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95-316)

  二百九十五、2012年5月—6月間,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會刊《文明與社會》連續發表了黎明澤等三篇代表性的評論。這些評論認爲:《海洋社會學》這一新興學科不僅具有三大突破,又具有三大特色,更具有三大價值。其中,作者特别强調的三大突破,不僅對於該新興學科今後的完善有着路向性的指引和不斷的追求,而且對現今中外社會學的研究範式、研究空間和研究方位的變革與關注等,均有可資借鑒的啓示:

  《海洋社會學研究的三大突破》:最近,“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與《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在素有思想解放和理論創新傳統的南國鵬城隆重召開。廣東社會學界和精神文明學界聯合撰寫的新著《海洋社會學》引起了國内150位專家學者的强烈反響,其中的焦點是該書的三大理論突破。

  大社會:應然回歸的大社會學範式

  與會學者指出,當前海洋社會學乃至中外社會學研究,主要是“小社會”範式。所謂“小社會”範式,是指在同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態等處於並列地位的“社會”範疇内研究問題。近10年來已有代表性的海洋社會學研究成果,如楊國楨教授最先界定的“海洋社會”概念範疇,龐玉珍教授對海洋社會問題的探討,崔鳳教授研究海洋社會學的産生背景、核心概念、主要内容,以及相關學者對海洋社會學有關問題的探討,大多是以“小社會”爲研究範式的。這種研究範式對於海洋社會學的初步探索具有一定的意義,但這種研究範式無助於認識海洋社會整體的系統結構,難以對海洋社會全局問題作出宏觀把握。所謂“大社會”範式,是範英先生首次明確提煉出來的全新概念,是指從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出發研究社會問題。許多學者認爲,以範英爲領衔的廣東研究團隊主張回歸“大社會”的研究範式,即把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作爲統帥海洋社會學研究的核心靈魂和根本方法,不僅包含了“小社會”研究的問題,而且對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海洋法規等“大社會”範疇内的問題也進行了專門和互動的探索,對於海洋社會學的學科建設以及中外社會學研究的深入拓展,具有重大的理論突破和超越。

  大視野:人類社會研究的空間擴張

  有學者指出,一門學科越是具有解釋力,它所能研究的領域就越寬廣。换言之,一門學科的研究視野越開闊,能研究的領域越寬廣,它的解釋力就越强。相對於以往中外社會學僅研究陸地社會的局限性視野,《海洋社會學》則把社會學的研究視野從傳統的陸地社會擴展到了海洋社會。此舉實現了重大的學科研究邊際拓張。不少學者認爲,該書雖重點研究海洋社會問題,但並不是顧此失彼、孤零零地研究海洋世界,而是運用馬克思大社會的系統觀,從海洋社會與陸地社會的依存關聯中把握海洋社會的特性,從而揭示了海洋社會與陸地社會之間兄弟緣分、唇齒相依及共同進退的互動關係。還有學者指出,人類社會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範疇,除業已成熟的陸地社會和日漸成型的海洋社會以外,將來還可能包括天空社會、太空社會。因此該書采取“大視野”的研究框架,將海洋社會置於人類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子系統來進行研究,既符合自然、社會和人三者統一的機理,又符合與時俱進、實踐發展和戰略需求,堪稱科學思維的理論之花、智慧之花。

  大世界:學術研究價值的普適意義

  學者們一致認爲,《海洋社會學》作爲理論粤軍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秉承了廣東原創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錢學森語)的扎根實踐、學用結合、開拓創新、獨特自由的學術品性,展示了善爲人先、開放兼容、求真務實、敬業奉獻的廣東人精神,並以中華文化品質和時代特徵的理論視野、治學態度、價值取向、實踐使命和令人信服的恢宏氣概,彰顯了海洋社會學探索注重本土化,嘗試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而作爲一部有價值的著作特别是一門世界性新興學科的《海洋社會學》不僅是區域特色濃重的著述,它的世界性價值相當明顯。這種世界性價值正是通過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來凸現的。學者們認爲,該著作突破立足一省或一國視野框架的束縛,站在人類一般的方位來考察海洋社會及構建海洋社會學,决定了它的學術價值具有世界性高度。另有學者進一步明確指出,該書出版的世界性價值,還體現在由中國學者於海洋社會學研究上較西方先行先試,填補了西方社會學在海洋這一全新領域的研究缺口,體現了人類共有的精神價值和環球大同的孜孜追求。

  《海洋社會學研究的三大特色》:《海洋社會學》一書,最近在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與《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上與讀者見面。該書的獨特創意和鮮明特色,引發了與會150位國内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和熱烈研討。綜觀學者們的觀點,該書主要呈現三大特色。

  嶺南風骨:彰顯了創新特質

  與會學者認爲,一個學術團隊學術品格或風格的形成,與其生長環境、治學品位、實踐理念等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廣東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廣東人素有敢爲人先、敢闖敢冒、開放通達、博大兼容、善於冲破僵化觀念和陳規陋習束縛的精神特質,并且言傳身教代代相承。在這種精神特質的引領和驅動下,廣東社會學界與精神文明學界在長期的理論耕耘中,不僅創設了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錢學森語),還在這一基礎上再試創海洋社會學。這種既注重深厚的學術積累,又重視從實踐中求取真知而形成經世致用的、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上做文章的優良學風和創新精神深受與會者的高度褒揚。有學者指出,該書洋洋灑灑66萬言,通過五大部分、四大層次、二十二章,拓延了社會學的學科邊界,描繪了海洋社會學的研究範疇,界定了海洋社會學的系列概念,樹立了海洋社會學的里程碑,對於海洋社會學學科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還有學者指出,該書以宏觀、中觀、微觀、綜觀等多層次相結合和多學科知識有機交叉的研究方法完成的海洋社會學基礎理論專著和實驗教材,無疑是言人未言、膽識並美的海洋社會學學科建設標誌性成果,充分體現了嶺南學術團體的開拓精神和創新特質。

  中國氣派:突出了本土依託

  學者們一致認爲,《海洋社會學》不僅是嶺南風骨的一種典型展示,而且通過這一展示突出了以本土爲依託的中國氣派。例如,全書以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爲出發點,緊扣主軸的歷史維度、重心維度、主體維度和實用維度所形成的18種互動關係,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環環相扣、渾然一體地來搆築這門學科的總體框架,在原創性探索過程始終堅持化洋爲中、洋爲中用的中國情懷與中國表達來布局觀點和行文用度,無疑洋溢着“中國式創造”的華夏風采。有學者指出,特别是該書寫作風格的中式韵味,每章章前以“藍色的奥秘”爲主題的詩式“章引”,讀來琅琅上口,寓意深刻,不但生動活潑,更能啓迪心智、抓住本質和開闊視野。此舉在崇尚以“洋味”多寡來衡量學術含量高低的當下破土而出,實爲難能可貴、不可多得。有學者指出,該書善於把中國式、本土化的寫作思維和寫作形式頗爲恰切地運用於這樣的學科性著作之中,既體現了開拓創新的勇氣和膽略,更彰顯了將民族文化薪火傳承的底氣和功力。還有學者認爲,該書近40位横跨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法學、文化學、精神文明學、哲學等衆多學科作者的團隊合作、協力攻關,也同樣生動地表明瞭中國傳統文化崇尚群體和合的本土依託。

  世界精神:踐行了普適追求

  許多學者指出,《海洋社會學》一書,不是立足於一省或者一國的實際而作的地域性文獻,而是從世界普適性、人類一般性的角度入手進行搆思、撰寫的著作。該書在視角與視野、思路與行文、體系與架構、對象與内容等方面體現出來的,是人類共同擁有、共同遵循、共同追求的普世價值的折射與再現,深刻體現了以追求全球共舉爲目的的世界精神。例如該書第三章在專論《海洋社會學》研究意義時,便開宗明義地點出了“共創和諧”的要旨,即共創世界和諧的海洋社會,是該著作者們的一致追求。有學者從學科建設的角度對該書的全球地位進行評價時指出,這一對世界海洋社會進行全方位、多層次觀照而建立了探討世界海洋社會奥秘的體系性專著,填補了世界海洋學和西方社會學在海洋這一領域的研究缺口,不僅爲世界海洋社會探索和中西海洋社會學學科建設與發展提供全新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借鑒與參考,還爲世界海洋社會學教學者和研究者友好對話、正常溝通築起了難得的平台。也有學者分析了該書的邏輯起點,認爲該書力求尋找海洋世界的普遍規律,尋找海洋世界發展的普世取向,歸根結底是以滿足人類生存空間的拓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爲旨向。學者們一致認爲,該書“高歌人本”、“感恩海洋”,高度尊重人道的價值、高度關注生態的價值和高度倡導和諧的價值,體現出追求世界大同的文化學術思想和促進世界大同的不懈訴求,並斷言該書一定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越顯其耀眼的世界普適的光芒。

  《海洋社會學研究的三大價值》: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顧問,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會長範英教授領衔的研究團隊,歷經三年多的潜心探索和艱苦寫作,一部承載着沉甸甸的時代使命的新著——《海洋社會學》,終於在“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與《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上面世。出席論壇的150位國内專家學者一致認爲,該書的出版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實用價值和戰略價值。

  學術價值:學科創新的綱領之作

  近十年來,有學者較早提出了建構海洋社會學的命題,也有些學者撰寫論文探討了海洋社會學學科構建的初步路徑,因而在中國學術界涌現出一股急切期望創建海洋社會學學科的熱潮。期間有學者以建構海洋社會學學科爲目標,出版了具有一定價值的文集或著作,然而,從總體上看尚缺乏學科意義的體系性以及作爲一門學科著作應有的内在規定性。對此,學者們指出,開創海洋社會學這門新興學科,無疑是《海洋社會學》這部著作最高的學術使命和最大的學術追求,因她是國内外首部比較全面、比較系統的海洋社會學學科體系性專著,是當今時代具有突破性學術創新的嘗試。她具有了寬廣的理論視野,界定了具體的研究對象,明確了整體的研究方法,表達了系統的學科主張,堪稱海洋社會學學科體系的“奠基石”、“教科書”,同時在海洋社會學中具有重要的“學科母體”地位。特别是該書勾勒的海洋社會學子研究領域,爲海洋社會一系列次級分支學科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預留了無限的空間。這些,都爲海洋社會學今後的百舸争流、百花齊放和縱深研究、不斷完善提供了堅實的地基,其學科創新的學術風範永駐,在海洋社會學學科史上的學術理念永存。

  實用價值:海洋强國的理論支撑

  與會學者指出,海洋强國已經成爲世界上相關國家和地區争相追求的强國方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不例外。它必然要求中國成爲海洋强國;但海洋强國的實現必須有高度發達的海洋科學爲支撑。而高度發達的海洋科學不僅只是高度發達的海洋自然科學,還要有高度發達的海洋社會科學。不過,我國在海洋社會科學方面的目前狀况令人擔憂——和迅速發展的海洋自然科學相比,海洋社會科學的發展還十分落後,亟待加大研究、開發和扶持的力度,從根本上改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困境,促使我們的海洋文化學術研究急起直追,爲現實的海洋强國、强省作出實用效應。而海洋社會學則是一門很有發展前途的特色學科,是可以爲國家、地區的社會發展、社會管理和社會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學者們指出,《海洋社會學》就是這樣的著作,她不僅具有學術理論創新的重要價值,而且具有爲世界、爲中國、爲廣東的和諧海洋建設的重大實用價值。實用價值和學術價值的緊密結合,正是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一向堅持的良好會風和學風。這種會風和學風都在《海洋社會學》這部著作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特别是她的實用價值,例如在海洋强國、海洋强省方面,無疑可爲中國和廣東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强國和海洋强省提供經世致用的理論支撑。

  戰略價值:海洋戰略的文化推力

  許多學者指出,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誰想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做好海洋的文章。近幾十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越來越重視海洋的開發龢利用,紛紛推出海洋開發戰略。對於中國來説,隨着融入世界的歷史進程越來越快,對世界發展的影響力越來越深刻,其海洋社會、海洋安全、國家安全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這些,對於中國都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問題。學者們認爲,《海洋社會學》一書從海洋社會的完整認識、全面開發、綜合利用、科學保護和總體建設等來論析海洋强球的戰略内容和戰略原則等,不僅具有較强的世界普適意義,在中國的海洋强國、省强中,還爲各級黨委、政府關於海洋戰略的重大决策諮詢提供重要參考,具有不可置疑的文化推力的戰略價值。正如該書主編範英教授大聲疾呼的,“海洋强國、强省必須有世界性的戰略意識、戰略理性、戰略眼光、戰略設計、戰略實施和戰略效應,才能切實地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讓浩瀚的海洋成爲國家富强龢民族振興的重要動力和支撑。這就必須先有對海洋戰略的文化學術自覺、文化學術自信和文化學術堅持,並使之成爲引領海洋社會全面、和諧發展的戰略文化學術推動力。”這既深刻體現了老社會科學工作者引領廣東文化學術團隊對國家與地區富强龢民族復興一種自覺責任的擔當,也通過《海洋社會學》的著述而清晰地表明該書在海洋社會學方面文化學術的戰略價值。

  二百九十六、2012年7月13—14日,廣東省社會學學會的一批代表參加了在銀川市舉辦的中國社會學會年會,提交了《呼唤海洋之回聲》一書及近20篇論文。兩會會長範英在論壇上對該書和他的個人論文《關於逐步完善海洋社會學的若干思考》作了重點講演,其中的論文如下:

  引 語

  近10年來,國内外部分學者對海洋社會學的研究經已有了一些眉目。2012年1月廣東推出的《海洋社會學》該書由範英、江立平主編,劉小敏、董玉整副主編,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1月版。著作可説有點代表性。各地關心這一領域的同仁對她的相關評價,也較集中地反映在廣東新近出版的《呼唤海洋之回聲》該書由範英、江立平、劉小敏、董玉整主編,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2年6月版。一書之中。綜觀國内外海洋社會學研究的良好勢頭,面臨的重要任務就是如何將該新興學科加以逐步地完善。

  對此,筆者曾經講過:海洋社會學今後無疑要以近10年研究的已有成果爲基礎。一是進一步全面認識和把握社會學既有的理論和方法以指導海洋社會學的創新探索,離開這一條,海洋社會學就可能變形走樣;二是進一步認識和把握社會學之外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並借鑒其中有益的養分,海洋社會學的研究才能創新;三是進一步認識和把握與海洋社會學密切相關的海洋學科的各種研究進展,以便吸納其中的精華所在,海洋社會學的研究才能豐滿;四是進一步開展海洋社會學各種專題定性、定量的調查研究,深入認識和把握海洋社會的全局與變化,爲形成的海洋社會學體系架構作出更加切實的支撑;五是要使現有較爲成型的海洋社會學體系架構不斷鎚煉成爲指導中國海洋社會建設或成爲更具科學性、普適性的世界人類共有的新興學科。範英、江立平主編:《海洋社會學》,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1月版,第60~61頁。]

  上述所引觀點,一方面可説是筆者對今後逐步完善海洋社會學的較爲粗略的總體看法,另方面也作爲筆者比較集中地在本文闡析“大小社會”與“大小社會學”、“大小世界”與“大小世界本體”這兩點思考的基本前提。

  一、關於“大小社會”與“大小社會學”的思考

  筆者認爲,思考“大小社會”與“大小社會學”的問題,對促進海洋社會學的逐步完善具有特殊作用。

  先看“小社會”問題。有學者指出:當前海洋社會學乃至中外社會學研究,主要是“小社會”範式。所謂“小社會”範式,是指在同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態等共處於並列地位的“社會”範式内研究問題。近10年來已有代表性的海洋社會學研究成果,大多是以“小社會”爲研究範式的。這種研究範式對於海洋社會學的初步探討具有一定意義,但難於認識海洋社會整體的系統結構,難於對海洋社會的全局問題作出宏觀把握。黎明澤:《海洋社會學研究的三大突破》,人民網,2012年4月26日。]

  再看“大社會”問題。該學者同時認爲:所謂“大社會”範式,是範英先生首次明確提練出來的全新概念,是指從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出發研究海洋社會問題。以範英爲領衔的廣東研究團隊主張回歸“大社會”的研究範式,即把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作爲統帥海洋社會學研究的核心靈魂和根本方法。它不僅包含了“小社會”研究的問題,而且對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規等本屬“大社會”範疇内的問題也進行了專門和互動的探索,對海洋社會學的學科建設以及中外社會學研究的深入拓展,均具有重大的理論變革、突破和超越。黎明澤:《海洋社會學研究的三大突破》,人民網,2012年4月26日。

  該學者關於“小社會”與“大社會”方面的觀點,原於筆者2009年初思考、設計《海洋社會學》體系架構時觸及的基本問題之一。當是時,筆者意識到用現今中外社會學界流行的“小社會”範式來考察全新的海洋社會和海洋社會學,很難理清海洋社會和海洋社會學的總體範疇——本應屬於海洋社會範疇内的東西進不了這一領域;結果必然是殘缺不全的海洋社會,從而形成殘缺不全的海洋社會學的體系架構。有鑒於此,筆者便提出了“小社會”與“大社會”的概念以及“小社會學”和“大社會學”的相關命題。

  這也就是説,“小社會”對應的是“小社會學”,“大社會”對應的是“大社會學”,都主要根源於西方社會學,是西方社會學的主要産物。如果從“大社會”或“大社會學”上講,馬克思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社會觀就是大社會觀或社會系統觀,認爲社會是個大系統,有系列的、系統的結構。比如經濟系統、政治系統、思想文化系統和社會生活系統等。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頁。]世稱社會學經典的《資本論》,馬克思就是運用其大社會系統觀來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環境、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和法規等這些作爲“社會”搆成的應然領域及其互爲交叉的各種社會現象和社會規律——包括陸地社會和海洋社會以及由它們互動運作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現象和規律。

  在西方,除了典型的馬克思之外,還有不少社會學家都是堅持“大社會”或“大社會學”理念的。例如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戴維·波斯諾,僅從他關於“社會學是對人類社會和社會互動進行系統、客觀研究的一門學科”範英、江立平主編:《海洋社會學》,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1月版,第697頁。]這一界定來看,裏面所講的“社會”絶對不是“小社會”而是“大社會”即“人類社會”,是對這個“大社會”内部各個搆成要素的互動關聯進行“系統、客觀研究”而成爲“一門學科”即“大社會學”學科的。可見戴維·波斯諾與馬克思在“大社會”與“大社會學”方面有許多一致性。

  如果以更加綜觀的角度來理解馬克思與戴維·波斯諾等的“大社會”與“大社會學”,人類社會不僅以社會環境、社會經濟、社會政治、社會文化、社會軍事、社會外交和社會法規等爲主要系統組成,而且各主要系統内部還有系列的子系統結構;此外,人類社會應是由陸地社會、海洋社會和空中社會或太空社會等系統搆成的。人們對於已成熟的陸地社會習慣成自然,但對正在形成的海洋社會却感到相當生疏,至於人類未來的空中社會或太空社會更談不上幾個ABC。不過,作爲“大社會”與“大社會學”則要在關注陸地社會的同時關注海洋社會的進展以及天空社會或太空社會的未來趨向。這些,“小社會”與“小社會學”的眼光是幾乎無法達到的。

  筆者受此理論觀點的啓發,在思考、設計《海洋社會學》體系的總體架構時,便將“大社會”與“大社會學”作爲主要定位,并力求使《海洋社會學》成爲“大社會”與“大社會學”的一次嘗試、一個縮影。當然,客觀存在的“大社會”與“大社會學”、“小社會”與“小社會學”並非互不關聯、互不爲用。“大社會學”是由大社會觀指引的社會學運作,“小社會學”則是以小社會觀作爲社會學研究的站位,這是它們之間的相對區别。但有這個區别不等於毫無溝通、毫無關係,也不是誰代替誰、誰否定誰。同時,一切要從實際需要出發,該用“小社會”與“小社會學”時,便用“小社會”與“小社會學”,該用“大社會”與“大社會學”時,便用“大社會”與“大社會學”,都能發揮社會學在描述、解釋社會問題上各自的應有功用。筆者認爲,在《海洋社會學》體系架構方面,運用“大社會”與“大社會學”更能描述、解釋海洋社會現象的衆多奥秘,這並不排斥“小社會”與“小社會學”方面在其中的配合與互成。

  問題在於,馬克思等所倡導的“大社會”與“大社會學”長期以來並没有引起中西方社會學界的應有重視,并且常被一直流行的“小社會”與“小社會學”所替代、所遺忘。這是相當遺憾的。尤其在中國,若缺少從“大社會”與“大社會學”着眼來審視全局整體的社會問題,頭痛醫頭、脚痛醫脚的弊端無疑會層出不窮。比如把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並列地擺在一起,看起來很重視社會建設,事實上也能説明一些問題,在一定範圍内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往往把許多原屬整體全局的社會建設的具體内容及這些内容之間的互動關聯都排斥在外,便很容易走向片面性而難於從總體上關注社會建設的整體全局。因此,國人應多用“大社會”與“大社會學”以及馬克思大社會觀之後出現的“系統論”來考察人類社會與國内社會。作爲海洋社會學研究工作者,若廣泛而深入地運用它,對於海洋社會學的逐步完善則是不可或缺的武器。

  二、關於“大小世界”與“大小世界本體”的思考

  筆者認爲,思考“大小世界”與“大小世界本體”的問題,對於如何逐步完善海洋社會學研究也是個重要的問題。

  這裏所指的“大世界”,主要是講全球共有、全球共舉和全球共享的世界。在海洋社會學研究中所講的“大世界”問題,則主要是指海洋社會學應有的“大世界本體”。這裏所指的“小世界”,主要是講某個國家或某地區内共有、共舉和共享的世界,在這裏則主要是指海洋社會學應有的“小世界本體”。本體即本身。海洋社會學本身應有不同的本體,即“大世界本體”和“小世界本體”。

  從目前研究情况看,廣東推出的《海洋社會學》擬可歸入“大世界”與“大世界本體”。這是有如下依據的:

  首先,她站在“大世界”的方位來構建全球性海洋社會學的相關體系、相關學説,内容涵蓋海洋社會的歷史演進、海洋社會與陸地社會的依存關係、海洋社會的人類屬性,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海洋法規、海洋個體、海洋群體、海洋組織、海洋社區、海洋資源、海洋價值、海洋生態和海洋建設,以及它們的互動關係和規律等全球性共有、共舉和共享的東西。

  其次,她站在“大世界”的方位來貫徹“共創和諧”的全球海洋社會的根本宗旨,並設專章闡明這一根本宗旨及重大意義,即有利於在全球强化社會學對海洋社會領域的研究力度,有利於在全球充實人們的海洋意識、海洋觀念、海洋視野和海洋理論,有利於在全球深入探索海洋社會、發現海洋社會、把握海洋社會和建設海洋社會。範英、江立平主編:《海洋社會學》,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1月版,第55~85頁。]這説明,該書不是出於某國某地的民族狹隘利益或地方主義利益,而是“從全人類整體利益角度來揭示海洋社會的發展規律,爲包括中國在内的全世界合理開發、和平利用海洋提供理論指導”。範國强:《藍色的奥秘,藍色的新潮》,《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4月23日。]總之,“崇尚世界海洋社會的和平;反對世界海洋社會的霸權;倡導世界海洋社會的互利”陳偉:《藍色的奥秘,藍色的新潮》,《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4月23日。]是她的全部指向。

  再次,她站在“大世界”的方位來闡析全球性海洋社會的相關概念、相關命題,代表的是一般海洋社會學應有的行文用度,特别是在闡析相關概念、相關命題的個案時,不以“我國”、“我省”而是用“中國”、“廣東”的稱謂並貫穿全書始末,表明瞭她的本體屬於“大世界”的海洋社會學,以區别於“小世界”與“小世界本體”的海洋社會學的固有特徵。

  從目前情况看,國内一些學者推出的若干部關於海洋社會學的文集式、著作式研究成果,擬可歸入“小世界”與“小世界本體”。這也是有如下依據的:

  她們多站在某個國家或地區的方位來構建全國性或地方性海洋社會學的相關體系、相關學説,内容涉及海洋社會的歷史演進,海洋社會的環境、經濟、政治、文化和軍事,海洋個體、群體、組織和社區,以及海洋資源、生態和建設等許多方面,爲建構“大世界”與“大世界本體”的海洋社會學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養分。但從她們站立的總體方位來説,主要不是世界全球性,不是人類共有、共舉和共享的意藴,而幾乎是以“我國”或“我省”的角度來闡析問題,來揭示海洋社會的相關機理,並直接爲“我國”或“我省”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社會服務。因此,筆者將這些文集性、著作性研究成果統歸入“小世界”與“小世界本體”的海洋社會學範圍。

  對上述目前國内研究海洋社會學的學科探索成果作出“大世界”與“大世界本體”以及“小世界”與“小世界本體”這兩種類型大致的、相對的劃分不一定準確、合理,應通過討論來逐步取得共識。但筆者的用意是積極的:

  第一,近現代特别是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的社會科學罕有從世界通行、人類普適的自覺方位推出著述,所關心的多是本國、本地的東西,中華民族學術文化在這方面的萎縮或倒退現象令人擔憂。

  爲了改變這種狀况,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會重要文件首次明確指出:我國的哲學社會科學不僅要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和服務社會,還要在這一基礎上打向世界,“産生世界影響”。葉佐英:《從精神文明學到海洋社會學的創建》,《呼唤海洋之回聲》,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24頁。]這種影響無疑是指全球性影響,無疑要爲世界人類服務。就海洋權益方面而言,如2000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關於“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這種霸權觀念,以及當年美國著名學者馬漢在《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爲美國的私利而大力鼓吹的“海權論”等雖有世界影響,但絶對不是站在人所共享、世界普適的方位來講,而是爲他們的一國、一地的霸權效命。因此,要真正站在世界方位來看全球性海洋社會的和諧建設,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斷不可有。

  這就要藉助於“大世界”與“大世界本體”的海洋社會學學説來宣示中國人民的世界胸懷和以天下爲己任的擔當精神。出於上述看法,在今後逐步完善海洋社會學自身學科的建設中,首先要盡量將已有的“大世界”與“大世界本體”的體系不斷地深化、發展起來,使之成爲世界性、國際性、全球性共有、共舉和共享的理論學説,自覺地擔當服務人類、造福人類的責任。其次要大力提倡寫作出版更多的此類學術理論著作,以建立、提高和鞏固中國學者於海洋社會學方面在國際學術理論界的應有地位和影響。

  第二,筆者認爲,中國不僅要在海洋社會學體系建設上不斷地深化、發展和完善能够打向世界、“産生世界影響”的、不同風格的一批著述即“大世界”與“大世界本體”的著述——這些著述在服務世界的同時雖然也兼有服務本國、本地的功效,但還要在立足本國、本地的主要是“小世界”與“小世界本體”的體系性著述上多下功夫,爲繁榮發展中國海洋領域的學術文化理論,爲國民進軍海洋的偉大戰略和黨政部門的科學决策提供切實的智力支持,在“海洋强國”、“海洋强省”的偉大實踐中充分展示海洋社會學的應有作用。

  這就必須切實地籌集好經費、組織好隊伍和培養好人才,以國内現實的各種海洋問題爲對象,在開展長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地完善原有的一些文集性、著作性著述,挖掘現實中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并力求寫出更加到位、更加對口、更加直接、更有深度、更能代表國内或地方水準的“小世界”與“小世界本體”的海洋社會學體系性著述,以形成國内或地方海洋社會學領域百舸争流的生動局面。

  結 論

  如果將筆者前述關於“大社會”與“小社會”、“大社會學”與“小社會學”的第一點思考,以及“大世界”與“小世界”、“大世界本體”與“小世界本體”的第二點思考交叉起來看,可以得出下面幾種結論:

  (一)是“大社會”與“大世界”交叉的同一,會形成海洋社會學的“大社會學”與“大世界本體”模式。如廣東推出的《海洋社會學》便是一例外,還可以生出此類模式的其他例别,但至今未見,有待開發。

  (二)是“大社會”與“小世界”交叉的同一,會形成海洋社會學的“大社會學”與“小世界本體”的模式。現有一些海洋社會學文集性、著作性成果雖然以“小世界本體”出現,但不是用“大社會學”來考察,所以目前尚無實例,有待開發。

  (三)是“小社會”與“大世界”交叉的同一,會形成海洋社會學的“小社會學”與“大世界本體”模式。但從現有的研究著作看,雖有“小社會學”的考察却無“大世界本體”的站位,目前也難找到例子,有待開發。

  (四)是“小社會”與“小世界”交叉的同一,會形成“小社會學”與“小世界本體”的模式。目前除廣東推出的《海洋社會學》之外的其他幾部文集或著述,比較明顯地展示了這種模式。這一模式既可作深化探討,也可將“小社會學”上昇到“大社會學”,或從“小世界本體”上昇到“大世界本體”。

  總而言之,筆者認爲,對“大小社會”與“大小社會學”,以及“大小世界”與“大小世界本體”這些相互關聯的概念與相互關聯模式的探討,是今後逐步完善海洋社會學諸多問題中應當高度重視的問題之一。重視了這個問題,當會創制出不同模式的海洋社會學體系架構,或更適應世界共同的要求,或更適應某個國家的要求,或更適應某個地區的要求,或更適應某個領域的要求,或更適應某個部門的要求等,而呈現出百花齊放、各顯神通的大好勢態。出於這一心意,不知深淺,寫了這篇拙文以求教於同行方家,並寄厚望於有志於斯的中青年學者繼往開來、潜心探索和執着前行。

  二百九十七、2012年8月2日,本會代表範英應邀參加省社科聯召開的“社科界關於文化强國“爲主題的座談會並作了《論文化自覺自信的獨特作用》的重點發言:

  胡錦濤同志在7.23的重要講話中,重申和强調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的偉大戰略和“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迫切要求。這就是説,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意識與行爲,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具有獨特的作用。

  一、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有利於全面形成社會主義文化强國建設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費孝通先生認爲:所謂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一要認識、理解和接觸自己的文化,二要吸納世界於我有益的文化並與之和平共處。(參閲費孝通:《費孝通論文化與文化自覺》,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頁)在今天,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各國進步文化的自覺性愈高和自信心愈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就愈牢靠、愈全面。在這裏,文化的全盤西化或文化的復古主義傾向,都是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天敵,都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格格不入。但目前這兩種現象都有明顯的表露,值得高度警惕。

  二、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有利於切實導引社會主義文化强國建設的文化行爲和文化追求。各個個人的文化行爲和文化追求可以是不同的,但它和作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總體的文化行爲和文化追求必須有切實的指引。例如,作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科學,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中必須强化的問題,重温江澤民同志的許多論述,特别是關於“四個尊重”,關於“科學當然包括社會科學”,關於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具有“四個同樣重要”,應當做好“五個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兩個不可替代”和“五個要求”等一系列真知灼見,今天更讓人倍感親切、到位。(參見江澤民:《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但只有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才能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中得到認真貫徹與落實,人們的文化行爲和文化追求才有切實的保证。

  三、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有利於持續强固社會主義文化强國建設的文化動力和文化杠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的動力和杠杆是多方面的,但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無疑是種重要的文化動力和文化杠杆。正如胡錦濤同志7.23重要講話所説,“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衆的原則”和“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若缺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這一重要的文化動力和文化杠杆,即使物質經濟生活等各方面條件都具備,也難於把社會主義文化强國建成;勉强建起了也可能因文化動力孱弱、文化杠杆斷裂而停滯不前甚至於倒退下來。

  如此看來,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並作爲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文化行爲和文化追求以及文化動力和文化杠杆等,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具有獨特的作用。因此,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國人必須逐步養成的人格和品格、知性與德性。

  二百九十八、2012年8月17日,本會會長範英應省政法委等近10個廳局聯辦的“創建平安廣東理論研討會”並作了《創建平安廣東 共識和力搆成》爲題的重點發言:

  要創建平安廣東、形成平安祥和局面,須在明確“以人爲本是宗旨、依法爲據是準繩”的前提下,全面認識“以和爲貴是追求”的“和力”搆成。這種搆成有許多要素,但相對地説:

  一、黨委領導是“和力”中的引力要素。中國共産黨是領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核心力量。在今天的社會建設特别是平安廣東的創建過程中,黨委領導就是引力要素。引力即引導力、吸引力,是“和力”搆成要素中的關鍵所在、核心所在。因此,堅持和改善黨委領導,使創建平安廣東的引導力、吸引力不斷提昇是重中之重、要中之要。而要提昇這種引導力、吸引力即引力,必須堅持立黨爲公、立黨爲民的根本宗旨,健全黨内民主與黨外民主,克服精神懈怠與能力不足、官僚主義和腐敗變質等危險。這也就是説,作爲創建平安廣東之引力的黨委領導,必須敢於正視引力要素中存在的各種弊端,善於化解這些弊端,充分發揮引力的關鍵作用和核心作用,把全省人民的各種“和力”要素引導過來、吸引過來和凝聚起來,是任重道遠之舉。

  二、政府負責是“和力”中的動力要素。我們的各級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的政府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它的一切工作人員都是人民的勤務員,都是人民的公僕。由政府負責社會建設特别是平安廣東的創建,是責無旁貸的天職即責無貸貸的動力。因此,政府負責是“和力”中的動力要素。政府落實各項以人爲本的工作等,依法行政、認真負責,就是動力充足的表現,反之則是動力欠缺、動力弱化或動力零化的明证。比如對一個社區流動人口、出租屋、機動車、公共場所、互聯網或食品等問題依法治理抓得到位,老百姓覺得有安全感,該社區的管理無疑是動力生猛的結果、行政盡責的結果;如果該社區“貪、黑、偷、假、毒、賭、黄”泛濫成灾,人身安全和財産安全等得不到基本保证,便説明該社區的管理乏力、軟弱甚至於歸零,老百姓哪有什麽安全可言、平安可言?可見政府負責這一動力的强弱、大小,所引起的社會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三、人大監督是“和力”中的推力要素。我國各級人大均有憲法賦予監督“一府兩院”的權力;省級和直轄市人大還有地方立法的權力。這兩種權力不能游離於社會建設特别是平安創建之外,不能只講黨委領導的引力要素、政府負責的動力要素,而不講人大監督的推力要素。輕視人大監督推力要素的認識和行爲,只用黨委領導的引力要素或以政府負責的動力要素取代人大監督推力要素的認識和行爲,都於社會建設和平安廣東的創建極爲有礙。事實上,立法、執法和司法是綜合交錯的過程,破除“權治”與“人治”而形成“法治”局面以及良法、善法的推行等,都要靠人大敲定,人大對相關社會建設與平安創建的立法和監督推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也只有强化人大監督推力要素,社會建設與平安創建才有法制推力的保证。

  四、政協聯動是“和力”中的助力要素。我國各級政協人才濟濟,在資政等各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在社會建設、平安創建的“和力”要素中,如果説黨委領導是引力,政府負責是動力,人大監督是推力,那麽,政協聯動則是助力。政協委員的提案、建言和人大代表一樣,往往具有覆蓋面廣和調研性、針對性、策應性較强等特點,所論問題,各級政府都必須作出限期内的回應和落實,因而對各級政府工作的促進作用比較直接、比較有效。在社會建設與平安創建中,若將政協看成是一種擺設,是可有可無的機構而排斥在外是不可取的。因此,把各級政協的助力要素自覺地、主動地、長期地納入“和力”之中,必將更大地幫助各級政府改善和提高行政能力,收到更好的行政效果,從而逐步達到政通人和、平安祥和、幸福歡樂、欣欣向榮的局面。

  五、軍隊支持是“和力”中的生力要素。我國人民軍隊的首要任務是保家衛國。但並不是説,它同社會建設、平安創建毫無直接關係。須知,即使在和平時期,一有天灾人禍,最先出現在人們身邊的,許多場合下都是軍隊的身影。幾十年來的事實無疑是最好的見证。同樣的,新時期的社會建設、平安創建,没有軍隊的支持,就没有了“和力”中的生力要素。軍隊支持作爲社會建設與平安創建“和力”中的生力要素,主要表現爲哪裏有危險,那裏就有他們生龍活虎的難忘形象、切實有力的解困行動、無微不致的愛心關切,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因此,擁軍、愛軍,什麽時候都不應忘記,什麽時候都不能丢棄。在今天,軍民共建社會和諧與社會平安,人們要一如既往地把這種生力要素發揚光大、創新發展,讓它發出更大的生力光芒,結出更多的生力碩果。

  六、大衆參與是“和力”中的主力要素。説到底,社會建設、平安創建是大衆之求、大衆之事、大衆之福,無疑要有大衆參與、大衆實踐、大衆認可。廣大人民群衆是歷史的主人、社會的主人、時代的主人,因而也是參與社會建設、平安創建的主力要素。無論戰争年代還是和平年代,無論執政前還是執政後,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絲毫不能動摇的。那種脱離群衆、運動群衆,視群衆爲僕人等不良現象之所以時有發生,究其根源,就在於違背了歷史唯物主義上述這一根本觀點。我們的社會建設與平安創建,最終要落實到“以人爲本”的宗旨上,也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衆自覺參與和自覺實踐,自己來解放自己。這正如“幸福不是黨和政府的恩賜”一樣,社會建設、平安創建也决非黨和政府的恩賜。這一道理,也只有通過廣大人民群衆參與社會建設與平安創建的偉大實踐所激發出來的主力要素和主人翁精神才能深入把握。

  七、社會協調是“和力”中的合力要素。這有兩層意思:第一是指社會建設與平安創建固然需有政府負責的動力、人大監督的推力、政協聯動的助力、軍隊支持的生力和大衆參與的主力,但這些力各有各的側重,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功用,同時也各有各的局限,都必須在引力即黨委領導下協調發力;第二,包括這些主體之力在内的整個社會,即各行各業許多主體之力,例如企業事業(社科智力也包括在此)、工青婦以及社會組織和群衆組織之類的主體之力等,都要在引力即黨委領導下協調發力。没有統一的核心引力指揮,彈奏不出美妙動聽的協調曲。也只有這樣的社會協調才能形成社會協調的合力要素。這就不能各打各的鼓,各敲各的鑼;也不能當南郭先生,濫竽充數;更不能抱殘守缺、相互推諉,不思精進與創新。因此,社會協調作爲社會建設、平安創建“和力”中的合力要素,是内容相當豐富的大學問。

  概而言之,創建平安廣東、追求以和爲貴的平安祥和,其“和力”主要由引力、動力、推力、助力、生力、主力和合力等要素搆成,並分别立定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人大監督、政協聯動、軍隊支持、大衆參與和社會協調及其之間的依次互動。以上看法不一定靠譜,僅供參考。

  二百九十九、2012年8月,本會常務副會長中山大學社會學係主任王寧教授,副會長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謝俊貴教授,分别撰寫的書評如下:

  《海洋社會學》原創性之我見(王寧):

  本人認爲,廣東學者範英等集體撰寫、於2012年1月出版的《海洋社會學》,是部洋洋66萬言的大著,更是迄今爲止國内外所能見到的比較全面、比較系統的海洋社會學學科性著述和實驗性教材交互相映的原創性作品。其原創性突出地表現在如下三大方面:

  一是全書基本結構和基本内容的原創性。該書的原創性,首先表現在基本結構和基本内容上所設的20章、五大部分中。

  第一部分主要從總體上指出時代呼唤使海洋社會學應運而生;海洋社會是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共創和諧是海洋社會學的研究意義;兼收並蓄是海洋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從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第一層次即主軸的第一維度——歷史維度,來考察海洋社會的内在變遷、外在關照、人類屬性及其與海洋社會的互動關係和互動規律。

  第三部分主要從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第二層次即主軸的第二維度——重心維度,來考察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規及其與海洋社會的互動關係和互動規律。

  第四部分主要從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第三層次即主軸的第三維度——主體維度,來考察海洋個體、海洋群體、海洋組織、海洋社區及其與海洋社會的互動關係和互動規律。

  第五部分主要從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第四層次即主軸的第四維度——實用維度,來考察海洋資源、海洋價值、海洋生態、海洋建設及其與海洋社會的互動關係和互動規律。

  在論述全書五大部分和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四大層次與主軸四維的同時,還緊緊地扣住了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主軸四維之外的總體四性——海洋社會總體時空的無限性、總體領域的廣袤性、總體人際的趨利性和總體平衡的根本性等及其生動狀態,以貫徹全書的“感恩海洋”、“以人爲本”的終極關懷。

  從上可知,該書基本結構和基本内容的原創性所表現出來的全面性、系統性是當下國内外同類著述中少有的。

  二是全書主要概念和主要命題的原創性。該書基本結構和基本内容的原創性,是通過全書主要概念和主要命題的原創性來突現的。翻開《海洋社會學》,各章出現的許多新概念和新命題入木三分、引人入勝,不愧爲一家之言。

  (一)如對“海洋社會學”的界定,作者認爲它是“研究海洋社會自身及其與人類共進退的一門分支社會學”。(該書《前言》第2頁—第4頁及第二章第30頁)這是既吸納他著成果又不同於别人的創新概念並作爲主體概念貫穿全書。

  (二)如對“海洋社會”的認知,作者主要從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海洋法規和海洋個體、海洋群體、海洋組織、海洋社區與海洋資源、海洋價值、海洋生態、海洋建設等各自的定義、各自的系列及這些定義、系列來綜合考察的,既避免了以偏概全的片面性,又突現了這些主要要素的應有地位和作用。

  (三)如一直以來,人們對海洋環境、海洋資源和海洋生態這一類相近的概念等,從未有過比較嚴格、比較科學的界定,但該書則下了一些功夫,作出了必要的區分。

  (四)如對上述基本概念作出一一界定後,還提出海洋環境就是海洋社會的生力、海洋經濟就是海洋社會的物力、海洋政治就是海洋社會的權力、海洋文化就是海洋社會的智力、海洋軍事就是海洋社會的武力、海洋外交就是海洋社會的和力、海洋法規就是海洋社會的制力;海洋個體就是海洋社會的有機細胞、海洋群體就是海洋社會的天然主宰、海洋組織就是海洋社會的公共用器、海洋社區就是海洋社會的栖息家園等一系列命題,都以深入淺出的通俗詞語來表述,既有一定的學理性,又讓人倍感親切有味。

  象這些概念與命題,全書比比皆是,不另多舉。足見該書在這方面的原創性,對其基本結構和基本内容原創性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是全書行文風格和論述特點的原創性。我國的社會學主要源於西方社會學,按西方社會學的行文風格和論述特點來研究世界或國内共有、共舉和共享的社會課題無可非議。但與此同時,如何注重中國自己的文化傳統,堅守中國自己應有的行文風格和論述特點,以確立中國本土特色、本土風格和本土氣派的社會學,除了費孝通等老一輩社會學家之外,現今的中國社會學在這方面似還存在一定差距。

  針對這種狀况,該書作者試圖廣納西方社會學優長之外並特别展示了中國的特色、中國的風格和中國的氣派。從這一角度來講,全書的行文風格和論述特點所具有的相對原創性是比較明顯的。前述該書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内容的原創性、主要概念和主要命題的原創性,無疑是用此法來充分表達的。

  (一)全書雖然以人類總體的視角來考察世界海洋社會的一般,但也充分展示了作者鮮明的中國立場、中國海權、中國利益和中國反對世界霸權與追求世界和諧海洋社會建設的博大心胸。

  (二)特别是運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詩詞、對聯等藝術形式,作爲全書各章的開頭,起到了提綱挈領、畫龍點睛和增加讀趣的效果。例如第二章“海洋社會: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的開頭是:“俯察魚龍,闊論水域,東南西北收眼底;細品珍奇,宏觀海圖,經緯縱横布全局”,第十八章“海洋社區:海洋社會的栖息家園”的開頭是:“紅日沉西,滿船豐喜,漁翁戴月舞歸途;炊烟漫户,鼎鐺飄香,百鳥斂翅暖愛巢”,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詩詞對聯等藝術形式的運用,實實在在地使中國風格、中國特點和中國元素躍然紙上。

  (三)全書各章、節、目及子目嚴格地按1—3—4—4制的統一形式寫作,各章、節、目及子目的對應標題形式均大致同一等,都不能不説是社會學的學術著作在寫作風格上的一種嘗試與創新。

  總而言之,該書在當今國内外海洋學中别開生面,爲讀者提供了許多原創性的學術觀點和學術思考,也使讀者提高了對海洋意識、海洋觀念、海洋理論和對海洋强球、海洋强國與海洋强省戰略的認知基礎,雖然不可避免還存在一些理論問題等有待繼續争鳴與完善,但作爲一部原創性著作與教材,應是近年來十分難得的優秀成果。

  《海洋社會學》的八大優勢(謝俊貴):

  作爲最先看過《海洋社會學》樣書,並應邀參加2012年3月下旬在粤召開的“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與〈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的一員,該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形成八大優勢的歸納:

  一、從總體上説,她具體展示了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這一意識社會學在海洋社會中的有機運用和最新飛躍。20世紀80年代末,由廣東學者範英等原創的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即意識社會學(錢學森語),經過近30年的持續深化和完善,已被寫進《廣東省建設文化强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成爲今後10年要不斷鞏固的“特色學科”和“重點學科”。我認爲,《海洋社會學》就是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在全新的海洋社會領域的具體運用和展示,同時又根據海洋社會的特性與要求,對意識社會學的一批概念、命題和原理作了有機的伸展和創新。該著之所以成爲範英等長期主編的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之第43部著述的學理在此,淵源也在此。同時,對原有意識社會學即精神文明學的突破並非易事,但《海洋社會學》的問世則是這種突破的有力印证。

  二、從總體上説,她與國内部分學者的研究,一起填補了中外海洋學和海洋社會學領域的空白。中外的海洋學主要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類别,其現狀是前强後弱。至今,要在海洋學中找到海洋社會學是不可能的,想在海洋社會科學中找到社會學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更别説在海洋社會科學中找到海洋社會學這一全新的子學科。(參見《呼唤海洋之回聲》,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66—67頁)按理説,社會學高度發達的西方應有關於海洋社會學的專門研究,但它們的百密一疏却留下了該學科在中外海洋學和中外海洋社會科學領域的歷史空白。針對這一歷史空白,中國一些學者首次提出了“海洋社會學”概念和海洋社會學研究的一批重大課題,並開展了近10多年來的摸索,已出版了若干論文集或著作,這些成果當然包括該著在内,從而推進了21世紀的海洋世紀對高度重視和開發海洋社會學這一新興學科重大作用的理性認知。

  三、從總體上説,她推出了較爲全面、系統的海洋社會學學科體系性專著和教科書同步的成果。該著在參與國内填補海洋社會學學科空白的研究進程中,歷經3年之久,對以“海洋社會學”命名的學科體系作了反復的搆思。國内近10年來的幾部論文集或著作式成果,給該體系設計提供了借鑒性作用,但所有資訊表明:關於海洋社會學的體系架構都處於零散狀態,要成爲比較全面、系統的學科模式,必須進行原創性的探索。從這個角度看,《海洋社會學》現在的這個體系架構,我認爲是比較全面、系統的,可以名副其實地作爲海洋社會學全新學科體系構建中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開創性成果。同時,她既有體系性專著自身較爲嚴格的要求和創新内容,又有教科書那種較爲適宜的設計與安排。這種體系性專著和教科書同步一體、交錯互促的創新研究,是很具特色的嘗試。

  四、從總體上説,她不僅是部體系性著作與教科書同步一體的學術性成果,也無疑是部適應全民海洋熱、建設海洋社會的優秀科普讀物。大家知道,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熱”要求人們首先要逐步認識海洋社會;由此必須瞭解海洋的環境、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法規等這些領域及其各自的重要功用;同時還要了海洋個體、群體、組織和社區在開發海洋資源、利用海洋價值、保護海洋生態、建設海洋社會各有何相應權利和重要責任,對海洋强國的戰略應作如何配合等。但國内在這些基本的海洋社會知識的宣傳普及方面還很薄弱,還很不到位。對此,該書則煞費苦心地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優勢和藝術形式,使這些難懂的學理深入淺出地、生動活潑地表達清楚,盡量讓初中程度的讀者也能閲讀。我認爲,該書每章均以引人入勝的詩詞、對聯等藝術形式别開生面,書中古今中外許多有趣的海洋故事令人難忘。通過這些手法寓教於趣的科普宣傳效果是明顯的。這也説明:高深的學術理論的創新探索,與同時成爲優秀科普讀物的可能性並不相互排斥,關鍵在於把握深入的研究與淺出的表述,特别是易爲人們接受的中國式表述。該著作在這方面給人以不少有益的啓發。

  五、從總體上説,她歸復了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和“大社會學”的研究,並成爲統帥海洋社會學研究的核心靈魂和根本方法。一直以來,中外流行的社會學中所指的“社會”,主要是“小社會”,即與經濟、政治、文化等並列的“社會”。這種“社會”即爲“小社會”。用這種“小社會”爲指導的社會學研究就是“小社會學”研究。近10多年來,我國對海洋社會學研究的那些基礎性成果,都是以這樣的“小社會”和“小社會學”來開展的。産生這種狀况的主要原因在於,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和“大社會學”研究立場,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幾乎被“小社會”和“小社會學”所替代、所遺忘。但《海洋社會學》則明顯地改變了這種狀態,在吸納“小社會”、“小社會學”既有養分的同時,非常鮮明地歸復了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及“大社會學”的研究定位。馬克思認爲,與自然界相區别的人類社會是個“大社會”,有其系統的結構,比如經濟系統、政治系統、文化系統等,各個子系統還有孫系統等。用這一立場來考察人類社會的海洋社會,便形成“大社會學”的研究範式。根據這樣的思路,才能合理地將海洋的環境、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法規等這些主要的客體領域劃入海洋社會,將海洋的個體、群體、組織和社區看成與客體領域相對存在和相互作用的海洋社會的主體,以及由海洋社會的主體和客體的有機互動去開發海洋資源、利用海洋價值、保護海洋生態和建設以人爲本的海洋社會。《海洋社會學》這些創見,無疑證明她在堅持、運用馬克思“大社會”系統觀和“大社會學”研究立場上的全新突破,也無疑引起了中西方現行社會學研究方法的重大變革。

  六、從總體上説,她站在了世界方位來考察嶄新的海洋社會,爲建設世界(包括中國、廣東在内)和諧海洋社會作出了理論基石性的探索。我認爲,該書不是立足於一省或者一國的實際而作的地域性文獻,而是從世界普適性、人類一般性的方位入手進行搆思、撰寫的著作,所展示出來的是人類共同擁有、共同遵循、共同追求的普世價值的折射與再現,深刻體現了以追求全球共享爲目的的世界精神。如書中第三章設專章討論《海洋社會學》的研究意義時,便開宗明義地點出了“共創和諧”的要旨,即共創世界和諧的海洋社會,是該著的一致追求。當然,追求共創世界和諧的海洋社會,也包括了追求共創中國和諧的海洋社會、廣東和諧的海洋社會在内。該書主編明確指出:《海洋社會學》是寫世界的《海洋社會學》,不是寫中國的或廣東的《海洋社會學》,凡中國的、什麽國的,什麽地區的,只能是個案,只能説明、證明世界的《海洋社會學》,而不是代替世界的《海洋社會學》;站在這樣的方位來寫全書、寫各章,並不排斥各章相關方面可以突出一下“中國”,但不要用“我國”或“我們國家”等字眼與行文。(參見《呼唤海洋之回聲》,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299頁)這説明,該書所作的理論闡析,所作的理論基礎,是以建設世界和諧海洋社會爲主要方位,同時服務建設中國或廣東的和諧海洋社會。這樣的方位和這樣的理論基礎,在海洋社會學研究領域確屬首例。

  七、從總體上説,她以打向世界、“産生世界影響”爲寫作的追求指向和努力目標,充分表明中國社會科學工作者立足本國、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寬闊心胸。有論者指出:黨的十七届六中全會重要文件在强調中國的社會科學不僅要繼續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和服務社會的同時,首次提出了要逐步打向世界、“産生世界影響”的更高要求。該論者還指出,《海洋社會學》就是這樣的學問,特别在及時地回應逐步打向世界、“産生世界影響”這一更高要求方面,該書的追求指向和努力目標值得充分肯定。(參見《呼唤海洋之回聲》,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24頁)我認爲,近60多年來,中國的社會科學多以本國本地的事情爲研究重點是對的,但在逐步打向世界、“産生世界影響”方面確實重視不够。爲逐步改變後面這個問題,努力落實黨的十七届六中全會重要文件首次提出的更高要求,透過該書的體系架構、概念命題、論述内涵、行文布局和方法方位等,的確如上述論者所言,是及時地回應了逐步打向世界、“産生世界影響”的實際行動,是立足本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寬闊心胸的明证。對這樣的學術著作的肯定和鼓勵,也是一種時代要求的重大責任。只有這樣逐步來做,中國的社會科學才能在世界學術園地發出聲音、争得話語權和占得應有的席位。

  八、從總體上説,她從2012年1月出版到現在已得到讀者的好評、學界同仁的肯定和傳媒單位的廣泛推介,社會反響較强烈。該書在此前國家提出“海洋强國”宏偉戰略和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届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强國”建設宏偉戰略的背景下出版,因有2012年3月下旬“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與〈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的舉辦。這一論壇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光明日報》評論部、求是《小康》雜誌社、中國範仲淹研究會等聯合召開,來自省内省外150位代表與會。會後廣東電視台、《人民網》、《光明網》、《南方網》、《廣東社科聯網》等10多家媒體作了報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雜誌主辦的《中國社會科學報》,曾以兩大彩版重點推介全書並在該報網上廣泛宣傳。由這些資訊重點形成的文集《呼唤海洋之回聲》(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2年6月版)共收進60多篇評論或報導。該文集出版後,即於2012年7月中旬在銀川市召開的“中國社會學會2012年年會·中國第三届海洋社會學論壇”上首發及作專題報告,也得到好評。就是説,《海洋社會學》本身在廣東的首發和對該書首發大會文集在全國社會學年會上的首發,其社會影響逐步擴大,社會反應逐步强烈。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該著走向世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産生世界影響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由於國内外海洋社會學的理論研究只是近10多年的事,對此作出學科體系性的探索道路還較長,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逐步深入開展。這就决定了現有的《海洋社會學》一書也必然存在相對欠缺的東西,還有待進行相對完善。但從總體上來説,她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而具有領先於中外同行的前述八大優勢。

  三百、2012年9月15日,廣東社會學學會“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换届會議暨“農村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學術研討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行政大樓召開。會議由廣東社會學學會主辦,廣東社會學學會“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廣州市北斗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60多位專家、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員分别來自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廣東省農業廳、廣州市農業局等政府部門,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廣東社會學學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等社團組織。

  會議由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社會工作學會常務副會長、“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興杰教授主持,廣東省社會學學會會長範英研究員參加會議並首先作了《三農興,國家興》的專題講話。“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上届常務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史傳林副教授全面總結了過去幾年的工作,新任常務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潘軍副教授則對未來幾年的工作進行了展望。會議選舉張興杰、潘軍、劉洪盛、藍宇藴、史傳林、杜金沛等39人爲“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新一届主任委員、常務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副主任委員及常務委員。

  會議的第二階段,與會專家圍遶“農村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廣東省農業廳新農村建設指導處處長劉洪盛、華南師範大學教授秦兆年、華南農業大學社會學係教授廖楊、廣州市民政局樑國勛等13位專家先後發言。華南農業大學社會學係教授王建平對研討會作了精彩的總結和點評。會議一致認爲:當前社會工作參與農村社會建設勢在必行,社會工作可以而且應該在農村社會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這次會議的召開非常及時、非常重要,爲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社會建設指明瞭方向、理清了思路。

  本次學術研討會還由有關專家,本着“公平公正、質量爲先”的原則,嚴格評出了21篇獲奬論文,其中樑國勛、劉勤、馬駿、杜金沛等人的4篇論文榮獲特等奬;向安强、郭艷華、李保平、郭繼民、樑綺惠等人的10篇論文榮獲一等奬,另有7篇論文榮獲二等奬。所有獲奬論文均由廣東社會學學會頒發證書,會後將公開出版論文集。同時,大會還發送給每位與會代表《喜看稻椒千層浪》、《回眸一笑百媚生》和《呼唤海洋之回聲》等著述。

  三百零一、2012年9月15日,本會會長範英以《三農興 國家興》爲題的講話如下:

  各位專家、學者:

  秋高氣爽,廣東社會學學會“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换届會議暨“農村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學術研討會,將促進本會“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在回顧上届工作的前提下,更加扎實地開展新一届的工作,更加扎實地爲我省、我國的“三農”建設、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作出新的努力與奉獻。

  廣東社會學學會“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於2006年成立,是本會7個專業委員會之一。發起成立這一專委會的張興杰教授和史傳林副教授等都是廣東社會學學會和華南農業大學的骨幹,其成員大多數是省内院校、黨政機關和研究部門中從事“三農”探討的理論工作者與部分基層單位的實際工作者。上一届的工作充分表明,廣東社會學學會把“三農”專委會設在華南農業大學這一百年名校内,並使之成爲廣東“三農”問題研究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之一,是經得起實踐驗证的。我謹代表廣東社會學學會表示衷心的敬意!

  我們知道,“三農”問題一直是中央最爲關心的重大問題,這些年的第一號文件,都是關於“三農”方面的;現在要開展社會建設和社會工作,農村的問題尤其重要。

  不講别的,僅從中國耕地情况來説,死保18億畝的底綫、人均1.38畝的底綫、僅爲世界人均水平40%的底綫;在廣東,人均耕地僅占全國的29%,只有0.41畝。這是必須引起國人和粤人高度關注的大事。民盟廣東省委的調研指出:我省每年的糧食需求3800萬噸之多,但每年只産出1400萬噸,缺口高達2400萬噸。造成這一現象有許多原因,主要是耕地面積在近30年來幾乎减少了一半。廣東糧食缺口那麽多,正如華南農業大學學者胡新艷所雲,自給率只占35%,65%要靠外購(其中68%靠外省,32%靠國外進口)。上述廣東兩組數據雖不完全一致,但都説明我省面臨耕地與糧食的嚴重問題,特别在世界糧食原本一直緊張的背景下,一旦天灾人禍,進口被卡、外購無路之時,廣東1.05億人口該怎麽活法?這説明“三農”專委會對諸如此類重大問題進行社會學研究的重大責任,就是説,能爲廣東或全國留下“三農”探索的足迹是項值得稱頌的功業。

  在廣東,一批“三農”研究的老前輩己爲我們樹立了學術的榜樣。其中有一位叫鄧植儀(1888—1957),東莞人,於1935年擔任中山大學農學院院長,與彭家元先生合著的《土壤學》標誌着我國土壤學學科體系的創立。

  土壤是人類從事農業生産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人們衣食的源泉,我國早在《禹貢》一書中就將當時九洲的土壤類型、地理分佈和土地分級作了記述。但近代以降,我國科學文化發展速度和水平遠遠落後於歐美各國,就土壤科學而言,19世紀中後期國際學界已進入蓬勃的發展時期,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然而在我國,直到上世紀的20年代前後,隨着一些農業專門學校的創建(如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廣東的農業專門學校及中山大學農學院),近代土壤學才得以在我國開始傳播。以鄧植儀老前輩爲代表的土壤學無疑是廣東人的光彩、中華民族的光彩。他的事迹在2011年9月15日《南方日報》“廣東老學人”專欄中作了長篇介紹,其人其事對“三農”研究的同仁大有鼓舞和啓迪。

  借此機會,我還要講一下“三農”研究的另一位先驅陸精治(1894—1986)。他是南海人,解放後一直任廣東省政府參事,主要從事農書的日譯。他早年與彭湃留學日本,都在早稻田大學就讀,彭攻經濟,陸攻農科,並成爲好友,一起參加日本左派活動和國内“五四”運動。畢業後,前者成爲轟動全國的海陸豐農民運動的著名領袖,後者則從事基層農業方面的工作。

  因上世紀70年代末,中央黨史辦和省委黨史辦在專門研究彭湃歷史中,缺少日本時段的史料而找到彭湃友人中唯一健在的老人陸精治,關於他與彭湃的結誼和一起參加“五四”運動的回憶就是在那時傳開的。

  根據他的回憶與口述,我於1980年初便寫成《彭湃同志在日本》的文章發表在《羊城晚報》,詳細的則在多家刊物連載,後被收進廣東省委黨史辦、中央黨史辦相關文獻中。但包括這些文獻采集時及前後許多歲月,陸精治老前輩却從未提及他寫過重要影響著作之事。

  只是在他逝世後的24年即2010年9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美國和廣州的親屬們才從網上看到至今還在銷售這些著作的信息,便馬上花上幾百元,如獲至寶地從上海三民書店和上海啓智書局網購影印本。我認爲,這些著作不僅於當時也於當今均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文化價值。

  其中,約在1926年32歲時所寫的《改進廣東全省農業計劃》一書,由上海三民書店出版發行。應該説,這是廣東第一部關於改進全省農業狀况的設計。約在1930年36歲時,又寫出《中國民食論》即《糧食學》上下册的大部頭,由上海啓智書局出版發行。應該説,這是中國第一部專論“民以食爲天”的糧食學巨著。它的體系架構宏大,從古今中外的糧食問題講起,涉及諸多與“三農”緊密相關的學科知識,真實地反映了當年民不聊生、餓殍遍野的國情,從而提出高度重視糧食問題以及化解中國糧荒的對策。

  陸氏這兩部代表性著述,先後引起廣東和中國當局的極大反應,一批國民黨高官包括戴季陶、於右任、胡漢民、王寵惠、焦易堂、譚延閣、黄霖生等,或爲序,或題詞,或捐資支持出版,並給予很高的評價。

  不過,也因有這些“反動派”高官的評價,解放後便成爲作者保護自己和家人安全而一直未能公開的“秘事”,家人一直都不知這兩部代表作問世已有80餘年之久,今人更無從瞭解這些著作的情况,廣東相關方面的史籍也根本没有提及此事。現在終於有了這些著作的影印本,很希望有熱心者進行研究。範會長講話後,即有數位學者表示非常願意把這項研究做實做好。]

  今天也巧得很,正是鄧植儀老前輩探索《土壤學》成就重新宣傳的一週年,也是陸精治老前輩探索《糧食學》壯舉重新發現的兩週年。這兩位老前輩分别在《土壤學》和《糧食學》上的率先創建,如同廣東該領域和其他領域的一批老前輩一樣,身上都秉有嶺南文化敢於和善於天下先的優秀品質和學術精神,更是從事“三農”研究的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學習的楷模。

  我在這裏所講的上述舊事,是想説明:在“三農”領域作出過努力,不管你的文章或著作發表在哪裏,名報名刊名社也好,平常報刊出版社也好,都不必介意,只要有用,歷史是不會忘記的,遲早都會被他人或後人重視、發現而成爲人類的知識財富之一,成爲“造福鄉梓”、“造福世人”的利器之一。因此衷心地祈願廣東社會學學會“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的同仁,在新時期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和服務社會方面,“路遥知馬力”,“出水才看兩腿泥”,不爲一時之權勢和名利所阻,不爲一時之困境和冷遇所阻,不爲一時之高低評價和獲奬與否所阻,自覺自信地爲“三農興,國家興”的“三農”(不光是農業)現代化而持續地發出應有的光和熱。

  最後,祝换届會議和研討會開得成功,祝大家國慶、中秋歡樂幸福!

  三百零二、2012年7月下旬—9月22日,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省社科聯召開了四次“文化强國論研討會”,與會主要骨幹近90人次,對兩會年初提出的“文化强國論”的重大課題進行了反復探討。兩會會長範英教授在主題講演中指出,“文化强國論”是由十五大和十七届六中全會關於“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的偉大任務而引發的系統化、理論化的首次構想,基本結構共分6大部分約50個專題,這是兩會同仁經過多次研討活動之後厘定的成果,主要包括:(一)提出“文化强國”的國内外背景及若干條件;(二)軟件文化與硬件文化、事業文化與産業文化、精英文化與大衆文化、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陸地文化與海洋文化、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個體文化與合作文化、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以及人本文化與社會文化等的互爲關係;(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國特色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的改革創新、經緯分明的榮辱觀念、文化服務的兩爲方向、繁榮文化的雙百方針、中國氣派的社會科學、新聞傳媒的輿論導向以及文藝創作與網絡文化等在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文化主體内容的概貌;(四)“文化强國”的總體配套實施、專項配套實施、地方配套實施、行業配套實施、群體配套實施、家庭配套實施、個體配套實施、漸進配套實施、聯動配套實施、求是配套實施;(五)黨委領導工作機制體系、政府管理服務機制體系、主體自律約束機制體系、社會他律監督機制體系、事業全民公益機制體系、産業組建經營機制體系、人才培育創新機制體系、績效評價激勵機制體系、開放交流合作機制體系、體制綜合保障機制體系;(六)文化的創新力、文化的生産力、文化的競争力、文化的凝聚力、文化的輻射力和文化的綜合力等。

  三百零三、2012年11月15日,兩會部分主要骨幹就十八大重要文件再次强調的“文化强國”建設和“海洋强國”建設的全新課題,進行了認真的思考與觀點交流。與會代表一致認爲,兩會近幾年來一直關注的上述兩大建設問題,必須持續地抓下去,並要抓出一批新的成果來。範會長認爲,文化强國的研究,要特别重視六大力素的探討,這是因爲: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對“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强國建設”這一艱巨任務的重要意義、發展道路、兩爲方向、雙百方針和基本原則等均作了精闢的論述。這無疑是對十五大提出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文化”概念以及對十七届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强國”建設的再次强調與理論昇華,並成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的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强國建設必須在“扎實”二字上下功夫。只有扎扎實實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才有文化的根基和文化的保障。這就要在六大重點力素上不懈地抓好:

  一、必須扎扎實實地抓好中華文化創新力建設。我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之民族,更是富於創新精神之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史充分證明,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有如川流不息的血液不斷地注入人們的精神家園。同時在世界文化的交流濟會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獨特功用。在建設文化强國進程中,我們對自己民族的文化無疑要有高度的自覺自信,無疑要在傳承其文化創新力中全面吸納其他民族文化之精華,扎扎實實地創新文化觀念、文化理論、文化體制、文化機制、文化生産、文化分配、文化消費、文化傳播、文化生活和文化享受等,推進整個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二、必須扎扎實實地抓好中華文化生産力建設。所謂文化生産力,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理念指導下進行文化生産即精神生産所形成的力量。可見一個民族的文化創新力是其文化生産力的先决條件。但有了文化創新力這一先决條件却没有扎扎實實地把它轉化爲文化生産力,既可能窒息文化創新力的發育成長,又可能使文化生産力委靡不振。這種狀况在古今中外都有不少案例。在建設文化强國進程中,我們不僅要扎扎實實地抓好中華文化創新力,從而形成中華文化生産力的先决條件,同時還要扎扎實實地把這種文化創新力不斷地轉化爲中華文化生産力,以形成文化軟實力中的火車頭,帶動中華文化强國的列車持續運行。

  三、必須扎扎實實地抓好中華文化競争力建設。一般而言,文化競争力是建立在文化創新力和文化生産力等基礎之上的文化力,有其正能量與負能量之别。這裏所説的中華文化競争力就是正能量的文化力。在世界國家或民族的交往中,與經濟、政治等一樣,文化合作和競争是客觀存在的。就是在一個國家或民族裏面,各個地區、領域、部門,甚至於個人之間等的文化合作與競争也同樣如此。問題在於,要扎扎實實地抓好文化競争力自身,如果離開扎扎實實地抓好文化創新力和文化生産力等便無從談起。這叫做“堤内功夫堤外做”或叫做“功夫在詩外”。

  四、必須扎扎實實地抓好中華文化凝聚力建設。我中華民族之萬劫不磨在於民族的高度凝聚力。而民族凝聚力中的文化凝聚力則是它的關鍵。關鍵失,人心散,何來凝聚力?關鍵在,人心聚,無堅而不摧。在建設文化强國進程中,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道德素質、法制素質和審美素質,不斷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等,這些强化中華文化凝聚力的重大舉措,也只有扎扎實實地做,才能把美好的願望變爲現實,中華文化凝聚力這一關鍵才能生效,才能如虎添翼。

  五、必須扎扎實實地抓好中華文化輻射力建設。這有個“内輻射力”和“外輻射力”的相對性。中華文化内輻射力是很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中華内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相互輻射力、精英文化與大衆文化的相互輻射力和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的相互輻射力等。中華文化外輻射力則主要包括中華文化對亞、歐、美、非等洲的輻射力。作上述大致的區分,才有利於把中華文化的内輻射力擺到應有的位置,以引起人們的重視並進行扎實的建設,也只有這樣,才有底氣和能力講中華文化外輻射力的建設。謹就外文化輻射力而言,務必重視世界各洲、各國文化背景的差异,實事求是地强化,有的放矢地運作。因此,在建設文化强國進程中,扎扎實實地抓好中華文化輻射力的重大課題有待適度、廣度、密度和深度的開發。

  六、必須扎扎實實地抓好中華文化綜合力建設。前述中華文化的創新力、生産力、競争力、凝聚力和輻射力等,都是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要素。這些要素的有機搆成,便是中華文化軟實力的綜合。但這種軟實力的綜合還不能説是中華文化綜合力的整體。從中華文化綜合力的整體看,它不僅内含中華文化的軟實力,還内含中華文化的硬實力即物化了的軟實力。我們既不能把軟實力等同於硬實力,也不能把硬實力等同於軟實力。只有把中華文化的軟實力與中華文化的硬實力有機地融合起來、和合起來,纔可稱道中華文化的綜合力。中華文化的這種綜合力正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支柱。因此説明,在文化强國的進程中,建設中華文化綜合力任重道遠、前景無限,必須扎扎實實地抓好它。

  三百零四、2012年11月16日—17日,本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爲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充分發揮學者資政議政、服務社會的功能,應邀與羅浮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開展“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加快風景名勝區管理昇級”爲主題的座談會。

  學者們一致認爲:現爲4A級羅浮山風景名勝區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優越的區域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藴以及獨特的文化資源,具有管理昇級、加速發展的堅實基礎。但由於在發展定位、文化提煉、宣傳推介、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一些問題,導致了羅浮山風景名勝區的地位和影響力與其擁有的資源不相稱,它在豐富廣東人民文化生活、加快美麗廣東建設中的作用尚没有充分發揮。爲此,與會專家主要從夯實文化内涵、擦亮旅遊品牌、加大宣傳力度特别是在管理角度提出風景名勝區管理昇級的相應對策。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原副主席,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社會學學會會長範英研究員指出,十八大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體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大塊内容,與羅浮山風景名勝區聯繫最爲緊密的是生態文明建設。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響亮口號,落實到這裏就是要建設美麗羅浮。這爲羅浮山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昇級提供了重要機遇和濃厚氛圍。羅浮山風景名勝區要實現管理昇級,最關鍵的是要認清羅浮山本來的、真實的面目,然後再來思考哪些東西需要凸顯張揚,哪些東西需要錦上添花。爲此,他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參考建議:

  一是定位要精準。範英研究員一針見血地指出,羅浮山風景名勝區存在最大的問題是定位比較散、多、雜,中心不很突出,定位問題没有很好地研究。他建議,羅浮山風景名勝區的定位一定要圍遶道教文化做文章,突出道教文化,整個風景名勝區乃至整個博羅縣都要拿準道教文化這一定位。這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爲什麽這一風景名勝區要以道教文化來定位?爲什麽説它是這一風景名勝區管理昇級的關鍵所在?

  二是品牌要響亮。定位决定品牌,定位準了,品牌就要過硬。他建議風景名勝區不要四面出擊,要圍遶中心打造品牌,圍遶特色打造優勢,在品牌戰略上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新,人新我特”。

  三是宣傳要到位。要營造現代化、信息化、多媒體的宣傳體系,没有現代化的宣傳手段,就很難上檔次,因此要打一場持久的宣傳戰。當前,該風景名勝區喫虧就吃在宣傳上,不敢宣傳、不善宣傳、没有能力宣傳,這是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是投入要加强。範英研究員指出,博羅縣和惠州市兩級政府對羅浮山的重視力度還不够,没有充分意識到羅浮山這一風景名勝區巨大的經濟潜力和它對子孫後代的長遠價值,從而在挖掘羅浮山資源方面顯得氣魄不大。實際上,博羅縣有這樣的山水、有這樣的景觀文化,非吃羅浮山風景名勝區的飯不可,關鍵是各種力都要加强投入,要有高招、有點子,肯想辦法,這樣才能發展起來。

  五是管理要提昇。提昇管理水平是範英研究員重點强調的内容。他指出,定位清楚了,品牌有了,宣傳有了,支持力度有了,關鍵就看管理了。爲提昇管理水平,他提出了八個方面的具體思路:其一是觀念管理。觀念管理是前提。用什麽樣的理念去管理,是新觀念,還是老觀念,抑或創意觀念,影響頗大。因而要樹立改革創新向前闖的觀念,要發展創意觀念。其二是文化管理。文化管理顯境界,是比較科學、比較高端的管理,没有文化管理,就没有文化創意,就没有文化創業。其三是體制管理。體制管理是基礎。只有理順内外管理體制才能放開手脚干。其四是機制管理,機制管理是關鍵,機制失靈,通盤散亂。其五是環境管理。環境管理是保障,没有環境的管理,髒亂差便習以爲常。其六是技術管理。技術管理是支撑,要推行精細化管理、行業化管理以及專家化管理。其七是人才管理。人才管理是關鍵,要學會求才、重才和長才。其八是總體管理。總體管理是歸宿,是各項具體專項管理的有機合成。總之,這一風景名勝區管理昇級任重而道遠,要深挖内涵,揚長避短,要把它當成血肉相連的親人一樣全心全意來經營管理。

  海軍兵種指揮學院教授、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副會長盧黄熙提出了三個方面建議:一是要打造核心文化。他指出,羅浮山風景名勝區最迫切的問題是要搞清它的核心文化是什麽,基本文化(基礎文化)是什麽。二是在生態景觀方面要考慮如何整合周邊景區,如何提煉特色景點和優勢景點,從而增强其吸引力。三是在軟件服務方面要提昇。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所所長、亞太經濟時報社社長莊偉光研究員表達了對羅浮山管理昇級的充分信心和滿懷期待,他指出,羅浮山是一塊没有開發的處女地,很多地方需要雕琢,尤其是賴以自豪的文化底藴十分深厚,但養在山上人未識,没有充分挖掘出來。因而要抓住十八大提出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等戰略的契機,利用好汪書記的“生態旅遊鏈”的旅遊發展戰略,着重提昇風景名勝區的軟件,挖掘風景名勝區的文化内涵,開發具有潜力的生態資源,提昇風景名勝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廣州市白雲山管理局規劃處原處長、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歐陽榮基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議:一是建議開闢“仙道行踪游”的旅遊綫路。可以跟旅行社、大學歷史係師生建立更好的聯繫,嘗試建立從廣州白雲山到羅浮山相對接的旅遊綫路。把當地的文化老人找出來,整合資源編撰一本《羅浮山追古》的書籍,加大宣傳力度。二是要有超前眼光和創造性思路。他舉例説,隨着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在廣東人口比例中超過12%,可以考慮在羅浮山周邊建立“老人村”、“老人城”。英美國家在建立“老人村”方面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北京等大城市有這方面的現實需求,投資商也樂於投資,羅浮山可以好好規劃一下,跟周邊的村鎮結合起來搞幾個高級的老人村、老人鎮。一方面是要敢想,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細節工作,健全相關手續,只要手續齊全,招商引資根本不成問題。三是要提昇管理水平。要實現管理的信息化和細節化,譬如鐘鼓樓的設計和牌匾的設計,要有氣魄、要有美感、要人性化。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李飏研究員提出了羅浮山打造四種特色文化的建議:一是凝練神仙文化。二是提昇道教養生文化。道教是中國最本真的宗教,要讓道教傳統與現代結合,最關鍵是是要關心壽命與生活質量,關懷人的終極幸福,關注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後對健康的呼唤。三是發展中藥文化。羅浮山具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需要考慮怎樣開發這些資源,弘揚中醫藥文化。四是詩歌文化。要把留下足迹的歷史文化名人的詩歌編撰起來,給現代人浮躁的心態以清凉的精神安慰。

  廣州市委黨校哲學與文化學教研部副主任、廣東省社會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霍秀媚教授建議,圍遶“休閒養生、道教文化”打造一兩句宣傳口號,整合房地産開發的相關資源,在宣傳推介方面多下功夫。

  廣東藥學院人文社科部主任、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吕志教授建議,羅浮山風景名勝區要突出三個特色:一是自然景觀特色。需要發掘羅浮山的自然景觀特色。二是紅色遺址特色。考慮如何將東江縱隊資源打造爲大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是道教文化特色。在挖掘特色的基礎上重點開發生態之旅、紅色之旅和神奇之旅(也即休閒養生之旅)。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所研究員、廣東社會學學會理事楊荷卿提出了利用文化節來打造旅遊亮點的建議。

  廣東警官學院教授、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常務理事嚴考亮建議,可以考慮開發農業生態旅遊,要結合當地資源,着重開發枇杷、梅園等爲代表的農業生態旅遊。

  《探求》雜誌副主編、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常務理事温朝霞教授建議,可以發揮小説、影視、流行音樂等文化傳播渠道的優勢,增强其宣傳力度。

  海軍特種兵指揮學院中校、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郭繼民建議,最好把歷史文化名人的作品製作成一面文化墻,開設以羅浮山文化資源爲主題的“文化大講堂”活動。

  廣州大學程潮教授、廣東省社會學學學會副秘書長提出,提昇宣傳的具體思路是:在宣傳内容上,要突出“四仙”:一是宣傳仙人。突出羅浮山作爲道教發源地在時間上比較早。二是宣傳仙境。突出自然美、山水美,是城市人最渴望的地方。三是宣傳仙迹。四是宣傳仙遊(韵)、遊仙詩。在宣傳對象上,要把握學生、老年人、學者等不同身份遊客的不同需求,加强宣傳的針對性。

  學者們的發言和建議在羅浮山風景名勝管理區領導中引起了强烈反響。羅浮山風景名勝管理區副書記許新輝一再表示,這次調研座談會是一次認真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生動體現,是我們風景名勝區管理者十分難得的學習機會,充分顯示了專家學者的直言、智慧和專業精神,充分發揮了專家學者服務社會、服務基層的功能,希望能够建立長期合作與交流的平台,借專家學者的智慧推動我們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昇級。

  三百零五、2012年1—12月,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出版《海洋社會學》、《呼唤海洋之回聲》兩書,召開“文化强國、海洋强國暨〈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及多次中小型研討會、座談會之外,還組織三大重點課題的攻關:一是《文化强國論》專著,共設六大部分、50章,約60萬字;二是依靠兩會内部中青年骨幹的自力更生,開展去年初出版的、66萬字的《海洋社會學》專著的英譯工作;三是撰寫《海洋社會ABC》小叢書第一批共10部——《海洋歷史ABC》、《海洋生態ABC》、《海洋經濟ABC》、《海洋政治ABC》、《海洋文化ABC》、《海洋軍事ABC》、《海洋外交ABC》、《海洋法規ABC》、《海洋建設ABC》、《海洋生活ABC》等科普叢書。這三大重點課題正在分别運作,計劃於2013年年底前即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成立20週年前隆重推出一批。另,2012年1—12月,兩會合刊《文明與社會》共編發了12期,約15萬字,重點宣傳兩會學習、貫徹十七届六中全會和十八大重要精神,突出“文化强國”與“海洋强國”兩大主題,專注兩會學科建設的理論創新和服務文明社會建設的辦刊宗旨,向國内、省内相關部門及兩會理事會員長期無償地發放,社會效益顯著,也得到省内外廣泛好評。2012年1—12月,兩會分别或聯合召開了近15次不同層次的骨幹會議,一批老中青年相結合、理論工作者與實際工作者相結合的骨幹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爲兩會一應學術研究和社會活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三百零六、2013年3月8日,兩會會長範英對2012年度工作總結和對2013年度工作設想的報告如下:

  在十七届六中全會和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和社會學學會(簡稱兩會)於2012年度内聯合辦會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2012年1月1—2日,兩會等在廣州舉辦了“新時期弘揚鐵道兵精神理論研討會”,與會代表300多人,收到論文近40篇。會上,兩會會長、大會主持人範英教授就“新時期鐵道兵精神”的命題提出了三大理論研究新觀點:一是關於“鐵道兵精神”的四個形態説——即原生形態、再生形態、衍生形態和融生形態。二是關於“鐵道兵精神”的四個層次説——即鐵道兵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傳統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鐵道兵爲國爲民吃大苦、耐大勞、無私奉獻的大無畏精神;是新時期振興中華、弘揚鐵道兵精神的内在質素。三是關於“鐵道兵精神”的四個内核説——即把艱苦留給自己、把青春獻給祖國、把幸福帶給人民,把愛心傳給後代。本次大會的信息由省内外多家媒體持續報導。大會後還進行論文評奬和出版了論文集,收到廣泛的社會影響。

  二、2012年1月8日,兩會和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在東莞市聯合舉辦“《特色管理創新模式研究》新著首發座談會”,與會代表100多人。該著作是兩會於上世紀90年代以來長期主編的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的第42部,也是該叢書中連續探討“文化强國”中之“文化强醫”專題的第四部,即繼《和諧醫患關係建設概論》、《文化管理創新模式初探——全國文明先進典型廣東省中醫院的綜合考察》、《機制管理創新模式概論——全國文明先進典型高州市人民醫院改革巡禮》之後,重點總結、提昇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實事求是地改革的路向,全書36萬字。與會的省衛生廳、東莞市人民政府、市衛生局及相關醫院代表對該著的出版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晚會上,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的員工還集體朗誦了該書以新三字經形式寫成的《太醫頌》。年初,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榮獲“三甲”醫院稱號。該著總結的經驗也成了省内醫療衛生行業參考借鑒的熱門資訊。

  三、2012年1月17日,兩會在廣州召開“廣東學術界文化强國、海洋强國研討會”,與會代表50多人。會議由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玉整教授主持。兩會會長範英教授指出:爲配合中央關於“文化强國”和“海洋强國”的重大决策及推進廣東關於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的實施,兩會在去年多次舉辦“文化强國與海洋强國研討會”基礎上,提出了“文化强國論”的創新觀點,同時把它嵌入“海洋强國”的理論研究之中,並於2012年1月及時出版了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之第43部——《海洋社會學》這部66萬字的專著。本次研討會就是再次形成兩會主要骨幹的共識,即以《海洋社會學》專著作主要抓手,爲3月下旬在深圳市召開的“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暨〈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做好一應籌備工作。兩會常務副會長劉小敏研究員在本次研討會的小結中强調:深刻把握《海洋社會學》的精髓,切實理解它與“文化强國”和“海洋强國”的緊密關係,應是即將召開的大型論壇的主旨精神。

  四、2012年3月23—24日,兩會主辦、深圳市李朗股份合作公司承辦、中國範仲淹研究會、《光明日報》、求是《小康》雜誌社等協辦的“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暨〈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在深圳市召開,來自省内外代表150人,收到論文50多篇。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教授發來賀件,海軍原副政委範印華中將到會作重要講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社科聯代表及承辦單位、協辦單位和論文作者代表近40人作了大會重點發言。兩會會長、該著主編代表範英教授在《海洋社會學——文化海洋之新潮》的主題講演中簡介了該著的寫作背景、寫作宗旨、寫作内容和寫作感受,認爲《海洋社會學》始終站在世界普適的方位,把廣東學者共同創立的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錢學森語)及其後近30年來通過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50多部的持續研究思路,明確而又清晰地從陸地社會推及今天的海洋社會,並構建起新興學科海洋社會學的重大舉措,不僅産生了國内外首部比較全面、比較系統的海洋社會學學科體系性著作和實驗性教材,也自然地提昇了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對人類社會(除空中社會之外)總體性的探索功用,是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在當今時代具有突破性理論學術創新的嘗試,也是對十七届六中全會關於中國社會科學應打向世界的一種實際回應。會上對本次論壇的優秀論文頒發了奬金,會後出版了大會論文集。省内省外多家傳媒作了廣泛報導。

  五、2012年4月24日,兩會聯合撰著的《海洋社會學》及3月下旬深圳大會的盛况,以《藍色的奥秘、藍色的新潮——廣東推出新著〈海洋社會學〉力促文化强國、海洋强國偉業》爲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雜誌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報》作了兩大彩版的推介。該報編者按中引用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教授關於“海洋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重點之一,《海洋社會學》的完成展示了社會學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是個很好的基礎工作”的原話,指出該著是部善爲人先、開放兼容的力作,是歷時三年完成的鴻篇巨製,是國内外首部比較全面、比較系統並有重大創新的海洋社會學學科專著和實驗性教材,同時堅持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回歸社會學原有“大社會”的研究範圍,作出了推動“文化强國”、“海洋强國”偉業的重要理論開拓。該報導分别以“時代新潮的重要貢獻”、“歷史使命的自覺肩負”、“拳拳之心的時代壯歌”、“範公精神的真實寫照”、“海洋强國的有機契合”、“海洋强省的理論基石”、“理論前沿的又一巨著”、“南粤再涌的特色學科”、“佐证學科的解釋之力”、“海洋學科的一朵奇葩”、“全新體系的四大特色”、“概念命題的透徹精新”、“言人未言的膽識並美”、“出奇制勝的運籌帷幄”、“章引聯句的獨特功用”、“專著教材的同步範式”、“中國氣派的開拓嘗試”、“學科建設的高鐵之感”、“藍史新開的一片天地”等近20個醒目標題,高度概括了該著多方面嘗試性的貢獻。其後,《人民網》、《光明網》、《中國社會科學報網》、《南方網》等近10家網站均有轉發。

  六、2012年5月5日,兩會在省社科聯舉行“關於建構南方學派專題座談會”,與會代表近50人,會議由兩會會長範英教授主持。他在講話中指出:繁榮發展新時期的哲學社會科學,不僅要在策應方面努力成爲决策者的“智囊團”、“思想庫”,還要在這一任務的基礎上,努力創新理論,努力創建可以稱道的學説體系,乃至於創建以這些學説體系爲支撑的相關學派——這是廣東省内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學者們多年來反復提出的建議。秉承這些建議和“一個行動勝於一打宣言”的名教,我們兩會帶頭自覺地開展學派方面的專題研究與培植,是項開拓性義務。近二、三十年來,兩會吸吮着中華文化、嶺南文化的乳汁,又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不僅在國内首創了特色學科“精神文明學”,最近又將這一特色學科擴展到海洋社會,並推出國内外填補空白性的“海洋社會學”,因此,提出建構海洋社會學南方學派的條件已初步形成。大家一致認爲,由兩會率先嘗試這一構建,對“文化强省”、“理論强省”、“學術强省”可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特别在我國,由於長期以來缺乏對海洋社會的認知,海洋意識觀念薄弱,抓住這一關鍵來建構海洋社會學南方學派的意義尤爲突出。與會者主要就這一學派建構的重要意義、基本條件和努力方向等作了首次的論析,這些論述比較集中地表現在陳偉教授所撰的《建構海洋社會學南方學派的幾點初識》一文中。期後,兩會嚴格挑選了一批中青年理論骨幹作爲這一新興學派首批核心傳人並爲之頒發了相關證書。

  七、2012年6月,兩會等聯合編撰的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之44部——《呼唤海洋之回聲》正式出版。該書30萬字,主要收入2012年3月23—24日“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暨〈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具有代表性講話、評論、綜述及報導等60多篇文獻,比較集中地表明:作爲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特色學科的《海洋社會學》,它持續地提昇了上世紀80年代末首創的精神文明學,是精神文明學在新世紀、新形勢下的嶄新突破;它堅定地以馬克思的“大社會”和“大社會學”觀點爲靈魂核心;它自覺地站在人類共有、人類共舉和人類共享的環球方位與視角;它執着地追求世界(包括中國和廣東)海洋社會和諧建設的共創與旨向;它努力地爲迎接人類21世紀即海洋世紀的到來而探索藍色奥秘、開啓藍色新潮的踐行與呼唤,對普及全民海洋知識、提高全民海洋觀念和從事海洋領域的研究單位、教學單位與黨政决策部門均具有參考價值。該書出版後,即在2012年7月中旬於銀川市召開的中國社會學年會第三届海洋社會學論壇上作了首發,引起國内社會學界同行的廣泛興趣與好評。

  八、2012年7月13—14日,兩會等一批代表參加了在銀川市舉辦的中國社會學會年會,提交了近20篇論文。其中,在海洋社會學論壇上,兩會及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提交的多篇論文均在論壇作了簡介。兩會會長範英教授作爲《呼唤海洋之回聲》的主編之一和個人論文《關於逐步完善海洋社會學的若干思考》的作者,在論壇重點講演中指出:國内外近10年來關於新興學科海洋社會學的探索需要進行初步的回顧、總結與尋找其中的得失和規律,以便今後更好地推進該新興學科的自身建設、國内基本隊伍的建設和中青年人才的培養。他認爲:海洋社會學今後無疑要以近10年來研究的已有成果爲基礎:一是進一步全面認識和把握社會學既有的理論和方法以指導海洋社會學的創新探索;二是進一步認識和把握社會學之外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三是進一步認識和把握與海洋社會學密切相關的海洋學科的各種研究成果;四是進一步開展海洋社會學各種專題定性、定量的調查及研究;五是要使現有較爲成型的海洋社會學體系架構不斷鎚煉成爲指導中國海洋社會建設、“海洋强國”建設的致用學科,使之成爲更具科學性、普適性的世界人類共有的新興學科。他特别强調,今後應重視可能引起國内社會學重大變革的“大小社會”、“大小社會學”及“大小世界”、“大小世界本位”這四大概念及其在社會學學科體系上的特别功用,同時要重視由這四大概念交叉而成的海洋社會學多種模式及其各自逐步開拓、完善的相關課題。

  九、2012年7月下旬—9月22日,兩會在省社科聯召開了四次“文化强國論研討會”,與會主要骨幹近90人次,對兩會年初提出的“文化强國論”的重大課題進行了反復探討。兩會會長範英教授在主題講演中指出,“文化强國論”是由十五大和十七届六中全會關於“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的偉大任務而引發的系統化、理論化的首次構想,基本結構共分6大部分約50個專題,這是兩會同仁經過多次研討活動之後厘定的成果,主要包括:(一)提出“文化强國”的國内外背景及若干條件;(二)軟件文化與硬件文化、事業文化與産業文化、精英文化與大衆文化、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陸地文化與海洋文化、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個體文化與合作文化、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以及人本文化與社會文化等的互爲關係;(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國特色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的改革創新、經緯分明的榮辱觀念、文化服務的兩爲方向、繁榮文化的雙百方針、中國氣派的社會科學、新聞傳媒的輿論導向以及文藝創作與網絡文化等在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文化主體内容的概貌;(四)“文化强國”的總體配套實施、專項配套實施、地方配套實施、行業配套實施、群體配套實施、家庭配套實施、個體配套實施、漸進配套實施、聯動配套實施、求是配套實施;(五)黨委領導工作機制體系、政府管理服務機制體系、主體自律約束機制體系、社會他律監督機制體系、事業全民公益機制體系、産業組建經營機制體系、人才培育創新機制體系、績效評價激勵機制體系、開放交流合作機制體系、體制綜合保障機制體系;(六)文化的創新力、文化的生産力、文化的競争力、文化的凝聚力、文化的輻射力和文化的綜合力等。

  十、2012年7月下旬—10月12日,兩會在省社科聯召開了四次“海洋强國論研討會”,主要骨幹130人次與會。與會者一致認爲:兩會在年初推出的《海洋社會學》專著與教材,已經佔領了國内外海洋社會學領域學術理論的制高點,同時還要佔領該領域科普知識宣傳推廣的制高點。爲此,於去年以來多次專題研討之後,决定以海洋社會知識的廣泛普及爲重點開展科普活動。兩會會長範英教授對此作了主題講演。他認爲:國内對於海洋自然科學方面的學術理論和科普宣傳是比較重視的,但海洋社會科學這兩個方面都顯得相當落後。我國必須開展海洋社會學術理論研究的補課工作,也要開展海洋社會科普知識的補課工作。兩會的同仁擔當起這一義務,充分展示了文化的自覺與自信。僅從寫作海洋社會的科普知識而言,内容相當廣泛、豐富、復雜而艱巨,必須從兩會的實際出發,從已成書的《海洋社會學》出發,從緊密結合“海洋强國”、“海洋强省”的現實需要出發,選取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海洋社會知識,並以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形式來體現。爲此,範會長提出了10大重點題目:海洋社會的歷史、海洋社會的生態、海洋社會的經濟、海洋社會的政治、海洋社會的文化、海洋社會的軍事、海洋社會的外交、海洋社會的法規、海洋社會的建設、海洋社會的生活等。與會者就這10大重點題目開展了熱烈的討論,並作了具體寫作的分工。

  十一、2012年11月16—17日,兩會與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在羅浮山召開“學習十八大重要精神,加速風景名勝區管理昇級座談會”,兩會20多位代表和該區管委會全體管理人員及博羅縣旅遊培訓班全體學員近80多人與會。通過實地參觀考察,兩會代表在充分肯定該區所取得成就基礎上,提出了對該區如何從四星級提昇到五星級的一批參考建議。兩會會長範英教授主持會議並作了總結講話,提出十八大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内容中,非常重視“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建設問題,羅浮山要錦上添花,一是定位要精準;二是品牌要響亮;三是宣傳要到位;四是投入要加强;五是管理要提昇。就提昇管理這一重點問題,範會長提出了八個方面的具體思路:其一是觀念管理要變革;其二是文化管理要突出;其三是體制管理要放開;其四是機制管理要靈活;其五是環境管理要到位;其六是技術管理要創新;其七是人才管理要實在;其八是總體管理要强化。該區的主要領導認爲,這次主題座談會既是一次雙方共同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生動體現,又是兩會理論結合實際,服務社會、服務基層優良會風和學風的生動體現。會後,《亞太經濟時報》等作了及時報導。惠州市相關領導反應强烈。

  十二、2012年1—12月,兩會在出版《海洋社會學》、《呼唤海洋之回聲》兩書,召開“文化强國、海洋强國暨〈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及多次中小型研討會、座談會之外,還組織三大重點課題的攻關:一是《文化强國論》專著,共設六大部分、50章,約50萬字;二是依靠兩會内部中青年骨幹的自力更生,開展去年初出版的、66萬字的《海洋社會學》專著的英譯工作;三是《海洋社會ABC》小叢書第一批共10部——《海洋歷史ABC》、《海洋生態ABC》、《海洋經濟ABC》、《海洋政治ABC》、《海洋文化ABC》、《海洋軍事ABC》、《海洋外交ABC》、《海洋法規ABC》、《海洋建設ABC》、《海洋生活ABC》等,約150萬字。這三大重點課題正在分别運作,計劃於2013年年底前即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成立20週年前隆重推出。另,2012年1—12月,兩會合刊《文明與社會》共編發了12期,約15萬字,重點宣傳兩會學習、貫徹十七届六中全會和十八大重要精神,突出“文化强國”與“海洋强國”兩大主題,專注兩會學科建設的理論創新和服務文明社會建設的辦刊宗旨,向國内、省内相關部門及兩會理事會員長期無償地發放,社會效益顯著,也得到省内外廣泛好評。2012年1—12月,兩會分别或聯合召開了近15次不同層次的骨幹會議,一批老中青年相結合、理論工作者與實際工作者相結合的骨幹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爲兩會一應學術研究和社會活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十三、2012年1—12月,兩會相關團體單位及各專業委員會,開展的獨立活動或合作活動,拓展了兩會的社會影響和社會效益。其中,兩會團體單位深圳市李朗股份合作公司、深圳市醫學繼續教育中心、廣東省廣業資産經營公司、廣州市番禺區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和廣州市社科聯等,在兩會開展本年度工作的經費方面起到不同程度的支持作用;廣州市番禺區養生保健協會、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佛山市殯葬行業協會、志願服務研究專委會、潜能開發研究專委會、海洋社會學專委會、健康研究專委會、三農研究專委會、殯改社會學專委會、體育社會學專委會等在開展相關活動方面正常活躍;擬於今年成立的低碳生活研究專委會的籌備工作認真負責;兩會秘書處辦公室、《文明與社會》會刊和負責兩會網站建設的廣州市委黨校文獻信息中心的工作勝任周到。此外,兩會一批主要學術團體及骨幹在參加全國或省市的相關活動中,例如參加全國社會學年會、參加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聯、省社會工作創新諮詢委員會和省、市相關文化、社會公益等工作,均體現了兩會會員的精神面貌和智慧學識。同時,兩會歷年度内的年檢均符合要求,同時列入廣東省民政廳發佈的《廣東省省本級社會組織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資質》的省級社會組織。

  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和廣東社會學學會在取得2012年度的上述主要工作成就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會擁有1千多名理事、近12萬會員,基本隊伍較龐大,如何充分發揮副秘書長以上主要骨幹、各團體單位理事及各專委會主要骨幹的社會責任感和辦會的自覺性,均有待切實加强;兩會每年度面上的學術研究和學術活動要正常、持續開展並不斷取新的突破,在不能進行營利活動、又收不起會費的情况下,如何進一步自力更生、争取外援以排解經費嚴重困惑的問題,仍未有善法。各專委會也存在類似的問題,都要在今後不斷探路。兩會關於2013年的工作設想是:繼續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繼續抓好“文化强國”與“海洋强國”的兩大主題。其中在4月前召開兩會2012年度主題年會暨新專委會成立大會,表彰2012年度内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等。遥想當年,全國各地以精神文明建設命名的學會或研究會,有如雨後春笋般破土而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眼看當今,其跟風而起、熱熱鬧鬧、活躍一陣過後,却似落花流水春去也,再不見前時的無限風光。但願僅剩下來的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能成例外,因此任重道遠,特别在年底籌備好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换届工作和20週年慶典活動意義尤大。當務之急是抓好、抓實面上組織的多部專著和首批10部海洋社會科普作品的寫作、出版等,這是學會能否持續生存、發展、有爲和創新的最好明证。同時要在社會文明建設中,進一步發揮兩會及相關專業委員會的獨特功用和兩會各相關主要團體單位及個人會員科研的創新性和服務的自覺性。

  三百零七、2013年4月8日,本會各專委會及部分團體單位對2012年工作進行了總結,對2013年工作進行了規劃。

  一、志願服務研究專委會(簡稱願專):

  1.2012年,願專爲配合廣東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社會組織的戰略,在省社工委、民政廳、團省委的支持下,積極籌備成立面向全省推進合作服務的“廣東省社工與志願者合作促進會”(12月註册)和深入基層試點服務的“荔灣區原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1月註册)均受到社會各界重視。

  2.2012年,願專爲配合省社工委、民政廳、團省委推進“社工+志願者”聯動機制建設,已完成省《實施意見》初稿,並以中山市爲試點推動市委辦、市府辦頒發聯動機制建設《實施辦法》,設立合作服務專項資金,建立合作服務社會組織。

  3.2012年,願專爲配合共青團中央、共青團廣東省委做好關愛農民工子女服務的研究與輔導工作,與社工係、專委會、促進會設立“朝陽行動”聯合辦公室,探索專家學者與志願者合作服務的途徑。

  4.2012年,願專配合民政部做好“自主型志願組織發展專項課題研究”,參與全國社會工作師培訓授課,擔任中華志願者協會社區委員會專業總督導,傳播社會工作知識與志願服務知識。

  5.2012年,願專以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爲試點開展“政府委托社會組織和公民力量促進和諧發展”的研究,出版《中國關愛》(中國社會出版社)一書。

  願專2013年主要工作計劃:願專與“廣東省社工與志願者合作促進會”共同開展工作,配合國家民政部、共青團中央及廣東省社工委、民政廳、團省委的中心工作,適應社會建設與民生改善的需要,主要任務如下:1、配合中華志願者協會社區委員會、中國社工協會社工師委員會,聯合舉辦社區志願服務論壇與培訓,推進社區發展與服務創新;2、創造品牌活動“社志沙龍”,每月第三周週末舉辦,聯合專家學者、資深社工、志願者領袖、熱心公民,探討社會工作發展與志願服務創新的途徑;3、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合作,開展“中國南方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以珠江三角洲志願組織轉型發展爲例”的研究推廣,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組織創新;4、繼續推進市縣社會創新與志願服務,組織課題研究、培訓輔導、策劃諮詢,提昇基層社會組織、志願組織的服務能力;5、籌備研究《中國志願服務理論》(人民出版社)專著的出版,爲中國特色志願服務理論體系的建設作出貢獻;6、做好“社會工作教育實用叢書”、“社工與志願者合作教育數據庫”的出版工作,爲廣東省積累社會工作、志願服務的原始材料,促進合作研究與教學的發展。

  二、海洋社會學專委會(簡稱海專):

  1.2012年1月,海專團隊參著的《海洋社會學》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正式出版。

  2.2012年3月,海專參與“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暨〈海洋社會學〉首先論壇”的協辦工作,海專部分代表提交多篇論文。

  3.2012年6月,海專部分會員參著的《呼唤海洋之回聲》由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正式出版。

  4.2012年7月,海專的廣東海洋大學代表張開城、盛清才、汪樹民、陳青鬆、付海梅等遠赴寧夏銀川市參加由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主辦、海專等協辦的“中國社會學學會2012年年會·海洋社會學與海洋管理”論壇。海專學者充分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獲得好評。

  6.2012年11月,海專盛清才、汪樹民、任念文等參加由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等組織聯合主辦的“第三届海洋文化與社會發展研討會”。海專與會代表分别作了主題發言。

  7.2012年12月,海專鞏建華副主任委員赴重慶參加由海洋大連艦艇學院等主辦的“第九届海洋軍事戰略與發展論壇”,並在大會發表了主題演講,其論文被論壇組委會評爲優秀論文。

  2012年,海專骨幹劉勤博士獲批主持國家教育部青年項目。

  2012年,海專主任委員張開城教授帶頭做好海洋社會學研究工作。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海洋文化理論體系研究》近期獲批立項,他承擔主持該項目中國海洋文化本體理論研究子課題,顯示了海專在海洋文化研究領域的深厚功底;另,他承擔的中國海洋文化叢書·廣東卷等的編撰工作並在有序推進。

  海專2013年主要工作項目:1、出版相關研究著作2部左右,强化海專的理論話語;2、强化科研意識,進行學術交流,擴大海專影響。

  三、潜能開發研究專委會(簡稱潜專):

  潜專把科研作爲活動的切入點,除組織會員撰寫學術論文外,還組織了10位骨幹撰寫了《潜能開發指南》專著(已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同時,每月都舉辦一次交流活動,主要有:

  1.2月9日,到東莞億科交通科設施科技公司參觀交流:在合作中共進。走進學校、走進社區、走向社會。

  2.2月23日,組織《天普瑶功》交流授課活動。主講者是湖南瑶族大山《天普瑶功》第三十一代繼承人趙肝茗老師。

  3.2012年4月2日,請企業和個人成長導師謝宇峰老師講授“歷煉生命與成長智慧”講座。

  4.4月7日、8日,舉行了“筆迹分析學習培訓班”的學習研究活動,主講者劉少廷和趙宇航老師。

  5.5月22日,舉辦了公益家庭教育講座:夫妻之道——夫妻和諧的秘笈,主講嘉賓: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李察(Richard B Miller)博士。

  6.2012年7月14日,邀請許光明教授作了題爲“追尋人類創新足迹——開發生命潜能,提昇生活質量”的講座。許教授是航空航天專家、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究員、西南工學院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7.10月22日,由劉少廷老師在中山大學東校區教學樓C205,爲中山大學博雅班120多名學生舉辦了“筆迹心理分析與筆迹修煉處方”的講座。

  8.11月16日,特邀嚴國祥老師爲潜專會會員舉辦了“呼吸養生,激發生命潜能”專題報告會。

  潜專2013年工作設想:1.繼續搞好每月一次的學習交流活動;2.組織骨幹撰寫“筆迹心理分析研究”的專著,準備8月份出版;3.已組織會員撰寫好了《2012年潜專會學術研究論文集》,準備近期出版。

  四、健康研究專委會(簡稱健專):

  2012年,健專組織專家教授、營養學教師分别到廣州市各個社區、街道、企事業單位面向社區居民開展健康大講堂活動,開出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心理保健和營養保健課程講座約100場,受到廣大社區居民的歡迎和好評,如:

  1.2012年5月,赴韶關始興縣,與當地相關部門聯合主辦“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與急救知識”大型宣傳活動。

  2.2012年,組織“5.17世界高血壓日大型科普教育諮詢義診公益活動”。

  3.2012年8月,在芳村陸居星光之家,連續開展十多次高血壓防治義診公益活動。

  4.2012年9月,越華路星光之家老年活動中心,開展“骨關節防治月”宣傳活動,持續兩個月。

  5.2012年,在花都總工會老幹部活動中心舉辦“愛護你的眼睛”宣傳周活動,500多人參與。

  6.2012年,到廣東省青年自願者協會舉辦《飲食管理講座》;到廣東省科協舉辦《四季養生講座》;.到新塘老人活動中心主辦“怎樣防治糖尿病”專題講座;在陽江市城東區開展“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專題講座。

  7.2012年9月,到番禺老幹部大學爲離退休老幹部舉辦養生學教育講座。

  8.2012年10月,花都社區開展乳腺癌防治與宫頸癌防治專題講座。

  9.2012年,在天譽花園定期舉辦《節氣養生》講座;通過番禺廣播電台,播出《九大體質養生》節目;通過番禺電視台播出《常見便秘、血管硬化、骨質增生等治療誤區》節目;創辦廣東健專網站;創辦公益性月刊報紙《社區健康報》。

  健專2013年工作設想:1.新增一個“專家講師團”和“養生師講師團”彰顯健專委專業化;2.組建完善健康指導中心和健康推廣中心,使健康指導與推廣常態化;3.大力推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CETTIC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中醫藥學會聯合舉辦的職業培訓項目,力争健專委成爲廣東健康養生人才培訓的“黄埔軍校”。

  五、殯葬改革社會學專委會(簡稱殯專):

  1.2012年,本專委會的重點示範基地——佛山市殯葬行業協會按各級政府相關要求開展殯葬行業的改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不斷爲本專委會科研的持續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實踐素材。

  2.2012年,本專委會爲佛山市殯葬行業協會主題年會的一批論文等,作了具體切實的指導工作,並任該次主題年會論文評審委員會,評出優秀論文30多篇。

  3.2012年,本專委會部分委員曾分别到省内一些地、市參觀考察殯葬工作的開展,並爲當地提供了相應的諮詢建議。

  4.2012年,本專委會特别留意一些地、市殯葬業中出現的問題,如廣州市關於興建“第二銀河革命公墓”的問題,一直在跟踪研究。

  5.2012年,研討會因故推遲在2013年1月26日舉行,與會代表提交了近20篇發言。這次研討會主要圍遶廣州市計劃2013年在蘿崗區新建第二革命公墓展開討論,30多位代表就廣州市民政工作會議關於《全面構建適應新型城市化發展的現代大民政》的工作報告中透露的,廣州將於2013年10月開工再建一個“銀河革命公墓”——市福山“革命”公墓的信息發表了各自的看法。該報告介紹,該項目選址蘿崗區九龍鎮福山村,控制規劃用地1300畝,投資6.2億元,計劃2014年底完工投入使用。早在2011年8月,省社科聯顧問、廣東社會學學會會長、廣東社會學學會殯葬改革社會學專業委員會顧問範英教授就受邀參加廣州新建第二革命公墓的專家論证會(此次會議共有國内10位專家參加,對開建第二革命公墓問題,範教授發表了慎建的意見,並於2012年底向廣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提交了書面意見)。

  在本次研討會上,範教授重點談了自己對廣州市開建第二革命公墓的看法,他認爲,廣州將要開建的第二革命公墓——福山“革命”公墓,要以廣大民生爲重,要充分考慮和保障廣大人民群衆的權益,公墓應定位爲公益性、普惠性的墓園,而非僅僅是革命的、紅色的公墓,不然會引起更多的社會矛盾,不利於以人爲本的社會建設。其他代表也紛紛就這一問題發表了各自的看法,主要觀點認爲,廣州市新建的第二革命公墓,服務對象應該是廣大人民群衆,而不是特定範圍的某一個群體,否則難以體現“公”字,更不要説社會公平;有代表認爲,開建這麽大型的民生項目,應該對廣大市民徵詢意見和開展風險評估;代表們還提出,如果這個公墓一定要建,也應該進行改革,實現樹葬的形式,達到節約用地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殯專2013年的工作設想:1、繼續關注廣州市第二革命公墓建設的信息,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我們的意見;2、通過各種形式向廣大市民宣傳以人爲本的殯葬改革理念,通過觀念引導群衆逐步改變舊的殯葬習俗,一步步推動殯葬改革的發展。

  六、“三農”研究專委會(簡稱農專):

  “三農”專委會2012年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以華農公共管理學院“三農”專委會成員爲主):

  一是邀請鄭杭生、蔡禾、黄日東等18位專家及廳局級領導幹部來院做了社會學、社會工作方面的學術講座。

  二是組織召開了四次全市、全省、全國性會議:1月召開了“廣州社工機構建設研討會”,80多人出席;9月召開了“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换届會議暨“農村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學術研討會,60多人出席;12月召開了“兩岸四地智障人士服務發展趨勢”大型研討會,180多人出席;同月召開了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年會暨“改善殘疾人民生論壇”,120多人出席。

  三是成功申請到了40多項科研課題,其中國家級、省部級課題26項,比如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糯改籼’政策下西南地區農業經濟風險龢民族文化危機的人類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城鄉統籌發展進程中的基層治理重構與社會管理創新研究——基於廣東省探索實驗的分析”,總經費189萬元。另外還獲得了横向委托課題17項,比如“廣州市城鄉一體化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廣州市社會工作立法的可行性研究”等等,總經費865萬元。

  四是在《光明日報》《政治學研究》《學術研究》《江海學刊》《中國行政管理》《浙江學刊》等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了《新時期農民教育與農民政治行爲的關係研究》《優化農業科技服務供給體系的策略分析——以廣東農村284户爲例》等60多篇學術論文。

  五是在北大出版了《現代社會學新編》《學校社會工作》,在暨大出版了《社會保障學導論》,均爲唯一主編或第一主編。

  2013年“三農”專委會仍將重點抓好專家講座、學術討論、課題申請、發表文章、出版著作等五個方面的工作。

  七、體育社會學專委會(簡稱體專):

  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掛靠單位廣州大學於2011年進行了學校中層領導幹部换届工作,本專委會主持工作的常務副主任委員、體育學院院長劉學謙教授因工作崗位調整,對體專委會工作産生了一定的影響。過去一年來主要工作回顧:

  1.2012年3月10日,體專委會在廣州體育學院召開部分主任委員碰頭會,研究體專委會主要領導調整及秘書處换址等事宜。會議提出了兩個初步調整方案。體專委會主任委員吕樹庭教授、常務副主任委員劉學謙教授、秘書長劉成教授參加了會議。

  2.2013年3月7日,體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劉學謙教授應邀參加了廣州市體育工作會議。

  3.2013年3月7日傍晚,體專委會主要領導赴省社科聯向“兩會”會長範英教授匯報學會工作,對學會過去一年來的工作狀况進行了説明,並對後續工作的開展進行了初步的研討。範會長對我會工作給予了極大的諒解並對年底體專委會换届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性意見,體專委會吕樹庭主任委員、劉學謙常務副主任委員分别發表了意見,研討形成了一致意見。體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韓會君教授因公務學習請假,秘書長劉成教授和“兩會”副秘書長李小霧參加了研討會。

  體專2013年工作設想:1.根據廣東社會學學會總部要求,重新調整本專委會領導班子;2.根據2012年全國體育局長工作會議廣東省體育局楊廼軍局長報告精神,結合我會特點,圍遶我省群衆性體育工作,開展1-2項有較大影響的群衆性體育工作;3.上半年召開體專委會常委會議,研究2013年年底换届工作有關事宜;4.2013年12月,召開體專委會全體大會年會及换届大會。

  八、廣州市番禺區養生保健協會:

  1.2012年2月7日,在番禺美麗華大酒店舉行春茗活動。協會名譽會長、顧問、理事、廣州市及番禺區的一些老領導共200多人參加了活動。樑國維會長、番禺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徐柳致辭。協會長青健身歌舞隊表演了節目,並抽奬。

  2.2012年3月31日,在美麗華大酒店召開協會領導班子换届大會。範英會長、廣州市原政協主席鄔夢兆、廣州市人大原副主任李碧嫻、番禺區人大副主任蘇治邦、副區長麥潔萍、番禺區部份離退休老領導及協會會員共350多人參加了大會。範英會長、鄔夢兆主席、麥潔萍副區長在大會講話。大會順利完成一系列議程,樑國維連任會長。

  3.2012年5月7日,請全國著名營養學專家盧世琰教授在區老幹部活動中心大禮堂做營養健康講座,協會會員及兄弟協會的會員約500人參加了聽講。

  4.2012年5月17日協會爲首批5位特聘書畫家頒發了聘書,他們利用書畫藝術形式,爲宣傳養生保健知識,書畫義賣敬老助殘,抗震救灾等發揮了特殊的作用。

  5.2012年6月6日協會邀請北京301醫院範暉博士在協會會員服務中心舉辦“干細胞療法的現狀及發展前景”醫學科普知識講座,協會理事等骨幹會員60多人參加聽講。

  6.2012年6月6日,協會與番禺橋南街隴枕社區衛生站合辦的會員養生保健服務中心開業,有中醫、針灸,推拿按摩,磁療等項目。

  7.2012年6月17日—9月17日,在服務中心舉辦中醫養生大講堂,由何常華中醫師主講,學員60多人參加了學習。

  8.2012年7月2日應廣州市外事辦及對外友好交流協會邀請,本會部分正副會長,名譽會長在沙灣鎮敬老院和日本友好訪問團一行交流養生保健經驗。

  9.2012年9月26日,協會和區工商聯聯合主辦中醫養生講座,在番禺區政府會議中心舉行,請省中醫院副院長鄒旭教授主講。協會部分會員,番禺部分企業家,招商銀行部分高端客户共200多人參加聽講。

  10.2012年9月,和番禺日報合作五年的養生保健版,昇級爲“健康週刊”,協會講師團專家發表文章或接受訪問談話共700餘篇。

  11.2012年10月21日,協辦番禺區重陽敬老活動,捐出8500元慰問品。

  12.2012年10月25日協會長青健身歌舞隊慰問區福利院的老人。

  13.2012年12月21日,協會邀請羅慶安營養學高級講師在番禺南奥社區主講“飲食營養與健康”,南奥社區居民約60人參加聽講。

  14.12月23日—30日,由廣州市政府主辦,番禺區政府承辦的廣州國際美食節在番禺舉行,應美食節組委會要求,協會派出三位專家在美食節現場舉辦三場《食出好人生》——美食與健康論壇。

  15.2012年1—12月,繼續和區老幹部大學合辦養生保健班,全年上、下兩個學期,學員300多人(次);繼續和區廣播電視台合作《養出好人生》節目,電台逢星期1、3、5播出,電視每周播出三次,先後共187位專家參加演播;協會100多人的長青健身歌舞隊長年堅持活動,娱樂養生、情志養生,並在協會内外開展交友聯誼活動,水平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按照章程,全年召開1次全體會員大會、2次理事會、6次辦公會議,體現了協會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本協會2013年工作思路:1、舉辦年會;2、以“養生保健”爲主題的書畫展;3、講座;4、辦班等。

  九、《文明與社會》電子期刊:

  紙質版《文明與社會》是《精神文明學通訊》和《廣東社會學通訊》合二爲一、由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秘書處、廣東省社科聯精神文明學研究室、中國精神文明學大型叢書編委會以及廣東社會學學會秘書處聯合主辦的一份内部刊物,每月1—2期。從2010年第1期開始,電子版《文明與社會》改在中共廣州市委黨校、廣州行政學院的門户網站上定期發佈,截止2013年2月底已經發佈了118期。

  在互聯網上發佈電子版《文明與社會》,與紙質版期刊相比,期傳播範圍更廣、傳播速度更快、時效性更强,有效地彌補了紙質版發行範圍和速度的局限。事實説明,電子版《文明與社會》同紙質版期刊相互取長補短,已成爲學會會員相互聯繫和溝通的橋樑,也成爲廣東精神文明學界、廣東社社學界與關心文明與社會的省外社科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開展學術信息交流的重要陣地、理論宣傳研究的重要舞台。

  尤其要提的是,電子版《文明與社會》從上網到今天三年多來,一直得到廣州市委黨校、行政學院領導的積極支持和熱情關注。學校將這項任務交由文獻信息中心(圖書館)負責,安排圖書館一名專業技術人員作爲一項崗位任務認真對待:一是認真對待,由於網絡的傳播特點以及網絡安全要求,每期紙質版《文明與社會》的到來我們都要細細審校,不敢有絲毫懈怠;二是進行技術處理,兩次格式轉换,使之與校網平台兼容;三是及時上網,我們對技術人員要求是自期刊收到至上網時間不超過三天。三年多基本達到要求,做到没有錯漏並及時上網。

  網絡是期刊飛翔的翅膀,形象描述了電子期刊的特性和重要作用,今後我們仍繼續做好兩會電子期刊的發佈工作,爲熱心文明與社會發展的同仁盡份綿薄之力。

  三百零八、2013年9月20日,兩會發佈了《關於表彰2012年度重點創優、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的决定》:

  在學習、貫徹十七届六中全會和十八大重要精神的2012年度内,兩會工作在上級有關部門指導下取得的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全新進展,與該年度包括重點創優單位和一批工作先進團體單位、工作先進部門、工作先進專業委員會和工作先進個人的努力奉獻密不可分。

  經兩會常務會長聯席會議研究、批準,對《海洋社會學》和《呼唤海洋之回聲》兩個課題組爲兩會2012年度重點創優課題組,深圳市李朗股份合作公司等10個單位爲兩會2012年度工作先進團體單位,兩會秘書處辦公室等3個單位爲兩會2012年度先進工作部門,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等6個單位爲兩會2012年度工作先進專業委員會,萬娟等120人爲兩會2012年度工作先進個人,特予表彰,以資鼓勵。

  希望上述單位或個人再接再厲,在新的年度中爲推進兩會工作的不斷探索與創新作出更大的奉獻。

  附:

  一、兩會2012年度重點創優課題組名單(2個):

  1.《海洋社會學》課題組(特等奬)

  2.《呼唤海洋之回聲》課題組(一等奬)

  二、兩會2012年度工作先進團體單位名單(10個):

  1.深圳市李朗股份合作公司

  2.深圳市醫學繼續教育中心

  3.廣東省廣業資産經營有限公司

  4.廣州市番禺區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5.廣州市番禺區養生保健協會

  6.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7.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8.佛山市殯葬行業協會

  9.廣州市委黨校文獻信息中心

  10.廣州市社會工作學會

  三、兩會2012年度工作先進部門名單(3個):

  1.兩會秘書處辦公室

  2.《文明與社會》編輯部

  3.《社區健康報》編輯部

  四、廣東社會學學會2012年工作先進專業委員會名單(6個):

  1.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

  2.志願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

  3.潜能開發研究專業委員會

  4.健康研究專業委員會

  5.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

  6.殯葬改革社會學專業委員會

  五、兩會2012年度工作先進個人名單(120人,按姓氏筆劃排列):

  萬 娟 孔祥華 王 寧 王 娜 王丹怡 王心旺 王永平 

  王東輝 王雨磊 王家驥 丘育定 馮仿婭 盧黄熙 史傳林 

  左偉清 劉 成 劉 濤 劉 勤 劉小龍 劉小敏 劉玉梅 

  劉明金 劉俊榮 劉歌德 吕 志 安 子 莊偉光 朱 雲 

  江立平 許雁雁 嚴考亮 嚴建强 何 敏 何仕平 何國林 

  何起光 吴向紅 吴建華 張 勇 張開城 張會永 張興杰 

  張國玲 張建平 張彦霞 張德馨 李 飏 李小霧 李開文 

  李自堅 李國興 李保平 楊 鬆 汪樹民 肖鑫和 陸 紅 

  陳 化 陳 偉 陳木朝 陳芳芳 陳家義 麥佑甜 冼美新 

  周 静 周永章 國俊明 尚圖强 岳芳敏 招業斌 易鬆國 

  林宏力 林福益 林燕玉 歐 揚 武 晟 羅啓文 範 英 

  範海泉 鄭孟煊 婁君俠 柏 萍 段華明 洪旗歌 趙建平 

  唐孝祥 夏俊杰 徐創新 涂争鳴 袁 忠 郭 凡 郭偉民 

  郭麗雲 郭繼民 顧秀琴 顧澗清 高 俊 崔成江 樑仲佳 

  樑國維 樑幸枝 盛清才 蕭新生 黄宏斌 黄紫華 戢鬥勇 

  温朝霞 程 潮 童遠忠 董書雷 董玉整 謝建社 謝俊貴 

  魯 旭 竇暢宇 蔡婷玉 譚建光 譚昆智 潘 軍 黎明澤 

  霍秀媚

  三百零九、2013年4月20日,廣東社會學界、精神文明學界2013年理事代表大會暨低碳生活研究專委會成立大會在廣州麓湖畔山酒店隆重召開。

  本次大會由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以下簡稱兩會)主辦,廣東社會學學會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承辦,南雄市力陞新能源製造有限公司、廣州市商典貿易有限公司、廣州凱閩建築科學新技術有限公司等協辦。

  本次大會得到廣東省社會組織管理局的高度重視,黎建波副局長到會指導。兩會會長範英,兩會常務副會長劉小敏,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玉整,兩會常務副會長江立平、夏俊杰,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副會長王寧、以及兩會常務理事、理事代表和求是《小康》雜誌、《中國社會科學報》、《羊城晚報》、南方電視台等多家媒體代表近300人出席了本次大會。

  本次大會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爲廣東社會學學會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碳專)成立大會;第二階段爲廣東社會學界、精神文明學界2013年理事代表大會。

  第一階段的碳專成立大會,由夏俊杰教授主持。會上,範英會長作了題爲《任重而道遠,路遥知馬力》的講話。他在講話中介紹了半年來碳專的籌備情况,並强調了該專委會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希望專委會的全體同仁要依法依規、持之以恒地開展低碳生活的理論研究和科普宣傳工作,加强和國内外有關社會組織的交流合作,使專委會逐步建設成黨政决策部門信得過的智囊團隊,成爲廣東社會學學會的一張知名品牌,成爲省内專門從事環保的企業家和熱心環保者互促互進的共享平台和引導廣大市民群衆過好低碳生活的良師益友。

  隨後,劉小敏研究員宣讀了關於批準成立碳專的文件,王寧教授宣讀了該專委會第一届委員建議名單並獲得一致通過。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周永章教授當選爲該專委會第一届主任委員,董書雷、歐陽榮基、何起光(兼秘書長)、賴子敖、駱福祥當選爲常務副主任委員,劉發良、許自焕、李飏(女)、李讜生、杜秀芬(女)、楊衛暉、林燕玉(女)、胡國英、鐘祥輝、敖卓海、郭艷華(女)、顧仁生、董文奎當選爲副主任委員,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藥學院、廣東省社科院、廣州行政學院、廣州市社科聯、廣州鑫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瑞星文化傳播中心、黑龍江省建工集團惠陽公司、南雄市力陞新能源製造有限公司、廣州凱閩建築科學新技術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近80位低碳生活研究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當選爲第一届專委會委員。

  周永章教授在會上發表了題爲《讓低碳生活托起生態文明和美麗廣東之夢》的富有激情的任職致辭。表示,將按照廣東社會學學會的統一部署,堅持“依法辦會、開放辦會、民主辦會”的辦會理念,做到服務立會、能力强會,抓住機遇、發揮優勢,不斷增强碳專的凝聚力、向心力,辦出自身特色和强會特色;全體委員將團結協作,加强信息溝通,加强業務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及時提出提供有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低碳生活建議,讓碳專成爲服務會員和社會的大平台,托起生態文明和美麗廣東之夢。

  隨後,黎建波副局長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碳專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

  本次大會的第二階段即廣東社會學界、精神文明學界2013年理事代表大會,由董玉整教授主持。

  首先,範英會長代表兩會向大會作了題爲《花情柳意憑誰問》的2012年度工作報告,並提出了2013年度的工作設想。他指出,2012年是學會全體同仁辛勤耕耘的一年,也是收穫豐碩成果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兩會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一是主辦或和有關單位聯合主辦了一系列理論研討會,主要骨幹近1200人次與會。2012年1月1—2日,兩會等在廣州舉辦了“新時期弘揚鐵道兵精神理論研討會”。範英會長就“新時期鐵道兵精神”的命題提出了三大理論研究新觀點:關於“鐵道兵精神”的“四個形態説”、“四個層次説”和“四個内核説”,引起社會的强烈反響。2012年1月8日,兩會和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在東莞市聯合舉辦“《特色管理創新模式研究》新著首發座談會”。與會的省衛生廳、東莞市人民政府、市衛生局及相關醫院代表對該著的出版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2012年1月17日,兩會在廣州召開“廣東學術界文化强國、海洋强國研討會”。範英會長指出,兩會適時提出“文化强國論”的創新觀點,並把它嵌入“海洋强國”的理論研究之中,是配合中央關於“文化强國”和“海洋强國”的重大决策及推進廣東關於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的自覺行動。2012年3月23—24日,兩會與有關單位在深圳市聯合主辦“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暨《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該著主編代表範英教授在《海洋社會學——文化海洋之新潮》的主題講演中簡介了該著的寫作背景、寫作宗旨、寫作内容和寫作感受,認爲《海洋社會學》始終站在世界普適的方位,構建起新興學科海洋社會學,是國内外首部比較全面、比較系統的海洋社會學學科體系性著作和實驗性教材。2012年5月5日,兩會在省社科聯舉行“關於建構南方學派專題座談會”。會議認爲,兩會近二、三十年來,吸吮着中華文化、嶺南文化的乳汁,又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不僅在國内首創了特色學科“精神文明學”,最近又推出填補國内外空白的“海洋社會學”,建構海洋社會學南方學派的條件已初步形成。期後嚴格挑選了一批中青年理論骨幹作爲這一新興學派首批核心傳人並頒發了證書。2012年7月下旬—9月22日,兩會在省社科聯召開了四次“文化强國論研討會”。兩會會長範英教授首次提出了“文化强國論”的構想,並進行了反復研討,最後决定啓動《文化强國論》一書的寫作,基本結構共分6大部分約50個專題。2012年7月下旬—10月12日,兩會在省社科聯召開了四次“海洋强國論研討會”。範英教授指出,我國必須開展海洋社會學術理論研究的補課工作,也要開展海洋社會科普知識的補課工作,並提出了撰寫海洋社會普及讀物的十大重點題目:海洋社會的歷史、海洋社會的生態、海洋社會的經濟、海洋社會的政治、海洋社會的文化、海洋社會的軍事、海洋社會的外交、海洋社會的法規、海洋社會的建設和海洋社會的生活等。2012年11月16—17日,兩會與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在羅浮山召開“學習十八大重要精神,加速風景名勝區管理昇級座談會”。範英教授代表學會對景區發展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定位要精準;二是品牌要響亮;三是宣傳要到位;四是投入要加强;五是管理要提昇。他還就如何提昇管理水平提出了具體的思路。

  二是在全國範圍内擴大對廣東率先研究的海洋社會學學科體系的宣傳。2012年4月24日,兩會聯合撰著的《海洋社會學》及3月下旬深圳大會的盛况,以《藍色的奥秘、藍色的新潮——廣東推出新著〈海洋社會學〉力促文化强國、海洋强國偉業》爲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雜誌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報》作了兩大彩版的推介。該報編者按中引用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教授關於“海洋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重點之一,《海洋社會學》的完成展示了社會學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是個很好的基礎工作”的原話,指出該著是一部善爲人先、開放兼容的力作,是歷時三年完成的鴻篇巨製,是國内外首部比較全面、比較系統並有重大創新的海洋社會學學科專著和實驗性教材,同時堅持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回歸社會學原有“大社會”的研究範圍,作出了推動“文化强國”、“海洋强國”偉業的重要理論開拓。該報導分别以“時代新潮的重要貢獻”、“歷史使命的自覺肩負”、“拳拳之心的時代壯歌”、“範公精神的真實寫照”、“海洋强國的有機契合”、“海洋强省的理論基石”、“理論前沿的又一巨著”、“南粤再涌的特色學科”、“佐证學科的解釋之力”、“海洋學科的一朵奇葩”、“全新體系的四大特色”、“概念命題的透徹精新”、“言人未言的膽識並美”、“出奇制勝的運籌帷幄”、“章引聯句的獨特功用”、“專著教材的同步範式”、“中國氣派的開拓嘗試”、“學科建設的高鐵之感”、“藍史新開的一片天地”等近20個醒目標題,高度概括了該著多方面嘗試性的貢獻。2012年6月,兩會等聯合編撰的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之44部——《呼唤海洋之回聲》正式出版。該書30萬字,主要收入2012年3月23—24日“中國(廣東)文化强國、海洋强國暨〈海洋社會學〉首發論壇”具有代表性講話、評論、綜述及報導等60多篇文獻,比較集中地表明:作爲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特色學科的《海洋社會學》,它持續地提昇了上世紀80年代末首創的精神文明學,是精神文明學在新世紀、新形勢下的嶄新突破;它堅定地以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和“大社會學”理論爲靈魂核心;它自覺地站在人類共有、人類共舉和人類共享的環球方位與視角;它執着地追求世界(包括中國和廣東)海洋社會和諧建設的共創與旨向;它努力地爲迎接人類21世紀即海洋世紀的到來而探索藍色奥秘、開啓藍色新潮的踐行與呼唤,對普及全民海洋知識、提高全民海洋觀念和從事海洋領域的研究單位、教學單位與黨政决策部門均具有參考價值。

  三是學會骨幹積極參加高層次理論研討會。2012年7月13—14日,兩會一批代表參加了在銀川市舉辦的中國社會學會年會,提交了近20篇論文。其中,在海洋社會學論壇上,兩會及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提交的多篇論文均在論壇作了簡介。兩會會長範英教授作爲《呼唤海洋之回聲》的主編之一和個人論文《關於逐步完善海洋社會學的若干思考》的作者,在論壇作了重點講演。他認爲:海洋社會學今後無疑要以近10年來研究的已有成果爲基礎。一是進一步全面認識和把握社會學既有的理論和方法以指導海洋社會學的創新探索;二是進一步認識和把握社會學之外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三是進一步認識和把握與海洋社會學密切相關的海洋學科的各種研究成果;四是進一步開展海洋社會學各種專題定性、定量的調查及研究;五是要使現有較爲成型的海洋社會學體系架構不斷鎚煉成爲指導中國海洋社會建設、“海洋强國”建設的致用學科,使之成爲更具科學性、普適性的世界人類共有的新興學科。他特别强調,今後應重視可能引起國内社會學重大變革的“大小社會”、“大小社會學”及“大小世界”、“大小世界本位”這四大概念及其在社會學學科體系上的特别功用,同時要重視由這四大概念交叉而成的海洋社會學多種模式及其各自逐步開拓、完善的相關課題。

  四是組織並啓動了三大重點課題的攻關。一是《文化强國論》專著,共設六大部分、50章,約66萬字;二是依靠兩會内部中青年骨幹的自力更生,開展去年初出版的、66萬字的《海洋社會學》專著的英譯工作;三是《海洋社會ABC》小叢書第一批共10部——《海洋歷史ABC》、《海洋生態ABC》、《海洋經濟ABC》、《海洋政治ABC》、《海洋文化ABC》、《海洋軍事ABC》、《海洋外交ABC》、《海洋法規ABC》、《海洋建設ABC》、和《海洋生活ABC》等,約150萬字。三大課題力争在年底前完成結項,並交付出版社出版。

  五是相關團體單位及各專業委員會積極開展獨立活動或合作活動,拓展了兩會的社會影響,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其中,兩會團體單位深圳市李朗股份合作公司、深圳市醫學繼續教育中心、廣東省廣業資産經營公司、廣州市番禺區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和廣州市社科聯等,在兩會開展本年度工作的經費方面起到不同程度的支持作用;廣州市番禺區養生保健協會、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佛山市殯葬行業協會、志願服務研究專委會、潜能開發研究專委會、海洋社會學專委會、健康研究專委會、三農研究專委會、殯改社會學專委會、體育社會學專委會等按計劃正常開展活動,比較活躍。(詳見《文明與社會》2012年12月)

  範英會長在肯定兩會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如:副秘書長以上主要骨幹、各團體單位理事及各專委會主要骨幹的社會責任感和辦會的自覺性,均有待切實加强;如何進一步自力更生、争取外援以排解經費嚴重困惑的問題,仍未有善法。各專委會也存在類似的問題,都要在今後不斷探路。

  範英會長還提出了兩會2013年的工作設想。他認爲,2013年要繼續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繼續抓好“文化强國”與“海洋强國”的兩大主題。特别是在年底籌備好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换届工作和20週年慶典活動。遥想當年,全國各地以精神文明建設命名的學會或研究會,有如雨後春笋般破土而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眼看當今,其跟風而起、熱熱鬧鬧、活躍一陣過後,却似落花流水春去也,再不見前時的無限風光。他希望,僅剩下來的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能成例外,因爲廣東的人文素養表面上看起來不怎麽的,血肉裏實際上傳承着嶺南優秀文化的基因。加之以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的首創、發展、深化和完善,不斷推出與時俱進的大型叢書而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與輻射力。再就是一批老中青年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形成的中堅分子甘坐冷板凳,數十年如一日,契而不舍,不計名利,作出了各自的奉獻。這正是當代廣東人精神的一種凸現。當然,任重而道遠,無疑要再立新功。當務之急是抓好、抓實面上組織的多部專著和首批10部海洋社會科普作品的寫作、出版。同時要在社會文明建設中,進一步發揮兩會及相關專業委員會的獨特功用和兩會各相關主要團體單位及個人會員科研的創新性和服務的自覺性。

  繼之,學會專委會及有關單位代表分别就本單位2012年度的主要工作作了匯報,並提出了2013年的工作計劃。

  會上,還對2012年度工作重點創優單位、工作先進團體、工作先進部門、工作先進專委會和工作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並頒發了牌匾、證書。

  最後,劉小敏研究員對本次大會進行了總結。他指出,本次大會籌備的時間緊、任務多,但在範英會長的領導和親自安排下,在各承辦單位、協辦單位以及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籌備工作進展很順利。本次的會議,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簡約而隆重,實在而高效,不僅成立了新的專委會,還回顧了學會2012年度的主要工作,部署了2013年的工作設想,組織得很有序,開得非常成功。他認爲,省民間組織管理局黎建波副局長到會指導,體現了民間組織管理部門對我們工作的高度重視;許多年事已高的老領導、老前輩出席大會,體現了他們對學會的深厚情感和關心呵護;衆多學會同仁參會,體現了大家對學會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他用一副對聯對大會進行了精闢的總結,贏得滿堂喝彩。上聯:“大家聚力東成西就”;下聯:“精英薈萃繼往開來”;横批:“低碳高效”。

  本次大會還增補了中山大學教授、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永章以及中山大學副教授、潜能開發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譚昆智爲廣東社會學學會副會長,王亞芳爲副秘書長以及兩會一批常務理事和理事。

  三百一十、2013年4月20日,在廣東社會學學會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範英會長以《任重而道遠 路遥知馬力》爲題的講話如下:

  各位專家、學者,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是廣東社會學學會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的日子。我謹代表廣東社會學學會,向新成立的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全體委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在去年十月,十八大强調指出: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是今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正是這一重要任務的提出,促進了廣東社會學學會自覺行動起來,於2012年年底便投入與“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息息相關的、研究低碳生活專業委員會的籌備工作。

  爲籌備這一專業委員會,學會幾位主要負責人與熱心環保的學界人士、企業界人士等,近半年來,連續召開了多次碰頭會,開展了從辦會重要性與必要性,組織機構、辦公地點、基本隊伍、啓動經費和批準等基本環節的工作。同時得到了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及時支持,廣東省社會組織管理局於2013年3月27日正式備案。

  借此機會,我再次代表廣東社會學學會,向半年來積極籌備廣東社會學學會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和支持該專業委員會的各個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致謝!

  女士們、先生們,廣東社會學學會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其研究定位顯然是以社會的“低碳生活”現象爲重點,並從社會學視角爲主來開展的。這一研究定位和學科方向的選擇,由我們廣東社會學界來啓動,確屬國内社會學領域開拓創新的首舉。從這個角度上看,它作爲廣東社會學學會的第8個專業委員會,除了體育社會學和三農社會學不是本會獨創的之外,如同潜能開發研究、殯葬改革研究、健康研究、海洋社會學研究和志願服務研究等5個專業委員會一樣,都是先於國内社會學界而建構起來的,無疑細化和深化了社會學對復雜紛紜的社會現象的專門探究,使高高在上的社會學原理和方法更加接觸地氣,更加接觸民本與民生,更加擴展了社會學在新時期的解釋力空間,也更加證明社會學在新時期社會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及其獨特的社會功用。這正是廣東社會學學會能否不斷發展壯大的根基所在和實用所在。就是説,多一個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廣東社會學學會就多一份根基支撑,就多一份實際的力量。

  因此,它不僅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專家學者、企業界精英和許多熱心人士肩負的社會責任。尤其在廣東社會學界,我希望新成立起來的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的全體同仁,既要依法依規地開好頭,又要依法依規地持之以恒;既要不斷地進行低碳生活的理論研究,又要開展低碳生活的科普宣傳;既要相對獨立地開展各項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又要與上述各具創新探索的專業委員會,包括三農研究和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等開展横向聯合與交流;既要與廣東社會學學會之外的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和省内相關學會開展多方面的合作,又要在條件許可的情况下參與國内和國際方面的有關活動。通過這些細水長流的工作,讓這一新興的專業委員會逐步建設成黨政决策部門信得過的智囊團隊,廣東社會學學會的一張知名品牌,省内專門從事環保的企業家和熱心環保者互促互進的共享平台和引導廣大市民群衆過好低碳生活的良師益友。

  一句話,要煉成低碳生活征途上雄勁的尖刀連,關鍵在於這一新興專業委員會主要骨幹的定力、毅力、智力和凝聚力。這也是廣東社會學學會内不以牌子小、名堂小而辦得較出色的一些專業委員會能够堅持、發展、探索、創新的經驗所在。

  同志們,任重而道遠。路遥知馬力。我願意同大家一道,共同來爲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環保工作和低碳生活的歷史進程添磚加瓦,作出應有的一份奉獻!

  三百一十一、2013年4月20日,在廣東社會學學會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新當選的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教授以《讓低碳生活托起生態文明和美麗廣東之夢》爲題的講話如下:

  經過近半年的緊張、有序籌備,今天廣東社會學學會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碳專委)正式成立了。這是廣東社會學學會和低碳領域的一件盛事,並必將順應當今世界文明的潮流,推動廣東社會學學會和低碳生活研究的創新發展。

  碳專委在籌備過程中,得到許多領導、同仁和熱心人士的關心和支持。廣東社會學學會會長範英教授高瞻遠矚,自始至終懷着高度的使命感和高昂的熱情,以極其專業的工作作風,指導碳專委的籌備工作,爲碳專委定基調、定原則、定目標。常務副會長劉小敏、董玉整、夏俊杰、王寧等學會領導都曾莅臨籌備會指導工作。周觀明、古菊雲、董書雷、歐陽榮基、何起光、樑仲佳、李飏等同仁在碳專委籌備過程中發揮了中堅作用。李小霧、崔成江等籌備組成員毫無怨言地承擔了籌備過程的事務性工作。再次,我謹代表籌備組及碳專委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低碳文明是生態文明的具體體現。它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源於對傳統文明的批判。它着眼於控制温室氣體的排放和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與傳統文明相比,低碳文明要求在生産和消費中節省能源,减少温室氣體排放,保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低碳世界是一個大同的理想。在低碳時代,世界各國的全球政治共識是,要將大氣温室氣體濃度控制在某個適當的水平之内,這項世界級難題需要全世界每一個政府和每一個人的智慧、責任感與實際行動,需要能源科學與技術的革新與革命,需要國際、國内管理理念和體制的改造與創新,同樣需要每一個人的生活理念與生活方式的破舊立新。

  廣東作爲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肩負着“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重任。作爲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也是能源資源消耗大省和氣候、環境壓力較大省份,實現低碳發展意義十分重大。在低碳經濟洪流中,廣東的發展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當然也面臨一次全新的發展機遇。2010年,國家發改委把廣東列爲低碳經濟發展試點省,對廣東科學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廣東社會學學會低碳生活研究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廣東省社會學創新發展的需要,更是低碳文明時代的要求。它的目標是,通過組織、開展低碳生活研究,讓低碳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廣東人的科學與人文素養,給力廣東生態文明、美麗廣東及文化强省建設。在研究和推廣過程中,力求充分反映低碳價值觀和低碳生活理念,爲國民踐行低碳生活提供指導,包括人類個體和公衆生活的主要方面,重點包括日常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盡量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以更好地服務、指導個體和公衆生活的行爲,唤起社會上每一個人對低碳生活的熱情,促進低碳文明傳播。

  碳專委是新生組織,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按照廣東社會學學會的統一部署,堅持“開放辦會、民主辦會、依法辦會”的辦會理念,做到服務立會、能力强會,抓住機遇、發揮優勢,不斷增强協會的凝聚力、向心力,辦出自身特色和强會特色。全體專委委員將團結協作,加强信息溝通,加强業務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及時提出提供有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低碳生活建議,讓碳專委成爲服務會員和社會的大平台,托起生態文明和美麗廣東之夢。我們的目標一定要達到!

  三百一十二、2013年6月5-6日,本會範英會長應民政部社會事務司特邀,參加殯葬工作座談會。並在會上作了《現代中國殯葬工作走向斷想》的主體發言。他認爲,國家殯葬法的制訂和出台不能一拖再拖;依法治喪才是推行現代中國殯葬工作的關鍵;現代中國的殯葬工作有三條路徑可供選擇——一是走全民公益化之路,二是走公益性爲主、市場性爲輔之路,三是走公民自費的市場化之路。與此同時,提出了今後在廣大農村推行火化工作的破解之法。全文如下:

  一、關於現代中國殯葬工作的走向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我國60多年來的殯葬工作和現代殯葬工作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從國内各民族的共性要求來説,殯葬工作主要是針對“厚葬”的問題,即推行節約辦喪事的問題;對漢人的要求來説,是以“推行火化、改革土葬”的問題爲主,兼帶節約辦喪事的問題。也就是説,對各少數民族的殯葬工作,按照憲法的相關原則,高度尊重其各自的傳統風俗,特别是采取何種葬式,國家並不干預。如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崇尚屍身入土,與漢人是相同的。但漢人的這種習俗必須强行改變,必須改爲火化,而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習俗一直還受尊重。從1985年國務院頒發《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到1997年的《殯葬管理條例》,再到這些年來的修修補補,盡管有許多細節性的增减,但總的看來,上述關於殯葬工作的基本内容没有什麽大改變,本質的要求也没有什麽大改變。因此可以説,我國60多年來的殯葬工作,原係以國内節約辦喪事爲共同目的,重點是把漢人屍身入土的傳統習俗變爲火化新風。之所以要對漢人的這種習俗推行改革,蓋因漢人人口最多而造成往生者占地最廣的弊端所定。“爲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土地資源”而不得不在漢人中推行的火化改革,無疑是項重大的國策。

  二、問題在於,在推行這項重大國策的60多年來,尚未形成一套比較可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法》來護航。而是否依法治喪則是依法治國的重要一環。近幾十年來,我國依據憲法而制定了許多缺位的法案,就是不見殯葬法的出台。當然,1985年以來國務院所制訂的相關規定,在某種意義上可説具有法規之力,但它並不能代替殯葬法律之功。國務院的相關規定畢竟還是規定,國家殯葬法畢竟是大法之一。何况現行的相關規定事實上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理順。如果説,過往的那些規定是舊時期的産物,曾經産生過一定的社會作用,但與新時期的要求已很不適應,亟需有比較可行的殯葬法來取而代之。這更是現代社會的必然,現代殯葬工作的必然。所謂現代殯葬工作,首要的就是依法改革、依法治喪、依法推行火化。其中的依法改革是任何改革的前提;依法治喪是殯葬工作的主旨;依法推行火化是殯葬工作的重點方向和目標,三者缺一不可。同時,依法改革的主體即執法單位或個人必須具備法制意識、法制觀念和法制知識;依法治喪必須確立法律在殯葬工作中高於權治或人治的地位;依法推行火化的重點方向和目標必須是漢人居住最集中的城市和地區,待條件成熟時逐步向廣大農村擴散。

  三、現代中國的殯葬工作以比較可行的殯葬法爲前提、爲主旨和作爲重點方向和目標,是區别於舊時期即60多年來推行殯葬工作的最主要標誌。它可以吸納舊時期相關規定中帶有合法因素的成份,但不宜在原有規定上作修訂、改造。舊的規定模式與新的法律架構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例如舊規定斷不講管理體制自身的改革和管理主體的自身改革,更無約束管理體制和管理主體的條文等,而這些正是新法所要强化的内容。按照過去的做法,民政部門受權推行那些規定,是殯葬工作的當然管理者,但它同時又是經營者,經營殯葬事務、業務的館所,等等。這種管理者與經營者合一的結果,造成政事、政企不分,裁判員與運動員不分的事實,不僅不能大力推進殯葬工作的深入開展,也不符合現代殯葬工作的内在要求。現代政府的職能只能是行政管理、宏觀指導或調控,而不是代替事業單位或企業單位的經營活動。如果不從根本上鏟除這一弊端,不觸動舊規定的管理體制本身,即使表面上有了什麽修訂、改造,也可能换湯不换藥,變來變去還是孫猴子。

  四、現代中國的殯葬工作,注定要還權於民、還利於民。還權於民的首義,就是要把殯葬事業、企業的經營權從民政部門解放出來、分離出來,以法律的規範手段,交回給民間有資質從事殯葬事業、企業的法人單位或個人。舊時的政府往往要做萬能政府,在殯葬工作問題上往往捨不得把經營權下放給民間。壟斷經營便成了以往工作的頑症,不治好這一頑症,不還權於民,便談不上現代的政府。在中國的今天,還權於民是相信群衆、依靠群衆來開展現代殯葬工作的重要體現。由民間社會具有法人資質的單位或個人,並按法律規定準入的經營者,一定能够把殯葬事業、企業做好。國外尤其是西方國家的政府只管宏觀調控,殯葬事業、企業一直都是由民間操作的,自有不少可以借鑒的經驗。中國現有的民營殯葬事業、企業因無合法的地位,又往往附屬於民政部門,其生存、發展受到諸多的卡壓,原因也主要在於權屬問題。再講到利,是與權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有權則有利,無權則無利。民營單位或個人無合法之權,便無合法之利。然而,死抱着經營權不放,説到底就是利字當頭、利字作怪。現代社會之法律重民權、重民利,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更應如此。這必須通過現代殯葬法來作回歸性的實施。

  五、現代中國的殯葬工作,注定要以人爲本、造福民生。以人爲本是科學發展觀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一切工作都要把人當人。特别在現代,殯葬工作更要突出以人爲本。這包括從人的問世到往生,從摇籃到墳墓,以人爲本是貫徹於整個過程的。在舊社會,對於大多數勞苦群衆來説,生不易死也不易,生死問題便成了兩大難題,以人爲本只能是個空想。然而,經過60多年變革的新中國,已經有條件來講以人爲本,有條件來逐步解决從人生到往生過程中的許多實際問題。這就有必要、有可能從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中提取一定的份額來理順往生問題,以保证現代殯葬工作的進一步推行。這在舊時期很難做到,但在今後必須重視、必須逐步落實。西方許多國家實行“社會福利化”的做法,有其利也有其弊,我們應取其有利的一面,改造成爲中國特色的“社會福利制”是未嘗不可的。這種“社會福利制”體現在現代中國殯葬工作的法律上就是:(一)凡中國公民,逝後的主要費用或一切費用均按國家或地區的統一標準發放;(二)在人口聚居的城市中實行火化的主要費用或一切費用,可在(一)的基本上增加30—50%;(三)在廣大農村中實行火化的主要費用或一切費用,可在(二)的基礎上增加100%。當然,這種造福民生的福利基數是可以從實際出發、逐步提高的。

  六、現代中國殯葬工作的難點之一是在廣大農村推行火化的問題。60多年來,許多問題都出在這裏,有由風俗習慣的傳統觀念等造成,也有由許多實際困難造成,更有舊時期推行殯葬工作的政策缺位、殯葬設施缺位,或做法過“左”等原因造成。如果大多數農民的經濟生活等改善了,殯葬工作法規等完善了,縣級甚至於縣級以下的殯葬設施等完善了,移風易俗觀念等也一定會逐步完善的。因此,國家現代殯葬工作在廣大農村的突破,應該是缺什麽補什麽,這是殯葬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條文。其中關於縣級或縣級以下殯葬設施的完善,一定會給爬山越嶺的農民提供較多的方便,加之有國家或地區統一標準的殯葬費用作後盾,這種後盾顯然又比人口集中的城市强硬得多,相信今後農村殯葬工作的難題便可逐步化解之。不過,當上述相關條件還不具體時,在廣大農村特别是老、少、山、邊、窮的地區則應采取靈活的措施。國務院根據《行政强制法》取消民政部門對違反火化規定等的强制執行,也主要是針對廣大農村而言的,城市也有個别現象,需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强求火化率百分百没有什麽必要。

  七、看來,現代中國的殯葬工作有三條路徑可供選擇:第一條是實行全民公益化。即如前所説,實行中國特色的“社會福利制”,讓殯葬公益化成爲全民共享的福利。當然,這種共享是有不同層次的,既關照了無需火化的各少數民族的一般福利,也展示了在城市人群集中的、必須火化的漢人的重點福利,更突出了廣大農村逐步推行火化的特殊福利。第二條是公益性爲主,市場性爲輔。這是指主要的殯葬費用由國家或地區統一支出,喪主則按市場需求負責次要費用。第三條是實行公民自費的市場化。即政府只負責宏觀管理與調控,殯葬的一應設施和服務交由市場運作,公民自資、自負。國外許多地方大扺如是。在中國現階段,把殯葬一應服務交由市場運作並由公民自費的路徑不是不可走,但與國外不同,與土地所有制和推行火化的改革很不協調,會産生諸多社會矛盾,更會增加困難群衆特别是城市貧民階層、弱勢群體的經濟和心理負擔,廣大農村的這種改革阻力也難於排解。第二條路徑比較適合現今國情,特别是在國家尚無能力完全包下來的情况下,走一個時期很有必要。第一條路徑要馬上走不切實際,但它是今後應當努力争取走好的路子。

  八、現代中國的殯葬工作不管走哪一條路徑都要留有其地、地盡其利,都要有誠信化的服務與多樣化的服務。在今後的國家殯葬法中,必須嚴伸誠信化服務之條文,對違反誠信的殯葬事業、企業或其法人等將按有關法條加以處理,對誠信從業者按相關法條加以褒奬。同時,多樣化的服務也很重要,這裏涉及到一些名詞概念問題。比如1985年國務院强調“推行火葬,改革土葬”中所講的“火葬”,並非一些少數民族習俗中的那種火葬,而是指漢人屍身原來習慣於直接埋入土中的,需要推行屍身的“火化”,“火化”後的骨灰是否撒入江河湖海,是否放進墓地的土下、樹下、花園、墻壁或骨灰樓等,因而有海葬、土葬、樹葬、花葬、壁葬或樓葬等,則是允許作選擇的。這就有個多樣化服務的問題。尤其是除了骨灰撒入江河湖海的海葬之外,其他葬式無疑還要占地(只是占地的多少不同而已),都必須從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的視角出發,必須作出規劃、必須留足場所、必須讓人選擇和必須做好服務。其實,死人與活人總要争點地的,用地絶非可有可無之事——他(她)有這個法定權利;也是生者對逝者的一種思念形式、一種孝道傳統和一種人本文化。

  九、中國現代的殯葬用地等方面,也要根據具體國情作出規範。不管是走中國特色的“全民福利制”即公益化之路,還是走公益性爲主、市場性爲輔之路或公民自費的市場化之路,其中的墓地面積應有嚴格限制,决不允許特大墓、豪華墓(和天價墓)等現象存在。爲了在公益化中引導少用墓地這類葬式,必須對選擇海葬、樹葬、花葬、壁葬或骨灰樓安置等這些占地更少的用户加以奬勵。這種奬勵是在享受公益化或公益性相關利益基礎上的追加。同時,凡新開的公墓用地,包括所有可供選擇的葬式用地,其冠名均應民衆化,使之名副其實地成爲“公墓”之所。過往的“革命公墓”等是歷史的存留,應該得到妥善的保護,但對以後爲國爲民的利益作出犧牲或重大貢獻者的墓地不宜再與民衆公墓分離,更不宜集中所有的這類逝者並打着“革命公墓”的招牌與廣大民衆的公墓相對立,使新時期的平等觀、和諧觀受到傷害。當然,爲了管理的方便,在各地的民衆公墓中專設一角,比較集中地展示這些逝者的事迹則是可行的。總之,現代殯葬用地等方面還有很多文章可做,這裏只是點到爲止。

  十、以上關於現代中國殯葬工作走向的九點斷想,重點是强調國家殯葬法的及時出台是大勢所趨;强調此法的一些關鍵問題不能或缺並提出相關建議供參考。由於時間和篇幅所限,許多不成熟的看法有待今後再議。此外,還想就立法的自身問題講點意見——國家現行憲法和現有的《立法法》是制定殯葬法的重大原則,特别要貫徹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嚴限基層相關部門利益的干擾,是至關重要的。以往多次講殯葬立法均無成效,原因雖然很多,但這種部門利益的干擾恐怕是主因之一。若因這個問題卡住殯葬法的産生是很不應該的,既不合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名言,也不合孫中山“天下爲公”的思想,更不合“爲人民服務”的要求。但願這種狀態已有根本改觀。與此同時,廣泛聽取民衆和專家的意見,集全國之力之智,是完全可以搞出一部殯葬法來的,以回應國人生死兩大難之一的,合情、合理和合法的訴求。我認爲,再經過舊規與新法之間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的交接階段,便可見到現代中國殯葬工作的全新面貌。

  三百一十三、2013年7月初,本會範英會長在貴陽召開的“第四届中國海洋社會學論壇”上提交題爲《海洋强國一要務:急補海洋社會科普知識》的論文並作了重點講演。

  自從2009年7月中國社會學年會開始設立“中國海洋社會學論壇”以來,範英會長爲推動新興學科海洋社會學的形成與發展,極富針對性地分别提交了學科體系的三級提綱、體系搆架的重點理論、研究對象的具體層次、海洋社會的全面建設、學科完善的基本走向等五篇論文。他現在提供的本篇論文,從自覺服務海洋强國偉大戰略的迫切需要出發,提出“必須在急補海洋社會科學理論研究的同時,急補海洋社會科普知識”的觀點,並以廣東學者於2012年初出版的《海洋社會學》專著及時轉化爲《海洋社會ABC·1—10部科普叢書》爲例,闡明自覺運用馬克思的“大社會系統觀”和“大社會學”的基本要求來開展海洋社會科普知識的研究與宣傳,才能凸顯海洋社會的總體面貌,增進國人對海洋社會的全新認知,充分體現了作者對建設“海洋强國夢”的憂樂心態。

  三百一十四、2013年7月初,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聯合編寫的《文明自覺的攀越——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20週年(1993—2013)紀程》正式問梓。該書收録了近170篇報導、綜述、講話等,是從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20年間大批文獻中挑選出來的。它從一個側面大致地紀録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的發展狀態,所收的資料具有研究學會史價值,也無疑展示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對文明的自覺追求和攀越。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全國大部分省、市相繼成立的精神文明建設研究會或學會,到今天却煙消雲散了,僅剩下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還在運轉。這説明,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奈住了寂寞,没有當逃兵,没有被困難所嚇倒,一直在堅守這一清貧的理論建設陣地。

  從此書可以看到,近20年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以先於國内首創的“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錢學森語)這一新興學科命名,集結了省内主要黨政機關、科研部門、高等院校和基層單位的理論工作者與實際工作者,從1993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到現在,理事由80多人發展到近千人,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數從200多人發展到數萬之衆,是省内較大型的社會學術團體之一。

  從此書可以看到,近20年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堅持參與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實踐,總結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經驗,宣傳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典範,提昇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理論,在首創精神文明學的進程中完善學科建設,開展省内外和國内外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黨政機關和基層單位的諮詢服務及與本會業務範圍相關的各種活動,曾多次榮獲省民政廳、省社科聯的奬勵,屬全省先進民間組織、省内10家最具影響力的社團和10部最優秀的理論著作單位之一,還有近20多部著作被評爲廣東60年來百部優秀社科理論成果等,2010年7月,作爲今後10年要“不斷鞏固”的“特色學科”和“重點學科”,被寫進《廣東省建設文化强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

  從此書可以看到,近20年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精神文明理論領域推出了衆多的研究成果,僅就面上直接組織的著述成果已近80部約4000萬字。其中以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爲例,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11年間,已細水長流地出版了(包括部分未列入的)近60部約3000萬字著述。從2012年到現在,還有擬出版的國内首部研究文化强國總體理論的《文化强國論》(約50萬字)、促進文明社會全面建設的文明與社會叢書(6部約240萬字)和急補國内海洋社會科普宣傳的海洋社會ABC叢書(首批10部約140萬字)等共16部、約380萬字。這些最新成果是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專門爲20週年慶典活動而籌備的主要作品,將在此前或此後陸續推出。

  從此書可以看到,近20年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精神文明理論領域所推出的上述成果,與持續地、廣泛地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研討會、座談會、調研會、講演會、總結會等活動密不可分。通過這些精神文明建設熱點、重點和難點的各類學術活動,不僅催生了許多理論創新的觀點,豐富、完善和提昇了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體系的理論,而且也直接間接地爲推進廣東和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偉業提供了應有的决策諮詢服務與基層工作服務,爲國人現代文明綜合素質的全面改善作出了一份奉獻。

  從此書可以看到,近20年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全體同仁對精神文明建設理論及相關活動的長期組織、長期參與和長期堅持。如果没有這種長期的組織、參與和堅持,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就不會到今天還在運轉。在這裏,要特别感謝近20年來毫無報酬地紀録這些資訊的一批骨幹,如果没有這種自覺奉獻的精神,此書便没有如此豐實的史料積累。同時還要感謝此書的編者、工作人員和出版社的相關同志,他們花了許多時間收集、整理這些資訊,如果没有這一重要環節的工作,此書的及時出版也是個問題。

  總而言之,映寫在《文明自覺的攀越》一書中的、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全體同仁對文明的自覺攀越,一批骨幹和工作人員對文明的自覺攀越,正是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的前证和後望。也借此機會,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致謝,並祈在文明自覺攀越的征途上守住净土、心不旁騖;自力更生、争取外援;衆志成城、排除萬難,向更高的目標行進!

  三百一十五、2013年7月13日,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共同舉辦的“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文化强省調研活動暨20週年慶典首次籌備會議”在廣州大學城廣東科學中心舉行。本會代表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正副會長,正副秘書長等30餘人與會。由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玉整教授主持。會議内容分爲兩大塊:

  其一是在對廣東科學中心進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廣東科學中心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戰略,爲文化强省獻計獻策。其二是籌劃學會成立20週年慶典活動暨换届選舉活動,。

  首先,學會會長範英研究員在會上做了主題報告,全面回顧總結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學會成立20週年來發展的不平凡歷程,並對今年下半年將要舉辦的學會成立20週年慶典活動暨换届選舉活動進行了整體部署。

  範會長指出,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全國大部分省、市相繼成立的精神文明建設研究會或學會,到今天却煙消雲散了,僅剩下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還在運轉。這説明,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奈住了寂寞,没有當逃兵,没有被困難所嚇倒,一直在堅守這一清貧的理論建設陣地。

  他説,近20年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以先於國内首創的“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錢學森語)這一新興學科命名,集結了省内主要黨政機關、科研部門、高等院校和基層單位的理論工作者與實際工作者,從1993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到現在,理事由80多人發展到近千人,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從200多人發展到數萬之衆,是省内較大型的社會學術團體之一。

  範會長指出,近20年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堅持參與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實踐,總結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經驗,宣傳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典範,提昇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理論,在首創精神文明學的進程中完善學科建設,開展省内外和國内外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黨政機關和基層單位的諮詢服務及與本會業務範圍相關的各種活動,曾多次榮獲省民政廳、省社科聯的奬勵,屬全省先進民間組織、省内10家最具影響力的社團和10部最優秀的理論著作單位之一,還有近20多部著作被評爲廣東60年來百部優秀社科理論成果等,2010年7月,作爲今後10年要“不斷鞏固”的“特色學科”和“重點學科”,被寫進《廣東省建設文化强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

  他説,近20年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精神文明理論領域推出了衆多的研究成果,僅就面上直接組織的著述成果已近80部約4000萬字。其中以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爲例,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11年間,已細水長流地出版了(包括部分未列入的)近60部約3000萬字著述。從2012年到現在,還有擬出版的國内首部研究文化强國總體理論的《文化强國論》(約50萬字)、促進文明社會全面建設的文明與社會叢書(6部約240萬字)和急補國内海洋社會科普宣傳的海洋社會ABC叢書(首批10部約140萬字)等共16部、約380萬字。這些最新成果是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專門爲20週年慶典活動而籌備的主要作品,將在此前或此後陸續推出。

  範會長認爲,近20年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精神文明理論領域所推出的上述成果,與持續地、廣泛地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研討會、座談會、調研會、講演會、總結會等活動密不可分。通過這些精神文明建設熱點、重點和難點的各類學術活動,不僅催生了許多理論創新的觀點,豐富、完善和提昇了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體系的理論,而且也直接間接地爲推進廣東和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偉業提供了應有的决策諮詢服務與基層工作服務,爲國人現代文明綜合素質的全面改善作出了一份奉獻。

  從上可以看到,近20年來,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全體同仁對精神文明建設理論及相關活動的長期組織、長期參與和長期堅持。如果没有這種長期的組織、參與和堅持,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就不會到今天還在運轉。

  面向未來,學會20週年慶典活動和换届選舉是學會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爲了與時俱進地保持學會的生機和活力,範會長提出了在學會會長人選,學會人員隊伍調整和20週年慶典活動經費籌措以數百萬字的著作出版爲主、其他一切活動從簡等問題的基本思路並徵求與會者的意見。

  與會代表就範會長的主題報告紛紛發言。

  首先,會長人選是學會發展的關鍵。與會代表對範英研究員提出在新一届不再擔任會長的意見都表示不能接納。因他在20年來爲學會的開啓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是學會持續前進的旗手,多年來的任職工作雖然勞累,但學會今後的持續發展十分需要他繼續領導學會不斷前進,因而在確定範英研究員繼續擔任會長人選問題時獲得一致通過。

  其次,人員調整是學會發展的急需。與會代表一致認爲精簡和優化學會主要成員是學會發展的重點,有能力、有貢獻的學會主要成員必需留住,有意願、有貢獻的新成員要大力吸納;團體會員則要有出有入、大减小增和總量嚴控。

  再次,經費問題是學會發展的基礎。與會代表對如何籌措經費重點是當前慶典和换届經費問題作了初步討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夏俊杰教授與廣州市旅遊局黨委原副書記樑國維同志均主動承諾爲慶典活動籌措部分資金。夏俊杰、樑國維和廣東省文化廳社會文化處處長吴少瑜、廣州市大洋水産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樑仲佳、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國興教授等還對學會今後開展長期活動的資金籌集與慶典及换届大會的具體問題,分别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的建議。

  下午4時,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小敏研究員做了會議小結。他認爲本次大會有三大收穫:一是堅定了學會發展信心,開拓了學會創新視野;二是明確了學會成立20週年慶典與暨换届時以數百萬字的著作出版爲主、其他一切活動從簡的基本思路;三是對慶典與换届經費問題作了初步的考慮,對换届人選進行了初步醖釀,都有待下次再議。

  最後,範會長代表學會對承辦本次會議的廣東科學中心的領導和全體員工表示衷心的致謝,同時希望今後保持雙方的經常聯繫,共同爲文化强省的工作服務。

  三百一十六、2013年8月24、25日,本會的盟友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八樓會議室分别召開换届正副會長、正副秘書長候選人會議。爲進一步做好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换届會議籌備工作,正副會長、正副秘書長候選人代表近60人與會。會議由範英會長主持。在兩個會議上,與會代表對學會换届及未來發展等重大事宜展開研究和討論。

  與會者認爲:從上世紀90年代全國各地精神文明學會(研究會)遍地開花,到今天本會成爲僅存的一家,一路風風雨雨很不容易,但範英同志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任勞任怨地爲學會發展謀思路、抓特色、聚良才、重服務,帶領學會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纍累碩果,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使學會多年來長盛不衰並在全省、全國産生重大影響。代表們還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目標之後,學會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擔負的使命重大,更需要一位有思想、有才華、有魄力的領軍人物帶領學會繼續前進。大家一致認爲,範英同志雖近古稀之年,但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以身作則、筆耕不輟,而且對學會工作高度熱愛、高度負責,是學會新一届會長最合適的人選。

  會上,大家還就换届會議的相關文件、場地、經費等問題進行了討論。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换届工作十分重要,將根據各人的實際可能,爲换届會議的順利召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