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一、南海大观何处是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东南沿海,闪烁着两颗明亮的眼睛,一颗是台湾岛,另一颗是海南岛。它们作为东方巨人感情的窗口,屹立在西太平洋的滚滚波涛上,日夜注视、拱卫着祖国的万里海疆。台湾有待回归祖国,相信这一天终会到来。而海南岛现在不仅因为建省,行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而名声鹊起,举世瞩目,而且更以其美丽富饶的宝岛身价和风貌,唤起人们由衷的礼赞,美哉,海南岛!

  1、巍巍宝岛—明珠

  海南岛是我国一块特殊的地理区域,全部处在北回归线以南。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只有它和南海诸岛才是我国纬度最低地区。这点赋予它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越性,使它拥有全国许多地区无法相比的热带自然条件与资源。这不仅是它的骄傲,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吸引大  陆移民前来开发的魅力所在。

  海南岛面积约3.4万km2,稍次于台湾,是我国第二大岛,人口约600万,包括汉、黎、苗、回等民族。他们自古以来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开发海南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卫星影像图看,海南岛像一块绿色的碧玉,镶嵌在苍茫的大海上,中间群山高耸, 四周平原如带,形成高屋建瓴之势,显得特别雄伟壮观。天晴日朗之时,它高山苍苍,海水泱泱,一览无遗;风雨交晦的日子,它轻纱薄雾,时隐时现,又另有一番风韵,所以人们喜欢用“明珠”、“奇甸”、“宝岛”等美丽的词句来比喻、形容和讴歌它,以寄托对海南的深情厚意。

  大海的拥抱,不仅衬托了宝岛的丽质天姿,而且给它以无穷无尽的恩惠,丰富的鱼盐,滚滚的油海,到处流银淌金,还有巨大的舟楫之利,使海南的经济与海洋自古以来就结下不解之缘。现在由祖国大陆和东南亚各港出发的航线,都在它附近海面通过,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海上交通运输网。以后海南经济的崛起,离不开海上交通这条生命线。

  2、形胜之区扼海隅

  人们常常把形势险要、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要害之地称为形胜之区。海南岛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孤悬海外,扼守祖国南大门,正是这样的形胜之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海南岛北部,横着琼州海峡,这是一道天然军事防线,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为邻,东与菲律宾,南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隔海相望,在南海中央,又有南海诸岛在它的外围相拱卫,构成为南海前哨又一道防线。海南岛作为这两道防线的中枢,具有攻守自如的优势,对保卫祖国大陆的安全,负有神圣的使命。

  南海沿岸国家很多,政治制度又各不相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南海都是各种势力争夺和角逐的场所。一旦南海上空政治风云变幻,特别是有关国家诉诸武力时,不能不影响到海南。在平时,我海空军在执行保卫南海航运、渔业生产和海洋开发等任务中,也必须利用海南岛作为后勤和补给基地。不管将来军事科学技术如何,战争手段和方式怎样不同,海南岛也仍然是不可取代的战略要地。

  人们对海南岛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非始于今天,而是自古皆然。历代封建王朝开发海南虽然谈不上多少建树,但对海南战略地位的价值,却并没有放弃。上古姑且勿论,因为那时海南还很原始,人们并不在乎这块荒蛮之地。宋朝以后,海南渐渐被开发,人们对它的看法也改变了,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在新会崖山战败自沉以后,太傅张世杰拟收集宋军残部逃亡海南,建立抗元根据地,后因舟覆失败。元代皇帝忽必烈首次突破自然区域界线建立行省时,把海南划归湖广省管辖,割据一方。明初调整政区,朱元璋把它划入广东,也有同样目的。自此以后,海南对广东大陆的隶属关系,一直没有改变。明末清初,还有很多爱国志士在抗清失败后逃往本岛,开展反清复明的斗争。鸦片战争以后,海南不断被外国侵略势力窥伺,抗战期间,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本岛以后,即大事掠夺,企图把它变为日军南进的基地。解放前夕,蒋军残部猬集海南,利用琼州海峡作最后顽抗,这与历史上统治阶级一样,全看中海南岛在战略攻守上的地位。这些事例说明,封建王朝力图通过行政区划,并使它与大陆相互牵制的办法来削弱海南地理上的独立性,防止政治上的独立,这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海南统治的手段之一。

  3、大陆岛中留旧迹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海南岛是与大陆联在一起的,大约在一百万年前,即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由于地壳断裂的结果,海南岛才与大陆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海岛。因其原为大陆一部分,不同于像南海诸岛那样由珊瑚繁殖、海沙堆积或海底火山爆发所形成的海洋岛,而被称为大陆岛。

  海南岛作为一个年青大陆岛,在动植物区系的形成演化以及对以后人类活动都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特殊性,又是大陆难以企及的。因为在一个相对封闭和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的环境里,动植物区系可以长期稳定和延续,许多动植物种属得以保存至今,而它们在大陆许多地区已经灭绝或很少。例如昌江县坝王岭黑冠长臂猿,东方县大田坡鹿,万宁县礼纪青梅、保亭与三亚交界甘代岭上无翼坡垒等都是海南岛给人类留下的吉光片羽。它们为海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森林基因库奠定了基础。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恢复、发展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动植物群落、区系演化、生态环境、气候和遗传工程等科学研究上都有重要意义。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二千多年以前“海南无虎”而“有熊”,一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在海南岛发现虎的踪迹。海南是我国少有的深山无虎的地方,而隔海相望的雷州半岛,历史上老虎为患,史不绝书。一衣带水的琼州海峡,阻止了老虎泅渡,使这个百兽之王也只好望洋兴叹。这种有趣的现象,同样是海南脱离大陆产生的。因为从生物进化知道,老虎跟北京猿人差不多,都是五十万年以前才出现在亚洲大陆上的。而在一百万年以前海南就独立成为海岛了,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不具有老虎产生和进化的条件,而熊的生物进化史都比老虎早,所以它能够成为岛上野兽家庭中的成员。岛上其他大型食肉猛兽也甚少。这个事实,不仅为琼州海峡陷落时间提供间接的佐证,而且对海南畜牧业的发展也是一种优势,海南居民的家畜如牛、羊、猪等有史以来就是长期放养野外,无人看管,这与岛上无猛兽有关。

  4、干旱带上绿洲殊

  在世界上与海南岛差不多同纬度的许多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沙漠和草原,如横贯北非的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沙漠,印度河下游的塔尔沙漠,中美洲墨西哥西北部的马德雷沙漠等。这些地区终年干旱少雨,有些全年降雨量不到100毫米或几十毫米,甚至全年无雨。而且蒸发量都很大,许多地方河流干涸,水草不生,更无农业,广大的田野上,风沙滚滚,荒无人烟,被多少人视为畏途。只在偶尔出现的绿洲上,才会有水草、田野和炊烟。而在海南岛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降雨充沛,林海茫茫,四季长  青,生机勃勃,与上述地区完全是两个世界。其原因在于它们都处在北回归线高压干燥带上,这个地带上的气候,由于空气下沉而显得特别干热。但对于海南岛来说,情况又另一个样。它周围广阔的海洋给海南送来大量水汽,中间高耸的山地,使之大量降为雨水,滋润了海南的土地,海南由此不属世界大干旱区而属湿热区。这种例外是海南岛能够成为热带大干旱区上绿洲的主要原因,否则海南也会招致与上述地区同样的命运。

  大自然给予海南的这种恩惠,不但有其发展经济的实际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世界热带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森林的演替、生态环境的改变等,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这在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每年为此来琼考察的国内外学者络绎不绝。所以,正是海洋这个风雨的故乡赋予海南生态系统以稳定的、奔腾不息的生命力。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