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65. 人與海洋的可持續聯繫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作者汪毅夫)近日,“送王船——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列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消息傳來,我也相當高興。 

  爲了印证“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一語,我想舊話重提,談閩台海上3個相關事例。1.閩台漁民爲海上島嶼命名。在西人繪製的地圖裏,“TheEmpireofChinawithitsPrincipalDivisions”(London,1790 )記釣魚島爲Hao—yu—su,曾用譯名“好魚須”;“NewmapofChina”(London:G.F.Gruchley,1858),記釣魚島爲Tia—yu—su,曾用譯名“低牙吾蘇”。實際上,Hao—yu—su(“好魚須”)和Tia—yu—su(“低牙吾蘇”)都是閩南語,準確譯名分别爲“葫魚嶼”(撈魚嶼)和“掠魚嶼”(捕魚嶼),是閩南語覆蓋區域(包括閩南和台灣地區)的漁民給釣魚島的命名。另外,明、清兩代出使琉球的官員之“使琉球諸録”裏,記有沿途島嶼之名,其中“葉璧山”也稱“熱璧山”,在福州方言裏,“熱”讀如“葉”。顯然,“葉璧山”(“熱璧山”)是福州漁民起的名字。 

  2.台灣“奎樓送字紙外海”。據劉繼莊《廣陽雜記》並經我考證,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福建舉辦庚午科鄉試,台灣知縣王兆昇受聘爲鄉試同考官,將到福州入簾閲卷。從台灣登舟渡海,却遇風漂至廣東香山,幸得廣東人及時將他送至福建。渡海艱難,台灣考官如此,台灣考生亦然。1835年,澎湖考生蔡廷蘭鄉試報罷,歸途中遇風,竟隨船漂流到了安南(越南)。另有不少考生遭遇海難,不幸而死於科舉路上。據徐宗干《斯未信齋雜録》,台灣民間有“設酒食遥祭諸生之漂没者”的儀式。此一儀式,俗稱“海普”(海上之普度也)。另從施瓊芳《奎樓送字紙外海祝文》可知,台南有“奎樓送字紙外海”的儀式,除了“遥祭諸生之漂没者”的用意外,還禱祝渡海考生“科名寶筏,破浪乘風”。儀式燒的是字紙而不是紙錢,將“敬惜字紙”即尊重知識的民風融入“海普”的儀式,這是很可注意的情節。

  3.海上流動的廟宇。2005年,我在《世界宗教研究》發表《流動的廟宇與閩台海上的水神信仰》(收汪毅夫:《閩台緣與閩南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一文,從《昭惠廟記》(1115)、陳侃《使琉球録》(1524)、西班牙奥斯定會駐馬尼拉主教德.拉達《出使福建記》(1575)等中西文獻,輯録了相關記載22種,以描述和論述閩台海上船舶供奉通遠王、媽祖、拿公、臨水夫人、水部尚書等水神的現象。此一現象迄今仍然可見,如陳國强、石奕龍《崇武大岞村調查》(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記:“漁船在海上作業時,宗教活動並未中止,船的駕駛室或中艙,都設有媽祖或房頭神(按,即祖靈)的神位,離港前通常還從媽祖宫請出一些神物,如塑料花、媽祖小神像等(回航後買新的以還願),生産中不時燒香祭祀”。 

  “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是航海文化、海洋人類學研究的題庫,包括了許多可供研究、尚待研究的選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