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對2022年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的觀察與分析

  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於11月26日舉行,共選出1萬1023名地方公職人員。此次總選民人數共1930萬人,其中約76.8萬人爲新增“首投族”,縣市長選舉投票率約61.2%,低於往届。選舉結果:國民黨在21個縣市中囊括13縣市,斬獲570萬1977張選票(50.03%),民進黨拿下5縣市,獲474萬3468張選票(41.62%);民衆黨首次參加縣市長選舉,就拿下新竹市長寶座,獲得16萬9459張選票(1.49%)。民進黨目前執政的7縣市,僅保住高雄市、台南市、屏東縣、嘉義縣,丢掉桃園市、新竹市、基隆市,雖然翻轉澎湖縣,但地方選舉僅拿下5席,嘉義縣以北完全失守,這是民進黨創黨36年以來最差紀録。國民黨囊括13縣市,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新竹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基隆市、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連江縣。雖失苗栗、金門、澎湖,整體執政縣市數量下降到13個,但成功拿下六都中的四都,尤其光復台北市與桃園市,執政縣市下的人口數成長到1600多萬,堪稱重大勝利。另外,苗栗縣與金門縣分别由無黨籍的鐘東錦與陳福海勝選。

  一、選舉結果原因分析

  1、民怨累積投下對民進黨的不信任票

  此次選舉結果,民進黨在幾個指標性激戰區台北、桃園、新竹滿盤皆輸,北台灣、中台灣一無所獲,可謂慘敗。究其根本,是身爲執政者的民進黨當局專權獨斷、防疫失敗、任人唯親、疫苗黑幕、論文造假、信用破産等等,日積月累的民怨形成了“討厭民進黨”的海嘯,冲跨了民進黨的基層執政基礎。以人口計,選後民進黨執政的台南、高雄、嘉義、屏東、澎湖5個縣市加起來只有約595萬人,僅約全台總人口2321萬的四分之一,以地理分佈,嘉義以北全數丢失,執政範圍被壓縮到南部地區。

  2、民進黨的“抗中保台”牌失效

  作爲基層選舉,選民更注重的候選人政見及地方民生議題,民進黨面對選情低迷,選前爲催出基本盤,由蔡英文領軍站台,一再打“抗中保台”、“支持台灣隊”。林右昌、林佳龍等人組“台灣正連綫”打出“統獨牌”希望拉台選情,另外民進黨操作“18歲公民權修憲案”復决捆綁“九合一選舉”,一直在催青年選票。老“獨”派也坐不住跳出來表態摇晃“抗中”大旗,鼓吹戰争,大賣“芒果干”,到處給藍軍政治人物、媒體扣紅帽。但因老調重彈了無新意,緑營支持者疲態盡顯,不願買單,最終未能奏效。

  3、民進黨倚美抗中引發選民對台海衝突的擔憂

  今年以來,蔡英文當局倚美抗中,兩岸緊張局勢步步昇級,特别是8月佩洛西竄台、9月美國會推動“台灣政策法”以來台海危機一觸即發,台灣民衆的擔憂以日俱增,民進黨一方面加大購買武器,同時要在台灣延長義務兵役期限,民衆擔心成爲“亞洲版烏克蘭”,也讓中間選民更加害怕。藍軍打出“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切中選民“避戰、求和”心理,這也正是年輕選票流失的關鍵所在,再次證明瞭台灣主流民意仍是“求和平、求穩定、要民生”。

  4、選情冷、投票率低有利於國民黨維護原有地方版圖

  2018年的韓流一舉爲國民黨拿下全台灣地方執政的大半版圖(15席),此次選舉國民黨在原有基礎上大多數縣市有尋求連任優勢,一般來看,選情冷、投票率低有利於連任一方,而在幾個有指標性的超級戰區台北、桃園、基隆,國民黨精鋭盡出、全黨輔選,最終將北北基桃全數收入囊中,六都擁有四都,全台共得13席。雖失苗栗、澎湖、金門,但贏回第一大都市台北,足以稱勝。

  5、蔡英文在黨内大權獨攬,完全不顧黨内其他派系,一手主導所有候選人提名,安插親信,結果醜聞百出,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門、前衛福部長陳時中疫苗采購黑箱作業等,選民唾棄,黨内其他派系側目,内部紛争不斷,明争暗鬥。

  二、選後政局走向觀察

  1、台灣政黨格局仍然呈現兩大一中多小,國民黨仍是兩大黨中的一極,美國學者任雪麗認爲“這場選舉顯示國民黨還未在台灣選舉政治中被淘汰,還是有競争力的一員”。台灣地方政治版圖繼續維持北藍南緑格局,此次國民黨在中台灣維持住2018年以來的優勢。

  2、蔡英文辭去黨主席,餘下的任期注定會跛脚。

  這一場選戰,民進黨人選幾乎都由身兼黨主席蔡英文提名屬意人選,選戰最後狂打“抗中牌”與“蔡英文牌”,把自己和候選人捆綁在一起。現在選舉結果出來,也等同於蔡英文把自己連任817萬票信任度一起賠上,蔡英文辭去黨主席後,剩下的任期已注定跛脚,蔡本人及英係人馬如日中天的時光將成過往,後蔡英文時代來臨。

  3、民進黨内中生代進軍2024選舉的卡位戰開打,賴清德蓄力已久志在必得,宣佈參選黨主席,身後有一衆深緑基本教義派支持。但黨内“卡賴”的力量始終存在,蔡英文推出用以制衡賴清德的一群中生代人物,其中剛贏得高雄市長的陳其邁,在蔡辭職後兼任代理黨主席風頭正旺,原本位列中生代之首的鄭文燦因桃園敗選聲勢受挫,林佳龍則在新北慘敗於藍軍大將候友宜之手,他們背後都有不同政治算計和派系利益,民進黨内將進行新一輪的重新洗牌,各種勢力縱横捭闔,碰撞出新的黨内權力格局與派系生態。

  4、國民黨雖獲大勝,但内部能否整合仍是關鍵

  黨内能否成功整合,形成合力。此次國民黨成績亮眼,特别是黨主席朱立倫的人馬張善政贏得桃園,對朱立倫的黨内領袖地位大有加持,勝選當晚朱立倫宣稱“台灣人的需求就是國民黨的目標,國民黨中央一定提對的人、無私無我讓台灣人民來奉獻,2024才有機會勝選。”形同參選2024年的宣言。但朱的實力及民意支持太弱,在目前政治人物中名次居後,無法挑戰緑營賴清德等人。

  反觀新北市長侯友宜拿到115萬票,傲視群雄,狂勝對手民進黨林佳龍約46萬票,比上届贏民進黨蘇貞昌的30萬票還多,讓侯友宜確立自己“最强候選人”的地位。侯友宜26日勝選晚會,主持人喊出“新北市,做大事”的口號,侯友宜問鼎2024呼聲越來越高,在藍營政治人物中的聲望及支持度高居首位,被視爲唯一有實力挑戰賴清德的人選,朱候二人的競争關係浮上台面。此外,台中盧秀燕、韓國瑜等具號召力、代表性人物的傾向亦備受關注。

  5、民衆黨攻下一城,柯文哲取得2024參戰門票

  作爲第三勢力的民衆黨成立以來第一次投入“九合一選舉”接受檢驗,也是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2024的前哨戰,雖然台北市無黨籍黄珊珊並未勝選,但從得票可看出柯文哲並未完全失去台北這塊區域,何况,雖然輸了台北市,但高虹安成功當選新竹市長,縣市議員拿下13席,對即將卸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來説,算是拿到參加2024的入場券。特别是在台北、新竹都出現了藍白之間的“棄保”效果,民衆黨的動向將讓藍緑不敢輕視,然而未來白色力量如何在藍緑版塊夾縫中求生存、謀發展,扮演關鍵性少數,尚需天時地利與人和。

  三、對2024選舉的影響

  1、“九合一”是地方選舉,2024選舉則事關全局,兩岸關係、中美博弈、台海局勢等重大因素對選舉的影響會大大超出“九合一”,且具更多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特别是美國出手介入台灣選舉的影響不可低估,美國中期選舉之後,新任衆議長麥卡錫竄訪台灣、國會續推“台灣政策法”等衝擊一個中國框架的惡性事件,勢必對島内選情産生重大且復雜的影響。

  2、此次“九合一選舉”結果某種程度上是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投票,不能完全等同於對國民黨的信任投票,而是民進黨做得太爛。也可以説,在一定程度是面對島内民進黨一黨獨大,兩岸局勢緊張,衝突風險上昇,中間選民希望在野的國民黨能够制衡一下民進黨的激進“抗中反中”,這種制衡心理在2024選舉中會否形成鐘擺效應,一如2018年“九合一”與2020年“大選”的大鐘擺,抑或是骨牌效應,目前很難説。

  3、民進黨經歷此次敗選,危機意識增加,2024的政權保衛戰會以十倍之力投入選舉,借美國之力更加激進地打“抗中保台”,以圖火中取栗,兩岸關係的將面臨新一輪的風險與危機。

  4、國民黨能否整合好内部,推出有戰斗力、有大局觀、有號召力的人選,黨内團結一心形成合力,是邁向2024更爲重要的關鍵所在。

  (發表於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公衆號2022年11月28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