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鬧元宵

  每年元宵佳節前後數天,永定各地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從而把春節民俗活動推向高潮。鬧燈是其中一項重要活動。花燈有紙扎蝴蝶、蝙蝠、麒麟、獅象、鳥獸蟲魚等,花卉有牡丹芙蓉、花盆花鉢等,還有裝扮各種故事,如八仙過海、南極壽星、桃園結義、水滸人物等,各盡其妙,舞龍弄獅,敲打鑼鼓,熱鬧非凡。

  一、中川胡氏迎花燈

  胡賽標

  中川元宵節迎花燈,是著名僑鄉下洋一年中最大型的民俗文娱活動。中川的花燈,相傳是清代從蘇州杭州一帶學回,經本鄉巧手匠心獨運改造而成。主要有製作工藝較復雜的蓮燈和製作較簡單的艾菜燈、竹篙燈。“迎燈”客話與“迎丁”諧音,含有人丁興旺的吉兆,所以中川人對迎花燈情有獨鐘。每年元宵節迎的花燈多達20多架。

  中川迎花燈的過程可分爲炒燈、寫燈、制燈、迎燈、送燈、接燈、吃燈酒等環節。先是每年正月初五開“小正”後,村中各房派就有“積極分子”攛掇某個人來做“牽頭”。做“牽頭”既可顯示自己的組織能力,提高威信,又可顯示本房派人財兩旺、興盛發達;如果是新婚青年,還藴含“迎丁”之意,所以一般都會有人出來做“牽頭”。加之本村華僑往往會寄錢回來資助鬧元宵活動,“牽頭”的勁頭更足。

  “牽頭”要做的第一項工作是“炒燈”。這要組織本房派的巧手製作4只或8只竹篙燈,同寫着房派或樓名的“火牌”,在夜色初融時分敲鑼打鼓“迎”到本村各大房祖樓和外村胡姓聚居地去“炒燈”,就是鬧得你房派衆人出來放鞭砲迎接,承諾做燈並一同迎花燈。經這麽一“炒”,至少也有三五架燈應和行動起來,這年的迎燈活動就有戲了。接下來就是“寫燈”。“牽頭”拿着紅單到本房或熟人中題捐燈資,誰寫多少只燈,出多少錢,一一記下來,以便公佈和送燈之用。寫一只燈,出多少錢,雖説是自願樂助,但一般都有行情,大家心中有譜。

  制燈是比較費時的工作。“牽頭”根據寫燈數之多少,籌備紙、竹等材料,共房派的各家都要派人參加做燈。竹篙燈製作較簡單,一般經過裁竹、剖篾、扎架、糊紙畫、飾絲縧子等工序,就可做出形狀各异的走馬燈、書卷燈、鼓子燈、鯉魚燈、花籃等,然後每四盞燈掛在一根六尺長的竹篙上,這樣的竹篙一根根連接起來,並在竹篙接合處安上一支竪竿,迎燈時統一擎着走,像一條長龍。蓮燈堪稱一項精緻的藝術品。每架蓮燈由三種燈組成:“蓮花”33朵,“花蕾”72朵,“蓮蓬”(即花王)3只。每燈放牛油火一盞,共108盞。其中花王的製作最爲講究,需工藝水平最高的人來擔任。

  蓮燈的製作,工藝要求較高。每一架蓮燈,由3種燈組成,即蓮花32朵,花蕾73朵,蓮蓬(花王)3只。每燈放牛油火一盞,共108盞,按“天罡地煞”數排列。其中蓮蓬的製作非常講究,由工藝水平最高的人來製作。首先是“扎紙”,即用上好宣紙裁成寬一寸半、長3寸半的紙條附於竹筒,然後用琴綫均匀地纏繞紙上。繞好後再壓緊,放進密封的木櫃裏用文火來烘焙,直至能鬆動才取下。經過這樣加工烘焙過的宣紙,便出現凹凸有紋、不易壓平的花燈紙。此時,再將加工好的花燈紙剪成一厘米寬,在一端扭成“沙巧督”(客家話音,狀如蚶殻)狀。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由有相當工藝水平的人,按花王設計要求,一層一層粘貼成各種圖案。每只花王需用“沙巧督”紙片四五千條。粘貼時密度要均匀,要粘貼得像面盆那樣。蓮花的製作也不能馬虎,但難度不像製作花王那麽大。每只蓮花中間都要配一張黑白國畫。花蕾的製作比較簡單,用花燈紙粘貼得像個花蕾便可以了,可由初學者去學做。整架蓮燈,上有“寶蓋”,裏面寫着“景賽西湖”,下面是“花缸”,既可插花燈,又起穩定作用。

  迎燈是整個元宵活動的重頭戲,一般在正月十四晚上試迎,十五夜才正式登場。迎燈路綫是:從各祖樓出發,匯集到村中心“和好坊”,再至水口壩、江子下、南片角,最後集結在胡氏家廟廣場上。迎燈又可細分爲出燈、頓燈、走燈、燈祭、鬧燈、回燈等環節。迎花燈不是很簡單的事。首先要把108盞燈,巧妙地安裝在長不滿一丈、闊不到3尺的花架上。每盞都要用牛油火照明,稍不小心,整架花燈都有被燒掉的危險。抬着整架花燈繞村而行,也大有功夫。夜幕降臨,“三把連”響過三聲,便可出燈了,各架燈都有火牌、鑼鼓作引導。各路花燈匯合到和好坊時,停下來讓觀衆賞燈,並按祖上的規矩調整好各路花燈的行進次序,趁機護燈换燭,謂之“頓燈”。然後一路向水口壩迎去,謂之“走燈”。走燈時最艱難又最引人注目的是迎蓮燈了。兩名身强力壯的大漢一前一後擎起整架花燈,走“八字脚”,一步一步向前挪進,這叫“執頭船”;前後各有兩人持竿成交叉狀作助手,另一人用裝有鐵丫的竹竿在前面幫助扶架,謂之“帶路丫”;再着兩人在花缸左右充“護衛”,保证花燈不摇擺;還有一人擎高凳,一人挑牛油,以便沿途加油,保证每盞燈光彩奪目。花燈隊伍到江子下,奮耀堂、紫富樓、慶餘樓、慶昌樓、馬山樓等各架花燈就沿着一條蜿蜒崎嶇的山路爬上獅象崗,到行素公墳地行“燈祭”。燈祭下來,迎燈隊伍經過南片角,向胡氏家廟進發。這時胡氏家廟早被幾百只綵燈裝飾得金碧輝煌,林立的石旗杆上安裝着烟花,廣場上人山人海,鵠候鬧燈高潮的到來。鬧燈要經過穿燈、擺燈、賽鑼鼓、舞龍、戲獅、裝醮、燒花幾個階段。每隊花燈都要在家廟堂舍間穿來穿去,燒香放砲,謂之“鬧丁鬧財”。穿過三五回合,花燈在後山、廣場上擺開展覽,比誰的燈做得精巧。在胡氏家廟的天井中,賽鑼鼓更是熱鬧,三五伙各占一隅,鑼鼓敲得鏗鏗鏘鏘,時而鼓聲大作,時而戛然而止,作鼓板的也各有神態,各有打法,一撥剛走,一撥又來,敲得人心也冬冬作響。除了賽鑼鼓,還有舞龍耍獅“裝打醮”。“燒花”則是鬧燈的高潮,焰火飛灑空中,夜空成了瑰麗奇异、幻化莫測的光與色的海洋。天上地下,全都籠罩在硝烟和狂歡之中。“燒花”過後,鬧燈就結束了。花燈隊伍敲鑼打鼓次第退去,回到各自祖樓廳堂,謂之“回燈”。

  回了燈,“牽頭”要做的最後一項工作是指派人員分成幾個小隊去給寫燈户送燈。送燈還有個接燈的規矩。寫燈户須留一人在家接燈。燈到時,要燃鞭砲,向送燈人遞茶敬煙,互致吉祥,講究的人家還備酒席款待。送完燈,牽頭主事人大功告成。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鬧花燈活動皆大歡喜地落下帷幕。

  元宵佳節這一天晚上,中川村花燈隊與鐵緣公(中川開基祖)派傳的下洋各胡氏村落的花燈隊齊集中川村,按房派順序排列,浩浩盪盪在中川村内巡遊。迎燈路綫約定俗成,經過村中心和好坊,至水口壩,再經南片角,最後集中到村口背頭山鐵緣公夫婦墓鬧燈,而後集中到胡氏家廟前廣場上,到祠堂内轉一圈後把胡氏家廟團團圍住,讓觀衆觀賞品評,中間場地則進行舞龍舞獅和十番音樂表演。胡氏家廟内人如潮涌,熱鬧非常,鑼鼓聲、鞭砲聲、銃聲與人們的喝彩聲響徹雲宵。

  迎完燈,各村花燈隊回到各村向各家各户送燈,意味着“送丁”。每到一家,那家人就興高采烈地燃放鞭砲把燈接去。有些人家還辦酒席宴請送燈的人。

  送完燈,吃了“花燈酒”,一年一度的迎花燈活動就結束了。

  二、虎崗賴氏元宵鬧燈

  “穿龍燈”、鬧花燈是虎崗鄉賴氏元宵節的主要節目,最少要穿3天以上。有獅子燈、船燈、馬燈、花籃燈、牌匾燈、故事燈等。故事燈人物有士、農、工、商、漁、柴、耕、讀、新郎、新娘和媒婆扮演者,相貌各异。

  正月十一或十二日龍燈、花燈開始到同親各村表演。吃完夜飯即各司其職,前面是用鐵叉鈎着的松木火,熊熊燃燒的火光照亮舞龍隊伍和村間的石子路,舉火者是領路人,接着有一扛竪幅者,竪幅上寫明茶堂恭賀的龍燈。爾後是敲鑼打鼓的,鑼鼓是舞龍的指揮,不同的鑼鼓聲與鼓點代表不同的舞龍動作,擎龍者是村裏的年輕人。後面是經過化妝着上花燈的小孩,最後是做雜務的人們。領隊一聲號令,一條生動的“龍”伴着鑼聲鼓點浩浩盪盪地按計劃路綫出發了。

  龍燈花燈一路叫響一路明亮,熱熱鬧鬧到樓堂,樓至先放一串鞭砲表示歡迎,領隊帶領二個擎高燈的長者,4個騎“馬”的少年,在鼓樂聲中登堂祝賀。待樓主接過高燈插放妥當之後,騎白馬燈的少年齊聲高唱:“八仙到華堂,滿門大吉昌,讀書登金榜,代代做官郎”。喊得樓主心花怒放,唱畢舞龍開始。

  舞龍時圍觀者甚多,主人用準備好的竹筒烟火向舞龍者噴射,舞龍者用龍身扺擋。舞龍完畢,樓主向領隊送上“紅包”(幾元錢資費)燃放第二串鞭砲,表示答謝。這樣逐樓逐屋恭賀,龍燈、花燈轉回本族祠堂“穿鬧”。

  正月十五日晚上,虎崗賴氏宗族的所有龍燈、花燈集中在大竹園開基祖祠匯演(其他姓氏的龍燈、花燈願意參加也可),這是鬧元宵的高潮時刻。不僅虎崗村民前來觀看,上杭縣錦坊、司前、大洋壩(村名)的親朋也前來共度佳節。

  晏田祠占地很大,有寬闊的草坪,祠前有口大池塘,塘水在大年除夕前已放乾涸,因而可容納成千上萬人。各路的龍燈、花燈齊集,在草坪上穿舞,龍燈如條條火龍在夜色中翻騰,盞盞花燈宛若簇簇鮮花在原野中怒放。

  晏田祠内燈火輝煌,堂廊上房檐下掛滿各式的燈籠,禄位牌前大紅蠟燭照得各種祭品比白晝更加明亮。幾張八仙桌上擺滿了全猪、全羊、全鷄、全鴨等牲禽祭品,更有八八六十四個蠟盤,放滿了用麵粉、蜜蠟、色素捏成的五穀、六畜、蔬果、水産等祭品。如猪、牛、羊、鷄、鴨、魚、蝦、蟹、谷、麥、薯、梨、梅、李、芥菜、包菜、蘿蔔等等。琳琅滿目,栩栩如生,捏動物、植物面品的手藝高超精湛,至今還流傳。

  祠堂門前的草坪上擺着種種攤點,糕餅和糖果,針頭綫腦樣樣俱全,與墟天集市一個樣。池塘正中安放一台“架子花”,高高的竹竿上掛了“猴子拉尿”,“仙女散花”等烟火,“架子花”在活動的最後時刻燃放,是最吸引人、最精彩的壓軸節目。鬧到11點左右開始燃放“架子花”。“猴子拉尿”是紙糊的“猴子”,能360度旋轉,從“尿道”中放射烟火,“仙女散花”是紙糊的“仙女”,向空中發射五顔六色的禮花。“架子花”有10餘個節目,异彩紛呈。放完“架子花”元宵之夜的歡慶活動就結束了。

  虎崗鄉虎西村賴氏每二三年另外舉行一次大規模元宵節活動。在祠堂門口放烟花,表演龍燈、獅燈、花燈、划船燈、舞蹈、獨唱、獨奏、集體演奏,裝故事。裝故事表演者裝扮成漁、樵、耕、讀,漁翁釣魚,樵夫砍柴,農民背着犁,播谷種,戴墨鏡的書生在講科學種田,媒人婆在宣傳晚婚晚育,新婚夫婦甜甜蜜蜜。

  三、湖雷四姓迎花燈

  張 鳴

  湖雷(指下湖雷)元宵節迎花燈十分火爆,張、吴、孔、賴四大姓,從正月十二到十五日,各迎一天,而且各呈高招,熱鬧非凡。

  湖雷人口多,以前只有一條老街和樓背街,短且窄,怎容得下四姓人浩浩盪盪的迎花燈隊伍?於是,四姓的頭面人物議定,每姓分開各迎一日,爲争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决定以比武來競争。比武那天,首先出場挑戰者是賴姓的一位婦女,人稱“鳳陽婆子”。只見她手執耙頭,走到比武場中央,把耙頭柄往地面一戳,竟插入土中兩尺來深,縱身一躍,跳到耙頭頂上,盤膝而坐,從身上掏出鏡子、梳子,從容梳理頭髮,梳畢,抱拳環顧四周,高聲喊道:“小婦人獻醜了,還請各位高手賜教!”原先準備前來比武的竟無一人敢上前應戰。“鳳陽婆子”未施一拳一脚,便爲賴姓拔了頭籌。其他三姓按人口多少依次排定,張姓爲十二日,吴姓爲十三日,孔姓爲十四日。此序沿襲至今。

  張、吴、孔、賴迎花燈,都少不了熊熊的“火罩”、鏗鏘的鑼鼓、各式的花燈和裝扮傳統戲目的故事這四項内容。在這基礎上,每姓發揮各自的優勢,對其中某項着意加工改造,形成特色。那就是張姓的大鼓,吴姓的花燈,孔姓的故事,賴姓的“鬼”。

  張姓迎花燈,除了每房一副“五色鑼鼓”外,還有一奇招,把上湖雷水口觀音庵内的大鼓搬來。這庵爲張姓所建,大鼓高三尺、鼓面二尺。並由此推而廣之,將周圍及附近庵内的大鼓統統借來助陣。幾十面大鼓一齊擂響,聲如雷鳴,震天動地。至今還流傳着上街頭的塘魚被張姓大鼓震得叭叭跳出水面,以及“三義和”酒坊的酒糟被震得壇壇發酸的故事。

  吴姓人擅長做竹篾紙扎,他們的花燈大而精緻,且花樣特别多,有馬燈、鯉魚燈、蓮花燈、鼓子燈、走馬燈,後來又有飛機燈、坦克燈等。一具花燈一般裝三五盞燈,吴姓花燈製作十分精巧,一具花燈多的裝有一二十盞燈,有十幾斤重,迎時要兩人抬着走。糊花燈的紙五顔六色,迎在街上,精彩紛呈,獨具魅力。

  孔姓主要居住在下寨村,村裏有過戲班。他們既熟悉戲文,又有現成的服裝道具,化裝打扮更是拿手好戲。於是,孔姓迎花燈就讓村裏俊俏後生和花朵少年粉墨登場,有“鬧天宫”、“空城計”、“捉放曹”、“劉備招親”、“子龍救孤”、“關公夜讀”、“大鬧長坂坡”、“武鬆打虎”,還有“樓台會”、“仙女散花”、“目蓮救母”、“薛仁貴背老婆”等等,逗得男女老少喜笑顔開。

  張、吴、孔的大鼓、花燈、故事分别大出風頭之後,十五元宵夜,賴姓迎花燈爲贏得贊譽,又别出心裁。十五日下午,他們從已經完成元宵活動的撫市社前親房那裏借來“出鬼”的全部行頭,連夜挑回湖雷,再加上一番巧妙安排,賴姓迎燈隊伍中的“鬼”果然非同一般,各式各樣令人生畏的面具、五花八門的服裝、千奇百怪的扮相,既讓人驚奇,又使人發笑。

  張、吴、孔、賴四姓對元宵節鬧花燈都十分看重,從籌備到上街,幾乎都是男女老少齊動員,火罩、鑼鼓、花燈、故事,按樓、按房、按户一一落實,不折不扣。其中火罩不僅起照明作用,還能顯示本姓的興旺發達,因而格外重視。各姓迎花燈的隊伍次序都有規定,迎燈隊伍的行走路綫,到民國時期,一律經上街頭、中街、神宫裏、上街尾、新街、碼頭、圩壩以及樓背街,務必在間間店鋪前經過,無一遺漏。而每間店都要在花燈隊伍來到時燃放鞭砲“接燈”。當迎燈隊伍回到本村時,家家户户都會燃放鞭砲,以兆吉祥。

  四、田段的元宵鼓子燈

  廖永茂

  鼓子燈是高陂田段廖家的特色花燈。

  正月初五開小正後,大人帶着孩子開始在日三堂大廳糊元宵節的鼓子花燈。先用棉紙捻成紙捻,再用紙捻加漿糊將小篾片扎成兩面邊長約20厘米的正八邊形的篾框架。篾框架厚約15厘米。之後在篾框架兩面及側面糊上白棉紙,底部不用糊紙,便於插蠟燭,而頂上則空着出煙氣。糊好的花燈形狀如一面鼓子,所以叫鼓子燈。接着就在鼓子燈一面的白紙上畫水墨畫,内容是梅蘭菊竹、虎鷹鳥雀、棋琴書畫、漁樵耕讀,另一面則題寫唐詩、宋詞。長輩們説,做鼓子燈自作自畫不求人,體現了田段廖家歷代文風長盛不衰,是讓各村各姓非常羡慕的特色花燈。長輩們一邊畫,一邊寫,一邊還給後輩講過去畫花燈、鬧花燈的奇聞軼事。會寫字、會畫畫的長輩多,不用多久,鼓子花燈便畫好了。

  正月十五元宵夜,田段廖家的花燈出發了。“恭賀新春”牌匾後邊,走在最前面的是打獅隊。那獅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與“大面”互相戲弄,引得孩子們嘻嘻發笑。接下來的是龍燈,舉龍頭的後生高擎龍頭靈活地舞着。龍燈進大門時龍頭俯低,一些人乘機拔龍須,因爲據説拔了龍須能給家人帶來一年的好運。舉龍頭者躲東躲西,拔龍須者跟上跟下,真是好看。最有看頭的當然還是鼓子燈。四個鼓子燈固定在一塊長約7尺、兩端鑽有圓孔的桷子枋上,書、畫面交錯,稱一節。兩塊桷子枋之間又用短圓木拴着圓孔,便於轉彎時靈活地行走,由一個後生扛着。鼓子燈有九節的,有七節的,共36個或28個鼓子燈。走在鄉間筆直的大路上,夜色中,數十個點亮的鼓子燈連起來,儼然就是一條長長的流動書畫廊供人觀賞。那一幅幅生動有趣、古檏的圖畫,一張張柳體、趙體的詩詞書法,讓觀賞者嘖嘖稱贊。而各支各房數條龍身裝飾書畫的“龍燈”連起來,實在是太壯觀了。長輩們説,從前元宵夜鬧花燈走到干隆時建的古屋橋——高陂橋時,鼓子燈走得特别慢,因爲路兩邊有各鄉村來的文人墨客駐足觀賞,而我們有好花燈也特意要展示展示,讓别人仔細觀看。據説鼓子燈經過當年的太平巡檢司門前、太平書院門前,接燈的鞭砲放得最響,響得最久……

  元宵節過去後,花燈鬧完了,照例,所有的花燈是要“化財”的,就是將鬧過的花燈全燒掉,意思是一切重新開始,來年大發財。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

  五、堂堡下壩樓的穿花籃燈

  沈耀炳

  堂堡下壩樓穿花籃燈(俗稱穿花籃子)始於1947年正月。穿花籃燈由8個8~15歲的男孩和女孩(男、女各半)表演,每個孩童身穿綢緞製作的古裝衣、冠,男隊男裝,女隊女裝,且每人的服飾各异。演出時,每個隊員左手舉花籃燈,男孩右手拿一把白花紙扇,女孩右手小指係一條手絹。花籃燈是用毛竹片編制的下端小、上方大的空心籃子。空心直徑20厘米,高50厘米,頂上外側六角形,直徑40厘米,每個角均吊有紙花絲縧。竹框外表底層糊上透光白紙,每個方格邊角貼上各色花艸或鳥雀。花籃底中間横架一塊竹片,用來安插蠟燭。底層下端一角綁一根五寸長的小棍作抓手。花籃上端裝有供懸掛用的弧形籃耳。

  穿花籃燈表演過程如下:

  首先,男、女兩隊分别列隊相向在場地中間站立,兩隊之間相距2~3米,五色鑼鼓起板後,男隊前面帶路,女隊跟後走一“圓台”(成一圓圈),這時的鑼鼓用“快板”。“圓台”形成後,鑼鼓改“慢板”,花籃隊則進行“内挖”,由領隊開始,一個一個有序地沿内側穿行一遍;全體輪完後,接着按“内挖”次序沿“圓台”外側穿行一遍進行“外挖”。内挖、外挖時,没有輪到的隊員仍繼續前進,整個隊伍都在行進。“外挖”完後,女隊回原地踏步,男隊繞半圈回到場地中間與女隊並列前行,叫“雙龍出洞”。領隊行到場地前面原地踏步,其餘隊員也跟着踏步,以調整隊形,彼此相距大約一米。這時鑼鼓改板,兩隊分别進行“緯片笪”,即男女隊員在本隊内輪流穿行,前面一個先穿行,接着一個一個跟進。“緯片笪”完後,男隊在前女隊隨後在場地正中站成縱隊,又一個一個輪流沿隊列穿行,稱爲“緯直笪”。“緯直笪”完後,女隊原地踏步(保持緯直笪距離),男隊領先又走一“圓台”,“圓台”形成後,再走回場地中間,沿着女隊一個一個繞行,且繞一個帶走一個,叫“黄龍纏直柱”;然後女隊纏男隊。“直柱”纏完,又走一“圓台”,其間女隊四人分别在場地四角(如果五人則中間站一個)踏步,男隊分别一個一個繞女隊員走,男隊繞完後,再由女隊繞男隊員,這叫“黄龍纏四柱”。“四柱”纏完再走“圓台”,隊列回復“雙龍出洞”到場地中間,兩隊相向站立對歌,對歌結束,兩隊轉向觀衆鞠躬致意結束。

  花籃燈在整個穿行過程中,男女隊員都是左手舉着點着蠟燭的花籃燈,男隊員右手摇着白紙扇,女隊員係着手絹的右手前後擺動,臉帶笑容。

  穿花籃燈的整個過程,鑼鼓聲不斷,“十番”同時伴奏,節目隨着鼓板變换有序。“十番”的曲調有“過江龍”、“春夏串”、“高山流水”、“北調”、“步步高”、“瓜子吟”等18曲。“十番”樂器以笛子、喇叭、三弦、洋琴爲主。

  穿花籃燈外出演出時,隊伍龐大,除了穿花籃燈的孩童外,鑼鼓隊7人,“十番”10人,汽燈照明1人,火罩5人,照護花籃燈2人,看護小孩的4~5人,組成一條長龍。

  下壩樓穿花籃燈與别地穿“竹馬”、花籃燈的步法不同。筆者曾看過西陂、撫市黄屋的演出,他們穿行時都用跳步法,所以叫跳“竹馬”、跳花籃燈。而下壩樓穿花籃燈却沿着地面向前扭步移動前行,整個身軀都會顫動,使身上的金銀珠玉飾品更加閃光耀眼,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所以每場演出都會被觀衆圍得水泄不通,需用火罩圈出場地,確保花籃燈的穿行。

  新中國成立後,思想文化方面破舊立新,1956年正月,下壩樓穿花籃燈也有了改進,因而改名“採茶燈”:穿行的節目、鑼鼓板不變,删去了“十番”中的“瓜子吟”等舊曲,换上“采茶歌”新曲。穿行節目“内挖”時加上“撲蝶”這一動作,由一個大人用裝飾過的長軟竹片舉着一只紙做的大蝴蝶“飛行”,每個隊員都要隨着蝴蝶的飛舞而跟着上下起伏行進到隊伍末尾;“緯片笪”時,原來是直立穿行,後改爲蹲步穿行;“緯直笪”時,一邊唱“采茶歌”,一邊做采摘茶葉動作穿行。服飾也改爲現代茶農服飾。這樣一改,内容顯得更豐富、健康。

  下壩樓正月穿花籃燈這一文娱活動,要衆多人員參與,而且隨着孩子的年齡增長,個子長高,每年都要更换新手排練,道具的人手一個少不了,所以,從年初一開始,很多人都要投入這一行列開展訓練,賭博的惡習不整自滅。遺憾的是這一有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動,在1960年代初就停止了,1990年代雖有人幾度欲恢復,但終未成。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