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自1978年開啓以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涓涓細流匯成大江大河。回首三十多年來,兩岸關係風雲變幻、波瀾起伏,兩岸交流也多次受政治因素干擾而受阻,但文化交流作爲兩岸交流大潮中的主流之一,不斷向“高、大、廣、深”提昇,並以其特有的柔韌性始終在兩岸間發揮着粘合劑與穩定劑的作用。中共十九大以來,祖國大陸積極推動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全面落實“兩岸一家親”,中華文化作爲兩岸共同文化基因與精神家園,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過程中,發揮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一、追求國家統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體系與思想精髓,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凝聚了五千多年中華民族的精神與智慧。在傳統中國文化價值體系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理念,就是追求並維護國家統一。千百年來的中華歷史,就是不斷追求統一的政治實踐,同時也不斷印证着統一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每個大一統的時代同時也是國力强盛、經濟繁榮的時期,這更一步深化了“統一”意識在中國文化中的份量,並在文化的傳承中這一信念能够不斷並彰顯並延續。至今,“統一”的理念深深地根植於所有炎黄子孫的思想意識深處,成爲中華文化體系一部分,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更成爲凝聚民族精神展現國家實力的重要標誌。
對於中華民族來説,統一並非一般的政治選擇和一時的政治訴求,而是在華夏曆史長河的積澱中形成的一種强烈的歷史意識,是牢牢植根於中華五千年沃土之中的民族情感,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基本社會理念和普遍的價值觀。中共十九大報告將“推進現代化建設、祖國完全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列爲國家發展戰略的三大曆史任務,明確指出“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這一論述站在中國歷史進程和中華民族復興的高度,深刻闡述了實現國家完全統一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聯性、一致性和必然性,將國家統一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規劃當中,是十四項基本方略之一。這表明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與完成國家最終統一,在總體目標上互爲一體,從實踐過程看相輔相承,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的過程,同時也是引領兩岸關係推進國家統一的過程,推進統一已是正在進行時。民族復興過程中國家的成長與壯大,將不斷爲實現國家統一不斷創造有利條件,而實現完成國家的最終統一,中華民族的復興將是完整的、圓滿的。
歷史學家何兹全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古就有天下一家的大一統思想。這種大一統思想往往是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結合一起的,即和友愛、和平、中庸思想結合一起的。“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在實現兩岸融合的過程中,不僅要承認共同的利益,還要將兩岸共同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的心願與利益所在,中國夢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内的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夢兩岸中國人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過程了共迎國家民族的發展機遇,同享中華的榮耀。
二、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紐帶,在兩岸關係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海峽兩岸同文同種、根葉相連,縱然歷經滄海變遷,但中華元素始終是兩岸歷史文化的共同基因,中華文化仍是兩岸共同的精神家園與智慧資産,是當前兩岸關係中不可替代的文化紐帶和人文基礎。
首先,中華文化一直是兩岸社會關係中最牢不可破、最天然也是最厚重的連接,共同的文化根脈始終把兩岸緊緊聯繫在一起,既是人文的基礎,也是精神的紐帶。
其次,文化在兩岸關係中發揮緩衝與穩定的作用,兩岸開放交流三十年來,無論處於大交流大發展的良性互動階段,還是處於緊張對抗的低谷或僵局,兩岸文化交流始終保持穩定良好的交流狀態。特别是兩岸政治關係陷入緊張與對峙的時候,通常文化交流作爲兩岸關係是最柔軟最感性也最平和的部分,爲兩岸創造出一個相對平和的緩衝地帶,起到潤滑劑的作用。
其三,共同的文化淵源是拉近兩岸同胞心理與情感的最佳營養素。長期的分離,生活在不同社會環境下的兩岸民衆原本心理上就有隔閡與反差,加之政治因素的紛擾和影響,兩岸民衆間的誤解甚至敵意在所難免,是共有的中華文化成爲拉近雙方距離、消除隔閡、觸動情感的關鍵點。中華文化仍是兩岸共有的精神家園與資産,也正是有這樣的堅守與熱愛,成爲我們今天努力追求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人文基礎。
其四,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藴是“去中國化”的政治力所無法抗拒和改變的。台灣歷史上雖經多次外國勢力入侵和殖民統治,但台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堅守與堅韌,使中華文化在台灣至今依然根深葉茂。自李登輝、陳水扁以來二十多年以政治力推行“去中國化”、大搞文化“台獨”,但時至今日,台灣民衆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認同依然深厚,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這是天然的文化基因所展現出來的堅韌,是政治力量難以改變和對抗的。盡管民進黨當局不遺餘力地通過修改教科書企圖打造所謂“天然獨”,這樣的倒行逆施一時間或許可以在台灣甚囂塵上,但放到歷史的長河中看,終究會因爲違背歷史規律、損害民族利益而淪爲鬧劇,中華文化會以其深厚的底藴展示出强大而堅韌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文化台獨”和“去中國化”終將只是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一股小小的濁浪,很快就會被歷史洪流呑没。
三、“兩岸一家親”藴涵了中華傳統“和合”的文化價值觀
“和合”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價值與精髓,“和”所包含的“和平、和諧、祥和”與“合”所包含的“合作、融合、結合”都在“一家親”的論述得以充分體現。兩岸同胞,從根源上是同文同種、血脈相連、骨肉天親;在中華歷史的過程中休慼與共,有共同的歷史記憶;在走向未來的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更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在精神層面有共同的中華文化傳統,厚植兩岸的精神紐帶,促進心靈契合,增加中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其中特别指出了文化與精神層面的交流與融合,追求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高水平高層次的統一。兩岸不僅要有共同的利益,還須有共同的國家民族認同,更應有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園。追求這樣高層次的統一,展現了大陸在追求和平統一過程中對台灣同胞真摯的真切關懷與人文情懷。
三十多年兩岸交流的歷史就是“兩岸一家親”的真實寫照,當前兩岸關係雖然處於對抗風險昇温的階段,但兩岸交流與融合的進程不會因此而中斷。兩岸開啓交流以來,是來自兩岸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所産生的自下而上的力量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這其中所講的客觀需要,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動力,其中包括了兩岸民衆有天然聯繫需要往來與交流,兩岸經濟有互補需要合作共贏,兩岸文化同根同源需要相互汲取營養,兩岸社會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可阻擋地走向融合,這才是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真正動能。
四、後疫情時代兩岸文化交流任重道遠
過去幾年中,兩大因素阻礙了交流,第一個是政治因素,即兩岸的政治關係,自2016年以來台灣當局采取對抗大陸的政策,對交流造成嚴重傷害,特别是2019年一系列的修“法”,導致政治上的危機和兩岸政治上形勢的對立,阻礙了交流,也對長期習慣交流或是分享交流的一部分台灣同胞産生了隔閡的作用。第二個因素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疫情阻斷了交流。這兩重因素叠加,兩岸交流幾乎停擺。隨着疫苗的普及全球疫情有望得到緩解與控制,台灣有關方面也提出希望兩岸交流春暖花開,兩岸交流有望重啓。後疫情時代的兩岸交流中,政治敏感度較低而認知共同度較高兩岸文化交流,勢必仍會在兩岸關係中發揮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首先,兩岸文化交流應該立足强化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致力於增强兩岸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培育新動力。
第二,兩岸應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合力把中華文化的優秀元素和正能量向世界推廣,讓中華文化爲世界爲人類的進步貢獻更爲寶貴的經驗、智慧與美。
第三,兩岸文化交流應對摒棄浮華真正走心,兩岸文化交流既需要“高大上”、殿堂式的交流,同時也需要民間、草根層面的文化交流,兩岸文化交流方向要從北部向南部、從都會向鄉村,以精品項目打動兩岸民衆的心。
第四,深化兩岸文化交流還應將青少年項目列爲重要部分之一,擴大和深化兩岸青年間的教育交流與合作。因爲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就是通過教育的手段,如修改教科書向台灣的青少年傳遞中華文化認同與台灣本土文化認同的對立錯誤信息。對此,兩岸要積極促進教育交流與合作,采取台灣同胞特别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如體育、文化、藝術的交流,增進其對大陸的瞭解,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增强青年一代對大陸的認識,拉近他們與祖國大陸的距離,培育他們的國家意識龢民族觀念。鼓勵兩岸相關團體和學校合辦以誦讀和書寫中華經典爲主題的中小學生交流活動,在教育領域重視兩岸血脈相連的史實,加强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傳承。兩岸加强學生交流並互相承認學歷。共同探討協商簽訂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建立兩岸文化教育合作機制。支持兩岸相關機構和專家學者就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進行研究規劃,以利建立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機制,實現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制度化、規範化、長期化。
第五,兩岸在文創産業的合作擁有廣大的天地和空間。台灣文創産業已經發展到十分成熟的階段,而大陸的文創産業還在初級階段,台灣的産業到大陸會得到拓展從而焕發新的生命力,而大陸能從台灣的文創學習並快速提昇。
(2021年3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