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五個一工程”十年的回眸

  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是一項優秀精神産品創作競賽活動,是一項規模龐大、意義深遠的文化建設工程。

  “五個一工程” (以下簡稱“工程”)包括出版一本好書,演出一部好戲,攝製一部好電影,製作一部好電視劇或電視片,發表一篇或幾篇好文章(論文)。這是中央宣傳部從1992年開始直接組織策劃的一個優秀精神産品奬項,旨在多出創作人才,多出優秀作品, “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江門市真正實施這一工程是從1994年開始的,至今已有十年。在内容上我市自己還增加了廣播劇、繪畫、藝術攝影、歌曲四類作品(後來全國評比也增加了廣播劇和歌曲)。這一工程的實施,唤起了各級黨委、宣傳文化部門對生産優秀精神産品創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激發了廣大宣傳、文化、藝術工作者的積極參與和創作熱情,促進了我市文藝、社科人才的成長及其佳作的産生。十年來,全市各界人士和單位發表、出版、展演的社科類、文藝類的精神産品達40000多件,其中申報“工程”奬評比的有1400多件。通過評比奬勵,涌現了一批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優秀精神産品,其中有獲全國各類優秀精神産品奬項、獲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奬、廣東省宣傳文化精品奬共11項,獲江門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奬近600項。

  這些獲奬作品,盡管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創作風格各具歧异,但所藴涵的内容都充滿時代氣息,抒發地方風韵,展現僑鄉特色。在社科理論作品方面,有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在僑鄉實踐的理論昇華,有對僑鄉改革開放進程中出現問題和現象的哲學思辨,有對僑鄉歷史人物的思想理學的研究和推介,有對僑鄉典型的文化現象的概括、分析和宣傳,如鄒時廣的書作《二聯集》,張國雄、劉興邦、張運華、歐濟霖的書作《五邑文化源流》,李純、鄧燦暉、劉子如的文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司徒紀漢的文章《黨的思想建設要樹立三個觀念》等等。在文藝作品方面,市委宣傳部組織拍攝的電視電影《邵榮雁》,市粤劇團組織創作演出的大型粤劇《蓬水流香》,新會粤劇團組織創作演出的大型粤劇《戊戌狂生》,馮耀華的攝影作品《小鳥没有了》,岑鳳環的美術作品《古韵悠悠》,周德成的歌曲《母親》、《福天福地幸福歌》等,都是我市作者深人僑鄉實踐,體驗生活,直面現實,刻苦創作的結晶

  繁榮創作是開展精神産品創作競賽活動的關鍵,又是實施“工程”,多出“精品”的關鍵。所謂“精品”,是指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高度統一,並能經受歷史檢驗的優秀作品。江門市在抓“精品”生産中着重抓好四個環節。第一,抓規劃。做到既有短期的安排,又有中長期的部署。書作《五邑海外名人傳》、《僑鄉企業家風華集》、電視片《江門五邑行》、廣播劇《火鳳凰》等,就是由市委宣傳部有計劃、有組織策劃的精品。這當中有的是動員了全市創作力量,查閲了海内外大量歷史資料,經歷了五六年時間才完成的;有的作品甚至是市委書記選題,由市委宣傳部與多家單位通力製作而成的。第二 ,抓人才。其一,挖掘市内現有人才,加以組織,委以重托;其二,吸納外來人才,增强本地實力。目前,活躍在“工程”的各類創作中的人才,有不少是來自五邑之外的,他們分佈在全市各個單位,在完成本職任務的同時,兼予各項創作工作。第三,抓投入,包括人、財、物的投入。市委、市政府從1994年開始,每届作品評比都撥出經費,解决評奬活動和奬金問題,至今累計約有104萬元。對一些重大項目的創作,還給予專項經費,如電視電影《邵榮雁》、書作《江門五邑百科全書》等。台山市設立了“黄浩川文學奬”,開平市制訂了“創作突擊手”計劃,市社科聯設立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奬”,都在積極地扶持“精品”生産。第四,抓導向。就是在精神産品生産過程中,堅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唱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它把堅持主旋律同提倡多樣化結合起來,反對文藝只爲臨時的、具體的政治任務的做法,反對藝術在表現形式上單調刻板、機械劃一的傾向。

  “五個一工程”是一項能從多方面帶動我們整個文化事業發展的“龍頭工程”。它對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首先,具有示範作用。它强化了人們的精品意識,使優秀精神産品源源不斷地涌現。其次,具有輻射作用。它以點帶面,使文化産品生産的普及與提高結合起來,促進了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和健康發展。再其次,具有凝聚作用。它吸引了全市的理論工作者和文藝工作者參與其中,讓他們朝着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的共同目標奮進。十年來(至2004年),江門市獲得省級“五個一工程”奬、宣傳文化精品奬的作品有:

  廣東省“五個一工程”奬十件:

  理論書作《二聯集》

  (作者:鄒時廣)

  電視專題系列片《江門五邑行》之《龍舟》

  (策劃製作:市委宣傳部、廣東電視台)

  調查報告《功夫下在市場上》

  (作者:哲星、譚樂生、李鳳聖)

  理論文章《“一手硬、一手軟”現象原因探析》

  (作者:樑振權)

  歌曲《母親》、《福天福地幸福歌》

  (作者:周德成)

  《永生的雲雁——“舍已救人的好幹部”邵榮雁》

  (編者:市委宣傳部)

  大型粤劇《真假縣令》

  (編導:李劍昌)

  電視電影《邵榮雁》

  (策劃、製作:市委宣傳部)

  文章《江門市農村勞動力轉移研究》

  (作者:江月明)

  廣東省宣傳文化精品奬一件:攝影作品《小鳥没有了》

  (作者:馮耀華)

  江門市委宣傳部因組織策劃精品生産成績突出,分别榮獲廣東省第一届、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組織工作奬,成爲全省唯一兩度獲奬的地級市。

  在江門市的六届評比中, 有如下單位分别獲得過一届或多届組織工作奬:五邑大學黨委宣傳部、新會區委宣傳部、開平市委宣傳部、台山市委宣傳部、恩平市委宣傳部、鶴山市委宣傳部。

  上述這些獲奬作品是僑鄉宣傳、思想、文化、藝術界十年磨勵、默默耕耘的碩果。這些獲奬的作者、作品被載入僑鄉文化的史册。

  江門市委、市政府對“工程”的實施是重視的。除了給予一定的“工程”評奬經費和重大題材創作費外,還爲“工程”的實施營造一個良好的政治、思想、創作的環境。它們堅持黨的“二爲”方向和“雙百”方針,鼓勵作者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開展各項創作活動,建立健全創作激勵機制、人才培養機制,選送一些有潜質的創作人員到國家文學院進修,到工廠、農村掛職鍛煉;經常地組織各類群衆文化活動,使精品佳作脱穎而出;通過各種形式和陣地,舉辦各種理論報告、研討和評論活動,如陳白沙國際學術研討會、陳垣國際學術研討會、江門“僑鄉情結”文學懇談會、周德成音樂作品研討會等,促進作者的創作水準和群衆的鑒賞水平的提高。

  回眸十年,碩果叫人欣喜;放眼當前,江門五邑文壇正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百花齊放的大好景象。

  (本文載於《炎黄天地》雜誌2004年第3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