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84-206)

  一百八十四、2008年9月25日,省社會學學會在廣州市紫墨軒二樓召開骨幹會議。會長範英、常務副會長劉小敏,部分副會長、副秘書長以及各專業委員會、重點教學、科研、實際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或代表與會。會議由範英、劉小敏同志主持。與會者邊品茶邊交流本會上半年的工作和籌劃年底的活動。

  首先,範會長對學會上半年的工作作了簡要匯報:

  一、去年底召開了300多人參加的年會,並在《廣東社會學通訊》和學會網站上表發了學會和各專委會、重點教學、科研、實際工作部門的工作匯報。

  二、本會與省精神文明學會、省殘疾人聯合共同承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重點項目,經過近年的調研,已由華夏出版社於今年2月分别出版了專著《新時期人道主義思想和殘疾人事業的理論與實踐》與《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狀况考察和發展戰略研究》。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鄧樸方作了題詞,廣東省副省長李容根寫了序言。

  三、本會與省精神文明學會、省衛生廳聯合調研近年並形成的專著《和諧醫患關係建設概論》於今年3月由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爲此書作序。

  四、本會在今年5月中,與省精神文明學會在廣州聯合召開了“在抗震救灾中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和廣東人精神座談會”。《南方日報》及時編發了與會代表的主要發言多篇,《廣東社會學通訊》等也編發了專刊。

  五、今年初到現在,本會與省精神文明學會、廣衛街黨工委·辦事處等聯合組成調研小分隊,到廣衛街進行社區建設專項調研,已形成《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專著一部。同時籌備該書首發時的專題研討會。

  六、本會繼續去年以來與省精神文明學會在惠州進行的調研活動,並協助惠州市撰寫《惠州精神概論》一書。

  七、本會與精神文明學會等組成的廣東社科界推進“雙轉移”戰略調研小組,以珠三角民營企業轉移到貧困地區碰到的實際困難爲題,於8月底到梅州市、興寧市等進行實地考察,與當地有關領導、企業等座談,並寫成調研報告呈交省委、省政府相關領導參考。

  八、本會與相關學會、研究會等於今年3月與8月在廣州聯合召開了兩次學術研討會,主要探討企業社會責任和打造企業品牌這兩個專題,與會代表總約600人。

  九、本會與相關部門和單位於今年初到現在,一直在籌備“首届南粤新農村建設高級論壇”,準備在黨的十七届三中全會召開之後的適當時機舉行。

  十、經過多方努力,省民政廳、省社科聯已批準成立本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而成爲本會第七個專業委員會。該專委會擬於今年或明年初召開成立大會。

  十一、從年初到現在,本會會刊《廣東社會學通訊》已出版了8期。本會網站工作也正在逐步完善。

  在本會次會議上,與會的專業委員會和重點教學、科研、實際工作部門的代表分别作瞭如下工作交流:

  一、殯改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歐陽基榮:今年4月間,學會會長、本專委會主任範英教授應中央電視台、廣東電視台、廣州電視台和多家報刊之邀,主要就我國往生業存在的問題和破解對策作了近20個小時的訪談(詳見《廣東社會學通訊》2008年第5—6期);4月底,本專委會部分代表到佛山市殯葬協會和相關殯葬企業實地調研和座談(詳見《廣東社會學通訊》2008年第5—6期);8月底,本專委會範英主任等應邀前往考察上海市民營殯葬企業的發展狀况;9月,範英會長應中國殯葬年會之邀,前往長春市參加年會並作了《簡論我國往生業改革的瓶頸問題》和《緑色往生:樹葬墓園的環保使命》的專題講演(詳見《廣東社會學通訊》2008年第8期)。上述活動表明本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不斷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不斷産生强烈的社會影響。

  二、潜能開發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月明:本專委會先後舉辦了“如何塑造成功形象”、“從奥運奪金談人體運動潜能開發”、“中醫養生的物質基礎”、“老子與面南術”、“易經與天人合一關係”等專題講座;舉辦《道德經》、《壇經》學習班,從國學經典中吸取開發潜能的智慧;配合海珠區沙園街關工委在暑假開展以“開發潜能,快樂成長”爲主題的科普活動;整合青少年潜能開發訓練課程,圍遶社區青少年三結合教育活動的宗旨和特點,研究如何結合進行潜能開發訓練活動。先後參觀了省科技中心、實效教育、正統珠心算、中文和經典、番禺養生保健協會養生基地等;已發出圍遶潜能開發主題、反映具有典型意義的成果和個人親自體驗的文集征稿啓示。

  三、健康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李喜貴:從去年到現在,繼續舉辦“中國?廣東健康大講堂”,主要在廣州社區進行,今年共開展28次健康教育講座和活動;協辦了《全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論壇暨廣州全科醫學會第十一次全科醫學與社區衛生服務學術會議》;繼續豐富健專網站内容,爲專家、會員及市民提供健康交流平台。

  四、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游艷玲:本專委會在科研方面,積極籌備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暨全國高校社會學係、社會工作係係主任聯席會議;組織社會學叢書,至今已出版《社會學原理》、《社會調查》、《農村社會問題》、《社會心理學》、《農村社區建設與管理》等書;申報到多項課題;社會服務方面,參與廣東省社工界汶川地震救灾活動,相關教師分三批前往灾區開展救助工作;成立了“廣州市北斗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了廣東省社會工作師的資格培訓,培訓人數達2600多人次。

  五、志願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莉玲:本專委會今年繼續參與推進廣東省志願事業發展的機制建設,配合省委政策研究室、團省委撰寫《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志願服務》報告;配合團省委聯合有關部門、機構籌備“廣東省志願者聯合會”;配合民政廳、團省委開展廣東省志願服務條例修訂工作;配合廣東省志願者事業發展基金會項目評審工作;參與重大事件的研究與服務,先後三次參與汶川大地震灾區的志願服務及調研活動,完成并發表重要成果;參與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北京奥組委志願者部、北京市志願者協會的“北京奥運志願服務”項目;在廣東抗擊雪灾和抗洪救灾的服務中,志願專家給予關注和支持,並舉辦相關論壇;圍遶社會志願服務體系建設開展研究,論文《中國社會志願服務體系分析》被《新華文摘》轉載;《社會志願服務體系——中國志願服務的廣東經驗》一書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發行;以中山市爲試點的建設中國特色志願服務體系研究正在開展;承辦了廣東省發展志願服務事業指導委員會主辦的“繼續解放思想,推進社會建設”大型論壇;主辦了“啓智模式與快樂志願服務論壇”;與志願服務培訓中心合作,舉辦多期廣東省及市縣志願者培訓班;前往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主辦的“全國志願者骨幹培訓班”授課;前往國家民政部“社區志願者培訓班”授課;在省市宣傳部、文明辦舉辦的志願服務論壇主講;前往街道、鎮、社區(村)志願團隊授課與輔導;今年8月,本專委會受託代表省社會學學會在省社科聯召開的全省學會工作會議上介紹了到汶川救灾志願活動的事迹。

  六、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籌)主任委員、教授張開城:

  本專委會(籌)組織力量支持地方社會建設,承擔湛江市社會建設課題一項,舉辦湛江市民政局系統幹部培訓班一期;組織撰寫論文參加在長春召開的中國社會學學會2008年年會;兩位同志應邀到寧波參加2008年中國海洋論壇;組織課題組抓緊進行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海洋社會學”研究報告的撰寫工作;下半年活動主要有:籌備召開專委會成立大會和舉行掛牌儀式;舉辦海洋社會學專題研討會;完成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海洋社會學”結項工作;積極申報海洋社會建設方面課題。

  七、廣州社情民意中心調查室副主任樑幸枝:本中心圍遶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龢民生熱點問題,開展了多項民意調查,主要包括:“廣州市交通狀况公衆評價調查”、“廣州公用事業公衆評價調查”、“廣州環境保護狀况公衆評價年度調查”、“廣州政務窗口服務公衆滿意度年度調查”等。其中最爲重點的調查課題是評估2007年5月出台的《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切實解决涉及人民群衆切身利益若干問題的决定》(即“惠民66條”)各項政策措施一年來的落實情况,爲市委、市政府下一步决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受中共廣州市委辦公廳委托,民意中心於6月開展了“‘惠民66條’政策實施階段性公衆評價調查”。

  在會上發言的還有如下代表:

  省委黨校現代化戰略研究所所長、教授段華明根據多年從事灾害社會學研究的心得體會,結合今年雪灾、震灾兩次自然灾害,闡述了灾害社會學的重大價值。他指出,灾害社會學屬於應用社會學的分支,重點研究灾害的群體行爲,全方位地研究從早期的預防,到事件發生時的心理、行爲分析與引導,以及到事件之後的對策等全過程。而目前,灾害社會學的著作還不多,只有王子平的《灾害社會學》、段華明的《灾害社會學研究》等少量專著。灾害社會學在研究灾害問題方面應有更大的作爲。爲此,對範會長多年前多次提出的成立灾害社會學專委會的事,段教授認爲應抓緊考慮。省委黨校人本研究中心代表李寧秘書介紹了該中心上半年對艾滋病國際課題研究的進展,也表示考慮範會長多年前多次提出成立本會防艾專業委員會的建議。本會副會長、省社科院人口學社會學所長、研究員鄭梓楨,廣州社會工作學會、廣州大學代表、教授謝俊貴,廣東商學院教授郭景萍等也分别介紹了各自科研、教學單位的主要動態。

  在會議最後,範會長作了總結講話。他指出,除未到會的體育專業委員會和中山大學社會學係、人類學係之外,本會各專委會、各重點科研、教學、實際工作部門,在上半年均開展了相應的活動,而且均有自己的重點、特點和優勢。同時,上述專委會等對下半年的工作設想也是可行的(略)。這是對學會工作的切實支持,是對廣大會員和專委會會員等認真負責的態度。希望大家發揚分工協作的精神,在上半年的基礎上,努力抓好年底前工作。就學會一級而言,要求抓好年度内各項已開展的工作;要抓好“首届南粤新農村建設高級論壇”的籌備工作(將在華南農業大學百年校慶前後舉辦這個論壇);要爲明年學會的换届做好相應的準備。就專委會而言,要繼續搞好自身的建設,高度重視依法依規操作,該换届的换届,該調整的調整。同時要控制隊伍發展速度,重視隊伍發展質量,一切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抓好一兩個重點學術活動或科研成果。範會長希望各專委會和重點教學、科研、實際工作部門等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的年會上向大家作出滿意的匯報.

  一百八十五、2008年10月18日,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等寫作的《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一書正式出版,同時在廣衛街召開了首發大會。會長範英在大會上作了《關於廣衛模式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内涵》的講。他指出:

  在新著《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首發暨研討會上,我謹代表組委會和編委會,向關心社區建設、百忙之中光臨大會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致謝。

  剛才,兩位書記的致辭和講話,既中肯又精煉,充分表明瞭:中共廣州市越秀區區委、區政府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廣東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會的精神爲指導,在掀起新一輪思想大解放,争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熱潮中,緊緊地圍遶“平安和諧新越秀”的宏偉藍圖,切實地抓住了該區廣衛街的試點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效。

  這是很有實踐價值和理論價值的舉措。

  爲從實踐上、理論上及時總結其成功的做法和經驗,全面推進“平安和諧新越秀”這一宏偉藍圖的實現,我們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繼2007年在廣州市荔灣區完成“文化創意産業”的專題之後,又組成調研小分隊,從2008年年初到現在,多次到該區的廣衛街進行實地考察。在實地考察中,廣衛街的黨工委、辦事處和廣大居民群衆給予了熱情的支持與配合,既使我們感悟了平安和諧社區建設實踐的真知,也給我們提供了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理論的思考。

  調研小分隊認爲,要在實踐上、理論上及時總結廣衛街創建平安和諧社區的成功做法與經驗,無疑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廣東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會精神爲武器,以中共廣州市越秀區區委、區政府關於建設“平安和諧新越秀”的廣衛街試點實踐經驗爲對象,以哲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及其綜合視角爲方法,力求使廣衛街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創新性與務實性、理論性與操作性相結合,易爲廣大同類型城市社區的平安和諧建設偉業借鑒與推廣。

  基於以上的認識和考量,在經過較爲充實的調研基礎上,我們覺得,把廣衛街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經驗提煉成爲“廣衛模式”是可行的。因爲她與國内現有社區建設的一些模式雖有不少共性,但也有許多創新的亮點。她是吸納其它模式的同時又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模式。可以講,廣衛模式是廣衛人在南粤熱土上開創出來的重在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初步模式。

  這就是説,廣衛模式是廣衛人在社區建設的具體實踐中開創出來的一種模式;是廣衛人以改革開放前沿的南粤大地爲支撑,在社區建設的具體實踐中開創出來的一種模式;是廣衛人以平安和諧爲主題、爲重心,在社區建設的具體實踐中開創出來的一種模式;是廣衛人與理論工作者共同總結廣衛街社區建設具體實踐開創出來的一種模式。

  這種模式的形成,不僅與改革開放前沿的南粤大地這塊熱土息息相關,更直接的是與廣衛街的歷史和現實息息相關。因此,對廣衛街兩千多年曆史沿革的回眸以及對廣衛街當代風華的展示,都應有大致的瞭解;同時,還要對廣衛街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國内外大環境作些必要的掃描。這些,都是對廣衛街平安和諧社區建設具體實踐的産物——應運而生的“廣衛模式”的探究而作出的必要的鋪墊。

  那麽,廣衛模式的主要内涵有哪些?我們認爲,她主要包括廣衛街的社區治安、社區衛生、社區文化、社區服務、社區自治和社區黨建六大方面。分别對這六大方面的總結與提煉,並重點揭示其學理的啓示、鮮明的特色、務實的品格和創新的價值,同時提出廣衛模式今後如何逐步完善與發展的對策——包括提供國内外社區建設的經驗在内。這就是我們在調研之後形成的看法。

  當然,這些看法是初步的,有待聽取社會各界特别是黨政部門、社區實際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們的意見,更有待今後繼續進行跟踪研究。但不管怎樣,廣衛街社區實踐者咬住平安和諧社區的創建不放,并發出他們的光和熱,不僅增添了我國、廣東、廣州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養料,也爲理論工作者面向社會,面向實際和面向基層提供了不斷轉换學風與文風的機遇,因而是值得努力爲之的。

  又訊: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歷時近年的反復調研、精心準備,凝聚衆多專家智慧和廣衛人心血的《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一書正式出版。爲搭建學習交流的平台,由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廣東省社會學學會(以下簡稱“兩會”)和廣州市越秀區廣衛街黨工委、辦事處聯合主辦,廣州高建控股有限公司協辦的“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研討會於2008年10月18日,在廣州大厦隆重召開。來自省社科聯、省社科院、省市黨校、高校等廣州地區的專家學者,越秀區相關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的實際工作者近百人參加了這次研討會。會議由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玉整教授主持,廣衛街黨工委劉國全書記致辭,中共越秀區委貢兒珍書記、省社科聯範英副主席分别講話。課題組代表和與會代表就研討會和專著的出版做了重點發言,範英研究員對代表的發言一一作了精彩的點評。現將本次研討會主要情况綜述如下。

  一、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充分肯定研討成果

  在這次研討會上,廣衛街黨工委劉國全書記代表廣衛街、辦事處,中共越秀區委貢兒珍書記代表越秀區委、區政府,省社科聯副主席範英教授代表組委會、編委會,分别作了《不斷解放思想 努力實踐創新》、《把握社區建設脈搏 共建平安和諧家園》、《關於廣衛模式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内涵》的講話。他們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廣東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關於全面推進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意見》。近年來,隨着經濟體制轉軌和社會結構轉型,城市基層管理出現了許多新矛盾和新問題。社區作爲城市的基本搆成單元,順應了城市改革和發展的大趨勢,正日益成爲社會管理的重要平台和社會民主法治建設的基點。地處市、區行政中心地帶的廣衛街,歷史悠久,人文底藴濃厚,集中體現了嶺南文化特色和現代都市風采,是廣州市城市功能最爲成熟的街區,也是探索城市未來發展路徑的最理想“試驗田”。近年來,廣衛街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認真貫徹區委、區政府關於社區建設的工作部署,以服務居民群衆爲重點,以實現居民自治爲方向,以維護社區穩定爲基礎,以文明建設爲載體,以基礎設施建設爲突破口,以健全完善社區建設制度爲保障,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致力打造平安和諧社區。

  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更需要理論的昇華。省委十届三次全會吹響了思想大解放、推動大發展的號角,如何實現社區管理工作從實踐—理論—實踐的突破,集合哲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多種學科知識來創新社區管理模式,就成爲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大難題。乘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的東風,廣衛街積極與省社會學學會和省精神文明學會密切配合,扎實開展社區建設專題調研。調研工作自開展以來,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得到了區委、區政府以及區組織部、宣傳部、法制局、民政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區委書記貢兒珍多次深入基層指導工作,爲平安和諧社區建設指明瞭正確的方向。同時,“兩會”專家學者不辭辛勞,在充分吸收借鑒調查研究、工作實踐和理論探索成果的基礎上,從治安、衛生、文化、服務、自治和黨建等六個方面,全面準確地揭示了廣衛模式的内涵,重點突出其學理啓示、鮮明特色、務實品格和創新價值等方面,並對廣衛模式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對策意見。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一書如期出版,這是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的一項成果,是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及全街廣大居民群衆在平安和諧社區建設中集體智慧的結晶。

  中共越秀區區委貢兒珍書記認爲,該書立意高遠,主題鮮明,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導性較强,是街道廣大幹部群衆社區建設實踐的生動總結,也是各位專家學者辛勤工作的結晶。在廣州市委工作22年的中共廣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黄晨光副主任認爲,該書的出版,填補了我省城市社區建設類專著的空白,也充分體現了主辦方對該問題的高度重視。中共越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梅認爲,如此多的區領導參加這次研討會,可以看出區領導對廣衛模式的態度,相信實踐會給出滿意的答卷。中共越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劉丹認爲,該書對城市社區建設既有實踐的總結,又有理論的提昇,是社區工作者借鑒的工具書,也是瞭解社區建設的參考書。

  二、專家學者深入研討,廣衛模式内涵豐富

  憑着多年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深厚功底和豐富經驗,一接觸廣衛街的實踐經驗和相關材料,省社會學學會會長、省精神文明學會常務副會長範英研究員就敏鋭的認識到總結、研究、提昇和推廣這個街道社區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認爲可以稱爲廣衛模式,這個模式是廣衛人在南粤熱土上開創出來的重在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初步模式;是廣衛人在社區建設的具體實踐中開創出來的一種模式;是廣衛人以改革開放前沿的南粤大地爲支撑,在社區建設的具體實踐中開創出來的一種模式;是廣衛人以平安和諧爲主題、爲重心,在社區建設的具體實踐中開創出來的一種模式;是廣衛人與理論工作者共同總結廣衛街社區建設具體實踐開創出來的一種模式。關於廣衛模式主要内涵,範會長認爲,她主要包括廣衛街的社區治安、社區衛生、社區文化、社區服務、社區自治和社區黨建六大方面。《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一書就是據此展開的。

  中共廣州市委黨校敖帶芽副教授認爲,社區治安是社區建設的基礎工程,在社區建設中具有促進鄰里和諧、推進現代管理、保障社會穩定等重要作用。近年來,廣衛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全體工作人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治安建設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聯合街道派出所,發動群衆參與,群策群力,在治安建設方面創立了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從廣衛街社區治安建設的實踐來看,社區治安建設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社區治安建設是構建和諧鄰里關係的前提、推行現代管理的關鍵、實現社會穩定的保障三個方面。社區治安建設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立足群防群治,建立基本物業管理模式;服務管理先行,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加强警務建設,構建平安和諧社區。社區治安建設的主要經驗可以總結爲,規劃實施方案,宣傳發動先行;加强溝通協調,總結推廣經驗;有效整合資源,推進警務創新。

  省社科院李揚副研究員從社區環境衛生角度,就廣衛街社區衛生管理的需求、舉措和經驗三方面闡析了廣衛模式。從客觀需求看,創建宜商宜居社區環境、特定地理位置、培育和提高居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意識都需要改善社區環境衛生。從主要舉措看,廣衛街按照街道牽頭協調、社區共建、全民參與、分步推進的思路,從自身實際出發認真探索街道、社區環衛保潔新路子,實行網格化管理、建立規範化制度、進行綜合化治理等措施。從基本經驗看,主要有建章立制─運行機制長效化;干群聯動─管理主體公衆化;設立中介─管理方式社會化。

  中共廣州市委黨校温朝霞副教授認爲,社區文化建設是社區建設的一項重要内容,在社區建設中發揮着社會整合、情感交流、價值引導的重要作用。加强社區文化建設,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的基石。近年來,經過不斷的努力,廣衛街的社區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建設“自治好、管理好、服務好、治安好、環境好、風尚好”的“六好”平安和諧社區發揮了重要作用,從廣衛街社區文化建設的定位看,廣州市越秀區廣衛街的社區文化是在廣衛街特定區域内的居民長期活動中形成的具有廣衛特色的群體意識、價值觀念、行爲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現象的總和,它以居民爲主題,以鄰居節爲載體,以鄰里和睦爲亮點,以和諧社區爲根本,重在培養參與意識、互助意識,具有明顯的廣府文化以及嶺南文化的地域特徵。從廣衛街社區文化建設的基本内容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生態環境文化建設和科學知識文化建設;從廣衛街社區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看,應堅持和體現以人爲本、以文化人和軟硬兼施的原則。經過探索、發展、深化幾個階段的努力,廣衛街社區文化建設取得了纍累碩果,主要成效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是以“鄰居節”爲亮點,營造和諧社區;二是以“三創新”爲重點,營造廉政社區;三是以“三貼近”爲基點,營造文明社區。

  中共廣州市委黨校霍秀媚教授認爲,社區服務是構建平安和諧社區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社區服務,才能滿足社區居民群衆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更好地體現黨的爲民謀利的宗旨。廣衛街在推進平安和諧社區建設中不斷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社區服務,形成了有特色的廣衛社區服務模式。廣衛街的社區服務體現鮮明的特點:以人爲本是廣衛街社區服務的出發點。他們重點關愛弱勢群體,體現社會公平;設法解决就業問題,緩解生活困難;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民生民利是廣衛街社區服務的着力點。通過搞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落實便民利民服務措施等努力提高社區服務水平;關注民生、把握重點、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等創新物業管理模式;堅持工委爲基層、組織爲黨員、黨員爲群衆服務的方式改進社區黨内服務。平安和諧是廣衛街社區服務的歸宿點。通過改善社區管理、優化社區警務和加强綜合治理來落實安全保障服務;通過抓好三網聯動,落實四項制度來搆築長效機制;通過開展多種活動,促進社區和諧,改善社區環境來通過營造和諧環境。

  省社科院許雁雁同志認爲,隨着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城市社區建設日益成爲基層工作的重點和百姓關心的熱點。而社區自治又是國家基層管理由“單位制”走向“社區制”的關鍵環節。社區自治是城市社區成員依照法律,對本社區事務進行自我管理的制度。近年來廣衛街通過各方積極工作,初步形成了較健全的社區組織和較好的自治發展態勢,在同類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典型示範作用。在逐步走向科學自治的過程中,廣衛街運用現代的理念,探求科學自治的正確定位;運用科技、因地制宜、協同配合,尋求科學自治的有效路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進展。在努力開展創新自治過程中,廣衛街從合理利用創新條件、情理共鑄創新果實、用心打造品牌特色這三個方面來探析廣衛街努力開展創新自治的經驗。在不斷探索民主自治過程中,廣衛街從以民爲本、群策群力、公開透明三個切入點來開展對民主自治的不懈探索。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王巍副教授認爲,基層黨組織建設在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黨建工作是社區發展的生命綫。近年來,廣衛街黨工委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通過認真學習、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緊緊圍遶鞏固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這一永恒課題,深刻認識到社區黨建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基礎工程,是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本質要求,是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根本保证。因此,他們不斷加强黨内民主制度建設,努力優化黨組織的素質結構,以“三服務”、“三積極”、以“三聯動”創新活動方式,努力開創社區黨建的新局面,取得了較爲突出的工作業績。

  在分别對這六大方面進行總結與提煉的基礎上,專家學者們還重點揭示了廣衛模式學理的啓迪、鮮明的特色、務實的品格和創新的價值,同時提出其今後如何逐步完善與發展的對策——包括提供國内外社區建設的經驗在内。當然,這些看法是初步的,有待聽取社會各界特别是黨政部門、社區實際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們的意見,更有待今後繼續進行跟踪研究。但不管怎樣,廣衛街社區實踐者咬住平安和諧社區的創建不放,不僅增添了我國、廣東、廣州平安和諧社區建設的養料,也爲理論工作者面向社會,面向實際和面向基層提供了不斷轉换學風與文風的機遇,其影響廣泛而深遠。

  三、會議研討特點鮮明,會議收穫已見端倪

  在這次研討會上,省社科院副院長、省社會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小敏研究員作了《順應善治潮流 促進科學發展》的小結。

  他認爲本次研討會主要有四個特點:

  第一,領導高度重視。這次研討會得到了省、市、區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省社科聯副主席範英研究員、廣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黄晨光副主任、越秀區貢兒珍書記、李志昌副書記、宣傳部部長劉梅、副區長王欣偉以及越秀區委組織部、辦公室、民政局、黨史研究室、區政府辦公室、區城管辦、區文化局、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等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都出席了今天的會議。黄晨光副主任、貢兒珍書記、劉梅部長等領導在會上作了講話或發言,對廣衛模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第二,學術氛圍濃厚。這次研討會,除廣州市、越秀區有關領導和基層代表之外,還有“兩會”及下屬專業委員會數十位來自省社科聯、省社科院、省人口與計生委、省委黨校、市委黨校、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廣東金融學院、中國社會經濟調查研究中心駐廣東辦事處等單位或部門的代表與會。廣州市委黨校敖帶芽副教授等5位學者在會上作了精彩的主題發言。自由發言階段,越秀區委組織部劉丹副部長等5位同志也發表了很好的觀點,以上代表的發言以及本次會議結集形成的著作,以專業的眼光對廣衛模式進行了科學的總結與提昇。第三,實踐經驗豐富。這次研討會是廣衛街創建平安和諧社區實踐經驗進行深入研討的會議,能够取得可喜成效,最根本和最基礎的因素是廣衛街創造了寶貴的經驗。廣衛街黨工委劉國全書記、街道辦事處樑樹權主任、陳烏面副書記、陳卓堅調研員及街道各部門的負責人同志,不僅都親臨今天的會議,而且在調研、論文集形成及研討會籌備過程中,均做了大量的工作。這次研討會,還有廣州市越秀區各街道的代表熱心參與。第四,社會各界支持。本次研討會,由廣州高建控股有限公司協辦,有新華社駐廣州記者站、《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廣州電視台等新聞媒體朋友的大力支持。

  對本次研討會的主要收穫,劉小敏研究員也概括爲四點:

  一是提煉形成了具有典範意義的廣衛模式。所謂廣衛模式,是廣衛人以改革開放前沿的南粤大地爲支撑,在社區建設的具體實踐中開創出來的,以平安、和諧爲重點的一種初步模式。其内涵主要包括社區治安、社區衛生、社區文化、社區服務、社區自治和社區黨建等方面,旨在共保平安、共同管理、共建文明、共享成果,因而具有鮮明的廣州特色和越秀特色。二是豐富發展了理論聯繫實際的研究範式。“兩會”最鮮明的特色就是既不做純粹的象牙塔裏的學究,也不搞純粹的經驗主義,而是緊密聯繫實際開展理論研究,熱切關注民生開展理論研究。過去兩會在這方面有過許多成功的嘗試。今天,我們在省、市、區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在廣衛街黨工委、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不僅成功地進行了研討,而且把研討論文結集成爲專著正式出版。今天的研討會同時也是該專著的首髮式。這是理論界的收穫,也是廣大實際工作者的收穫。三是爲順應善治潮流促進科學發展開闢了道路。一方面,當今世界,正在實現由良好的管理向良好的治理(即“善治”)的重大變革,歐美等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非政府組織、民間組織在社會生活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提昇。但從中國的實際來看,現在廣義的政府、市場、社會、媒體四者之間的發育並不十分協調,社會組織的發育還相當不够。因此,實現善治,尤其要重視基層自治,重視基層民主,也是貫徹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廣衛模式,正是一種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領導下充分發揮居民自治組織作用的模式,本次研討會,也是一種充分彰顯非政府組織、民間組織的功能的成功探索。另一方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最新成果是科學發展觀,現在全國正在開展深入學習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廣衛模式,是一種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模式,這次研討會,正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行動。四是爲廣東、廣州推進平安和諧社區建設樹立了典範。現在,廣東正在進一步解放思想,争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廣州正在建設適宜創業投資,適宜居住生活的“首善之區”。廣衛街既提供了創建平安和諧社區、争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經驗,也是建設“兩個適宜”的“首善之區”的重要典型。我們相信,這次研討會,對促進廣東、廣州的平安和諧社區建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與會者認爲,廣衛模式的實踐成果與理論成果十分難得,但未來社區建設仍然任重道遠。如何把平安和諧社區的創建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以更高的標準打造“花園社區”;如何逐步解决目前居委會的行政化問題,落實社區居委會的自治權,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開展社區自治和服務;如何拓展社區服務的内容和方式,進一步提高社區的管理和服務水平,使群衆得到實惠;如何激發和調動群衆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社區非營利性組織成長的外部環境,實現“街道體制”向“社區體制”的轉换,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實踐。本次研討,既爲有關决策者、執行者和專家、學者之間搆築起一個對話的平台,也爲解决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啓迪思維、更新理念、完善思路、細化措施的機會,必將推進理論創新和平安和諧社區實踐的發展。

  一百八十六、2008年10月26—29日,本會會長、中國範仲淹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範英出席了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二届中國範仲淹國際學術論壇”。

  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台港澳等國家和地區的範學研究專家及範氏宗親代表共約200人歡聚一堂,就我國北宋時期著名人物範仲淹“在布衣爲名士,在州縣爲能史,在廟堂爲良相,在邊境爲名將,在文壇爲大家”的一生事迹及其對中華民族千多年來的深刻影響等,均作了進一步的學術交流與探討。

  在本届國際學術論壇上,共收到學術論文近50篇,著作4部,重點是關於範仲淹的憂樂觀、關於範仲淹的和諧觀、關於範仲淹的人本思想、關於範仲淹的總體評價等。同時,與會者還就今後範學的研究如何深化擴展、明年的國際學術論壇在哪裏舉辦、範仲淹博物館如何興建、《範仲淹(暫名)》大型電視連續劇如何製作等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一百八十七、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參與廣東省性學會第十二届學術“年會”,範英會長在大會上作了《構建中國特色的性學體系而努力奮鬥》的主題演講。他指出:

  在全國第六届性文化節開幕前夕,比較集中地展示我省性科學發展前沿水平的高質量學術會議,也比較集中地凝聚了我省性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隊伍的學術會議——廣東省性學會第十二届學術年會,在風和日麗的廣州隆重召開。我謹代表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向這次盛會的召開、向精心組織這次盛會的廣東省性學會及相關單位表示由衷的祝賀!並向今天與會的所有代表和嘉賓表示由衷的致意!

  古今中外的歷史告訴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人自身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離開經濟社會發展的人自身的發展,以及離開人自身發展的經濟社會的發展是兩個片面、兩個極端,是造成歷史跛足行走的根本病源。

  特别在歷經改革開放30年的我國和廣東,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必須把人自身的發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使之既成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把握者和創造者,更成爲人之爲人的全面發展的自覺者和踐行者,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特别是科學發展觀一再强調的觀點,即以人爲本的觀點。

  如果從上述的觀點來看性學研究,很顯然,她同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一樣,既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有着巨大的推進作用,也對人自身的發展有着巨大的推進作用。因此,性學研究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人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

  但多少年前,我國的性學研究被打入“冷宫”,她對經濟社會和人自身發展的巨大功用遭到嚴重扼殺;就是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她對經濟社會和人自身發展的特殊貢獻,也不能説是已經認識得很清楚、很到位、很自覺。

  必須切實正視這種情况。必須大力改進這種現狀。必須以現有的性學研究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作主體、作擔當,團結所有的通達人士,用理論與實際相緊密結合的研究學風與成果,排除萬難,鍥而不捨地進行性科學的知識普及,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起性學學科的學術理論,在精心吸納古今中外有益養份的基礎上,形成中國特色的性學體系。

  這是因爲,“學科不同於學識,它不但必須研究特殊的對象,而且必須在學術上有系統的主張或見解”。

  在本次學術大會上,看到了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中國性學會副理事長張楓先生主編的《性文化建設概論》,應是國内首部關於性文化建設的專門著作。

  這説明,身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在建設中國特色性學體系方面,領先於全國,提交了一份很有實踐價值和學術價值的初步答卷。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奉獻。

  爲使中國特色性學體系的建構更臻完善,我們不僅要從性生理學、性心理學、性倫理學、性法學、性醫學等方面來探究性學體系的構建,還要從性哲學、性文化學、性審美學、性歷史學和性社會學等等角度來綜觀其貌。

  我們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的許多同仁,非常願意在以張楓先生爲首的性學研究之中發揮一點作用。

  如在2007年11月的廣東省性學會第十一届學術年會暨中國性學會性傳播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上,我在《文明南粤開奇葩》的專題講演裏頭,曾經從上述多學科的視角,較爲系統地、簡約地提出了“十性”之説:

  一是“性本”之説——性是人之爲人的根本,也是社會關係存在與發展的根本。離開了性,就没有了人,就没有了人類。

  二是“性質”之説——性的本質是什麽?古人雲,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説,人之初,性本惡。其實,性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綜合,是人的一切社會關係的一種綜合表現。

  三是“性量”之説——多少量的性生活是適宜的?人的性生活有没有量上的限制與規定?

  四是“性度”之説——性福應該是性適度,但不同個體存在差异,必須具體分析。

  五是“性技”之説——性無疑需要技巧,提高性技巧有助於提高性福感。

  六是“性法”之説——兩性之間的活動必須建立在合法基礎上,違法的必須受懲罰。

  七是“性德”之説——性道德是生活道德極其重要的方面,絶對不能丢棄。

  八是“性健”之説,九是“性樂”之説,十是“性美”之説。這三者主要是針對不健康的性生活提出來的,是以前面七種性説爲基礎的昇華狀態、理想境界與和諧追求。

  這些看法不一定有用,重提這些觀點僅供參考。

  此外,我想在“十性”之説前面加一個“性史”之説,即性的歷史與性研究的歷史這些内容。這是“十性”之説未提到的。古今中外關於性的歷史認識與性研究的歷史演化情狀,是相當豐富多彩的。

  不説國外,僅從中國近代的性史和性論來看,其文化樣貌與文化價值至今還没有得到全面的疏理,更談不上科學、公正的評價。

  其中對早年出生在廣東、聞名於全國的性學博士張競生先生的其人其事其論,我們廣東人有責任爲之作出較爲科學的評價,以便早日爲他洗刷不白之冤。

  總之,對古今中外性史、性論和名家的研究,不僅有利於中國特色性學體系的完善,也有利於今後性學名正言順地成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中不能或缺的重要學科,成爲我國經濟社會和人自身發展的不能或缺的重要學科。

  一百八十八、2008年12月23日,本會在廣東藥學院大學城校區舉行“廣東精神文明建設學術交流暨兩會會長、秘書長聯席會議”。

  會長範英,常務副會長劉小敏、董玉整、黄紫華、洪旗歌,以及副會長盧黄熙、吴燦新、楊鬆、蕭新生、陳芳芳、林偉健、胡浩民、郭偉民,常務副秘書長唐孝祥、馮仿婭、李保平,副秘書長王東輝、丘育定、馮達才、劉晋生、劉慧玲、吕志、孫九霞、何艷玲、張書琛、張興杰、李飏、邱國强、冼美新、顧萬明及部分工作人員、廣東藥學院各處室領導等共50多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學會常務副會長、廣東藥學院黨委副書記黄紫華教授主持。黄教授首先介紹了廣東藥學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建院50週年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黄教授特别指出,廣州大學城將有20多萬大學生進駐,是我省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陣地。廣東藥學院在大學生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建立了一個在一校多區平台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體系——“一、二、三、六、十”體系,即“一個理念、兩支隊伍、三個系統、六個創新、十大工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詳見本期專文),在具體操作上,學院堅持“把工作當做科研做,把科研當做工作做”,將精神文明建設和教育科研有效結合起來,取得明顯成效。

  與會同志一致認爲,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十分重要,不能掉以輕心,要持之以恒地探討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要求、新内容、新路向和新方法。學會會長範英研究員和與會的專家學者充分肯定了廣東藥學院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該校探索的一校多區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體系的這整套模式很有新意,很有價值,要進一步認真總結、加以推廣,爲廣東高校、廣東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更新的貢獻。

  關於理事會明年的工作,範英會長提出了抓主要矛盾的思路——關鍵是辦好三大件:

  一是年頭舉辦南粤新農村建設高峰論壇;二是年中舉辦新中國60週年重大慶祝活動;三是年尾進行學會第三届優秀成果和先進單位、個人的評奬活動。

  與會的會長、秘書長們對範會長提出的三大工作的主要内容、舉辦方法、舉辦形式等都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不少建設性意見。部分會長、秘書長還主動請纓,承擔了部分工作。

  一百八十九、2008年是改革開放30週年系列活動之年,遵照省委宣傳部和省社科聯的要求,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等共同對長期聯合研究的重大成果作了總結,其中由兩會會長範英撰寫的三篇總結分别是:

  一、廣東30年:精神文明研究碩果纍累:

  從1979年9月葉劍英代表黨中央正式提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課題以來,廣東的哲學社會科學界在認真學習、宣傳黨中央各個時期指導思想的同時,以實踐的需要爲追求,持續不斷地開展賦有廣東特色的理論研究,主要表現在對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的初創和取得體系性、區域性與專題性研究成果方面。

  (一)廣東對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的初創,大致走過了兩步歷程

  第一步歷程——從1979年至1989年廣東的情况看,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精神文明學初探時期,其中有兩部著作分别展示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精神文明學的雛型:

  第一部是《精神文明與社會主義》(楊越、鐘陽勝、範英著,20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作者從1984年夏開始便在搆思“一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的基本框架”(詳見該書《内容簡介》)。

  第二部是《精神文明建設導論》(馬中柱主編,20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作者們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視角,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作了初步的探討。

  第二步歷程——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1998年的廣東情况看,是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精神文明學的雛型爲基礎,上昇爲人類一般精神文明學的研究時期。其中有五部著作分别論述了人類一般精神文明學的總體搆思和主要内容:

  第一部是《精神文明學論綱》(範英主編,64萬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年11月版)。該書作爲錢學森教授首倡人類一般精神文明學的第一部實體形態的著述,由26章搆成:主要界定人類一般精神文明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義;闡述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産生與發展的歷史進程;概括人類一般精神文明真善美的内部結構及其之間的關係,提出社會精神文明、群體精神文明、個體精神文明三者的區别與統一;把物質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人種”文明(此後還加了一個生態文明)看成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與精神文明搆成各自的外部關聯;書中强調了精神生産、精神産品、精神生活、精神享受等相互銜接的機制和精神生産者的突出地位與作用,以揭示商品市場經濟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内在規律;同時對城市農村、經濟特區、企業事業、街道社區、少數民族、宗教信仰、一國兩制和家庭個人的精神文明建設均作了探索。全書站在人類社會精神文明一般的方位來考察社會主義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該書出版後,從中央到地方50多家電視台和報刊均有介紹或評論,同時培訓了來自全國大部分省市的精神文明建設骨幹近5000人次,曾獲得1979—1991年度光明杯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著作奬等多項。

  第二部是《精神文明學》(張漢青主編,47萬字,紅旗出版社1991年6月版)。該書由15章搆成:主要講精神文明學的研究對象、任務、方法;人類精神文明的歷史發展;精神文明的本質特徵;精神文明的系統結構與功能;精神文明的發生、發展及其形式、動力、規律、機制、環境和建設目標與實施;精神文明建設指標體系和管理系統等。作者强調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並對這一概念作了多處界説。此外,提出“制度文明”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中介之説。該書出版後,獲得1992—1995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一等奬等多項。

  第三部是《精神文明學概論》(吴燦新、孫志東主編,20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版)。該書由緒論和13章搆成,除對人類一般精神文明的基本理論作了闡析外,着重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類型、指導思想、方針原則、領導核心、途徑方式等的探討,是廣東省内黨校系統講授精神文明建設專題的主要教材。

  第四部是《嶺南紅梅報春開——論廣東創立的精神文明學》(範英著,23萬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該書從學科生發史視角,首次總結、概括了廣東20世紀80—90年代原創的精神文明學的主要理論,以及在原有基礎上,點明通過期後的實踐而發展的一批觀點與内容,爲逐步完善該新興學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第五部是《珠水雲山育芳菲——評廣東原創的精神文明學》(範英、劉小敏、江立平主編,78萬字,中國人事出版社2006年10月版)。該書從衆多報導廣東原創精神文明學的文獻中,精選了錢學森、沙英、肖前、楊春貴、趙鳳岐、張江明、張漢青、樑釗、張磊、李權時等國内專家學者近200篇評論,表明該新興學科創立起來的一整套理論觀點和在新的實踐中逐步完善的理論觀點所具有的廣泛的社會影響。

  (二)廣東精神文明的理論研究成果,大致可分爲三大類

  第一類是體系性成果。此指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廣東學者從不同角度,自覺地爲創立、深化、完善和發展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的學科體系所取得的那些成果,包括前面介紹的五部著述,還包括從1990年開始正式出版的“中國精神文明學大型叢書”。該叢書由廣東省社科聯精神文明學研究室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廣東省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會等牽頭組織,以《精神文明學論綱》爲總綱,與時俱進地、細水長流地推出總綱涉及的《社會公德概論》、《社會公德漫話》(範英主編,各15萬字,海天出版社1991年9月版)、《職業道德新探》(範英主編,23萬字,,紅旗出版社1992年9月版)、《精神文明與社會發展》(範英著,32萬字,海天出版社1993年3月版)、《人的素質與市場經濟(上下册)》(範英主編,134萬字,紅旗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精神文明與市場經濟》(範英等主編,60萬字,紅旗出版社1995年9月版)、《這一手非硬不可》(範英等主編,28萬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版)、《反腐保廉與社會發展》(範英、龐躍輝著,23萬字,廣州出版社1996年8月版)、《周恩來的人格風範》(範英、吕志著,23萬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版)、《當代中華凝聚力(上下册)》(範英主編,110萬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9月版)、《堅持·發展·探索·創新》(張漢青、藍紅、範英主編,46萬字,廣州出版社1998年11月版)、《創建新世紀的真善美》(範英等主編,31萬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以德治國縱横談》(範英、劉小敏主編,27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廣東先進文化發展論》(範英主編,71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版)、《更新觀念 創新發展》(範英等主編,40萬字,中國人事出版社2005年1月版)、《古今鏡像:廣東人精神之經緯》、《樂天務實:廣東廣府人的天性》、《自强不息:廣東潮汕人的膽氣》、《厚德載物:廣東客家人的風骨》、《念祖愛鄉:海外廣東人的情結》、《靈活變通:廣東人的商業精神》、《海納百川:廣東人的開放精神》、《萬紫千紅:廣東人的藝術精神》、《春華秋實:廣東人的學術精神》(以上各書均由範英、劉小敏主編,149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和諧熏風沐南粤》(範英等主編,56萬字,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咬定青山不放鬆》(範英等主編,29萬字,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尋幽探勝論西關》(範英等主編,20萬字,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7年11月版)、《揚長避短話神仙》(範英等主編,16萬字,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8年1月版)、《新時期人道主義思想和殘疾人事業的理論與實踐》(郭德勤、範英、劉小敏主編,37萬字,華夏出版社2008年1月版)、《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狀况考察與發展戰略研究》(郭德勤、範英、劉小敏、董玉整主編,16萬字,華夏出版社2008年1月版)、《和諧醫患關係建設概論》(張壽生、範英、劉小敏主編,36萬字,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8年4月版)、《平安和諧社區建設初探》(範英等主編、20萬字,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8年6月版)等35部共1220多萬字。這些著作獲得多項奬勵,其中《人的素質與市場經濟(上下册)》和《當代中華凝聚力(上下册)》兩書,分别獲得廣東省(1992—1995年度)和(1996—2000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優秀理論研究成果著作一等奬等;《廣東人精神叢書(1—9部)》得到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等的充分肯定。

  第二類是區域性成果。此指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廣東學者自覺地從所處省市精神文明建設實踐的需要和特點出發,與深化社會主義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息息相關而取得的那些成果,主要包括從1991年以來推出的區域性叢書或區域性單項著作。其中屬區域性單項著作的代表性作品有若干部,如《鄧小平精神文明建設理論在廣東的實踐》(藍紅等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獲得廣東省(1992—1995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優秀理論研究成果著作一等奬等。此外,還有區域性叢書多部,其中廣州市兩套叢書之一的“廣州精神文明建設叢書”(由鄔夢兆等主編,廣州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從1993年至1995年間,共出版了《發展中的文明》、《同步與超越》、《都市群衆文化》和《廣州市風與廣州人精神論説》等4部;之二的“精神文明建設哲學論叢”(中共廣州市委主編,廣州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出版了包括《精神文明建設基礎論》、《精神文明建設過程論》、《精神文明建設系統論》、《精神文明建設主體論》、《精神文明建設價值論》、《精神文明建設機制論》和《精神文明建設方法論》等7部;此外,還有“深圳精神文明建設叢書”(吴鬆營主編,海天出版社1996年6月版),也出版了《深圳精神文明建設文件匯編》、《深圳精神文明建設大事記》和《深圳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與理論探索》等3部。

  第三類是專題性成果。此指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廣東學者自覺地對精神文明建設某一專題或某一文明單位的研究,與深化和完善社會主義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息息相關聯而取得的那些成果。主要包括前述體系性或區域性成果之外的一批專著、一批科普讀物和一大批論文。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專著有《超越自我——南華西街文明的開拓》(肖建華、李辛生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走向開放的道德》(李萍、李華明等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版)《市場道德論》(吴燦新等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混沌初開——來自大學生心靈的報告》(雷渡橋等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版)、《人的文化素質與現代化》(景懷斌等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文明實踐論》(田豐、周薇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醫學倫理學》(伍天章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走向緑色文明》(郭艷華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4月版)、《公民道德新標杆》(林偉健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版)、《文化生態學》(戢鬥勇著,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和《中華民族精神概論》(李宗桂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等。在科普讀物方面,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怎樣建設文明村》(顧作義等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問答》(範英主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5月版)、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新三字經》(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版)、《社會公德四字歌》(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家庭美德五字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農民道德歌》(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組織的《幹部賢文》(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中共廣州市委組織的《新增廣賢文》(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版)、《四德通言》(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等。在這些科普讀物中,《新三字經》出版了數千萬册,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奬等多項。此外,廣東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題性論文數量之多,涉及面之廣,開拓性之深,在國内屬上乘之列。其中,《在改革開放中邁向文明之路——珠江三角洲精神文明建設實踐的啓迪》(《學術研究》1993年第1期),是廣東省内精神文明建設論文類最早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奬的一篇。

  前述精神文明學在廣東的初創,以及體系性、區域性和專題性成果的代表作,是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史上涌現出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嶺南文化在現時代存續、開發的組成部分,也因此而得到開明之士的廣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逐步認同。

  二、廣東30年:政治文明探索智闖先河:

  廣東一些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出於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前沿的緊迫需求,根據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發展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便運用馬克思於1844年提出的“政治文明”概念,率先探索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全新課題。這種探索大致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7年之前)。爲使政治文明的研究形成初步輿論,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廣東省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廣東省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會等部分骨幹爲基礎,在省内外同時發起政治文明的研討輿論。

  1986年8月於廣州召開的一次學術座談會上,時任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的張江明教授專門發表了《論政治文明》一文,認爲把政治文明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相對獨立出來“十分必要,任何别的文明都不能代替它”。黨的十二大提出在建設高度社會主義物質文明、高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同時,要“‘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這其實就是政治文明”。它的主要内容“一是高度民主,二是依法治國,三是要認真搞好政治制度建設,改善和加强黨的領導”。

  1986年8月2日—7日於大慶市召開的一次全國學術研討會上,廣東學者範英特地發表了《簡論政治文明與政治改革的關係》一文,認爲政治文明是“指社會文明中相對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而言的,人們改造社會的政治成果的總和”;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定社會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以及該社會政治、法律龢民主等項制度下面人們的政治生活、民主生活和義務權利的進步”;其核心就是社會的“民主問題”。同時,政治文明的提出及其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等搆成的多維關係,“使我國文明建設的總體戰略思想更趨全面和完善,戰略目標更加明確和嚴峻”。僅就政治文明與政治體制改革之間的關係而言,他認爲都是“社會主義生産方式和社會形態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都是“目的與手段的辯證統一”;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文化體制、教育體制、科技體制和人們思想觀念等的深化改革所碰到的瓶頸問題,都要求政治文明的出台特别是開展政治體制的改革。

  在省内外輿論發端之後,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其主辦的《學術研究》爲陣地,開設專欄組織和編發了若干篇政治文明的論文。

  第一篇是《關於‘社會政治文明’的思考》(1986年雙月刊第四期,作者蕭君和,責編範英)。該文闡明瞭社會政治文明概念的依據,闡析了社會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及其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主要關係。作者形象地將物質文明看成是一棵樹中“强勁的樹根”,社會政治文明是它“粗壯的樹干和樹枝”,精神文明則是“繁榮茂盛、充滿活力和朝氣的緑葉”。

  在同年的第五期上,又發表了《政治文明初探》(作者範賢超、周建平,責編範英),文中界定了政治文明的内涵;提出政治文明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是同步産生的;它同後二者的發展都是宏觀的自然歷史過程和進步趨勢;它的内容是相當豐富的,但“國家政治制度”是它的主體,“每個成員的民主、平等、自由等的實現程度”是它的標誌;認爲政治文明是“社會文明發展的關鍵”、“物質文明發展的杠杆”、“精神文明發展的决定因素”。

  此後在1987年第四期上編發了《對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探索》一文(作者鄒永圖,責編範英),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文明觀包括了政治文明的思想”,“我們應當加以實踐和發展,必須加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才能加速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要建設好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對其主要的特徵與内容進行深入的研究”。

  前述論文發表後,《新華文摘》或全文轉載或觀點摘編,多家報刊反復轉登。與此同時,不同於政治文明提法的“制度文明”等概念和觀點相繼在廣東及省外出現,一時成爲全國學術争鳴的重大熱點。但這種學術争鳴很快被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誤認爲“政治原則問題”而受到諸多壓制,《學術研究》開設不久的專欄只好停辦,研究者從公開發表論文的形式只得轉爲内部討論。

  第二階段(2002年5月年之前)。這一階段,以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精神文明學研究室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廣東省社會學學會爲主體,與廣東省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廣東省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會一起,主要以小型座談會、内部研討會形式,繼續探討政治文明,同時將這些研究進行疏理和深化,藉助於精神文明建設可以正常出版專著及發表論文的有利條件,把政治文明的研究嵌入廣東原創的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的形成之中,從精神文明必然觸及的外部聯繫來深入考察政治文明,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從著作方面看,其代表性的第一部著作《精神文明學論綱》(範英等著,1990年11月版,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不僅考察了精神文明的内部結構,同時考察了它與物質文明、法制文明、人種文明(後來還加了一個生態文明)的聯繫與區别,還特設專章强調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聯繫與區别。認爲政治文明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聯繫和紐帶;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的確立”,民主政治確保精神文明的發展;政治文明需要較高的文化修養、公民意識和切實的政治理論和行動;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必須協調發展的原則、關係等。

  第二部著作《人的素質與市場經濟(上·下册)》(範英等著,1994年12月,紅旗出版社出版),特設多章論述人的自由與市場經濟、公務員與市場經濟、黨政幹部與市場經濟、黨風政風與市場經濟、反腐保廉與市場經濟等關於政治文明方面的重要問題。

  第三部著作《反腐保廉與社會發展》(龐躍輝、範英著,1996年8月,廣州出版社出版),對當代世界特别是中國存在腐敗的現象、性質、特徵、類型、根源、危害以及反腐保廉的思想武器、社會機制、主要經驗等均作了古今中外的比較與研究,旨在激起人們對政治文明建設中主要負面問題的高度重視,以及如何破解難題的若干思路。

  第四部著作《周恩來的人格風範》(範英、吕志著,1997年10月,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反腐保廉與社會發展》一書的姊妹篇,經由國務院相關部門嚴格審批,主要從政治文明的正面形象的代表——周恩來的人格着手,對其人格風範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現、形成磨練、完善昇華、基本特徵和偉大意義等關鍵方面進行系統的闡述,希望有助於人們從周恩來的偉大人格風範中吸取有益的教養,把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要求落在實處。

  前述第一部、第二部著作的部分章節和第三部著作的《總論》,均被《中國社會科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文摘》等數十家報刊登載,第四部著作被廣東省評爲青少年必讀的八大重點圖書之一。

  從論文方面看,較有代表性的論文如《‘五觀’俱全與‘五觀端正——論中國經濟特區的精神文明建設》(作者範英、劉小敏、李振連,《現代哲學》,1996年第三期)一文,認爲“中國經濟特區從建立到現在,都是非常重視政治文明建設的,也非常重視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對應關係。特區以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爲指引,堅持了正確的政治方向;也用改革開放和‘三敢’精神創造了較爲寬鬆的政治氛圍,因而促進了精神文明和其他文明系統的建設……這是中國經濟特區更上一層樓的重要表現”。

  又如《論形成和發展中的精神文明學》(作者範英,《學術研究》,1999年第九期)一文,針對使用“制度文明”概念比使用政治文明這一概念更能區分和突出制度中的政治因素的觀點進行了商榷。從表面上看起來,這是對國内、省内長期討論這兩個概念孰重孰輕的一種回應,實際上則是對堅持政治文明理念及其作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中介本色的再肯定。

  前文在夏門召開的“全國經濟特區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研討會”上,被列爲大會重點介紹的文章,引起與與會者的好評。後文發表後,曾被國内諸多報刊反復轉引。

  第三階段(2002年5月以來)。從2002年5月31日江澤民代表黨中央正式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大命題以來,廣東對政治文明的研究已由一些學者多年艱難的堅持擴展到許多學者廣泛積極的參與。

  2002年7月12日於廣州召開的座談會上,廣東學術界部分專家學者認真學習江澤民爲黨的十六召開作思想理論準備的“5·31”重要講話,對黨中央首次正式使用政治文明概念,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如何論述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設自身的一系列理論問題進行座談,認爲黨中央正式提出和使用政治文明的舉措,充分説明中國共産黨對新時期黨的執政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進步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與發展。同時認爲,廣東一些學者此前16年對政治文明的執着研究,爲黨中央的英明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作用,也展示了廣東學術界爲黨政重大决策提供服務的不懈努力和求真精神。本次座談會的成果分别在《學術研究》等多家報刊編發。

  此後,在《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以及《學術研究》、《廣東社會科學》、《嶺南學刊》、《開放時代》、《探求》等報刊上,廣東學者發表了一批專論政治文明方面的論文。

  在論述政治文明建設的意義和義務方面,較有代表性的論文有《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戰略意義》(張江明)、《高度重視文明總體中的政治文明》(範英)、《中華民族的復興與發展的重要保证》(蕭君和)、《對政治文明的幾點認識》(董玉整)等。

  在論述政治文明的内涵和功能方面,較有代表性的論文有《政治文明的涵義及其功能》(吴燦新)、《略論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内涵》(張江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内容和措施》(李江濤)、《略論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餘少波)、《搞清什麽是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蕭新生)、《要提倡中國特色的政治文明》(馬中柱)等。

  在論述政治文明與政治體制改革方面,較有代表性的論文有《新時期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行動綱領》(範英)、《全面正確把握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和根本》(劉歌德)、《政治文化與當代中國的政治文明建設》(李振連)、《談談政治文明發展的四個‘聚焦點’》(陳偉)和《政治文明是社會現代化的要求》(鄭奮明)等。

  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廣東省社會主義社會辯證研究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等於2003年1月聯合出版了由張江明、範英主編的《論政治文明》一書,對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内涵、核心、層次、特點和規律,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大戰略意義,政治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辯證關係等展開探討。

  這些成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包括廣東一些學者此前16年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觀點,均由新華社以大字内參形式,先後專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重大决策的參考素材。

  由於我國對政治文明的自覺實踐和政治文明的理論研究較薄弱,許多規律性認識必待深入展開。廣東在這一領域的介入雖然早於省外,但後勁必須大力加强,有祈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推進之。

  三、廣東30年:“三農”研究早抓典型個案:

  上世紀80年代的廣東,憑藉“改革、開放、搞活”的政策,珠江三角洲的發展勢頭和發展效果舉世矚目,但東西兩翼和粤北地區等47個山區縣的“三農”(即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還處於被動狀態,一直困擾着人們。如何改變“三農”問題特别是“老、少、山、邊、窮”地區的落後現狀,便成了必須面對的現實難題。

  爲了給廣東省委、省政府提供解决這一現實難題的對策思路,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便對全省47個山區縣的基本情况作了近年的摸底。通過摸底,發現地處粤北貧窮落後山區的南雄縣,由於“改革、開放、搞活”的春風唤醒了沉睡的山水和人心,全力以赴地致力於山區資源的綜合保護、開發龢利用,並藉助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把資源優勢變爲商品市場經濟優勢,在1984年到1986年短短的三年間,工農業産值連年翻番,地方財政收入和群衆個人收入大幅增長,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事業也有較大改善……

  1986年年底,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認爲,南雄縣三年迅速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的寶貴經驗不僅對廣東全省47個山區縣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對全國各地同類型山區也有參考價值,應當及時地認真總結、推廣。於是,以時任副主席的陳楓同志爲首,組織廣東省、韶關市、南雄縣三級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共20多人的調研小分隊,在當年年底—1987年5月進駐南雄山區進行實地考察,分别撰寫了《南雄山區經濟起步實踐的回顧》(賴澤南、郭逢讓)、《南雄山區經濟發展戰略設想》(鐘梅坤、朱江標)、《改革開放搞活中形成的南雄特色》(陳楓、範英)、《南雄經濟發展戰略的特點和啓示》(鐘梅坤、李彩彬)、《南雄‘兩個同時增長’的哲學》(林佐良、羅迪鋒)、《南雄黄煙發展的辯證法》(陳光、李國基)、《南雄引進科技設備的奥秘》(李金山、馮勇進)、《南雄理順一業與百業關係的認識》(郭逢讓、羅展雄)、《南雄的用才之道》(陳明星、朱光標、康登生)、《南雄教育事業振興之路》(江青粦、鐘俊環、康登生)、《南雄是怎樣抓好計劃生育工作的》(賴澤南、鄭泰仁)、《南雄力保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發展》(範英、馮達才)、《關鍵在於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馬銘祥)、《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南雄特色》(範英、陳楓)等30多篇論文或調研報告。

  1987年6月7日—9日,由廣東省、韶關市、南雄縣三級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發起,中共南雄縣委、縣政府主辦的“南雄山區經濟發展研討會”在南雄縣雄州鎮舉行。來自北京、廣州、韶關及南雄的一百多位理論工作者、實際工作者和新聞傳媒代表參加了會議。在這次研討會上,除了主要論文或調研報告代表發言外,時任中共南雄縣委書記肖有根、代縣長黄永東,中共韶關市委書記袁炳焕、副書記高禩仁、洛雁秋、市委常務宣傳部部長張大瑩,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肖如川處長,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張江明教授、副主席張綽研究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廖建祥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羅元錚教授,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薛德震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雜誌副總編趙振英研究員,中共中央黨校培訓部主任沈冲教授和中共中央宣傳部原部長朱厚澤同志等均對南雄經驗作了充分定評。

  1987年秋,及時反映南雄山區改革開放、脱貧致富寶貴經驗的著作《南雄特色研究》(陳楓、範英主編,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對南雄經驗基礎上形成的特色及其主要依據、南雄特色的主要内涵尤其南雄山區經濟發展中——戰略方針的特色;工業與農業同時發展、縣級財政收入與群衆個人收入同時發展的特色;抓準突破口的特色;搞活外引内聯的特色;一業興帶百業榮的特色;善於用人的特色;狠抓教育事業的特色;嚴控人口生産的特色;高度重視生態平衡的特色;領導班子革命化、科學化、現代化的十大特色及其之間的相互聯繫等重點論題作了系統闡析。

  1987年底,另一書《南雄發展之路》(陳楓、範英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相繼出台。該書對《南雄特色研究》提出的一批理論與實踐課題作了進一步闡述與深化,同時收進了1987年6月7日—9日在南雄縣雄州鎮召開的“南雄山區經濟發展研討會”上衆多領導和專家學者的講話或評論。

  前述在南雄山區所撰論文中的若干篇如《論改革開放搞活中形成的南雄特色》等被《學術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登載;研討會訊息由數十家報刊編發;時任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羅元錚教授爲《南雄特色研究》的出版寫了序言;國務院農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潤生作了“南雄經濟發展的路子,也是同類型山區將要走的路子”的題詞;南雄縣鑒於顯著的先進事迹,被中共韶關市、市政府和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分别樹爲全市與全省山區“改革、開放、搞活”的一面旗幟;不久,省内數十個市縣和全國近30多個省市的山區工作部門前往南雄取經;《南雄特色研究》一書曾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奬等多項。

  一百九十、2009年2月28日,“廣東社會學界2008年年會”在中山大學熊德龍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出席大會的有會長範英,常務副會長劉小敏,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玉整,副會長魯陽、蔡禾、周大鳴、鄭梓楨、嚴建强、王永平、楊漢卿、楊鬆;副秘書長譚建光、李偉民、霍秀媚、冼美新、何艷玲、張建平、吕志、葉金寶、顧萬明、張興杰、唐孝祥、段華明、楊穎柔、鄭晨、張勇、陳愛軍;各專業委員會或重點教學、科研和實際工作單位的負責人陳月明、樑國維、王心旺、鐘瑩、劉成、童遠忠、謝建社、樑幸枝、麥佑甜,以及學會部分常務理事和理事蕭新生、盧黄熙、陳芳芳、陳家義、範海泉、劉汝權、程潮、陳之明、李飏、楊光民、歐陽榮基、陳偉、劉權、楊丹娜、劉慧玲、莊偉光、郭景萍、謝俊貴、於芬、吴少忠、張德馨等,來自廣州、佛山、深圳、惠州、湛江等地的代表約250人,就廣東社會學學會2008年的工作和2009年的設想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這次年會,由廣東社會學學會和中山大學於2008年12月成立的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共同舉辦。會議由本會副會長、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周大鳴教授主持;本會副會長、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院長蔡禾教授代表該院致辭;本會10多個團體單位代表分别介紹了重點教學、科研、專委會和實際單位在2008年的工作成就與2009年的工作安排(詳見本期相關内容)。

  接着,大會聽取了董玉整教授代表本會所作的2008年的工作報告。他從適時弘揚廣東人精神、深入探討社會發展、積極研究企業改革、勇敢探索社會難點、努力拓展社會學研究新領域和及時總結學會工作經驗等6大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全面的回顧。

  本次年會上,會長範英教授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本會各教學、科研、實際工作部門和各專業委員會在2008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重要進展,同時贊成董玉整教授代表本會所作的2008年度的工作報告,並代表本會向爲推進上述單位和學會工作的各位代表和社會各界,以及爲本次年會的順利召開提供優質服務的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的領導和全體師生員工表示衷心的致謝。與此同時,範會長重點談了學會2009年的大體設想:

  一是做好换届工作——這是全年工作的主項。從1985年到現在,本會已完成了五届工作,2009年面臨新一届理事會的産生。通過民主推薦和正式選舉,進一步加强各重點教學、科研、實際工作部門和專委會的代表在學會組織機構中的作用,使學會領導機構更具責任心和生命力,帶頭和推進學會面上和相關單位的工作。

  二是搞好2009年3月27—29日在湛江市召開的“海洋社會學研討會”。這是本會與届時成立的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的一次盛會。爲什麽要成立這個專委會?爲什麽要召開這個研討會?大家知道,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是資源寶庫、交通要道,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海洋經濟的迅速增長,將帶動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發生革命性變革。可以展望,未來海洋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等發展進程中將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義。2008年3月,汪洋書記在國家海洋局考察時認爲:“廣東是海洋大省,海岸綫比較長,經濟相對比較發達。廣東一定要認真落實好國家海洋局對廣東海洋工作的要求,努力争當全國海洋工作和海洋經濟工作的排頭兵,在全國帶個好頭。”我們學會就是從這些方面考慮,於2007年到2008年,一直在爲籌備海洋社會學專委會和海洋社會學研討會而努力。湛江市一批本會會員骨幹已做了許多工作,也發出了邀請,希望各位代表前往參與本會活動。

  三是搞好2009年6月底在廣州或外地召開的“南粤新農村建設高峰論壇”。這是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等多個單位聯辦的一次盛會。本次論壇的宗旨是:堅持以黨的十七届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决定》和中共廣東省委十届四次全會精神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揮全社會的力量,推動南粤新農村建設的大發展,努力争當全國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通過論壇的舉辦,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新農村建設的有關問題,並通過報紙、刊物、網絡和電視的立體化宣傳,總結、推廣南粤新農村建設的先進典型,展示南粤各地解放思想與改革開放的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嶄新面貌及其與時俱進的發展趨向,凸現南粤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以及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對南粤新農村建設的關心和支持。本次論壇的意義是:有利於在廣東貫徹落實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有利於廣東建設學習型、創新型、環境友好型新農村風貌;有利於傳播與展示南粤新農村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進一步挖掘和總結南粤新農村建設的鮮活經驗,發現問題、探討思路、展望南粤新農村建設的未來;有利於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南粤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持續打造和諧廣東及争當新一輪全國解放思想與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新形象;有利於全面建設和諧廣東,奪取廣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總之,論壇的主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南粤新農村”。相關參考大題也早已發出,希望會内會外同仁踴躍投稿、參與。

  四是要搞好幾項配合的課題:如國務院通過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廣東省委、省政府關於“雙轉移”的工作和“廣佛同城化”的工作等,本會及各具體團體單位,應從實際出發,抓一些配合調查與研究,爲黨政部門和基層單位提供理論决策和諮詢服務。

  五是專業委員會工作:要在學會换届時,或作些調整,或進行换届;同時,擬成立1—2個新專委會。

  六是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參加在陝西召開的全國社會學2009年年會。

  在本次年會結束前,劉小敏研究員以《和諧學會的和諧盛會》爲題作了會議小結。他認爲本次年會的特點是和諧,學會是和諧社會裏的和諧學會,這次年會是和諧學會的和諧盛會。這種和諧主要體現在年齡、性别、區域、身份和追求等的和諧方面。本次年會在總結2008年工作和部署2009年工作的同時,除收穫了友情外,也改變了辦會的方式——過去20多年來,本會的大中型會議,主要是範英會長等親自張羅,今天的年會則開始由副會長單位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爲主承辦,既减輕了範英會長與學會本部的壓力,也體現了承辦單位的活力。今後要把這種辦會方式發揚下去。

  一百九十一、2009年2月28日,本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玉整教授代表英英會長在年會上作了學會工作總結。

  尊敬的各位前輩、領導、專家和代表們: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我們大家歡聚在學術殿堂中山大學,總結2008年的工作成績,探討2009年的工作思路。參加今天會議的,不僅有衆多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學者,更有不少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老專家;不僅有大多數在廣州工作的學者,還有來自深圳、惠州、佛山、湛江等地的專家學者,我謹代表廣東社會學學會秘書處,向大家表示熱烈的歡迎、衷心的感謝!

  剛才,各專業委員會、各相關教學科研單位的代表向大會匯報了他們各自的工作情况。聽了這些匯報,我們都知道了,各專業委員會、各相關單位,根據各自的特點,發揮自己的優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較多較好的成績。對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現在,受範英會長的委托,就廣東社會學學會2008年度的工作,向大會作一匯報。請大家審議。

  2008年是中國社會所經歷的十分不平凡的一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舉世震驚,而全國人民英勇救助、賑灾獻愛心的舉動,同樣令世人驚嘆。8月,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期盼着、激動着,分享着北京的分分秒秒。當嘹亮的國歌一次又一次吹響的時刻,我們禁不住熱泪涌流,民族自豪感越來越高漲。與此同時,一項又一項的社會改革措施在逐漸展開,取得實效。當全世界面對從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感到沮喪的時候,中國的社會發展,正成爲拯救世界經濟的希望。

  正是在這樣的國際國内大背景下,我們社會學學會在2008年采取積極應對的態度,做了一系列工作,在理論研究、學科建設、項目推進、社會調研、成果推廣、隊伍建設、陣地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適時弘揚廣東人精神

  弘揚廣東人精神,是我們社會學學會與省精神文明學會長期以來的重要工作,我們爲此付出了巨大努力。2005年,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9本的《廣東人精神叢書》,當時的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小丹同志爲叢書作長序,省委副書記蔡東士同志爲叢書親筆撰寫“廣東人精神”。叢書的出版在社會上産生强烈反響。

  但我們並没有就此止步,我們的思索在繼續,探討在深入。2008年,我們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研究汶川大地震中的廣東人精神。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後,我們立即行動起來,與省精神文明學會在廣州聯合召開了“在抗震救灾中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和廣東人精神座談會”,將抗震救灾活動在精神層面引向深入。學會會長範英教授等專家,發表了精彩的言論。《南方日報》及時編發了與會代表的主要發言多篇,産生了十分積極的社會影響。

  (二)是學會成員參加並總結汶川大地震中的廣東人精神。

  我們學會的志願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先後三次參與汶川大地震灾區的志願服務及調研活動,完成并發表重要成果,出版《愛在中國——汶川大地震灾後服務親歷故事》,以及《社會志願服務體系——中國志願服務的廣東經驗》等著作,將廣東人精神的研究進一步細化。

  (三)是學會成員參加並研究奥運活動中的廣東人精神。

  體育專業委員會、志願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等專業委員會和有關單位的人員,親自參加了奥運會的有關組織和實施活動,並認真總結研究奥運活動中的廣東人精神。他們爲奥運增光,爲廣東人增色。

  (四)是研究惠州精神。

  本會於2007年在荔灣區開展文化産業項目之後,又與省精神文明學會在惠州進行調研活動,並協助惠州市撰寫《惠州精神概論》一書。惠州精神是廣東人精神的地區體現,是廣東人精神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在歷史上惠州具有自己的特質,而且在當代,因爲迅速融入現代化,興起了現代化的工業、城鎮,在廣東甚至在中國,惠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時代精神,成爲廣東人精神的一個典型代表。從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視角研究惠州精神,從未來發展的視角剖析惠州精神,不僅對惠州的和諧發展,而且對廣東的科學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本會在廣東人精神總體研究的基礎上,對地區精神進行深入研究的第一個成果。

  二、深入探討社會發展問題

  關注社會改革,推進社會發展,是我們進行社會學研究的重要工作。2008年,我們主要作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研究社區建設問題。 

  社區建設是中國社會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進行社區建設,如何處理社區建設與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關係?如何將社區建設成爲居民的幸福安身之地?這些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改革進程中的熱點問題。

  本會與省精神文明學會、廣衛街黨工委·辦事處等聯合組成調研小分隊,到廣衛街進行社區建設專項調研,形成《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專著一部,由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發行。2008年10月18日下午,在廣州市北京路374號廣州大厦101會議室召開“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研討會及專著首髮式。中共廣州市越秀區廣衛街黨工委劉國全書記、中共廣州市越秀區區委貢兒珍書記等領導講話。範英會長、劉小敏、董玉整常務副會長,以及論文作者、各界代表和嘉賓共60多人出席。

  廣衛街可以説是廣州市最古老的街道。最早的廣州城遺址,最早的國民政府遺址,甚至當今的廣州市政府、市人大以及省民政廳等單位,都在廣衛街的轄區内。在這樣一個具有歷來“政治中心”地位的區域進行社區建設,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近年來,廣衛街解放思想,群策群力,在創建平安和諧社區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積累的較豐富的經驗。對這樣的社區進行理論研究,深入探討,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在社會調研等方面,對社會學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這部著作,應該被看作爲本會2008年的重要學術成果。

  (二)是關注和諧醫患關係建設問題。

  在深入探討社會改革方面,2008年我會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成果,這就是本會與省精神文明學會、省衛生廳聯合調研並形成的專著《和諧醫患關係建設概論》。這部著作共14章,論述了建設和諧醫患關係對於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分析了醫患關係的系統結構、模式和特點,解析了和諧醫患關係建設的主要内容,介紹了古今中外的醫患關係建設實踐經驗,特别是從夯實經濟基礎、提昇文化品位、打造高尚醫德、培育心理素質、强化醫院管理、實施法律援助、構建輿論環境、深化體制改革等方面,詳細論述了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有理有據,自成體系。2008年3月由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爲此書作序。他認爲這是一部層次較高、水平較高的學術專著,也是一部實踐性、指導性都很强的學術專著。她的出版發行,對於更大醫務人員、廣大民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他還指出這部著作具有四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全方位詮釋醫患關係;二是邏輯體系嚴謹;三是觀點具有創新性;四是及時有效實用。對於醫患雙方,對於全社會正確全面理解什麽是以及怎樣建設和諧醫患關係,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部著作的作者,主要來自廣州醫學院、廣東藥學院等單位。

  (三)是積極開展社會服務。

  在探索社會改革的同時,我們還提供社會服務。健康研究專業委員會從2007年開始舉辦“中國?廣東健康大講堂”,主要在廣州社區進行,2008年共開展28次健康教育講座和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了100多場。他們還通過自己的網站等途徑,爲專家、會員及市民提供健康交流平台,受到廣泛歡迎。潜能開發研究專業委員會先後舉辦了“從奥運奪金談人體運動潜能開發”、“中醫養生的物質基礎”等專題講座,與境内外合作,服務社會、服務社區,進一步推進潜能開發。番禺養生保健協會,也做了大量深受民衆歡迎的健康服務活動。廣州市社情民意中心開展了許多調研活動,爲黨和政府進行科學决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三、積極研究企業改革問題

  企業改革是社會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由於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國内社會改革的昇級等因素的影響,我省的企業改革進入到了新的歷史階段。本會積極應對組織隊伍進行跟踪研究。2008年我們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調研企業改革問題。

  爲了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戰略决策,本會與精神文明學會等組成的廣東社科界推進“雙轉移”戰略調研小組,以珠三角民營企業轉移到貧困地區碰到的實際困難爲題,於8月底到梅州市、興寧市等進行實地考察,與當地有關領導、企業等座談,並寫成調研報告呈交省委、省政府相關領導參考,省領導親自批示給有關領導和部門,研究我們的意見和建議,並責成落實。關於這方面的課題研究,省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也寫出了專題報告提交有關部門,受到好評。

  (二)是研究企業建設問題。

  本會與相關學會、研究會等於今年3月與8月在廣州聯合召開了兩次學術研討會,主要探討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打造企業品牌這兩個專題,與會代表總約600人。在我們看來,企業承擔什麽樣的社會責任,以及如何承擔社會責任,實際上承擔了什麽樣的社會責任,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群衆的生活。企業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就一定要有責任意識,就一定要在實踐中貫徹責任意識,落實責任意識,將對社會對大衆負責,變成企業的自覺行動,變成爲企業員工的自覺意識。社會要和諧,企業要發展,其根基,就在責任。

  四、勇敢探索社會難點問題

  直面現實,勇敢探索社會難點問題,是本會的一貫風格。2008年,我們繼續關注、研究一些重大的社會難點問題。

  (一)是殘疾人問題。

  本會與省精神文明學會、省殘疾人聯合共同承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重點項目,經過近年的調研,已由華夏出版社於2008年2月分别出版了專著《新時期人道主義思想和殘疾人事業的理論與實踐》與《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狀况考察和發展戰略研究》。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鄧樸方題詞,廣東省副省長李容根寫序言。目前,全國有殘疾人8340萬,廣東省有540萬殘疾人,其中全省有殘疾人的家庭户共470.65萬户,有殘疾人的家庭户的總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20.45%。對如此龐大的人群進行社會學研究,十分必要,十分有價值。

  (二)是“三農”問題。

  多年來,我們一直關注“三農”問題,成立了“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我們與有關單位合作,成立了南粤新農村建設研究項目組,對廣東的新農村建設問題進行專題調研。我們已經做了許多前期工作,也進行了多次調研,開了幾次專題研討會。目前,這個項目還在進行中,2009年,我們要召開具有較高層次的理論研討會,並開展一些相應的活動。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大學、廣州醫學院等教學科研單位的專家們,對農民工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問題等專題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發表出版了一批成果。

  (三)是殯葬改革問題。

  殯葬改革問題也是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本會於1999年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殯葬改革社會學專業委員會,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産生積極社會影響。2008年4月間,學會會長、專委會主任範英教授應中央電視台、廣東電視台、廣州電視台和多家報刊之邀,主要就我國往生業存在的問題和破解對策作了近20個小時的訪談。範英會長等專家先後到佛山市、上海市和長春市等地實地調研和座談,并發表了重要觀點,不斷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不斷産生强烈的社會影響。佛山市殯葬行業協會在實際工作的層面,做了不少受到社會民衆稱贊的活動。

  五、努力拓展社會學研究新領域

  近年來,我們加大了對新領域的拓展。2008年,我們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籌建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

  經過近年的努力,籌備成立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的時機已經成熟。正式的成立大會,將於2009年3月在湛江舉行。

  (二)是加强性社會學研究。

  2007年,本會曾與省性學會聯合舉行了性文化建設方面的專題研討會,引起媒體的關注。2008年,我們繼續合作,參加省性學會的學術年會,并發表重要言論;參加學術專著《性文化建設概論》的寫作出版工作。這是全國第一本專題研討性文化建設的理論專著,出版後,産生强烈社會反響。

  六、及時總結學會工作經驗

  要做好學會工作,就要經常總結經驗,探索學會工作的發展規律。本會十分注重這方面的工作。經常召開會長會議、秘書長會議、專題會議等,及時研究工作,確定思路。並通過《廣東社會學通訊》及時與會内和省内外交流,該通訊在2008年已出版了12期。實踐證明,這是十分有效的做法。

  2008年1月,我們召開了約有300人參加的2007年度工作總結大會,各專業委員會、各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和實際工作部門的同志參加會議。大家總結2007年度的工作,展望2008年度的工作,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産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

  2008年,我們先後召開過10多次會議,其中,9月25日,我們在廣州市召開骨幹會議。會長範英、常務副會長劉小敏,部分副會長、副秘書長以及各專業委員會、重點教學、科研、實際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或代表與會。與會人員交流本會上半年的工作,並籌劃年底的活動。對學會全年工作的順利實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導引作用。

  特别需要介紹的是,在“廣東省社科聯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的活動中,本會會長範英研究員應邀參加活動,並總結出了自1985年12月19日成立以來廣東社會學學會初步形成的五個特點:一是以關注現實問題爲己任,是我們長期不懈的追求。二是以樹立前沿意識爲先導,是我們與時俱進的動力。三是以激發科研成果爲目標,是我們自强隊伍的根本。四是以促進團隊攻關爲主導,是我們敢打硬仗的秘訣。五是以强化學科分工爲依託,是我們立體發展的支撑。

  這五個特點,總結得很好。可以説,這五個特點,既是本會20多年來的理論總結,也是本會存在發展壯大不斷拓展社會影響的内在靈魂。20多年來,我們就是這樣做的;正因爲是這樣做的,我們才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才有了今天的社會影響和學術價值。還有,我們之所以有了這樣的五個特點,與多年來一直擔任本會會長的範英研究員的執著追求是分不開的。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學會同仁孜孜追求,不爲名不爲利,組織一個又一個會議,開展一個又一個項目,取得一個又一個成果。我提議,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感謝範英會長爲本會所做的卓越貢獻!

  同時,我們擁有這五個特點,也與魯陽等一批前輩的貢獻密不可分。正是因爲有了他們的探索和奉獻,我們的學會才有了今天的繁榮。我提議,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前輩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志們,2008年已經過去。雖然我們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産生了一定社會影響,但是,社會在發展,文化在進步,需要我們關注和研究的課題有很多。我們一定要不懈努力,直面現實,研究現實,爲和諧社會、和諧廣東建設,貢獻我們社會學學會的應有力量。

  一百九十二、2009年3月28-29日,“2009年(中國·湛江)海洋文化與海洋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在湛江市召開。

  大會由廣東社會學學會和本會新成立的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出席大會開幕式的廣東社會學學會會長範英研究員、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院長蔡禾教授、湛江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李更盛主席、廣東海洋大學校長何真博士分别作了講話。來自韓國、台灣、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省社科聯、省社科院、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東藥學院、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商學院、廣州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廣州市委黨校、五邑大學、韶關學院等科研、高校、黨校和實際工作部門的代表及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約120人與會,收到入選論文60篇。

  範英研究員在《探索海洋,建設海洋》的講話中指出: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我省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填補了我國對海洋社會進行民間社會組織研究的空白,對進一步推動我國和廣東在海洋社會建設領域上急起直追,深入研究及對廣東海洋大省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海專會的成立有利於强化社會學對海洋社會領域的研究力度,有利於充實人們的海洋意識、海洋觀念和海洋理論,更有利於人們深入探索與建設和諧的海洋社會。

  蔡禾教授在講話中認爲,中國有2000萬漁民,但國内對這一群體的社會學研究還剛剛起步。隨着社會的全面發展,這一問題將會逐步凸顯出來。因此,研究涉海人群,建立海洋社會學學科,將爲我國和廣東如何建設和諧的海洋社會提供新的思路。

  李更盛主席指出:本次大會和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湛江市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湛江市有龐大的涉海生計人群,有豐富的海洋文化底藴,有急待研究的海洋命題,祈待專委會的成立能够開出耀眼之花,結出文明之果。

  何真博士對來自各地的與會者表示熱烈歡迎,並簡介了廣東海洋大學校史、學科建設情况,感謝並祈盼與會專家學者繼續幫助和支持廣東海洋大學的學科建設尤其是海洋社會學學科的創立與發展。

  在本次大會上,一致通過了前經廣東社會學學會同意,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行政主管部門廣東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的管理辦法和組織機構名單,並舉行了莊重的揭牌儀式。作爲國内第一家以海洋社會學爲研究對象的民間社會學術團體,首届主任爲張開城教授。

  在本次大會上,進行主題講演的學者分别就海洋社會學背景、意義、方法和體系搆架等方面的宏觀問題和海洋社會建設的一批具體問題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他們認爲:海洋關係到一個沿海國家的發展和未來。在面對日趨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當口,海洋的確是“人類未來的希望”。從中國的情况來説,中國既是陸地大國,又是沿海大國。由於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對海洋的依賴性,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的發展,“實施海洋開發”已寫入十六大報告,國務院《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逐步把我國建設成爲海洋强國”的目標,將海洋經濟視爲中國經濟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立法、海洋功能區劃、海域管理等措施也相繼出台。“十一五規劃”强調“開發海洋資源,促進海洋經濟發展”,2006年還啓動了旨在摸清我國近海“家底”的“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工作。從世界和中國的角度看,人類在海洋事業的發展中面臨諸多需要解决的難題,它們不僅涉及到理工科範疇的海洋、生物、水産、環境等學科,還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管理、歷史、社會等多個領域,需要進行全面、綜合的多學科交叉特别是文理交叉研究,特别需要從人文社會科學視角開展研究,以及從軟科學方面開展研究。比如海洋國策研究,包括參與全球海洋事務、維護海洋權益、維護國家海洋安全等。和諧海洋建設以及海洋世紀的大背景,呼唤一門新的社會科學學科——海洋社會學的出現。作爲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或應用社會學學科,海洋社會學必將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揮獨特的作用。

  在本次大會上與會者認爲,進入21世紀,海洋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大。人類經濟社會活動越來越多地從陸地向海洋轉移。海洋經濟的迅速增長,將帶動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各方面發生深刻的變革,海洋資源、環境、人口、管理等領域的問題也會凸出來,在諸如海洋社區、海洋社會群體與組織、涉海人群的生存和生計、海洋社會問題與海洋社會政策、海洋社會變遷與城市化現代化等領域,海洋社會學均大有用武之地,因其獨特的視角、理論和方法而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海洋社會學”作爲一個學科提出來是近幾年來的事。從目前的情况看,人們不僅對海洋社會學感到陌生,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視,而且其學科體系也還處在研究和探索過程中。目前能够查到的涉及海洋社會或海洋社會學的文章不過10篇。有學者指出,作爲新興學科,海洋社會學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應用空間和發展前景,當前需要盡快奠定海洋社會學理論基礎和學科邊界。當前的社會轉型中出現的許多海洋社會問題,是建構新興學科體系的切入口,也是海洋社會學理論研究回應現實重大社會問題的基本方式。

  關於海洋與海洋文化方面,有學者提出,應從多元海洋文化、中西模式比較等角度,重新梳理和發掘中國文化主體中的海洋特性,重新闡釋海洋及海洋文化的多元格局、中國多元文化一體格局及海洋文化在其中應有的地位和發展前景。另有學者以台灣、福建等地媽祖信仰和湛江人龍舞爲例,從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文學等綜合學科視角具體闡述了海神信仰的結構、功能,海神信仰的生成、維持與當代轉型,並就海洋文化開發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就海洋社會建設方面,與會者認爲,和諧海洋社會建設是和諧與“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對涉海人群社會福利供給予以充分重視,需要認真審視掩蓋在三農問題下的涉海人群的生産生活。圍遶這一主題,學者們從多角度展開了討論:有學者指出多中心社會福利供給機制的可能性、現實性,以及社區對福利供給的重要意義;有學者指出涉海人群的保障體制建構及其對和諧海洋社會建設的意義;有學者指出涉海人群市民化進程中的社會排斥機制及其改進的操作化途徑等。

  此外,韓國學者介紹了該國島嶼文化研究的現狀、進展,並期待建立人文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融合的統籌人文學基盤上的緊密合作與連網,提出建立東亞海洋社會學與海洋文化研究交流機制。台灣學者以心理學視角,闡述了媽祖信仰在台灣的現狀、功能與當代維係,並以此展望了兩岸關係的若干可能趨向。

  針對討論主題,許多學者認爲可以進行更深入的區域研究和更廣泛的學科比較,如將東南沿海與北方沿海進行對比、海峽兩岸、東亞區域内島嶼文化等進行區域和比較研究;如將海神信仰放置在社會學視角、人類學視角和文化學視角下進行區域和比較研究等,將會發現更多有價值的現象與理論。

  在研討會上,廣東社會學學會會長範英研究員分别對大會上國内外講演者的報告作了點評,在大會閉幕時作了小結。他認爲:通過本次大會,也通過海洋社會學專委會的成立,務要落實2008年3月汪洋書記在國家海洋局考察時關於“廣東是海洋大省,海岸綫比較長,經濟相對比較發達。廣東一定要認真落實好國家海洋局對廣東海洋工作的要求,努力争當全國海洋工作和海洋經濟工作的排頭兵,在全國帶個好頭”的精神,逐步建立起海洋社會學的理論框架,開展海洋社會學理論與實踐的探索,爲建設我國和廣東的和諧海洋社會提供理論、决策等諮詢服務。

  會後,反映本次大會成果的文集《海洋社會學與海洋社會建設研究》由張開城等主編、海洋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同時爲一批優秀論文頒發了奬证奬金。

  一百九十三、2009年3月28到29日,範英會長在湛江市召開的“海洋文化與海洋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作了《探索海洋 建設海洋》的主題的講話:

  今天,來自韓國、台灣、北京、上海、浙江、山東、廣東等地的專家學者、有關領導與熱心人士,歡聚在風景秀麗的湛江市廣東海洋大學校區,共舉“海洋文化與海洋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這是湛江市文化史上,也是廣東海洋大學校史上,更是廣東社會學學會史上值得重視的一筆。特别是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可説填補了我國對海洋社會進行民間社會組織研究的空白,在進一步推動國家和廣東在海洋社會這一緊迫而重大的領域上急起直追、深入研究,爲和諧世界、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海洋社會的建設作出應有的努力方面,其意義不言自明。也因此,我謹代表廣東社會學學會,向專委會的成立和大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向所有與會的女士們、先生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在21世紀享有特殊地位和特殊價值。海洋是資源寶庫、交通要道,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海洋經濟的迅速增長,將帶動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發生深刻的變革。可以展望,未來海洋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等發展進程中將具有里程碑的重大作用。2008年3月,汪洋書記在國家海洋局考察時認爲:“廣東是海洋大省,海岸綫比較長,經濟相對比較發達。廣東一定要認真落實好國家海洋局對廣東海洋工作的要求,努力争當全國海洋工作和海洋經濟工作的排頭兵,在全國帶個好頭。”正是出於這些考慮,從2007年到現在,我們一直在爲籌備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和海洋文化與海洋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這次盛會是由廣東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盛會。湛江市、廣東海洋大學及該校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張開城教授等一批骨幹,爲專委會的成立和研討會的召開做了一應切實的籌備工作,我謹代表廣東社會學學會,向他們致於衷心的感謝!

  同志們,我們廣東社會學學會是在1985年成立的省級社會學術團體,現有團體會員近萬人,理事近400人,除教學、科研、實際工作近100個團體單位外,還先後成立了潜能開發研究、體育社會學、殯葬改革社會學、健康研究、三農研究、志願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加上現在的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共有七個專業委員會。此外還有一些專業委員會正在籌備。20多年來,本會和各教學、科研、實際工作部門以及各專業委員會爲廣東和諧社會的建設均作出了各自的貢獻,如果從學會的面上來講,已形成五大明顯的特色:一是以關注現實問題爲己任,是我們長期不懈的追求。二是以樹立前沿意識爲先導,是我們與時俱進的動力。三是以激發科研成果爲目標,是我們自强隊伍的根本。四是以促進團隊攻關爲主導,是我們敢打硬仗的秘訣。五是以强化學科分工爲依託,是我們立體發展的支撑。我們希望新成立的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承傳和發揚本會的特色,與本會的各專業委員會等加强縱横聯合,與省外、國外有識之士加强學術交流,共同爲推進海洋文化和海洋社會的建設而不斷奮鬥。

  大家知道,廣東海洋大學是我省重點扶持的海洋類高校,也是我國爲數少見的海洋大學之一,已有專門研究海洋文化的研究所,社會學學科又是該校的重點學科。多年來,在校領導的重視下,在張開城等一批專家的努力下,他們對海洋文化、海洋社會發展展開了較爲系統的、深入的研究,特别在海洋社會學體系建構、原水上居民即蛋民研究及海洋珍珠文化等多個領域取得了較爲豐實的成果,得到學界、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充分肯定。因此,我們廣東社會學學會在這裏設立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是水到渠成,勢所必然;同時,我們征得廣東海洋大學和湛江市民政局的同意,再經業務主管部門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行政主管部門廣東省民政廳的批準,這個專業委員會作爲廣東社會學學會的分支機構,既以廣東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等爲重點,又以省内熱心海洋文化研究與開發的各方同仁爲依託,逐步做大做强。其主要任務是從事海洋社會學的理論研究和海洋社會建設的實踐探索,宣揚海洋文化精神,普及海洋社會學知識,進行海洋觀教育培訓、增强人們的海洋意識……一句話:探索海洋,建設海洋,立足湛江,面向全國,任重道遠,風正帆揚,前景無限,共創輝煌。

  最後,祝願我們在大會中建立起來的學術友誼長存,祝願大家牛年牛氣衝天,祝願本次大會完滿成功!

  一百九十四、2009年3月公佈了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

  第一條 本會定名爲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政部《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登記辦法》、《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社團管理試行辦法》以及《廣東社會學學會章程》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本會的業務主管單位爲廣東社會學學會,登記管理機關爲廣東省民政廳。

  第三條 本會是廣東社會學學會的分支機構,自覺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接受廣東社會學學會的領導和管理,在其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範圍以及其授權之下進行活動,活動地域爲廣東省内。

  第四條 本會的業務範圍:

   (一)組織聯絡廣東省内黨政機關、高等院校、學術機構、海洋管理機構、社會團體開展與海洋社會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促進廣東省海洋社會學研究工作的開展。

   (二)組織各種智力資源推動廣東海洋社會事業的發展,爲廣東海洋大省建設、海洋社會建設以及和諧廣東建設作貢獻。

   (三)舉辦海洋社會學研究的各種論壇、講座、報告會、研討會等。編輯出版有關海洋社會學研究與普及的書籍。

   (四)加强國内外、省内外有關海洋社會的研究、合作與交流,借鑒和推廣先進國家與地區的經驗,同時向海内外宣傳推廣廣東海洋社會研究、海洋社會建設的經驗。

   (五)組織開展優秀科研成果的評選和表彰工作。

  第五條 本會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其民事法律責任由廣東社會學學會承擔。凡涉及民事責任的事項,不得擅自處理,必須報廣東社會學學會批準或授權後再實施。

  第六條 本會不得自行制定章程、發展會員和收取會費,但可接受廣東社會學學會的授權,爲廣東社會學學會發展會員(而不是爲本會發展會員),爲廣東社會學學會收取會費(其收取的會費應當屬於廣東社會學學會所有,而不是留作本會使用)。

  第七條 本會的公章由廣東社會學學會向有關部門申請統一刻制,刻制後需到廣東省社科聯備案。本會指定專人負責保管公章(使用前需經本會負責人同意)。本會開展業務工作使用公章前,須報經廣東社會學學會批準。

  第八條 本會行文和開展活動必須使用全稱。

  第九條 本會不得再設立分支機構。

  第十條 本會應根據廣東社會學學會工作安排,協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定期開展學術活動。舉辦重大活動時,應邀請廣東社會學學會人員參加,接受廣東社會學學會的指導、監督和檢查,活動結束後應向其提交總結報告。

  第十一條 本會的負責人爲正副主任,由廣東社會學學會提出侯選名單(其候選人需爲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年齡不超過70周歲,不能在其他社團擔任會長(理事長)或法定代表人),報經廣東省社科聯批準後確定,任期最長不得超過10年。

  第十二條 本會可根據工作需要聘請秘書若干人。

  第十三條 本會變更名稱(住所、負責人),應經廣東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省社科聯同意後,到廣東省民政廳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一百九十五、2009年3月成立的廣東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組織機構名單:

  顧 問

  範 英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原副主席,廣東社會學學會會長、研究員

  劉小敏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副會長、研究員

  董玉整 省計生委《人之初》雜誌社長、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教授

  蔡 禾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院長、廣東社會學學會副會長、教授

  張健生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吴竈和 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教授

  馮觀富 台灣學者、廣東海洋大學客座教授

  宋正海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陳世標 中國海洋學會秘書長

  成晋豫 中國太平洋學會秘書長

  曲金良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

  柳和勇 浙江海洋學院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

  時 平 上海海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

  寧 波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主 任

  張開城 廣東海洋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院長、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廣東社會學學會常務理事

  常務副主任

  馬志榮 廣東海洋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副院長、教授

  盛清才 廣東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副主任

  徐志良 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政研室主任

  湯亞虎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黨辦主任

  肖 星 廣州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教授,世界休閒組織中國分會都市休閒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鞏建華 廣東海洋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係主任、副教授

  曹 衛 廣東海洋大學體育與休閒學院院長、教授

  秘 書:

  周 娟(女)廣東海洋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講師、社會學博士

  劉 勤 廣東海洋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講師、社會學博士

  常務委員:

  張開城、徐志良、湯亞虎、肖 星

  吕清遠 、謝俊貴、廖宗麟、吴建華(女)

  廖小健(女)、田若虹(女)、吕 志、姚國成

  馬志榮、盛清才 、鞏建華 、郭晋杰

  黄漢忠、周 娟(女)、劉 勤 、張建剛

  張國玲(女)、張 莉(女)、劉明金、陳家義

  委 員:(略)

  一百九十六、2009年3月“2009中國(湛江)海洋社會與海洋文化論壇”公佈的優秀論文名單:

  榮譽奬:

  1.曲金良:關於海洋文化的幾個認識問題

  2.台灣·馮觀富:從心理學等理論談台灣海島媽祖信仰的發展與影響

  3.韓國·薑鳳龍:韓國木浦大學的島嶼文化研究成果與未來目標

  4.寧波:海洋社會學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略論

  5.韓國·申正浩:加强東亞海洋文化研究與合作交流

  一等奬:

  1.田若虹:近二十年來以媽祖信仰爲核心的“媽祖文化圈”研究

  2.廖小健:“漢語熱”與世界華僑華人

  3.鞏建華:“人龍”——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概念

  二等奬:

  1.楊荷卿:海洋文化與濱海旅遊資源的融合

  2.劉小龍、吕志:海洋文化價值取向以及實現途徑

  3.劉 勤:多中心供給下的海洋社會政策及其前瞻性分析

  4.盛清才:論公衆海洋法治信仰的培育

  5.普映山:海洋文化翻譯語境論

  6.徐以國、馬志榮:廣東失海漁民社會保障體系構建研究

  三等奬:

  1.鞠國坤、林秀花:設立海洋節以及整合旅遊資源

  2.江沛豐、陳俊翹:從日本郵票看日本的海洋文化

  3.馮謝玲、劉柏蕃:南海珠華傳奇千年─淺析南珠歷史、文化及其現狀

  4.周 静:海洋社會活動的當代轉型

  5.宋廣智:海洋社區研究的一點思考

  6.陳家義、譚鳳玲:海洋資源與以民爲本的社會和諧問題

  7.周 娟:廣東省沿海地區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研究

  8.張國玲:廣東沿海漁民轉産轉業的問題的思考

  9.王丹鳳:沿海開發區漁民的市民化轉型分析

  10.張力、國俊明:現代海洋管理的社會學審視

  一百九十七、2009年4月8日,本會會長範英研究員身體力行地就海洋社會學這一暫新課題撰寫了《〈海洋社會學〉初步搆架》的主體觀點和三級提綱,並提交海洋社會學專委會和中國社會學會2009年西安年會——“海洋社會變遷與海洋社會學學科建設分論壇”參考。

  他認爲:海洋社會學是專門研究海洋社會自身及其與人類共進退的分支社會學。其基本内容有四個層次:一、主要研究海洋社會的内在變遷、外在關聯和人類屬性等的互動關係;二、主要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規等的互動關係;三、主要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個體、海洋群體、海洋組織和海洋社區等的互動關係;四、主要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資源、海洋價值、海洋生態和海洋建設等的互動關係。爲揭示海洋社會學概念界定的意藴和上述海洋社會學四個主要層次的觀點,範會長對海洋社會學的主體搆架共設計了五部分、22章:第一部分的第一至第四章爲:應運而生——海洋社會學的時代呼聲;海洋社會——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共創和諧——海洋社會學的研究意義;兼收並蓄——海洋社會學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的第五至第七章爲:源遠流長——海洋社會的内在變遷;手足情深——海洋社會的外在關照;同此凉熱——海洋社會的人類屬性。第三部分的第八至第十四章爲:海洋環境——海洋社會的生力摇籃;海洋經濟——海洋社會的物力根基;海洋政治——海洋社會的權力指向;海洋文化——海洋社會的智力聚焦;海洋軍事——海洋社會的武力後盾;海洋外交——海洋社會的和力橋樑;海洋法規——海洋社會的法力天平。第四部分的第十五至第十八章爲:海洋個體——海洋社會的人本基因;海洋群體——海洋社會的當然主宰;海洋組織——海洋社會的公共用器;海洋社區——海洋社會的栖息家園。第五部分的第十九至第二十二章爲:全面開發——海洋社會資源豐富多彩;綜合利用——海洋社會價值彌足珍貴;科學保護——海洋社會生態繁衍不息;以人爲本——海洋社會文明建設等,同時對上述各章的具體觀點均作出了三個方面的簡明表述。這就爲新興海洋社會學學科體系的初創提供了一套系統的、新穎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學術價值,引起與會專家學者的廣泛興趣和好評。

  一百九十八、2009年4月9日,應佛山市三水廣東省第二戒毒勞教所之邀,範英、劉小敏、董玉整教授等一行與省勞教局政委陳達、三水廣東省第二戒毒勞教所領導座談我省禁毒、戒毒等社會問題,並就雙方相關協作事項交换了初步意見。

  一百九十九、2009年4月11日,廣東社會學學會、該會殯葬改革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在廣州市桂花崗廣州大學學術交流中心聯合召開“我國往生業改革瓶頸問題研討會”。專委會主任委員範英、副主任委員霍秀媚、楊光民、歐陽榮基、陳偉,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謝俊貴,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係主任程潮,以及專委會骨幹20餘人,就我國往生業改革的瓶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廣州電視台、《羊城晚報》、《亞太經濟時報》、《廣東社會學通訊》記者也參加了研討會。研討會由範英教授主持。

  範教授首先對研討會承辦方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接着簡要回顧了專委會成立近10年來的發展歷程,指出在專委會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在省内外産生了非常積極的社會影響。在此基礎上,範教授重點講了當前殯葬改革理論與實踐的緊急問題,即三個“必須”的問題:一是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和諧發展,二是必須從宏觀上深刻反思多年來改革的瓶頸問題,三是必須敢於和善於正視和破解這些瓶頸問題。

  他認爲,往生業改革的瓶頸問題主要有五大方面:

  一是觀念方面:表現爲民族化觀念的丢失;大衆化觀念的丢失;人性化觀念的丢失;民主化觀念的丢失。二是體制方面:表現爲政治化體制的弊端;公益化體制的弊端;計劃化體制的弊端;封閉化體制的弊端。三是管理方面:表現爲行政化管理的傾向;教條化管理的傾向;排外化管理的傾向;無序化管理的傾向。四是隊伍方面:表現爲學科化隊伍的薄弱;專業化隊伍的薄弱;社會化隊伍的薄弱;决策化隊伍的薄弱。五是法規方面:表現爲國家化法規的缺位;地方化法規的缺位;關聯化法規的缺位;國際化法規的缺位。

  範教授進一步指出,上述五大方面的瓶頸問題及各自的内部表現,是環環相扣、互爲制約的關係。其中,破解觀念方面的瓶頸問題是先導;破解體制方面的瓶頸問題是關鍵;破解管理方面的瓶頸問題是重心;破解隊伍方面的瓶頸問題是根本;破解法規方面的瓶頸問題是保证。

  霍秀媚教授、歐陽榮基處長分别就殯葬行業的“暴利”、“壟斷”問題作了專題發言。霍教授認爲,要消除“殯葬暴利”,政府應該是第一責任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她提出:迫切需要理順殯葬管理體制,實行管理者和經營者的分離;引入競争機制,形成市場化經營,才能打破殯葬業的壟斷格局;民政部門一定要權責相當,充分利用手中的權力,切實承擔起殯葬行業的管理責任。歐陽處長指出,墓穴價格高、先進葬式推廣困難是我國殯葬改革的“老大難”問題,應當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殯葬行業的壟斷、半壟斷經營體制,允許推行先進葬式的民營企業登記註册,簡化批準手續與門坎,甚至實行“民政部門備案、指導,規劃部門審查選點布局,工商部門核發证照,地方政協實施監督”的制度。

  陳偉教授、楊光民教授、李飏副教授、周利敏副教授、許雁雁等就殯葬改革的文化觀念瓶頸問題進行了研討。其中,陳教授認爲,觀念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往生業也不例外。殯葬改革觀念“瓶頸”的破解,必須關注傳統與新潮的融和、消解平等與差等的牴牾、走出禮俗與超脱的困惑。楊教授談到,殯葬觀念更新,應從官員做起,官員走在前面,發揮示範作用,感動群衆,從而促進我國殯葬業有序建設和殯葬改革深入發展。李副教授指出:殯葬改革困境的原因,除利益集團的博弈之外,還龢民衆對生死的理解以及根深蒂固的習俗、行爲模式有關。她提出,應當推行生命教育,讓民衆從小開始正確理解生和死的問題。此外,在全社會進行殯葬教育,更新社會觀念,提高政府官員、企業人員以及社會民衆的覺悟也十分重要。周副教授從不同的角度回顧了我國殯葬儀式的變遷歷程,並指出:殯葬儀式的變遷,反映着殯葬文化的變遷,它和當代社會都市化、現代化發展有關。許雁雁則認爲,我國殯葬改革舉步維艱,歸根到底是人們的觀念没有根本轉變,殯葬文化發展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

  謝俊貴教授的觀點和範教授“歷朝衆骨早成肥”的觀點不謀而合,認爲殯葬改革問題的確值得重新思考。他談到,千百年來土葬埋下的墳墓,到今天留下來的已爲數不多,絶大多數都已經夷爲平地,只是隱形佔有土地;反而集中放置或埋葬,長年累月,將佔有大片的土地,是十分可怕的事情。程潮教授指出,喪葬既有孝道問題,還有功利性問題。這兩方面都要關顧到,不能過“左”,不能不顧絶大多數老百姓的内心追求和現實狀態。

  陳家義教授在發言中明確提出,必須倡導“包容”的智慧,讓包容佔上風,才有可能解决往生業改革的瓶頸問題,造福於人民大衆。劉汝權教授指出,解决我國往生業瓶頸問題的關鍵和根本,在於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的决策人。薛永賢通過田野調查發現,殯葬改革雖然進行了很多年,但由於和群衆意願相去甚遠,至今仍未能取得群衆的廣泛認同和配合,因此,我國殯葬改革的目標和做法都值得深刻的全面的反思。

  範教授最後指出,殯葬改革應當進一步解放思想,以人爲本,充分尊重大多數群衆的意願、傳統習俗和孝文化,賦予人們更多的自主權。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根據實際情况允許群衆在殯葬方式方面有多樣化的選擇,而不應該采用標準化、統一化、簡單化的“一刀切”做法。

  二百、2009年4月21日,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省社科聯召開第11次“南粤新農村建設研討會”。“兩會”會長範英教授,常務副會長劉小敏教授,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副會長戢鬥勇教授、盧黄熙教授、楊鬆教授和常務副秘書長馮仿婭教授以及兩會骨幹20餘人,就南粤新農村建設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研討。會議由範英、劉小敏共同主持。

  範英會長首先强調,本次研討會是以黨的十七届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决定》和中共廣東省委十届四次全會精神爲指導而召開的,目的是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改革開放,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動南粤新農村建設的大發展,使廣東成爲全國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範教授指出,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多年關注“三農”問題,主要是因爲在城市化、現代化過程中,“三農”問題的嚴重性已日益凸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從廣東的情况來看,除了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外,其餘地區的新農村建設並不比内地好多少,有待切實地從理論與實踐的高度,有待切實地從全局及未來走向上予以正視和解决。他認爲,當前南粤新農村建設問題,從總的、根本上説是農村、農業、農民怎麽進一步文明化的問題。在新的形勢和條件下,在新的任務面前,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出台之後,研究南粤新農村建設問題,傳播與展示南粤新農村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挖掘和總結南粤新農村建設的鮮活經驗,爲南粤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及對策思路,就顯得十分迫切必要。範教授認爲,當代中國人、廣東人身上的血脈,95%還來自“農”字。萬業不忘農。萬事不忘農。忘農即忘本。“三農”問題是我國、我省文明化水平高低的根本標誌。我們理論工作者應有强烈的社會責任感,在不少人口頭重視、實際上並不重視或重視不够的情况下,多些呼吁,多些宣傳,多些輿論,多些探討,多些建議,總是有益的。希望大家各抒己見,並就發言者的專題提出修改意見。

  在本次研討會上發言的有下列同志:

  廣東省社科院劉小敏副院長、薛永賢主要就南粤新農村建設的戰略地位、戰略作用與戰略意義進行了闡述。他們認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中國現代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南粤新農村建設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在發展基層民主政治、刺激農村消費經濟、豐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作用;在廣東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廣州市社科院郭艷華教授在發言中主要談了南粤新農村建設的制約瓶頸、制約原因與制約化解問題。她認爲,我省總體上已開始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着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新的發展時期,新農村建設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依然面臨着許多深層次問題,必須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化解矛盾,推進新農村建設邁上新階段。

  廣東省社科院許雁雁對南粤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協調、社會和諧與文化提昇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主張,可以通過調整産業結構、落實“兩個反哺”和優化經濟環境來實現南粤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協調;通過社會保障建設、公共設施建設和組織管理建設來實現南粤新農村建設的社會和諧;通過觀念塑造、教育培養和文化建設來實現南粤新農村的文化提昇。

  廣東省委黨校餘澤娜副教授的發言初步闡述了南粤新農村建設與四個文明的整合發展問題。她認爲,實現南粤新農村建設與四個文明的整合發展,必須以物質文明建設爲南粤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以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精神動力;以政治文明建設提供制度保障;以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環境支持,並走新農村四個文明建設四位一體、整合發展的道路。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戢鬥勇教授總結并介紹了廣東省佛山市南粤新農村建設的基本經驗。他談到,在建設南粤新農村的偉大實踐中,佛山創造出獨特的模式——佛山模式,以農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爲核心,在土地流轉、高新農業、城鎮建設、教育文化、居民身份、社會保險、民主管理、常住人口等八個方面,形成了建設南粤新農村的一整套體系和方法,取得了鮮明的成效。

  海軍兵種指揮學院盧黄熙教授主要論述了南粤新農村的物質文明建設問題。他認爲,解决南粤新農村問題的關鍵,在於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南粤新農村建設,必須因地制宜,挖掘各自優勢,走特色之路,做好發展經濟的“内功”;省委、省政府應加强戰略謀劃,優化總體布局,增强發展南粤新農村經濟的“外力”。

  廣州市委黨校温朝霞副教授則主要就南粤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問題發表了看法。她提到,改革開放30年以來,南粤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在村容、鄉風、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農村社會治安現狀有待完善、農村家族文化仍然十分活躍、部分農民的道德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應實現以樹立新風尚與新農村建設、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與新農村建設、提高思想文化素質與新農村建設“三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加强南粤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婁君俠講師主要講了南粤新農村中如何處理傳統聚落改造、修建和保護的關係,傳承嶺南文化的多樣性以及推進南粤傳統聚落的保護和發展問題。她認爲,傳統聚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對於維護嶺南文化的多樣性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目前的許多做法割裂了聚落現象的地域性特色和地域文化精神内涵,應當制定城鎮民居保護的專項法規、傳統聚落的認定標準等等。

  廣州市委黨校馮仿婭教授則闡述了南粤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與創新問題。她强調,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核心,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黨聯繫農村群衆的橋樑和紐帶,南粤新農村建設中加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十分重要而緊迫。而在南粤新農村建設實踐中,廣東不斷與時俱進,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馮教授提出,要緊密結合南粤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努力探索以文化發展爲突破口,加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新的實踐和創新。

  範會長在小結時提到:從2008年到現在,兩會以南粤新農村建設爲題,先後舉辦了近10次小型研討、座談活動,與本次研討會一起,爲今年6月下旬(暫定)召開的“南粤新農村建設高峰論壇”作了預備,共收到近50篇論文。他要求各位作者,包括今天没有與會的作者在内,都要盡量吸納會上、會後的有益意見,在原有基礎上,從精神文明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視角進行認真修改、充實和提高;部分新擬的課題如有機農業課題,也要落實到人,趕快補齊。各方應在5月上旬前全部搞妥,將修改件發回學會秘書處,以便在6月大會前正式出版相關文集,過期或不合要求的恕不選入。有關通知及要求已由會學秘書處發出,有請及時配合與支持。同時,還要進一步落實高峰論壇召開的具體地點和相關經費。其他研討會可以少開、不開,這個高峰論壇則一定要開並要開好。希望相關骨幹和團體單位作出重要奉獻。雖然現在籌集會議經費很不容易,但困難是難不倒有心人的。在艱難中能辦成一些事,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狀態,可貴的精神狀態。

  最後範會長指出:從理論高度、實踐急需和未來發展看廣東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這就是我們本次研討會和即將召開的高級論壇的宗旨,但願能够得到黨政、企業、媒體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指導、關顧和參與。

  二百零一、2009年4月27日,本會會長範英應邀到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爲與會的該院社會學係、社工係等師生400多人作了《在補課中學習,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紀念鄧小平關於社會學補課講話30週年》的專題講演。

  他説:今天,應張院長之邀,我想以漫談形式同大家隨意地講些社會學的補課、學習、探索與創新的一些話題。還是從什麽是社會學這個老問題開始罷。

  什麽是社會學?雖然至今還没有一個統一的界定,但它是研究社會現象的學説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社會現象有很廣泛的領域和種類,所以社會學的研究範圍也是很寬大的,並形成不同層級的社會學分支學科。目前存在的環境社會學、經濟社會學、政治社會學、文化社會學、哲學社會學、管理社會學、技術社會學、醫學社會學、心理社會學、農業社會學、工業社會學,還有我會正在探索的海洋社會學以及各式各樣的分支社會學,説明人們對社會學的認識與研究在不斷深化與細化,也説明社會學的應用隨着社會的不斷發展而愈被人們所重視。

  這與我國從解放初期到改革開放前近30年的情况完全不同。那時,社會學被打入冷宫,原有從事社會學研究的學者幾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我們國家文獻上關於社會學的字眼幾乎絶種。這當然很不正常。

  所以,鄧小平同志在1979年3月的一次講話中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來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爲落實鄧小平同志關於社會學需要趕快補課的重要精神,繼全國社會學會成立之後,我們廣東也出於如下考慮:

  一是廣東的急需。廣東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如何從社會學的視角進行研究,爲黨政部門和實際工作單位提供决策服務和理論參考,既是當務之急,也是長遠之計。二是廣東的重視。省社科聯、省民政廳出面聯繫著名的經濟學家卓炯教授、中山大學何肇發教授等老一批社會學學者和黨政機關、實際工作單位的社會學業餘愛好者,要求大家把社會學隊伍集結起來。三是廣東有基礎。尤其是中山大學已在20世紀80年代初建立起社會學係,吸納和培養的一批社會學骨幹有利於廣東社會學學會的起步。廣東社會學學會便從1985年12月成立,屬國内較早有社會學學會的省份,到現在已完成了五届工作。

  第一、二届會長何肇發教授是中山大學社會學係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廣東社會學學會的創始人之一。第三届會長是廣州市原副書記、廣州市政協原主席鄔夢兆同志。我在廣東社會學學會成立時參與發起工作,並擔任首届秘書長,第二届副會長兼秘書長,第三届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第四、五届會長。

  通過這五届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學會從30多名理事發展到現在近400名理事,團體會員單位從10多個發展到現在的近百個,會員從不到百人發展到現在的近萬人。廣東省内各高等院校大都開設了社會學課程,包括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商學院、廣州大學等先後均設立了社會學係或社會工作學係等。省社科院也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成立了人口學與社會學研究所。這些院校和科研所等的骨幹,已成爲廣東社會學學會的主力,在爲黨政部門和基層單位提供决策諮詢方面,在完成國家和省級等重點課題方面,在社會學學科自身建設的深化與發展方面,在培養社會學人才方面和與國際社會學接軌方面,均作出應有的努力,取得了應有的成效。

  此外,廣東社會學從1999年到現在還分别建立了潜能開發研究社會學、體育社會學、殯葬改革社會學、健康研究社會學、三農研究社會學、志願服務社會學、海洋研究社會學共七個專業委員會。還有一批專業委員會待成立。上述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有利於宏觀社會學、中觀社會學和微觀社會學的有機結合,有利於更好地發揮社會學工作者的特長、愛好和潜能,有利於對具體的社會現象作出比較切實和持久的考察與探討,有利於深入社會基層爲大衆所關顧所認同,有利於促進學會從平面發展走向立體發展。從國内各省社會學學會的現狀看,廣東社會學學會成立專業委員會的做法是比較突出的,各個專委會的工作也很活躍。

  其中的“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就設在華南農業大學,張興杰院長爲主任委員,從2006年5月成立以來做了不少工作,曾在全國社會學年會上承辦了分會場,主題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收到很好的社會效應。這些年,該院和專委會還出版了一批教材和專著,省内關心三農問題的同仁已逐步集結在這個專委會裏頭。今年中,廣東社會學學會等擬召開“南粤新農村建設高峰論壇”,該院和專委會已承擔了重要的任務。華南農業大學的學生今天成立了校内社會學學術社團,這是件很有新意、很有必要的事情。除了社團的工作義務外,它也可以積極參與設在校内的廣東社會學三農研究專業委員會的相關活動,並希望成爲該專委會的生力軍。因爲三農問題太重要了,我們當代中國人、廣東人,身上流的血脈,95%還姓農。所以萬業不忘農,萬事不忘農,忘農即忘本。可以説,三農問題是我國、廣東文明化水平高低的根本標誌。我們有責任爲三農問題的研究做出社會學方面的努力。

  廣東社會學學會最早成立的是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潜能開發研究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和殯葬改革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全國社會學會早有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我們廣東在學會裏頭成立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不屬“創新”範圍,但把全省的體育社會工作者攏在一起,比起全國社會學會中二級學會的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更貼近基層單位,更貼近社會實際。

  相對於體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來説,廣東社會學學會的潜能開發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和殯葬改革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則具有“創新”味道。21世紀是人類智力全面開發的世紀,不僅要繼續開發人們的顯能,還要努力重視開發人們的潜能。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人類的潜能開發是項新的課題,廣東率先以專業委員會的名義來推進這方面的研究,並進行了近10年的探索,期間召開了三次“中國(廣東)潜能開發高級論壇”的學術活動;與國内外相關學者和機構建立了學術聯繫;對近萬人次開展過教育培訓工作。他們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致於廣東社會學學會殯葬改革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甫一成立便提出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法》的倡議,直到現在還爲此而努力着。大家知道,人世兩大難之一的往生問題,13億人口的大國裏頭,每年有近千萬人死亡,關係到千家萬户,關係到子孫後代,關係到社會的持續發展。但至今還没有一部殯葬法典,只是由殘缺不全的殯葬管理條例來忽悠,這是很難想象的事情,不符合以法治國的理念。近30年來,許多法規都有了,就是不見殯葬法的出台,這就是殯葬問題上出現長期混亂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一嚴重缺口,近10多年,該專委會不斷進行社會調查,不斷舉行專題研究,不斷給有關部門獻計獻策,在殯葬改革這個領域發揮了社會學應有的功用。

  有些社會學學者曾經在許多場合下譏笑它,説殯葬改革的問題怎麽是社會學問題?什麽問題都可以研究,爲什麽要去研究殯葬改革的問題?我認爲,對這些社會學學者,不僅要進行人生教育,還要進行往生教育。因爲他們不了解社會現象中有生也有死的互動問題,有從摇藍到墳墓的互動問題,所以顯得膚淺、片面。也許這些社會學學者很重視自己的研究領域,但怎麽可以把自己不懂的領域或不想研究的領域當成笑話呢?説到底還是這些人的學養問題。我所接觸的不少博導、博士,都是很有教養與學識的。但有一些博導、博士,老實説,有其名無其實,謙遜不足,傲慢有餘,是很不好的現象。我希望華農今後出去的學生,不要學這種東西。

  近些年來,廣東社會學學會成立的健康研究專業委員會、志願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及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也是很新的專業委員會,都屬國内先行由社會學術團體開展的研究領域。針對70%人群均有亞健康問題,健康研究專業委員會集結了省内部分醫學界人士和熱心健康事業的學者和實際工作者,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活動,僅健康諮詢培訓一項,已舉辦了近百場次,受衆近萬人,在促進廣東健康相關知識在全省的推廣和普及,促進廣東健康事業與健康産業的發展方面,起到了應有作用。針對省内社工隊伍還相對薄弱,尤其需要發揮志願服務隊伍作用的問題,志願服務研究專業委員會雖成立不久,但做了許多社會調查,出版了一批著作,從理論研究上引導廣東和國内逢勃生長的志願服務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前不久成立的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以廣東海洋大學爲重點開展海洋社會的探索與研究,旨在迎接21世紀是海洋世紀的機遇與挑戰。

  從前面七個專業委員會的簡介中可以看到,廣東社會學學會正在朝着以專業分工爲依託、走立體發展的路子前行。這些專委會的研究重點,都是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都是社會學所要面對的責任。其中的大多數新課題由我們廣東先探先試,具有第一個吃螃蟹的意義,不能妄自非薄。

  盡管這些新課題的一部分現在還没有引起全國社會學界的關注,還不是所謂主流的研究課題。但我們堅信,社會發展的急需,並不比所謂主流的東西差多少。何况,現在的所謂主流,也是從非主流中變化而成的,到一定時候,還有可能復歸爲非主流,而由原來的非主流所取代。

  在這裏還想講一個問題。我認爲任何個人或某個團體研究的課題可能很重要;搞到國家或者省部級課題及擠進評奬行列可能很重要;大家都很願意研究的問題可能很重要;引入西方社會學理論問題可能很重要;與國際社會學問題接軌可能很重要。這是不言而喻的。但並非任何個人或某個團本研究的課題就都是主流的代表;並非搞到國家或省部級課題及擠進評奬行列的就都是主流的代表;並非大家都在研究的問題就都是主流的代表,並非照搬西方社會學框定的東西就都是主流的代表;同樣地,並非與國際社會學問題接軌的就都是主流的代表。這也是不言而喻的。根本的問題在於:我國社會發展中急需研究的社會現象實在很多,急需社會學者進行各自量力的研究,並形成互促互進的局面。這才是正常的觀點與心態,才有利於我國和廣東社會學的逐步開展。

  廣東社會學學會不僅在各專業委員會所設的專業課題研究上堅持上述看法,而且在各專業委員會基礎上所設的學會課題研究方面歷來也是這樣認爲的。作爲省一級學會,不能代替各專委會、不能代替會内各團體單位、不能代替會内各個個人的研究,但每個年度、每個時期應有面上的研究走向,以便相對獨立地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來回應國際、國内和省内社會上某些熱點與難點問題。

  20多年來,學會面上對改革開放與社會發展的問題,精神文明與社會發展的問題,政治文明與社會發展的問題,法制文明與社會發展的問題,市場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問題,人的素質與社會發展的問題,社會治安與社會發展的問題,社會保障與社會發展的問題,農民工與社會發展的問題,殘疾人與社會發展的問題,醫療服務與社會發展的問題,民族和諧與社會發展的問題,生態保護與社會發展的問題,社區建設與社會發展的問題等等,每個年度都以研討會形式進行持續性的探討,並形成研究成果。爲了吸引會内會外熱心者參與,這些研討會從不收取與會者的費用;如果論文入選,還發給力所能及的稿酬;對重點論文或被評爲優秀論文則發給一定的奬金和奬狀;會前或會後,都力求正式出版論文集或著作,並免費贈給會内會外的同仁共享。這是從1985年12月學會成立到現在都一直堅持的做法,既體現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從身邊做起的要求,又不斷增强了學會自身的凝聚力與和諧共事的氛圍。20多年來的許多事實證明,由中國具體國情决定,長期處在没有財政撥款、没有正常經費來源的困境中的學會,骨幹認真負責,精心組織,自由選題,自籌經費,也是可以打大仗、打硬仗、打勝仗的。

  這可從廣東原創意識社會學即精神文明學的實例中看到。1979年國慶節,葉劍英同志代表黨中央首次正式提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概念。從那時開始,廣東一些學者便進行精神文明專題的研究,其後廣東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相繼成立,爲這一專題研究提供了相應的隊伍基礎。在20世紀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門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的體系搆架便先於國内而草創出來。也就是説,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概念的提出,到形成一門新興的精神文明學學科體系,是改革開放的呼唤,是社會發展的追求,由廣東學者作出了先行先試的回應。但它既不是國家或省部級規劃中的項目,又没有專門的經費來支持歷時數年的研究,一切都由我們自己“頂着”,并且“頂”出了好的結果:

  這種體系性搆架的著作是範英主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精神文明學論綱》,約64萬字。它從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綜合的角度,首次界定了精神文明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義;闡析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産生與發展的歷史進程;概括精神文明真善美的内部結構及其之間的關係;提出社會精神文明、群體精神文明、個體精神文明三者的區别與統一;把物質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人種文明(其後還加了一個生態文明)看成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與精神文明搆成各自的外部關聯;書中重點强調了精神生産、精神産品、精神生活、精神享受等互相衡接的機制和精神生産者的突出地位與作用,來揭示商品市場經濟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内在規律;同時對城市農村、經濟特區、企業事業、街道社區、少數民族、宗教信仰、一國兩制和家庭個人的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都作了探索。全書站在人類社會精神文明一般的方位來考察社會主義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

  特别在研究精神文明的外部聯繫時,把範英等於1986年便研究探討的政治文明,以專章形式加以論述,爲中共中央2002年召開十六大時正式使用政治文明概念提供了先期的參考;書中同時提出並論证的人種文明問題,於1996年以來爲世界一批著名基因科學家所共鳴。該書出版後,從中央到地方60多家電視台和報刊均有介紹或評論。以此書爲教材對全國20多個城市近5000名骨干進行了培訓。曾獲得1979年——1991年度光明杯全國首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著作奬等多項。

  爲了把廣東創立的精神文明學學科建設的研究堅持下來、深化下去,從1991年到現在,僅範英等撰著的包括中國精神文明學大型叢書在内的著述就有40多部。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在《精神文明學論綱》的序言中指出: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意識社會學也即精神文明學,二者是相通的。按照錢學森教授的觀點,廣東社會學學會無疑在社會學的廣闊領域中,開闢了意識社會學的新路,建立了意識社會學這一社會學的又一分支學科,它對全國精神文明與社會發展所起的理論參考意義與作用,不是主流或非主流、重點或非重點規劃課題之類所能解釋的、已成事實的一種社會現象。

  這種社會現象可以表明:西方的黑格爾能够創立精神現象學,我們廣東人中國人也能够創立精神文明學。他用倒立者的辯證法來觀察人世間的精神現象,構建精神現象的學説,我們廣東人、中國人則用唯物辯證法來認識世界、改造社會,構建精神文明現象的學説。

  以上從什麽是社會學講到廣東社會學學會近20多年來的簡况,到底想説明什麽呢?我想説明的是:廣東的社會學已用了近30年的時間來認真補課,在補課中不斷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探索,在探索中嘗試創新。因而有一些體會:廣東的社會學研究一是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二是必須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三是必須堅持立足廣東、面向全國、艱苦奮鬥、自主創新;四是必須在前人和今人的基礎上,在這塊新開闢的田地裏,播種有嶺南特色的東西,顯示其巨大的生命與活力,收穫其大批有廣東特色同時又具全國意義或人類普適意義的科研成果。

  我曾經多次講過,漫無邊際,不重特色,不從省情、國情的實際出發,一味人雲亦云,或死守老傳統不思變革,或照搬西化的模式,專拾西方的牙慧,斷難搞出有個性的東西,有自己創新體系的東西,更難搞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學。因此,要敢於和善於肯定具有泥香氣味的本土社會學。一些學者,一些領導瞧不起有泥香氣味的本土社會學,這是立足點的錯位或顛倒。因此要改變足不立地、好高騖遠、欲速不達、適得其反的傾向。不指出這種狀况,就有可能把廣東社會學、中國社會學引向邪路。

  我也反復講過,我們要非常强調一如既往地認真吸納省外和西方的精華爲我所用,爲立足點所用,爲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學所用,廣東及中國社會學事業才有全新的遠景,才有貨真價實的學問和國際地位。

  今天我還要再加强調,我們補課、學習、探索和創新社會學,不是專門爲了養家糊口、拿項目、得大奬、評職稱,不是爲了黨同伐异、争權奪利、昇官發財,或迎合某些權勢和時俗的無理需要,而主要是爲了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文明進步以及人與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相處。

  我希望在廣東從事或即將從事社會學研究的同仁,高舉大團結、大合作的旗幟,沿着有利於社會學健康發展、和諧發展的軌道,百花齊放,各顯神通,一步一個脚印,扎扎實實地做人,扎扎實實地做學問,做社會和諧進步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努力争當一名合格的社會學工作者。

  二百零二、2009年4月28日,範英、劉小敏教授等,與省衛生廳有關領導舉行座談,共同商討2008年完成《和諧醫患關係建設概論》之後的協作項目作初步設想。廣東省社科聯主席、書記田豐教授也應邀與會。

  二百零三、2009年5月8日—9日,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代表李飏、黄啓光等骨幹於受託應邀參加了在澳門召開的粤港澳旅遊文化創意産業專題座談會。

  二百零四、2009年5月12日,本會殯葬改革社會學專委會代表與來訪的省民政廳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處負責同志等交换了我國、我省殯葬業改革開放方面的看法。於今後的交往與合作發表了友好的意見。

  二百零五、2009年5月20日,本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高菊、李喜貴等骨幹,於應邀參加廣州市越秀區廣衛街關於在建設平安和諧社區基礎上,即開展花園社區創建方案的徵詢意見座談會。與會的有來自廣州市内、越秀區内各相關部門領導約60人。 

  二百零六、2009年6月12日,本會與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等在廣州召開“廣東省城市社區建設研討會2009主題峰會”,範英會長作了《關於社區文明與社區和諧的思考》主題講演,他説:

  大會組織者要我講講社區文明與社區和諧這一主題。這要從什麽是社會文明説起。

  先講講社會文明主要的内容。大家記得,早些年,人們通常把社會文明看成是由社會的物質文明與社會的精神文明這兩個文明搆成的。但從2002年5月31日江澤民同志代表黨中央開始正式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以來,社會文明便有了社會的物質文明、社會的精神文明和社會的政治文明這三個文明的稱謂。我認爲,人們對社會文明搆成的認識,由兩個文明到三個文明的過程,花了近30年的時間,是非常難得的進展。

  隨着社會的進步,近年來,人們除了對社會物質文明、社會精神文明和社會政治文明概念的頻繁使用之外,中共中央於2007年10月召開的十七大文件還正式使用了生態文明的概念,用來闡述人與社會和自然之間生態平衡的代表性概念。到此,人們在社會文明的認識方面,就不是只講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問題,還要講生態文明的問題,是四個文明一起抓的問題。

  以上講的是我們國内正式使用的關於社會文明的四個概念,也即是説,社會文明的總體,社會文明的主要内容,一是指物質文明,二是指精神文明,三是指政治文明,四是指生態文明。對於這四個文明,我們不僅要不斷加深認識,還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切實抓好。這是毫無疑問的。

  與此同時,作爲社會科學的探索者,在努力宣傳、推進人們對社會文明總體内容現有認識的基礎上,還要努力探索人們對社會文明總體内容的未知部分。只停留在現有認識水平上,不進行未知部分的研究,或胡亂研究,都不是正確的態度。從這個要求出發,我們廣東的部分學者,在關於社會文明總體内容方面的探索,可以説開展得較早,也較有超前的眼光,爲黨政相關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作用。

  我們廣東的部分學者,從1979年中共中央正式使用精神文明概念起,便開展了精神文明學的專項研究。因爲研究精神文明學的需要,必須對精神文明自身内容及其與外部聯繫作出比較系統的、嚴格的規定,因而在人類社會的文明總體觀上,提出了社會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種文明和生態文明這六大主要内容的看法。這些看法均寫在由廣東部分學者撰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於1990年出版的《精神文明學論綱》一書和從1990年以來的中國精神文明學大型叢書一系列著作之中。

  在這些看法中,我們既充分肯定了人類社會文明總體觀中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概念及其應用,同時也充分肯定了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這兩個概念及其應用,而且進一步提出了法制文明與人種文明這兩個概念及其應用。在20世紀80—90年代的背景下,講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是没有問題的,但講這兩個文明之外,還有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種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存在,講人類社會的文明總體觀不僅僅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還有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種文明和生態文明,却是冒瞭風險的。

  就是在今天,在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這兩個概念從2002年和2007年以來,先後被國内正式使用的氛圍下,我們在20世紀80—90年代就提出的法制文明和人種文明這兩個概念還是没有被認真重視和研究,至今還被排斥在人類社會文明總體觀之外,這是非常需要繼續呼吁的大事。我今天也不得不就法制文明和人種文明的問題再作些强調性的闡析,以便引起人們的更多關注,也對大家關心的社會區文明與社區和諧建設問題的全面認識有所裨益。

  關於法制文明的提出,是有一定的理論依據的。大法家董必武同志在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論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一書的第154頁中强調指出:“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説到文明,法制要算一項。簡單地説,國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爲一個國家。”在整個階級社會裏,法制始終是作爲階級統治的重要工具而存在,相應的法制文明也就伴隨着精神文明的要求,從此貫穿於整個社會之中,並與“人治”形成鮮明的對比。

  同時,政治文明中雖然有些内容與法制文明相關聯,但政治文明代替不了法制文明,法制文明也代替不了政治文明。僅從很簡單的事實來看,我們平常講的政治學和法學,是各有區别的兩門學科,政治學不能代替法學,法學也不能代替政治學。但在現實生活中,把法制建設放在政治文明範圍,既難於相對地加强政治文明,也可能會相對地削弱法制建設,還可能産生以政治代替法律或以人治代替法治的傾向,這就很不利於以法治國的真正施行。我們廣東一批學者之所以從20世紀80—90年代以來一直堅持從政治文明中相對地分離出法制文明,自有許多道理,前面所説便是其中一些道理。今天看來,在社區文明與社區和諧建設中,法制文明的建設確實是非常需要的内容。

  關於人種文明的提出,也是有一定的理論依據的。馬克思主義認爲,人類社會的生産,主要是物質生産、精神生産和“人自身的生産”。人自身的生産即“人種繁衍”方面的生産,及這種生産所引起的人自身的進化水平,在文明社會便搆成人種文明的内涵。可以説,人種文明既是各種文明的綜合效應,又是精神文明最直接的載體或化身。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不僅要瞭解人自身以外的一切事物,更要瞭解人自身的種的繁衍這一根本問題。如果説過去没有這些條件來瞭解,今天則有了相應的條件來逐步把握。因此,尋求人種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生態文明之間的互動與平衡發展,是世界性的重要研究課題。因此,我們廣東一批學者在20世紀80—90年代提出的這個觀點,首先引起了國外一批自然科學家的共鳴。

  據1996年6月22日《南方日報》的一篇文章——《警惕人種在退化》所説:英國倫敦大學基因學教授史蒂夫·瓊斯等10位專家向世界發出了嚴重警告:由於種種原因,現代人種正在退化,表現在遺傳基因受到嚴重破壞,男性精子數量和質量大大下降,人口出現了逆增長。此外,許多科學信息也不斷向人們表明:隨着環境、空氣、水土的污染,人類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壓力的加重等等狀况的出現,不重視人種文明的問題,人自身的生産將面臨毁滅性打擊。這些都説明,人類社會的文明總體觀,不僅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生態文明,還有很重要的人種文明這一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把它排斥在人類文明總體觀之外,或不重視它在人類文明總體觀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人自身從生到死,從摇籃到墳墓,從優生、優育、優教、優用和優死及其循環往復的一系列問題,肯定會成爲阻礙人類社會其他各種文明發展進步的絆脚石。

  出於以上考慮,我認爲現在來認識社區文明就可能好説一些。所謂社區文明,實際上是社會文明的細胞和載體。有社會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種文明和生態文明這六大塊的内容,那麽,社區文明同樣地也有這六大塊的組成要素。在社區文明建設中,這六大塊都要講,都要抓,不能頭痛醫頭、脚痛醫脚,不能顧此失彼、丢三拉四。也就是説,人們對社區文明總體的認識狀况,决定其社區文明建設總體水準的狀况。這是一條可以稱之爲客觀規律的東西。

  當然,人們在社區文明的建設中,六大塊文明的建設内容又是相互整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因此,在規劃、實施或總結某個社區文明建設工作時,並不一定要按前述社區建設的六大塊内容來套。由於各個社區文明建設的實踐是無限生動、豐富的實踐,這些生動、豐富的實踐必然會産生許多有自己創新特色的東西,應當藉助於這些創新特色來展示各自社區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而不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也就是説,在社區文明建設實踐中,既要抓住社區文明建設六大塊的基本要求,又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創建活動,闖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以立足於文明社區之林。

  那麽,社會文明或社區文明與社會和諧或社區和諧又是什麽關係呢?我認爲,社會文明或社區文明與社會和諧或社區和諧是一一對應、互爲基礎、互爲因果、共生共長的關係。這種關係既表現在社會文明與社會和諧之間,也表現在社區文明與社區和諧之間。一般地説,没有社會文明或社區文明,就不會有社會和諧或社區和諧;没有社會和諧或社區和諧,也没有社會文明或社區文明。社會文明發展條件比較齊全,其社會和諧狀態也就比較正常;社區文明建設水準比較高,其社區和諧建設的水平也就比較高。反之亦然。當然,它們除了上述關係外,還應當看到,社會文明或社區文明作爲社會和諧或社區和諧的基礎方面是很重要的;而社會和諧或社區和諧作爲社會文明或社區文明的追求方面又有着特别的意義。這又是一條可以稱之爲客觀規律的東西。

  尤其在現實生活中創建社區文明或社區和諧,應當把握上述關係,使社區文明與社區和諧的建設形成一一對應、互爲基礎、互爲因果、共生共長的態勢。大家知道,在2005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會召開前,人們對構建文明社會或文明社區的實踐已進行了多年,而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命題則是在十六届四中全會提出來的,到現雖然還不到4年之久,但由於和諧社會的構建而相應地開展的和諧社區的群衆性活動,已經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我認爲,要真正認識文明社區與和諧社區之間的關係,把文明社區與和諧社區建設好,最有説服力的辦法,就是通過總結、解剖其中的一些典型。

  在總結、解剖文明社區與和諧社區的典型方面,我曾經組織一批同仁做了一些工作。從2007年年底到2008年間,我們選定廣州市越秀區廣衛街作爲重點,在實地調研之後寫成《廣衛模式:平安和諧社區之創建》一書,試圖爲廣州市、廣東省或全國同類型社區的文明和諧建設提供一些理論與對策參考。在這本書中,我們把廣衛街創建文明和諧社區的實踐經驗概括爲“廣衛模式”,對模式形成的歷史與當代背景,模式的主要内容、學理啓示、鮮明特色、務實品格、創新價值、完善對策、發展思路和模式需要借鑒的國内外經驗等,均作了初步的闡析。

  這本書對廣衛街社區文明建設既有成就作了概述後,側重點在於平安和諧建設方面的内容,表現爲一是社區的治安,二是社區的衛生,三是社區的文化,四是社區的服務,五是社區的自治,六是社區的黨建,均有它的個性特色,但又是廣大同類型社區和諧建設面臨的問題。從這個典型可以看到,社區文明建設離不開社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方法、人種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綜合建設,這種綜合建設與社區和諧建設又融爲一體,具有特獨的表現形態,并且是在社區文明建設總體的基礎上開展其社區和諧建設的。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