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互聯網時代中華文化的傳播戰略及路徑

  引 言

  中華民族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輝煌的華夏文明,擁有源遠流長的5000年優秀傳統文化。伴隨改革開放和經濟實力的增强,傳統文化也日漸復興,並作爲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越來越重大的作用。中國政府已將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提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因爲丢棄傳統意味着割斷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命脈。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軟實力的戰略地位,他强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强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爲支撑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爲條件”,“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的人文積累,中國的傳統文化伴隨着中華民族風風雨雨走過了幾千年,幾千年的文化底藴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龢民族文化都無法比擬的。“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絶學,爲萬世開太平”,這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自覺和自信,這種文化自信是個人乃至社會發展的重要的深層動力之一。英國偉大曆史學家湯因比曾説,“21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的文化將引領人類走出迷誤和苦難,走向和平和安定。”歷史證明,只有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爲其他民族所尊重和接受,才能真正確立其民族自尊和世界地位。中國取得今天的發展和世界地位,原因不僅在於經濟實力,同時也在於其擁有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實力。因此,我們對傳統文化不僅要有正確的理解,還要很好地通過現代視角和手段加以詮釋、傳承和弘揚。

  進入21世紀,伴隨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已成爲人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綜合利用信息技術、數字技術、通信技術等現代高科技,它與人類現代化服務手段高度結合,是最現代化和大衆化的信息載體和傳播途徑。因此,互聯網的傳播功能有着其他媒體無法匹敵的强大影響力。歷史上任何一種文化的弘揚和傳承都離不開先進的傳播技術和手段,那麽,如何很好地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手段來弘揚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極具現實意義的課題。

  一、傳統的文化傳播方式

  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文化是各民族歷經漫長歷史過程的人文積累,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優秀文化,是一個國家龢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擁有自己輝煌的傳統文化。同時,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它既是階段性成果,也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因此,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不斷與時演進,它在與周邊不同文化相互交融過程中、不斷汲取外來文化成分豐富和發展。只有不斷提昇和創新,才能經久不衰,中華傳統文化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内容豐富多樣的自我創新型文化系統。

  具體而言,文化的這一傳承特性體現在中國文化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在人類活動的早期,爲了保留人類群體活動的重要信息,人們采取口耳相傳的方式,特别是仰賴盲者的特殊記憶能力來存儲文化信息。當時的人們甚至認爲“蒙不失誦”,爲確保記憶的有效性讓人失明專事記憶和背誦部落的大事和重要的宗教儀禮等。接着,爲長期保留文化信息人類又嘗試了繩紋等多種記録符號從而發明瞭文字。文字的出現使人們開始“鐘鼎留痕”,通過刻録等手段使文化信息得以永久保留。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證明商周時期已大量留下這類文字記録。甲骨文所涉内容極爲豐富,文字的出現標誌着人類告别了原始的結繩記事的蠻荒時代,開始有效地記録和傳承文明信息。繼而出現的是一種更加發達的文字——金文。金文指西周至春秋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這些金文不僅含有豐富的文化信息,同時已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伴隨着文化信息量的逐漸增多,由師傅將文字教授給徒弟的形式成爲了較固定的傳播知識和文化的教育方式,人類以此教授知識,傳授技藝,文明得以薪火相傳。當然,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相繼出現使文化傳承發生了革命性巨變,承載大量的文化信息的書籍爲中華文明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産。

  文化的傳播從來都不僅限於本地域、本族群内部,還表現出“跨文化”傳播的特性。中外之間的文化交流歷史悠久,自古以來通過朝貢貿易、使節往來、留學生交流等多種渠道和方式,中華民族向周邊民族輻射性傳播優秀文化,同時寬宏而熱情地接受和消化各民族的優秀文化要素。例如中國的儒教文明傳播到周邊很多國家和地區,並形成漢字文化圈;印度的佛教傳到了中國、經朝鮮半島進一步傳播到日本。跨文化傳播的核心是交流過程中的文化互動。在這種跨越不同文化體系的傳播活動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參與者必然依據自己的文化代碼和編、解碼規則參與對像文化的編、解碼活動,因此,文化交流就是一種文化信息衝突和交融的互動過程,這一過程的復雜而頻繁使得所參與文化系統得以日趨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可以説是人類歷史上各類文化交融的典範。

  伴隨着工業化進程,人類迎來了以電子模擬傳輸爲核心(電視、廣播)的第一媒介時代。印刷術時代很快步入没落,人類迎來了電視時代。電視改變了公衆話語的内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第一媒介傳播方式所帶來的對觀衆的單向衝擊,使得傳統的生活方式幾近崩潰。有的學者甚至認爲第一媒介時代以電視、廣播爲主的信息傳播方式剥奪了人們自主交流的權利,也造成了社會文化的低俗與平庸化。正當人們對這種簡單、直綫與圖像化的傳遞方式給受衆帶來的理性認識能力的衝擊——傳統認識能力的衰退而感到憂心忡忡之際,被稱爲信息革命的第二媒介時代又悄然而至了。

  二、互聯網的基本特性

  那麽,被稱爲第二媒介的信息化時代有哪些主要特徵呢?首先,第一媒介時代與第二媒介時代在技術上最根本的差异在於其傳輸速度。其實,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課題是信息傳遞問題。信息傳遞的核心問題就是有多少信息、按何種速度、跨越多遠的距離、傳遞到多少個地點。直到上世紀80年代,傳遞速度這一核心問題依舊是制約信息傳遞的根本問題。當時,用普通的2400波特的調制解調器傳遞一張高質量的圖片需要大約十分鐘的時間,即使使用當時最好的9600波特的調制解調器也需要兩分鐘。這樣就使得在當時的條件下,“實時地”傳遞大量的信息是難以想象的。這是第一媒介和第二媒介在信息傳遞方式上的一個重大的差别所在。即在第一媒介時代主要的傳播方式是將信息通過電波或同軸電纜從少數中心點傳輸給大批接受者。

  而隨着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信息技術發展中傳輸速度制約這一瓶頸被突破了。特别是當光纖電纜取代了早期的銅綫,通過數字編碼的圖片以及其他信息的直接傳輸,無綫傳播頻率的範圍也被大大擴展,由全新技術構建的信息高速公路得以形成。這一網絡信息高速公路促進了信息傳播流量的極大增加,網絡中的任何一個點上的任何信息都有可能被傳輸到其他任何一個或多個點上,并且這種傳輸是在“實時”中完成的。此外,再加上互聯網上爲信息溝通而組成的各種網絡空間——各類網絡平台,毫無疑問,這種技術帶來的信息傳遞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帶來一個全新的媒介時代。

  在網絡領域,“虚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很多場合它被當作“替代”的同義詞而加以使用,比如“虚擬内存”就是指將硬盤的一部分空間割讓出來作爲内存的替代品使用。而如果將這一概念帶入社會關係層面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網絡領域内“虚擬真實”同樣也具備類似的“替代”性質。當信息最開始在網絡内傳遞時,它都是一個真實本身的傳遞,或傳遞了某些真實的狀態的。但隨着網絡内多點的對流式傳播,一個必然面對的問題就是真實可能是多重的,或者至少是會有不同的表達形式的。這種真實本身的多重性,勢必帶來了真實的虚化。而在另一方面,爲便於信息的傳遞與交流,網絡中開始生成一些發佈或交换信息的平台,並進一步發展成爲一個虚擬的“場所”,並産生了相應的真實規則與習慣。

  對虚擬的真實是由網絡的兩個不同方向共同發展而來的。首先,通過網絡傳遞的信息雖然具有“實時”、“多樣”的特點,但因網絡的阻隔,使得相當多的信息的真實性無法檢驗。就如同許多網絡使用者常常試圖確定而又無能爲力一樣,在絶大多數情况下我們其實很難區分信息傳遞的另一端究竟是否是一個活生生人。在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是,在網絡世界虚擬的東西正在日益顯得真實,最早出現於80年代的多用户域(MUDS)中,參與遊戲的使用者們根據網絡提供的文字提示在完全虚擬的環境中展開互動,並最終建立了互聯網中最早的社區與網絡規則。隨着信息化進一步加深,這種真實與虚擬的交融也必將日益加深,最終確立互聯網上的“虚擬的真實世界”,這是信息化網絡的最大特徵之一。

  如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傳遞方式是全新的,而今絶大多數的組織和人被納入到這一新的模式中,信息發佈的分散性大大加大了。因此,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的傳遞雙方不再是“簡單的發送者/接受者”、“製造者/消費者”、“掌控者/被掌控者”這樣單純的雙向問題。在信息化環境中,當傳統媒介變成去中心化的傳播網絡時,發送者成了接受者、製造者成了消費者、掌控者成了被掌控者,第一媒介時代的邏輯與秩序被完全顛覆了。在信息時代,主體的構建是通過互動性這一機制來完成的,這就使得主體的建構過程必須在“他者”的互動參與之下才能够完成,而隨着網絡中“他者”的不斷變化,這一主體的建構過程也勢必受到影響,從而使得主體出現多重化的傾向。

  另一方面,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大量的網絡使用者在互聯網上找尋的内容並不僅僅是各類信息,對他們來説,互聯網已成爲一個結識、交流、工作、生活的平台和“真實”的社會。由於網絡虚擬空間的存在,民族、國籍、信仰、財富、階級等等不再成爲建立人與人之間關聯的必然屏障,互聯網用户完全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與現實世界不同的形態出現在網絡的虚擬空間之中。這種在其他網絡使用者參與下進行的角色多元的自我構建也帶來了主體的多重性。

  信息化不僅是21世紀現代化的特徵之一,也是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徵,並已逐步向一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演進。信息化正在引發當今世界深刻變革,並在重塑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軍事發展格局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目前互聯網從技術的完善和基礎設施建設時期走向互聯網大數據時代,這是互聯網自身昇級的必然趨勢。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均以互聯網高速發展爲指引,不斷做出信息化戰略部署和昇級。互聯網時代已創造了“e”輝煌,互聯網自身的發展和昇級,給全球各國人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爲各國産業和社會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在互聯網時代,各國信息化戰略已經形成萬物互聯、深度融合、跨域滲透、整合匯聚、相互促進的信息化新形態。

  中國擁有占全球四分之一的網民,擁有12億手機用户、5億微博用户、5億微信用户、中國的電子商務年交易額超過十萬億,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10%,已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很顯然21世紀是互聯網的世紀,互聯網的發展勢不可擋,弘揚和傳承人類優秀傳統文化也將離不開互聯網技術和手段。

  三、互聯網的文化傳播方式

  由上文可知,在歷史上文化不僅具有在同一群體内部進行内在傳承的特性,而且還具有跨文化傳播的特點。當各民族的文化傳播動因與信息化互聯網相遇時,互聯網就爲文化的傳播、特别是跨文化傳播提供了無可比擬的傳播平台和極爲豐富的技術手段。這樣,傳統的文化傳播的時空界限就被徹底打破了,而用嶄新的途徑和手段來傳播文化,創造文化的時代業已到來。

  互聯網文化傳播方式有以下若干特點:

  第一,互聯網匯集了多種傳播方式。互聯網是電腦、電視、録音機、電話機、遊戲機、傳真機、打印機等各類傳播手段和功能的總匯。而且,這種匯集不是簡單地集合,而是將以往各自獨立的單一性的傳播方式綜合在一起。它將文字、語音、音響、圖表、圖片、圖像等各種傳播形式匯於一體,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數字技術自如地從一種形式轉换到另一種形式,或者讓幾種形式並行,做到圖、文、聲、像並茂,真正實現多媒體的立體傳播。

  第二,信息的豐富多樣性與無限性。這是指網絡媒體在信息傳輸量上具有無限的豐富性,在信息形態上具有紛繁的多樣性。無論是報紙、廣播還是電視,它們在單位時間(節目)和空間(版面)中所傳播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而互聯網媒體貯存和發佈的信息容量巨大,有人將其形象地比喻爲“海量”。不僅如此,這些信息還具有可存儲、易復製、易檢索的特點。互聯網媒體通過超文本鏈接的方式,將無限豐富的信息加以貯存和發佈,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輸入關鍵詞進行資料檢索。

  第三,各種傳播形態並用。互聯網將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衆傳播等各種傳播形態集於一身。它可以進行個體對個體的人際傳播,如電子郵件、網上通話等;可在小範圍内進行群體傳播,如聊天室等;可在組織機構或單位範圍内傳播,如群發電子郵件、各單位内部的局域網等。

  第四,信息傳播的平等性和交互性。從傳統的信息的單向發佈到信息交流的交互性,真正實現了信息發佈者與接受者的平等性。互聯網媒體的這種開放性、交互性、平等性使其成爲名符其實的全球化傳播媒體。其全球化特徵主要體現在傳受雙方,即信息傳播的全球化和信息接受的全球化。互聯網媒體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傳播範圍多限於本地、本國的束縛,其受衆遍及全世界。這是在互聯網技術保障下的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

  第五,自由性和個性化傳播。任何一個網民可以在自己願意的時間與地點上網,自由選擇接受和消化處理信息;作爲發佈者可以出於自己的需要自由設計並製作信息内容。這種參與的自由性和個性化平台的提供,使得互聯網媒體傳播實現了真正的大衆化,并且是最具創造性和極富人情味的現代化工具。

  四、中華文化的網絡傳播戰略及路徑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目前,中國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國際地位日趨上昇,但作爲中國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内傳承與國際傳播方面相對處於落後狀態,與經濟發展地位不相稱。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對信息化互聯網功能的認識不够充分,直接導致文化復興和傳播方面處於落後、被動的局面。目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走出去”成爲了當務之急,爲此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使命感,盡快構建國家文化復興傳播戰略,特别要在互聯網環境下在國際社會中建立自己的信息傳播系統和話語體系,積極用現代視角和手段來詮釋中華優秀文化的内涵,並將其迅速有效地傳播到世界各地,加深各國受衆對中國文化的瞭解,充分發揮其作爲國家“軟實力”的作用,讓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伴隨經濟全球化一同走向世界。

  1. 確立網絡傳播中的中國文化的主導地位

  網絡時代的到來,對我國而言也形成了一種嚴峻挑戰。目前以美國爲首的西方世界把握着網絡技術和文化兩方面的主導權,這種“强勢文化”導致非英語圈的文化均成爲網絡上的“弱勢文化”。在某種意義上,網絡文化的傳播就是兩個民族文化的衝突和精神對壘,“强勢文化”借其優勢地位推行殖民文化政策,甚至試圖逐漸取代“弱勢文化”。因此,我們首先要研究如何在互聯網領域扺禦强勢文化的侵蝕、防止殖民文化的形成。到目前爲止,已有40多個國家公開頒佈國家級網絡空間安全戰略,並采取了包括組織、技術、經濟、外交等在内的多重手段以保障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的落實。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調動一切力量儘快確立網絡傳播中的主導權。這需要我們加强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並要積極開發中文信息資源,大量創建優秀的中文網站,持續强有力地輸出大量優秀傳統文化的信息,變被動爲主動。

  2.弘揚和彰顯中國文化的優秀特質

  同時,互聯網的發展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是一種難得的機遇。網絡爲不同文化的交融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和手段。網絡的開放性、自由性、交互性等大大延伸了人際交往、群體交往、組織交往的範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信仰的人都可以通過無處不在的網絡進行交流。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積極詮釋和彰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特質,如中國文化的人文特質等。在互聯網交往過程中,爲了保持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的勃勃生機,傳承其精華,我們應該堅持沿着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進行文化創新,依託優秀的文化産品(影視、動漫作品等)、運用互聯網豐富的傳播功能來大力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特質。

  3. 積極探索適合互聯網的文化傳播途徑和手段

  在全球化文化傳播中,機遇和挑戰并存。根據網絡時代各國文化相互開放的情况,我國在文化建設和發展中首先應注意全球意識龢民族意識的統一。傳統文化是各民族長期共同生活的深厚積澱,它植根於民族心理,所以不會輕易地被外來文化所侵蝕或改變。因此,如果要彰顯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就更需要把握和運用互聯網這樣的全球性傳播工具的寬廣的國際視野和現代性表達的特性。文化傳播不僅要站在本土文化傳播的角度上,還要着眼於在多元化的發展中創造出新文化,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機統一體,而互聯網時代創造的文化必將强調全球視野、普遍價值和現代性表達。

  例如,由好萊塢夢工廠製作的動漫作品《功夫熊猫》和迪士尼《花木蘭》,它們就以中國傳統文化題材和藝術形象獲得了廣大觀衆的喜愛從而大獲成功,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文化現象。互聯網時代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即互聯網消費通常以符號和意義的享受代替了人們對真實物質和服務的感受。换句話説,在現代社會文化已進入消費領域,各種文化要素和形式只有向消費性靠攏時,其文化精神和價值才得以彰顯。因此,一個影視作品的故事情節、動作設計、所主張的普世價值觀等是否爲全球觀衆所接受,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中國豐厚的文化資源是巨大的精神瑰寶,其中藴含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只强調文化的精神價值的時代業已過去,我們需改變觀念,在文化解讀和傳播模式方面必須有所創新,才能更加有效傳播中華文化的優秀特質。例如《舌尖上的中國》就是通過國際化視野和現代性表達向全球推出中華美食文化的成功案例。

  4.積極倡導用外語講中國故事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因此文化信息傳播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語言的問題。在互聯網普及初期,英語是網絡傳播的主導語言,佔據全球範圍内信息傳播總量的90%,而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中文信息傳播量不足1%。由於英語在網絡世界的主導地位,非英語國家及民族使用自己語言的權力間接被剥奪了,而使用非本民族語言來傳播自己的傳統文化,其效果如何是顯而易見的。在互聯網世界,英語的特權地位大大阻礙了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因此,我們應該强調中文在我國網絡文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加强在互聯網上推廣本民族語言的力度。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全球龐大的英語受衆的存在,必須重視英語在互聯網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進而開發製作具有優秀傳統文化要素的英文作品和網站,積極倡導用外語講中國故事。當然,非英語的很多外語也都應納入互聯網跨文化交流的範疇,培育全方位交流和傳播的能力。

  結 語

  互聯網時代充滿了挑戰和機遇,我們必須抓住互聯網普及和技術提昇的契機,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傳播功能,掌握文化傳播的主導權,復興中華文化,創造性傳承中華文明。2014年正值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週年。據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報告,截止2013年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6億,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占80%;手機用户超過12億,國内域名總數1844萬個,網站近400萬家。2013年網絡購物用户達到3億,全國信息消費整體規模達到22萬億元人民幣,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已是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中文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爲互聯網上最普及的語言之一,這將極大擴大中文和中華傳統文明在全球的影響。當然,文化傳播和發展從來都不局限於單一模式,互聯網是其傳播的有效途徑之一。21世紀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程度將遠超以往任何歷史時期,將呈現出百花齊放、求同存异,和諧共存的局面。伴隨中國文化的復興與傳播,世界也將通過互聯網更加廣泛、更加真切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旺盛活力和無窮魅力。


  金 勛:作者爲北京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