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節 上湖雷姓氏的四句俗語

  上湖雷和下湖雷各有四大姓。下湖雷的四大姓是張、吴、孔、賴。元宵鬧花燈時“張姓大鼓吴花燈,孔屋故事賴出鬼”的説法,反映出各姓鬧元宵的特色。這材料在《永定文史資料》第19輯中有記載。上湖雷的四大姓是熊、陳、阮、鄭。“熊屋,秀才廪生貢;陳屋,嗶嚦叭喇嘣;阮屋,耙頭鈎刀銃;鄭屋,糍粑糯飯粽”四句俗語,也形象地勾勒出四姓的特點。以下就這些俗語作簡要詮釋。

  熊屋,秀才廪生貢

  熊屋,指熊姓人居住的村落處所。上湖雷的熊姓,居住在上湖盆地的北面,居住的行政村叫上北村和上湖村,兩村熊姓人口共有4000餘人。

  秀才、廪生、貢,是科舉時對讀書人的不同稱謂。辭書載:“明清時期,院試録取者稱生員,通稱秀才”;“生員給廪禄者稱廪膳生員,簡稱爲廪生”;“貢,即貢生,科舉制度中由府州縣選生員之學行俱優者貢諸京師,昇入太學,通稱爲貢生。按類别分爲恩貢、拔貢、副貢、優貢、歲貢等。”

  “熊屋,秀才廪生貢”,説明熊姓人崇文重教,考取功名和進入仕途的人多,居湖雷之首。上湖雷熊姓始祖熊夢璋,號仁齋,元末從長汀遷入,定居在上北村上壩,至今已630多年,下傳25代。夢璋有文化,注重辦學育人。明末起,熊氏人才輩出。夢璋第十一代裔熊興麟,崇禎十五年(1643)中舉,次年殿試中三甲進士,後官至湖廣道監察御史。此外,在明代還有貢生7人。清代,全縣舉人181人,其中上湖雷熊姓有10人,還有副榜4人,貢生14人(全縣330名)。

  熊姓還流傳幾句順口溜,也能説明對文化教育的重視。

  “湖公七歲穿青衣”,湖公是熊上湖,字熊春,七歲時跟隨祖父熊廣齋拜會府台,府台見他口齒伶俐,便考他才智,要他寫三千個字。熊上湖眨了眨眼,寫下“上大人,化三千”。府台一見,連聲稱贊:“才子!才子!”送給他秀才穿的青衣。

  “七貢八廪三堂屋”,是指熊廣齋第七至十代有七個貢生八個廪生,住的是三堂屋(府第式的大樓)。

  “五子六秀下橋居”,是指熊見龍五個兒子均秀才,其中一個還是文武秀才,下橋是他們居住的地方。

  “三代琴堂新樓下”,琴堂指縣公署。熊石兒祖孫三代中舉,均爲縣官,新樓下是他們居住樓名。

  民國時期,具有一定學歷、學位、職稱、官職的有熊毓仁(字静山,永定縣議事會議長)、熊毓踞(字瑶山,政法大學畢業,永定縣縣長)、熊毓芳(字楚山,政法大學畢業,安溪、沙縣縣長)、熊一鷗(上海大學,1926年夏與阮山等人創建福建省農村第一個中共支部,支部委員)、熊耀球(字琅青,大夏大學畢業,省圖書館館長,師範、中學校長)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上湖雷熊姓的人才更多,在政治、經濟、科技、教育、衛生、文藝各界都有突出人物。單熊屋“中書第”熊惠庵一族,現有人口約400人,就有大專以上畢業生29人,其中2人留美,雙博士、博士各1人。

  上湖雷熊姓讀書成才的人多,“熊屋,秀才廪生貢”,名不虚傳。

  陳屋,嗶嚦叭喇嘣

  陳屋,即陳姓,居住在上湖雷長形盆地南面的上南村。全村有3000餘人,有陳、阮、張、廖四姓,其中陳姓近1500人。

  嗶嚦叭喇嘣,是放鞭砲的聲響,以形象的聲音指代鞭砲。做鞭砲是陳姓人祖傳手工藝生産技術,是他們的謀生之道。

  陳姓開基祖陳文申,於明時從寧化石壁村遷來,定居在上南村耀湖寨。耀湖寨周邊雖有不少耕地,但多爲增瑞村闕姓人所有。文申初來乍到,無地可耕,好在他們有打鐵和製造鞭砲手藝,尤其是做鞭砲,其生産全過程都在室内,不受風吹雨打太陽曬,男女老少都有用武之地。

  陳姓人做鞭砲,除本地外,還銷往周邊地區,銷量大,利潤高,代代相傳。隨着人口的繁衍,陳姓人從耀湖寨播遷到附近的凹下、湖窟裏、蛟塘裏、柞樹下和瑶前等自然村,鞭砲生産也隨之擴展。由於陳、阮兩姓住地犬牙交錯,互通婚配,因而又帶動阮姓許多家庭也從事鞭砲生産。

  製造鞭砲的主要原料是火藥。過去的火藥爲“土硝”。這種“土硝”威力不大,爆炸時聲音既不響更不脆,不發光亮。隨着科技進步,生産鞭砲的火藥已由“土硝”改爲“白藥”。“白藥”就是“氯酸鉀”,將白藥配以一定比例的硫磺、雄精和銀粉,成爲爆炸威力巨大的炸藥。用這種炸藥制的鞭砲,聲音既響又脆,有了銀粉,爆炸時會發出亮光。但這種炸藥危險性大,生産場地必須遠離村莊樓屋。如今的鞭砲,改變了以前用草紙、舊書報紙作卷筒外加一層紅紙的做法,而是用淺紅紙或深紅紙作卷筒。這種鞭砲燃放後,滿地紅紙屑,顯得喜氣吉祥。現在的鞭砲種類繁多,有烟花砲和大響砲等。陳姓人爲了使産品能適應消費者的需要,曾派出專人到湖南瀏陽、廣東肇慶和本市武平等地參觀、學習生産鞭砲的新技術。

  目前,交通運輸便捷,外地的鞭砲進入我縣市場,陳姓的鞭砲市場被壓縮了許多,但仍不失爲他們生活來源的主要部分,據統計,近年來,上南村鞭砲年産值仍近百萬元,全村有十分之一的群衆從事這一産業,而且“卷筒子”工序延及周邊的熊屋和增瑞等村。

  陳姓人製造鞭砲的歷史悠久,而且幾乎家家户户都會生産,所以形成了“陳屋,嗶嚦叭喇嘣”的俗語。

  阮屋,耙頭鈎刀銃

  阮屋,亦即阮姓,在上南村,人口1500多人,占全村人口近半。

  耙頭、鈎刀、銃,是耕田和守獵的工具。農民暴動時,這些工具成爲他們的武器。阮屋,是1920年代農民鬧革命的策源地。1926年夏,阮山等共産黨人在上南村洋頭“萬源樓”成立福建省農村第一個中共黨支部——永定支部,領導永定農民革命運動。

  黨支部成立後,阮山在阮屋拱橋邊創辦“毓秀學堂”。他以學校爲陣地,以辦學教書作掩護,積極從事農運工作。白天,教學生白話文;晚上,教識字班,向農民宣傳共産黨的政治主張,以唤醒民衆,組織民衆,團結民衆,推動革命,使廣大農民青年踴躍投身革命。

  1927年,中共中央“八七”會議後,阮山、阮振鵬、阮子孚等在上南上田心公堂内秘密建立兵工廠,日夜製造梭標、大刀、單響槍等,組織農民軍,在阮屋流坑崗進行軍事訓練。

  1928年初,大惡霸張錫堂帶領狗腿子,荷槍實彈竄到上湖,綁架並强姦農家閨女。農民軍得悉後,手持梭鏢、大刀、鳥銃等攔截張錫堂,當場抓獲狗腿子張耕養,當即處决。張錫堂逃脱,且連夜奔赴縣衙告狀。次日國民黨縣長親率兵丁,氣勢汹汹來到上南,揚言農民鬧事,濫殺無辜,要追究責任。農民軍聞訊,一面四處張貼布告,一面召集隊伍嚴陣以待,並派出代表向縣長曆數張錫堂、張耕養罪狀。縣長見狀,慌忙逃往下湖,躲進巢穴。農民軍隨即追趕,嚇得縣長翻墻而逃,農民軍將其抓獲,遊街示衆。

  同年6月,中共永定縣委在陳東湖塘小學召開全縣黨代表緊急會議,决定武裝暴動,攻打縣城,營救被捕同志,阮山被推舉爲暴動副總指揮。會議結束後,阮山等回到上南,召開骨幹會議,布置武裝暴動。29日,阮山、阮振鵬、阮子孚、阮德和、阮德周等攻打下湖保安隊,打響永定暴動第一槍。永定暴動,成爲福建省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深的農民暴動。

  上南村63名烈士中,阮姓烈士有42人。在土地革命戰争時期,阮姓群衆以耙頭鈎刀銃爲武器,與封建勢力進行了英勇鬥争,這是“阮屋,耙頭鈎刀銃”俗語的由來。

  鄭屋,糍粑糯飯粽

  鄭屋,即鄭姓,居住在上湖雷長形盆地北面最西端的桔樹下和最東端的岩前兩個自然村。桔樹下屬上湖行政村,人口約800人;岩前屬上北行政村,人口近500人。

  糍粑糯飯粽,都是用純糯米製作的食品。上湖雷鄭姓人的糍粑、糯飯與别處没有差别,是客家地區常見的食品,而鄭姓人的粽,與衆不同,有其獨特之處。

  粽,即粽子,是我國很普通的食品,其制法是將碱水浸透了的糯米用白葉包裹,放進鍋内煮熟即成。下面簡要介紹上湖雷鄭姓裹粽子與衆不同之處:

  一、裹粽時間與衆不同。我國民間風俗習慣多在端午節裹粽,而鄭姓人端午節不裹粽,却在“秋日”(即二十四氣節中的“立秋”)大裹特裹。

  二、裹粽數量與衆不同。端午節裹粽,一般只用幾昇糯米。而鄭姓人在“秋日”裹粽,一般人家裹一二鬥(一鬥約爲10公斤)糯米,大户人家或親友多的人家多達三四鬥米。所以,各家都要在立秋前一天,幾乎全家上陣裹粽。

  三、所用碱水與衆不同。裹粽要用少量的碱,一般是用商店銷售的食用碱。而鄭姓人裹粽所用的碱是自製的。立秋前,鄭屋婦女早早準備,砍一些“牡荆”(客家話叫“布尖頭”)曬干,再用稻秆與牡荆一起燒成灰,把這些灰放進水缸,加清水攪拌、浸泡一定時間後,濾去灰渣,再用澄清的含碱灰水浸泡糯米。用這種碱水浸泡的糯米裹的粽子,别有一番風味,碱香濃郁,色澤金黄,晶瑩剔透,口感特佳,而且便於保存,不易變質,還有祛病健身之功。

  四、饋贈親友與衆不同。端午節裹粽,除請鄰舍親友嘗嘗或送些給至親好友外,主要是自食的。而鄭姓人立秋日裹粽則大部分是送給親戚,而且大送特送,原因是“唯我獨有”。立秋當天送粽子,鄭姓人家家出發,尤其是做媳婦的,吃完早飯,穿上新衣,或夫妻同行,或携子女,帶上香噴噴的粽子回娘家,不但親戚要送,連同樓共居的人乃至左鄰右舍都送上一份。

  五、用粽子敬神與衆不同。鄭姓人秋日裹粽,每家每户都要專裹十幾個特大的羊角粽,用來敬神。秋日當天一早,泡上清茶,點上香燭,當天祭拜諸神,供桌中央擺上12個(閏年13個)大羊角粽答謝天神,祈求保佑一年四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由於鄭姓與衆不同的裹粽特點,故有“鄭屋,糍粑糯飯粽”的俗語。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