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横溪下灣、溪頭村紅七軍宿營遺址

  横溪下灣村、溪頭村在乳源瑶族自治縣必背鎮西北,距必背鎮政府駐地9公里,即今横溪水庫。

  横溪原有下灣、上灣、溪頭、溪南、溪北、板泉等村莊,新中國成立後屬乳源縣大橋公社横溪大隊,1977年劃歸必背鎮管轄。2000年12月,國家在横溪所在地修建水庫,横溪所有村莊除板泉村外全部遷移。因此,這裏變成了水庫,名“横溪水庫”,有6600多畝水面。横溪除板泉村外,原有全部村莊遺址淹没在這茫茫水域之中。

  1931年,紅七軍700多官兵經過乳源瑶區時曾在下灣村、溪頭村宿營。

  1931年2月5日,紅七軍“血戰梅花”後的第三天,大部隊到達乳源楊溪渡口搶渡武江,鄧小平、李明瑞率領軍部、五十五團和五十八團的一個連過江後,被大批國民黨軍攔截,封鎖了渡口。張雲逸軍長率領未過江人員700餘人,回經必背的半崗嶺瑶寨。6日,經横溪東面的龍溝嶺進入横溪,在下灣、溪頭兩個村宿營休整。“在瑶胞鄧安德的向導下,冒雪行軍,向横溪前進。一路上遇到驚慌逃跑的瑶胞時,鄧安德就大聲向他們招手宣傳説:‘布丁倫好,布丁倫好!’(瑶語‘紅軍好’)。經過二三十裏的行軍,在早上7點多鐘,部隊到達了横溪的龍溝嶺進入下灣村。部隊在下灣村和溪頭村駐紮休息了兩天。”(《乳源革命歷史參考資料匯編》92—93頁,乳源瑶族自治縣檔案館、史志辦2015年8月編印)“一位瑶胞帶路,使我們順利通過瑶山哨口。”(《莫文驊回憶録》172頁,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是晚,張雲逸軍長會見了地下黨員、鐵龍頭村民張金泮,作出了從梅花戰場轉移到鐵龍頭村的400多傷病員中,能走動的人員全部跟隨部隊出發的决定。“適值紅七軍在楊溪武江河邊戰鬥没有渡河的部隊,由張雲逸軍長帶入瑶山,轉到大橋横溪的下灣村(下灣離鐵龍頭十多裏)。當晚鐵龍頭村張金泮等十多個群衆趕到下灣村拜訪張雲逸軍長後,張金泮又連夜趕回鐵龍頭,告訴紅七軍傷病員們有關張軍長和紅七軍的情况。於是,負傷較輕、還能走動的傷病員300多人,就在第二天離開了鐵龍頭村,去湖洞跟隨張雲逸軍長帶領的部隊繼續前進。”(《乳源革命歷史參考資料匯編》95頁,乳源瑶族自治縣檔案館、史志辦2015年8月編印)“第三天,張雲逸帶領没能渡河的五十八團等後續部隊,到大橋的拱(横)溪下灣村時,已有300多(梅花戰場轉移到鐵龍頭村的傷病員,鐵龍頭村與横溪下灣村相距五六公里)輕傷病人員經過醫治和休息治療之後,隨軍出發了,剩下40多名重傷病員。”(《谷子元紀念文集》050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紅七軍在下灣休息了兩天後,第三天早上,張軍長請來下灣村農民餘斌山作向導,帶領部隊由下灣經板泉去湖洞。與此同時,駐紮在乳源大橋鐵龍頭村的400多名傷病員,除走動不便的40多名重傷員留下當地隱蔽養傷外,其餘能走的都趕到湖洞跟隨張雲逸軍長的大部隊。”(《乳源革命歷史參考資料匯編》93頁,乳源瑶族自治縣檔案館、史志辦2015年8月編印)

  張雲逸軍長率領700多紅七軍戰士,在下灣、溪頭村休整兩天後,由下灣村民餘斌山作向導引路,經板泉村翻越寒古嶺到湖洞至羅家渡過武江。在鐵龍頭村的400多傷病員,除44名不便走動的重傷員外,300多能走動的人員,由張金泮派向導引路,經板泉村趕至湖洞跟上了大部隊。“……又經過了幾天的急行軍,在群衆的幫助下,在地方黨組織的指引下,我們終於在坪石順利地渡過了樂昌河。”(《回憶紅七軍》91頁,莫文驊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11月出版)

  横溪下灣村、溪頭村紅七軍宿營遺址和横溪水庫範圍的所有村莊遺址,今爲一片水澤,四面群山環抱,水中青峰倒影。水庫東邊,紅七軍當年走過的龍溝嶺巍然屹立;水庫西邊,可遠望紅七軍傷病員當年隱秘養傷的曲潭山青山永在。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