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崖海大戰有待進一步考證的謎

  爲了編寫崖海古戰場系列思考,宣傳這一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我翻閲了“史綱”、“通史”、“細説宋代”、“大宋之謎”、“中華上下五千年”之類史料以及有關辭書、地方誌、族譜等等,又實地搜集了一些史迹、傳説、故事,也研究了一些歷史名家、地方學者的有關著述。只是粗淺的翻閲,但却發現這些文字中,在一些史實、觀點方面的表述存在各自的差异,這些都可以成爲我們進一步考證的議題。

  一、宋元軍力强弱懸殊,緣故最終元戰勝宋?

  關於宋元雙方的軍力,各説不一。有的説宋方擁有20餘萬軍民, 2000餘艘巨艦,有説戰船1000多艘。有的説元方率有水、步、騎軍25萬,或説精兵3萬,或説强兵2萬;講到戰船,有説620艘,有説500多艘。至於大戰中沉船數量也有多種説法: 有説2000多艘,有説1000多艘,也有説500多艘,或不足200艘。有興趣者可以翻閲各種史料或通過其他途徑,查明實在,探個究竟。關於崖海大戰古戰場水域(現銀洲湖至崖門口)水下考古情况,國家文物局、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室、中國水下考古隊、廣東省有關考古部門、新會市政府等曾先後於1991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9年多次組織赴崖門水域水下、田野進行實地探測,甚至運用水下聲呐掃描、航空物遥感、數字化探地雷達等技術操作,“均未發現船板狀木塊或與船有關的其他器物”。這沉船之謎尚待進一步開解。

  在崖海大戰中,雙方對戰的軍力,表面上看宋强元弱,但從結果上看宋敗元勝。爲什麽呢?我們可以從當時雙方戰略戰術的成功與失敗來分析,可以從當時雙方的天時地利人和來審視,但更重要的是要從當時的歷史和時代的高度評價這一歷史事件,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瞬變看趨勢。其實,在海戰之前,即在德祐二年(1276年),元丞相伯顔拒絶南宋求和,接着攻取臨安,謝全兩太后和恭帝向元投降,“二王(趙昰、趙昺)南遷”,從此之後,南宋政權就敗局已定,名存實亡。南宋殘餘勢力後來盡管取得過局部小勝,得到喘息機會,但這只不過是歷史的小插曲、小氣候,對大局無濟於事,其趨勢是節節敗退,無可挽回。因爲,這是南宋末年存在的宋、金、元三個王朝力量的角逐,是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舊王朝與正在上昇中的新王朝此消彼長、你死我活、新陳代謝的鬥争,其後果是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宋不如金、金和宋不如元。歷史巨輪滚滚向前,勢不可擋,不可逆轉。

  二、“宋張弘範滅宋於此”的石刻是不是事實?

  小時候,我頭一次聽崖海大戰的故事,就聽説是宋朝降將張弘範帶領元軍在崖海打敗宋軍,逼使宋朝丞相陸秀夫揹負宋帝昺、帶着玉璽跳入海中殉國,從此南宋徹底滅亡。爲了炫耀自己功勞,張弘範就寫了“張弘範滅宋於此”七個字,叫人把它刻在崖海石崖上。這種行爲理所當然地引起了世人的臭駡,不久便有一位秀才在這七個字的前面加上一個“宋”字,即“宋張弘範滅宋於此” ,藉以表示對張弘範的憤慨和羞辱。後來還聽説這個“秀才”就是大名鼎鼎的理學家陳白沙(獻章)。在二月河的小説《干隆皇帝》中也把張弘範説成是“大宋的一員戰將”。其實這是民間傳説,並没有史料根據。

  據史料記載,張弘範是漢族人,而不是宋朝人。他的父親張柔,河北定興人,在地方發展武裝,成了軍閥,後來投降了蒙古軍,並累立戰功,被封爲大將軍。張弘範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裏,應該是蒙古的漢人,長大後,在蒙古軍中打拼,成了蒙古將領;在攻打南宋殘餘勢力中,被封爲“蒙古漢軍都元帥”。因此,張弘範的血脈爲漢人,但從出生到成長,從一般士兵到元帥,從東征到南戰,都是在元廷的領地、勢力範圍及其旨意下發生的,與宋朝廷没有關係。在他的姓名前加一個“宋”字,把他看成“宋朝降將”純粹是站在宋朝的立場上,或從民族同情角度上,發泄對元滅宋的不滿和貶損。我們應該對張弘範作出公道的評價。

  那麽,張弘範有没有在崖海石崖上留下字句呢?根據地方誌記載, 當時張弘範在崖海的巨石上是刻下了由他所寫的“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個大字。如果在這十二個字的前頭再加一個“宋”字,顯然不合道理, 與傳説也不相符。爲了消除民族情緒,到了明代,當地官府就把這十二個字鏟去。而現在,我們確實可以在崖海奇石上看到鎸刻有十三個大字,供遊人憑弔,那是於1962年4月, 著名戲劇家田漢在遊覽崖海時所寫的“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

  三、宋帝昺陵墓今在何處?

  南宋有9個皇帝, 其中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六個陵墓都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35裏的攢宫村内。這六個陵墓在元朝宰相的支持下, 曾被盗掘過。後來紹興人唐珏組織了鄉村的年輕人將其他人的遺骨偷换了其中散露地面的五個皇帝的真骸(唯理宗遺骨無法偷换) ,然後埋在寶山之陰天章寺前。恭帝被元賜死後,葬於北京的一所寺廟裏面。端宗南遷途中病死, 葬於今湛江市的硇州島。

  關於宋帝昺之死,有説是被陸秀夫揹負着從御船上投入崖海殉國;有説是由陸秀夫抱着從崖門的巨石上跳海殉國。至於其遺骸,據趙錫年編的《趙氏族譜》稱:“後遺骸漂流至赤灣(今屬深圳) ,有群鳥飛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偶往海邊巡視,忽見海中有遺骸漂蕩,上有群鳥遮居,心竊异之,設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禮葬於本山麓之陽,後至清宣統三年,僑港趙姓宗親捐資重修。”其陵墓在今之廣東省深圳市赤灣村,該地處於珠江口的東岸, 背靠大南山,面向伶仃洋, 非常壯觀。

  四、趙氏宗室之後裔如何開枝散葉?

  宋朝時的趙姓宗室繁衍極盛,發展至今達到五六千萬人,成爲目前中華姓氏大家族中排列第七位的大姓,以現存每支100人計算,也有50多萬分支。

  在北宋時,趙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虜的,都從開封外逃,象天女散花般地鋪向全國各地,落地生根。其中一支赴臨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權。那時,宋帝常常賜姓給功臣, 其後人即以賜姓爲姓。南宋政權逐步衰微,趙姓宗室又四處奔散,南北分流,隨遇而安,甚至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也有趙姓入籍, 有的少數民族成員還以趙爲姓。

  宋帝昺赴海殉國之後,趙姓人成了元朝政府的圍剿追殺的對象,皇族後裔便改姓换名,四處匿藏。其中趙良今、趙良驄兩位皇孫,就是委托給當時的宋瓊州太守林光山撫養。他們分别改名爲林大奴、林二奴,匿藏於新會的東鄉睦洲;至大明洪武初年,其子孫才恢復趙姓。爲了報答林公保存遺孤之恩德,他們的後人“凡有祀祠事皆先祀林公”。在崖海大戰後,其他趙氏宗室逃至澎湖、潮陽等地,後在閩、粤一帶發展繁衍。《趙氏族譜》還記載: “太宗一脈入居粤東者言之廣之河南南海之西樵東莞至大良香山之南門新會滘頭開枝順德碧江霞露開枝新寧浮石三江開枝那伏房房俱有幹枝開葉頂針一綫不錯也。”有的地方甚至整鄉整村都是趙姓宗室的後裔族群,雜居的就更加廣而散。據説,現在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滘頭村原居住的趙姓宗親是宋太祖趙匡胤(即北宋第一代皇帝)的弟弟宋太宗趙匡義(賜名光義,即北宋第二代皇帝)的血統後裔。從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粤趙氏陸續有人遷居台灣,後來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散於歐美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應該説,崖門海戰在發生之前、中、後三個階段中涉及的史實、評説以及學術觀點值得澄清、商榷、正本的地方是很多的,本文無法盡列。現列出若干,僅供參考,抛磚引玉,以求正大方之家。

  崖海古戰場的大結局,標誌華夏大地一個新生朝代的真正誕生, 另一個没落朝代的徹底滅亡, 是中國古代歷史脈絡中涉及改朝换代的一件重大事件。在全國大中城市中, 曾經發生過類似性質的歷史事件,是不多的;就江門市和新會區來講,更是絶無僅有的。今天,我們應該進一步弄清它的歷史真相, 努力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在研究、宣傳龢利用上大做文章,進而爲弘揚優秀中華文化,建設僑鄉文化名市貢獻力量。

  (本文原載於《炎黄天地》雜誌2006年第4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