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文化交流論如何締造中華文化的兩岸雙贏新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多元一體。在大陸,中華文化生機勃勃,傳統與現代互相融合,東方與西方彼此借鑒,内容不斷創新,影響日益擴大;在台灣,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枝繁葉茂,形成了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内涵。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也是維係兩岸關係根基的重要紐帶。在兩岸三通後,更重要的是實現心靈溝通,深化感情融合。因爲文化交流要比其他任何領域交流都更爲深刻,更爲長久。只有不失時機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兩岸關係的基礎才能在今後道路上經受風雨考驗。由此可見,文化是一個民族靈魂。兩岸同胞根脈相連,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構建兩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園,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海内外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合編中華語文大辭典  開創兩岸雙贏

  馬英九於2009年6月倡議兩岸民間合編《中華大辭典》,建議將正體、簡體兩種字詞語彚陳列比較,以利兩岸互動,《中國時報》2009年6月9日。大陸對此表示歡迎。時任國台辦發言人範麗青在例行記者會上説,隨着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日益頻繁,爲使兩岸民衆在文化、文字之使用更方便交流,大陸贊成兩岸專家學者透過民間方式,合作編纂《中華大辭典》,把存在差异的詞彚比較陳列,供兩岸、港澳地區及海外華人學習使用。《聯合報》2009年6月10日。兩岸民間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大辭典》,已成爲加强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及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一環,其意涵實不容小覷。

  兩岸同胞同文同種,講的是相同語言,使用的都是相同文字,不同的是大陸對部分漢字進行整理與簡化,大陸並没有廢除正體字,正體字在一定範圍内繼續使用。根據統計,現在使用簡體字的地區,以大陸、新加坡爲主,估計使用者約有13億多人,台港澳則用正體字,總計約3000多萬人。當前兩岸關係緩和,加强交流又是兩岸雙方一致的共識,因此在兩岸文字方面深入探討與强化合作,諸如共同編纂《中華語文大辭典》之舉,實有其必要性。

  事實上,正體字與簡體字,均淵源自中華文化傳統,皆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二者都各具特色、也各有其優點。先就正體字而言,正體字發展起源,是根據“六書”而造字,也就是象形、指事、會意、假借等六種原理,每一個字都是有所本,因此,可以望字思義,容易理解。初學者或許會覺得筆劃復雜,不易學習;但學會了以後,一通百通,運用自如。再就遣詞而論,當代人只要通曉正體字,即可輕易進入1300年前,唐朝詩仙李白的意境,感受與古聖先賢超時空對話的氣概。

  至於簡體字,中國大陸於1956年頒佈“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審定通過“簡化字總表”,减少中文字數目,其宗旨在於加速消除文盲,又兼顧筆劃少、書寫快與學習教率高之優點,全面簡化漢字,稱之爲“簡體字”,而將傳統的漢字稱之爲“繁體字”。但無論正(繁)體字或簡體字,均各具優點與特色,都與中華傳統文化接軌並體現其深遠之内涵與精華。

  要言之,當今全球有超過3000萬人學習中文,復以大陸13億多人口,加上台港澳等華人地區,中文已成爲地球村主要文字,益加體現兩岸以民間方式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大辭典》之重要性與必要性。在兩岸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華語文大辭典》歷經6年努力,完成10萬餘詞條,千萬餘字,已經於2016年4月正式問世,這是兩岸同心協力携手爲中華文化之深度推廣,開創雙贏之一個典例。《中國時報》2016年4月21日。

  二、如何化解兩岸書不同文

  馬英九於2010年10月出席“2010文藝雅集暨風華再現”聯合特産時表示,傳承中華文化是他必須達成的使命與責任;他在台北市長任内,首度舉辦“漢字文化節”,熱切推廣、發揚漢字文化,乃是爲傳承中華文化,是一種基於文化本位的考慮。馬英九也期盼,大陸采納“識正書簡”做法,希望兩岸交流能促使更多人認識正體字。《中國時報》2010年10月15日。

  衆所周知,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内,對於漢字文化議題也投入不少心力。如積極推動“漢字文化節”大型活動,舉辦與漢字文相關的文物美術展覽及全球性學術研討會活動,並廣邀兩岸及海外專家學者撰文參加研討,爲漢字之回顧與前瞻進行多層次的探討。而目前台灣“中華文化總會”,除了努力申辦將漢字列入“非物質性”世界文化遺産,以及推展種種兩岸漢字文化藝術活動外,也正在結合學術企業界的力量,進行“雲端科技辭典”的編籑工程,相信這個工程的順利實現,對於全球華人來説,都將是莫大福音。

  然而,海峽兩岸的人民明明是同文同種,同祖先同歷史,僅有一海之隔,如今却使用着兩套文字系統。經過60多年來各自發展的結果,對於兩岸的青年學子而言,早已形同陌生的文字,實爲憾事。書不同文,是目前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上的障礙,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深藏兩岸同胞心中的隱痛。面對此種“書不同文”的窘境,不少專家學者常搆思化解之道。

  想要達到兩岸“書同文字”的目標,就現階段情勢看,自非一蹴可幾。目前當務之急,是面對現實,認清問題癥結,舍异求同,加强溝通。大家必須敞開胸懷,站在爲華夏文化奠基的歷史高度來看問題,並伸出友誼的手。大陸方面不妨可考慮推動“識正書簡”措施,而台灣方面也應立即實施“書正識簡”措施,互相承認接納對方。這只要在兩岸中小學教科書内,將課文中所出現被簡化過的簡、正體字集中附在書後,並逐字以括號注出其所對應的正、簡體字便可奏效。唯有如此,方可望真正達到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的交流宗旨。

  此一目標,完全符合兩岸人民乃至全世界所有華人的共同利益,只要兩岸當局能爲中華文化慧命着想,必可很快獲得共識,達成“識正書簡”與“書正識簡”的短期目標並不困難。

  尤有進者,“書同文字”的長期目標,是結合兩岸書法家及文字學學者的力量,再共同編訂一套手寫體的“草體漢字”,可以利用傳統漢字書法中的行、草書,並將大陸“簡字體”也納入,應可以爲自民國初期以來漢字系統的“唯楷”窘境解套,其實也是終結兩岸簡、正體字争議的釜底抽薪辦法。

  中國歷代對於漢字的運用,始終是在“楷”“草”雙軌並行的態勢下發展。直到毛筆書寫工具被西方硬筆及計算機打字等現代科技産品取代,原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尺牘體”無形中遭到了“罷黜”,作爲尺牘主調的行草書體,也因此淡出了歷史舞台。尤其癥結出在清末以來的漢字系統把“印刷體”與“手寫體”混合爲一,只有寫來費時的楷體系統,而缺乏可獨立行用的簡便草體系統。以致長期以來,兩岸人民乃至所有華人,總不免爲漢字書寫繁雜而傷神。

  如今,可以順勢化解兩岸簡、正體字争議之道,應思考讓楷、草分體並行。印刷體宜採“正體字”,不妨力求莊重嚴謹,藉以通達傳統之“古”;書寫體則融合行、草書及簡體字之精華,不妨力求精簡迅捷,藉以開拓現代之“新”。唯有超越簡、正體字二元對立的單綫思考模式,才能够順利化解兩岸“書不同文”的窘境,從而對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之凝聚大有裨益。

  三、大幅提昇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具體做法

  時任大陸文化部長蔡武於2010年9月2日以“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身份率團訪台,此行譜下大陸文化部門最高層級官員訪台記録。《聯合報》2010年9月3日。蔡武所率團員涵蓋大陸藝文界重量級代表等40多人,訪台期間除了參加同年9月6日在台北市舉行的“2010年兩岸文化論壇”,亦參訪文化設施和人文景點,展開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並公開倡議兩岸簽署“兩岸文化協議”。

  回顧17年前,時任大陸科技部長朱麗蘭爲參加“兩岸科技成果交流研討會”率多名科技部高級官員訪台,還在綜合座談會上與時任國科會主委的黄鎮台對話,達成兩岸科技交流應建立常態性論壇及交流機制和溝通管道的共識。但第2年,“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即登場,其後民進黨主政,兩岸陷入緊張對峙之中,以迄於馬英九就任上台。於是,蔡武訪台,又像是一個兩岸冷熱刻度,意味着兩岸又重新走上了一個高峰,水位又漲到朱麗蘭訪台時的那個高度,甚至更高。

  尤其兩岸自2008年6月恢復制度化協商以來,已簽署了23項協議,并發佈1項陸資來台聲明,但大多數是屬於經濟議題,並没有碰觸到文化議題。2008年底國共第4届“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即把文化議題列爲兩岸未來重要交流的議題,并且在2009年7月的第5届“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即以文化議題爲重點。此外,兩岸重要人士在不同場合中,也异口同聲强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文化交流重要性並不亞於經濟交流。然而,現階段兩岸文化交流,除了電影之外,台灣出版業、媒體業、廣告業,尚亟待與大陸方面建構全面、雙向的文化交流管道。

  雖然馬當局並無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之作爲,但借由蔡武訪台及參與“兩岸文化論壇”,我們可回顧檢討并且策劃未來的兩岸文化交流前景。其實,兩岸文化交流的内容十分豐富,包括視覺與表演藝術、文化資産、博物館、民俗文化等,也包括文化行政與設計的相互考察。交流的形式相當多樣化,除了静態展示之外,更有動態表演、觀摩、講座、論壇、研討會等,兩岸有不少機構已建立了長期性溝通合作平台與機制,舉辦一年一度藝術節慶或論壇,並展開兩岸文化交流。

  至於兩岸文化産業的交流,近年來的交流合作已有愈來愈熱絡的趨勢。以文化産業的龍頭——電影爲例,透過兩岸影展與電影論壇等活動的舉辦,加强兩岸影視人員互動活絡,對台灣電影産業發展大陸市場有實質的幫助。

  要言之,面對21世紀全球競争白熱化,如何發揮中華文化影響力,是兩岸同胞必須共同思考與努力的。今後兩岸文化交流,應以更開放胸襟、更謙虚態度,互相學習、截長補短、求同存异。如此不僅可以增進兩岸人民的相互瞭解,加深雙方的情誼,也可以豐富兩岸民衆的精神生活,提昇兩岸人民的人文素養與競争力。最後,兩岸文化交流的目的,在於搆築互利雙贏、共同發展平台,增進雙方互信基礎,進而創造和平發展新局。

  四、代結論:從交流合作開創兩岸文創産業更多契機

  衆所周知,文化要有互動,才能有源源活水,因此兩岸文創交流,應時時保有“請進來走出去”的熱絡,才能將文創産業的格局打開。兩岸各自有着優渥資源,可以開創文創産業的未來。而兩岸文創現階段的交流形式正從萌芽走向茁壯,有賴更多互信與合作,才能打開兩岸文創合作大門。兩岸都握有開拓文創契機的關鍵──文化資本,盡管在應用形式及執行力上有所差距,但是如何創新與活用中華文化,並與現代觀察、市場期待與科技互爲結合,將之轉化成文化資本,是兩岸文化創意産業能否成爲下一個經濟推手的關鍵。總之,兩岸文創交流的優勢在於同文同種,因此溝通上更爲順暢,能够開啓更具深度的對話。盡管兩岸在許多方面有所差异,但是差异往往能創造更多元的火花,并且朝着“同中存异”的方向前進,讓交流爲文創産業創造更多的契機。


  潘錫堂:作者爲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