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賓、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能够受邀再次參加中華文化論壇。二十大報告大家都已經學過了,或正在學習過程中。在二十大報告的短短的32,000多字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多次提到了文化、文明的概念,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昇國家文化的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影響力,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現實的結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等。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詞了。但是在裏頭,我們可以看到,在建黨100週年和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後,還有一個概念,就是我們今天這個主題的概念,它在二十大報告中又出現了,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以二十大報告把創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爲了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之一。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由五種文明搆成一種新的文明形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視角來詮釋和解讀“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它的傳承發展過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即人類命運共同文化與傳統文化,可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任何一個視角來解讀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以我就從抓住其中一個視角,即在二十大報告中也提過的,推進加强家庭家教家風的問題,我想從這個視角來詮釋我們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一個想給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都重視家庭教育,没有人不重視家庭教育,上至天子、國家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都重視家庭教育。在《左傳》中有一句話,大家可能未必熟悉,“愛子,教之以義方”,什麽叫“義方”,就是正確的觀念、正確的道路、正確的價值觀。你要是愛自己的孩子,就要把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戰國策》裏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就是作爲父母,要真正的愛自己的孩子,你不能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你要看到長遠的利益,從長遠爲孩子考慮。其實這裏講到的就是父母,我們都説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你作爲父母,你就是在生而養,養而教的過程中,把正確的三觀傳遞給孩子,就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扣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上好人生的第一個台階。
所以我們從歷史上可以看到,從孔夫子的庭訓教子,曾子的殺猪教子到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等都是面對孩子的。從諸葛亮的《誡子書》、《誡外甥書》、到顔之推的《顔氏家訓》,到司馬光的《訓儉示康》再到《曾國藩家書》、《樑啓超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這些我開了個“家訓品鑒”專欄在人民政協報上。通過這些家風家訓家教,你可以感受到一個智慧的父親懂得應該把什麽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庭訓教子,告訴我們人要講規矩,咱們知道春秋時期是天下大亂、禮壞樂崩,孔夫子堅守自己的正道,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一言一行告訴孩子要講規矩,你不講規矩非常可怕,没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一個人、對一個家庭來説,没有規矩、不講規矩,比没有錢更可怕。所以講規矩應該成爲我們做人一個底綫。《弟子規》很多的父母都在教孩子讀,其實《弟子規》它有一個當代的重要價值,就是要讓孩子從小學會講規矩,“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出必告,反必面”、“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爲醜”、“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些都是在告訴孩子,你從小要學會講規矩,你不講規矩,以後我們今天可以看到的千千萬萬的人,毁了自己的一生。通過這個告訴我們從小學會講規矩。
再比如通過曾子殺猪教子,告訴我們要學會講誠信,如果做父母的都不講誠信,你怎麽指望孩子以後走上社會以後講誠信?所以儒家文化多次强調,通過《論語》、《孟子》等儒家的經典,告訴我們“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小信誠則大信立”,“寧失千金,不失誠信”,黄金有價,但是誠信是無價,“一言爲重百金輕”,這些話時常是縈繞在我們耳邊的。我們可以知道,如果一個人不講誠信,他什麽違法亂犯罪、胡作非爲的事情都敢干,什麽話都敢説,什麽違法亂紀的事都敢做。所以,“人之立身,唯在誠信”,老祖宗的話一再告誡我們。
比如通過諸葛亮的《誡子書》、《誡外甥書》,告訴我們要立志高遠,一個人只有立志高遠,才不會成爲一個庸庸無爲之人,平庸之人。人當然要立志高遠,因爲决定人的一生的是人的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是看不見摸不着,但是人要靠它去引領,它是個航標。司馬光的《訓儉示康》告訴我們要學會節儉,節儉的重要性。今天這個社會上人人都以奢靡爲榮,我們司馬家族是以簡檏爲美,所以他告訴他的兒子司馬康要把這種良好的家風一代一代的傳下去。總書記的習式家風不是也是這樣嗎?清白做人,勤儉持家,國事大於天。他在2001年給他父親那封信就講到了,父親的生活幾近節儉,幾近苛刻,他説我們要把這種堪稱爲布爾什維剋的家風一代一代傳下去。
所以一個父母要給孩子是什麽?做父母的,有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從古到今没有改變。那麽反過來,這是《資治通鑒》里司馬光講的一句話,“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如果你教孩子没有一種正確的價值觀,那麽你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咱們看歷史,從古到今天,多少家庭,多少父母,因爲溺愛自己的孩子,害了他,親手殺了他。春秋時候衛莊公極端的溺愛自己的兒子州吁,對他來講,他愛自己的孩子没有錯,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過度了,所以最後親手殺了自己的兒子。咱們再看看晚清的大富豪,富可敵國的盛宣懷,非常有錢,但他太溺愛兒女,他的女兒有一頭口頭禪,“我不聽,我不管,我就要”九個字,成了她的人生的準則了,任性到了極端,這就是溺愛的結果。他的兒子被稱爲“民國第一敗家子”,揮金如土,但最後活活餓死在自己家的祠堂裏,所以溺子如殺子,溺愛寵愛不是愛,而是一種十足的傷害。所以過度的溺愛,過度的寵愛,不但會毁了一個人,會毁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所以我們講中國文化,我們的儒家思想,我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就一再在告誡我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總書記講的是家風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不好,殃及兒孫,危及社會,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麽在一個家庭教育中究竟什麽是最重要的?這是從古到今每一個人無法繞開的一個人生話題,一個哲學話題。什麽最重要?品德的教育,做人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就像蔡元培先生講的,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考試分數,而是人格修養,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這種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良好的習慣,應該放在第一位,没有這種品行的支撑,才能有什麽用?就像康熙皇帝講的,“心術不善,縱有才學,何用”,德行不好,品行不佳,你光有能力有什麽用?能力越强,本事越大,它的危害就越大。也就像儒家講的,你没有德行,你保不住你的一切,“得其位,得其禄,得其名,得其壽”,就是你有德行可以保住你的財富,你的職位,你的光環乃至你的生命。如果没有德行,一切都將化爲烏有,成爲明日黄花。所以我們看到中國文化中,從古到今評價任何一個人,都是把品行德行放在首位,評價一個學生,品學兼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把德把品放在首位。評價一個藝術家,一定是德藝雙馨,把德放在首位。評價一個知識分子,一定是道德文章,若干年以前季羡林先生去世,我寫過一個懷念的文章,就講的是道德文章,把德行放在第一位,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果一個知識分子品行不端,你文章寫得再好,你字寫得再漂亮,别人看不起你。對於領導幹部也是這樣,德才兼備,以德爲先,把領導幹部的德行放在第一位。
所以在一個家庭教育中,從小就要培養孩子這種品行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德行的教育、誠信的教育、敬畏的教育、廉耻的教育、禮儀的教育、自律的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節儉的教育,讓孩子這一棵幼小的樹苗能够長成參天的大樹。
那麽在家庭教育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讀書和學習,我不去展開了。這些年我是一直在推動讀書學習,有一期的領導幹部學國學的讀書會,是我和文化部的部長王蒙先生在我們中央黨校的一個對話,那次參加的人非常的多,現在李書磊部長講過,“官員不讀書,終究是一個俗吏”,黄庭堅也講過,“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所以讀書學習應該成爲我們這種生活態度,生活方式。“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發不知讀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少兒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所以讀書學習在今天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不被時代所淘汰所抛棄,讀書學習應該伴隨我們終生。
另外,在一個家庭教育中,我們還不要忘記了孝道的問題。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讀盡天下書無非是一個“孝”字,那麽爲什麽孝敬父母?道理不用説了,在世界上像咱們中國這樣的重視孝道的國家幾乎没有。爲什麽孝敬父母?父母這種生而養,養而教,這種陪伴,這種付出,這種牽掛,這種操勞,這種心甘情願,這種任勞任怨,我們做兒女用多少金錢無法計算,用多美麗的語言無法訴説,有多長的尺子也没法衡量,所以兒女長大了以後孝敬父母,天經地義,義不容辭,責無旁貸。“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畜”,烏鴉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德,所以我們做兒女的不管從事什麽職業,也不管地位多高,權力多大,不管財富有多少,在爹媽面前我們就是兒女,是兒女就應該盡孝,盡孝不能等,盡孝要及時,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否則這種人生的缺憾會發生在我們兒女的身邊。所以孝敬父母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多的是精神上、心理上、情感上對父母一種關愛,一種慰借,人格上的尊重。所以我們做兒女的孝敬父母永遠都不晚。
我們看到中國文化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包括天下觀、軍事人格、民本等方面來解讀,那麽我想選擇我們每個人都繞不過去的視角,就是家庭的一個視角,這種孝文化的視角,也就是説我們傳承以家庭以家教,因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中,它可以起到一種引領的作用,在整個世界未來的發展中,我們要貢獻我們中國的智慧,中國的力量。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未來發展可以説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我就説到這裏,謝謝大家!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