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生活美學視域下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的價值與路徑

  作爲一種新的審美範式“生活美學”,是對美好生活的美學詮釋,是理念,更是實踐。當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再僅僅局限於滿足物質的基本需求,物質基礎也變得來越美觀的時候,公衆對生活的理解也開始以美爲基礎,已然開始追求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追求更高境界的審美需求,開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和日用之美的滿足。美學不僅改變了大衆生活方式,而且也改變了大衆生活態度。日常生活中充滿了文化氣息與越來越多的審美活動,現代社會的大衆審美情懷愈發盡可能地表現出來,我們的生活變成了一種體驗式的“生活”。日常審美體驗和鄉村生産生活語境的融合是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的應有之義。本文擬從文創、文化、情感等方面對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進行美學觀照,發掘鄉村生活的美學價值,從而在驅動兩岸鄉村文旅産業轉化昇級、助推鄉村文化復興等方面爲推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的美學路徑。

  一、生活美學視域下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的内涵

  日益富足的商品和工作、居住環境的優化促進了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審美藝術與日常生活逐漸融合,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及其表面與深層的美已無法抗拒地融入生活。對“美生活”的追求,是對精神世界的要求,是對生活品質的提昇,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都需要被以審美的方式來觀照。“美的形式”滲透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生産工具到生活用品,是美向生活的回歸,也是美在生活世界新構的實踐過程和精神追求,體現了日用之美的文化内涵。生活審美化以及對日常生活的審美探討,也成爲一種新的審美範式與美學思潮。生活美學是與文化研究遥相呼應的,甚至是文化研究的拓展和延伸。“生活美學”作爲一種關乎“審美生活”之學、一種追求“美好生活”之道,“物質豐腴”且“精神富足”的生活,做到美學上的知行合一,日用之美,在地之美等問題,從文化上看,尤其具有深刻涵義,飽含了民族文化的精神。與日常生活相關聯的審美活動不僅爲日用,滿足物質生活之需,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是精神文化的提昇,充滿着民族文化的實踐精神。這是邁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而“美好生活”也是兩岸的共同向往。

  隨着鄉村振興戰略與兩岸融合發展的推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需要美學的世俗化,它將對兩岸鄉村融合發展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引領與經濟助推作用。因此,在“生活美學”視域下探討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恰逢其時。兩岸同胞更高層次的日常生活審美需求被極大地激發和調動,追求精神上的生活幸福感和美滿感,將發現美、創造美和欣賞美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成爲值得探討的問題。這既是向歷史上日常生活審美傳統的回歸與賡續,也是在新的起點上重新出發。首先,中國文化裏面人們的審美趣味是與人生理解、日常生活結合一體的。生活美學以其敏鋭的嗅覺和獨特的視角介入,爲藝術與生活的圓融構建可能。如於鄉野山澗之間,在春播秋收的交替中,尋常百姓人家的飲食起居便具有了時節更迭、自然饋贈的美學意義。在這意義上,中國傳統的生活美學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也重新唤起了兩岸民衆對日常生活的審美情趣,對“生活審美化”的情感渴望和感受生命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心理需求。

  其次,“生活美學”作爲“日常生活審美化”及“審美日常生活化”的再現方式,以對産品、情感、文化等的關注,將審美術和日常生活相融合,爲推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如各地鄉村藝術館的興建、鄉村藝術合作社的涌現、大地藝術節的舉辦、鄉土藝術在地化研究以及鄉村“非遺”技藝工作坊的舉辦無不涵攝生活美學中“自然”“情感”“文化”三要素,從而讓美學不再是聚焦於藝術的“小美學”,而是融入生活的“大美學”。簡言之,高高在上的美學愈加“生活化”,日益顯現出生活與審美的同一。兩岸鄉創鄉建的豐富實踐使昔日本土自然又富於文化生活特色的旅遊項目逐步發展成一個集食宿、文創、休閒於一體的美學綜合體,包括感官體驗(如民宿建築景觀設計、地方風味美食品嚐)、DIY手作體驗(如陶藝、扎染等“非遺”文化項目體驗,田間林下勞作)、文化共情體驗(如地域歷史文化體驗)等。

  二、生活美學視域下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的價值

  (一)尊重鄉村文化本體地位、敬畏鄉土文明,重構鄉土文明與鄉村的價值

  在生活美學視域下促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既是一種生活美學方式的體驗,也是一次鄉村文化復興的探索。弘揚鄉村日常生活審美理想和趣味及其精神氣質,以及如何在當代社會激進發展的過程當中守住鄉土文明的根係,成爲鄉村復雜多元的社會文化景觀的核心價值。鄉村文化復興是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的題中之義,而鄉村文化復興也是對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理解。通過“藝術還鄉”“藝術共生”“創意農業”“鄉村文化游”等不同形式,打造一種有别於現代都市快節奏的“慢生活”,讓身體和心靈回歸自然、回歸鄉土,賡續鄉村原有的生活秩序,活化鄉土資源、保存文脈,留存鄉村肌理,避免其淪爲城市的附庸和消費對象,充分挖掘、詮釋鄉村的經濟價值、美學價值和文化價值,進而重構鄉土文明與鄉村的價值。

  這既有利於提昇村民綜合素質和凝聚兩岸鄉村共同體認同,有利於改善鄉村生態和促進生活和諧,也有利於鄉村精神回歸和實現城鄉融合。“日常生活審美化”和“審美日常生活化”的美學理念有力促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這成爲提昇鄉村文化軟實力、促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内生性發展,尊重鄉村文化本體地位,重構及體現鄉土文明價值的新路徑。如在承傳與革新在地特色文化以及對在地藝術的激活亟需彰顯“生活美學”,促進日常生活審美化,形成一個以自然人文資源爲基底、以當代藝術爲驅動、以傳統美學爲倡導的創新型文創鄉建,充分詮釋“人與生活”、“人與生態”、“人與社會”的内在聯繫和審美取向。同時,爲我們反思與發展兩岸鄉村文旅産業提供富有啓發性和建設性的思路。如通過參與體驗、文化感悟,傳統文化相交融,以藝術在地化和生活美學推動兩岸鄉村文化藝術復興與發展,提高鄉民文化參與的積極性和審美自覺,吸引人才回流,增進文化交流,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擴大鄉村文化陣地,打造鄉村文化品牌,凸顯兩岸鄉村的美學價值,即它不僅象徵着一個與城市空間相异的生活空間,也意味着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選擇;擔負起引領鄉村人日常生活審美的社會責任,讓美學走出書齋和象牙塔而貼近大衆的生活需要,呈現一種來自百姓生活的,日常的力量,以建立起一種自下而上的,切實解决大衆日常生活中的審美問題,提供給觀者想象性的愉悦和審美,以文化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鑄魂。這對於實現人文關懷、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等有着價值引領的作用。從人的行爲出發的對於生活史的理解,以及對於社會史的感知和認識。

  (二)“生活美學”有助於驅動兩岸鄉村文化産業轉化昇級,促進文旅經濟增效增收

  鄉土文化是人民群衆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不斷總結、革新並傳承下來的智慧與技藝的結晶,中國最廣袤的鄉村承載着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的根與魂,具有無可估量的歷史文化價值。鄉土文化之美,美在活化。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以及賡續傳承中面臨的種種困難,兩岸不少鄉土文化、民間技藝或已散失,或已“塵封”,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加之,城市化進程和城市資本的擴張伴隨着對鄉村文化的侵蝕和撕裂,一些鄉村文化不同程度的低質化開發,也抹去了鄉村文化原有的底色和特色。

  事實上,豐厚的鄉土文明往往積澱了很多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動與産品。我們亟需在生活美學視域下促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充分挖掘鄉村特色文化資源,發展内容産業,以内容創新激活鄉村文明資源,讓鄉村的底色和特色重現光彩,守護其本身的文化藝術精髓,打造符合兩岸中國人審美意識的鄉村文化商品。在生活美學視域下搭建兩岸鄉村文化對話的平台和促進美學與其他領域的互動交叉,有助於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提供新的視角,跳脱出當下衆多鄉村旅遊文創産品設計面臨産品單一、形式雷同、缺乏内涵、設計浮於表面、缺乏市場接受度等系列困境。倘若生活美學根植於鄉村燦爛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中,生活美學有助於驅動鄉村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其理念和産品呈現出傳統文化之美,以美學設計加持、美學項目有效活化鄉村文化資源,帶動兩岸鄉村文化産業昇級,促進文旅經濟增效增收。具言之,從生活美學維度,在地化利用既有資源以及獨特打造在地文化,在兩岸對話交流中挖掘再造人文歷史、在地藝術和文化遺存物化、外化、活化、顯化於世人,有助於發掘出自身的美學價值,帶動文化産業昇級、推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並經由提昇鄉民精神素養和在地文化再創造,讓社區居民、在陸台胞等多群體依據生活中的感悟進行文化再創造,給予在地文化更多樣的人文詮釋及美學價值,發展地方的新可能,携手同心繁榮發展鄉村文旅經濟,共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與在地民衆共同塑造未來鄉村發展的目標。

  (三)在美的實踐與化育中提昇村民審美能力和精神生活質量

  “生活美學”並非嚴格的學理概念,而更近似“生活美感教育”,即生活品味,是美的實踐。兩岸有着相同的生活美學傳統,審美本就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衣食住行等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審美實踐,從中涵養心靈、寄託情懷、尋求精神的解放和對現實的超越,推動各類“生活美學”活動,將有利於豐富鄉村文化供給,提昇村民普遍擁有美的判斷能力,提昇精神生活質量,養護地方文化脈絡與再生,增進鄉村價值認同。雖然兩岸鄉村文化發展在管理體制、資源禀賦、空間尺度、社會民情等方面存在差异,從“生活美學”角度反思當前兩岸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才能建立起意象豐富、涵義多元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同時,真正地調動起老百姓自身的願望和能量,修復中國鄉村日益被掏空的社會,激發在地民衆的參與、協作可能,重新唤起群衆的創造潜能,充分體現、共同弘揚“真實美”“過程美”“人文美”等特徵的兩岸鄉村文化,爲滿足村民不斷提昇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生活美學視域下將有助於推動更多優秀鄉村文化産品生産和供給,活躍鄉村文化市場,切實解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繁榮鄉村文化市場,爲廣大農民提供高質量的精神營養,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尤爲重要的是,將有利於培育一代代具有審美的人,使他們能在物質世界的豐富的文化環境中對物質和精神的滿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他們感受到鄉村文化融合發展之於自身的精神滿足後,也會對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給予更多肯定與支持。概言之,在生活美學視域下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具有生活美育之效並旨在使生活上昇爲一種藝術,涵養文化素養,將極大地推動鄉民的藝術教育,唤起鄉民的審美自覺,培育具有藝術品味和藝術感情的人,融入在地居民的精神生活,激發共同想象,形成豐沛的在地生活記憶,並共同致力於創造美好生活。

  (四)守護鄉愁記憶,增强根脈與祖地認同意識,增進兩岸一家親

  華夏文明是農耕文明,其根脈始終在鄉村。鄉土文化中氤氲着濃濃的鄉愁,鄉愁中藴含着醇厚的鄉土文化。鄉愁凝聚着台胞對故土的眷戀,包含着對中華傳統文化感受、啓迪與認同。鄉村是我們民族鄉愁維係的原鄉,是一種源起於農耕社會的“家國情結”,是對家園的依賴和對故土的眷念,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鄉愁與“家”自然成了生活美學必須觀照的對象。鄉愁文化之美,源於兩岸對曾經生活空間的感知,對生活的共同記憶,也與傳統文化連接在了一起,已深入骨髓,連接着兩岸同胞的家國情懷。如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傳承人到台灣交流展演,充滿鄉愁意味的非遺節目深受台灣民衆熱捧,反響熱烈。鄉愁文化的傳播在兩岸交流中起着積極的作用,既能引起台灣民衆對大陸的祖地認同,又能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因此,鄉愁美學的“内生”和“外在”雙重結構能將有促成兩岸鄉村文化互動。它是内在的鄉村自美與外在審美觀照下的美感生成的結合,也證明了不可阻斷的骨肉親情。這既是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生動寫照,也是兩岸鄉親和衷共濟、共謀鄉村繁榮發展之道與福祉的創新實踐。鄉土文化是鄉愁文化繁殖的土壤,搆成了鄉村自美的條件和生發鄉愁的現實基礎,也是生活美學中“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充分體現,而那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更是鄉愁文化深深扎在泥土裏的根。當鄉愁文化之美融入了生活中,兩岸同胞的心就更加緊密地連接到了一起。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鄉愁已成爲中國人共同的文化基因,且以集體無意識的形式扎根於國人内心深處,是一種文化的力量。它爲兩岸合力建構以日常生活審美爲核心的鄉村文化融合發展新範式奠定基礎,促進兩岸文脈相連,並在融合發展進程中推進建構兩岸鄉村文化命運共同體,促進心靈契合,增進兩岸一家親,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豐富的文化底藴。

  三、生活美學視域下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實現路徑

  (一)引導、訓練、提高受訓個體的審美能力,培養鄉村社區文化自覺

  每個人的審美品位與判斷影響着生活質量,對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追求又無不影響着文化發展的方向,而文化的發展又是促進審美體驗提昇的重要因素。爲此一要發揮生活美育的效能,增强審美主體的自主性和不斷提高審美素養,發揮其引導和規範大衆日常生活審美的作用,幫助人們守持審美的文化底色,從而扺禦“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弊端,防止審美的异化。生活美學是面向大衆、服務大衆的美學。在文化創新與發展上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根本導向,用經典文化和優秀作品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通過經驗分享和外力幫扶,持續讓村民得以從公共文化服務中先獲得相應的體驗條件,感受到精神愉悦。如借鑒台灣經驗,舉辦主題導覽培訓與主旨培力營/工作坊,舉辦成品特展,努力營造和諧、有序、潔净、舒適的審美環境,達到主客體合二爲一的審美狀態,提高村民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獲得感與認同感,使不同個體背景的村民人人可以“品味”到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教會他們從審美的角度改造生活和思考人生,將審美作爲一種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不斷提昇人生境界,實現審美化生存並提昇文化品位,並逐漸恢復鄉村生機。二要推動審美與生活的深度融通,讓美學回歸日常生活的取向,强調其實踐應用型。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面對的是當代“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現實語境,更多層面是實踐應用型生活美學,即不再拘囿於美術館、音樂廳、劇院等傳統藝術場所而擴大至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讓美學走出書齋和象牙塔而貼近大衆的生活需要,在食、衣、住、行的點點滴滴中發現美、感悟美和創構美,追尋審美的精神維度。從兩岸具體的日常生活審美現象和審美活動出發,在兩岸承傳的生動的日常生活審美經驗和事實中去提煉、歸納和總結日常生活審美的方式、特性和規律等,從共同的歷史經驗中汲取對實現當代人的審美生活依然具有借鑒和啓示價值的養料,使其提昇到理論的高度,進而補充、豐富和完善既有的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的理論思辨。三要激發兩岸民衆積極參與,引領大衆日常生活審美的社會責任,切實解决大衆日常生活中的審美問題,致力於改善和提昇生活品質,更好地指導人們在當下從審美的角度改善和重塑日常存在,實現生活的美好和幸福這一兩岸共通的理想和價值追求。

  (二)持續深耕共識、拓展共建,進一步促進兩岸鄉村文旅經濟融合發展

  文化創意産業已日益成爲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産業,而文化創意産業要實現穩定、健康的發展,避免急功近利地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增長,離不開生活美學的引導和支持。生活美學有助於使文化創意産業在發展中遵循以人爲本的理念和重視審美的維度,關注大衆的審美需求,以助益大衆審美素養的提昇和審美生活的創造爲目標,不斷提高文化産品的審美價值和産業整體的審美内涵,從而爲産業的發展注入更多的人文關懷。同時,生活美學要能真正成爲大衆可利用的資源,同樣離不開文化創意産業對其進行的創造性轉化與發展。爲此,繁榮發展鄉村文旅經濟成爲兩岸同胞共創美好生活的“新引擎,亟需從“生活美學”這一角度切入旅遊文化創意産品設計研究,探析旅遊文創産品設計的創新路徑。探討旅遊文創産品設計的設計依據和内容構建,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應用爲文旅産業的融合提供有力支持。以“生活美學”爲引領,持續深耕共識,拓展共建,在地思考、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進一步深挖兩岸鄉村文化合作内涵、建實合作機制,讓兩岸鄉親在共同領略自然之美中銘記鄉愁,在共同感悟人文之韵中增進認同,使兩岸鄉村文旅經濟成爲彰顯中華文化自信的和美樂章,成爲增進同胞心靈契合的情感紐帶。“生活美學”視域下的文旅項目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審美實踐,將審美的基本原理和具體的審美方法、技巧等實際應用和滲透到衣、食、住、行、用、游、娱和社交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幫助人們通過建構審美的生活來提高生活質量和優化生存狀態。近年來,一大批台灣創業者扎根福建廣袤鄉村開闢文旅市場,既爲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也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徑。它是對原鄉的回憶與鄉愁的呼唤,也是對“非遺”等技藝的賡續與鄉土資源的活化,還是對鄉村文化的復興與生態的保護。兩岸應進一步在共建新業態、共創新價值上邁出新步伐,如兩岸互學互鑒,立足特色資源推動産業發展壯大,並在此基礎上增進台灣特色,將台灣鄉村社區營造經驗“移植”到大陸鄉村,引智引資推動生態鄉建、藝術鄉建,舉辦鄉村藝術節、鄉村文化節促進城鄉融合、

  文化繁榮,更好地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和全面振興,實現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夙願。尤其要加强保護、承傳和革新鄉村“非遺”文化資源等,在原真性保護基礎上尊重民間文化和堅守對文化底色,確保鄉民對自身特色文化價值的認識與認同,探索在地非遺文化記憶,發現生活空間完整的發展脈絡與豐沛的生活美學價值。以“非遺+”和“旅遊+”項目,深入開發多樣化的“非遺”演藝、“非遺”研學、“非遺”節慶等新型旅遊産品,加强空間審美意識的培養,加强民俗文化和鄉土風韵的植入,開發利用在地鄉村文脈,豐富遊客的審美體驗和生活體驗,滿足了大衆“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需求,實現“非遺”資源整合、旅遊産品創新,完善鄉村“非遺”旅遊産業體系。

  (三)以鄉村社區發展協會爲基礎力量,適時導入第三部門力量,增加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的柔性

  内嵌於鄉村社區發展的總體思路,以鄉村社區發展協會爲基礎力量,適時導入第三部門力量,負責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的具體運作(意見徵集、方案設計、專業評審、現場實施等環節)。統合在地空間内各公、私、個人等利益主體,推動社區組織構建,强化居民自助、學習、議事等機制,强調“以人爲本”,經由意識覺醒(學習)、公共參與(行動)、問題處置(改變)的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路徑,以充分調動社區團隊和個人展開互學互利互助。整個過程中地方行政及主管部門專注把握大政方針,並通過財税補助、專項奬勵等方式,搭建行政部門與民間溝通橋樑,消弭可能因認知差异,保障相關活動、項目良性運行。尤其是地方文旅部門作爲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的“領航者”,要通過政策訂立,賦予在地民衆、團體溝通對話的權利,並提供及時資訊資源供其使用,幫助第三部門建立與村落文化據點的直接聯絡通路,完善社區發展協會之文化服務功能,將社會培力、扶持政策、事業經費、資訊媒介導入文化服務基層脈絡,並即時回饋各方,協力共生。

  (四)在促進日常生活審美化中推動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

  “日常生活審美化”是指“將審美態度直接引入現實生活,使人們的日常生活充滿文化品位。在公衆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甚至在人體内,都充滿了“美的鬼魂”。從美學的角度研究和探討日用器物、生産過程和生活環境,尋找設計審美理論的科學性、邏輯性、規律性,正是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需要面對的學術與實踐問題。在這個社會日常生活方式深刻轉型的時代,外在的物質生活和個人越來越多地受到美學因素的影響,審美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日常生活審美化搭建了美學與日常生活之間對話的橋樑,日常生活美學折射出日常生活的審美性,使美學得以超越藝術的閾限而爲世俗的日常生活注入美之源泉,從而構建當代社會日常生活的價值體系,提昇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中國民族文化發展。日常生活的審美化進程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可以説,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轉型與提昇是當代社會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必然推動對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以及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爲此,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應着眼在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專注於日常生活的審美體驗,以美學爲引領,在美學實踐、公共文化、兒童美育、建築改造、民宿産業等方面全面發力,致力於從細小、簡單、隨性的對象或環節中發掘鄉土、民族、家園的地方韵味和情趣,圍遶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從建築之美、器物之美、飲食之美等角度促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二十大報告强調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這也應是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的使命。爲此,應重視兩岸的日常生活審美史,從兩岸共同傳承的歷史經驗型生活美學中挖掘史料,並重視微觀個體審美經驗與宏觀歷史結構之間的張力關係,同時,着力“過去時”的歷史經驗型生活美學在與文化創意産業的結合中能够被重新唤醒和激活,唤起共同記憶,增進共同認同,尤爲必要加强其與紙質傳媒産業、影視文化産業、網絡文化産業、動漫産業和休閒文化産業等的融合,使其在當下獲得重構,引導大衆學會以審美的方式提高生存品質。與生活美學相結合的兩岸鄉村文化創意産業才能更好地實現經濟、審美和文化的協調發展,而與文化創意産業相結合的生活美學則能彰顯其介入和改造日常生活的力量。隨着人類生活領域的開拓和審美經驗的變化,生活美學圖景在兩岸融合發展中不斷被建構,不排除生成新類型的可能性,這是一個指向未來的動態且開放的過程。在生活美學關照下,從鄉土生活中體驗到精神文化生産的生機,一種檏素而不息的創造的力量。我們的責任就是去呵護這種力量,去復興這種力量,並由此促進兩岸鄉村文化融合發展。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