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章 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

  在這場同新冠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争、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命運與共的偉大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擔當,①充分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進一步豐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大力弘揚命運與共精神,必將爲推進全球最終戰勝疫情、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動力。

  第一節 命運與共精神的科學内涵

  命運與共精神有着極其豐富的科學内涵。作爲人類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嚴密的理論邏輯;作爲當代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厚重的歷史邏輯;作爲偉大抗疫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光彩的實踐邏輯。命運與共精神,就是人類精神、當代中國精神和偉大抗疫精神的辯證統一,就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

  一、命運與共精神的理論邏輯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不可能斷絶與其他人的任何聯繫而孤立地存在,不可能徹底離開他必須立足於其之上的自然界,不可能完全脱離於他必須生活在其中的現實生活世界;人,因爲擁有他人,擁有社會,擁有自然而獲得人的意義、人的生活,展現人的價值。所以説,命運與共是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够存在、之所以能够發展、之所以能够形成厚重的人的歷史的内在必然。命運與共精神,是人類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人與他人共存

  人的存在的現實性,决定了他不能真正孤立地存在,他必須依賴、依附於其他人而獲得存在的形式與内容,通過他人而認識自己,確定自己,證實自己的現實性存在,獲得自己的歷史性價值。人需要他者作爲對象,同時又被需要成爲他者的對象。當你把他者作爲對象時,你就是相對於對象的主體,你以主體的姿態去認識對象、把握對象,甚至改造對象。當你成爲他者對象時,你就是相對於對象的客體,以客體的站位被認識、被把握,甚至被改造。而這實際上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是同時進行的兩個方向交錯的辯證的現實運動過程。這個過程之所以能够實現,就在於當你把他者作爲對象時,你正被他者作爲對象,同樣,當他者把你作爲對象時,他者也正是你的對象。只有當這兩個方向不同的過程順利進行時,他者才能成爲你的對象,你也才能成爲他的對象。也就是説,這個過程是雙向發生的,是雙向生成的,僅有一個方向,都不能成爲對方的對象。這種你與他者共存的對象性關係,决定了你只有與他者共存,你才能獲得現實的存在性,而他者,也只有與你共存,才能成爲有别於你的現實的存在者。你與他者是共同生成的,是同時生成的。這個生成的過程及其演進,就搆成了你與他者現實的命運。你與他者的命運並不是先天注定的,而是在後天在不同時期由多種復雜因素參加進來形成綜合力量的運動所搆成的。“個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設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現實聯繫和觀念聯繫的全面性。”①真正具有先天意義的,是你與他者的命運必須與共,只有與共才有命運,只有積極有效的與共,才會有真正有價值的命運。正因爲有了一個又一個你與他者的與共,才形成了人類,才有了人類的命運;没有了一個又一個你與他者的與共,便没有了建立在與共基礎上的人類,更談不上所謂的人類命運。這就在最一般的意義上,决定了人與人的命運是在人與人的對象性互動過程中共生共存的,共始共終的。

  (二)人與社會共建

  人之所以爲人,之所以能組成人的社會、人的世界,之所以能創造並延續人的歷史,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人在人的社會中生存,又在人的社會生存過程中創造人的社會,使人的社會具有了延綿不斷的歷史性特徵,從而使每個人既是社會的創造物,又是社會的創造者;既是社會的主體,又是社會的對象性存在。這樣的特點,就决定了每一個人都是具體的人,都是具體生活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又是創造一定具體社會關係的人。任何脱離具體社會關係的人,都不可能是具有社會性特徵的人。正如亞裏士多德所説,每一個孤獨的人,要麽是天使,要麽是魔鬼。任何現實的人都是生活在具體的社會環境中,被社會系統所塑造,同時又在社會系統中做出自己或大或小的貢獻。如果他要完全離開社會系統,不能融入社會系統,那他就不可能被這社會系統所接受,也不可能成爲社會系統運演的現實力量。他要交流,他有思想,他有心理活動;他要生存,他要生活資料,他需要健康維護;他有情感,他需要家庭,他要養育孩子;如此等等的社會性活動,都是他作爲社會一分子的具體存在特徵。他要實現這些活動,展現自己的社會性存在,就不可能離開他人、離開家庭、離開社會的支持幫助,同樣,他人也需要他的支持幫助。人們通過生産活動謀取自己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資料,在生産活動中,“生産者也改變着,煉出新的品質,通過生産而發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①。人是社會的人,而社會是人的社會。人與人的互動,共建了人的社會;也正是在人與人共建的社會中,人與人才實現了現實的互動。社會是人活動的平臺、舞臺;一個又一個具體的人,就是在這個平臺、舞臺上表演的演員;一個又一個具體的人的活動,就是人在社會大舞臺上展現出來的精彩作品。人與人之間的現實區别,不僅體現在你在舞臺上展現出什麽樣的作品、作品的精彩程度如何,更在於你是如何與他人團結合作充分利用舞臺一起表演出什麽樣的精彩作品。也就是説,你的社會性存在價值,取决於你在社會系統中與他人的友好合作,取决於你將自己的命運與他人命運的連接程度、連接方式和實際的連接效果。另一方面,由一個又一個具體的人所組成的現實社會要實現協調和諧發展,同樣取决於人與人之間的命運連接程度、連接方式和實際的連接效果。所謂的社會文明,取决於人與人之間的命運連接。只有人與人之間真正做到、做好了命運與共,携手並進,社會才會有真正的文明,社會文明才會真正進步發展。這就在最一般的意義上,决定了人與人的命運是在社會系統中共建共享的,共始共終的。

  (三)人與自然共生

  人是在自然界漫長進化歷史中的産物。有一種假説,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遊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演化而來的。這種棘魚屬的原始鯊魚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内的所有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一書,闡明瞭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規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類的起源與性的選擇》一書,列舉許多證據説明人類是由已經滅絶的古猿演化而來的。1876年,恩格斯寫作了《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了勞動創造人類的科學理論,指出人類從動物狀態中脱離出來的根本原因是勞動,“人同其他動物的最後的本質的區别,……是勞動”①。勞動的最本質特徵,就是其無與倫比的社會性。人的偉大,正在於通過勞動,使其越來越遠離動物界,成爲創造社會文明的人類。勞動創造了人類,創造了人類社會,延綿了人類歷史。在勞動實踐中,人以人的社會性力量面對自然,開發利用自然,與自然互動,要努力成爲自然的主人;同時,人必須以人的自然性屬性面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相向而行,要努力成爲真正意義上自然的一部分。陽光、空氣、水、土地、植物、動物,各種與人的社會性活動相關的自然資源,都是相對於人的社會性生活的在先存在、客觀存在、必然存在。在自然界面前,單個人的力量極其渺小,微不足道;只有充分發揮人的社會性屬性,並在社會性的基礎上很好地利用自然界的自然屬性,才能在自然界中構建人的生活,形成人的社會,創造人的歷史。如果人與人之間不能够很好發揮人作爲人的社會性的本質屬性,過分凸顯自己的個體性、單純性,其結果只能在自然界面前顯得更加渺小,無能爲力,甚至無法生存。

  不僅如此,人還必須遵照自然的規律實現自己的社會性生存和生活,違背了自然規律,膨脹了人的私慾,過度開採、消耗、污染自然,其結果只會意味着死亡和消失,不僅是自己命運的消亡,必然還會影響其他人命運的正常演進。比如地球的自轉又公轉,月球的環繞地球運行,形成了我們人類社會所稱的年與月、日與夜,而正是在長期的順應自然、遵從自然規律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形成了自己的作息規律、勞動規律,從而推動人類社會不斷發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有的人違背正常的作息規律、勞動規律,形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不僅損害了自己的健康,影響了家人的生活,還因爲减少了對社會應有的貢獻,消耗了社會的健康資源而影響了他人的命運。所以説,人與自然之間是一種共生關係,要創造、維持和推進這種共生關係,人與人之間就必須合作,充分發揮社會性的特徵,以社會整體的力量與自然形成和諧共生關係,從而在偉大的自然面前,維護人的生存,維護人的尊嚴。這就在最一般的意義上,决定了人與人的命運是在人與自然的生態系統創造過程中共生共存的,共始共終的。

  二、命運與共精神的歷史邏輯

  命運與共精神,一直伴隨着人類精神的成長歷史,在人類文明提昇和人類社會形態更替的歷史中展現其内在邏輯。尤其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5000多年,中國人民以非凡的創造力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書寫了和衷共濟、命運與共的輝煌歷史。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共産黨人扛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旗,爲命運與共精神譜寫了壯麗的新篇。

  (一)和衷共濟的文化傳統

  中國人歷來抱有家國情懷,崇尚天下爲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强調和衷共濟、風雨同舟,尚和合、求大同;倡導守望相助、尊老愛幼;重視慎獨慎微、慎終如始,講求自由和自律統一、權利和責任統一。强調以“和”爲核心的共存、共有、共建、共享,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和”的歷史非常悠久,也是儒家所特别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和”字,從“口”,“禾”聲,其本意可以理解爲:人人都有飯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没有飯吃,天下就亂了。《中孚卦》説:“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周易·兑卦》初九爻辭爲“和兑,吉”,意思是和諧互助,大家都很愉悦吉祥。《尚書·堯典》説:“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帝堯能使自己的家族親密團結,又協調萬邦諸侯,天下也就友善和睦起來了。《禮記·中庸》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禮運》還提出了命運與共的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少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是謂大同。”

  孔子對“和”發揮得淋漓盡致。孔子在《論語·顔淵》中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强調做人做事都要顧及他人,而不可自以爲是,以自己爲中心,因爲,大家共處於一個集體中。在《論語·子路》中孔子説:“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調在矛盾調適和衝突化解中實現和諧。在《論語·學而篇》中孔子進一步提出“禮之用,和爲貴”,禮的目的是可以促進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和爲貴”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傳承影響久遠。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辯證地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爲和。”指出萬物背陰而向陽,但都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中形成新的和諧體。北宋張載在《正蒙·太和篇》中説:“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爲;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强調人們之間的矛盾衝突甚至讎恨,都可以通過“和”來化解。① 

  在5千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着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强調“家和萬事興”,講究“和氣致祥”“和氣生財”,追求“和衷共濟”“和平共處”,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600多年前,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隊一路七次下西洋直達非洲,歷時28年,足迹遍及36個國家和地區,但與100多年後血腥的歐洲海洋殖民歷史不同的是,鄭和一直是以和平的方式下西洋,爲世界各國的和平交流樹立了一個光輝榜樣。在當代世界大變局中,傳承和發展“和”的文化傳統,弘揚命運與共精神,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因爲,只有堅决反對單邊主義和霸凌主義,增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不斷促進各國人民之間加深彼此瞭解,人類才能不斷匯聚團結合作之力,應對全球挑戰,共創美好未來。

  (二)相互依存的世界歷史

  馬克思、恩格斯在其名著《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於日益完善的生産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成爲世界歷史。②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因此,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經成爲了鋭不可擋的時代潮流。任何國家的歷史,都成爲了世界歷史;任何國家的現實,都成爲了世界歷史的當下存在。只有秉持命運與共精神,才能共同應對人類的挑戰,攻克人類的敵人,維護人類的利益,促進人類的發展。

  比如,全球著名企業華爲公司。華爲創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致力於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爲世界提供最强算力,努力讓消費者在家居、辦公、出行等全場景獲得極致的個性化體驗。員工19.4萬人,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人口30多億。華爲終端全球月活躍用户已達5.7億+,全球註册開發者數量超過120萬。截至2019年底,華爲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85,000多件。可見,世界離不開華爲。但另一方面,華爲有92家核心供應商,其中中國廠商佔據32家(包含大陸22家,臺灣10家),而國外有60家,33家來自美國、11家來自日本有。可見,華爲也離不開世界。在抗擊疫情期間,華爲充分發揮新技術優勢,啓動全球抗疫行動,做出了重要貢獻。所以説,華爲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華爲與全世界,彼此依存,命運與共。

  特朗普總統執政時,盡力打壓以華爲爲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企圖要與中國“脱鈎”,盡管怪招頻頻,但效果並不理想,華爲等科技企業依然在健康發展。事實表明,從硬件到軟件,從基礎科學到應用研發,中美兩國科技發展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彼此融合中不斷優化鞏固推進。美國保爾森基金會旗下“馬可·波羅”智庫2020年發佈報告顯示,美國科研機構近1/3的研究人員有中國教育背景,美國能够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全球領先地位,與來自中國的人才關係密切。顯而易見,中美科技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斷不得,也不會斷。 ①

  習近平形象地説: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逥避不了的。想人爲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産品流、産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②在這樣的世界背景中,誰想脱離大家,獨自發展,其結果只能是自取滅亡,只有相互團結,共進共退,才能勇敢面對、共同戰勝世界經濟大海中的汹涌波濤,只有高舉命運與共的偉大精神旗幟,才能共同推進人類命運健康發展。

  (三)休慼與共的人類命運

  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指出:没有哪個國家能够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没有哪個國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彼此不能分開;大家共處地球村,地球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家園,各國人民形成了命運共同體。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齊心協力應對挑戰,開展全球性協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① 

  2012年10月,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2013 年 3 月 23日,習近平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首次向世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倡議,呼吁國際社會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此後,習近平先後創造性地提出了“中非命運共同體”“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亞太命運共同體”“中拉命運共同體”等具體理念,以及中巴、中柬、中越等20餘個區域和雙邊命運共同體理念。2015年9月,習近平在聯合國總部發表題爲《携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明確指出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此後,習近平又提出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核安全命運共同體”等具體理念,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内容日臻豐富完善。2017年1月,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内瓦總部發表題爲《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系統闡述了中國爲何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構建一個什麽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怎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三大基本問題。國際社會普遍認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指引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劃時代意義。② 

  面對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顯得更加難能可貴。這場疫情再次説明,人類命運休慼與共,各國利益緊密相連,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無論是贏得全球抗疫最終勝利,還是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國際社會必須團結協作,共同應對危機考驗。各國要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弘揚伙伴精神,密切政策溝通和協調,全面深化抗疫國際合作,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争取盡早戰勝疫情,努力實現世界經濟强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③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發表了題爲《携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再次强調要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表示中方支持亞太經合組織加强疫苗、公共衛生、中小微企業等領域合作,助力抗疫合作和經濟復蘇。①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落地生根的偉大實踐。2013年秋,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至今已經得到了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體現了中國的國際擔當,是與世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的發展倡議和建設方案。中國跟沿綫國家的貿易、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中國製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受到愈來愈多沿綫國家的歡迎,沿綫國家的産品、服務、技術、資本也正在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這表明,“一帶一路”促進了沿綫國家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其中,積極響應和參與“一帶一路”的歐洲國家有20多個。據2021年2月12日央廣網消息,目前國内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百列的城市增加到30個,通達歐洲21個國家106個城市,覆蓋大部分中東歐國家,爲保障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中歐貿易發展、促進國際抗疫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②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意義和其所藴含的重要機遇。可以説,“一帶一路”走的是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互學互鑒的國與國之間交往新路,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在團結協作共同抗擊疫情的鬥争中,“一帶一路”戰略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命運與共精神的實踐邏輯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人民不怕犧牲,堅韌奉獻,團結協作,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命運與共精神的實踐邏輯;同時,中國同世界各國携手合作、共克時艱、責任擔當,爲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以實際行動幫助挽救了全球無數人的生命,詮釋了命運與共精神的偉大價值。

  (一)不怕犧牲

  2019年12月27日,武漢首先報告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3日開始,中國有關方面定期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及時主動通報疫情信息。截至2020年1月22日19時30分,全國已有26省(市、區)出現確診或疑似病例,各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爲473例,其中,湖北確診375例,死亡9例。當日,美國、日本、韓國各確診1例,泰國確診4例。值此疫情事關到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生命健康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黨中央采取了人類社會防控歷史上最嚴厲、最堅决、最有效的“壯士斷臂”的果斷措施。從2020年1月23日起,對具有1000萬以上人口的副省級中心城市武漢采取了“封城”措施,暫停武漢市道路水路客運班綫發班。2020年1月23日至29日,全國各省份陸續啓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級一級應急響應,發動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防疫行動,以遏制疫情蔓延,切斷了疫情向世界傳播的可能。作出這一决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氣,需要果敢的歷史擔當。習近平説:黨中央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爲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麽都可以豁得出來!”① 

  在這場極其嚴峻的偉大鬥争中,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强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争,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一個1000萬以上人口的副省級中心城市,從2020年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解封,76天的嚴格管控,整個城市的生産都處於停擺狀態,路上不見匆匆行人,都宅在家裏,都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直面肆虐的疫情,1000萬武漢人民忍受了巨大痛苦和壓力,做出了巨大犧牲。僅以武漢天河機場爲例。據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武漢天河機場已開通定期國内外客運航綫215條,可通達92個國内城市、26個國家和3個地區,每周進出港航班密度達554班,日均客流量7.44萬人次,其中國際(含地區)客流量8510人次。2020年1月23日封航,到9月16日起復航,時隔237天。要論損失和犧牲,當然巨大。但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黨中央和全國人民全力將疫情消滅在早期階段,全力將疫情消滅在國門之内,防止疫情向世界蔓延,承擔了泱泱大國的責任和擔當,踐行了習近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

  環視世界,有的國家采取所謂的“群體免疫”措施,放任自流,結果是疫情越來越嚴重,不得不回頭來采取嚴格的限制人群交流措施;有的國家在十分不情願的情况下采取所謂的“封城”措施,但由於不徹底、不堅决,没有達到預期效果,出現一波又一波的、越來越嚴重的疫情,不得不采取一次又一次的所謂“封城”措施。就其根由,就是害怕犧牲,害怕犧牲自己的所謂自由,害怕犧牲眼前的利益,害怕犧牲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對經濟和物質利益的考慮重於對民衆生命價值的重視,没有真正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没有爲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而“什麽都可以豁得出來”。我們深知:没有局部的犧牲就保護不了整體的利益,没有部分人的犧牲就保護不了大家的生命,没有暫時的犧牲就保证不了長久的發展;退一步是爲了進兩步,退一步就會海闊天空。但遺憾的是,不是每一個人、每個國家、每位領導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並真正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尖鋭地指出:“我們跟有些國家很大的一個區别,就是命最重要!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① 

  (二)堅韌奉獻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武漢和湖北人民不怕犧牲,積極開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主戰場。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統一指揮、統一組織領導下,全國人民風雨同舟、衆志成城,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用堅韌奉獻的行動築構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綫。

  廣大醫務工作者牢記黨和人民重托,白衣爲甲、逆行出征,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義無反顧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綫。54萬名湖北省和武漢市醫務人員同病毒短兵相接,率先打響了疫情防控遭遇戰。346支國家醫療隊、4.3萬多名醫務人員毅然奔赴前綫,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爲抗擊疫情付出了艱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貢獻,涌現了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爲代表的英雄群體,彰顯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贏得了黨和人民的崇高稱贊。

  與此同時,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海關關員、基層幹部、下沉幹部,都不辭辛苦,日夜值守崗位,爲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甘願犧牲奉獻;快遞小哥、環衛工人、道路運輸從業人員、新聞工作者、志願服務者等各行各業工作者,不懼風雨,敬業堅守,保证信息和物資暢通。全國各地的廣大民衆,都服從大局、扛起責任、衆志成城,自覺參與抗擊疫情的具體活動。在嚴重疫情面前,各行各業、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了堅韌奉獻的精神。習近平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説:“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① 

  令全世界廣爲稱贊的是,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中國積極主動同世界有關組織和各國携手合作、共克時艱,爲全球抗疫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文化。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時間公佈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同許多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開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動,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盡己所能爲國際社會提供資金、派出專家、運送防疫物資等,積極倡導疫苗研發和分配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以實際行動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命運與共偉大精神的大國擔當和人類情懷。

  (三)團結協作

  衡量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優越,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風險挑戰面前,能不能號令四面、組織八方共同應對,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積極有效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直至取得最後勝利。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對全世界、全人類都是一次嚴重危機和嚴峻考驗。面對這樣一場前所未知、突如其來、來勢汹汹的天灾疫情,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統攬全局、果斷决策,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協調,全國上下堅决貫徹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搆築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用衆志成城、堅韌不拔書寫了團結協作的宏偉抗疫史詩。

  中國的抗疫實踐表明,團結協作,統籌協調,是我們取得抗擊疫情重大戰略性成果的重要經驗,也是命運與共精神的閃光展現。我們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最優秀的人員、最急需的資源、最先進的設備千裏馳援,在最短時間内實現了醫療資源和物資供應從緊缺向動態平衡的跨越式提昇。在這場史無前例的鬥争實踐中,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體現了共産黨具有非凡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能够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能够充分發揮動員群衆、組織群衆、領導群衆的獨特優勢,積極有效應對重大風險挑戰。

  世界的抗疫實踐表明,面對來勢汹汹的新冠疫情,世界上没有哪一個國家能够獨善其身、置之度外。在這樣的緊要歷史時刻,世界各國一定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應對疫情,共同克服困難,共同維係發展。事實證明,拒絶共克時艱,單打獨鬥,只顧自己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甚至是非法利益,不僅戰勝不了疫情,克服不了困難,結果只會使疫情更加蔓延,使矛盾更加激烈,使困難叠加出現,不僅會對本國和本國人民造成傷害,而且會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傷害。只有世界各國携起手來,統籌協調,有效配合,推進國際聯防聯控,才能打贏全球疫情阻擊戰,戰勝新冠肺炎疫情這個人類的共同敵人。

  2021年2月22日,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2817萬例,累計死亡病例正式超過50萬例。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説,政治分歧是導致美國新冠死亡人數“令人震驚”的重要原因。美國因政治分歧而分裂,戴口罩成了一種政治表態,而不是公共衛生措施。福奇説:“我認爲,這本不該發生。”①從2021年3月1日開始擔任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的奥孔喬·伊韋阿拉針對有關國家囤積疫苗表示,疫苗“民族主義”將拖延疫情結束的進程。如果貧窮國家的人群無法及時接種新冠疫苗,全球將蒙受9萬億美元潜在的經濟損失,而且其中一半的經濟損失將由富裕國家承擔。只有所有人都安全了,才是真正的安全。②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經歷了一年來的風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③在這極其不平凡的2020年裏,習近平同國際上新老朋友進行了多次通話,出席了多場“雲會議”,談得最多的就是和衷共濟、團結抗疫,以真誠的態度、務實的措施,全力促進世界各國人民要携起手來,風雨同舟,争取早日驅散新冠疫情的陰霾,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夯實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第二節 命運與共精神的現實建構

  弘揚命運與共精神,重點是要在“共”字上做文章。要有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行動、共同的治理和共同的分享,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要本着命運與共的精神,努力建構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三位一體,相互促進,爲徹底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携手並進,共同努力,不獲全勝,决不收兵。

  一、大力建構健康共同體

  要弘揚命運與共精神,就要大力建構健康共同體。以健康中國戰略建設爲重點,全面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健康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國際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爲建設健康的人類家園、提昇人類的健康水平,貢獻中國方案,展現中國智慧,彰顯中國精神。

  (一)共同面對健康挑戰

  隨着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地可通過飛機、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輕鬆交往旅行以及開展貨物貿易,互聯互通,相互交融,但隨之而來的一些高度傳染性疾病,包括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西尼羅病毒以及埃博拉病毒和感染性病毒等傳染病,對全球乃至整個衛生基礎設施不健全的國家都搆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如果高度先進的、有傳染性的和耐藥性的疾病傳播到全球,這種影響可能是毁滅性的、全球性的,成爲全人類的公害。同時,隨着全球財富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們從貧困中走出來,但健康狀况反而令人堪憂。與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癌症,心臟病和精神疾病等等,越來越成爲全球疾病負擔最大的因素,成爲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疾病。艾滋病已經成爲全球性的疾病。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發佈的《2020全球艾滋病防治進展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約有170萬新發艾滋病感染者,69萬人死於艾滋病相關疾病;有近32萬名青少年兒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約有11萬名青少年兒童死於艾滋病;380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仍有1260萬人無法獲得拯救生命的治療。①盡管我們的社會有了進步,但有將近一半的人口無法進入厠所、使用清潔的水,還没有養成良好的衛生健康習慣,這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健康挑戰。2019年底發現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快變成了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至2021年2月底,感染人數超過了1.14億人,死亡超過了253.9萬人,對全球健康搆成最大挑戰。許多國家不得不采取“封城”等應急措施,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導致絶大多數國家經濟出現負增長。

  面對如此嚴峻的健康挑戰,全球各國必須共同承擔健康責任,並肩作戰,共克時艱。没有合作,就無法保证共同健康;没有真誠有效的合作,就無法戰勝共同的敵人。

  (二)共同建健康共同體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這是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執政理念的重要體現。2020年3月,習近平在向法國總統馬克龍致慰問電時首次提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倡議。習近平指出:中法同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共同負有守護全人類生命安全的重要責任。中方願同法方共同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支持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在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發揮核心作用,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2020年5月18日,在第73届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發表題爲《團結合作戰勝疫情 共同建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致辭。習近平呼吁各國團結合作戰勝疫情,提出了共同建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6點建議: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盡快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態勢,盡力阻止疫情跨境傳播;要發揮世衛組織領導作用,支持國際抗疫合作;要加大對非洲國家支持;要加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完善公共衛生安全治理體系;要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有序開展復工復産復學;要加强國際合作,這是各國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間正道。爲了表達中國的誠意,習近平還提出了中國將在兩年内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等5項舉措。①這就回答了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以及主要對策和舉措,充分顯示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推動建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堅定信心和實際行動,充分表達了中國作爲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情懷,充分彰顯了命運與共精神。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鬥争中,習近平從人類命運發展的歷史高度,以中國爲世界發展擔當責任的崇高情懷,創造性地提出了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理念,爲國際社會弘揚命運與共精神、共同戰勝疫情提供了正確的理論指導和價值遵循。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新倡議,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内涵,展現了中國對全世界各國人民平等的生命健康權等基本人權的尊重,增進了各國民衆的健康福祉,也是中國對推進全球多元和文明發展貢獻的最新中國方案。① 

  (三)共同促進健康合作

  在給比爾·蓋茨的回信中,習近平强調指出:“我一直講,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我也期待國際社會加强協調,爲維護人類健康福祉而一起努力。” ②

  國際社會抗擊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所取得的重要經驗,就是加强國際社會之間的團結合作。從中國參與全球健康治理的實踐中,我們充分認識到共同促進全球健康合作十分重要。我國與世衛組織積極磋商“一帶一路”衛生健康領域合作,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綫國家等重點合作伙伴開展合作,携手打造“健康絲綢之路”,促進我國及沿綫國家衛生事業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近年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爲維護各國人民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疫情還在世界蔓延,病毒不分國界,團結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全力挽救生命是全世界的當務之急。建構衛生健康共同體,反映了各國人民團結抗疫、同舟共濟的心聲,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將有力推動世界各國携手合作、戰勝疫情。中國在疫情防控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方面積極作爲,支持各國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體現了中方以負責任的態度和行動踐行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以實際行動堅定了各國戰勝疫情的信心,爲維護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二、大力建構安全共同體

  要弘揚命運與共精神,就要大力建構安全共同體。要以安全爲維護命運的保证,以安全爲發展的基礎,以共同安全、普遍安全,作爲彼此合作、共創共贏的重要目標。

  (一)共同面對安全挑戰

  在當今復雜多變的世界,没有絶對安全的世外桃源,任何一國的安全,都離不開周邊和世界的安全。一國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國不安全之上,因爲,别國面臨的危險和威脅,也可能正成爲本國的現實挑戰,威脅本國的安全和發展。當前,世界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恐怖主義、網絡安全、新冠肺炎疫情、性病艾滋病等重大傳染性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與傳統安全熱點問題交織叠加,成爲影響國際安全和穩定的突出因素。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新冠肺炎疫情尤其給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增添了新的復雜因素。

  所以,要弘揚命運與共的精神,就要大力建構安全共同體,提高安全係數,爲推動各國命運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证。

  (二)共同建安全共同體

  2018年6月10日,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習近平呼吁各方齊心協力建構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携手邁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2019年6月14日,在上合組織比什凱克峰會上,習近平進一步提出,要把上海合作組織打造成安危共擔的典範。

  2020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維護安全和穩定,建構安全共同體”①的重大倡議,指出我們要遵循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有效應對各類威脅和挑戰,營造良好地區安全環境;要堅定支持有關國家依法平穩推進重大國内政治議程,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堅决反對外部勢力以任何藉口干涉成員國内政;要深化團結互信,堅持通過對話和協商化解矛盾和分歧;要嚴防“三股勢力”借疫生亂,遏制毒品泛濫趨勢,打擊極端主義思想通過互聯網傳播,提昇成員國執法安全合作水平;要重視維護生物安全、數據安全、外空安全,積極開展溝通和對話;中方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旨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要用好“上海合作組織-阿富汗聯絡組”平臺,幫助阿富汗實現和平重建。

  習近平的重要講話,清晰的回答了構建安全共同體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目標,豐富了上合組織安全合作内涵,爲上合組織發展、也爲全球安全發展指引了共同行動方向。國際輿論普遍認爲,中國主張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三)共同促進安全合作

  安全穩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安全和穩定是國家發展的首要前提,關乎各國核心利益。各國之間携手建構安全共同體,弘揚命運與共精神,有利於不斷深化團結協作,有利於切實維護好得之不易的地區和國際穩定大局,爲地區和國際共同發展提供安全保障。比如,恐怖主義是人類公敵,反恐是各國共同義務,既要治標,更要治本,只有加强各國之間的團結協調,建立全球反恐統一戰綫,才能爲各國人民撑起安全傘,爲各國人民提昇安全感。習近平建構安全共同體的重大倡議,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發展極爲重要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三、大力建構發展共同體

  要弘揚命運與共精神,就要大力建構發展共同體。要以發展爲導向,以携手合作爲抓手,推動區域和世界實現新的發展。習近平强調指出: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我們要秉持創新、協調、緑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拓展務實合作空間,助力經濟復蘇、民生改善。① 

  (一)共同面對發展挑戰

  發展是解决國家興旺龢民族進步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所以説,發展是第一要務。當今世界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不確定性更大,風險挑戰也更加多樣。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生態環境危機、全球變暖、區域發展不平衡、局部衝突此起彼伏、生育率下降和老齡化加速等人口問題、民族矛盾和宗教文化衝突、毒品泛濫和艾滋病流行等等,都是全球性的問題,直接影響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和全面發展。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這些都是人類發展所面臨的共同挑戰。

  在當前全球疫情特别嚴重的時刻,發展是戰勝疫情的動力,也是戰勝疫情的保证。要在與疫情不懈鬥争和堅持發展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既不要因爲與疫情鬥争而中斷了發展,也不能因爲要急於發展而忽略了與疫情鬥争,顧此失彼,摇擺不定,最後反而傷害了發展,也不能够保障人民群衆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美洲、歐洲、亞洲等一大批國家,第一波疫情還没有徹底戰勝,就急於要發展經濟,放鬆了與疫情的鬥争,其結果反而適得其反,出現了更大規模的疫情反彈,教訓深刻。

  所以,要弘揚命運與共精神,就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一定要正確處理好發展與抗疫之間的辯證關係,一定要正確處理好本國發展、本國抗疫與世界發展、世界抗疫的辯證關係,牢固樹立發展共同體理念,站在發展共同體的高度來認識問題、思考對策、深入實踐。

  (二)共同建發展共同體

  世界各國經濟體利益交融,命運與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弘揚命運與共精神,以自身發展帶動他人發展,以協調聯動最大限度發揮各自優勢,傳導正能量,形成各經濟體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格局。

  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我們要秉持創新、協調、緑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拓展務實合作空間,助力經濟復蘇、民生改善。要挖掘新增長點,進一步促進地區和世界經濟發展繁榮。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伙伴關係已經成爲我們的共同財富。各國之間國情千差萬别,有分歧並不奇怪,關鍵是要堅持共謀發展這個公約數,發揚伙伴精神,協商處理分歧,探索解决共同挑戰。我們應該把人民福祉放在首位。世界上所有國家都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任何人都無權也不能阻擋發展中國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們應該致力於加强發展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脱貧困,抗擊疫情,讓所有國家的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這才是最大的公平,也是國際社會的道義責任。① 

  在亞太命運共同體中,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要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展戰略及歐亞經濟聯盟等區域合作倡議深入對接,加强互聯互通,促進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暢通區域經濟循環;要通過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和貨物運輸“緑色通道”,加快實現復工復産;要爲各國企業營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營商環境,擴大相互投資規模;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加强數字經濟、電子商務、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要堅持以人爲本,共同實施更多民生工程。中方將於明年在重慶舉行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産業論壇,爲各方開展創新合作搭建平臺;中方還支持設立本組織减貧聯合工作組,願同各方分享减貧成功經驗。① 

  全世界相互聯繫,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的發展。我們要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展戰略及歐亞經濟聯盟等區域合作倡議深入對接,這將促進成員國之間加强互聯互通,暢通區域經濟循環。各成員國應利用區位優勢,做好發展戰略對接,抓住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創造的巨大機遇,深化務實合作,共同發展繁榮。

  (三)共同促進發展合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秉持創新、協調、緑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精準扶貧方略,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脱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絶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册的人間奇迹!接下來的發展目標,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讓廣大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中國發展了,但不會驕傲自滿;中國進步了,更不會關上對外開放、加强全球合作的大門。2020年9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吸引了148個國家和地區的2.2萬家企業和機構綫上綫下參展參會。11月4日,第三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吸引了來自124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展,展覽面積進一步擴大,成交額進一步提昇,達到726.2億美元,比上届增長2.1%,②充分展示了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争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和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的决心。據《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0年,全年國内生産總值達10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7%。①經濟恢復走在世界前列,走出了一條令世界驚嘆的V型曲綫,成爲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力量,顯示了中國的强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

  中國的發展也是全世界的發展,中國是推動全世界進步發展的重要力量。現在,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蔓延,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造成沉重打擊。各國要繼續加强合作,拓展務實合作空間,助力經濟復蘇、民生改善,挖掘新的增長點,推動全世界戰勝疫情、恢復常態、進入正軌,加速實現新的發展。只要我們堅持風雨同舟,弘揚命運與共精神,我們就能携手戰勝疫情,實現共同發展,創造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第三節 命運與共精神的實踐擔當

  在偉大的抗疫實踐中,中國政府和人民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旗幟,勇敢地承擔起中國作爲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實踐擔當,果斷决策,英勇奉獻,“始終堅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②,盡其所能向世界有關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立體、生動、全方位地展示了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命運與共精神。

  一、展現團結合作態度

  習近平强調,人類社會要持續進步,各國就應該堅持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佔。③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國際社會更要堅持團結合作,弘揚命運與共精神。

  (一)堅定團結合作信心

  弘揚命運與共精神,就要携手合作,而不是彼此孤立、各自爲政,甚至相互拆臺。在國際大家庭裏面,各國之間具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共同的敵人。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各國人民共同的敵人。任何國家都不能從别國的困難中謀取利益,從他國的動盪中收穫穩定。如果以鄰爲壑、隔岸觀火,别國的威脅遲早會變成自己的挑戰。一定要跳出小圈子,摒棄零和博弈思維,樹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贏理念,摒棄意識形態争論,跨越文明衝突陷阱。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够集中智慧和力量,迎接挑戰,戰勝病毒,維護各國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事實證明,拒絶携手合作,自以爲聰明,自高自大,不把别人當朋友,總以一種鄰人亡斧的心態懷疑别人,其結果非但没有維護好自己的健康利益,反而會讓自己的健康利益受到更大的傷害,同時還會殃及他國人民,害己害人,得不償失。

  習近平在主持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時强調,要直面疫情挑戰,堅定共克時艱的合作信心。加强聯防聯控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經驗交流,探討開展傳統醫藥合作,提昇衛生醫療合作水平,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①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認識到了加强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認爲中俄疫苗是打贏抗擊新冠疫情“世界大戰”所必需的,“我們必須與中國和俄羅斯合作”。② 

  (二)分享重要疫情信息

  針對外媒記者關於中國是否未及時向世衛組織通報疫情的提問,世衛組織官員表示,疫情發生後,中國相關機構立即與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聯繫,並第一時間向世衛組織證實了信息。③此後又第一時間分享了基因組序列信息,還第一時間分享了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

  清晰的時間綫是對各種疑問、刁難的最好問答。2019年12月27日,武漢市報告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成立了疫情應對處置領導小組。1月3日開始,中國就定期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及時主動通報疫情信息。1月9日,中國將病原學鑒定取得的初步進展分享給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稱這是一項顯著成就。1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中國共享了基因組序列結果,使更多國家能够快速診斷患者。1月23日,中國武漢“封城”。1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到北京訪問。習近平在會見他時指出:中國政府始終本着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國内外發佈疫情信息,中方願意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地區和全球的公共衛生安全。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佈,新冠肺炎疫情搆成爲“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三)支持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48年6月正式成立,是聯合國下屬的、國際上最大的政府間衛生組織。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政府在全世界高高揚起命運與共的偉大精神旗幟,與世界衛生組織及時聯繫,密切配合,用實際行動支持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在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發揮核心作用,在應對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鬥争中發揮組織領導作用,呼吁全世界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最爲緊迫的全球衛生挑戰。2020年3月,中方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4月又向世衛組織捐款3000萬美元,兩批共5000萬美元。同時還積極協助世衛組織在中國采購個人防護用品和建立物資儲備庫。

  但美國的特朗普政府却在關鍵時刻正式開始了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組織程序,還拖欠2億美元會費,嚴重打擊了全世界抗擊疫情的信心,嚴重干擾了全世界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2021年2月,美國的拜登政府稱美方將重返世界衛生組織,但要求世衛組織堅持美方認定的“最高標準”,還要求各國保持透明度,采取有力措施。同時,聲明對世衛組織正在進行的相關工作表示質疑。中方歡迎美方重返世界衛生組織,但强調指出,世衛組織不是游樂場。希望美方能以最高標準自律,切實展現嚴肅、認真、透明和負責任的態度,承擔起相應責任,以實際行動支持世衛組織工作,爲國際抗疫合作作出應有貢獻。世人將拭目以待。① 

  二、樹立責任擔當精神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是一次嚴峻考驗。各國利益休慼相關,命運緊密相連。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應對,無論大國、强國、富國,還是小國、弱國、窮國,都承擔着全球發展的責任,都要對人類命運和發展前途負起責任,真正樹立責任擔當精神。  

  (一)確立“國之大者”站位

  對人類長遠未來,各國都承擔着一份責任,都要弘揚命運與共精神。大國、發達國家承擔的道義責任,應該要更大一些。因爲大國關係事關全球戰略穩定,大國肩上都承擔着特殊責任。大國要有“國之大者”的格局,大國就要有大國的樣子。大國、發達國家,在全球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影響力,在全球利益分配上站有優先地位,往往成爲全球利益的最多最大受益者。面對深刻影響全球發展的重大疫情,大國、發達國家就要拿出自己的氣派,直面疫情,勇敢坦然地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包括領導責任、組織責任、支援幫助的責任,而不是當縮頭烏龜,還有鴕鳥心態,東躲西藏,推卸責任,甚至給真正的責任擔當者抹黑。尤其是遇到了困難,不要埋怨别人,不要指責他人,也不要放棄信心,不要逃避責任,而是要一起來團結合作戰勝困難。團結就是力量。事實證明,將疫情政治化、污名化,搞“甩鍋”、推責任,干擾的是全球合作抗疫大局。我們弘揚命運與共精神,就是要“推動以團結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見,掃除‘政治病毒’,凝聚起各國携手抗疫的最大合力”。①俄羅斯總統普京説:中國向全世界證明,新冠病毒是可以被戰勝的。“中國的抗疫成就,確實非常卓著和有目共睹。這是值得其他國家傚仿的典範。”②  

  (二)提出系列合作倡議

  面對全球日益嚴重的新冠疫情,我國始終同國際社會保持及時聯繫,開展多層次交流合作,加强高層廣泛溝通,主動提出並積極響應一系列全球合作倡議,爲全球抗疫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中國力量,充分發揚了命運與共精神,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自覺擔當。

  在第73届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發表致辭,向全世界鄭重提出了中國支持全球抗疫的6點建議並作出5大承諾。6點建議包括:全力搞好疫情防控、發揮世界衛生組織作用、加大對非洲國家支持力度、加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加强國際合作。5項重大舉措包括:在兩年内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與聯合國合作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爲全球公共産品、同20國集團成員一道落實“暫緩最窮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等。① 

  一直以來,我國同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等國際組織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已經加入了世衛組織“全球合作加速開發、生産、公平獲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議和“團結計劃”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我國還加入了“新冠疫苗實施計劃”,承諾提供1000萬劑國産疫苗,用於滿足發展中國家的急需,同時帶動更多有能力的國家支持“實施計劃”,爲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中國貢獻。

  我國積極參與並落實20國集團“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還倡議”,在2020年6月初就已經宣佈77個有關發展中國家暫停債務償還,幫助這些國家集中力量抗擊疫情,渡過難關。我國進一步加大援助非洲抗擊疫情的力度,繼續向50多個非洲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幫助,包括援助急需的醫療物資,多形式開展醫療技術合作,繼續派遣更多醫療專家組和工作組,幫助非洲國家提昇疫情防控的技術能力和綜合水平。我國倡議召開傳統醫藥研討會,分享中醫中藥在中國抗擊疫情實踐中的經驗,探索傳統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積極作用。我國還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歡迎各方積極參與,展現出了推動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的大國擔當。

  (三)開展病毒溯源調研

  面對新冠疫情對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重威脅,最爲重要的是團結合作,發揚命運與共精神,但遺憾的是,個别國家無視中國的努力,自私自利,“甩鍋”推責,堅持偏見和傲慢,不斷操作污名化和政治化手段,掩人耳目,擾亂國際視聽,還組織濫訴,提出無理的索賠要求。中國對此表示堅决反對。同時,我們胸襟坦盪,積極配合世界衛生組織開展病毒溯源的科學調研工作,讓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基於事實和證據作出科學結論。

  2020年2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牽頭成立的新型冠狀病毒國際專家組先遣隊扺達中國。2月16日開始,由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德國、日本、韓國、尼日利亞、俄羅斯、新加坡和美國等25名專家組成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專家考察組,利用9天時間,與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相關成員單位舉行座談,赴北京、成都、廣州、深圳和武漢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全方位、深入瞭解全國和相關省市疫情形勢、防控措施、醫療救治、社區(農村)防控、科研攻關等情况。聯合專家考察組2月24日在京舉行新聞發佈會,認爲中國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在减緩疫情擴散蔓延,阻斷病毒的人際傳播方面取得明顯效果,已經避免或至少推遲了數十萬新冠肺炎病例。爲各國采取積極的防控措施争取了寶貴的時間,也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①鐘南山院士曾指出:武漢封城76天,1824個小時,换來中國至少减少感染70萬人!② 

  雖然結論已經很清楚了,但是隨着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尤其是一些西方大國防控不力,疫情日益嚴重。爲了推卸責任,轉嫁矛盾,他們更加猖狂,肆無忌憚指責中國,干擾國際社會共同抗疫。爲指導全球疫情防控,預防未來大流行病的發生,中國積極支持世界衛生組織開展新冠病毒全球溯源工作。按照中國與世衛組織2020年7月商定的工作任務書(TOR),世衛組織派出國際專家組2021年1月14日扺達武漢,與中方專家組成聯合專家組,並分爲流行病學、分子溯源、動物與環境三個小組,共同開展全球溯源中國部分工作。聯合專家組共同研究了大量的疫情相關數據資料,現場考察了包括金銀潭醫院、華南海鮮市場、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内的9家單位,與醫務人員、實驗室人員、科研人員、市場管理人員及商户、社區工作者、康復患者、犧牲醫務人員家屬、居民等進行廣泛交流,不斷凝聚科學共識。聯合專家組2月9日在武漢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指出:華南海鮮市場只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其中一個暴發點,並不是發源地;認爲新冠病毒“比較可能”是經中間宿主引入人類,也“可能”是直接傳播或者通過冷鏈食品引入人類,“極不可能”是通過武漢的實驗室引入人類。③ 

  但令人驚訝的是,2021年2月12日,《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開始炒作起“中國阻撓調查”“中國拒絶分享數據”等論調。然而報導發出後,文章中援引的多位專家却陸續發文闢謡,稱“我們説的話被嚴重扭曲”,指出“我感到中國同行們坦率並值得信任”,指責《紐約時報》的行爲“太無耻”。①2月13日,美國官員公然提出質疑,並呼吁中方公佈疫情早期數據。2月14日,英國官員對能否得到所有需要的全部數據表達了所謂“擔憂”。美媒記者逼問世衛官員“中方對最終報告的話語權”。2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舉行新冠肺炎疫情例行發佈會,披露此次調查專家組中有10人分别來自10個機構,代表10個不同國家,從而進一步重申了調查的權威性、獨立性。

  對於美方等的不斷抹黑,我國給予强烈反擊,指出有不少綫索、報導和研究表明,疫情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已在世界多地多點出現,其中就有關於新冠病毒在美國出現的時間可能早於美國官方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時間的報導;表示中方將繼續堅持開放、透明的態度,同世衛組織就全球病毒溯源保持密切溝通合作。

  三、提供力所能及援助

  作爲最早控制住疫情的人口大國,中國一直高揚命運與共精神,從分享實踐經驗、援助防疫物資、加强疫苗合作等多方面,積極向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一)真誠分享實踐經驗

  中國是最先暴發疫情的國家,也是最先取得抗擊疫情重大戰略成果、實現經濟正向增長的國家。我們秉持命運與共理念,肩負大國擔當,對嚴重疫情給各國人民帶來的苦難感同身受,所以,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第一時間公佈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截止到2020年5月,就已經先後同許多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開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動70多次;匯編診療和防控方案並翻譯成3種語言,分享給全球18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參照使用;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舉辦“新冠肺炎防治中國經驗國際通報會”;開設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並向所有國家開放。②至2020年3月3日,我國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被多個國家借鑒和采用。8月19日,在總結前期新冠肺炎診療經驗的基礎上,又修訂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持續不斷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重大疫情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受到廣泛好評。

  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到2020年8月,我國已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指導長期派駐在56個國家的援外醫療隊,協助駐在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幫助他們提昇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在一綫指導救治的同時,始終堅守在國際醫學研究一綫,第一時間分享中國的抗疫做法經驗。截至2020年6月,他與10餘個國家和地區醫學同行進行了30多場連綫。他認爲,傳染病是没有國界的。只要有一個國家不作干預,全球新冠疫情就不會消失。鐘南山表示,要加强和國外的溝通,中國的經驗能够讓其他國家少走一些彎路。要相互支持。他提出:人的生命,就是最大的人權。① 

  (二)全力提供防疫物資

  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况下,我們仍然盡己所能爲國際社會提供防疫物資援助,彰顯了命運與共的偉大精神。

  疫情發生以來,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我們發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携手各方一道加强國際抗疫的合作。我們充分發揮了率先全面復工復産、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的優勢,在滿足國内疫情防控需求的同時,對全球大多數國家或地區出口了疫情防控物資,有力支援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據海關的數據,2020年3月至12月底,全國海關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4385億元。其中,出口口罩2242億只,價值3400億元,相當於爲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了近40個口罩;出口防護服23.1億件,包括醫用防護服7.73億件;護目鏡2.89億副,外科手套29.2億雙;呼吸機27.1萬臺,其中無創呼吸機21.2萬臺;病員監護儀66.3萬臺,紅外測温儀1.19億件,病毒檢測試劑盒10.8億人份。② 

  美國是全球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我們盡己所能向美國人民抗疫提供支持和幫助。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對美國出口醫藥材及藥品增長30.7%。據有關部門的初步統計,從2020年3月1日到2021年1月10日,通過出口和捐助等渠道,我國已經向美方累計提供了口罩約超過420億只,手套9億多雙,防護服7.8億套,護目鏡5066萬副,呼吸機15648臺,另外還有創呼吸機257臺。另外,我國國内的有關省市和友好的團體、民間機構、企業等也向美方捐贈了不少各類醫療物資。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接着指出:當前疫情仍在蔓延,我們也注意到美國國内疫情的這種嚴峻的形勢,我們想只有當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戰勝了疫情,人類才算真正徹底戰勝了疫情。中方願意繼續同包括美國在内的各國一道加强合作,我們也願意爲美國抗疫,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① 

  (三)積極開展疫苗合作

  疫苗是扺禦新冠病毒的有力武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充分發揮科學家的智慧,第一時間布局了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條技術路綫,規範有序開展疫苗研發工作,加班加點,只争朝夕,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賽跑。同時高度重視疫苗研發的國際合作,在多個國家開展疫苗試驗。推動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建設,通過綫上綫下相結合方式,推進金磚五國疫苗聯合研發和試驗、合作建廠、授權生産、標準互認等工作。實踐證明,“合作抗疫是金磚國家積極合作精神的一個絶佳體現。”②  

  中國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信守承諾,向世界提供安全、有效、高質量的全球公共産品,爲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自己的貢獻,充分體現了大國擔當,以實際行動堅定了各國戰勝疫情的信心,充分展現了命運與共精神的超强魅力。

  中國目前已經附條件上市了四款新冠疫苗,其中三款滅活疫苗,一款腺病毒載體疫苗。截至2021年2月26日,國際上已有幾十個國家認可中國疫苗在當地使用,中方目前已經或正在向53個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已經和正向27個國家出口疫苗。目前,已經有至少8位外國國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腦已經公開接種了中國疫苗,這是對中國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投下的信任票。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發達國家争先恐後搶購囤積疫苗。美國疫苗分配不均,“種族歧視”“富人插隊”“疫苗旅行”亂象叢生。占世界人口16%的富裕國家購買了全球70%的疫苗,有近130個國家的25億人尚未獲得任何一劑疫苗。值得指出的是,中國開展新冠疫苗國際合作,以實際行動促進疫苗公平分配,從不謀求任何地緣政治目標,從不盤算獲取任何經濟利益,也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2月1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出席聯合國安理會新冠疫苗問題部長級公開會時表示:“我們想得最多的,就是讓疫苗成爲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産品,真正成爲‘人民的疫苗’。”①中國對全人類負責任的做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有外媒指出,中國可以藉助其疫苗變成全球“確保公平獲得疫苗”的領導者,縮小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這無疑也會提昇中國在這些國家心目中的形象地位。② 

  雖然全球已經開展注射疫苗,但依舊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全世界已經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异病毒。目前,在巴西、英國、南非等地發現的新冠病毒變异株在歐洲多國持續蔓延傳播。在法國,感染在英國發現的變异毒株的病例已達到全部確診病例的53%。③印度研究人員從印度國内收集的病例樣本中,發現了7684種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變异。④這就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或將成爲全球或局部地區長期流行的傳染性疾病,我們要有與新冠疫情做長期鬥争的思想準備。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世界蔓延肆虐。到2021年3月1日,全球累計感染人數已經達到11466.32萬人,現有確診病例2562.23萬人,已經死亡253.89萬人。累計感染人數超過1000萬人的國家,有美國、印度和巴西。其中,美國累計感染人數2925.54萬人,死亡52.58萬人。累計感染人數超過200萬的國家還有:俄羅斯、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德國、哥倫比亞、阿根廷和墨西哥等10個國家。⑤ 

  本章是在前面論述的中國抗疫精神的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的基礎上,專就命運與共這一重點,分别對命運與共精神科學内涵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對這種精神現實建構的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對這種精神實踐擔當的團體合作態度、責任擔當精神和力所能及援助等,均作了初步的探討。這於我們準確認知中國抗疫精神的主體内涵及這一主體内涵的延伸有着極其關鍵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2020年6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習近平.在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2021年2月25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J].求是,2021(1).

  [6]習近平.團結合作戰勝疫情 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在第73届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的致辭(2020年5月18日,北京)[N].人民日報,2020-05-19(02).

  [7]習近平.携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發言(2020年11月20日)[N].人民日報,2020-11-21(02).

  [8]範英等.鐘南山精神研究[M].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6.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