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基礎條件與現實路徑

  台灣地區致力於鄉村建設已數十年,在鄉建鄉創領域積累了許多有益經驗,尤其是在社區營造、休閒旅遊、精緻農業、農村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先進的理念。而大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爲台灣地區鄉村建設者的事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台胞通過參與大陸鄉建鄉創,不僅獲得了更多的實際利益,還增强了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惠台政策。其中,繼國務院台辦、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門出台《關於支持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農林22條措施”)之後,福建省發佈《關於深化閩台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對台胞台企加大資金扶持並提供更多的輔導對接服務,鼓勵台胞台企抓住福建鄉村振興發展機遇,積極投身鄉村建設。據福建省財政廳統計,截至2021年10月福建已支持144個閩台鄉建鄉創項目,引進95支台灣建築師(含文化創意)團隊,下達資金5000萬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資金量和項目量均增長了近3倍。閩台鄉建鄉創項目合作範圍由原來的村莊規劃設計、文創拓展到集鎮環境整治、歷史文化保護、農房建設、産業培育等方面。台胞積極參與福建鄉建鄉創,爲進一步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提供了有利契機。因此,深入研究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路徑,進而構建台胞參與鄉建鄉創長效機制,有助於惠台政策落實和閩台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文獻綜述

  近年,台灣地區鄉建鄉創理念已經在兩岸交流中不斷得到實踐,爲大陸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經驗。在理論層面,學界對兩岸鄉建鄉創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以下方面:

  第一,關於兩岸鄉村建設的比較研究。學者們認爲,兩岸鄉村建設的差异主要體現在建設理念、組織功能和運作模式等方面。一是兩岸鄉村建設的理念不同。從20世紀末開始,台灣地區鄉村建設理念已由追求經濟增長轉向永續發展,“社區再造運動”側重於鄉村文脈的傳承與守護,立足在地資源創意文化項目,構建社區文化認同感;而大陸主要處於由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規劃和建設鄉村的發展階段,側重於改善鄉村基礎設施。二是兩岸鄉村組織功能有明顯的差异。袁方成認爲,台灣鄉村組織是民間自發組建,以農會爲主要載體,與相關公共部門形成合作伙伴關係,高效運作的鄉村組織帶動居民高度、自發參與鄉村建設,有效增强了農村的治理效能。李翠玲認爲,大陸鄉村組織以政府爲主導,承擔公共管理和服務的功能,但是存在服務組織單一、管理水平較低、鄉村精英少、農民參與度低、志願者活動非常態化、社區營建經費匱乏等不足。三是兩岸鄉村建設的運作模式不同。郭聖莉、陳竹君通過對比研究認爲,台灣地區社區營造强調自下而上,而大陸功能性鄉村治理模式則表現爲自上而下。胡潔人、費静燕認爲,台灣地區的鄉村建設是以當地居民的生存與發展需要爲基礎、自下而上對在地資源進行整合的文創運動;而大陸鄉村建設更多藉助政府或鄉賢精英等外部力量的推動而缺乏内生的原生動力。

  第二,關於台灣地區鄉建鄉創的經驗研究。台灣地區鄉建鄉創以社區文化再造爲先導、社區公民爲主體,注重保留基層社區治理的地方特色。台灣地區與大陸擁有共同的文化傳統,且基層社會具有相似的組織框架和發展過程,因此台灣地區鄉建鄉創的做法對於進一步推動大陸鄉村振興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羅文劍、廖坤榮等認爲,台灣地區的農會通過參與農業發展、社會福利、農村教育等領域公共政策的制定與推行,成爲一個有效的“鄉村治理體制”。大陸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參考台灣地區農會運營模式,建立和發展“綜合性農協”,以彌補農民合作社的不足,有效助力鄉村發展。岳經綸、陳泳欣通過研究台灣地區桃米社區的實踐,發現台灣地區鄉村營造注重把營造理念轉化爲社區居民的共識,促使鄉村社區成爲利益相關、高度自治的共同體。對此,大陸鄉村建設可以此爲目標,探索把鄉村打造成爲村民利益相關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第三,關於台胞參與大陸鄉村建設的經驗研究。巨東紅從社區政治活動參與、社區志願活動參與、社區文體活動參與等方面考察台胞參與大陸社區的意願和程度,並探討台胞社區參與和幸福感的關係,發現台胞參與社區的文體活動、幫助困難群衆及捐款捐物是增强幸福感的主要途徑。艾明江通過考察厦門市院前社、曾厝垵社區、興隆社區等典型社區,認爲厦門市主動將鄉村社區治理與兩岸同胞融合發展相結合,總結出專家參與、多元共治、家園文化等不同的兩岸融合發展模式。張燕紅認爲,晋江市金井鎮發揮台胞在基層治理的作用,學習借鑒台灣地區在建設志願者隊伍、發展公益慈善類基金會、推進社區營造、創新鄉村治理、注重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做法,探索晋台融合發展新模式。

  通過梳理文獻可以看出,目前對於兩岸鄉建鄉創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論層面的比較研究,對於台胞參與大陸鄉村建設的研究相對較少,且在實踐層面的路徑探索有所欠缺。本文以福建省泰寧縣際溪村“耕讀李家”爲例,分析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的實踐經驗,並對持續推進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提出一些建議,有助於福建進一步發揮獨特的對台優勢,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二、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的基礎條件

  福建西鄰台灣海峽、與台灣隔海相望,閩台處於同一緯度區,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台灣在鄉村建設、文創産業發展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對於台灣鄉建鄉創從業者而言,福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和多樣化的自然資源將爲其帶來持久發展的源泉。閩台資源互補,兩地融合發展具有廣闊的空間。

  (一)閩台鄉村建設呈互補性發展

  1994年,台灣地區提出“社區營造”。同年,台灣地區生産總值爲2564億美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爲12160美元;而福建地區生産總值爲1696.74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爲5355元人民幣,兩地經濟實力和生活水平差距懸殊。此後的20多年,福建經濟飛速發展,2019年福建地區生産總值首次超過台灣,而台灣地區生産總值僅排在全國第9位。

  福建經濟高速增長帶來消費需求的提質昇級,福建居民人均消費比2008年翻兩番。在滿足基本物質生活的基礎上,福建居民更加追求生活質量、追求緑色健康消費,這在客觀上再次刺激消費者對生態農業和休閒農業的需求。近年,福建充分挖掘龢利用生態資源,鄉村旅遊發展如火如荼,但在民宿經營和餐飲管理上仍較爲落後,服務水平不够精細,遠不能滿足城市遊客的需求,尚有很大的提昇空間。相較而言,台灣農業以精緻農業和休閒農業爲特色,尤其注重創意注入,在鄉村民宿經營和餐飲管理方面形成鮮明特色和品牌效應,在鄉村産品生産上形成産品多元化、産銷綜合化、一二三産業互動良性發展的格局。但是,隨着台灣鄉村土地和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台灣休閒農業也面臨高成本和供給飽和的挑戰,迫切需要向外尋求新的發展空間。福建鄉村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藴不僅爲台灣創意團隊帶來創作的靈感和持續的經濟收益,也爲台灣農業資金、技術、管理轉移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這種差异化農業需求成爲推動閩台鄉村産業深入合作的基礎,也爲閩台鄉建鄉創從業者共創共贏提供更多的發展契機。

  (二)閩台農業融合基礎扎實

  明清時期,福建和台灣就開始了農業交流合作,移居台灣的福建人把蔗糖、茶葉等生産技術帶入島内,爲台灣農業開發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兩岸關係對峙,閩台農業合作停滯不前。改革開放後兩岸關係逐漸緩和,經過40多年發展,閩台已形成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閩台農業交流格局。

  截至2021年10月,福建省累計批辦台資農業項目2800多個,合同利用台資超43億元人民幣,農業利用台資數和規模保持大陸首位。全國有29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福建省擁有6個,居全國各省市之首。截至2021年5月,福建省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累計入駐台資企業660家,年産值超過60億元人民幣。當前,福建省台灣農民創業園已形成“一園一特色、一區一産業”的發展格局,成爲兩岸農業合作的示範樣板。同時,福建省9個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加快建設。2021年1月至6月全省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新批台資農業項目共計18個,合同利用台資2210萬美元,産業集聚發展效應初顯。台灣農業强調精耕細作,其在標準化生産、規範管理、質量可溯源、品質保证等方面的優勢,在台灣農民創業園和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的建設中得到最大發揮,並充分帶動周邊地區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三)福建惠台政策體系日趨完善

  爲了鼓勵台胞台企積極參與福建鄉村建設,2009年5月福建省發佈的《福建省促進閩台農業合作條例》,成爲大陸第一個關於兩岸農業合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規。2011年,福建省出台《關於加快台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的若干意見》,爲台灣農民在閩創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省陸續出台多項惠台政策,閩台合作交流不斷加强。2013年8月,福建省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閩台農業合作的若干意見》,加大基礎設施、財税金融、土地等要素資源的投入,深化閩台農業産業合作與對接。2018年6月,福建省台辦、發改委牽頭出台《福建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意見》(簡稱“66條實施意見”),進一步發揮福建省獨特優勢,給予在閩台灣同胞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等方面的同等待遇。2019年5月,福建省出台《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實施意見》,着力在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上先行先試、闖出新路。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發表重要講話時强調:“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動“農林22條措施”落地見效,同年3月和9月福建省先後發佈《關於深化閩台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和《關於促進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全力支持企業對接台灣農業優勢産業和領域,支持台胞台企參與福建農業科技發展和鄉村振興,爲來閩參與鄉建鄉創的台灣團隊提供資金扶持、項目對接輔導、組織工作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有力支撑閩台農業産業合作和要素資源對接。

  (四)文創爲鄉村振興賦能

  文創注入鄉村,將帶來低耗能、高附加值、文化傳承等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把文化創意融入鄉村建設,就是要用富有創意的設計和方法整合鄉村自然和文化資源,發展高附加值的鄉村特色産業。

  台灣鄉村文創産業已經走過20多年曆程,在品牌化、在地化、精緻化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涌現出很多優秀的文創團隊。台灣鄉村文創注重鄉村的特質,從當地人文、自然、産品、歷史、習俗等方面汲取創意靈感,着重培養在地特色。例如,台灣鄉村旅遊通過挖掘在地文化,用創意拓展消費市場,實現鄉村旅遊的價值增值和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特别是在項目的前期策劃階段,尤爲重視創意植入,通過設計不同的主題,讓不同的鄉村得到差异化發展,展現不同的地域特色,增强遊客獨特的體驗感。

  福建鄉村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如何通過文創爲傳統産業創造出巨大的增值效應,是鄉村建設從業者需要不斷思考的議題。雖然福建在脱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也涌現出優秀的鄉村文創案例,但是鄉村文創尚未形成産業化發展趨勢。引入台灣文化創意團隊,共同開發在地自然文化資源,通過在地體驗、參與手工作坊、購買特色文創産品等形式延長鄉村休閒旅遊的增值鏈條,將爲推動福建鄉村産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發揮獨特的作用。

  三、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的泰寧“耕讀李家”實踐

  福建省際溪村距離泰寧縣城12公里,村域面積22平方公里,是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村。從前,際溪村自有集體年收入不到6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9600元。2014年,泰寧縣委縣政府提出“五朵金花”旅遊專業村建設項目,把際溪村定位爲“耕讀李家”。其中,“耕”指的是際溪村保留的傳統農耕文化,“讀”指的是泰寧縣特有的岩穴文化,“李家”則是因爲際溪村是明朝兵部尚書李春燁的故鄉,且村民大多數姓李。該項目是泰寧縣爲推動旅遊轉型昇級而重點打造的森林康養示範基地、鄉村振興示範村,也是福建省青年崗位能手、來自台灣的張欣頤及其伙伴們在福建的第一個鄉村營造項目。2014年,台灣上趣智業團隊在張欣頤的帶領下入駐際溪村,開展鄉建鄉創,通過整合要素資源和多元主體、争取政府資金扶持等方式,極大地推動了當地鄉村建設。正是在台灣創業團隊的積極參與下,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貧困村,在2020年7月被國家發改委、文旅部評爲“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走上了閩台文旅融合發展道路。

  (一)清晰的理念支持,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存

  台灣的鄉建理念是在生態自覺和鄉村文化認同的共識中,通過原汁原味地復原鄉村傳統風貌、營造鄉土情結,吸引年輕人和藝術工作者入駐,同時把創意與多元化的特色産業相結合,形成當地可持續發展的增長點。台灣創意團隊在參與鄉村建設過程中,對鄉村當地資源先期展開調查,厘清發展思路,進而制定符合現實基礎並具有前瞻性的發展規劃。

  2014年12月,台灣上趣智業團隊進駐際溪村後,對際溪村的歷史風貌、民情民俗作了深入的調查。通過調查發現,際溪村擁有獨特的丹霞田園風光和深厚岩穴文化,曾有朱熹、李綱、楊時等歷史名人在此隱居並講學,留下許多值得挖掘的故事。際溪村還擁有兩座千年古寺香火相傳,是自然和人文資源保持完好的傳統村落。因此,際溪村“耕讀李家”被定位爲“一座丹霞山鄉、一脈岩穴文化、一處心靈静地、一方農耕樂園”。2015年3月,在台灣上趣智業團隊的指導下,際溪村减少對外來材料的依賴,充分利用在地自然資源。村落整治没有大拆大建,村落立面和人居環境改造都充分利用在地産出的可循環利用的材料,實現了新老建築與周圍自然風貌和諧統一。這種鄉建方式讓參與的村民感受到自然環境的力量,也增强了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際溪村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轉變爲資産,僅森林康養産業就爲當地村民帶來了5000多元的人均年收入。同時,台灣上趣智業團隊將古建築視爲村落的靈魂。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台灣上趣智業團隊對際溪村的江日彩、李春燁等名人故居及其他古建築展開保護與修繕,收集古建築構件進行改造翻修以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爲傳統古村落保留了獨特的歷史韵味。不僅如此,台灣上趣智業團隊還對周邊生態環境進行修復,讓古村落成爲“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二)明確的自我定位,激發村民的内生動力

  台灣社區營造倡導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的居民共同處理生活議題,在解决問題的同時建立起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親密關係。其核心是激發村民内心對改造的願望,由原來的“讓我做”變成爲“我要去做”。台灣社區營造還堅持“以人爲本”的理念,把對村民訴求和權利的尊重融入到村莊整治的全過程中。

  台灣上趣智業團隊認爲,村民才是鄉村建設的主體,是鄉村發展的内生力量。只有激發起村民的參與意願,鄉村建設才能産生持續的動力。首先,入駐際溪鄉村後,台灣上趣智業團隊花了3個月進行走訪調查,通過與當地村民、村幹部座談交流,瞭解他們的想法和建議,並在互動交流中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其次,在鄉建鄉創的起步階段,台灣上趣智業團隊尤爲尊重村民的意願,優先考慮村民利益,爲村民提供相關業務培訓,並在達成鄉村建設共識後,與村民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再次,台灣上趣智業團隊通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不斷强化村民對當地文化的自豪感與歸屬感,推動村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鄉村建設中。比如,“我愛際溪”鄉村表白計劃,不僅讓村民切實感受到當地文化的魅力和價值,也吸引更多的離鄉青年回村從事鄉村建設工作,爲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台灣上趣智業團隊還組織部分鄉鎮幹部赴台灣鄉村考察調研,吸收台灣鄉村建設的有益經驗,促進閩台鄉村鄉建融合發展。

  (三)先進的理念傳輸,提昇鄉村産業附加值

  台灣在鄉建鄉創過程中高度重視培育當地村民的參與性,通過“看得見”的惠民措施循序漸進地激發村民對鄉村人居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心,進而推動其積極參與鄉村建設事務。

  台灣上趣智業團隊在進駐際溪村後,需要租住村民的房子並解决喫飯問題。在村裏選擇餐飲和住宿時,台灣上趣智業團隊讓村民獲得較高的收益,並潜移默化地開展知識培訓、技術培訓,培養村民基本的服務技能。在餐飲方面,台灣上趣智業團隊通過指導培訓菜品設計、環境營造、服務流程等,協助提昇鄉村從業人員的接待能力,如“稻田裏的咖啡”已成爲際溪村鄉村旅遊的網紅打卡地。在民宿方面,台灣上趣智業團隊指導民宿從業人員服務遊客、布置房間等。台灣上趣智業團隊堅持“成熟一家再培訓一家”的工作模式,逐步引入市場競争機制,持續提昇際溪村餐飲龢民宿的服務品質。位於“耕讀李家”核心景區的創客坊,不僅爲外來創客提供了優質的産業孵化平台,更爲當地村民的傳統手工藝品和農産品搭建了廣闊的舞台。在創客坊裏,際溪村的傳統小食、傳統手工編織等通過創意包裝成爲受遊客歡迎的伴手禮,村民的經濟收益明顯提高。

  在台灣團隊先進理念的傳輸和影響下,際溪村村民不僅認識到本村資源和自我的價值,更進一步激發其保護環境、傳承傳統技藝的熱情。而台胞也在互動交流中與當地村民建立起更加牢固的信任關係,實現了個人的社會融入。

  (四)多元的産業培育,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第一,閩台農旅融合發展,助力農民增收。在農業方面,杉城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城旅遊公司”)牽頭流轉際溪村閒置用地60餘畝,從台灣引進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黄花菜高山一號品種。杉城旅遊公司通過試種黄花菜,逐步吸納際溪村及其周邊貧困户和村民以資金、土地、勞務等形式入股,擴大基地種植面積,並結合閩台合作開發黄花菜周邊文創産品,讓黄花菜成爲“致富花”。

  目前,際溪村已形成集種植、觀光、旅遊爲一體的百畝萱草園(台灣黄花菜種植基地)。際溪村還着手開發村裏的山地、林地、崖壁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崖壁鐵皮石斛的種植項目,每年獲取林地、崖壁資源使用費達12萬元。在生態旅遊方面,“耕讀李家”項目通過流轉村組、村民的房産開發民宿項目,建成静心書院、星空民宿、獨隅民宿等特色民宿。據統計,際溪村每年接待遊客達6萬餘人次,流轉土地500餘畝,收取土地租金管理費等4萬餘元。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際溪村生態旅遊開發,截至2021年6月,際溪村又有50多户村民自發將自住房改造成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遊業態,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第二,閩台文創合作共生,助推文化融合。際溪村在橋頭組湯家處流轉改造民房500餘平方米,打造台灣自然教育和手工創作實踐基地,並成功引進台灣手工創作團隊入駐。兩岸傳統文化傳承者、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志願者郭曉紅女士,依託“耕讀李家”植入青少年自然教育、台灣手工皂製作、經絡理療等康養業態,傳播家庭養生文化,助推閩台文化融合。際溪村還引進資金5000萬元修建國學館、佛學館、禪修館等設施,打造集休閒養生、文化傳播、商務交流爲一體的禪修中心,文旅康養産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通過幾年的探索,際溪村集體年收入增至30多萬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8000元,實現了富民與富村的統一。

  (五)凸顯的品牌效應,整合多元的社會資源

  在台灣上趣智業團隊的悉心耕耘下,“耕讀李家”鄉村品牌的知名度大幅提昇,吸引了兩岸從事鄉建鄉創的青年、社會精英人士,以及高校院所、旅行社等。際溪村閩台美麗鄉村交流中心(以下簡稱“交流中心”)傳承當地鄉村建築特色,借鑒台灣北投圖書館建築格局,由兩岸20多名“80後”青年共同設計修建。交流中心内設咖啡吧、圖書吧、閩台工作室、産品展銷區,是集兩岸文創、商務交流、遊客中心爲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目前,交流中心已成爲台灣上趣智業團隊“美麗鄉村”文創業務拓展基地。台灣上趣智業團隊還引進台灣高雄實踐大學、崑山科技大學等高校在此建立實訓基地,並與台灣兩家農會合作開發“李家”文創産品及伴手禮。際溪村發揮“耕讀李家”品牌效應,多次舉辦“跨越海峽來鄉建”活動,吸引大批兩岸鄉建鄉創青年來此交流分享,進一步豐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借由系列活動的影響力,30名台灣高校學生和設計師參加團隊駐村工作,助力福建鄉村振興。際溪村日趨完善的旅遊條件也吸引了杉城旅遊發展公司進駐。杉城旅遊發展公司與三明學院簽署合作協議,把際溪村打造爲三明學院的寫生、攝影基地;同時,還與泰寧縣3家旅行社合作,承接“耕讀李家”的鄉村旅遊業務。越來越多的團隊來際溪村開展企業團建、美術寫生、研學等活動,目前,際溪村每年遊客量達12萬人次。際溪村計劃以全域景區的標準打造“耕讀李家”文旅康養基地,推進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交流平台——耕讀學院的建設;積極對接福建省内師資與台灣高校人才,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培養一批思路廣、經驗足、懂技術、能帶富的“新農人”。

  四、推進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的路徑建議

  從泰寧“耕讀李家”項目可以看出,台胞參與福建鄉建鄉創是理念“傳輸-轉化-重塑”的動態過程:在理念傳輸階段,注重立足於本地自然、生態、人文等資源禀賦特點,實現既有資源和村民訴求的融合;在理念轉化階段,注重實現資源到經濟價值的轉化,如自然資源的産業化利用、文化資源的創意活化、傳統産業的轉型昇級等;在理念重塑階段,注重凝聚村民共識,培育村民的自我發展能力,爲鄉村跨界整合資源打下基礎。作爲生態大省和對台前沿省份,福建應進一步發揮獨特優勢,持續推進台胞參與鄉建鄉創,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一)發揮自然生態優勢,促進閩台生態産業協同發展

  2020年,福建是全國唯一保持水、大氣、生態環境全優的省份,全省70%以上建制村創建“緑盈鄉村”,“緑化、緑韵、緑態、緑魂”遍佈鄉間。但是,現階段福建鄉村生態優勢尚未發展成生態産業優勢。台灣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爲發展休閒農業的基礎性工作,并且在發展休閒農業的過程中,將休閒娱樂與環保主題教育融爲一體,通過體驗活動讓遊客在遊玩中感受到生態保護的意義和價值。相較而言,福建深度挖掘環保主題的休閒農業發展還處於較低層次,産業價值也尚未得到充分體現。建議在引進台灣高素質鄉建團隊參與鄉村環境整治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加强閩台在休閒度假、生態科考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提昇鄉村旅遊景觀的生態價值,促進閩台生態産業協同發展。

  (二)加强閩台農民合作組織交流,培育鄉村内生發展能力

  農民合作組織突破鄉村地理和血緣的限制,通過共同的利益關係把農民組織起來,重塑農民之間的互利合作關係。在台灣,分佈最廣、成員最多、影響最大的農民組織是農會。台灣農會積極開展技術推廣、文化教育、經營銷售等專業培訓,增强農民農業生産、組織管理的能力。台灣農會的管理運營模式和發展經驗表明,農民合作組織是農民和相關公共部門的重要紐帶,不僅有助於推動農民自主參與鄉村建設,還能有效彌補相關公共部門管理的不足。支持閩台農民合作社成立産業聯盟,共同開發農産品、共創品牌、共同營銷、共享收益。鼓勵台灣同胞申請成爲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在台灣農民創業園、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等台胞聚集區扶持以台灣農民爲主體的合作經濟組織,借鑒台灣農會的管理運營模式,定向培養基層涉農産業人才,活化當地特色資源,積極探索鄉村振興中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三)拓寬鄉村産業合作渠道,深化閩台融合發展

  福建應積極推進台灣農業良種、先進技術及農業機械設備的引進、示範和創新推廣;支持閩台聯合創立農産品品牌,共同研發緑色小精尖農副産品;加快拓展閩台農産品精深加工、農業科技研發創新、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等産業合作。鼓勵台胞參與福建設施農業、鄉村旅遊、特色小鎮等鄉村振興戰略項目,引導台灣創意團隊參與鄉村發展規劃與建設,聯合舉辦具有文化特色的鄉村節慶創意活動。提昇台灣農民創業園和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的建設水平,鼓勵台農與當地農民建立“農户+企業”“農户+合作社”等利益聯結機制;加快推進涉台農業園區與大陸電商的深度合作,搭建園區優質農産品的綫上交易平台;推動建設閩台農産品交易展示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四)構建閩台鄉建鄉創對接平台,助力台胞追夢圓夢

  一是有效整合鄉建鄉創産業鏈所需的閩台資源要素,建立台灣建築專家人才庫,定期舉辦項目對接交流會,推動閩台鄉建鄉創從業者快速組成項目團隊,改變鄉建鄉創中台灣資源相對分散和單方面引入造成台灣團隊水土不服的現象。二是建立台胞台企共同參與的鄉村振興聯席會議機制,構建“政策有輔導、項目有信息、合作有對接、落地有跟踪、問題有協調”的全過程服務和協調機制。設立鄉村振興青年創業驛站,爲台灣創業團隊提供辦公場地,以及優惠政策、金融扶持、企業對接、創業諮詢、創業導師對接等服務。加强宣傳和推廣台青參與鄉建鄉創項目和示範點。三是積極推動閩台文旅領域交流,携手挖掘傳統民俗文化,建立師徒傳承機制,讓閩台文化深度融合。依託各類文創服務機構,爲來閩就業創業的台灣文創企業、青年文創業者、個人工作室提供服務,全方位打造閩台文化産業合作平台。出台保護在陸台胞的文創成果的法律法規,積極推動台灣文創成果進入市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