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四章 弘揚民族精神的價值

  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够歷經風雨而巍然屹立、久經磨難而愈發堅强,其關鍵就在於英勇而不撓的中華兒女在與歷次自然灾害、内憂外患的鬥争鑄就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勤勞勇敢、團結協作、艱苦奮鬥、自强不息等精神特質,不斷注入中華民族精神的内核,使之成爲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維係民族發展的精神紐帶。鍛造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争的中國抗疫精神,具有弘揚着民族精神之重大價值。

  第一節 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及其價值之簡要界定

  要闡明中國抗疫精神對民族精神的重大價值,首先必須明確界定民族精神的概念内涵及其價值功能。

  一、民族精神的概念内涵

  民族精神是人類不同族群在追求文明進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現象,反映的是一個民族共同價值觀念和性格特質的文化形態,是經過漫長的歷史進程發展而來。對於民族精神的概念界定,目前學術界大概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理解維度:一是獨特文化特徵論①,二是共同心理價值論②,三是國家民族維係論③。從相關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民族精神作爲一個民族的所擁有的文化形態,至少具有獨特的文化特質、共同的心理認同、共有的價值規範、漫長的形成過程等搆成要義。據此,本文對民族精神作如下定義:所謂民族精神,是指一個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積澱形成的具有該民族特徵的獨特文化現象,是一種爲全民族所共同認同和遵守的價值規範,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創造力最高層次表現形態,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繁衍、發展的核心精神支撑力量。民族精神的實踐依託載體,涵蓋民族文化、民族風俗、民族習慣、民族信仰、民族宗教等方方面面。

  二、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徵

  基於以上概念分析,可以發現民族精神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

  (一)歷史性和傳承性的統一

  一方面,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歷史性。民族是一個歷史概念,民族精神也是一個具有歷史内涵的文化形態。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不斷延續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澱、形成、豐富和發展的,和該民族的歷史文化血脈相連。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那樣,“共同的經濟生活、經濟上的聯係是民族的特徵之一……各個民族之所以不同,不僅在於他們的生活條件不同,而且在於表現爲民族文化特點上的精神形態不同”①。另一方面,民族精神具有明顯的傳承性。正如人們不能隨心所欲創造曆史一樣,民族精神也不是隨心所欲産生和發展的。其作爲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具有較强的穩定性和傳承性,“都具有由它的先驅傳給它而它便由此出發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爲前提”②。任何一個民族精神,可能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有特定的内涵和表達方式,但從歷史源流來看都是一脈相承的,都不是脱離歷史傳統另起爐竈的。可以説,不同時代的民族精神,都是對歷史上的民族精神的傳承和發展,同時根據新的時空條件賦予其新的内涵。

  (二)實踐性和時代性的統一

  一方面,民族精神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民族精神作爲一種優秀文化的抽象表現形式,源於民族人口的實踐而高於民族人口實踐,並對民族人口實踐産生積極作用。由於不同民族在地理區位、生活實踐、歷史傳承等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民族精神的個體性和特殊性。一個民族經歷了什麽,就會相應孕育什麽樣的民族精神。隨着實踐的變化,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會相應發生變化。當一定的民族精神形成後,會成爲一種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民族共識,推動民族實踐向前發展。另一方面,民族精神具有明顯的時代性。民族精神既有核心精神特質上不變的、共性的一面,也有具體時代的動態的、個性的一面。比如中華民族精神,2002年中國共産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時曾有着以下這樣一種闡釋:“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强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①到了2018年第十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時,中華民族精神又被賦予了以下新的時代内涵,即“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②。民族精神的時代性特徵,决定了其既反映時代特徵,又超越時代局限,在民族的發展進程中愈加豐滿。

  (三)開放性和發展性的統一

  一方面,民族精神具有開放性特徵。所謂開放性,是指民族精神不是自我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同民族精神在某些精神特質上是可以相互融通、互取所長的。人類是一個具有社會交往需要的生物群體,不管什麽民族,在全球化的今天都不可能完全脱離其他民族而長期封閉地存在,狹隘的民族主義和閉關自守觀念並不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在民族發展進步進程中,不同的民族精神之間可以相互交流、互通有無,取人所長、克己所短,吸收其他民族精神中適合本民族實際、有助於更好地推動本民族發展進步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民族精神具有發展性特徵。所謂發展性,是指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發展的,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與時俱進。“民族精神只有不斷地匯入時代精神的洪流,才能顯現出其驚濤拍岸的宏偉氣勢來。”③比如中華民族精神,是一個博大精深的精神譜系,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捨生忘死的犧牲精神、敬老尊賢的倫理精神、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等等,都可以從中找到源流。中華民族精神就好像支撑和引領民族發展進步的主旋律,在不同歷史條件下會奏出或婉約綿長、或悲壯慷慨、或渾厚雄壯、或昂揚激越的樂章。

  三、民族精神的重大價值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對於民族繁衍、民族團結乃至民族攻堅克難,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價值。

  (一)民族發展的精神支撑

  民族精神是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爲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强基固本。1899年,樑啓超在《中國魂安在乎》一文中提出,國有與立,中華民族數千年生生不已,自有其壯闊善美的國魂即民族精神在。江澤民曾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撑。一個民族,没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①習近平也强調:“没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②古代民族精神中“自强不息”“和而不同”“民惟邦本”“尚中貴和”等内容,爲中華民族生存繁衍提供了豐厚滋養。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性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民族精神,賦予了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使中華民族持續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精神紐帶。中華民族歷經諸多外患,但每到緊要關頭,總是能够團結一致、一致對外。1840年鴉片戰争以後,外國列强一再對我國發動野蠻侵略,國内封建統治昏庸腐敗,致使中華民族處於危機四伏之中。日本侵華戰争,在佔領區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殺害中國平民數千萬,並造成千萬中國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正是中華民族發揚了團結統一、勇於抗擊侵略、自强不息、不斷探索救國道路的精神,凝聚了全民族的力量,最終取得民族獨立。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百廢待興的情况下,團結一致,推動國民經濟從瀕臨崩潰走向正軌,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並進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不懈奮鬥,僅用40年的時間便走過西方世界數百年的發展之路,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迸發出耀眼光芒。歷史反復證明,只有高揚民族精神大旗,才能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

  (三)攻堅克難的精神動力

  中華民族是久經磨難的民族。在漫長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屢經挫折而不屈、屢歷坎坷而更强,始終呈現出“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的昂揚風采。即便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扺禦地震、洪水、泥石流、雨雪冰凍等重大自然灾害,到抗擊天花、血吸蟲病、瘧疾、非典等重大疫情,我們一直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個中原因,關鍵在於民族精神所提供的源源不斷的動力。習近平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①“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爲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動力。”②偉大的民族精神生發出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强大力量,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動力。

  第二節 中華民族精神在抗疫鬥争之中的重大價值

  重大鬥争需要民族的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種世所罕見的人類公共衛生危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阻擊戰。在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争中,中華民族精神發揮了十分重大的價值。

  一、激發敢爲人先的抗疫創舉

  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具有敢爲人先的創新精神。這種創新精神,就是中國人民在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辛勤勞作、開天辟地、勇於創新的精神。這種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出無數世界矚目的文明成果的精神營養,並在當下成爲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的不竭動力。

  (一)病毒防治方案的大膽創新

  偉大創造精神是中國人民創造奇迹、展示中國智慧的精神象徵。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汹汹,中國之所以能够在較短時間内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盡量將疫情對生産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强大創造力。實踐没有止境,創新亦没有止境。中國人民“摸着石頭過河”的創造精神,在摸索新冠肺炎治療的有效藥物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冠肺炎病毒,我國的醫務工作者大膽創新,發揮中醫優勢,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並及時向公衆公佈中藥預防藥方,助推了抗病毒藥物的研究和篩選。高校、醫院、科研院所、企業迅速行動起來,組織臨床醫學、流行病學、病毒學等方面的專家,開展疫情防控關鍵核心技術和産品的科研攻關,爲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疫情防控機制的逐步健全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國人民發揮敢於探索精神,邊實踐邊總結經驗,不斷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機制。尤其是從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入手,注重防範在前,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四早”方針,先後實施“交通封城”、停課停工等措施,最快速度、最大限度隔斷病毒傳播鏈條和媒介。特别是根據新冠肺炎病毒傳播快的特點,不斷完善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體系,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機制,實現有效協同、規範防控、有序救治。隨着境外疫情“倒灌”現象的出現,因時因勢完善入境人員防控措施。面對前所未見的新冠肺炎疫情,這些防控機制的建立健全,都反映出敢於創新的民族品格。

  (三)復工復産方式的不斷探索

  新冠肺炎疫情穩定之後,在復工復産工作中,黨中央創新工作思路,堅决不搞“一刀切”,而是按照疫情風險等級分區分級穩步推動復工復産,同時打出了一套保障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組合拳,給予困難企業“真金白銀”的保障,解决企業發展後顧之憂。深受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更是開動腦筋,利用創新媒介平臺,確保社會的正常運行。比如,疫情大數據實時更新,“健康碼”成爲出行必備;老師變“主播”,綫上上網課,學生“雲簽到”,“釘釘”來打卡;上班族變“宅家族”,“雲辦公”不接觸;央視主持人變身“網紅”直播帶貨,幫助湖北商家銷售滯銷産品等。凡此種種,均是偉大創造精神的生動體現。自强不息、只争朝夕的偉大奮鬥精神,可知人類的一切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離不開篳路藍縷、手胼足胝的艱苦奮鬥。

  二、鑄就不畏犧牲的逆行擔當

  敢於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中國人民在推動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怕犧牲、排除萬難、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幾千年來,正是這種敢於擔當精神,激勵着中國人民在强敵和險境面前英勇頑强、不懼困難,挽救了民族危亡。正是這種奮鬥精神,激勵着中國人民頑强拼搏、攻堅克難,不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建設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挺身而出赴前綫

  “危難”當頭,總有無數“中國脊梁”挺身而出、共克時艱。疫情發生後,醫護群體充分弘揚不畏犧牲、衝鋒在前的擔當精神,成爲“最美逆行者”。到達武漢之後,他們深入最危險的一綫,冒着被感染的風險,和“看不見的敵人”展開英勇戰鬥例如,大年初一凌晨扺達武漢的上海醫療隊,還有四川、廣東等第一批援助醫療隊等,急速馳援武漢。84歲的鐘南山院士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漢,自己却毅然踏上了開往武漢的高鐵,迎難而上、人民敬服。

  (二)不懼犧牲戰疫患

  新冠病毒是人類前所未遇到過的病毒,潜伏期長、傳染性强和致死率高。新冠疫情防控,習近平謂之一場人民戰争,其參戰規模之大、參戰兵力之多、持續時間之長,堪稱一場大規模的戰役。而其犧牲人員之多,甚至不亞於一場戰争。許多醫護戰士,在面對疫情肆虐時,冲在第一綫,不懼艱險、不畏生死、不怕犧牲,涌現出無數個偉岸英雄,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奇迹。面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除了堅强有力的組織領導、衆志成城的團結合作和先進有效的技術手段以外,没有不畏兇險、不懼生死的犧牲精神,也是難以取得最後勝利的。

  (三)舍家忘我扛起責

  新冠病毒傳染性極强,一旦投入了疫情防控一綫,便意味着和家人的暫時分離。許多醫護人員投入疫情防控一綫後,立足崗位忘我工作,想方設法保障人民群衆的生命健康。武漢金銀潭醫院原院長張定宇,自己患漸凍症,妻子確診感染病毒,却依然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連續奮戰30多天。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知名或不知名的醫護人員,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爲最急、最重要的工作來對待。有的家人生病住院,安排好後急忙奔赴疫情防控一綫;有的原定過幾天就結婚,但一接到馳援武漢的通知後,和“另一半”簡單説明並得到諒解後便匆匆踏上征程。還有千千萬萬的基層工作人員,夜以繼日深入村組、社區排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傳播。

  三、匯聚衆志成城的磅礴偉力

  衆志成城是我國各族人民生存發展的生命綫。這種衆志成城精神,就是56個民族在維護祖國大好河山中表現出來的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勇往直前的精神。

  (一)團結高效建醫院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争中,許多挑戰前所未見,很多困難難以想象。在建設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命令發出以後,廣大黨員幹部群衆迅速集結,發揮團結高效、無私奉獻的精神,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强大力量。7000多名工人,800多臺挖掘機、推土機同時作業,在短短的十天時間裏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先後拔地而起,投入使用,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下良好基礎。這一過程中展現出來的“中國速度”,令世界驚嘆。在這奇迹背後,是數千工人放棄團圓年夜飯,只身奔赴工地夜以繼日接續奮鬥的血汗結晶。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高效建成,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一個檏素道理:團結就是力量。

  (二)行動迅速築防綫

  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性極强,速度就是生命,行動就是力量。在這場事關人民群衆生命安全的全民動員、全民參與的人民戰争當中,白衣天使逆行馳援武漢直面戰火硝烟的嚴峻考驗,廣大黨員幹部群衆留守後方帶領群衆搆築阻擊疫情擴散的銅墻鐵壁,成爲疫情防控的“排頭兵”和群衆信賴的“主心骨”,書寫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無聲贊歌。特别擔任重要“阻擊任務”的基層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其行動之迅速,執行力之强大,可以説難以置信。各地迅速組建的“黨員先鋒突擊隊”,開展地毯式排查,實施網格化管控,提供多種類服務,築牢了切斷疫情傳播的“隔離墻”,成爲偉大民族精神的又一次精彩演繹。

  (三)同舟共濟獻愛心

  中華民族素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直是中國人民的自覺行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不久,湖北和武漢即成爲疫情的重灾區。在這緊急關頭,黨中央調動全國各方面的力量,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予以支援,加大醫務人員和醫用物資支持力度,充分展示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堅决打好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社會各界積極開展捐資捐物、奉獻愛心,號召廣大志願者積極參加救助救護、健康篩查、秩序維護、心理疏導等志願活動,爲疫情防控提供强大的支持。

  第三節 弘揚中華民族之抗疫重大精神價值的走向

  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灾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爲補償的。”① 歷史的進步體現在抗擊疫情中積累的經驗與智慧,也體現在抗擊疫情中積聚形成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淬煉民族精神

  時代是精神的熔爐,偉大時代創造偉大精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對民族精神的浴火淬煉,民族精神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弘揚和發展。

  (一)民族精神特質得以淬煉

  艱難險阻最能考驗一個國家的意志;重大危機最能砥礪一個民族的精神。面對突如其來、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民族精神的特質在抗疫鬥争中得以淬煉,在大戰大考中充分彰顯,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同舟共濟、衆志成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强不息、百折不撓,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等民族精神特質在疫情鬥争中進一步淬煉,更加重視科技手段、更加强調依法有序、更加注重團結協作,中華民族精神在疫情防控中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質。

  (二)民族精神内涵得以充實

  民族精神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精神形態,隨着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産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煉出“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强不息的偉大中華民族精神”②;2018年習近平將民族精神進一步概括爲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民族精神是由許許多多的具體實踐精神有機搆成的,並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充實和發展。在中國疫情防控實踐中充分體現的以人民至上、家國一體、崇尚科學、遵行法紀、中西互醫、文明防治爲要義的抗疫精神,進一步充實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内涵。

  (三)民族精神價值得以昇華

  中華民族一路走來,經歷無數坎坷。“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每一個坎坷,不僅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生命力的磨礪,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價值昇華的契機。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鬥争,既是一場物質力量的較量,也是一場精神力量的比拼,中華民族精神的價值得到極大昇華。科技人員争分奪秒研究疫苗,極大昇華了偉大創造精神,醫護戰士不畏犧牲衝鋒在一綫,極大昇華了偉大奮鬥精神,各地人民携手抗疫,極大昇華了偉大團結精神,全國同胞充滿必勝信心,極大昇華了偉大夢想精神。

  二、凝聚民族偉力

  中華民族素有大一統的團結情懷。面臨的挑戰越大,中華民族團結的偉力就越强。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强大“敵人”,中華民族迅速携起手來,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築就了銅墻鐵壁。

  (一)增强民族整合力

  當今社會結構變動日趨劇烈,利益多元化、自主化是當前和未來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如果一個社會的成員都肆無忌憚、毫無組織性地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爲追逐目標,必然會陷入無序、盲目的狀况。要推進社會健康運行,應當樹立一定的價值整合原則,引導人們在追逐自身價值目標是對某些行爲進行適當的約束和限制。而民族精神就具有這樣一種利益整合功能,把民族的共同的價值目標和個人追求目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實現個體目標的同時實現民族利益的最大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武漢人、湖北人和其他地方的群體之間在利益訴求方面是存在較大差异的,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方面也不盡相同,但在“全國一盤棋”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前,不同群體自覺服從中央的統一部署,按部就班地發揮好自身的角色功用,爲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應有貢獻。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鬥争中構建的“最大公約數”,進一步增强了中華民族的整合力。

  (二)提昇民族凝聚力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想要生存下來,都必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如果一個民族缺乏凝聚力,早晚都會分崩離析,最後消失在歷史的洪流當中。而在一個民族的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遭受這樣或那樣的磨難,或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機,或外敵入侵,但在一個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面前,這些挑戰都是可以攻克的。中華民族多灾多難,但没有被嚇倒。一旦灾難到來,中華兒女總能團結一致,共克時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中華民族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上百支醫療隊奔赴疫情一綫,4萬多醫護人員馳援荆楚大地,海内外華人紛紛提供防疫物資援助,進一步鍛造了中華民族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的民族品格,進一步提昇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三)强化民族戰斗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争、總體戰、阻擊戰。戰斗力的强弱,事關這一戰争、戰役的成敗。戰鬥打響後,武漢决然封城,全國緊急動員,彰顯了巨大的組織力和戰斗力。人民解放軍和各地醫療隊迅速集結奔赴一綫,向疫魔插入一把把“尖刀”;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方艙醫院拔地而起,爲阻擊疫魔築起了一座座 “堡壘”;科技人員和時間賽跑研發出核酸檢測試劑盒,爲揪出疫魔提供了一面面“照妖鏡”;5G、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協同辦公等前沿技術的應用,爲戰勝疫魔提供了重要“武器”;無數基層工作者夜以繼日的盡職堅守,爲攔截疫魔構建起一道道“防綫”。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鬥争中展現出的精神風貌,進一步强化了中國民族的戰斗力。

  三、助推民族復興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偉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淬煉於疫情鬥争的抗疫精神,發揮着强大的助推作用。

  (一)激發民族復興不撓鬥志

  中華民族的發展,源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精神和偉大奮鬥精神。正是這種善於創造和敢於奮鬥的民族禀賦,鑄就了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新的偉大征程,必定會遇到各種新問題和新挑戰。正如習近平强調的那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絶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①。在疫情鬥争中,偉大的中國人民迫切需要中國人民繼續發揚偉大創造精神和偉大奮鬥精神,不滿足於尋常做法,不因循守舊,針對新問題,尋找新方法,探索新機制,研究新疫苗,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階段性勝利,必將進一步激發中華民族加快民族復興的鬥志。

  (二)匯聚民族復興强大合力

  偉大團結精神是中華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强大精神紐帶。從“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檏素意識,到“能用衆力,則無敵於天下”的古賢箴言,從“五方之民共天下”的大一統觀念到“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偉大團結精神貫穿於中華民族的繁衍進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生命奇迹,爲人類抗擊疫情積累了寶貴經驗。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要進一步弘揚這種家國一體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大限度地集中全黨全國全社會的智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積極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形成實現民族復興的强大合力。

  (三)提供民族復興精神動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幾代中華兒女的夙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實現,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民族精神不是静止固化的,而是動態發展的。時代每前進一步,都會增添民族精神新的内涵;民族每遭受一次灾難,都會磨礪民族精神新的品格。不管是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還是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精神,抑或航空航天精神、抗擊洪水精神、抗擊非典精神等改革開放精神,都是經過艱難險阻鍛造的民族精神重要内涵。新冠肺炎疫情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一次新的挑戰。源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争的抗疫精神,是這個時代偉大民族精神新的表達,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百花園中耀眼的一朵,將進一步營造民族復興的精神家園,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應對重大挑戰、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風險提供精神動力。

  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繁衍的精神紐帶和不竭動力。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盡坎坷而不倒、飽受苦難而輝煌,關鍵在於民族精神激發的堅韌和底氣。民族精神一方面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動力支持,同時自身從中得到鎚煉和昇華。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民族精神將持續發揮出耀眼的光芒。

  主要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9-09.

  [2]範英等.精神文明學論綱[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

  [3]範英等.當代中華凝聚力(上下册)[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

  [4]範英等.文化强國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