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6.應理解馬英九 馬須澄清獨台疑慮

  2010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筆者赴台灣觀察五都選舉,同時參加馬英九政府幕僚單位舉辦的學術研討與座談會,對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進行考察,此行給筆者思考台灣前途及兩岸關係前景留下許多深刻感受,最重要的一點印象是,台灣在馬英九政府執政兩年多後,台灣內部政局相對穩定,經濟改善,社會初現祥和氣氛,涉及兩岸關係部分,台灣大多數民眾支持馬英九執政當局改善及穩定兩岸關係,兩岸民眾之間的交流與交往愈來愈密切,兩岸互動的成果已成馬政府的政績,受到人民肯定,並對國民黨五都選舉起正面加分作用。 

  兩岸和平發展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重要實踐,不僅是大陸對台政策的基本面,同時也獲得馬英九政府及台灣民眾的高度認同,這種形勢與局面來之不易,值得兩岸政府及人民珍視與珍惜。雖然馬英九政府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方面與大陸當局有共識,但大陸一些官方人士、學界以至民眾對馬政府未來的政治走向仍有一定疑慮,擔心馬英九為了未來的選舉,為了爭取更多綠營的選票,在政治立場上也有可能逐步滑向主張台獨的綠色陣營,屆時不僅爭取不到綠營的選票,反而使支持國民黨的基本盤也出現鬆動,反而造成主張台獨的政客當選,更糟的是,兩岸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基本政治互信受到影響和衝擊,兩岸和平發展的努力邊將白忙乎一場。 

  對於台灣政局現狀,如果從戰略層面看,從客觀的國際大環境看,從島內的主流民意看,其實應該更自信一些,樂觀一些,不必太過急躁與悲觀,衹要大陸堅持和平發展的大方向,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與台灣進行協商時,牢牢堅持九二共識,假以時日,大陸對台政策的善意與誠意總會被台灣民眾感受到,兩岸通過和平發展,最終達致和平統一的目標,這種願望並不會落空。兩岸人民是兩岸關係的推動者,也將創造兩岸關係的歴史,達致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衹要馬政府不搞台獨,也不搞獨台,衹要馬政府繼續誠心誠意地推動兩岸關係往縱深發展,大陸方面就應給馬英九更多的時間、空間與戰略耐心,這對台灣內部政治力量盤整有利,對中國大陸抓緊時間進一步壯大實力有利,對中華民族未來的整體利益有利。 

  一、馬英九已走在兩岸關係發展正確道路上,應多給鼓勵 

  馬英九2008年在台灣執政後,兩岸由於基於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有了政治互信,兩岸進入了合作交流的新時期。這期間,馬英九本人多次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並主導及推動兩岸平等互利、合作雙贏的合作交流大格局,兩岸關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穫得兩岸各界及國際社會高度認可。馬團隊這兩年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可貴努力,應得到兩岸人民的讚賞,值得肯定及鼓勵。 

  1.台灣大多數人民認識到兩岸和平發展重要性及正確性,推動兩岸關係歷史性發展 

  筆者在台灣時,特地到台北縣石碇鄉進行基層考察,所接觸的基層民眾大多認可馬英九的內政及兩岸關係政策,認為馬英九政府認真給台灣人民做事,為台灣創造了和平、創造了經濟成長機會。筆者的一位友人家住鳥途窟村,這個村子多數人到台北市發展,村里剩下的老人居多,但多數老人都認為應支持能發展經濟、搞好民生的政黨及政治人物,不必再在意識形態上作惡意的爭鬥,錯過台灣的發展良機。這位友人自己支持藍營,姐姐支持綠營,母親支持藍營,父親支持綠營。由於十一月底選舉藍營推出能為百姓辦事的村代表,加上友人的母親在村里有名望,她力挺藍營村代表候選人,後來這名候選人順利當選,而友人的父親及姐姐本支持民進黨,但民進黨推出的人選“太爛”,也轉而認可藍營村代表。這名村代表高度肯定馬政府改善兩岸關係、改善台灣內部經濟的政策舉措,樸素地期待兩岸人民能有更多交流,增加彼此互信與感情。 

  這一例子說明台灣基層的選舉並沒有太多的統獨爭拗,台灣基層民眾衹要政府好好引導,必然是兩岸關係前進的動力與助力。 

  2.台灣經濟好轉,台灣民眾開始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 

  馬英九團隊執政兩年多,由於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兩岸經濟往來日益密切,大陸遊客赴台旅遊絡繹不絕,台灣整體經濟正在好轉,經濟增長率上升,股市上揚。而景氣改善的不僅是在台北、台中等都會城市,在一些偏遠及山區地區也感受得到。民進黨執政時期,筆者曾到台灣中部的彰化縣參觀,重點看鹿港鎮及大甲鎮,那時經濟不景氣,街上商舖酒樓關門的居多,連小吃攤也少人光顧,海外遊客更少得可憐,一片愁雲慘霧。這次去鹿港老街及大甲鎮瀾宮一游,看到的是一片興旺的景象,兩個地方均是人擠人,遊客如織,大陸遊客也很多,本地人也敢大膽消費,店舖商家生意好做,見到的很多台灣普通市民,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這種情景與民進黨執政時期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別。 

  由於台灣開放大陸遊客赴台旅遊,2011年即將開放大陸遊客台灣自由行,台灣市面增加了人氣,也帶旺了市場,加上兩岸簽署了ECFA,兩岸經濟進一步加深合作,給台灣帶來了無限商機,台灣民眾已逐漸開始分享兩岸關係好轉所帶來的好處與紅利。 

  3.馬政府繼續堅持對大陸開放路線,台灣社會將更穩定 

  未來兩年是馬英九第一屆領導人任內最後兩年,也是關鍵的兩年,由於馬英九有可能尋求連任,他務必在改善台灣經濟,穩定兩岸,創造有利外部環境方面做更多的事,台灣多數民眾還是希望能保持台灣的競爭力,以台灣的軟實力和先進科技,創造出台灣經濟更好的明天。 

  為此,可以相信,馬英九為了自已能繼續連任,為了國民黨能在台灣繼續執政,在兩岸關係方面,一定會延續現有開放政策,行穩致遠,尤其在兩岸經濟合作層面,希望有更大的發展興收穫。 

  二、大陸方面對馬政府施政要有同情心、同理心、包容心 

  大陸目前對台政策的基本出發點,是儘最大可能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而要做到這一點,一要靠大陸的實力、自信心,掌握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導權;二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寄希望於兩岸人民;三還要寄希望於台灣當局。目前在台灣掌權的馬英九及他團隊中的多數人,仍具有強烈中華民族情懷,值得高度期待。台灣又是民主政體,年年有選舉,有選舉包袱,台灣很多事都要以選舉因素來考量。因此,大陸方面對此應有充分了解和理解,給馬本人和他團隊的施政,多一點同情心,同理心,包容心;同樣地,馬英九及台灣方面也應學會易位思考,凡事多替對方著想,凡事多考慮大陸民眾的感受,多欣賞大陸近三十年發展的輝煌成就。 

  1.兩岸應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天,初現的和平、和解、和諧的局面,實在不容易,至於未來的政治走向,大陸方面現在可以大大方方地、明明白白地、毫不遮掩地向台灣當局與台灣人民說出來,就是兩岸最終將復歸統一,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那是兩岸長遠目標,也是兩岸人民未來必須共同面對、共同解決的嚴肅的課題。至於現階段則是兩岸和平發展,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條件。現階段,兩岸應該重視並堅持兩岸交往的基礎,即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有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共識,兩岸之間一切的事都好商量,都好辦。否則,兩岸關係就不穩定,台灣和平發展經濟的外部環境和條件就會受到影響。 

  2.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爭取馬英九下一任期談兩岸政治議題 

  12月23日馬英九接受“聯合晚報”專訪時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基石,如果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承認,將陷於不確定狀態;沒有這個東西,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是很大的問號。馬英九說的一點不錯,他非常明白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要性,而且希望在野的民進黨也能像他及國民黨一樣,認同九二共識,將台灣前途引向光明的一面。 

  有關兩岸何時進入政治協商,馬英九在專訪中說他也不排斥,但完全沒有時間表,經濟以外需要協商的議題,其實還有不少,與民生有關的議題,仍可讓兩岸談滿久的。可以看出,馬英九兩岸協商談判的部局,還是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民生後談棘手問題,這點,與大陸方面的規劃並沒有甚麼矛盾衝突之處,大陸國台辦也是主張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循序漸進、行穩致遠,不至於強人所難。 

  衹要馬英九能順利穫得下一屆連任,在島內出現較好政治氛圍之下,與大陸方面商談政治、軍事等重大議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關鍵是馬本人及他的團隊要儘早下政治決心,要事先作好前期規劃。 

  3.國際大環境對兩岸發展有利,兩岸應共同增強經濟實力 

  2012年台灣下一屆領導人選舉之前,兩岸應繼續尋求和平發展,並鞏固好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當今的國際政治經濟大環境,對兩岸和平發展有利,兩岸應共同抓住這個機會,兄弟攜手,分工合作,進一步發展經濟,壯大中華民族的整體實力。讓目前兩岸關係實現的歴史性轉折、突破性進展、呈現的良好局面能繼續延續下去,推動兩岸的大交流、大合作,使兩岸關係能沿著和平發展的道路不斷向前邁進。 

  三、馬英九政府應小心處理兩岸關係,注意不要偏離正確方向 

  未來兩年,是兩岸關係發展非常重要的兩年,也是馬英九政府非常關鍵的兩年,馬英九在未來的日子里,必須非常小心、妥善地處理好兩岸關係,才會對他2012年尋求連任帶來正面效應。 

  1.不要跟著民進黨走,不要落入台獨泥淖 

  外界對馬英九有一種擔憂,總是擔心他為了選舉,爭取中間選民,便會討好綠營民眾,“拿著香跟著民進黨拜”,有時還會上民進黨及台獨份子的圈套。此外,他政治性格不強悍,身段柔軟,有時容易左右搖擺,人雲亦雲,時常強調台灣第一,台灣主權、台灣利益優先等,外界難免擔心他有“偏安台灣”的“獨台”傾向。但是,籠統而言,馬英九至今仍主張遵守包含兩岸一中的“中華民國憲法”,該“憲法”並未偏廢,有時為了選舉或是迎合國際,說出一些非正式的自相矛盾的言論,也不必仔細追究。衹要認定他大方向是走對了,就必須與他打交道,期間出現的一些政治小偏差,也可透過管道,通通氣,儘量消除誤會與誤解。 

  但有一點,如果一切為了選舉,就不顧大陸民眾的感受,說出太過剌激大陸或衹有台獨人士才敢說的言論,與綠色比綠,與獨派比獨,就很難叫人正確解讀或完全包容了。 

  2.要有正確理論論述,不要讓下屬官員隨意發表不當信息,以免誤導輿論 

  台“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十二月六日在一次演講中,談到台灣人民的核心利益,舉出七個方面的內涵加以說明,即,1、民主;2、主權;3、安全;4、對兩岸關係未來的自由選擇權;5、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空間的權利;6、不被歧視的權力;7、弱勢者的生存權利。作為台灣主管大陸事務的負責人,發表這番言論,實在值得高度關注,這也讓大陸官方及民眾擔心這是否就是馬英九認可的核心利益及處理大陸事務的政策立場。 

  相關講話,不提體現兩岸同屬一中的“憲法”架構,不提九二共識,將“中華民國”概念置換成台灣,將兩岸一中等同於一中一台。如她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民享有主權國家國民應享有的一切權利與義務”,“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有權利自由選擇及決定台灣的前途”,這種觀點,與民進黨及台獨份子的主張何異,實在令人擔憂。難怪連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也看不下去了,12日9日,蔣孝嚴在“立法院”質詢時,要求賴幸媛講清楚、說明白,蔣說,有關台灣人民對兩岸關係的未來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談話,沒有排除獨立的選項,與民進黨主張有何差別,甚至有違憲的疑慮。蔣並追問賴幸媛,這篇演講有無送給府院高層過目。賴幸媛說,這是政府一貫的兩岸政策基調,並稱是馬英九的大陸政策目標。 

  假如賴幸媛說的是真的,那馬英九大陸政策目標確有問題,馬曾表示兩岸政策是不統、不獨、不武,台相關“憲法”還追求國家統一未來,這不是與馬的原有立場有嚴重衝突嗎,馬英九事後也未出來澄清解釋。 

  無獨有偶,更奇怪、更離譜的是,馬英九的私人好友、親信、台駐日代表馮寄台,12月23日在刋登於日本“每日新聞”的投書中稱,希望日本教科書出版社正視事實,傳達正確訊息給下一代年輕人,不要再標示台灣為中國一部分。 

  據報導,馮寄台在題為“憂心日本教科書對台灣的標示”投書稱,日本中學部分社會科教科書把台灣列為中國的一部分,地圖把台灣與中國塗成相同顏色,部分統計數據也將台灣併計於中國。 

  馮寄台投書稱,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台灣除了極少數人民希望早日與中國統一或宣佈獨立外,絕大多數台灣人民都希望擱置爭議,維持現狀。 

  這種明顯的帶有台獨或獨台傾向的言論,出自與馬英九交往密切的駐外代表之口,真讓人為馬英九感到憂心,也令人懷疑,馬政府大陸政策是否要轉向,是否向台獨或獨台方向傾斜。 

  為此,作為台灣當局領導人的馬英九,必須作出必要的解釋或澄清,以正視聽,同時,馬本人或幕僚應儘早提出完整的兩岸關係理論性論述,由馬公開向外界鄭重宣示,這對治理台灣有利,對2012年大選有利,對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有利,也可免除外界的猜測與疑惑,造成不必要的誤解與誤判。 

  3.公開宣示做個堂堂正正中國人,尋回傳統中國國民黨黨魂 

  此外,作為中國國民黨黨員及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擔任台灣領導人後,從未聽他說過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目前黨名都還冠以中國,但又不敢言是中國人,真是奇事一樁。由於中國國民黨主席及台灣領導人不敢承認為中國人,上行下效,現在台灣社會不僅綠營民眾,甚至很多藍營民眾,衹說是台灣人,難以啟齒說是中國人。難道國民黨真的變成了台灣國民黨?或島上居住的人都己改國藉成了台灣國國民,今後再不言中國了嗎?為己為民族,也為了真正愛台灣,馬英九真應在公開場合導正視聽,大聲說出自己即是台灣人,也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紀念,作為中山先生信徒的馬英九,如何重新找回傳統中國國民黨的黨魂,找回在台灣的中國人心中的中國意識,將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破壞的中國文化價值重新建塑起來,對於今後台灣局勢的演變及兩岸關係的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關聯關係,也值得所有關心台灣前途的人們認真觀察與思考。 

  (原載2011年1月2日中國評論新聞網,作者:李風)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