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八節 大溪賽大鼓

  大溪大鼓久負盛名。大溪有個造鼓師傅叫游品才,祖傳三代造鼓,經歷百餘年。其鼓除銷閩西各縣和漳州、厦門外,還遠銷廣東梅州、潮州、汕頭等地。

  目前,大溪鄉有大鼓千餘只,其中游氏家族的占大部分。大溪大鼓形式多樣,有橄欖鼓、缸子鼓、雙頭鼓等十幾個種類,各有大、中、小的規格。大鼓(一般指雙面鼓)鼓面直徑一尺八寸到二尺八寸,特大的有三尺二寸。大鼓鼓面一般兩頭一樣大,鼓身中間則按比例加工成橢圓形。鼓身用20多塊上等杉木做成,杉木不用膠粘貼,不用鉚釘連接,一塊一塊箍成圓形,並涂上紅漆或緑漆。爲减輕鼓的重量,現在鼓身多用質地較輕的“鴨脚木”製作。鼓身中間,均匀地裝上4至8只小鐵環,作爲拉手或串揹帶用。鼓内安裝螺旋鋼絲2至4條,對串在鐵環内,叫做鼓膽,使鼓的聲音與衆不同。

  鼓面用生牛皮特製加工而成,母水牛皮最佳,不管天晴下雨,打起來都很響。熟牛皮制成的鼓,陰雨天牛皮會回潮,打不響且不耐用。大鼓鼓面一頭要用泡釘五六百枚(舊時用竹釘),按品字形排成三行,把牛皮牢牢地釘在鼓身上,既拉緊鼓面,箍緊鼓身,又有裝飾作用。

  大溪衆多的大鼓中,最大的要算太聯村下科堯天樓的“雷公鼓”。此鼓面直徑三尺二寸,高三尺餘,重80餘斤,上大下小,像一口大水缸,打起來聲音像雷鳴,被稱爲“雷公鼓”。一次過年,“雷公鼓”從樓上搬下來時,失手摔得粉碎而無法修復,成爲憾事。

  大溪何以有這麽多大鼓?早年,大溪游氏祖先在馬齊崬的南山脚下興建游氏家廟時,“明師”先生囑咐,此宗祠其形如獅,獅子生性喜睡,每年大年初一要敲鑼打鼓到宗祠熱鬧一番,一爲拜祭祖先,二爲吵醒睡獅,才會出人才。從那時起,大溪游氏宗族便樓樓有大鼓,户户有銅鑼,年年上南山老屋拜祖,此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大溪人從農曆十二月廿五日(入年界)開始,到次年正月十六日,是打鼓鬧新春的時間,每家每户的鑼鼓都要從樓上搬下來,放在門廳或大廳上。打鼓的時候,幾個人圍在鼓旁,打鼓的人爲指揮,一般一面大鼓配五面鑼、一面銅鐘、一對鈸。鑼、鈸、銅鐘跟着打鼓者的鼓板(節奏)轉,節奏時緊時慢、有板有眼,動人心弦。大溪鼓板與别處有些不同,有“長鑼”、“太平天”、“轉花心”、“雙轉花”、“舞獅鼓”等。列隊行進時的鼓板是打三下或五下,再敲一下鼓邊,脚步合着鼓點,步伐整齊,煞是威武雄壯。

  入年界後,大溪人一年一度的鑼鼓比賽開始了。賽鑼鼓是一伙打完一陣鑼鼓之後,另一伙馬上接着敲起來,如果其中一伙不回應算服輸。這時候誰肯服輸?於是,鼓聲一陣接一陣,賽了一天又一天。白天,小孩子整天圍着鑼鼓敲打,還學着作鼓板;晚上,大人圍着篝火賽鼓,經常通宵達旦,前方“打仗”鼓點急,後方點心忙“支援”。直賽到兩伙人馬“講和”,才肯罷休。

  大年初一早上,各村的頭面人物組織各樓的青年人敲鑼打鼓上南山宗祠拜祖。鑼鼓隊邊行邊打,大鼓一般一人背一只,特大的鼓則由兩人扛。舊時,打鼓者着白唐裝,穿藍褲子,打綁腿,裹紅腰帶,扎紅頭巾,走在前頭,敲鑼合鈸者緊隨其後,每面鼓後邊有一人擎凉傘跟隨。他們在行進時的鼓板是“冬、冬、冬”打三下後在鼓邊上敲一下,敲鑼者跟着鼓板敲,銅鐘和鈸則應第一、第三鼓板打,脚步和着鼓板,邊走邊敲打。逢過鬧市,鼓隊還要表演一番,和着鼓板前進三步倒退兩步,敲鑼合鈸的和着鼓板同進退,一隊鑼鼓進進退退,脚步整齊,别有風采。將近宗祠,各路鑼鼓匯集,隊伍變成長蛇陣,指揮的人不管用,大家只聽鑼鼓聲,鑼鼓一齊敲起來,響聲震天,場面豪放粗獷,氣氛十分熱烈。

  有一年,游氏上南山拜祖,匯集大鼓200餘面,銅鑼、銅鐘、鈸數百副,金鼓齊鳴,震得地動山摇,老屋門前魚塘裏的魚都受不住,成群飛出水面,活蹦亂跳。從此,大溪大鼓更出名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