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四節 土樓名樓選介

  永定鄉村,土樓隨處可見,少則三五座,多則幾十上百座。土樓群方圓雜陳、多姿多彩,單體土樓結構别致、造型獨特,具有强烈的時代特點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一、土樓群

  初溪土樓群

  是列入“世遺”的土樓群之一。位於永定縣下洋鎮初溪村,距縣城47公里。該村轄5個自然村,約有1600餘人,均爲徐姓。

  該村位於群山環抱中。北面山勢陡峭,南面較爲平緩,土樓群便坐落在南面海拔400米至500米的山坡上,整體坐南朝北,背靠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兩條山澗分别自東而西、自南而北流入村内,匯合後注入小溪。位於谷底的小溪,自東而西從土樓群前横穿而過,溪中遍佈河卵石,流水潺潺,清澈見底。距小溪越近,所建土樓規模越大,年代也越久,以後建造的土樓依山就勢逐漸向山勢較高的後向擴展。遠觀土樓,如美麗的圖案般,舒展有致。水面與土樓群前的地面落差達20多米,站在溪畔仰望土樓群,别有一番情趣。

  土樓群後面及兩邊,上千畝的梯田,一直延伸到山頂。山頂上,若干座大圓樓掩映在一片緑樹叢中。秋冬時節,從遠處眺望,這個小村落在雲霧之中若隱若現,更顯得神秘,充滿魅力。土樓群前,近小溪處,坐落着5圓1方共6座土樓。

  該村盛産毛竹。20世紀六七十年代前,村裏的造紙業曾盛極一時,最興盛時,有造紙手工作坊40多間,生産的土紙遠銷福建漳州、厦門、廣東省的潮州等地,收入頗爲可觀。村裏較早的土樓,便是靠造紙的收入建造起來的。

  站在位於北面山上的觀景台眺望,整個初溪土樓群盡收眼底,其磅礴氣勢令人爲之震撼,也讓人們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土樓、小橋、流水與梯田、青山、藍天、白雲融爲一體的客家古村落的獨特韵味。

  樓群内,有近百座長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圓形、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樓名都冠有“慶”字。最早的是方樓和慶樓(已夷爲門坪)。現存最完整、年代最久遠的是集慶樓,建於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後,該樓有七十二道樓梯;并且全樓的木構件不用一枚鐵釘,都用榫頭銜接。此成爲該樓的兩大特色。最年輕的圓樓是善慶樓,建於1978年。其中,列入“世遺”的有集慶樓、餘慶樓、繩慶樓、華慶樓、庚慶樓、錫慶樓、福慶樓、共慶樓、藩慶樓、善慶樓等10座土樓。村子東、西兩邊村口狹小,地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洪坑土樓群

  是列入“世遺”的土樓群之一,位於湖坑鎮洪坑村,距縣城45公里,村内住着2000多人,都姓林。

  洪坑村東、西、北三面群山如屏、樹木葱蘢,洪坑溪自北而南蜿蜒曲折,貫穿全村,兩岸地勢狹長、平緩。村中緑樹掩映,竹影摇曳,一座座形態各异、規模不一的土樓沿溪而建,錯落有致,布局合理,與青山、緑水、村道、小橋、田園完美結合,融爲一體。

  洪坑村林氏先人在此開基時所建方形土樓崇裕樓、南昌樓早已坍塌。現存有建於公元16世紀中葉(明代)至現代的圓形、方形、宫殿式、五鳳式、府第式等各種類型的土樓數十座,爲漢族傳統的生土民居建築藝術和傳統文化提供了特殊的見证。享有“土樓王子”美譽的振成樓、“布達拉宫”式土樓——奎聚樓都坐落在樓群中。

  村内還有土木結構或磚木結構的林氏宗祠、天後宫、日新學堂、關帝廟等。村口的水車,晝夜不停地轉動,似乎在向人們訴説着土樓及土樓人家悠悠歷史變遷。

  1993年,洪坑村被列爲中國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1998年12月,洪坑村所在的湖坑鎮被公佈爲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2001年6月,其中的奎聚樓、福裕樓、振成樓被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7月,洪坑土樓群及群内的振成樓、光裕樓、福裕樓、福興樓、奎聚樓、如昇樓、慶成樓等7座土樓一起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産。2014年,慶成樓被闢爲“客家家訓館”,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吴伯雄親自題寫館名。

  高北土樓群

  是列入“世遺”的土樓群之一,位於永定縣東南部的高頭鄉高北村,村中800餘人,大多數爲江姓。

  高北土樓群背倚海拔800多米的金山,正面是永定至南靖的過境公路。高頭溪自東而西從土樓群前蜿蜒而過,匯入金豐溪。全村幾十座土樓,依山傍水,高低錯落。建於明代的無石基土樓——五雲樓訴説着土樓的悠久歷史;雅致的僑福樓,展示了旅居海外拳拳赤子愛國愛鄉的誠摯情懷。有“圓樓王”盛譽的承啓樓,坐落在高北土樓群的核心位置,東傍世澤樓、五雲樓,西鄰僑福樓,均保存完好。

  土樓的周邊,鋪設青石板小道,樓與樓之間以青石板小道相通,可謂“條條小道通土樓”。每座樓分别有一條青石板路通到樓後的總干道,總干道一直延伸到後山腰。

  1999年4月,該土樓群被公佈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承啓樓於2001年被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群内,列入“世遺”的有承啓樓、五雲樓、世澤樓、僑福樓等4座土樓。

  萬安土樓群

  位於高頭鄉高東村。在約0.3平方公里的峽谷中有各式大小土樓14座。其中大型方樓6座:萬安樓、萬興樓、華封樓、裕源樓、朝峰樓、和平樓,中型方樓及變异形狀土樓6座:順源樓、鼎新樓、龍鳳樓、振新樓、紗帽屋、永源樓。這些土樓都是高東江氏肇基祖江添澄的第六世孫江前溪及其派下裔衆陸續夯造的。樓齡較長,有的達460年以上,如華封樓建於明嘉靖年間;永固樓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同治四年(1865年)被太平軍李志賢部燒燬,1980年擴大舊址重建並改名萬興樓。永定境内土樓,由於受地理、氣候影響,都偏重背陰面陽即坐北朝南,而因爲地形關係,萬安土樓群大都坐南朝北,有的則坐東朝西,坐北朝南的極少。土樓的式樣也多變,不少甚至采用不對稱布局,結構奇巧,設計卓爾不群。中國建築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建築史》一書中,曾介紹華封樓、順源樓、紗帽屋;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兼總設計師黄漢民在《客家土樓民居》一書中,對順源樓更是推崇備至,把它作爲客家方土樓變异形式的實例加以詳細描述,稱它是“客家土樓中難得的佳作”。

  南溪土樓群

  位於湖坑鎮東南,與平和縣蘆溪鄉毗鄰。涓涓南溪由南往北,在悠長的峽谷間逶迤盤桓。溪流兩岸,青山涌翠,梯田層叠,散落着吴銀、實佳、南江、南中、新南、洋多、西片等數十個村落。數百座形態各异的土樓,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聚或散,呈帶狀蜿蜒在約8公里長的山谷河邊。由觀景台上俯望,村莊相連,屋宇相接,方圓雜陳,錯落有致,氣勢恢宏,搆成一道壯觀的“土樓長城”。

  樓群内比較大型的土樓有74座(其中圓樓18座,方樓56座),居住着約1.2萬人。站在高山上的觀景台俯瞰,藍天白雲之下,黝黑的屋頂,黄色的土墻,猶如一顆顆黑珍珠點綴在青山緑水間,古檏雄渾粗獷又不失優雅韵致。

  南溪土樓群中,有許多獨具特色的土樓。西片村的振福樓,依山傍水,與周邊的環境融爲一體,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絶妙佳境,令許多專家學者遊人嘆爲觀止;新南村的衍香樓,布局獨具匠心,圓中有方,後倚高山,前傍清流,環境幽雅。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南中村環極樓,設計精巧,樓内天井的中心位置上,有十分明顯的擴音效果;還有形狀奇异、八角突兀的東成樓、前圓後方或前方後圓的D字形樓等形狀各异的土樓。真可謂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岩太土樓群

  位於陳東鄉岩太村,村内有40多座大小不等的土樓,都坐落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村里居住着1600多人,都爲林姓。

  這是一個清幽質檏、古韵猶存的村落,村口的鎮龍古塔歷經幾百年的風雨,仍安然矗立。村裏分佈着46座或大或小、或方或圓的土樓,其中較大的圓樓6座、方樓18座。圓樓都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的,其中最早修建的是福龍樓,建於1952年;最年輕的福盛樓,建成於1982年,直徑84米,是永定縣已發現的直徑最大的圓土樓;其餘4座均建於1957年。

  由於地勢較高,這裏一年四季雲霧茫茫,宛若人間仙境。土樓沿着層層梯田拾級而建,樓内有山,樓外有樓,與層層叠叠的梯田輝映成趣。樓内樓外雲霧繚繞,四周景物若隱若現,更爲土樓增添幾分朦朧、神秘的色彩,置身其中,恍若進入仙山瓊閣。

  春耕時節,由高處俯望,水滿田疇,梯田如串串銀鏈掛在山間;一條條田埂或平行或交叉,從山脚盤遶到山腰,蜿蜒如春螺,披嵐似雲塔。農夫扶犁,水鴨嬉戲,好一派生機勃勃的田園春光。

  每至深秋,稻子熟了,燦爛陽光下,目之所及是一片令人心醉的金黄,恍若一道金色的瀑布從天空傾瀉而下,又似舞娘翩躚飄落的舞帶,行雲流水中透出瀟灑柔暢。

  中川土樓群

  位於永定縣下洋鎮中川村。中川村居民不到3000人,海外僑胞却有2萬多人,是全國著名僑鄉。著名的愛國僑領、“世界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大慈善家胡曰皆等人便是從這裏走出去的。“中川是個好地方,東面有座馬山崗,西面有個祖公堂,南邊有個獅象霸水口,北邊有口大横堂。啊,故鄉啊,故鄉!”這曲傳唱了幾百年的中川童謡,許多海外遊子在離鄉多年後依然縈懷於心。

  村中有100多座形態各异的土樓,其中不乏名人故居,如胡文虎故居、胡仙祖居、胡賜道故居、胡一川故居、胡兆祥故居等。這些土樓建築各具特色,屋宇相連,巷道迂逥曲折,小溪流蜿蜒穿過村莊,小豀邊上,是一個小墟場。古街巷兩旁是鱗次櫛比的店鋪,古色古香的旌旗迎風招展,樓與樓之間,一條條石道相連通,像縱横交錯的迷宫,外鄉人進來,一般走不出去。

  中川村最早的土樓是弼山樓,是鐵緣之子餘廣所建,已有550餘年曆史。最具特色的是富紫樓,按“富”字結構設計,是永定土樓中唯一的“字形樓”,極富藝術性和創造性;土樓最怕火,一般的土樓都只用封火墻,而富字樓獨創“封火瓦”,一勞永逸地封堵火魔的覬覦。著名愛國僑領胡文虎出資興建的中西合璧的虎豹别墅,也坐落在此處。1993年以後,胡文虎的女兒胡仙博士對虎豹别墅進行修整,闢爲胡文虎紀念館,還修建了虎豹塔等配套設施。

  此外,村落中的“得氣先”、“榮封第”、“世德堂”等土樓,人文底藴豐厚,各具特色。村中的胡氏家廟,是明萬曆年間的建築,規模宏大,氣勢軒昂,工藝精湛。這裏有奇特的九級半的典故,有鷄内腹的故事,有富麗堂皇的宗祠,有高聳林立的功名碑……家廟前,15支石桅杆,或鐵筆如椽,或虎踞龍盤,昭示中川人文薈萃。 

  二、方形土樓

  (一)無石基土樓

  永定目前尚保存一批最古老的土樓,樓齡都在五六百年以上,最能表明其高齡的是這些土樓的無石基現象。

  日應樓

  日應樓坐落在湖坑鎮奥杳浮山中村,是永定已知的早期土樓之一。該樓平面呈正方形,占地約500平方米,4層,四邊等高。底層墻厚2米,往上逐層减薄。土墻内没有石基,爲了防止土墻因受潮而損壞,後人將接近地面的墻體罩上一層石塊。

  該樓爲内通廊式平面,懸山頂,穿鬥、抬樑混合式木搆架。樓中建築所用的木料大部分爲雜木、松木,小部分杉木。樓中無廳堂。每個房間不足8平方米。樓中間是天井,天井有一口水井。底層是厨房,二層是糧倉,對外均不開窗。三四層爲卧室,開很小的窗。

  日應樓是奥杳村黄姓人的祖先最早居住的一座土樓。由於經年累月的風雨剥蝕,土墻的表面早已凹凸不平,還有幾條地震造成的大裂縫,但墻基和墻身都還很牢固,只是樓内柱樑桁等七歪八斜。鼎盛時曾居住二三十户人,20世紀80年代僅居住兩户人家,90年代末整座樓傾圮,今存遺址。

  日應樓無石基,墻厚,房間狹小,層高矮,用鬆雜木,足見其古老。它是永定土樓初期形態的一個標本。

  馥馨樓

  馥馨樓坐落在湖雷下寨村中心,方形,坐東向西,占地1275平方米,高4層。前樓(西向)已坍塌,僅存不足兩層高的殘墻,北側亦坍塌一部分,但殘墻仍十分堅實。東、南、北側的第三層係後人用土坯磚砌成。樓的横向(南北向)6間,總長34米;進深(東西向)6間(含梯位),31.5米;四周檐邊寬1.5米。樓中間爲天井,有一口水井。全樓僅有一座高3.5米,寬2.5米的大門;底層不開窗,二、三層樓的窗,外窄内寬。設5架樓梯,後廳靠墻一架,其餘4架分佈在南北兩側與東西兩側的連接處,占地比正間小一半,對稱分佈。二、三層各側走廊均爲封閉式,互不相通。

  馥馨樓有兩大特點:一是墻體由生土摻石灰、沙石夯成,石灰仍清晰可辨,無石基,底部墻中包有石塊,大的如西瓜,小的如鷄蛋。大墻厚1.3米,子墻厚0.8米,十分堅硬,東側一住户前些年在底層開了一個高2米寬1米的後門,用鋼釺挖鑿了十多個工日才開成。二是在樓外四周距墻10米處,有一條環繞全樓的壕溝,有3米多深,5米來寬,與村内水渠相通。壕溝水滿,如護城河具有防衛功能,又可以養魚,也稱爲“壕塘”。舊時西向樓門前方的塘面上,建有一座吊僑供出入,晚上收吊橋閉大門,全樓便成了水上樓閣,安全防衛功能十分明顯,這是其他的土樓所未曾見的。三四十年前,壕溝尚存,以後淤泥越積越厚,水越來越淺,樓主爲加大門坪,乾脆用土石將其填平,但壕溝遺址仍十分明顯。

  馥馨樓是永定現存最古老的土樓之一。關於這座土樓的來歷,下寨村人衆口一詞的説法是,最先是林、周、易、章四姓人所共建,後歸屬沈姓。孔姓人初徙下寨,先借住此樓,接着商得沈姓同意出讓,始得定居於此。作爲交换條件之一,孔姓爲沈姓在樓的附近建了一座宗祠,此祠至今猶存。下寨孔姓已傳至24代,均出自此樓。據樓北側一住户説,1981年,他爲了將厨房隔出一部分作爲膳廳而築隔墻,挖基坑時發現一方石印,上刻“孔西鬆”三字,孔西鬆屬第八代。根據孔姓人的説法及一些實物,馥馨樓在下寨孔姓一世祖時即已存在,應該是可信的。孔姓現今最晚一代24代,减去首尾兩代,每代以25年計算,則此樓已存在550年;加上沈姓及以前的林、周、易、章四姓人居住的時間,至少也有600多年。據譜牒資料記載,林姓入永在南宋,周、沈姓入永在元末明初,即1368年前後,若以1368年爲四姓人建樓的時間,則有630多年了。

  馥馨樓突出的防禦性,顯露早期永定土樓從堡寨式建築演變而來的遺存痕迹,雖然它歷盡滄桑,當年雄偉壯觀的風光不再,但對於永定土樓的研究留下了極爲希罕而珍貴的實物及資料,爲認識客家先民的生土建築技術的發展演變保存了活的歷史證據。

  大舊德樓

  大舊德樓坐落在古竹鄉大德村,坐東向西,方形,5層。底層墻厚2米,向上逐層减薄。無石基,基礎是小沙石和土的混合體。底層内外墻基處都加罩了一層石塊作爲保護。如將罩石計算在内,墻基的厚度爲2.5米。因爲這層罩石,長期以來,人們以爲此樓與其他土樓一樣,是有石基的。直到前些年,隨着樓内人口增多,各户住地日窄,有住户爲擴大底層居室的使用空間,撬去罩石,開挖壁橱,才發現石皮内並無石塊,完全是小沙石和土夯成的混合休。隨即通盤細查,整座大樓的基礎皆然。

  全樓底層共35個房間(包括樓門廳),總面積462平方米。同治四年(1864年)夏天,太平軍汪海洋部竄擾古竹,燒燬了很多樓房,大舊德樓也是其中之一,燒得只剩下土墻。後來重建,仍用原來的基礎與墻,惟改五層爲三層。至今墻上仍可見焚燒的痕迹。1958年大躍進時,利用古墻泥做顆粒肥,大舊德樓後向四間的木、瓦被拆下,墻頭被掘壞,但剩下的土樓,裸露在風雨烈日中,至今尚存。全樓除後向四間和靠東南邊的兩間頂層,近年已向内傾斜外,其他都還完好。土墻没有大裂縫,基礎也没有下陷的迹象。樓内外的排水溝盡管很淺,下雨時積水很難排盡,但樓房却安然無恙。

  大舊德樓是古竹蘇姓第九世蘇鑰、蘇鏗兩兄弟所建,據古竹《蘇氏族譜》記載,鑰出生於明弘治二年(1489年),卒於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若以“三十而立”來推算,鑰、鏗兄弟建此樓約在1519年,至今已有490多年。

  華封樓

  華封樓位於高頭鄉高東村萬安坊中部、高頭溪南岸,是永定早期無石基土樓之一。該樓坐南朝北,臨溪而建,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近正方形,樓中套樓。外樓爲主樓,係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高頭江姓第十一世前溪所建。主樓結構爲抬樑搆架,内通廊式,懸山頂,高3層,墻厚1.7米,有1米高的石裙保護土墻基部。底層南向中間設一大廳,北向中間設一中廳,兩廳遥遥相對。除兩廳外,有27個開間,房間大小不一,用作厨房、膳廳;東北、東南、西南三方各設一梯連通各層走廊。大門開在西北角上,石質門框。大門對聯:

  華岳三峰來紫氣,封疆萬國慶太平。

  該樓底層和二層不開窗,二層爲糧倉。第三層有三個封欄間(把本室外廊道兩端堵住劃歸室内,當地人稱走廊爲“勾欄”,故名)。内樓爲正方形、高4米的平房。據《高東江氏族譜》記載,内樓爲江前溪之孫江宏海所建,江宏海有六個兒子,所以建六個小廳分給各房;除六個小廳外,其餘則作浴室或猪舍。清同治四年(1864年),太平軍李志賢部經過高頭,燒去主樓屋頂,現在看到的主樓屋頂是後人重修的。重修後主樓的新老土墻界綫分明:老墻年久,經風雨剥蝕,疙裏疙瘩;新墻平整光潔。爲了减輕墻體的負荷,重修後的主樓南向頂層改用木板墻,並在大門頂上和西南角築一砲台用於防衛。

  全樓設計布局别具一格,如前所説,主樓南北向設正對的兩廳,大門開在西北角上,門和廳不在中軸綫上,這些在土樓設計中是不多見的。

  華封樓鼎盛時住有20餘户近200人。樓内裝飾頗爲講究,特别是主樓的兩個廳,飛檐斗拱,雕樑畫棟,加上屋頂的琉璃瓦和滿壁的古畫,華麗异常,因而又有“花樓”之稱。

  五雲樓

  五雲樓位於高頭鄉高北土樓群的最東側,由江鯉後裔始建於明隆慶年間(1567—1572)。樓高4層。清初,樓易其主,爲江集成(承啓樓的建造者)所買。江集成買樓後,即據風水之説予以改造,昇高地盤。

  五雲樓爲長方形,坐北朝南,占地約3600平方米,無石砌墻基,後砌石裙護墻脚,面闊25.8米,9開間;進深24.3米,11開間。底層外墻厚1.3米。全樓設一個大門,4道樓梯,門外以矮墻圍合天井形成一個院落,外大門正對樓門。内通廊式,前後爲歇山頂,兩側爲懸山頂。該樓中軸綫自南而北依次爲外大門、門坪、樓門、門廳、天井、中廳、天井、後廳。

  此樓設計奇特,内部以八卦中的陰陽化曜、四時八節爲主體,套用五行,根據樓主“流年”,加配九星進行布局。進了大門,便是門廳,門廳在全樓中軸綫南端,北端爲後向正廳,兩廳中間一個大天井。天井中央建一口字形的中廳,其南北向各開一門,以通前堂門廳和後堂正廳。從外門樓起,經大門、中廳南門、北門至正廳,爲“三進四動宅”。門樓屬文曲水星,大門屬貪狼木星,南儀門屬廉貞火星,北儀門屬巨門土星,正廳屬武曲金星。按五行相生規律,層層生進,五行無相克現象。樓内每層40間,四周對稱布置,底層四角設小廳。中廳除南北門外,東西還各開一旁門,四門各通一磚墻巷道,把天井分隔爲四個小院,自成單元,影射春夏秋冬四時。四巷道各在中間相對着開兩個門,分别通向各小院内曲徑,這八條曲徑寓意“八節”。而八個巷門則象徵金鎖迷宫陣圖中的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樓内有兩口水井,以喻日、月,象徵陰陽化曜。以上布局設計,暗含一句口彩:“動宅五進,日月照臨,四時八節,人財興盛。”加上外局艮、巽、丙、辛四山方各有尖峰高聳,謂之“貴人得位,四貢俱全”。五雲樓的這種布局設計,在永定土樓建築設計中極具典型性。

  樓内裝飾華麗,脊頂飛檐翹角,廳内雕樑畫棟,極爲清幽雅致。雖然樓中居民相繼外遷,年久失修,早已破敗不堪,但從其布局及殘墻斷壁,仍可想象出其當年宏偉雄渾的氣勢。

  (二)有石基土樓

  裕隆樓

  裕隆樓位於高陂鎮富嶺村大塘角,由王學洲的子孫始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道光十五年落成,是永定五鳳樓,規模宏偉,建築耗資巨大。

  它的布局是典型的五鳳樓“三堂兩落”的格局。後堂(主樓)是一座5層高(含閣樓)的大樓,中堂是一個百餘平方米的大廳,前堂出來便是門樓。三堂之間用兩道中門連接貫通,門在中軸綫上。“兩落”由左右厢各三座高度不等的樓房組成。後堂左右的稱上横樓,高4層,各由一個横廳與後堂連接;兩個横廳都開一個後門,直通樓後約有2000平方米的花園。面對前堂的稱下横樓,2層,樓下作庫房,樓上作學堂,因此又叫學堂樓。兩座學堂樓前面都有水池、假山、花圃,還各設一道側門,右側門通往水井、猪舍;左側門通往水圳、碓寮、厠所、浴室、木工房等。學堂樓前面有一間平房。横屋歇山頂,由前而後形成三層叠起,與三堂叠起的屋頂呼應。門樓設全樓大門,大門對聯:

  抱山環水烏巷重開新宅第,敦詩説禮青箱原繼舊家風。

  大門上方寫着“大夫第”三個剛勁大字。門前高聳一對石桅杆,還有一個半月形的大魚塘連着大門坪(曬谷坪)。大門兩旁各開一個小門,進小門便是學堂樓。全樓占地8000多平方米,共有房間120個、厨房4個、外門7個、内門16個,廳堂25個、水井1口。整體外觀巍峨、莊重、富麗、雍容。

  裕隆樓的内部裝飾也很考究。大門門樓、前堂、中堂等處有許多木雕和泥塑藝術品,樑、柱、窗欞、斗拱、屏風等處的雕鏤,花樣繁多,鏤工精細。大門門樓的地板、台階、門框等均用青色花崗石條;三堂的天井、走廊等則用白色花崗石鋪築。中堂的地板用三合土加紅糖等捶打而成,至今仍光潔鋥亮。屋脊前低後高,爲九脊歇山頂,上面雕龍塑鳳,泥塑多反映戲文中的故事或是人們熟悉的掌故,色彩艷麗,人物形態逼真。大門坪全用小河卵石砌成圖案,或方或圓,美觀大方。

  裕隆樓依山傍水,坐南朝北偏西,其三堂兩落的布局,不僅追求美觀,更注意衛生舒適。樓中建築物之間,高低、遠近的安排,都充分考慮到通風、採光、衛生及其他方面的要求。用水排水設施,也考慮得周詳,出入水口都使用石栅欄,以防雜物堵塞;排水陰溝内還放養烏龜充當“清潔工”,以疏通淤泥。

  早在20世紀50年代,建築權威雜誌《中國建築》刊載的《古代客家民居建築》一文中,首先詳細介紹的就是裕隆樓(書中稱“大夫第”)。1977年夏,上海同濟大學教授、中國著名園林建築專家陳從周專程考察此樓後,感嘆不已,在回滬途中吟詩一首:

  仿佛仙山入夢初,自憐老眼未模糊;流風已逝宋元畫,如此樓台豈易圖。

  後來他在專著《書帶集·閩遊記勝》中寫道:

  七月,至永定觀土樓,大塘角王宅文翼堂(即富嶺村的大夫第),以土樓環廳,正中後部大樓高四層,每層皆鋪地磚,極堅固……雖達傍晚,徘徊留戀,未忍遂别。而處處土墻深檐黄墻,襯於青山白雲間,其色彩造型之美,宛如宋元仙山樓閣圖。

  1978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再次出版由著名建築專家劉敦楨主編的《中國古代建築史》,該書對裕隆樓和高頭承啓樓專門作了介紹。

  遺經樓

  遺經樓坐落在高陂鎮上洋村,是永定規模最大的方樓之一,爲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陳華昇所建。

  遺經樓坐北向南,東西寬約83米,南北長約133米,占地約1.13萬平方米。正樓是一字相連的三座5層樓房,每座6間起脚,共90間。

  主摟左右兩端分别垂直連着一座四層的樓房,並與主樓平行的四層前樓緊緊相接,圍成一個巨大的方樓,如此環繞形成一個大“口”字。裏而又有一組小“口”字形建築,形成一個獨特的“回”字形整體造型,真是“門中有門,樓中有樓,重重叠叠”,當地人稱它爲“大樓厦”。

  遺經樓有“西漢古堡”之美譽,其建築特色在於“樓包厝,厝包樓”,其布局特點爲單元式與通廊式相結合,全樓由五層“一”字形後樓和四層的“門”字形前樓圍合而成,這在古民居建築中都是不多見的。

  大門樓主樓雄偉壯觀,上書“遺經樓”三個楷體大字,兩邊對聯:

  筆岫屏山喜見文光萬象

  壕潭柳灞欣看浪級千層

  全樓底層包括附屬建築共142間、14廳起脚。總計有房328間,廳24個,穿堂2個,學堂4座,花園2個,水井2口,池塘1口,曬坪、草坪、石坪各1處。四周有圍墻,有外大門及中廳、正廳、左廳、右廳門各1個,正樓前大門3個,後大門1個,東西南北外圍小門8個。

  遺經樓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堅實牢固。墻基用巨石砌築,外墻厚1.4米;門框、門檻、廳堂邊沿、梁柱墊脚、台階,全用整石和條石;梁柱、檩子都用粗壯的大圓木;大門都用6寸厚硬木板製造,外釘鐵皮,内設3根粗大的入墻大門閂;從二層到五層,厚木樓板面上全鋪上青磚,連走廊也不例外。樓的四角設有水櫃防火。正廳、中廳等處地板,用紅糖、糯米飯拌三合土經捶打而成,歷時100多年仍平整光潔如鏡。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永定獨立團和赤衛隊集中樓内抗擊國民黨張貞部隊龢民團的“圍剿”,堅守數月,水、米、柴、煤,未見欠缺。民團用炸藥炸樓,連炸3次,大門邊才崩塌一角,足見其堅固。

  永隆昌樓

  永隆昌是指坐落在撫市鎮新民村的永隆昌樓群。它由福盛樓、福善樓、文館、敦隅别墅、臨江書院等組成。這座奇偉壯觀的龐大樓群,共占地2萬多平方米(30餘畝),共有房間746間(不含文館、别墅),樓梯144架,水井7口。建造時間長達28年,從清道光末年開始,經咸豐、同治兩世,直到光緒初年才告完成。據説,共耗費白銀60餘萬兩。

  永隆昌本是清道光後期至咸豐、同治年間,撫市一家赫赫有名的條絲煙商號的名字,老闆是黄萬鬥、黄萬才、黄萬鵬三兄弟。經營條絲煙發迹的黄氏兄弟要建撫溪第一大樓,樓址定在永豪樓邊瀕臨撫溪河的一片沙石灘。據説,建樓之前,單在撫溪河邊築的堤壩就有500多米長。堤壩的一些關鍵部位,底層用大鬆枕木墊基。堤壩露出水面高2.5~3米,頂部寬1-3米不等。堤身兩側均用石灰、黄土和沙拌成的三合土漿砌。大堤建成至今,歷經多次洪水考驗,安然無恙。當時,堤壩還是建樓材料、條絲煙等貨物的運輸碼頭。

  福盛樓始建於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同治十三年(1874)竣工,是永隆昌樓中最先建造的,通常稱“老樓”,坐南朝北偏東,屬三堂兩落的五鳳樓式結構,因而當地人又稱它爲“五鳳樓”。它以標準的三堂兩横作主體,然後仿傚縣署建築聽鬆樓的設計在主樓後面,增加一排四層土樓並與兩横連接,從而形成更爲壯觀的布局。福盛樓有兩大特色:一是主樓高六層,是永定——也是福建乃至全國迄今爲止發現的最高的土樓;二是其内部的總體布局與衆不同,它於三堂兩落(横)之間的院子中,采取與中川富紫樓一樣的分割方法,圍出六個小四合院,這就自然而然地創造了大家族内小家庭相對獨立的小天地。這個小天地緑草如茵,花香襲人,正如其樓内石刻楹聯所述:“一室芝蘭熏瑞氣,滿庭槐桂藹春風”,環境優美,氣氛祥和。    

  與福盛樓中軸綫成45度方向布置的方形樓便是福善樓,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通常稱“新樓”。其結構與福盛樓不同,主體是典型的方樓,四周等高,都是5層,屋脊持平,坐西南向東北。其最大的特色是所有的房間皆沿大墻分佈,然後分成十個單元,每個單元由中廳和兩側的房間組成,廳後設置供層樓之間上下垂直交通之用的樓梯,内院立面配置木構飾面,室内粉刷白灰,以此色彩對比形成强烈的藝術效果。 

  敦隅别墅位於福善樓東南角,是一座别致的小院樓,進入别墅的門,是一個前廳,廳後爲天井,天井兩旁是兼作通道的左右廳。隔了天井,立着一座4間1廳3層高的方樓。建别墅的初衷是作爲招待賓客親友的“賓館”,後來主要供管理永隆昌公産公物的執事人員辦公和住宿。從别墅往北到東北角的馬厩,還有3間厢房。馬厩以西,依次爲轎舍、厢房、2間守護房、又2間厢房,最後靠着西圍墻開了一個小門。而在2間守護房中間,立着跟福盛樓外大門不相上下的壯麗的外大門。此外,在大坪的西南角,與别墅相對,有一個只有一層的專爲通向福盛樓而設的通廳,樓型劃一,高大封閉的結構,使其具有迷宫的神奇色彩。神奇色彩的另一來由,是它“金龜馱印”的造型,若在高處俯瞰,就越發鮮活逼真。

  臨江書院坐落在大堤下段旁邊,占地約3畝,由黄萬才的長子黄定猷建於清光緒年間。書院爲兩進的庭院,大門坐西向東,前進1層,包括前廳和左右廳;後進3層,4間1廳起脚。天井甚寬敞,採光極佳。周圍柳柏成蔭,風景秀麗幽静。定猷還置了一份肥田作爲儒租田,以鼓勵族中青少年努力求學上進。

  永豪樓

  永豪樓坐落在撫市鎮新民村的大洋段,坐申向寅,前臨撫溪河。“永豪樓”真正的樓名爲五福樓,是十三世黄寵齋的五個兒子在湖南、雲南、廣西等地做條絲煙生意發財後建起來的。老二黄永豪在家收購菸葉,加工菸絲,並主持建樓,從道光十一年(1831年)動工興建到遷入居住,歷時7年,從遷入至裝修全部完成,又經過11年,一直是他總理建樓事務,因此人們習慣稱爲永豪樓。

  永豪樓的結構布局,形如一個“同”字。“同”字框内上邊的一横是主樓,高5層,每層8間1廳,底層中間開一門,門前的檐廊與主樓左右縱向的走廊相連。主樓前面,中間是一個長方形天井,天井兩旁各有一列3間厢房。厢房往前又有一條連通左右走郎的邊道,過道前面是大廳,設兩個小門相通。大廳被中間的天井分爲兩部分,後面的稱爲上廳,前面的稱爲下廳,天井兩旁的回廊把上下廳連成一體。上廳前端左右各開一個小門通外圍。下廳前面正中是中大門。中大門的兩邊各有一個門,分别對着“同”字外框左右樓房前的空間。並列的三個門前的寬闊的檐廊,檐廊的兩端各開一個横門。出中大門,迎面是一塊占地約2.5畝的大院坪,用河卵石鋪就地面。院坪左右有一座4間1廳的2層樓房,分别是文館和武館。院坪的前方是正大門。“同”字的外框,除了大院坪兩旁的文、武館外,全是單元式的樓房。左邊一“竪”四座單元樓,前面的兩座爲3層,後面的兩座爲4層,除最後面一座每層4間1廳外,其他各座每層8間1廳。右邊一“竪”也是四座單元樓,每座各層8間1廳,最前面的一座爲2層,其他三座爲3層。最後面,也就是“同”字外框頂上一“横”,有兩座單元樓,均爲3層,也是每層8間1廳。這樣共計有十個單元樓,32廳,232個房間,每個單元樓各自獨立,各有門户樓梯,單元樓内與别的單元樓不相通。大樓的東、南、北三向建有圍墻。南向圍墻内靠西邊建一列厠所,與大樓相連處開一後門;靠北邊爲加工條絲煙的煙棚。東向圍墻中間開外大門。

  永豪樓内單元樓各自獨立的結構布局,在永定土樓中較爲罕見。由於單元布局,樓内門户特多。這些門的門框,全用花崗石打造,工藝精良。樓内上下廳的天井,以及厢房、正樓、各單元樓和文武館的走廊,間隔的空地,都鋪上花崗岩石板材。永豪樓用石板材之多,其雕琢工藝之精,也是永定土樓中罕見的。

  五實樓

  五實樓,坐落在古竹鄉古竹村塘仔,是一座方形土樓。由明末清初永定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蘇榮(逢霖)之孫建於清康熙、雍正年間,迄今約300年。此樓落成時,建樓人已年近百歲,且五代實實在在同堂(長輩四代夫婦全都健在)。這對於家庭曾因反清復明遭蒙大難,祖父被囚死獄中的建樓人來,未嘗不是一件十分值得慶幸的事,欣慰之餘,便把新居取名爲“五實樓”,以志實實在在的五代同堂之慶。有當年留傳下來的一副對聯爲证:

  五代見一堂,衣繞青藍昭世德

  九齡添六算,明標文武振家聲

  五實樓坐北朝南,4層,高約17米,占地近3000平方米。全樓只設一個大門,樓門像城門,石條門框,厚木板門扇,封以鐵板,門上方設置水槽,儼然一座古城堡,給人一種森嚴而神秘的感覺。雖東北角一大片房間因遭兵燹燒燬,但遺留的厚實的土墻歷經百風雨,至今依舊巍然屹立。

  五實樓的結構在永定土樓中是獨一無二的:首先,一般方樓是外墻爲夯土承重墻,内部則是木結構,用木柱承重,而五實樓的内外墻都是承重的夯土墻,只有屋頂和樓面用木構,突顯堅固樓堡的特徵。其次是該樓從外往内夯築三道“口”字形的土墻,墻厚依次爲1.7米、1米、0.6米,墻距分别爲1.7米和4米。外墻與第二道墻之間爲走廊,第二道墻與裏墻之間每層用土坯磚漿砌分隔成26個單間。從第二層樓起,外墻四周向外開有寬0.3米、高1米的狹長小窗,每層26個;每個小窗都正對着一個在第二道墻上開的房門。每個房間都只在裏墻朝樓内天井開一個大窗。其三,從2層起,走廊設在大墻邊,俗稱“樓内走馬”。走馬廊寬約1米,由於緊靠外墻,既可聯繫樓内各個卧室又便於監視樓外動静及時組織防護救援。

  樓内四角設有木梯,接通各層走廊。天井内掘有一口水井。房間的後側向着樓内的天井,朝向天井處只開窗,不設内通廊。

  五實樓這樣的結構,顯然是在社會動盪、兵荒馬亂的年代,爲增强防禦功能而精心設計的,其内外三重墻都是承重土墻,與一般大型方樓的搆造方式完全不同,走廊在夾墻當中,突顯其堅固性和防禦功能。

  五實樓南向外墻上有一個巨大的泥塑浮雕——口銜寶劍的獅頭,永定民間以爲獅頭能够鎮邪制煞,這種裝飾用來“制伏”對面遠山缺口形成的“凹煞”。威嚴的獅頭爲土樓的古檏雄壯增添了一道風景,也是土樓建築習俗的一個印記。

  世澤樓

  坐落在高頭鄉高北村西北部,承啓樓東側。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1929年毁於戰火,1931年按原狀重建。長方形土樓,坐北朝南,占地5100平方米,高4層,面闊40.8米、11開間,進深41.2米、12開間,每層38開間,主墻厚1.6米,一、二層不開窗。一層、四層爲内通廊式,二、三層四面各有兩間伸至回廊外邊,不能相通。二層以上不設廳堂。樓内側每隔一間以生土墻承重,每兩間之間以土坯磚相隔、承重。中廳已廢,兩側爲石木或土木結構單層厢房。後廳爲祖堂,上方懸掛匾額,上書:“邦家之光”。全樓設4部樓梯,1個大門,内院兩邊各有1口水井。

  順源樓

  順源樓坐落在高頭鄉高東村小溪北岸,與華封樓隔溪相望,因順着溪流方向夯築,故名。它坐東朝西,内通廊式,是一座聞名遐邇、風格别致的五角形土樓,爲江前溪第九代孫江敏光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因樓四周外墻均用石灰漿粉刷,潔白耀眼,又稱爲“白樓”。

  該樓背靠山坡,環境優美。基礎用毛石砌築,夯土墻在石砌基礎之上。底層不開窗,頂層開一排整齊的長方形窗洞口,從洞口挑出木制窗欄。在略帶弧形的厚重的土墻上形成輕巧開敞的頂層處理。由低矮的圍墻與大門樓組成的小小的前庭院和後面高高的土墻形成瞭高矮對比。土樓的其他幾面圍墻,也隨地形而建,不爲固定的方整格式所束縛,從而形成了不規則的“五角樓”,總的效果是設計巧妙、布局新穎,立面處理既運用了材料質感和色彩的對比手法,又用瞭高低、虚實、大小、輕重的對比,形成外形活潑多姿、有主次、有韵律的協調統一的完美建築。

  紗帽屋

  紗帽屋坐落在高頭鄉高東村萬安坊小豀邊,與順源樓隔溪斜對,相距不過百米,由江茂孫建於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限於地形,坐南朝東,占地約300平方米,土木結構,是一座小巧玲瓏的私塾土樓。

  樓底層東向偏北處開大門,木制門框、門扇,門頂加飛檐;8個開間,西南角設一木梯;樓中央是一個矩形天井。建樓時因爲地基不足,北面便向豀灘伸延,用巨石砌成平台。爲减輕地基負荷,臨溪的北向僅建一層,歇山頂,並以木板作墻,設爲敞廳,中開大窗,裝兩扇活動窗扇;大窗兩旁又設木制透景漏窗。推開大窗,遠眺則高頭溪北岸山色樓舍綺麗風光盡收眼底;俯視則清溪縈逥,緑樹台閣,倒影摇曳,别有情趣。其餘三向,用生土夯墻,都只有2層,歇山頂。南向土墻稍高,約9米;東西向土墻略低,約7米。底層土墻不開窗,二層每房開一窗。全樓屋頂高度由南向北漸次遞减,外觀很像古代官員戴的烏紗帽,當地人都稱它“紗帽屋”。

  江氏上祖當年建成這座小土樓,下層用來堆放雜物,上層供仕子自修或休閒。所以過去這裏常常可以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和悠揚的絲竹聲,知名華僑江練潮、江國熙等人,早年都曾在此挑燈夜讀,後走出土樓到東南亞各國去創立基業。

  東成樓

  東成樓坐落在湖坑鎮南江村橋子頭,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占地約4200平方米,平面爲正方形,3層,24開間,内通廊式。

  這是座八角形土樓,當地人稱它爲“八角樓”,是永定土樓中方樓變异的一個典型。提起它,還有一段生動的故事。

  東成樓擇基興建時,原規劃爲方樓。然而事出凑巧,方形的一角恰好對準本村黄婆太的墓地。這墓地爲猛虎下山形,而樓相對墓地的一角恰似拉滿弓弦的箭簇對準虎頭一樣,從而引起糾紛,經好心人建議,約請巫翰林(原名巫宜福,字鞠坡,大溪巫屋村人。清嘉慶二十四年二甲進士,入選翰林院)出面調解。巫翰林到實地踏勘後,提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把對準墓地的樓角裁角取直,削去箭頭,這樣既不影響風水,又保留了宅基地。同時爲使建築整體協調,乾脆把其餘三個樓角統統裁角取直,把原來規劃的四角樓改爲八角樓。於是,便有了這座八個角的東成樓。

  虎豹别墅

  坐落在下洋鎮中川村,爲著名愛國僑領胡文虎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冬耗資34萬港元所建,是他生前所建3座私人别墅之一(其餘兩座分别在新加坡和香港)。

  别墅坐南朝北,前面是一片廣闊的田疇。占地約2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前圓後方,既有方樓、圓樓、五鳳樓的影子,更是中西合璧的杰作。鋼筋水泥與生土磚木按需擇用,部件與架構的樣式也“土洋並舉”,但又不落拼凑痕迹。樓的前堂用青磚砌墻,中間部分横向兩邊爲3層方形土樓,高12.5米;頂層是重檐閣樓,歇山瓦頂,但重檐向前伸出,頂住它的是兩根花崗石打造的大方柱,從大門前平台“拔地而起”。前堂兩端,各鑲着一座占地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小“圓樓”,也是3層,頂層也是閣樓,不過戴着的是個八角重檐亭子的頂。這八角取形八卦,令人想起胡文虎虎標良藥之一“八卦丹”。這樣,方和圓巧妙地組合,雄偉襯以玲瓏,整個前堂外觀,便端莊厚重中掩不住幾分秀麗。穿過門廳,迎面是250平方米的大天井。天井後邊,矗立着後堂正樓。生土夯墻,包括閣樓共4層,比前堂略高,也是歇山瓦頂重檐,一字并排7間,正中一間是廳堂。堂前竪着兩根高大石柱。天井兩旁建起兩層高的厢房,把前後堂連接起來。承接後堂的兩端,各留3米多寬的梯巷,然後一連3個房間。二樓各間後面都附設3米多寬的陽台,屋頂則是個大陽台。前堂、後堂、厢房,圍遶天井都有走廊,廊寬3.2米。

  1991年,虎豹别墅被列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胡文虎之女胡仙投資200萬元,將别墅整修一新。1994年9月,别墅内設“胡文虎紀念館”,國務院總理李鵬題寫館名,内設胡文虎、胡文豹兄弟生平事迹展覽室。該館已作爲旅遊景點對外開放,每年接待遊客2萬餘人次。2005年,由胡文虎基金會出資300多萬元興建配套工程——虎豹塔,2007年9月落成。

      

  富紫樓

  富紫樓,坐落在下洋鎮中川村,爲胡氏九世祖旃鄉中川建於清雍正末年。此樓坐北向南,高二層,底層40開間,由T字形人稱“天街”的巷道分隔成爲北南兩組共5個居住單元。

  這是一座奇妙的長方形土樓,面寬21.5米,進深47米,平面按“富”字圖形布局,其“書寫”順序從上(北)到下(南),依次爲:北端——T字形巷道横巷以上的部分,由一排附屬用房與主樓的15個房間組成“富”字的寶蓋頭,緊接着寶蓋頭的是小中堂圍遶小天井搆成的小四合院,這個屋脊色深的小四合院便是“富”字中間的“一”字和“口”字。南端——T字形巷道横巷以下的“天街”部分,沿“天街”東西兩側布置各由5間1廳組成的4個擁有天井的居住單元。這4個單元顯示的形象是“田”字。這樣,北南兩個部分合起來便是一個造型逼真的“富”字。其布局之奇,結構之妙,可謂巧奪天工。    

  富紫樓獨樹一幟的造詣,還表現在它别出心裁的屋頂。永定客家土樓建築,自古以來都刻意追求歇山式的大屋頂,一爲遮凉,二爲避雨,三是配合土墻造成一種厚重的磅礴氣勢。富紫樓主爲了富貴吉祥起見,突出此一“富”字的亮麗,居然裁剪了大墻外的長檐,但他無意中却爲永定客家土樓創造了形如江淮一帶風雨樓格式的屋頂,成爲客家土樓王國裏標新立异的一個佳作。

  該樓的另一特色是在墻頂上創造性地設置了“封火瓦”,全用青磚層層叠叠地砌至瓦口,一勞永逸地封堵了火魔的覬覦。幾百年來,被火燒的房屋不下百間,富紫樓却在一片火海中安然無恙。

  西陂天後宫

  坐落於高陂鎮西陂村,是全國唯一的塔式天後宫。四周青山環抱,碧水清流蜿蜒而過,宫旁古榕蒼翠成蔭。向南遠眺,田園廬舍,阡陌縱横;北面山下,村莊樓閣,炊烟裊裊,搆成一幅美妙無比的鄉村圖景。

  西陂天後宫始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坐南朝北,占地6400多平方米。大門前是一個大草坪,草坪上有兩座巨型石獅,4米多高,威風凛凛。大門用花崗石作門框,高2.6米,寬2米。門楣上雙龍拱日浮雕活靈活現,門框上方壁畫人物栩栩如生,飄逸雅致。

  主體建築爲天後宫塔,7層,高40餘米。塔基用天然石塊砌就,底層爲主殿,供奉天後媽祖,並有“金童”、“玉女”、“千裏眼”、“順風耳”等陪神;殿左厢設財神王爺,右厢設土地神位,均爲木雕神像。一、二、三層爲四方形,土木結構;四、五層爲八角形,磚木結構;六、七層同樣是八角形,也是磚木結構,不同的是中間用大圓柱子爲軸心,數十根方木支托着向八方輻射成車輪狀,堅固結實,典雅端莊。頂層爲葫蘆頂,采用江西景德鎮特製的圓缸壘成,分紅、黄、蘭、白、青諸種顔色,燦爛奪目。飛檐配有銅鈴數十個,風吹鈴響,鏗鏘悦耳。塔四周建有護塔房舍,塔前是大寶殿,大殿左右厢房爲上酒樓,天井左右爲下酒樓。塔後的登雲館,爲舊時童生會文之地。門廳内有一座永久性戲台,呈半圓立體窟窿形,結構奇巧。舊時,每年媽祖生日,在此演戲祈禱,熱鬧非凡。

  這座富麗堂皇、雄偉壯觀的建築,有美麗的飛檐及雕樑畫棟。良工巧匠精心雕塑的各種魚、龍、鳥、鳳、獅、象、虎、豹等飛禽走獸,各種歷史典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因年久失修而嚴重受損。1980年,當地依舊修復,遊人得以重見其貌。

  奎聚樓

  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方形土樓,由洪坑林姓十八世祖奎飏建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坐北朝南,占地約6000平方米,依山就勢而建,三堂兩落,沿中軸綫自南而北依次爲大門、門廳、天井、中廳、天井、大廳、主廳,兩側爲横樓。

  奎聚樓爲内通廊式。全樓前低後高。前半部3層,一、二層都不開窗;後半部4層,一至三層都不開窗。設4道樓梯,1座大門。前後樓樓頂成三段作斷檐歇山式,兩側横樓樓頂作懸山迭落。内院套1個由主廳前廳與回廊組成的小四合院,回廊對中心天井開敞,外側環繞披屋。左右披屋中各有1口水井。主廳磚木結構,前廳處理成兩層的樓閣式,作重檐歇山頂,與後樓的兩層腰檐相連。第四層的腰檐中段突出一段小屋頂,使主廳前形成4層重叠的屋檐。大門前的院落由石磚矮墻圍成,外大門與樓中軸綫約成45度角,裝飾考究。樓内遺存名人題刻、楹聯較多,樓門楹聯爲“奎星朗照文明盛,聚族於斯氣象新”。學堂設於西側,單層。

  該樓裝飾精美,熔石雕、磚雕、木雕於一體,石雕和磚雕雖爲數不多,但都是珍品。如中門兩旁的兩塊磚雕,都是“鳳凰戲牡丹”,匠師用高浮雕的手法,把花鳥都雕活了。木雕共200件,大小不一,刀法嫻熟,内容繁多,雕工精巧,龍、鳳、獅、梅、蘭、菊等,多見於梁柱間或頂棚上。

  福裕樓

  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林德山、林仲山、林仁山三兄弟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坐西朝東,占地約4000平方米。三堂四落府第式(五鳳樓),由汀州知府張炳星仿西洋式建築風格設計並題寫樓名。該樓的結構特别,高低有序,主次分明,强調縱横之間的對稱。沿中軸綫自東而西依次爲門坪、内大門、門廳、前天井、主廳、後天井、後廳(正廳)。兩側爲横樓,磚木結構,高3層;前樓高兩層,後樓(主樓)高5層。主體建築比一般的五鳳樓高一層,縱向自西向東分爲中間和南、北3個部分,各部分的前樓分别設一門,中間的是大門,兩邊的側門比大門稍小些。整座樓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

  全樓二層以上的樓板都以薄青磚鋪地,既防火又隔音,還可以防止上層的泥沙掉到下層,底層的廳堂、天井、走廊都用三合土鋪地,至今光潔如新。

  整座樓雕樑畫棟,裝飾精美,薈萃木雕、石雕、泥塑、書畫等藝術品,處處透露出濃郁的文化氣息。中門鏤雕人物、花鳥。樓内遺存較多名人題刻、楹聯。樓門楹聯爲“福田心地,裕後光前”;廳堂楹聯爲“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門前院落由石砌短墻圍成,地面以河卵石鋪成,外大門設於正面圍墻東北側。門坪兩側設學堂。

  光裕樓

  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北部、福裕樓南側,東臨洪坑溪,建於清干隆四十年(1775年),長方形土樓,坐西朝東,占地約2500平方米。高4層,面闊41.8米,進深33.6米, 共3進,以天井相隔,内通廊式。一、二層不開窗,全樓每層35間,設4道樓梯,1個大門,後廳爲主廳。

  福興樓

  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中部、振成樓西北側,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長方形土樓,坐北朝南,占地約800平方米。高3層,面闊7間,進深4間,中爲天井,内通廊式。一、二層不開窗,全樓設兩道樓梯,1個門,内有1口水井。後廳爲主廳。

  慶成樓

  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東南部,振成樓東南側,建於1937年,正方形土樓,坐東北朝西南,占地約1100平方米。樓高3層,面闊7間,進深6間,中爲天井,内通廓式,一、二層不開窗,全樓設4道樓梯,1個大門,1口水井,後廳爲主廳。2014年被闢爲客家家訓館,由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吴伯雄題寫館名。

  繩慶樓

  坐落在初溪土樓群内,位於村子的西北部,臨溪而建,方形土樓,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坐南朝北,占地1482平方米。則内外兩個方形樓組合而成,外樓寬39米,深27米,高4層,設1個大門;内樓高2層。内通廊式。全樓168個房間、兩個廳堂,設4個樓梯。主廳設於内院中間。

  華慶樓

  坐落在初溪土樓群,位於村中部,西爲藩慶樓、東與福慶樓爲鄰。長方形土樓。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坐南朝北,占地約480平方米。高2層,寬19.5米、5開間,深20.5米、6開間。内通廊式。一層不開窗,後廳是主廳。中廳位於内院中間,單層。全樓設4個樓梯,1個大門。

  錫慶樓

  坐落於初溪村中部,集慶樓東南側。長方形土樓,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坐南朝北,占地約400平方米。高3層,寬27米,深24米,内通廊式。一層20間、兩廳,二、三層各23間,一、二層不開窗,設兩部樓梯,兩個大門。後廳爲主廳。

  共慶樓

  坐落於初溪村東部。六角形土樓,建於1949年,坐南朝北,占地約3500平方米。面闊40米,進深31米,高4層,前低後高。全樓152個間(含間),設4道樓梯,1個大門。内通廊式。三、四層的廊道比二層挑出許多。主廳設於内院中間,爲單層磚木結構建築。

  藩慶樓

  坐落於初溪村中部,集慶樓南側。長方形土樓,建於1949年,坐南朝北,占地約8000平方米。高4層,前高後低,面闊40.7米,11開間,進深35.4米,10開間,内通廊式。一、二層不開窗。主廳設於内院中間,單層,方形,前低後高。全樓設4道樓梯,1個大門,有兩口水井。

  三、圓形土樓

  集慶樓

  集慶樓坐落在下洋鎮初溪村,海拔500多米,高出溪面約30米,地勢險要。圓形,兩環,占地2826平方米。底層墻厚1.7米,原來没有石砌墻基,後人爲防土墻被水浸濕,用鵝卵石在墻根部加砌了1米高的石裙。該樓中軸綫上自北而南依次爲門坪、樓門、門廳、天井、内環及内外環通道、天井、主廳、後院。

  樓門爲爲石質門框,陰刻楹聯:“集益都從謙處愛,慶餘只在善中求”,横批:“物華天寶”。厚實的門扇封着鐵板,上方設防火槽。1930年,共産黨在初溪建立蘇維埃政權,廣東西河張以欽民團糾集湖山李良柏民團攻打集慶樓,樓内群衆奮力反擊,多次打退民團的進攻。後來,民團放火燒樓,居民就從樓上潑水滅火,但是,石門框還是被火燒斷了。

  外環是主樓,土木結構,直徑61米,高4層、12米,底層53開間,二層以上每層56開間。1-4層原爲内通廊式。清干隆九年(1744年)維修時,二層以上改爲單元式結構。後來因年代久遠,單元之間的隔板被陸續拆除,復爲内通廊。外環四層外墻有9個瞭望台,木結構,向外挑出,既可瞭望又可架設土銃;大門上方的瞭望台可觀察到村口的動静,還可封鎖正面的通道,憑險據守該樓。這是由於初溪村地處大山深處,舊時常有土匪野獸出没,所以建樓人特别注重增强防衛功能。

  内環單層,磚木結構,26開間,用作膳廳、雜物間等。内環前後和兩側各有一條高於天井的石砌通道與外環的内通廊相連。

  主廳位於樓中心,單層,土木結構,歇山頂,穿鬥、抬樑混合式木搆架。主廳與位於後向的廳堂、廳前兩側和正面的回廊圍合成一座方形建築,中間是個小天井,主廳的門正對着樓門。廳堂寬敞,供奉神座,兩邊各設小門。

  樓後側底層設一秘密通道,通往後山。入口設在一個房間的外墻上,預留一個距地面高1米、長1.6米、寬0.7米的缺口,外面用泥土封住,因用與土墻相同的泥土,外人發現不了;房間内平時用木板封住,外人進入該房間亦無法發現其中奥秘。緊急情况下才啓用。

  集慶樓是樓梯最多的土樓,一般圓樓設2-4處樓梯,每環回廊相通,整樓來往十分方便。唯獨該樓一反傳統建築規律,每户各自安裝樓梯,把整座圓寨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小單元式樓房。該樓的另一特色是,全樓成千上萬的木構件,没有用一枚鐵釘,都用榫頭銜接,却巋然屹立四五百年,這不能不説是土樓建築的一大奇迹。

  餘慶樓

  坐落在初溪土樓群内,位於村子的東北部,臨溪而建。圓形,建於清雍正七年(1729年),坐南朝北,占地1256平方米。直徑41.6米,主樓高3層,每層34開間,設4部樓梯,内通廊式,主廳設於内院中心,爲單層磚木結構方形建築。

  庚慶樓

  坐落在初溪土樓群内,位於村子北部,介於集慶樓與餘慶樓之間。圓形,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坐南朝北,占地約660平方米。直徑33米,高3層,每層37開間,内通廊式。全樓隔墻只有3道爲生土夯築墻,其餘爲土坯磚墻。設2道樓梯,兩個大門。主廳設於内院中間,爲單層磚木結構建築。

  福慶樓

  坐落於初溪村東南部,橢圓形土樓,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坐南朝北,占地660平方米。單環,高3層。每層30間,1廳,一、二層不開窗,設3道樓梯,1個大門。主廳位於内院中間,方形,單層,前低後高。

  善慶樓

  坐落在初溪土樓群内、福慶樓東南面,圓形土樓,建於1978年,坐北朝南,占地1200平方米。單環,直徑31米,高3層,每層26開間,内通廊式,1個大門,中間天井以花崗石鋪面。

  振成樓

  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爲圓形土樓,兩環由林遜之兄弟建於民國元年(1912),歷時5年而成,約耗光洋8萬。

  大門坐北朝南,整座樓占地5000平方米,結合《易經》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融入中國傳統的風水理念,綜合儒家思想和佛、道兩教教義,按八卦太極圖形式進行立體布局和設計,故又稱“八卦樓”,

  外環爲主樓,直徑58米,4層、14米,共設4道樓梯,東、西兩側對稱位置上分别開一側門。底層44開間,内通廊式,按《易經》八卦原理,以青磚隔成8個單元,樓房呈輻射狀8等分,寓意八卦,單元之間在走廊隔墻開有拱門,關起門自成院落,打開則全樓相通。二層以上樓板鋪設青磚,第三、四層走廊安裝精美的木質靠背欄杆。

  内環兩層,磚砌,與高大的主廳圍合中心天井。底層兩廳8間,第二層回廊裝飾圖案精美的鑄鐵欄杆,前向回廊中段略高於兩邊段。主廳寬敞,可作内環的戲台,前置4根高大的西式圓形花崗石柱,門楣嵌民國總統黎元洪題寫的“裏黨觀型”石刻匾額,堂内還題刻衆多名家書法。其中有一50厘米見方的“帶”字(如右圖),筆畫間巧妙地含藏“一帶山水甲天下,少年努力争士才”14個字,須仔細猜辨方能悟出。

  内外環以天井相隔,組成多個院落。後面東西兩邊各有一口水井,剛好處於八卦的陰陽兩極上。兩口水井相隔不過30餘米,在同一平面上,水位、水温、和水質却明顯不同。天井中的花圃與内院融爲一體,體現園林風格布局。

  全樓共有大小房間222間(含廳)。

  樓門石刻楹聯爲“振綱立紀,成德達材”。中廳門石刻楹聯爲“干國家事,讀聖賢書”。後廳柱聯爲“振作那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樓外兩側各有一幢雙層半月形的耳房,每幢12間。一幢爲條絲煙煙刀加工作坊,一幢爲學堂。各開一拱門與主樓邊門相通。

  振成樓以外觀富麗堂皇、内部設計豐富多採而著稱。其局部建築風格及大門、内墻、主廳、花墻等所用的顔色,大膽采用西方建築美學所强調的多樣統一原則,達到極高的審美境界,堪稱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築的杰作,贏得了“土樓王子”的美譽。

  如昇樓

  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北部,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圓形土樓,坐東朝西,單環,直徑19.5米,高3層、9米。是縣内較小的土樓之一,俗稱“米昇樓”。

  每層16開間,内通廊式。底層作厨房,二層設糧倉,都不開窗,三層爲卧室。全樓只有1個大門,樓門、門廳與主廳同在中軸綫上。樓内天井有一口水井。

  樓周環境優美,樓前有照壁,樓與照壁之間是小石坪,也是中,照壁前是清澈見底的洪坑溪,豀邊垂柳婀娜。樓外溪面上架一座小橋,與對岸的洪坑小學(原日新學堂)相連。樓後緊靠山岡和梯田。

  樓名取名“如昇”,暗含“如日東昇,光明萬年”之意,寄託瞭樓主的美好願望。

  承啓樓

  承啓樓,坐落在高頭鄉高北村,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高頭江姓第十八世祖集成帶領子孫上百人,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建成。據説,夯墻期間,天公作美,土墻未淋過雨,故又名“天助樓”。圓形土樓,4環。坐北朝南,占地5376平方米,總計365個房間。整座建築外高内低,形成逐環遞减的格局。

  外環直徑72米,高4層,每層67開間(含門廳、樓梯間)。底層墻厚1.5米,逐層削减至第四層,僅0.9米。底層爲厨房,二層爲糧倉,均不開窗。三、四層爲卧室。二層以上挑樑向圓心延伸1米左右,搆築略低於欄杆的屋檐,屋檐下用杉木板按房間數分隔成一個個小儲藏室。東、西面各有2道樓梯。正面(南面)開一大門,石門框,上書樓名;東、西兩側各開一個側門。

  第二環單層,36間,除正面和東、西兩側各以一個開間的位置作爲通道外,其餘各間與前向的小庭院、青磚隔墻圍合成小院落,裏面的廳堂,主要用作客廳或膳廳。每個院落各開一門,與三環後側的内通廊相通。

  第三環單層,20間,舊時作私塾。樓主一方面崇文重教,一方面不讓女孩到外面學堂與男孩一起讀書,於是在樓内辦起男女共讀的私塾。

  第四環是主廳,單層,比第三環稍低。後向的廳堂與正面兩側的弧形回廊圍成單層圓形屋,中間是天井。主廳雕樑畫棟,正面對着大樓門。廳堂東、西兩側各設一道小門與全樓東西走向的通道及外環兩個邊門相連。

  全樓平面按《易經》八卦進行布局,與《易經》先天六十四卦圖的太極、兩儀、三元、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相響應。其中外環卦與卦之間的分界綫最爲明顯。二環與三環之間的東面和西南面的天井各有一口水井,各代表陰陽,俗稱“陰陽井”,兩口井大小、深淺、水温都不相同。

  樓中鼎盛時期曾居住600多人。據説,一些媳婦嫁到樓裏幾年了,與樓裏的有些人還彼此不認識。有一首歌謡説的便是承啓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這些都充分説明瞭承啓樓的恢宏氣勢和悠久歷史。

  承啓樓裏保存着當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等人的題匾數十個,最珍貴的莫過於楠木壽屏了。這件稀世奇珍是干隆十九年(1754年),承啓樓創建者江集成的次子江建鏞7旬壽辰時,朝中尚書、京城太學士們合贈的。壽屏由12扇楠木板連接而成,雕刻面積達15.03平方米。正面中間雕刻一幅特大的《郭子儀拜壽圖》,上下兩邊分别爲《二十四孝圖》和《四季圖》,雕刻着從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到凡夫俗子、平民百姓,凡187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2008年8月14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吴伯雄參觀該樓後,欣然提筆寫下“福建土樓王”五個字,並在樓前栽下一棵香樟樹。

  僑福樓

  坐落在高頭鄉高北村、承啓樓西側,爲圓形土樓,建於1962年,坐北朝南。直徑45米,高3層,内通廊式。全樓有30間(廳),設1座大門。第二層通廊由木質結構懸挑,第三層通廊挑出更多,且設腰檐,檐下以木板封閉作貯藏室。主廳正對着大門,中西合璧,在後側中軸綫上,向内院突出,正面有4根西式圓形石柱。内院以花崗石鋪地。門外圍墻包圍,設外大門,形成一個院落。樓外有築有一圈圍墻,圍墻上設有外大門,形成一個院落。因爲該樓由樓主遠在海外的華僑兄弟籌資興建,故樓名中帶個“僑”字。又因爲這座樓出了11個博士,人們又稱它“博士樓”。

  衍香樓

  坐落在湖坑鎮新南村,由蘇谷香創建,其子建成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因樓主蘇谷香父子曾受封奉直大夫和奉政大夫,故又稱“大夫第”。坐東北朝西南。爲圓形土樓,單環,4層,直徑40米。每層34間,内通廊式。全樓設3個廳、4道樓梯、1座大門,大門封鐵板,頂部設防火灌水道。

  主樓按八卦布局。樓内中心設廳,仿府第式建築,有後堂、中堂、前堂,廳左右側有厢房。中軸綫自西南而東北爲内大門、前中廳、中廳、後廳。廳與廳以庭院相隔,以石砌廊道相通。廳堂雕樑畫棟,工藝精巧,古檏典雅。衍香樓這種圓中有方的設計,是樓主恪守“規矩做人、規矩做事”家訓的體現。

  樓外石砌圍墻順勢而建,前低後高,跌宕起伏。形似卧龍,“龍頭”爲位於西北面的外大門,外大門正對着門前的奥杳溪和山坳。

  距樓後圍墻50米處爲後花園,依山傍水,緑樹成蔭,爲舊時該樓文武秀才讀書、練武及樓主休閒之所在。一條青石板路沿溪通到樓門,靠溪一側設條石護欄。樓外墻西側和西北面設學堂,高兩層;北側和東北面設兩層高的娱樂室,爲吹拉彈唱之地。據樓主稱,樓左側原有一“濟元堂”藥店,窮人看病免費贈藥;還有一藏書室。

  該樓歷代以詩書傳家,是典型的書香門第。科舉時代曾出過五個秀才、一個舉人,20世紀50年代至今,涌現出博士2人、碩士15人,學士76人。國家文物委員會鄭孝燮副主任考察此樓後,欣然題詩:“遠山近水土圓樓,隔壁殘垣且伴留,耕讀傳家猶傳世,詩情畫境何悠悠。”

  振福樓

  振福樓坐落在湖坑鎮西片村,由經營條絲煙發迹的蘇振泰建於1913年。是振成樓的“姐妹樓”,兩樓建造時間相近、結構相似,都是20世紀初期永定土樓融合部分近代西方建築藝術的杰作。

  該樓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由内外兩環同心圓建築組成。外環直徑45米,高3層,以八卦格局建造,有3廳96間,内通廊式。東西兩邊對稱位置上各設一道樓梯。後廳與樓門、主廳在一中軸綫上。内通廊上用青磚築拱門,門楣上書“出入”“孝弟”。門廳兩側各有兩間特殊用房,一間爲條絲煙成品倉庫,一間爲管理人員辦公室。

  内環單層,磚木結構,中廳位於北面,兩側爲西式花崗石圓柱,前面爲弧形厢房、中門,與中廳相連,組成内環。

  樓前有個鵝卵石鋪地的大門坪。石砌圍墻環繞全樓,設鑄鐵花格外大門。

  樓外兩側各建一座耳房。東側4間,磚木結構,3層,原爲學堂。西側6間1廳,土木結構,2層,原爲煙棚、礱碓間等,已毁。

  該樓以“振福”嵌首的樓門對聯,是蘇振泰花了幾千元錢,特地請當時上海有名的書法家汪洵寫的。

  振福樓門前,清澈的溪流吻石而過,兩岸河堤高築,古樹葱蘢;一座廊橋旭長虹從門邊横跨而過,是“小橋、流水、人家”的典範。

  環極樓

  坐落在湖坑鎮南中村,由蘇卜臣建成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圓形土樓,占地4800平方米,坐北朝南。背靠中華山,旁邊是蘇溪小瀑布,依山傍水,富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情韵。

  全樓分内外兩環,布局科學合理,結搆精巧。外環是主體,直徑46米,高4層、14米。出於防洪、防盗的需要,石基高近兩丈。外環底層含1門、1廳、4梯、30間,二至四層各有34間。内環1層,有10間和4處通道。中間是天井。全樓以大門、主廳爲中軸綫,形成左右對稱的布局。樓内地板和樓外門廳都用經過精心挑選的大小相似的鵝卵石鋪就,完整了保存了土樓的自然風貌。樓内外各有1口水井,其中樓内的爲陰井,上有凉亭;樓外的陽井已廢棄不用。樓外兩側各有一半月形附屬建築。

  環極樓以具有擴音功能和抗震性能而聞名。站在樓内天井正中的圓心處用力跺脚或高呼,都能聽見清晰的回音,有如北京天壇的回音壁,這種現象在永定土樓中是絶無僅有的。它的抗震性能强,300多年間歷經多次地震仍巍然屹立。據民國《永定縣誌》記載:“民國七年陰曆正月初三日(1918年2月13日),午後一時,地大震,淅淅有聲,歷20餘分鐘始止……”環極樓正門上方第三、四層厚墻被震裂,裂口寬近0.2米,長近3米。震後,由於圓的向心力和架構的牽引作用,裂縫竟奇迹般慢慢合攏。至今仍可看見一條細長的裂縫。

  永康樓

  坐落在下洋鎮霞村,1938年新加坡華僑胡來興所建,爲圓形土樓,坐東南朝西北,單環,直徑37米,高3層,每層26間(含樓梯、門廳等),内通廊式。

  樓内中心的方形大廳,磚木結構,與前門廳、後堂同在中軸綫上,與後堂之間的兩個側廳以廊道相連,布局巧妙;廳内雕樑畫棟,裝飾精美,前側和兩側門扇鏤刻鎦金古代人物和花鳥。

  永康樓是永定建造最華麗的圓樓之一。門廳、中廳、後廳的樑額處,有各種各樣的彩色繪畫,除一般土樓中常有的傳統中國畫,更多的是充滿現代生活氣息的畫面:富麗堂皇的高樓,横跨江面的大橋,風馳電掣的火車,乘風破浪的巨輪,海南的椰林風光……内廳三處屏風,精雕細刻,每幅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鮮艷。中廳的屏門,鏤空木雕,雙面圖案全部鍍金,至今仍金光燦燦,據樓主介紹,當時分别延請福建、廣東的師傅雕刻,一人雕左邊,一人雕右邊,僅此12扇屏門即耗資2000多光洋。門廳、天井和樓外的走廊、門坪都用花崗石鋪地。一般圓樓建造粗獷,黄土墻都裸露在外,唯獨永康樓内外粉刷雪白,别具一格。

  五福樓

  位於大溪鄉太聯村莒溪之畔。游廷峰籌劃興建,其子友龍主建完成,故當地人又稱它爲“友龍圓寨”。

  該樓坐東南向西北,内外共3環,外環直徑74米,占地3419平方米,含門、梯共52開間,設5道樓梯。因游友友兄弟五人,因而以通向内外的4條巷道爲界,將樓分成5個結構相似的單元,開門則全樓相通,閉門則各自獨處。

  樓中心是主廳,單層,由前後兩個“凸”字形的廳合成整體似圓狀的堂屋。堂屋前面樓上方寫着“百忍堂”三個大字。樓内兩口水井。門、道四通八達,有明有暗。該樓建好後,不知何故被火燒掉一開間。後來,傳説該樓爲“風爐形”,必須留個缺口,才不致再遭火患。因此,燒燬的那一開間便没有再重建回去。1996年“八八”洪灾時,樓臨溪的一側(即原來燒燬處)被洪水冲毁13開間,樓主用紅磚在坍塌處砌起一道圍墻。

  在離五福樓對岸約400米的古道上,至今保存着一座石碑,上書“都閫府”三個大字,記録了五福樓樓主當年的顯赫和尊榮。

  福盛樓

  福盛樓位於海拔800多米的陳東鄉岩太村。1966年上半年動工,夯至一層樓高,“文化大革命”期間停建,夯好的墻體因雨淋而倒塌。1980年後陸續重建。1982年全部竣工。

  該樓坐北向南,直徑84米,是縣内已發現的直徑最大的圓土樓,該樓高4層、13米,有56開間,左右各有一樓梯,底層樓梯間開一側門。福盛樓房間的寬度比一般圓樓的大,因此房間扇形不太明顯。北面地基比南面高,因而底層高度前後不同,二層以上保持水平。爲保護墻體和樓内的木搆架免遭雨淋,屋頂出檐特别長,大樑挑出2.7米,加上檐口,足有3米多。

  福盛樓的側門和樓梯的設置有點特别,左右不對稱,左邊(東面)的側門和樓梯分别距大門、後廳8間,而右邊(西面)的側門和樓梯分别距後廳、大門10間或5間。這樣布局,是根據樓外地形,爲方便通行而設計的。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