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部系統全面反映廣東絲綢業的志書——評《廣東省誌·絲綢志》

  《廣東省誌·絲綢志》新近出版發行了。這是第一部系統而全面地反映廣東省絲綢業(包括種桑養蠶、絲織工業、絲綢貿易、經營管理和教育研究等)的志書,填補了廣東省絲綢業發展研究的空白,值得慶賀。我因參與本書的審稿而先睹此志書,並得以通讀全書,感覺到志書寫得很好,有如下的優點和特點。

  一、内容豐富,重點突出

  首先,表現在本志書從縱向方面闡述了廣東自秦漢至2000年的種桑養蠶,絲織工業、絲綢貿易、經營管理和教育研究的發展進程,指出“廣東省蠶絲綢業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著名的四大蠶繭産區之一”,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出口貿易的發祥地,“又是中國民族資本興辦機器繅絲的首創地”;1922年,“廣東桑地面積達1872萬畝,産蠶80000噸,生絲産量達6278旽,居全國第二位,占全國總産量的1/3,生絲出口量占全國生絲總出口量4成多;直至“2000年,廣東絲綢出口總值突破了62163萬美元,……占全國絲綢系統出口總值的23%,排列全國絲綢外貿出口第二位。”(本志書第609頁,以下引文僅注頁數)。

  本志書叙述廣東絲綢業發展的進程,並不是平鋪直叙,而是厚今薄古,突出“今”的重點,以80%的篇幅重點突出叙述近現代(特别是解放以來50年)的廣東絲綢業發展,指出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廣東歷史上蠶桑生産的第一個鼎盛時期(第43頁):至“1992年更達到建國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第45頁)。

  其次,表現在本志書從横的方面闡述了種桑養蠶、絲紡織工業、絲綢貿易、經營管理和教育研究方面的内容。

  第一,廣東種桑養蠶歷史2000多年

  本志書闡述,廣東於漢武帝時代(公元前140-86年)在海南、德慶、連州、廣州附近地區開始種桑養蠶生産,“女子蠶桑織績”(《漢書·地理志》);三國時,廣州地區已是桑田遍佈了(《水經·浪水注》);唐代中葉(7世紀),廣州地區一年已是“蠶桑五收”;北宋建隆二年(961),朝廷號令各地植桑,蠶桑生産進一步發展;明朝初年,政府規定“有田四五畝至十畝者,栽植桑樹,木棉各半,十畝以上者倍之”,明清之際,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成爲主業生産:干隆至同治年間(1736-1862),先後兩次掀起“棄田築塘,廢稻種桑”的高潮;上世紀20年代廣東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蠶桑生産鼎盛時期;新中國建立後,1992年達到建國以來歷史最高水平,“桑地面積49·52萬畝,産繭量46·057萬噸(第45頁)。

  第二,廣東絲綢工業長足發展

  本志書設置第二篇共五章的篇幅闡述廣東絲綢工業的長足發展,指出廣東絲綢工業生産歷史悠久,闡明絲綢産品包括土絲、廠絲、,土絲綢、人絲綢、粤綉、綉衣等等。而絲織品生産可以追溯至漢代,經唐代有“廣東錦”,明代的“粤緞之質密而匀,其色鮮華,光輝滑澤”,“金陵(南京)、蘇、杭皆不及”。清朝廣東的牛郎綢、五絲、八絲、雲緞、“皆爲嶺外京華東西二洋所貴”,有“廣紗甲天下”的美譽。特别是同治五年(1866),陳啓沅在南海縣官山堡簡村創辦了中國第一間機器繅絲廠—繼昌隆機器繅絲廠之後,突破了2000多年來人工繅絲的傳統操作技術,大大提高了生絲的産量和質量,把廣東的絲綢工業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到了辛亥革命前夜,廣東的機械繅絲廠已發展到數百家,絲織機三萬多台,有絲織工人和曬莨工人10多萬人,使廣東成爲中國三大蠶絲産地之一。粤綉成爲與蘇綉、湘綉、蜀綉並稱的中國“四大名綉”。到了上世紀80年代,廣東絲織業率先全國各地引進一大批包括噴水、劍杆、片梭等無梭織機的現代化先進設備,實現了絲織自動化,使廣東絲綢業獲得空前的發展。

  第三、廣東絲綢出口貿易發達

  由於廣東是中國國四大蠶絲産地之一,所以2000多年來,廣東的絲綢出口貿易也是十分發達的。本志書以第三篇共三章的篇幅叙述了自西漢開始廣東絲綢的出口貿易,中經唐、宋、元朝代的平穩發展;到了明清時期,政府對廣東實行開海貿易的特殊外貿政策,使廣東絲綢出口貿易空前發展;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絲綢出口貿易達到興盛頂峰;30-40年代,雖然有所下降,但解放以後,一直處於發展態勢,直到2000年,絲綢出口貿易又大發展,據統計,當年廣東絲綢出口總值達到62163萬美元,“占全國絲綢系統出口總值的23%,排列全國絲綢出口第2位”《第609頁》。

  第四,絲綢業經營管理日臻完善

  關於絲綢業的經營管理,本志書指出古代並没有成型的管理機構進行專門的管理,只是到了明清時期,在絲織行業出現了民間組織如廣州的“錦綸會館”,負責組織、協調絲織業的生産和經營。但在出口貿易方面,則由唐代建立的市舶使院,宋、元、明的市舶司和清朝的粤海關及十三行進行經營管理。到了民國時期《1911-1948》,才開始由政府設置統一管理絲綢工業的官方機構進行統一管理。如民國二年(1913)設立的廣東建設廳蠶絲改良局”,直接由廣東省政府領導,各蠶區亦成立相應的機構。解放後,在1950―1979年的計劃經濟時期,絲綢業分屬農、工、貿分塊管理;種桑養蠶歸農業廳管理;絲綢工業歸一輕廳管理;絲綢出口貿易由外貿局管理。1982-2000年,建立農工商結合、産供銷一條龍管理的廣東省絲綢公司,把原來分屬農業廳、一輕廳、商業廳、外貿局管理職能合併起來,統一管理和經營全省的絲綢生産、收購、進出口和内銷業務,並逐步實行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於1993年,進一步發展組建成立廣東省絲綢(集團)公司統一管理,而且“開展了以産權制度變革爲核心的全面推行 現代企業制度,進行體制改革,將省絲綢集團公司内的14個分公司全部改爲由員工參股、經營者持股、國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經營管理廣東省的絲綢業(第905頁 )。

  第五,絲綢業教育研究的進步。

  本志書還專辟第四章闡述絲綢業教育、研究和文化的進步,指出: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廣東開辦農事試驗場附設農業講習所,開始了以講課形式集體傳授桑蠶的技能教育;民國元年(1912),原廣東農事試驗場改爲高等農林講習所,設立蠶業實習簡易科(學制6個月),是爲有學制的正規蠶桑專業教育之始:民國六年(1917),嶺南學堂開設了養蠶及種桑等課程;同年,嶺南學堂開設蠶桑專科;1928年,國立中山大學設立蠶桑係;同年,嶺南農科大學設置蠶絲學院;1952年華南農學院設立蠶桑係;1989年,華南農業大學除蠶桑係外,還設置絲綢貿易專業。1982年,開始招收蠶桑專業碩士研究生;1988年設置蠶桑專業博士點,招收博士研究生。

  與此同時,蠶桑和絲綢生産的科學研究工作也不斷開展。干隆八年(1743),鄭秀僑撰著《農桑易知録》,是廣東蠶桑研究的結晶。光緒年間﹝1875-1908),盧燮寰的《粤中蠶桑刍言》龢民國初年陳啓沅的《廣東蠶桑譜),更是對蠶桑生産和繅絲技術的總結性研究成果。民國初年,廖仲愷設立蠶桑改良局開展研究工作。解放後,建立了蠶桑專業的研究機構,從事蠶桑和絲綢研究工作。1952年,設立廣東農業試驗蠶桑組;1972年,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下設置蠶桑研究所;1988年,建立廣東省絲綢研究所。此外,還有市縣一級的蠶桑桑研究機構,如湛江市蓖蔴蠶桑科學研究所等。在廣大研究人員的的努力下,取得了蠶桑研究的成果,如1989年華南農業大學蠶桑係研究成果《昆蟲保幼激素類似物734-Ⅱ的合成方法和增絲技術》,獲國家發明三等奬;2000年,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桑樹多倍體雜交一代育種技術》,獲省科技進步三等奬;1991年南海絲織廠的研究成果《滌綸低彈絲學生絨》,獲紡織工業部優秀新産品二等奬。上述的研究成果,大大推動了廣東蠶桑和絲綢生産的進步發展(第745、747、749、805、807、811頁)

  本志書除了上述五大主要内容外,還設置了專記和附録,將有關廣東蠶桑絲綢生産的文件和研究論文編入,使志書内容更加豐滿。

  總而言之,本志書是系統而全面地記述反映了廣東絲綢業的繭、絲、綢、貿、工、農、教育、科研等全方位發展歷史和特點,使之成爲“横不缺要項,竪不斷綫”的好志書。

  二、資科豐富翔實可靠

  本志書限於體例要求,没有看到像學術著作那樣大段引文,但據我所知,本志書是在豐富而翔實可靠的資料基礎上編撰而成的。自從2000年3月廣東省絲綢(集團)公司承擔編寫《廣東省誌·絲綢志》任務後,他們就組織人力廣泛收集廣東省絲綢業的中外古今資料,包括正史、政書、實録、會典、會要、方誌、檔案、碑刻、筆記、族譜、論著等歷史文獻資料。同時根據本志書以編寫當代絲綢業爲主的要求,發出通知信函800多件,召開有關座談會600多次(人),深入到基層單位80多個去收集資料,歷時兩年多,最後收到360多人提供資料數千件,然後經過歸類、爬梳、考訂和選擇,才進行撰寫本志書。同時本志書的編寫人員根據收集的資料,製作了符合統計規範的各種統計表格400多個,使本志書更具準確性和科學性。

  三、述而不論合符規範

  本志書雖然洋洋灑灑76萬字,堪稱巨志。但全志書始終貫穿“述而不論”的編志原則進行撰寫。全書按志書要求先寫《概述》,用15000字的簡短篇幅,將全志書的内容概括出來,使讀者對全志書獲得一個總的認識。然後編寫(大事記》,記述從漢代(公元前206-220﹞至2000年廣東絲綢業的歷史發展的主要大事,使讀者對全志書所述的主要内容得到一個系統的瞭解。然後分成六篇32章及附録進行撰寫。而在這一龐大的體系志書中,都能做到“述而不論”,即十分詳細地記述2000多年來廣東省絲綢業的發展事實,但不對這些事實了發表撰寫者的評論觀點,以達到編寫志書“述而不論”的要求。

  綜合上述三個優點和特點,我們得出結論:《廣東省誌·絲綢志》是一本好的專業志書,值得廣大讀者一讀和絲綢業工作者參考。

   (原載《廣東蠶業》2004年第1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