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節 土樓的形成與發展

  伴隨着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進程,永定土樓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

  永定客家先民大多是從中原地區南遷的漢族移民。東晋以降的“五胡亂華”“安史之亂”和“靖康之變”,造成中國北方地區一次次劇烈動盪,大量中原漢人背井離鄉,舉族南遷。這便是歷史上中原漢民三次大規模南遷。

  南遷漢民中,一部分先後來到被當政者稱之爲“草莽之墟、險釁之地、閩之絶域”的上杭縣南部。一方面,依照先到爲“主”後到爲“客”的順序,他們佔有土地等生産資料和其他自然資源,形成對土地和自然資源的再分配。這引起了當地土著畲民和其他先住民的不滿,主客之間經常發生摩擦。另一方面,封建王朝腐敗,封建統治者層層剥削壓迫,再加上社會動亂,縣境内群盗四起,流竄搶劫,使得客家先民既要防禦自然灾害、山林野獸的侵襲,又要與先住民進行生存競争,還要抗擊盗匪的劫掠、朝廷的壓迫,其處境之窘迫可想而知。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客家先民飽嘗戰亂、流離之苦,於是他們舍棄了原來木搆架的房屋,建造既能栖身又可防禦的居所。當時設在湖雷下堡的上杭場署(後遷到秇梓堡,即今高陂北山)的土堡、軍寨等建築形制,給客家先民以極大的啓發。而當地隨處可見的生土和木材,爲他們建造這樣的居所提供了條件。勤勞智慧的永定客家先民就地取材,運用古代中原夯土版築技術,仿照用於防衛的土城土堡的模式,夯築土墻,建築土堡、土圍,建起具有防禦性能的樓堡,並在居住過程中,根據需要不斷改進。他們根據夯築木搆架房屋和土堡圍護結構的經驗,從夯築土墻方面下功夫尋求解决的辦法:選用山上田間隨處可見的黄黏土,並作一些必要的加工,使之適宜於版築;同時,改進版築技術和工藝,如夯築時埋入長竹片或杉樹枝以增强墻體拉力,增强扺禦風雨和防震的功能;準確測定土墻厚度與高度的最佳比例。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最終形成以版築土墻爲主體承重結構的建築格局。這便是永定客家土樓的雛形。

  早期的土樓多爲方形,四周封閉等高,中間一般設有天井,土墻没有石基,外墻一二層不開窗。其中以版築土墻爲主體結構,是生土建築發展史上出現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舉,是生土建築史上的一場革命。特别是可作承重結構、架搆結構和圍護結構的版築高墻的出現,使永定出現一批高大的樓堡,至今仍有迹可循的,是建於南宋時期的高頭鄉高北村承啓樓後山的金山圓寨(今僅存遺址),建於宋末元初的湖雷下寨馥馨樓,建於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的湖坑奥杳日應樓,建於元末的高頭高東振興樓,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的湖坑洪坑崇裕樓,建於明弘治年間(1488—1505)的湖坑洪坑南昌樓,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的古竹大舊德樓,建於明嘉靖早年的高頭高東華封樓、永固樓等。

  明成化十四年(1478),永定建縣,這不僅提高了永定的政治地位,也爲永定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客家人崇文重教之風因此得以盛行,一時“文風檏茂,甲第巍科得爲數郡之冠”(《永定縣誌》民國版)。清代,條絲煙業興起,永定菸草種植和加工業迅速發展,永定條絲煙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先進的栽培、加工技術而風靡全國各地乃至海外,更爲土樓的建造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事業的興旺,人口的發展,人們對住宅的要求更高、更加迫切。正是在這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下。縣内居民大興土木,大量建造土樓,土樓建造進入鼎盛時期。隨着土樓建造數量的激增,建築技藝日臻成熟,人們對住居要求日高,永定客家土樓由粗放而精細,由簡陋而精緻,功能也日趨完善,並經歷從無石基到有石基,由方至圓再到方圓及各種變异形狀并存。至此,方形、圓形、府第式、混合式等造型的土樓异彩紛呈,各領風騷。現存規模較大的土樓,如湖坑南溪衍香樓、洪坑奎聚樓,高陂富嶺裕隆樓、上洋遺經樓,撫市新民永隆昌樓、永豪樓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建造的。

  其中,土樓從無石基到有石基,還有一個過渡期,其間或爲半石基(即石基不露出地面)土墻,或沿墻根加罩1米高的石裙遮護。如高東的永固樓石砌墻基在地面以下,俗稱“暗脚”;奥杳的日應樓没有石基,但墻脚部位罩着石裙。

  此外,從17世紀到19世紀的200年間,永定還涌現了不少聲名遠播的方樓、五鳳樓等土樓杰作,如古竹的五實樓(建於清康熙、雍正年間),坎市的燕詒樓(建於清雍正年間)、業興樓(建於清干隆初年),湖坑的奎聚樓(建於1834年)、福裕樓(建於1880年),高陂的裕隆樓(建於1828年)、遺經樓(建於1821年),撫市的永豪樓(建於1831年)、永隆昌樓群(建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峰市的華萼樓(建於1886年)等。

  民國以後,土樓續有發展。其時,永定子弟負笈到通都大邑求學,甚至出洋留學,還有不少人迫於生計到東南亞一帶謀生。他們在事業有成之後,大膽吸收和借鑒西洋建築的技術與風格,回鄉所建的土樓更是别具一格,成爲中西合璧的精品,著名的圓樓——湖坑振成樓(建於1912年)就是其中的杰作。此外,下洋的德輝樓(建於1937年)、永康樓(建於1938年)等,亦各有千秋,頗具特色。

  20世紀上半葉,戰亂頻仍,永定許多村莊和土樓毁於兵燹。新中國成立後,這些被毁的村莊、樓房按照民辦公助的原則,由政府支持重建。其他地區的居民也先後新建幾千座大小不一的土樓。至70年代,學校、機關單位及各集鎮街道建造的房屋,仍然普遍采用生土夯墻的土木結構模式。

  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一方面,由於人們經濟收入大幅提高、新型建材進入建築領域;另一方面,社會安定,人們發生了觀念變化,日漸傾向於單門獨户居住。加上土樓有易受洪水侵襲的缺點,土木等傳統建材逐漸被鋼筋、水泥等現代建材所替代,土樓逐漸退出民居建築領域。

  但由於閉塞的環境,經濟相對落後,以及客家人對祖産的敬重,客觀上保護了這一份遺産。至21世紀初,永定土樓共有2萬多座,其中圓樓362座,遍佈全縣24個鄉鎮。所存土樓特别是規模較大、形式獨特的土樓,已經受到政府及民間的廣泛關注和保護。2008年7月,以永定土樓爲主打的福建土樓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録後,土樓更是得到了國際社會、各級政府和人民群衆的保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