雷陽到湖北武當謀生,虔誠敬奉玄天上帝,玄天上帝被其真誠感動,隨其來到家中。熊雷陽就虔誠地將上帝安奉在堂,天天行香敬拜。其兄瑞堂乃鄉中德高望重的長輩,爲讓鄉人長期敬奉上帝,在水洋寨半山腰立廟奉祀。日後,人們就把水洋寨更名爲瑞堂山。

  玄天上帝庵建於瑞堂山主峰山腰,距峰頂尚有近百米高,坐北朝南,有前後兩堂和左右兩落。後堂正殿安奉上帝,堂前楹聯是:天位呼玄玄之又玄赫赫天威昭北極,帝靈在上上無二上巍巍帝德普南閩。外大門楹聯是:齊庶姓於名齊齊齊乃能齊至,信下陳而言信信信自可信神。上帝庵建造至今,歷時400多年,屢經風霜,特别於1999年和2005年兩度遭燒燬。2007年,由熊氏宗親會主持籌資重建,當年3月動工,次年2月竣工,把庵名改爲“玄帝宫”。連同觀音庵和魁星閣的修繕,共耗資40多萬元。與此同時,企業家黄劍忠先生獨資60多萬元,從長坪坑起,修建、擴寬並鋪設水泥公路直達廟前,途中並建造“金業亭”一座,也增添了景色。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8)秋,癸卯科舉人熊品芳(字載春,號梅州,上北村人)爲首建造魁星閣。隨後不久,諸多信女又自行發起興建了觀音庵。如今,三座寺廟,香火不斷。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生日,朝拜人群更是川流不息,熱鬧非凡。每當高考、中考前後,許多參試學生以至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香客,絡繹不絶,上山朝拜文宿星君魁星,神龕前香火旺盛,還願的紅布條叠得二三尺高。

  瑞堂山南山麓的瑞湖庵和興福庵,又各有一番熱鬧和風光。

  瑞湖庵,坐北朝南,供奉五顯大帝。庵雖不大,但信奉和恭迎五顯大帝的人很多。五帝中除大帝公金身是塑像外,其餘四帝均爲神牌,牌的兩旁各有火焰型凹缺。二帝公爲兩個凹缺,三帝公爲三個凹缺,餘類推。三帝公醫術高明,能治百病。群衆爲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就恭請五帝一齊出庵(大帝公一般不出庵),或巡遊,或接供。若爲治病,則單迎三帝。

  據説,以前上北群衆每年求神降福,要到對面南湖山去請五帝出宫巡遊。迎了五顯後,全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家家户户,吉祥如意。南片群衆見狀,十分羡慕,决定也迎五顯大帝,而且與北面同一日期,有意不讓北面將神迎去。北片群衆無奈,就聚衆磋商,决議自力更生,集資籌款,在瑞堂山麓動工興建神廟,安奉五帝。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瑞湖庵和庵内的五顯大帝。

  興福庵,坐西朝東,距瑞湖庵約500米之遥。庵早毁,安奉什麽神,已無人知曉。然而,當年毛澤東曾在此停歇,治病。

  1929年7月間,毛澤東抱病在上杭文昌閣參加了中共閩西一大。8月上旬,毛澤東偕賀子珍從上杭到永定虎崗“晏田新祠”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他經三堡、堂堡、上湖雷,到陳東石嶺,後又來到河凹頭,住在鄉蘇維埃主席張茂煌家。8月21日,毛澤東來到金豐大山牛牯脖,化名楊先生,先後住在華興樓和青山竹寮,一邊養病,一邊指導永定的革命鬥争。在深山老林,缺醫少藥,毛澤東病情時好時壞,加上民團搜山,盧其中帶領赤衛隊員用擔架把毛澤東抬到湖雷,在上湖雷水口庵停歇一夜,隨後轉到黄沙坑的興福庵。毛澤東高燒不止,以至不省人事,賀子珍焦急萬分。阮山經深思熟慮後,連忙前往石坑,請來姐夫、紅九團團長吴勝的父親、老中醫吴修山前來診治,並一再叮囑姐夫馬虎不得,務必仔仔細細。賀子珍見吴修山面黄肌瘦,聽説還抽鴉片,能否治病,心存疑慮,問阮山此人行不行?阮山回答説:“試試看。”賀子珍只好將就。吴修山號脈診斷後説:“不礙事。”賀子珍這才放心。吴修山雖不曉得病者是何人,但想到舅子阮山的吩咐,估計是個紅軍的大人物,於是特别認真。開過處方後,親自到藥店抓藥,親自挑選藥罐子,親自熬藥。毛澤東服過吴修山的藥,高燒慢慢退了下去。在吴修山的精心治療下,毛澤東的病情好轉,阮山才護送他離開上湖雷,經堂堡前往合溪。後來,地方民團爲防止遊擊隊再次利用興福庵,把庵放火燒了,如今興福庵只留下依稀能辨的墻基。

  上湖山

  上湖山,又名漈子頭,是湖雷鎮上南村背後的一座山,夾在筆架峰、天子崬的中間。遠處望去,上湖山像一只吹口(小)在下,響口(大)朝天倒置的海螺,當地群衆稱它爲“張天海螺”。清干隆、嘉慶年間,這裏是佛教、道教十分興盛的處所。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張鼎丞、阮山、盧肇西、賴秋實、賴玉珊、熊一鷗等革命領導人經常在這山上的庵廟裏秘密開會,研究鬥争策略,組織武裝暴動。紅軍長征、新四軍北上以後,國民黨民團把所有的庵廟燒燬,夷爲平地。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後,上南村民陳任文、阮超林、賴來娘等牽頭並籌款,在原址修建起簡陋的廟宇,安奉觀音、五顯等神明,每逢初一、十五,一些善男信女上山焚香朝拜。佛事節日,上山進廟者絡繹不絶,但仍不見得熱鬧紅火。

  上湖山,山體不大,相對獨立,與湖雷名山——瑞堂山遥遥相對。該山緑樹成蔭,花香鳥語,溝流清泉,壁掛飛瀑,羊腸小道,蜿蜒曲折,如茵草地,平坦寬廣。站立遠眺,視野遼闊,上湖全部、下湖一部的山山水水、阡陌房舍,盡收眼底,好一派美麗風光。更爲重要的是,上湖山有十分豐富的宗教文化資源,值得發掘研究。2009年,上南村的有識之士阮治平、陳林燦、阮萬濤等,合謀策劃,帶頭出力和籌款,購買雷管炸藥,請來挖掘機、鏟車,發動群衆荷鋤擔畚,經幾個月的努力,耗資近10萬,投工超千日,開闢出一條長約3公里的盤山公路。盡管一切尚屬初創,却不斷吸引着一些旅遊愛好者和老年協會的老人前往參觀攬勝。凡上了山的人,無不對上湖山嘖嘖稱贊。

  下面對上湖山豐富的文化資源作簡要介紹。

  上湖山,從海螺尖到海螺口,上下高度不過200米,山體最寬處也僅百米左右。在這方圓不足2萬平方米的山體上,有奉祀各種神明的庵廟4座、革命烈士紀念碑亭1座,此外,已發現“歷代道人”、“道存和尚”和“尼姑師祖太”的原葬墳墓各一穴。據説尚有2穴,仍在繼續尋找。

  4座庵廟的布局和現奉祀神明的情况如下:海螺響口處的一座叫“上湖庵”,群衆習慣稱它爲上庵,奉祀觀世音菩薩等。該庵曾是較具規模、結構完整、修飾考究的寺廟。整體兩堂兩落,前有門坪,後有樹林。除前後兩堂外,左邊一落是安奉十八羅漢的廟宇,現僅剩墻脚遺址。右邊一落是看庵人的居室和厨竈等房舍。庵門三座,正門是大理石門楣、門柱。門楣上陰刻“門朝北闕”四個大字,門柱陰刻對聯曰:福壽駢臻如山如海,金材造就爲干爲楨。庵廟曾遭燒燬,石門楣、石門柱,被群衆搬運回家,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最近經商得保存者同意,已運回庵内。海螺吹口處的一座叫“南湖庵”,群衆習慣稱它爲下庵,奉祀的是“五顯大帝”。庵前原有一石砌小坪,現已采取下部立柱,上部懸空向外擴展成近百平方米的半圓形水泥平台。台周四根圓柱上裝上高亮度的節能燈泡,柱與柱之間串掛起閃閃爍爍的綵燈,每當夜色降臨,燈光齊亮,造出了深山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綫。在上、下庵之間是一座“魁星”閣,2009年冬,阮治平、陳林燦、阮萬濤等籌資出力,進行翻新,蓋上琉璃瓦。從魁星閣左去山窠處是“三聖公王”和“五穀仙師”廟。新中國成立後,爲紀念革命先烈阮山,在三聖廟左後方當年永定暴動隊伍開往陳東的路旁亭内,竪立着“革命烈士阮山同志之碑”,碑文由張鼎丞親筆題寫。在這小小山頭,有如此衆多文物,實爲罕見。再説該山(庵)取名爲“上湖”,也是很值得玩味的。因“上湖”是對着“下湖”而説的。“上湖”包括上南、上北、上湖三個行政村,人口一萬餘人,湖(雷)撫(市)公路未開前,前往撫市乃至漳州、厦門的官馬大道不經上南而走上湖、上北,因此人們習慣的“上湖”,往往指小溪北面的上北村和上湖村,人口也占三分之二,而奇怪的是湖雷上北的瑞堂山(庵)没稱“上湖”,偏偏是上南的山、庵被冠以“上湖”之名,這充分説明在歷史上,上南背後的漈子頭和廟宇是極其著名的,是當時宗教文化興旺的所在。

  再從已發現的3穴墳墓來看,也很有研究價值。該3穴墓地均相當完好,碑文清晰。道教祖師墓在上湖庵左側小路下,葫蘆形灰墳,有氣派,墓頭有突起的太陽、雲朵等圖案,碑旁有陰刻的對聯,字迹己模糊不清。該墓曾被盗,龜背處至今仍留下斗笠大小的洞。碑文正中是“上湖山圓寂歷代道人之神位”,右下方是“大清庚寅歲建造”。和尚祖師墓坐落在上湖庵前草坪坎下約5米處,葫蘆形灰墳,碑文正中是“圓寂師十二世道存和尚之墓”,碑左是“干隆己巳年仲冬月吉旦”,碑右下方是“二房徒孫仝立”。尼姑師祖太墳墓在道存和尚墓的左下方約30米處,葫蘆形土墳,無墓頭,碑文非陰刻,而是黑漆書寫,較模糊,接地處個别字無法辨認。其碑文正中是“皇清恩授大戒廿一世師祖太臨濟純静曉亭老孺人……”碑左是“嘉慶乙亥年仲秋桂月”,碑右下方是“三房徒裔……”根據上述碑文記載,道存和尚圓寂於“干隆己巳年”,即1749年。曉亭師祖太圓寂於“嘉慶乙亥年”,即1815年。“歷代道人”墓建於“大清庚寅”,在清代267年中有5個“庚寅”,參照道存和尚和尼姑師祖太墳的建造時間分析,墓碑上的“庚寅”應是干隆庚寅年,即1770年。再從碑文中“歷代道人”、道存和尚的“十二世”及“二房徒孫仝立”、師祖太的“廿一世”及“三房徒裔”等情况分析,當年的僧侣、道人、尼姑在上湖山庵廟裏歷經數代或數十代,代代相傳,延綿不斷,其人數不少。另據上南一些老人回憶,其上祖代代相傳,説以往上湖山庵廟裏的和尚、道士、尼姑很多,現庵後的大草坪是當年庵廟擁有的土地。庵廟裏還有礱、碓、風車、籮、笪、鋤頭、土畚和做豆腐的生産和生活工具。如今,山脚下畚窠村群衆家裏還有當年從庵裏搬來的加工糧食的石舂臼,這是一個有力的佐证。

  上湖山藴藏着十分豐富的文化底藴,很值得加以考古發掘和研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