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節 舞龍舞獅

  永定客家人每逢傳統重要節日、喜慶,一般少不了舞龍、舞獅。舞龍、舞獅繼承了中原漢族的藝術傳統,又由於它與永定客家人其他民俗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融合了本地特有的風格,所以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一般與武術表演結合在一起,更顯現了永定客家人的陽剛之氣和尚武精神。

  一、舞龍

  舞龍活動,俗稱迎龍,在永定相當普遍。舊時,龍燈用竹篾分别扎成龍頭,龍身和龍尾,用彩色畫或龍身形象,一般有10餘節,多爲單數,每一節之間用1至1.7米左右的彩布縫成筒形相連,現整條龍由一塊長長的布組成,每一節都縫在布裏。第一節能燃燭,下面裝有木柄,舞者手持木柄揮舞,在龍頭前有一人持綵綢扎的“寶球”引龍戲舞。舞龍動作十分豐富,有跺龍、龍打滚、龍擺尾、波浪浮、龍串柱、金龍盤玉柱等方式動作。特别是氣魄非常雄偉,舞姿生動,一般都在正月十四夜晚耍舞,在舞龍的時候放烟花爆竹,火花四濺,再配以喧天鼓樂,造成熱烈的節日氣氛。

  舞龍隊一般由50人組成,其中,舞龍有25人,鑼鼓隊有15人,還有各種各樣的配對10人。舞龍隊每到一個村落,都會受到十分隆重的接待。在放鞭砲聲中,舞龍隊串寺廟、拜祠堂等,然後到各座樓進行表演,穿龍、盤龍、跳龍等精彩節目贏得觀衆一陣陣喝彩聲。

  高頭鄉元宵舞龍燈最具特色。一般舞龍隊僅有1~2條龍出場,而高頭鄉的舞龍隊有數十條龍同時出場。高頭鄉近萬人口,多爲同宗共祖的江姓。每年在祖祠鬧元宵,節目豐富,如舞獅、表演武術、裝古事、射燈謎、搭架放烟火、竪杆燃鞭砲……但最吸引人的是舞龍燈。

  每逢元宵節,全鄉30多個較大的自然村,都不甘落後,都要製作一至兩條足以自豪的龍燈到祖祠參拜,並表演各種舞技,以增加祖祠元宵夜的熱鬧氣氛,用意在於祈求祖靈庇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興旺、財源茂盛。高頭舞龍從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第一天在各自村子活動,包括把龍燈持到豀邊舉行“請水”儀式,設有祖祠的村子參拜本村的祖祠,到民主公王、媽祖廟、伯公壇等神壇去“參神”,參拜設在各樓的觀音;第二天各村龍燈集中到高頭江氏總祠鬧元宵;第三天各村舞龍活動結束,僅高東村的仍繼續進行。

  二、高頭舞龍燈

  江 城

  高頭龍燈有悠久歷史。高頭五個村近萬人口,幾乎都是同宗共祖的江姓人。每年祖祠鬧元宵,最有特色的是舞龍燈,俗稱“迎龍”。全鄉三十多個較大的自然村,每村都不肯屈居人下,要製作一條至兩條足以自豪的龍燈,到祖祠參拜,並表演各種舞技,以增加祖祠元宵夜晚的熱鬧氣氛。漢文化中龍是吉祥的象徵,客家話“燈”與“丁”諧音,又素有“鬧丁鬧財”之説,元宵節祖祠大鬧龍燈,便具有祈求祖靈庇佑風調雨順,財丁興旺的意義,因此,高頭鄉江姓人每當元宵節臨近,都要不遺餘力地張羅舞龍燈事宜。如今,它已演化爲一樁民俗文化娱樂盛事。

  龍燈一般用竹、木、紙、布作材料扎成,龍身節數爲單數,有9節、11節、13節不等。高頭的龍燈多爲9節,外加一顆籃球大小的戲龍彩珠。龍燈用竹篾條扎成“骨架”,覆以棉彈紙,再用紅緑顔色畫上龍鱗圖案。爲便於龍燈舞起來能够上下左右靈活擺動,節與節之間要保持約1.6米的距離,並用一個個貼滿彩色紙片的篾環串接。節内一般點上兩支紅燭,如今代之以電池作能源的燈泡,舞弄幅度再大也不致熄滅。龍頭的兩角間掛一條紅綢子,下巴則貼着密密麻麻的彩色細長紙條,爲龍須。

  正月初五“開小正”後,龍燈制成,便開始練習打“龍鼓”。打“龍鼓”是舞龍燈時的鼓樂伴奏。“龍鼓樂隊”以一面兩人抬着打的大鼓(俗稱“龍鼓”)爲主,配兩面銅鑼、兩副鈸、一副銅鐘。伴奏與舞龍燈的動作緊密配合,鼓點節奏强烈,鼓聲凝重洪亮,歡快有力,與鑼、鐘、鈸一起合奏,金鼓齊鳴,震天動地,排山倒海。

  舞龍燈的時間從正月十四至十六,共三天。十四晚上,一般是持龍燈到有水潭的豀邊舉行“請水”儀式——緊鑼密鼓敲着《請水譜》,燒香放鞭砲後,龍頭對着水潭舞三下象徵潜水的動作。請了水,龍燈就有了真龍的靈性,舞起來有意想不到的得心應手。接着,龍燈率先去祖祠參拜列祖列宗牌位,再到各神壇如民主公王、媽祖廟等處參神,然後到本自然村中的各樓各屋去參拜設在大廳裏的觀音。在高頭,每一座樓都歡迎别村龍燈到樓裏來舞弄,多多益善,一爲喜慶熱鬧,二爲增强樓的“龍勢”。

  十五元宵之夜,龍燈都要集中到祖祠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單龍戲珠舞姿活潑,變化多端;雙龍戲珠歡騰熱烈,妙趣横生。短(9節)龍燈側重表演花樣技巧,長(11節以上)龍燈側重表演翻騰旋轉。高東、高北、高南江姓上祖添澄、添侑、添滿是三兄弟,各建有祖祠,當地有尊長的習俗,全鄉的龍燈從七點半開始集中,先到高東祖祠表演,然後依次到高北、高南祖祠表演,約到十點半才結束。表演結束後,龍燈便有選擇地到鄉中有名望的長輩樓裏,近年則興到港澳台僑胞樓裏參拜。樓主爲答謝盛情,燃放的鞭砲特别長,還外加一個豐厚的紅包。

  十六晚上,惟有高東的龍燈仍在如火如荼地舞弄。高東村有兩大坊,江宏海裔衆稱“上六家坊”,江孟策裔衆稱“下四家坊”,都人丁興旺。十五夜由“上六家坊”主持,叫“慶賞元宵”;十六夜由“下四家坊”主持,叫“重賞元宵”。雙方争强好勝,除在舞龍燈上下功夫外,還都要投入一大筆資金購買鞭砲和烟花,在比熱鬧上“决一雌雄”。這一夜,火樹銀花,群龍歡騰,直鬧到大家精疲力竭,才盡興而散。

  舞龍結束,龍燈又要擎到原來“請水”的豀邊,同樣舉行簡短的儀式,象徵送“龍”回歸水府,然後才把龍燈收起來,留待來年再用。

  三、舞獅

  舞獅隊至少有5人,一人裝獅子舞獅頭,2人裝大臉,2人裝猴子。較大型的舞獅隊約有20人,其中舞獅頭、獅尾各一人(雙獅),扮大臉媽1人、猴子1人,拳術表演4~6人,棍術4人,耍叉2人,樂隊6人。春節期間,舞獅隊先在本地給家家户户拜年,然後鄰近村子逐樓逐户給村民拜年,村民家家户户都會準備鞭砲迎接,最後會到學校操場表演一番。獅子騰躍翻滚勇猛有力,縱跳奔跑靈活敏捷,模仿神態逼真生動,武術表演亦各有特色。獅、猴、大臉互相打鬧嬉戲,妙趣横生,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歡樂。

  龍潭鎮嶺下村以前有“嶺下獅館”。獅館教習各種武術,包括刀、搶、劍、棍棒等。歷代傳人中以闕桂基最爲出色,他不僅舞獅技術好還武藝高强。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爲鼎盛時期。嶺下獅隊一般只有在春節期間到周邊村莊向大家拜年和舞獅表演,所以又叫“遊春獅”。

  嶺下村的舞獅隊每次外出表演最少有12人以上,大多舞獅者會各種武術表演,外出表演過程爲:領頭者先到各村莊去發帖,對方答應後,舞獅隊才進村,要先拜公王、祠堂,然後向各家各户拜年。大家都要燃鞭砲迎接。每到一個村莊都應大家的要求表演幾場,表演時鑼鼓樂隊也非常重要,舞獅者要聽鑼鼓樂隊來表演各個套路。嶺下獅靈活敏捷,騰躍翻滚勇猛有力,模仿神態逼真。舞獅完畢接下來時武術表演。各種拳術如:十三太保、十四步半、七步頭、蜈蚣咬蛇等非常出名。還有刀、搶、劍、棍棒等表演都非常精彩。

  湖坑鎮等地還有五鬼弄金獅的習俗(俗稱弄獅)。弄獅是一種用於祀神、出煞、喜慶、拜年的武啞戲。傳約有800多年曆史,創始人無考。一般以拳派創始人爲祖獅。如:弄獅人所學的拳術是太祖拳。那麽,祖獅爺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由石頭精:大面;猴哥精:猴子;蛤蟆精:金全子老仙;狐狸精:九尾仙姑;黄獅精表演—跋江涉水,翻山越嶺。用二至三張八仙桌喻懸崖峭壁,五鬼和獅子一一跳或穿過大山(八仙桌)。圍場表演、司鼓坐南朝北;出場由西而東;拳脚請莊,“五湖四海”莊式,先向背請,後向當地觀衆請。“五湖四海”爲主鼓板,入村鑼鼓不能敲太響;先拜當地神廟、祖祠。獅頭、獅被、漢式練功服;面具;器械;耙頭(叉)、勾刀、鐵尺、雙刀、棍;青竹枝、棕扇、破鐵傘等。客家特有的鑼鼓音樂。樂律五個(即鼓板)。

  下洋鎮下洋村下墟的舞獅隊遠近聞名。該獅隊由20人組成,其中舞獅隊有7人,2人舞獅,1人扮大臉媽,4人扮猴子,其餘13人爲鑼鼓隊。舞獅時,舞獅人聽到鞭砲聲,緊隨而上,不停蹦跳,翻桌而躍,前滚後翻,步調一致。舞蹈節奏以鑼鼓聲爲指令。

  舞獅也講究禮節:①如果兩個獅隊在路上相遇,雙方的武師都必須將自家的獅頭壓低,如果有一方不相讓,則會引起糾紛。②獅隊過人村也如此,若獅頭高迎着走、則意味是挑釁,也會引起是非。③如果應邀去人村打獅、入村要拜水口公王、伯公。再由東家指派人帶獅隊去拜人家的祖祠、家神,每家每户拜竈君老爺。這樣如果漏拜人家也不會生意見。④打獅開始時獅頭要向四向觀衆敬禮,完後又要四邊觀衆致謝。結束時東家給予賞錢,拜竈每家都有個利是紅包。拜人家祖祠時,主家會給你的獅頭上著紅,以示敬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