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試論中國傳統價值觀的當代意義

  經濟發展,體制更新,要求文化建設與之同步發展。如何建設適應新時代之新文化,是我們當前所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當前,我們的文化建設是否一定要與一段時間以來流行的所謂“解構主義”的道路亦步亦趨,否認對價值和意義的哲學追問,否認本質主義和形而上學存在的必要?也就是説,是否一定要以解構爲前提和基礎?正如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我們能做出自己的特殊選擇一樣,我們在文化建設方面可不可以走出一條不同於後現代以“解構”爲主要特徵的新路子?

  我們認爲,這是可能的。因爲單獨的個人,也許可能像動物一樣,渾渾噩噩地生活,饑來喫飯倦來眠,今朝有酒今朝醉,但人類作爲一個整體而言,對於諸如安身立命、終極關懷、人生意義等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這是關係到人類的價值取向和發展方向的問題。因爲發展不單純是經濟的增長和科技的進步。一些先賢早已提出,科技的增長是一柄雙刃劍。科技發展必須爲人服務,人的全面發展是衡量經濟與科技進步的重要尺度。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尋。在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尋過程中,需要一定程度的“解構”,所謂“不破不立”即是如此;而爲了尋求意義和價值而“解構”現存的一切價值和意義,或者説爲“解構”而“解構”,在某個特定的社會形態和特定時期,也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如工具理性的高度發達導致人日漸成爲技術的奴隸,反理性主義的出現使人能够重拾自己作爲人的尊嚴。但僅有非理性還不足以體現和維護人的真正的尊嚴,因爲非理性本身並不能將人從動物群中分離出來,非理性也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身心自由和自身的全面發展。後現代主義對現存價值和意義的破壞性“解構”,對於整個人類社會和所有的歷史發展時期而言,並不具有普遍的意義。

  哲學與文化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哲學和文化,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哲學和文化。但是,不論什麽社會、不論那個國家,其社會發展、穩定皆離不開一整套價值理論體系的建設。每個社會皆承擔有“教化”的功能,其重要職責之一就是要塑造人,要宣傳某種理想人格、理想社會,表達某種社會期望,進行社會教育。爲此,社會就要提供一整套支配人類外在活動和内在思想的價值觀念,將其推廣於人群之中,幫助人們形成價值評判,提供價值尺度,使社會、人群形成一種規範的日常行爲方式。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引導人們遵循良性的價值理念,不斷培養人們高尚和健康的思想和情感。故價值爲人倫、政教之本,無論是公民自身健康人格的養成,還是建設一個和諧的理想社會,皆離不開價值觀念的指導。由此,我們即能得出文化建設和價值觀建設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何等重要!  

  一、中華傳統文化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如何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每個公民自覺確立起正確的文化價值理念,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藴含有許多優秀的價值理念,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其所倡導的積極入世、濟世之愛國精神,關於理想人格、理想社會之建構的理念等,在我們當前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爲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服務。如我們所熟知的“良知”、“仁”、“誠”等價值之本的思想;“急乎天下國家之用”、“開物成務”、“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務”、“自强不息”、“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感;“善”與“惡”、“公”與“私”、“義”與“利”、“群”與“己”、“榮”與“辱”的價值評判思想;“厚德載物”、“樂天知命”、“與天地合其德”的道德價值的超越境界,等等這些方面搆成了我們民族文化龢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爲了實現“教化”,我們的民族文化探討了關於德性之善的種種表現和實現方式,爲個體修養和社會完善提供了基本的價值原則和尺度,使之成爲調整人自身、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各種關係的行爲規範和準則,這部分内容在我們的民族文化中也相當豐富,如“知”與“行”,“涵養”與“省察”,“正心”與“修身”、“持敬”與“存誠”,“格物”與“致知”等等。綜觀我們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關於理想人格與理想社會養成的内容,其中存在着許多健康的、積極的、高尚的道德、價值追求,能够激勵人們進行創造性的探索,爲人們提供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活力。通過從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汲取其精華,古爲今用,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建構將可以獲得不竭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中華民族文化衍化、整合所形成的這些價值觀念體系,長期以來,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諸多領域中都産生了重要影響,它所鑄造的文化精神方向,既對此前的中國傳統價值精神做出了的理性反思和重塑,也對我們現代社會的文化精神之發展,起着重要的借鑒作用,我們可以通過繼承、發揚民族文化龢民族精神的理論精華,爲當前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戰略服務,這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説,中華民族文化不僅在中國古代有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并且在當代中國的理論與現實中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精髓仍然存活在現代中國人的心靈之中,總結其理論思維的成就仍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

  二、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與發展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文化古國,有着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這個文化傳統對於我們今天的人們來講,如果處理不好,就是一個邁向現代化過程中的沉重包袱;而如果處理得好,也將極大地促進我國現代化的進程。是財富還是包袱,關鍵在於我們當代的中國人怎樣對它進行創造性地轉换。如果説存在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文明進行創造性轉换的這麽一條新路子,那麽接下來需要解决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新路子是什麽?我們的傳統文化在這個創造性轉换的過程中,應該怎樣來揚棄自身,弘揚什麽,汲取什麽,消解什麽?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

  因此,我們研究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固然是爲了總結中華民族的精神遺産,但更爲根本的目的還是在於古爲今用、實現民族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也許有人要問:舊的、傳統的民族文化怎麽可以照搬到現代社會?對此,我們建議這樣來理解:

  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爲支柱,並不意味着死守傳統的一切而不與時俱進。應該看到,不同時代、不同的價值主體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是各不相同的,如以一定歷史階段的社會整體爲主體,則其價值觀具有時代性、社會性;以不同民族爲主體,則其價值觀又具有民族性。推而廣之,個人、集體、階級、國家等等,其價值觀亦如此。因此,我們强調繼承自己優秀的傳統文化,並不意味着照搬、照鈔而不對之進行現代創新,通過對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價值精神做出理性反思和重塑,對我們現代社會文化精神的發展是可以起到重要參考和借鑒作用的。

  第二,我們還要看到,我們當前社會主義國家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有些在性質上是和過去相一致的。民族精神的凝聚、弘揚,愛國情操的培養,對社會、他人的關愛,對事業的追求等等,古往今來,無不有此性質的問題存在,民族傳統文化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可以對我們當前解决這些問題提供有益的參考、借鑒。故文化雖然在時間上有新舊之异,但文化發展中亦存在某些共時性的話題,這也是不容我們忽略的。民族文化、道德、價值觀中對社會主義社會有促進作用的方面,我們當然應該繼承和發揚之。

  第三,現實人們的行爲和思想並不是從虚無開始,過去特定時期的價值判斷和價值理念總是作爲現實一切活動的前提和預設條件而存在,成爲我們當前行動和實踐的出發點。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的研究,是當代中國社會實踐和科學發展所提出的重大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肩負着對人們的行爲、觀念進行價值導向的重任,它要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肯定其進步的一面,使人們明確什麽可以做、什麽應當做,從而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構的過程中,我們要確立起社會主體的價值取向,以之來調節、規範人們的行爲,從而使人們的活動更加有效、更加符合客觀世界及其規律;要對社會活動是否有價值進行評價,幫助人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通過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我們就能在新的社會歷史時期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導向,這對於有效解决存在於人們思想當中的價值觀衝突、價值危機等問題,對把我們國家建設成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主義國家,必將産生積極地影響。故建構一個科學、嚴謹、完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是當代中國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並不能割斷自己的歷史,社會主義的所有創造無不是在既定的歷史傳統基礎之上來進行的。歷史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衍化、整合所形成的價值觀念體系對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諸多領域都産生了重要影響,奠定了中國古人基本的思維方式、價值理想,成爲人們修身、治國的指導思想。可以説,不理解民族文化及其特性,就不能透徹理解中國傳統社會,也不能理解中華民族的民族性與民族精神。如果不了解理想社會的價值理念,我們就不可能在實踐中真正尋找到一條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與發展的模式。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構的要求出發,從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總結出符合時代和社會需要的内容,這是我們當前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我們今天處於古與今、中與西哲學文化大衝突、大融合的時代,研究影響中國社會深遠的民族文化、價值哲學問題,可以爲建構符合現代中國社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資源。

  對民族文化中優秀民族精神之繼承、弘揚,將會有力地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因爲民族傳統文化不僅在中國古代社會有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當代中國的理論與現實中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她的精髓仍然存活在現代中國人的心靈之中。我們通過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將之與現代社會的現實需求相結合中,與現代文化融會貫通,將可以爲我們當代社會的文化建設提供有益的理論資源和借鑒。我們希望,通過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繼承、創新與弘揚,能够爲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某種借鑒的作用,也爲人類面向未來、尋求自身存在意義和價值的探索做出貢獻。

  本文爲201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傳統價值觀變遷史”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爲:14ZDB003。

  章偉文:作者係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價值與文化協同創新中心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