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49. 廣澤尊王的故事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作者汪毅夫)研究民間信仰卓有成績的福建學者魏應麒,從小有個小名叫“大哥”,長輩包括舅舅也喊他“大哥”(須知,舅舅往往作爲母親娘家的最高代表出現,如俗諺所謂“天上天公,地上舅公”)。魏應麒在其名著《福建三神考》(廣州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1929年版)裏講了一個故事:“記得我七八歲時,舅父送我一個土偶(是否舅父送的,現在已忘記了),仿佛並聽他對我的父親説:‘别的土偶都是狰獰可怕,於小孩很不相宜,唯獨這郭聖王是和平不過的。况且他的相貌也是小孩子,所以我特地買來給大哥(作者的小名)作伴。’於是我開始鑒賞這郭聖王了!果然見他不止和藹可親,而衣飾也精美异常。我寶愛極了,從此當他做唯一的恩物,幾於寢食不離。”郭聖王即廣澤尊王,宋人王胄《郭山廟記》(1226)記有廣澤尊王信仰早期的傳播情形:“其姓郭,幼名忠福,其爵侯,其廟威鎮,其謚忠應孚惠。呈靈於五季,顯迹於國初。廟額賜於紹興之間,爵號增於慶元之始,迨今二百年間,國家寵渥有加而無已,井邑香火相傳而不替。是豈無所自而然哉?生而英异,化而神靈,上則爲國保障,佐時太平;下則爲民休庇,相世榮達。御灾孚佑,福善禍淫,消水旱之虞,屏盗賊之患,利國安民,周且悉,悠且久。所謂聰明正直者也。”相傳,郭忠福本是牧童,未成年而坐化。所以“他的相貌也是小孩子”,廣澤尊王造型的特點是:圓臉無須、滿臉稚氣。郭忠福未成年而死,想當然也是未婚而死。但廣澤尊王廟往往配祀仙妃和太子。清人楊浚《鳳山寺志略》裏記有其婚配、生子的故事:“相傳,神蜕化後,有尤溪黄氏女浣衣,夢見金釧逥旋,不離左右,母令取之。一日乘輿過神廟,大風,忽失所在,或言入廟坐化。宋時已加封曰‘妙應懿德黄氏仙妃’。惠安莊牧亭觀察志廉有贊雲:‘仙風道骨本自天生,配王廟食妙應留名’。鄉人夜間每聞廟中呱泣聲。比明入視,得泥堆。遂塑像爲神之儲。凡十三太子,散處崇祀。威鎮廟所奉爲長男,自宋已然。”郭忠福生前有“葬父”和“侍母”的孝行,死後成爲廣澤尊王又屢有“靈應”的傳説。崇其德和報其功,這是民間信仰的雙翼結構。民間信仰有此雙翼,故得在空間傳播、於時間延伸也。廣澤尊王信仰亦然。 

  相傳,福建安溪縣是郭忠福祖籍、祖塋(安溪崇善裏今名金谷,有“清溪太王墓”焉)之所,福建南安縣則其客居、客死之地。台灣也有很多奉祀廣澤尊王的宫廟,如台南永華宫、西羅殿等。我曾在台南某宫廟前,見有香客指着碑刻上的“清溪”、不知是何處地名,便走上前去,相當熱心地告訴他們:清溪爲福建安溪縣舊名。安溪置縣,初名清溪,以其溪水清澈也,其時乃在五代後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宋)宣和三年(1121),寇盗蜂起睦州清溪洞,時惡其名,改爲安溪”(明嘉靖版《安溪縣誌》),“取溪水安流之義”(清干隆版《安溪縣誌》)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