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風光名勝

  永定的“小香港”——峰市街

  峰市街,原名“硿頭”,位於永定西南部的汀江下游河畔,以集市貿易在雙髻崬山峰下而得名“峰市”。20世紀40年代以前,這裏是轉口貿易重鎮、閩粤“咽喉”,人稱“小香港”。

  峰市街背靠險峻的雙峰山,面臨滔滔的汀江水,依山傍水而築。靠山的店鋪墻身都用青磚砌造,底層貼山的一面,爲防山體滑坡,都用石塊砌雙層護坎。臨江的店鋪,則似吊脚樓,一律以岸爲基,上砌磚柱,鋪木地板,套木板墻,底層架空。整條街道分成上街、横街、三角坪、中街、九坎石、魚湖街、拐子石面上、下街等八個部分,街形狹長,全程約六七百米,寬約2米,1938年才拓寬至4米。

  峰市“小香港”的繁榮,從以下事實可窺一斑: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爲便於管理,上杭縣丞署移駐到峰市街的下坑,直到1915年裁撤縣丞。清末民初,這裏擁有7個航運碼頭、6家會館、5家銀行以及300多間從事轉口貿易的店鋪,常年從事肩運的工人不下3000人,每天從這裏中轉的貨物不計其數。最多時街上常住人口有2萬餘人,流動人口三四萬人。如此衆多的人口,刺激了日用、食品及一些服務業的發展,一時百貨、布匹、水果、酒樓、客棧、屠宰、裁縫、打鐵乃至算命測字、扛轎等等百業俱興,潮州戲班、“花會”賭場、歌樓妓院也來凑熱鬧。夜幕降臨時,但見山上河濱,燈光萬點,人聲鼎沸,輕歌曼舞,弦管悠揚,一直到天亮。民國初,廢厘設商捐,峰市商捐局年入15457銀元,而上杭局也不過22483元;20世紀30年代初,峰市每日税收高達大洋一千餘元。1936年至1940年,這裏還是“峰市特種區”,由省政府直轄。

  地處邊陲的峰市能成爲“小香港”繁華一時,得益於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廣東潮州溯韓江、汀江而上辟有一條航道,最早只運食鹽(時稱“潮鹽”),後來發展成食鹽、木材、土紙、洋貨等。汀江源出長汀,經上杭直奔峰市,然後進入廣東大埔,與梅江匯合後流入韓江。峰市口到大埔石市這段,便是聞名遐邇的棉花灘,兩岸石壁聳立,河道陡窄,狹小處僅10米寬,狀如壺口,即使是較寬處,也滿是猛石巨礁,波浪翻滚如團團棉絮,浪吼震天,素有“十裏棉花灘,江水自天來”的航道禁區之稱,緊扼汀江出口,船到此後無法再航行。因此,汀江上游的船隻,均須在峰市起岸,所載的運往廣東的貨物由挑夫肩挑十裏過山,再在韓江上游的埠頭——大埔石市落船。而由潮汕等地溯韓江而上運往閩贛的貨物,也只能在石市起岸,經肩運到峰市,再轉赴各地。峰市因此成爲汀江流域最大的貨物轉運碼頭。多少年來,當地流傳着一首家喻户曉的民謡:“雙峰秀麗欲聳天,一排街店半山懸。貨船渡船如梭織,棉花險灘把船攔。” 

  新中國成立後,陸路交通迅速發展,汀江航運隨之衰竭,“小香港”峰市也繁華褪盡,歸於寧静。2000年,隨着棉花灘水電站下閘蓄水,峰市老街被淹没在百餘米深的水底下,昔日令艄公聞風喪膽的“棉花灘”,今天成了碧波萬頃的龍湖。峰市街也遷到距水電站3公里處的錦西村,變成一個尋常的鄉村小鎮。 

  高陂橋

  高陂橋,位於永定縣高陂鎮和興村,爲閩西著名的古橋,原名“深渡橋”,因橋建在坡高路險、懸崖峭壁之間而得名,“高陂橋”是俗稱,後沿用至今。

  高陂橋由來已久,是永定通往龍岩的要道,當年橋下有個渡口,兩岸設有集市,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干隆版《永定縣誌》載:“兩岸開墟,列肆高賈輻凑,歌樓酒館,掩映於榕竹陰翳之間”,“成化十三年,裏民吴克恭、簡維時、盧宗善募資鑿石拱砌。嘉靖三十七年,水廢,易以木。康熙甲辰,又廢,巡檢郭天福仍修以石。辛巳又廢,石樑盡圯,僅存兩址”。干隆二十年(1755年),永定仙師鄉錦豐村人、翰林院庶吉士王見川正在高陂太平裏文館講學,見橋年久失修,便倡議重建。“里人捐資三千餘金”,建成單孔石砌半圓形廊橋,主拱圈由條石干砌,其厚度僅60厘米。橋長60米,寬7.5米,高15米,設計工藝精巧,造型雄偉壯觀,周圍景致亦頗優雅,既是龍岩與永定之間的交通孔道,又是遊覽古迹。1956年拆亭,改爲公路橋。

  高陂橋原有石碑,鎸刻秀才蘇挺秀所作《募建高陂橋序》及當年捐款架橋者姓名,其序文寫道:“天有缺,煉石以補之;地有陷,搭橋以渡之。煉石者何人?女媧氏也!搭橋者何人?芳名如下”。作者一反常見八股筆調,用寥寥34字,替代了洋洋數千言,言簡意賅,實是一篇難得的妙文。此外,橋上還有王見川作的一副名聯:

  一道飛虹,人在青雲路上;

  半輪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此聯搆思精巧,對仗工整,將橋上橋下的景色刻劃得惟妙惟肖。序文與對聯相得益彰,一時成爲佳話,流傳至今。

  汀江

  汀江幹流,自永定縣内西南角入境,流經洪山、峰市,境内河長25.2千米,流域面積212平方千米,入境逕流量171立方米/秒,出境逕流量234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永定河、黄潭河等。永定河,發源於培豐田地竹子爐和虎崗筆架山,從東北至西南貫穿全境,全長95.1千米,流經高陂、坎市、撫市、堂堡、湖雷、鳳城、城郊、仙師、峰市,於蘆下壩匯入汀江,流域面積107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0.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悠遠溪、文溪、文館溪、撫溪、堂堡溪等。歷史最大洪水流量2440立方米/秒,重現期118年,發生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六月廿二日,“東關水漲至耥耙街數尺,樓店盡倒,船泊於東城口。”1958年縣水文站設站以來,實測最大流量2220立方米/秒,重現期70年,發生於1966年8月17日;次大洪水流量1580立方米/秒,重現期20年,發生於1996年8月8日。金豐溪,發源於古竹鄉洋竹村,流經古竹、湖坑、大溪、岐嶺、下洋,從下洋鎮出境流入廣東省大埔縣,境内流域面積668平方千米,全長57.5千米,多年平均逕流量18.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高頭溪、奥杳溪、南溪、陳東溪等。

  永定河

  永定河,是永定境内主要河流之一,發源於培豐田地竹子爐和虎崗筆架山,從東北至西南貫穿全境,全長95.1千米,流經高陂、坎市、撫市、堂堡、湖雷、鳳城、城郊、仙師、峰市,於蘆下壩匯入汀江,流域面積1075平方千米。

  龍湖

  龍湖是全國大型水利樞紐——棉花灘水電站建成後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跨永定、上杭兩縣,距永定縣城約22公里,因形似騰飛的雙龍而得名。

  龍湖水域面積有64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有一百餘米。原本湍急的汀江,在這裏伸展成萬頃碧波。湖面烟波浩淼,寬窄有序,寬則幾十公里,平坦開闊;窄處只有一綫通道,曲徑通幽,蔚爲壯觀、神奇。湖中68個島嶼星羅棋佈,聚散有致,有如一塊塊半浸在水中的碧玉。周邊重巒叠翠,群山争雄,奇花异木,争奇鬥妍。國家級森林公園王壽山就在龍湖邊上。山環着水,水繞着山,山得水而活,水因山而更清。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泛舟湖上,如入畫中。

  龍湖風景旅遊區是永定“東樓西湖”大旅遊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依規劃建成峰市水上遊憩區、仙師休閒度假區、洪山緑島動物樂園、王壽山森林度假區等景點,成爲繼土樓之旅的又一亮點。

  王壽山

  王壽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永定縣城西部,是閩粤兩省界山。東毗洪山鄉,南鄰峰市鎮,西與廣東梅縣鬆源、桃堯接壤。主峰海拔1242米。 

  王壽山爲花崗岩地貌,一年四季,古木葱鬱,緑樹如冠。半山以上保存着成片的原始熱帶雨林,物種豐富,其中植物266個科1986種,昆蟲128個科1341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19種。據説,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華南虎出没。

  王壽山山勢雄奇,高出雲表,風景壯觀,爲附近群山之冠。登主峰棋盤石鳥瞰,左右百裏盡收眼底。有詩雲:“上看汀州八角樓,下看潮州湘子橋;汀江飄帶繞山脚,梅江滚滚向東來。”山中名勝古迹引人入勝。八景“陽持筆、岡甲湖、棋盤石、半天爐、真武殿、隆武岩、風髻石、仙人迹”,惟妙惟肖;“祥光寺”遠近聞名,更有多種奇形异石,或如螳螂爬壁,或如金龜窺探……栩栩如生,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岩石,還殘留着古人遊覽時所作詩句。清代愛國志士、詩人丘逢甲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抗日保台義舉失敗後,回祖籍地上杭,據傳曾登臨王壽山,意欲擇地建營,重整旗鼓,可惜壯志未酬,只留下游“祥光寺”時的親筆長聯:“此山處閩粤之交,自成丘壑。任仙人竈冷,帝子岩寒,群峰拱揖尚依然。看殘世界空花,萬柄青蓮,九品台高開寶座。我佛以慈悲爲念,何惜津梁!幸西竺經遺,南宗砵在,末劫挽回原易事。留得英雄退步,一龕黄葉,三生石古证情禪。”土地革命戰争、抗日戰争、全國解放戰争時期,劉安恭、劉永生、馬發賢、範元輝等革命前輩,曾先後在王壽山一帶從事革命活動,至今仍可看見遊擊隊員當年所挖的炭窑和住過的地窖、地洞。

  山上有一條清澈的澗流,在山谷間跌宕成多姿多彩的瀑布群,它時而在遊客前恣意傾瀉,時而又只聞其聲不見其踪;時而訇訇然震耳欲聾,時而又清脆如珠落玉盤,演繹着“高山流水”的古韵……

  復雜的地形使山中氣候變化莫測,從而造就了王壽山獨特的氣象景觀。烟雨時節,拾級而上,一條條白練,從山脚裹至山頂,霧繞雲涌,如入仙境;晴朗曉晨,日破雲濤,躍出重巒,流霞飛彩,美不勝收;夕陽西下,落霞輝映,飛鳥歸巢,千山幽静,令人遐思。寒冬,山頂常雪花飛舞,銀裝素裹,形成了南方人難得一見的美麗雪景。

  棉花灘水電站建成後形成的龍湖,就在山脚下。站在王壽山頂朝東南方遠眺,碧波盪漾,魚躍鶯飛,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東華山

  東華山,位於永定縣城東邊約30公里的撫市鎮東安村,主峰高1034.8米。山上嵯峨千仞,石峰攢簇,雲繚霧繞,是旅遊避暑勝地。舊志有載:“當秋深乍曉,白霧彌漫,久之,山尖微露,如圓笋茁生,俄頃驟長。及陽曦上吸,又茫如海洋矣。”

  從東安登山,穿過茂密森林,越過叢生翠竹,攀登九彎十八角,仰首即可看見石碑上“第一名山”四字。傳説,清干隆年間,青坑(今坎市清溪)有18位童子在東華山讀書,後來全中了秀才,消息傳到朝廷,干隆大加贊賞,即賜東華山爲“第一名山”。繼續前行,拐過一個小彎,旁邊兀突一峰,中間一張平整的小石桌,四周列小方石,可坐數人,這就是“棋盤石”。再往前幾米,有一塊石突出於懸崖上,似石椅,便是“交椅石”。坐在石椅上,清風拂過,心曠神怡。鳥瞰山下,公路宛如白帶繞山麓而過;遠眺前方,群峰俯伏山腰,村落點點,呈現眼底。再往前行,就是東華山廟。據傳,此廟爲清干隆四年(1739)道士黄華音所建。庵内清幽舒適,神像姿態萬千,石壁留有許多文人墨客的詩對。庵左有石壁罅裂數丈,斜透日光,便是“一綫天”;又向左,有山穴,穴中有一石墩,敲捶似鼓聲,人稱“石鼓”;庵頂有“鯉魚石”。此外,還有“鷂婆石”、“仙人鑿字”、“燕子岩”等,統稱“東華八景”。山頂的“天池”,旱年不涸。池上有“猴王冢”,據康熙版《永定縣誌》載:“每届清明,衆猴揭他冢紙,環掛墓巔,百十爲群,採果以祭。其或逐隊嬉游,懸崖走壁。有時佛性如人,合掌聽經。”

  猴兒的踪影今天已無處可覓。但山上古木參天、青藤凌空,水聲潺潺,清幽古檏,一年四季慕名登山的人仍是絡繹不絶。永定民間還流傳有“不游東華山,枉爲永定人”的説法。

  紫雲山

  紫雲山位於培豐鎮長流村東北部。整個紫雲山風景區呈“丁”字形分佈,一條山路從山脚彎彎曲曲蜿蜒到紫雲庵.扺達山頂後,向左右兩邊延伸,東邊,是寨背爐林區,北邊是斜内林區,它們共同組成一個美麗的風景區。而我們通常所説的紫雲山,是由一個紫雲庵,和通往庵堂的山路,及其三個凉亭所組成的狹隘景區。山路在山谷旁,依山賦形,樹木陰翳,山谷遮蔽着古木老藤,一條溪澗常年淌着清澈的水流,落差使然,陡峭處或有小瀑布,而平緩處則成了凝碧,水聲因爲流量和緩急而不同.叮叮冬冬,潺潺湲湲,與澗上樹叢中的鳥鳴搆成了天籟聲。一年四季,山峰峽谷間時常烟霧蒙矇,雨後乍晴時,偶有彩虹呈現,將山谷雲霞映成紫色,紫雲山由此而得名。

  紫雲山上的古刹,名爲紫雲庵。據考始建於清干隆四年(1739年),與撫市鎮東華山東華寺同年建造,是永定縣最早建立的四座古刹之一,從開寺住持算起至今已傳至二十四世。該廟坐東朝西,而大門又面向南邊而開,大門很是大氣,紅色的琉璃瓦,紅色的大理石,漢白玉的雕龍柱子,門上左右兩邊各有一個門神把關,手持斧戟,門額上“紫雲山”是鍍金的大字,兩邊山西黑石楹上有對聯:紫氣涵光開玉路,雲程直上步蓮台。步入大門,是一個寬闊的水泥坪,雕欄、院落呈現於前,心胸頓時豁然開朗,倚欄回望,田野、山巒、溪澗、古道、村落,盡收眼底。大坪盡處有道白墻,墻上題有陳雅年的《紫雲山紀游》七絶八首: (一)紫雲高聳人蒼穹,石級凌空氣勢雄。獨立山巔何所憶,振衣千仞乘長風  (二)樹杪亭亭刺碧空,懸崖側畔倚青鬆。逥風卷霧飛面急,人在烟雲第幾重。(三)杯下相逢趣亦真,清泉小飲勝香茗。世情説道忘機處,更與山頭卧白雲。(四)山内曦明山外幽,蟬蘆躁動滿山秋。彩雲推落天邊月,萬裏烟波浪抛球。(五)千山秀色落峰前,無限晴光眼底開。鬆影婆娑摇碧落,天風飄動紫雲來。(六)庵前對奔興何濃,卧馬横車慎守攻。砲隔河朝岸放,風雲滿局變幻中。(七)玉笛飛聲八九霄,情懷萬種曲中描。凄清邀落山前月,陝意彌陀暗點頭。(八)短句吟成月滿衣,飛鴻過後總迷離。焦琴莫起清商音,留待中郎自品題。字是張如忠書寫的。其實,整個紫雲山以及三個凉亭上的詩詞對聯,幾乎都是陳雅年作的。而字也都是張如忠書寫的。紫雲庵古刹洋溢着紅色基調,廟内字畫衆多,木雕精美,金碧輝煌。該廟還有不少古代文物,最爲有名的是大明宣德年制黄銅香爐,精美絶倫,已經有400多年曆史的經書數卷,在紫雲庵内還掛着吴瑞瑄住持在光緒二十六年立的“紫雲堂”牌匾紫雲庵,連同周遭的梯田,大約有10000平方米。四旁,是濃密的森林。

  從山麓到紫雲庵,有三個凉亭,分别是清凉亭、半山亭和樂善亭。

  清凉亭位於紫雲山麓峰回路轉處,亭邊有峽谷、石壁,澗水從濃密的溪谷緩緩流淌,而另有一管泉水,則從石壁上瀉出,四季不斷。到了清凉亭,就有了置身山中的感覺。清凉亭爲六角亭,有六根柱子支撑着亭蓋。每根柱子上都書有對聯,而對聯和書法就是這個亭的文化内涵。清凉亭正面的對聯是:清秀岸邊花自照,凉風亭外鳥相呼。其它對聯有:聞流水彈琴不息,看彩雲捧日而來。幽亭盡攬山間趣,善人可觀世外天。清風明月本無價,凉水遥山却有情。清泉潤肺腑,凉水洗烟霞。琴臨泉水彈明月,客至奇峰賀白雲。

  半山亭歷史悠久,早在1740年,也就是紫雲庵開寺的次年,庵裏的住持和長流善男信女,就在半山腰山路最陡峭的地方,修建了半山亭,亭子是泥磚砌的,承受不了歲月銷蝕和風吹雨淋,自然頽塌了,塌倒後,人們在原地再重建,如是往復,從未間斷,最近一次修建是在1976年。亭子修好後,培豐文人雅士相約到了半山亭,吟詩作對。當時一同登臨的有陳雅年、鄭昌時、簡東文、簡焕常、陳上洲、張如忠等,所作的對聯有:半嶺蒼鬆鳴好鳥,山亭修竹伴閑雲。半嶺竹鬆摇碎影,山岩泉水奏鳴琴。半嶺清幽亭閣雅,山川鍾秀紫雲深。半嶺尋春回眸流鶯澗底,山亭覽勝再步玉宇雲端。目前,我們只知道最後一副對聯是陳雅年作的。詩歌有陳雅年的五律《題紫雲半山亭》,其一:將到靈山地,遊人暫歇踪。山花開冷艷,啼鳥轉玲瓏,樹杪浮清靄,亭前挹遠峰。仰觀尋寶刹,疑在白雲中。其二:欲上登高處,逢人説紫雲。巍峨千級石,隱約半山亭。在昔崎嶇險,而今步履平。臨巔舒望眼,山水亦清音。鄭昌時寫了一首《游紫雲山即景》:節近清明訪紫雲,風光滿眼笑近人。千株古木參天立,幾曲鶯歌隔岸聽。嫩笋支支破土出,野花簇簇漫坡生。觀山賞水須盡樂,莫負韶華一寸金。簡焕常先生也寫了一首七律詩:紫雲山上紫雲峰,霧鎖雲封路通。登高絶頂日照烈,步入樹林月朦朧。蟬聲鳥噪尋芳徑,蟄語蟲鳴送晚風。無邊佛夢誰能解,禪燈斜照影摇紅。

  樂善亭在半山亭與紫雲庵寶刹之間,建築格局模式與清凉亭很是相像,只是晚蓋了幾年而已。樂善亭對聯不多,主聯是:樂水樂山小坐亭中其人似玉,善緣善果談經石畔妙語生花。另兩對是:風吹緑竹鳴清籟,雲擁青鬆入畫圖。紅葉萬山非是醉,白雲千載有餘情。建造樂善亭時,陳雅年老先生已經八十九歲了,還興致勃勃地重游故地,在紫雲庵上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寫就一首七絶《紫雲山即興》:八九登山興尚豪,凌雲殿閣鳥争高。霧裏靈光開世界,他年再擬覓仙桃。寫完後,詩稿交給同在紫雲山的張如忠,張如忠隨即把這首詩寫在樂善亭上。

  上紫雲山的路,原來是石頭砌的,一階階連着,直扺紫雲庵,那彎曲處,陡峭處,景致幽雅,分外迷人。20世紀90年代後,有熱心人士用水泥澆築台階,整齊劃一,蔚爲壯觀。

  燕子岩

  位於培豐鎮孔夫村西山側,是永定、新羅的界山,以“洞中多石燕”而得名。它以造化之奇巧,山形之妙設,岩石之磊落,洞穴之深邃,寺廟之精美而著名。

  從孔夫村向燕子岩遥望,只見壁立的岩石、層叠的山巒、蒼翠的樹木。身入山中,却疑入蓬萊,美不勝收。山形似獅的“獅寶岩”首先躍入眼簾;步至老洋坳,只見一座山峰有如獅象相戲,名曰“象子峰”。

  “獅寶岩”與“象子峰”對峙間有座獅寶岩庵。在庵内以杖擊地,蓬蓬作響。庵後危崖壁立,可見三洞並列,各具特形。左爲“仙人洞”,右爲“天燈洞”,中爲“龍宫洞”。“仙人洞”,相傳因仙人寓居而得名,洞大且寬,洞頂平,洞中有三個錐形壁:中稱“雨傘”,左爲“漏鹽”,右唤“出米”。傳説是仙人撑着傘,用杵搗鹽舂米,作爲炊爨之用。

  靈岩洞庵,依山勢砌石墻,叠成平台而建成。站在庵前,但見千峰萬巒撲面而來。因雲霧變幻莫測,飄繞山間,碑載“常有紫氣出現”,迷迷蒙矇,縹縹緲緲,似“李太白天姥之游,夢想非真境也”,故曰“靈岩洞庵”。庵之左有“仙人吊龜”,右有“象牙嶺”。在“仙人吊龜”右側庵背山上,從一片月形壁岩中伸出一怪石,泉水滴滴,有如“巨龍”拉長頸脖,口垂“龍涎”,珍珠般滴落在玉盤上,故有 “龍涎玉盤” 之稱。若盛夏酷暑,掬“龍涎”入口,頃感沁人心脾,頓釋暑渴之苦。“燕子深宫”爲燕子岩最大最深的岩洞。岩頂蒼鬆挺立,翠竹叢生,洞旁老鬆虬蟠,青藤攀纏;從洞口向山頂仰望,層層峭壁錯立而起。洞中有道,道中有洞;洞中有洞,明洞暗洞,互爲相連。洞頂形狀不一,如嚙齒,如蟲蝎…… 盤旋洞内,不知上下高低,全忘來去之路。自古以來,尋踪問迹者絡繹不絶,無不爲景好洞奇而讚嘆不已。

  南華山

  南華山位於古竹鄉瑶下村,與南靖、平和接壤,是一座風景秀麗的歷史名山,也是一個馳名八閩大地的佛教勝地。

  南華山風景怡人,山巒叠秀。一條石徑蜿蜒而上,路邊樹蔭蔽日,芷蘭叢生。幾個峰回路轉,便入山腰,南華山寺映入眼前。寺廟巍峨險峻,浮雲纏繞,色彩艷麗,雍容華貴。循寺廟而上,山景更似仙境,山間有“蝙蝠掛壁”“峭壁古詩”、“寶殿雄姿”、“仙塔遠眺”、“清泉溢香”、“池塘魚躍”、“竹影婆娑”、“林海聽濤”、“筆峰挺秀”等景致。

  南華山風景醉人,佛緣悠長。據傳,唐宋年間,有一僧人行脚至此,見此景觀優美,氣勢非凡,寶氣氤氲,山林深幽並有靈光閃爍,便鑿孔架樑,依山而建大雄寶殿、彌勒佛寶殿、明星塔、九仙塔;另鑿古井一處,取名“長生井”,井旁栽有許多仙桃,樹下是衆仙集會之所。至明清時期,南華山寺香火甚旺,盛名遠揚,八方信徒慕名而來,絡繹不絶,一度成爲永定乃至閩西南的佛教重要聯絡中心,被譽爲“東南第一寺”。時寺廟規模宏大,又精雕細鑿,令人嘆爲觀止。

  東福山

  東福山位於大溪鄉大溪村,風景秀美。大溪翰林巫宜福《大溪八景》中“東崬松濤山上海”的“東崬”指的便是東福山,寥寥數語寫出了山上林濤如海的壯美景象。山上有座勝因寺,是善男信女們的朝拜勝地。山頂的和順村,是省港大罷工領袖何耀全的故鄉。

  站在山頂上,大溪全景盡收眼底,“三條圳水倒上流”的奇特景觀更是一覽無遺,金豐溪、莒溪、坑頭溪三條溪流在梅子潭匯合後,向北蜿蜒而去。

  勝因寺坐落在半山腰上,始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已有300餘年曆史。寺院周圍古木參天,清泉潺潺。“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寺被毁壞,僧尼被迫下山。1980年復修。寺内僧尼發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作風,開荒造田,在寺院周圍廣種果竹,美化環境,增加收入;同時,順山勢擴建觀音殿、大雄寶殿、宿舍、厨房、花園等。殿内供奉各路神仙,一年四季,朝拜者絡繹不絶,香火十分旺盛。

  仙湖洞

  仙湖洞,位於龍潭鎮聯中村西坑岩山腰。據民間傳説,洞中出現過“狐仙”,因名“仙狐洞”,1987年加以開發,改名爲“仙湖洞”。該洞屬石灰石溶洞,洞深約1300米,洞内大洞套小洞,有10多個洞廳。最小的洞,人需匍匐而行,最大的洞則有1萬多平方米,可容納千人。洞中還有3個地下湖,大的湖面積近萬平方米。洞内有石笋、石鍾乳,千姿百態。有的似“鴛鴦戲水”,有的似“雄獅翹首”。尤其奇特的是,用手輕輕敲打洞壁,會發出銅鐘般的聲音。湖中有一支高達10餘米的擎天柱,壁上有一條形同帛帶的痕迹,宛如一道無水瀑布從高處直瀉湖中。

  仙湖洞正在進一步開發中。

  茫蕩洋

  位於縣境西北的虎崗鄉,是永定著名大山之一。主峰海拔1447米,與上杭交界,綿延百裏,是一座濕霧層雲,非晴霄秋霽不可見之茫茫大山,故名“茫蕩洋”。

  山脈由中而入,頂有竹子洋、草洋、湖洋,統稱“三洋”,平衍各四五裏,設有水準點,爲舊時軍事重地之一。洋中水澤有倒生竹(也稱倒插竹),本小末巨,有如倒垂,是罕見之竹類珍品。

  山之南有雙峰對峙如山門,又十裏牛牯撲峰,山勢雄偉,端横如笏,是永定、上杭兩縣之天然邊界。山中有棋盤石、燕子岩洞,其洞深且寬,可容幾十人。另有一地勢高聳且凸,如立一指揮官,傳説爲王母點兵之位。在此可見周圍百餘個小山頭。

  北山關帝廟

  北山關帝廟坐落於高陂鎮北山村南部水口右岸的河壩上,始建於明朝萬曆八年(1580),清干隆末年被洪水冲毁後,由張姓族衆擴建,於嘉慶三年(1798)落成。

  該廟爲土木結構,坐東南朝西北,由門廳、天井、拜亭、正殿、左右回廊和後院組成,面闊20米,進深43米,建築面積890平方米。大門頂上持着一塊四周雕有浮花並貼金箔的“關帝廟”竪木牌,石質門框前有一對石鼓。門框兩邊對聯“一嶂青山懸義膽;雙溪碧水映丹心”。大門左右兩側各設拱頂小門,門楣上方灰塑横匾分别墨書“允文”“允武”。正殿立面呈“昌”字形,三層,通高19.8米,面闊五間,抬樑式梁架,歇山頂。自外墻體外延,西北1015米、東南20米、東北10米、西南25米。

  北山關帝廟爲研究我省明、清閣樓式建築提供實物資料。2013年1月,該廟被福建省政府公佈爲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谷寺

  金谷寺,位於金砂村,建於清干隆五年(1740年),寺前有池塘,後有青山。占地300平方米。磚木結構的廟宇建築,由上下兩廳、内外天井和兩側廊房組成。屋棟鎸有燕尾和翹蛾。飛檐有花艸、飛禽等,柱及懸樑有龍鳳及民間流傳的“水漫金山”的故事圖畫。這裏是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永定縣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的基地。1928年6月,中共永定縣委和張鼎丞在此領導了閩西最大規模的永定暴動,建立了福建第一支地方紅軍部隊,暴動後成立了溪南區蘇維埃政府,開展土地革命,是福建省最早實行土地革命的地區。1931年12月,永定縣蘇維埃政府遷設於此。今已闢爲永定暴動陳列館和張鼎丞紀念館。

  鳳山

  鳳山,即今天的鳳山公園,在永定縣城。因“是山端整舒秀,中隆一脊,兩翅匀拱,有翙羽騰騫之勢”而得名。又稱卧龍山、北門山,卧龍之名得於山勢“迤邐蜿蜒,蟠若龍卧”,今人已很少用,通稱北門山。

  鳳山不高,但山上古樹參天,松濤陣陣,空氣清新,風景優美,是頗受人們歡迎的休閒活動場所。山頂有座望月樓,每天清晨,一些交誼舞發燒友都在這裏跳舞健身,悠揚的音樂響徹山間。近年,縣政府將鳳山城市中央公園建設列爲爲民辦實事項目之一,至2014年底已完成一期工程,新修了棧道、健身場地、廣場、山頂景觀平台等,成爲城區市民健身休閒的好去處。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