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基礎、障礙與途徑

  一、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具有强大的基礎

  (一)權威的考古證明,台灣史前文化淵源於祖國大陸

  1968年至1971年,台灣考古學者在台東縣長濱鄉發掘出長濱文化遺址,被命名爲“長濱文化”,大約距今15000-5000年前,作爲台灣舊石器時期文化遺存的代表,長濱文化的石器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等。據考證,這些石器在制法上與祖國大陸華南地區發現的舊石器十分相似。尤其與同期的湖北大冶石龍頭、廣西百色上宋村出土的石器,在基本類型與製作技術上没有什麽差别。

  台灣新石器時期的遺存,以大坌坑文化、鳳鼻頭文化、圓山文化等作爲代表,它們都和祖國大陸東南、華南地區新石器文化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坌坑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與金門富國墩、平潭殻丘山出土的陶器在紋飾和器型上都十分相似,同屬於一種文化。以鳳鼻頭文化爲代表的黑陶和彩陶與閩江下游的曇石山文化出土的遺物最爲相像;圓山文化也與大陸有密切的聯繫,其中的有肩石斧和有段石錛分别起源於廣東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濱文化。

  此外,台灣台東麒麟的巨石文化可能受到浙江南部瑞安、東陽巨石遺址的文化影響。鵝鑾鼻發現的史前遺址,與祖國大陸東部或東南部一些文化有關。在台東縣成功鎮發現的馬武窟“海蝕洞人”,采用“蹲踞葬”,這種葬式廣見於廣東、廣西史前文化遺址。

  從目前台灣出土的舊石器、新石器文化遺址來看,其特徵皆與同期的祖國大陸文化遺址相像,證明台灣史前文化與祖國大陸同出一脈,其基礎是祖國大陸的文化。對這一點,島内學者和研究台灣史前文化的外國學者也都表示肯定與認同。如主持長濱文化發掘的宋文熏教授就指出:“這種石器的組合與在菲律賓及日本等地所發現的舊石器文化不相類似,而顯然屬於大陸系統舊石器時代的礫石砍器文化”。對台灣史前文化深有研究的日本著名學者金關丈夫博士也曾著文《台灣先史時代之北方文化的影響》,其中指出:“台灣史前文化中,不但有濃厚的大陸北方文化要素,而且所謂‘南方要素’,也有許多是經由中國大陸沿海地方傳入台灣的”。

  (二)中華文化一直是台灣文化的主流,並成功地扺禦了各種外來文化的侵襲,保持了中華文化的傳統和屬性

  與台灣史前文化一脈相承的是,現代台灣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延伸和擴展。公元三世紀,台灣就開始與祖國大陸有了歷史文化聯繫。三國時期吴國沈瀅的《臨海水土志》就留下了祖國大陸對台灣的最早記載。而從公元七世紀唐朝以後,祖國大陸文化開始有規模地進入台灣。此後數百年,歷經宋、元、明、清,祖國大陸漢文化漸漸植根於兩岸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之中,並成爲台灣文化的主流。

  中華文化的主體是大陸文化。從台灣文化的形成與變遷過程來看,大陸漢文化進入台灣主要有二種途徑,一是居民遷徙,帶來了祖國大陸的先進文化和生産方式;二是官方推動,以宣揚儒學、主辦官學和科舉考試爲主。

  十七世紀,鄭成功收復台灣並在島内進行文化教育建設,是漢文化有組織、系統進入台灣的主要標誌。1665年,鄭成功兒子鄭經采納先主諮議參軍陳永華發展文教事業的建議,在台南寧南坊修建了儒學講學所“明倫堂”。1666年1月,又在府治台南建立了第一座孔廟,後人稱之爲“全台首學”。在鄭氏父子治台時期,島内逐漸出現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不僅包括學院、府學、州學和社學等各類學校,還開辦了科舉制度,以儒學爲主幹的大陸漢文化自此開始全面、系統地在全台灣傳播。

  1683年,清朝政府統一台灣後,台灣的教育和文化得到了相當規模的發展。清政府統治台灣200餘年,成爲台灣漢文化的發展期和成熟期。清政府在台灣各府、州的孔廟内設立官辦最高學府——儒學,並設置各級學校即“社學”;當時的初級教育機構則有民間開辦的“義學”、“民學”和專門接收原住民兒童的“土番義學”;而直接來源於大陸的書院,到光緒年間全台灣達到44所。台灣設省後,第一任巡撫劉銘傳較爲重視教育,在任内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創辦現代化的學校。由此台灣教育邁入現代化時期,台灣當時也成爲全國經濟和文化最先進的省區之一。

  雖然在近代史上,台灣受到荷蘭等西方殖民者入侵,特别是受日本殖民統治50年,台灣文化也承受了西方文化的强烈衝擊,並有了新的特點,但台灣同胞始終保持着中華民族的尊嚴,台灣社會的發展也始終延續着中華文化的傳統和特性,並扺禦了諸如“皇民化運動”等外來文化的侵襲。日本殖民當局也不得不承認:“本島人的民族意識問題,關鍵在於漢民族系統。漢民族向來以五千年的傳統民族文化爲榮,民族意識牢不可破。屬於此一民族系統的本島人,雖已改隸40餘年,至今風俗、習慣、語言、信仰等各方面却仍沿襲舊貌。由此可見,其不輕易抛除漢民族意識。因其故鄉福建、廣東二省又與本島只有一衣帶水之隔,雙方交通頻繁,且本島人又視之爲父祖墳塋所在,深具思念之情,故其以支部爲祖國的情感難於拂拭,乃是不争的事實”。

  (三)海峽兩岸文化民族形式完全相同

  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單單是因爲兩岸文化具有共同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台灣文化與大陸文化在民族形式的表現上幾無差别,具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特色。這主要表現在:兩岸使用共同的語言、文字。漢語是中華民族藉以表情達意、交流思想、進行社會活動的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現已成爲中華民族的通用語言。漢語除了普通話(在台灣稱爲“國語”)外,還包括北方話、吴語、粤語、閩語、客家話等七大方言。在台灣,普通話廣爲流行,即使在落後的偏僻山區也是如此,這在現今祖國大陸南方語言復雜的各省也屬罕見,而日常交流中使用的閩南話、客家話則是由大陸居民遷徙台灣時帶人的。

  兩岸民俗文化傳統相同。台灣現有人口絶大部分是漢族人。在經歷歷史上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後,台灣同胞的風俗習慣與祖國大陸有着明顯的一致性。台灣同胞視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爲傳統節日;將龍視爲中華民族的象徵,甚至連日常起居、飲食結構、服裝樣式、審美情趣、消費心理與方式、房屋建築樣式,均與大陸無异。而民間的禮數待客之道、茶文化、食文化與酒文化也與大陸毫無二致。台灣同胞的姓氏更是深深地打上了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烙印。

  兩岸民間信仰的主流是一致的。傳自於祖國大陸的佛教、道教是絶大多數台灣同胞的主要信仰,信徒達800萬之多。而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媽祖、關帝、保生大帝等都是中國民間傳統神扺,而且其祖廟大多在福建。如台灣現今近千座媽祖廟都是福建莆田媽祖的分支分係,台灣有“拜媽祖、懷故國”的民諺。1987年台灣當局開放探親至今,到湄州朝聖的媽祖信徒已達百萬之衆,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不僅實現了島内媽祖朝聖“直航”,而每年的湄洲始祖巡遊台灣和台灣同胞到湄洲朝聖大典已成爲兩岸始祖交流的重要品牌。

  二、“文化台獨”是兩岸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障礙

  “文化台獨”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中華文化對維護兩岸同胞感情的巨大作用,磨滅台灣同胞對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中國人的認同,徹底割裂兩岸的歷史文化聯繫,構建台灣所謂的“主體性認同”。“文化台獨”始於李登輝主政時期的政治分離主義,到民進黨前後兩次執政時達到頂峰。台灣學者江宜樺將之稱爲“台灣社會文化主體性建構運動”,目標是“徹底建立一個與中華文化傳統互不涵攝的台灣文化傳統”,以“形成一個台灣民族獨立建國的文化基礎”。這場運動從李登輝開始到蔡英文上台,内容不斷翻新,但大致脱離不了以下幾個層面:

  (一)鼓吹“台灣文化主體性”

  1995年李登輝提出了“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的文化政策主張,公開稱“所謂的‘新中原’,是指多元文化重新融合,綻放新文明之地”,赤裸裸地指出“台灣島内存在有本省人、外省人與原住民等不同族群,使認同倍增困難。但也因爲如此,而使台灣可以融合不同歷史背景的族群文化,形成一個和大陸完全不同的新族群。這才是‘大中華’與‘新中原’的意義所在”。陳水扁也繼承了李登輝的分裂思想,公開强調“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區隔,稱“台灣因爲特殊的歷史與地理緣故,藴含了最豐美多樣的文化元素,但是文化建設無法一蹴可幾,而是要靠一點一滴的積累”;“讓立足台灣的本土文化與華人文化、世界文化自然接軌,創造‘文化台灣、世紀維新’的新格局”。在李、扁先後主政二十年的推動下,“台獨”分子宣揚的所謂“中華文化低級論”、“兩岸文化不同論”、“台灣文化多元論”、“台灣文化主體論”、“台灣文化共同體論”等謬論大行其道。在這種社會氛圍下,從李登輝到蔡英文,均利用政權的力量持續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劃”、解構呈現中華文化意涵的節日、建立台灣特色的文化記憶,從制度上培植“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所謂“台灣本土文化運動”嚴重衝擊了原有的中華文化認同,圖謀建立一種剥離於、甚至否定是中國文化的“台灣文化”,從而實現中華文化與台灣文化、“台灣人”與“中國人”的完全對立,以否定中華文化在台灣的主體性和“中華一體”、“大一統”的中華文化精髓。其後果是使得台灣社會的文化認同逐漸與過去的大中國文化認同疏離,而轉變爲藴含着强烈“台灣主體意識”的台灣文化認同。

  (二)確立“台獨史觀”

  “台獨史觀”在島内的建構與傳播始於上世紀80、90年代,但以1995年《認識台灣》的編寫爲開端,正式向教科書滲透。該教材第一次把台灣史從本國史中割裂出來,將歷史教學分爲“認識台灣(歷史篇)”、本國史、世界史三個部分,而許多與大陸密切相關的歷史事實被删除,排除“中國的台灣”、“中國人”、“中華民族”字眼的使用,尤其是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有學者指出《認識台灣》的要害是鼓吹“台獨意識”和“皇民史觀”。陳水扁上台後,2003年將中國史中的明代中期以後、清史、民國史全部放入“世界史”,2004年推出的“九五暫綱”又把“台灣史”完全與“中國史”分割,將歷史教學的必修課程規劃改爲台灣史一册、中國史一册、世界史二册,2008年制定的“九八課綱”在精神上與“九五暫綱”接近,核心仍是堅持“同心圓史觀”,反對把台灣納入中國,“台灣史才是國史”。馬英九2008年上台後不僅無力去對“台獨史觀”進行撥亂反正,相反却替民進黨當局完成了“九八課綱”的法制化作業,雖然曾在後期對課綱進行過微調,但在轟轟烈烈的“反課綱微調”運動反撲下,終究難有結果。

  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迅速廢除了“課綱微調方案”,公佈了“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將高中歷史的分域再修改爲台灣史、世界史、東亞史,將以往專論呈現的“中國史”删除,將其隱身於東亞史的脈絡。民進黨赤裸裸地完成了以“台獨史觀”改造台灣地區下一代對台灣的自我認知,至此,“台獨史觀”已經基本建成,并且已經在台灣歷史教育中確立了主導地位。不僅如此,蔡英文當局還大肆宣揚“原民史觀”,公開在“總統府”向台灣“原住民”舉行道歉儀式,致辭時只字不提日本對原住民血腥統治,相反指稱中國中央政權對台灣的治理是“外來政權”,將之與荷蘭殖民主義者對台灣的佔領和日本侵略者對台灣的佔領等同。顯然,蔡推動的“台獨史觀”不再是簡單的在歷史領域“去中國化”,而是標榜尊重台灣社會的每一種文化,力圖建構以“原住民歷史文化”爲起點的新的歷史文化體系。

  (三)推動“台獨化教育”

  從1990年代開始,台灣的官方教科書基本清除了中國歷史、中華文化,只講台灣歷史、台灣文化。自1993年度起,台灣教育當局公佈修訂的“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規定國小課程自三年級起增列“鄉土教學活動”,“國中”一年級增列“認識台灣”、“鄉土藝術活動”課。1994年10月,台“教育部”修訂發佈“國民中學認識台灣課程標準”,“台灣本土歷史”列入“國中”正式教學科目。1997年,台“教育部”决定在中學開設《認識台灣》新課程,並於同年2月編輯出版了《認識台灣》教科書——《地理篇》、《歷史篇》、《社會篇》,這“使國民教育往前跨進一步,尤其打破了中華民族神話大一統的觀念,並建立台灣爲中心的特點”。

  民進黨上台後,台灣當局推動“鄉土教育”更加全面而深入,將《認識台灣》作爲教學範本,從中學推廣至小學;决定2004學年正式實施的新的課程綱要中,“鄉土文學”修改成“台灣文學”、“閩南文化”改成“台灣文化”,而通稱的“漢字”將改成中性的“文字”,《認識台灣》等相關教材應納入國中課程等等。同時,通過所謂“通用拼音法”,摒棄漢語拼音爲基礎的譯音方案,以“建立台灣獨立運用的拼音系統”;决定在中小學開設“鄉土語言”課,規定中小學生必須在閩南語、客家話和原住民語中選修一種,强行推動“台語”教學。與之相配套,台當局還推出具體措施,鼓勵公立大學增加設立“台灣文學係”或台灣文學研究所,培養“鄉土教學”師資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學校教育的“台獨化”後,民進黨當局從社會教育機構的建立和改革着手,進一步推動“教育的本土化和台獨化”。早在2000年,陳水扁當局就接管了“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以“代表台灣,猶如故宫代表中華文化一般的同等角色”進行設立和布展。同年,“故宫博物院”院長杜正勝表示要重新調整館藏文物布展方式,將“台灣歷史”部分獨立出來。2018年前“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出任“台北故宫”院長後,公開宣佈“故宫文物南遷”,明確提出未來“故宫”要突出台灣特色的建館目標。

  “文化台獨”活動加劇了台灣青少年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扭曲,削弱了兩岸文化交流的正面效應,增加了兩岸文化交流的障礙,給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三、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最重要途徑是擴大兩岸文化交流

  數十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經歷了從隔絶到開放,極大地激發和加深了兩岸同胞心底潜藏的天然文化聯繫龢民族血緣紐帶。尤其是兩岸文化交流更是契合了兩岸同胞的精神需求,促使兩岸文化交流從秘密走向公開,從小到大,迅猛發展,内容增多、領域拓寬、影響擴大,成爲兩岸交流中最活躍的方面。

  兩岸關係邁入和平發展階段的8年期間,兩岸文化交流更是上昇到一個新的層次和水平。這主要表現在:一是規模擴大,每年舉辦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達數千項,參與人數達數萬人次;二是幾乎涵蓋了文化的各個領域;三是交流合作的方式更加多樣;四是傳統習俗和宗教信仰領域的交流趨於常態化、機制化,諸如祭祀黄帝陵等成爲年度盛典;五是兩岸文化産業合作逐漸開展;六是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繼續蓬勃開展,影響深遠。總的來看,兩岸文化交流呈現出較强的民間性、自發性和自覺性特點,其帶來的積極影響是拉近了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成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推進器和最重要穩定力。因此,即便是民進黨2016年重新執政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政治關係僵持對抗的情况下,兩岸經濟往來和各項交流仍然穩步發展,充分體現了兩岸文化的紐帶作用和粘合劑作用。

  隨着台灣“九合一”選舉的結束,島内朝野地方執政版圖的重劃,台灣政局出現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某種積極變化,倡導兩岸交流合作、堅持中間路綫的候選人勝選,將對兩岸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産生積極影響。十九大報告明確將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指出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文化往來,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共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並以此爲引領,指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大陸對台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

  個人認爲,擴大兩岸文化交流,最主要的是要在兩岸文化交流已經取得長足進展、獲得寶貴成果的基礎上,牢牢把握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主綫,以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爲目標,以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爲歸宿。要達成這樣的目標,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仍有待加强。

  其一,既要有文化自信,也要堅决反對“台獨”尤其是扭轉和削弱“文化台獨”的負面影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歷史學者葛兆光説:中國古代雖然也有分裂,但……政治、文化與傳統却一直延續,所以既無所謂傳統“文藝的復興”,也無所謂“民族國家”的重建。葛兆光:《宅兹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25頁。在文化意義上説,中國是一個相當穩定的“文化共同體”,它作爲“中國”這個“國家”的基礎,尤其在漢族中國的中心區域,是相對清晰和穩定的,經過“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文明推進之後的中國,具有文化上的認同,也具有相對清晰的同一性。同上,第32頁。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源自於自身未曾中斷的過的綿延5000年之久的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它留給我們一項舉世無比的遺産即歷史悠久的統一,葛劍雄:《統一與分裂國歷史的啓示》,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第5頁。統一的國家、文字、紀年,甚至思想,成爲凝聚整個中華民族的力量源泉,是我們建立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文化的强大基礎。

  雖然建立在强大文化自信下,“文化台獨”最終會徒勞無功,但“台獨”勢力在文化領域的分離活動仍會對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乃至國家認同造成極爲負面的影響,因此着眼於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着眼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應高舉中華文化大旗,鮮明地批駁各種“台獨”論調,特别是要對“台獨”分裂勢力推動的各種“文化台獨”活動進行揭露和批判,以正視聽,導正台灣同胞的文化認同。

  其二,既要保持兩岸文化交流的既有成果和方向,又要大膽創新、推陳出新。在繼續保持兩岸文化交流不斷擴大和深入勢頭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和現實,尤其是兩岸隔絶數十年而形成的某種差异性,在兩岸文化交流領域特别是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方面,既應堅持中華文化主體性,也宜提倡大膽創新,以推動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們既要將台灣文化的地方特色和各種外來積極因素兼容並蓄地融入中華文化的主體之中,同時也要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與兩岸現實文化之間的相融相通,從而創造出富有傳統中國特色、且爲兩岸同胞共同接受的文化精品和成果,使台灣同胞成爲推動中國文化復興的參與者和中國特色文化的建設者。

  劉佳雁: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