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七節 陳東“四月八”

  陳東鄉廣聖廟建於明朝永樂三年(1405),廟内供奉主神玉封公王(東晋宰相謝安),還有一品夫人、郎君舍人、祖師菩薩等。

  公元1455年至今,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前後,陳東鄉以盧氏宗族爲主的老百姓,要舉行一次爲期3天的聲勢浩大的迎神遊村活動。東晋時期(317~420),盧繩率衆起義,盧姓宗族遭朝廷滿門抄斬,所幸時任宰相的謝安鼎力相救,使盧氏免受滅頂之灾。此後盧姓人爲感恩,奉其爲神。清代,爲了紀念謝安宰相,陳東盧氏將謝安封爲玉封公王,每逢四月初七、初八、初九進行祭祀遊鄉活動。據陳東盧姓傳統的説法,農曆四月初八是謝安的生日,陳東盧姓所以在這一天舉行祭祀活動。

  “四月八”前幾個月,主辦人(俗稱頭家)就要開始精心策劃,籌措資金,落實各項準備工作。主辦人每年輪换一次, 每個村輪流做東,由村裏推舉若干位有實力、有號召力又熱心的人擔任。

  廣聖廟始建於1405年,是陳東“四月八”活動所迎諸神的廟宇。大門上彩漆畫的秦瓊、尉遲恭門神像,鮮艷威武。正堂有左中右3神座,中聞座上的4尊神像是玉封公王、一品夫人(謝安岳母)、郎君舍人和祖師菩薩。當地群衆一致認爲玉封公王是東晋名臣謝安。此神原是陳東盧姓所祀之神。

  初七至初九,每天凌晨三四點鐘人們就起床,要化裝的人員化裝,婦女們則忙於上供品等準備工作。初七上午,迎神隊伍把安放在廣聖廟内的諸神的雕像請出來,開始了巡遊活動。第一站是城裏村,然後是高東村、高峰村、上村村,最後到陂子甲村過夜。每個村分别設一個供壇,迎神隊伍在每個供壇停留2個小時。每個供壇都有駐節神壇,是用特製的紅漆搆架木條和帷帳等搭建而成的,裝拆方便。供壇則由本村村民用八仙桌拼接而成,一般供壇需三四十張八仙桌才够大,每張桌子都擺滿了家家户户送來的供品。初七、初八兩天爲齋戒期,供的素果、糕子粄等,糕子粄在大盛器上一圈圈叠成寶塔形,足有一米多高。上供時,廣場上人山人海,旌旗招展,鑼鼓喧天,鞭砲齊嗚,香菸繚繞,彩車會聚,100多支“三把連”土銃先後要齊放兩次,震耳欲聵。在接神的道路和供壇旁邊,各户人家用竹杆懸掛長串鞭砲,插在地上,組成奇特的鞭砲林。

  初八這一天,蕉坑村、榕蛟村、蛟塘村、共星村分别設供壇。迎神隊伍依次在各供壇停留2個小時,最後在共星村過夜。這兩天,陳東鄉家家户户都自覺實行齋戒。

  初九爲開齋日,在下坪鋪村和城裏村設供壇,供品有猪、鷄、鴨、魚等。這天恰逢陳東墟期,外地親朋、賓客大多數在這一天前來赴會,所以這一天的迎神活動達到了高潮。迎神隊伍離開城裏村後,到陳東街上巡遊一趟。隊伍所到之處,萬頭攢動,水泄不通。諸神在街上亮相完畢後,被送回廣聖廟。此時,已是下午一二點鐘了。至此,陳東“四月八”迎神活動告結束,人們才回到家裏用餐,與親友、賓客開懷暢飲。

  陳東“四月八”迎神活動,最引人注目的是迎神隊伍。在隊伍中走在最前面的是100多名手執“三把連”土銃、負責驅邪開道的威武壯士,緊隨其後的是儀仗隊,而後是2名高舉“逥避”、“肅静” 牌的人,另有2人手執長板喝道,後面跟着鑼鼓隊。接着,是安放在轎子内的諸神雕像。每尊神分别配備一個高擎横彩標、彩旗的儀仗隊和由20人左右組成的鑼鼓隊,還有文娱隊和彩車。文娱隊包括舞獅隊、舞龍隊、腰鼓隊等。彩車共有20多個,特别引人注目。活動彩車裝有能在竪直方向上轉動的大輪環,輪的四周坐着4個化過妝的漂亮小孩。當輪環轉動時,小孩的坐姿却不變,因其座椅是通過滚珠軸承安裝在大輪環上的。還有一種是在水平方向轉動的大輪盤,盤周坐着6個小孩隨意轉動。有的彩車上面有大金鳳,伸展的巨翅不停地上下扇動,栩栩如生,其奥秘是騎金鳳的小孩用脚踩動機關,帶動翅膀扇動。其他彩車還有“八仙過海”、“天仙配”等膾灸人口的民間傳統戲劇造型。整個迎神隊伍長達一公里,有3000多人參加。

  初七至初九,白天有“四龍八獅”、武術、腰鼓隊、秧歌舞等表演,晚上各村或演木偶戲、漢劇、採茶戲,或放映電影。

  陳東“四月八”迎神活動,至今每年都要舉辦。陳東有“不重年,不重節,只重‘四月八’”的民諺,這幾天比過年還要熱鬧。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