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38. 科舉與考題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作者汪毅夫)考題是
科舉考試的核心。考試之前、考試之餘,老師總要出很多、學生總要做很多模擬考題。模擬考題處於科舉的周邊。用今人的話説,四書、五經是“題庫”,模擬考題則是圍遶着科舉考試的“題海”。清初名士尤侗甚至自己從四書、五經以外,從《西厢記》取題,用張生一句情話、用八股體作了一篇《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他練習的、或者説賣弄的是寫作制義(八股文)的本領,却居然得到了康熙帝的欣賞。鄧雲鄉《清代八股文》(中華書局,2015)據林則徐日記報告,林則徐當翰林院庶吉士時,“仍要按時舉行模擬考試,練習作八股文、試帖詩,隨時在作各種考試的準備”,課餘以文會友,文會做的也是制義試帖,如制義《性相近也二句》《居之無倦二句》,試帖詩《仁義爲巢,得巢字》《故人家在桃花岸,得花字》和《辟宇啓論,得才字》(《晋書·陸雲傳》)、《騑馬輟解,得春字》(《後漢書·章帝詔》)、《多少樓台烟雨中,得與字》(杜牧之詩);又據周作人日記報告,周樹人、周作人兄弟早年做過制義《義然後取》《無如寡人之用心者》《左右皆曰賢》《人告之以過則喜》,試帖詩《百花生日,得花字》《紅杏枝頭春意鬧,得枝字》《苔痕上階緑,得苔字》《滿地梨花昨夜風,得風字》。清代科舉制義考題的命題範圍主要是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俗稱四子書或四書);試帖詩考題的命題範圍則包括成語、典故、名言、名句等。命題範圍内的模擬考題,有的會成爲考題,有的則是往年或外地的考題。台灣進士鄭用錫《述谷堂制藝》收録了他的制藝作品47篇、試帖詩248首。其中,《冉子爲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至下)原思爲之宰,與之粟》《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是鄭用錫“取進入學”即參加童生試(俗稱考秀才)的墨卷,《無爲而治者,其舜也與》《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是他的“戊寅鄉墨”即1818年參加鄉試(俗稱考舉人)的墨卷,《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是他的“癸未會墨”即1823年參加會試(俗稱考進士)的墨卷。《述谷堂制藝》裏作者做過的考題和模擬考題,又可以是其他備考者的模擬考題。 

  上記林則徐、周樹人和周作人做過的模擬考題,以及鄭用錫做過的考題和模擬考題,確實具有智力測驗的性質。盧前(盧冀野)《八股文小史》(商務印書館,1937)説,“八股文(一曰四書文)係代聖賢立言”,“因題之异,其格局遂變而益多”。該書舉出從單句題如《過則勿憚改》之類,到截搭題如《其爲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之類,“所舉四十種,文格猶未能盡”。鄧雲鄉《清代八股文》謂:“林則徐會課詩題出自《元史》《宋史》就比較僻了,因而參加鄉、會試的人,除四書、五經而外,各代正史、先秦子書,也都要讀一些了”,並言及用韵(尤其是“窄韵”)之難。應該説,科舉考試的出題者和從考試勝出者,總體上具有相當高的學識和智力(當然也有部分學識和智力相當高的人未能從科舉考試勝出)。 

  1996年,我在《厦門大學學報》上讀劉海峰教授的《論科舉的智力測驗性質》,服膺於他的論點和論述。科舉考試“具有智力測驗的性質,而八股文與試帖詩也具有特定的測驗功用”,誠哉是言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