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如何建構中國的文化意象

  一、中國文化起源與特質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對文化的定義是“靈魂的培養”,换句話説,文化就是一群生活在相同自然環境及經濟生産方式所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潜意識的外在表現。這也就是俗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意思。因此在討論中華文化之前,應該客觀評估老祖宗生活數千年的這方水土。

  (一)地理環境─温度、雨量適中,大河流域,農漁礦産豐富

  現今中國陸地面積雖居世界第二,次於俄羅斯。但打開地圖,最北邊的黑龍江漠河村,位於北緯53度30分,都還算温帶地區。東臨渤海和黄海,南面接壤中南半島,更是氣候温暖,農漁産豐富。環顧古中國,數千年來華夏民族繁衍生息的黄河流域、長江流域,真是塊寶地。難怪古人説:“大地藏無盡,勤勞資有生。”加上祖先勤勉努力,才讓民族發展出璀璨的文明。但相對的富裕繁華,也就成爲周遭民族覬覦所在。

  (二)歷史背景─不斷面對异族的入侵,或驅離或同化

  翻開歷史,歷代都有外族入侵的經驗,如何維護祖先留下的基業,是中華民族亘古以來面對的難題。但入侵的异族最後往往同化,爲漢族增加新血。戰敗的异族往往飄然遠去,在歐洲建立自己的國度,如匈牙利、土耳其。

  (三)文化型態的建立

  兩千年來,中國的文化型態深受儒釋道三者影響,而以儒家思想爲主流。一般人民對生活的想象是:國家承平,男耕女織,養兒育女,求田問舍。知識分子對生活的想象是:三更燈火五更鷄,科舉高中,仕途平順。統治階層對生活的想象是:天下太平,江山永固。中國人其實很滿意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念兹在兹的是如何牢牢掌握别被人家奪走,至於其他民族的生活領域,中國人不太關心更無意佔領。這是一種典型的農業文明特色。

  因此,明代鄭和浩浩盪盪率領數萬人及龐大艦隊,自1405年至1433年間的七場連續的大規模遠洋航海,由太平洋到印度洋,途經三十餘國,結果只是進行了友好訪問,增廣瞭見聞。即使錫蘭山國王曾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被鄭和生擒回國。結果只是“給其衣食”“選其國人中賢者爲王”。《明成祖實録》卷77。

  所以,中華文化型態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從政府到民間,關注焦點都在自己國内,所謂“天下”指的其實就是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對外國領土實在不太有興趣。

  二、歐美主流文化脈絡

  相對於中國,歐美主流文化有很不一樣的發展脈絡。於是在許多復雜的人際關係、政治、經濟事件上面,會有不一樣的判讀。我們舉三例,略窺差异:

  (一)希臘文明─向外擴張的海洋文化

  搆成西方最初文明的大部分元素在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存在了好幾千年﹐本是一種農業文明﹐但希臘人萃取融合其特色,才卓然有成。希臘首創了數學﹑科學和哲學,更在文學藝術上表現出色,但希臘人最初便是在海上城市做出了對於文明的嶄新的貢獻,雅典的霸權也是和海權結合在一起的,而初始的海權世界中,商業或海盗掠奪,兩者是很難分别的。

  所以希臘文化在科學、理則學上有出色成就,但道德從來不是希臘文化的重點,從希臘神話即可窺見。例如衆神之王宙斯代表了正義,但他弒父殺子,且無所不用其極的追求婚外情,誘拐衆多女神、女人。希臘神話實際上反映了古希臘的宗教、政治環境與整個古希臘文明。羅馬吸收希臘文化,却又不滿其柔靡及非道德,最後皈依基督教。

  (二)基督教的信仰─天主是超越的,位於世界之上。人是有罪的,無法完美

  基督教産生於公元一世紀,最初是自猶太教中分離出來基督徒派别,隨着耶路撒冷的被佔領,教會的中心逐漸轉向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從公元一世紀到四世紀初,羅馬皇帝一再試圖消滅教會,但到最後反倒是整個帝國皈依了教會。中世紀前期蠻族入侵歐洲,被稱爲黑闇時代。蠻族在6-7世紀中間漸漸歸信基督教,教會廣設修道院,修道院在文化、農業、商業、慈善、教育都起了重要作用,教師由修士擔任,因此在中世紀初期,修道院成爲主要的文化中心,主導了歐洲的學術與思想深深影響人心。但《聖經》的詮釋者依然是人,不同的詮釋與權力争奪産生難以化解的矛盾,於是,不可質疑的堅定信仰反而帶來宗教戰争。從《舊約》、《新約》到《可蘭經》,從歐洲的宗教戰争到中東戰争到近年難民潮到川普的崛起,雖有各種理由,但宗教因素一直是重要原因。

  (三)近代西方帝國式崛起

  1.在古希臘時期,希臘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一度遠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希臘人的殖民運動始於與海外地區的貿易需要。隨着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的發展,歐洲出現了對商業資本和財富的渴望。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和法國先後建立起龐大的商船隊和海軍争相成爲殖民强國。無論亞洲非洲美洲,殖民就是財富、權力、奴隸的取得手段。

  2.中産階級崛起也促成民主政治的發展與成熟。一個依據主權在民、政治平等、人民咨商與多數决等原則而組成的政府形式,成爲一種普世價值,於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歐美文化,壟斷了國際間的話語權。但兩百年來的演變,民主政治漸現疲態,漏洞百出。選舉時候選人不擇手段的攻訐;抹黑,各種操弄讎恨的手法,龐大的選舉經費,使得參與選舉掌握在少數人手上,潔身自愛者也不願涉入。選上的人掌握政治權力,却往往没有行政經驗,花高薪請實習生成爲常態。這些問題若無法破解,則民主演變成民粹,陷入泥淖,無法自拔。

  3.美國領土緯度生存條件和中國有相同特色,因此,他們對外國領土野心不大。但傳承自歐洲的文化型態,却讓他們面對世界各國的心態、方式與傳統中國不同。

  三、中華文化三特質可呼應世界需求

  人性有共通處,但文化自有差异。前文已分析中華文化在自然環境及歷史、宗教背景差异下,與歐美文化有别。因此面對相同狀况,思考脈絡也有不同。因此在中國已成爲全球矚目的國家,也成爲强權打壓的對象時,如何傳達中華文化特質可對世界做出貢獻,必須有更細膩更具脈絡的方式,潤物無聲地達到效果。

  (一)和平

  孫中山先生説:“中國在很强盛的時代也没有完全去滅人國家;比方從前的高麗,名義上是中國的藩屬,事實上是一個獨立國家,就是在三十年以前,高麗還是獨立,到了近來一二十年,高麗才失去自由。…中國强了幾千年而高麗猶在,日本强了不過二十年,便把高麗滅了。”“中國人幾千年酷愛和平都是出於天性,論到個人便重謙讓,論到政治便説不嗜殺人者能之一,和外國人便有大大的不同;所以中國從前的忠孝仁愛信義種種的舊道德,固然是駕乎外國人,説到和平的道德,更是駕乎外國人。這種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六講》。類此史例,翻開中國歷史,斑斑可考,這與西方殖民主義是極端不同。我們政治最高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禮記·禮運·大同篇》。當然除了道德感外,中國經濟物質從無需向四鄰索討,只擔憂异族入侵的思維,是重要原因。但這一點西方人未必能體會,所以一帶一路等政策,會引起歐美戒懼之心,與他們的文化特質相關。

  (二)人本

  信仰帶來西方的博愛與秩序,但也帶來難以超越的局限,中國傳統思想則非如此。《易經·説卦》中,人的位階與天地齊平,無可超越者。“以人爲本”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儒墨道家都是如此。

  孔子以“仁”爲儒家的核心價值,並爬梳脈絡清楚説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孟子更直接説:“仁者愛人”。孔孟的思想都肯定人有無限向善向上的能力,人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達到至善。

  道家冲淡虚静,但愛人之心無二。老子説:“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可見一斑。

  墨家出自民間,更念兹在兹:“愛人利人,順天之意,得天之賞者有之;憎人賊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罰者亦有矣”

  中華文化中人本思想核心而强大,呈現在文化的許多層面上,也影響到政治制度、宗教哲學。善人死後成神,佛教入世行善…背後都有這種隱形邏輯。

  1618年歐洲爆發了30年戰争。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欣慕中國的康干盛世,主張西方人應傚法儒家之道德觀與理性,補足基督教文明之缺陷,以達大同世界。今日,宗教衝突方興未艾,中華文化的人本思想若能推而廣之,應有緩和之效。

  (三)民本

  中國雖没有民主政治,但民本思想是清晰而明確的指導原則。

  1.“天視自我民視 天聽自我民聽”(尚書《泰誓》),“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卷一·政體》),都是一以貫之的思考脈絡。

  2.民貴君輕。孟子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孟子·盡心下》),如果不能照顧好百姓,輕則更换大臣、諸侯,重則改朝换代。

  3.責任政治。“孟子之平陸,謂其大夫…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爲之牧之者,則必爲之求牧與刍矣。求牧與刍而不得,則反諸其人乎?抑亦立而視其死與?’曰:‘此則距心之罪也。’”(《孟子·公孫醜下》)他巧妙地借守衛士兵玩忽職守爲例,點醒官員若未能照顧好百姓,没有任何藉口卸責,只能去職。

  今日中國迅速崛起,行政效能備受注目。習近平十九大中提出未來目標:“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深入貫徹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惠民舉措落地實施。脱貧攻堅戰取得决定性進展。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正是傳統民本思想的展現。民本思想輔以高效施政若使命必達,則中國政治體制建立話語權,提供民主政治另一思維,將指日可待。

  四、結語

  大陸近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成果,亞歐各國有目共睹,其發展本身就影響着歐洲的觀念。隨着大陸“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歐洲已開始重視與亞洲通過陸路的貿易往來,改變了偏重海路貿易的傳統模式,未來歐亞海陸聯動有望發揮重要效應,打開更大的合作空間。但不可諱言,西歐在考慮與中國乃至亞洲許多國家合作時,仍會受到歐美傳統價值觀的影響,對亞洲存在一些疑慮和偏見。因此如何向世人介紹自己真實的文化面向,説好自己的故事,實屬刻不容緩的事。中國應該體認並爬梳清楚的幾個重點是:

  歐美文化思想主流在希臘時代就具海洋特色,侵略性强而自由不羈;中古世紀話語權被教會掌控,宗教道德觀支撑社會秩序;現代文明成果輝煌,但綻放异彩的背後却有無以爲繼的憂慮。相對於保守右翼浪潮的反撲,有識之士也以開放多元的心胸探索任何可能性。

  歐美盡管有利益上的矛盾衝突,但相對於其他地區國家,接近的文化背景與血統,在關鍵時刻依然主導了支持彼此的立場。侵略性强的文化基因,也讓他們很難理解中國“和平崛起”的概念,蒙古西征的歷史記憶更使他們很難信任强大的東方。所以,我們文化中的“和平脈絡”需要細膩的鋪陳與凸顯。

  近年來的宗教衝突已驗证了亨廷頓的文明衝突。因此,中華文化“以人爲本”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去宗教一元的特質,實爲解方。不但可緩解甚至化解區域性衝突。民主政治走向民粹主義已是世界性的趨勢,形成的意識衝突與行政失效能狀况嚴重,中國效能强大的行政系統若能輔以孟子“民本思想”,梳理出合乎人情義理的脈絡,可帶領民主政治走向進階版。

  台灣比大陸早四十年全面接觸西方世界,對西方的理解比大陸深入。也早五十年提倡中華文化,因此對中華核心價值的認知,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今日面對教改思潮與政治去中國化的打壓時,學界和教育界會要求自己深化廣化,以會通中西,正面與西方論點對話。大陸恰好主客易位,五十年前文化大革命,今日則努力重建對中華文化價值的認同。兩岸合作截長補短,才能建構起完整的中華文化意象,展現它遠遠超越西方文化的延展力和包容度,成爲未來世界文化的主力鷹架。

  段心儀:作者係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